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7|回复: 0

[人世间] 青春期的霸凌,折磨了她整整30年丨人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05: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春期的霸凌,折磨了她整整30年丨人间

 偶尔 人间theLivings 2019-11-03
BD9637A8-6772-4A56-B214-18EC427C8EBA.jpeg

“这些记忆就是我最深的噩梦,在它们的折磨中,我度过了青春,迈入成年。我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我的身体成熟了,心灵却还幼稚。我就这样分裂地活到40岁,然后又迎来了长达5年的社交恐惧……”



配图 |《嘉年华》剧照





2017冬,我在黑龙江绥化地区的一座小镇边缘,守着一家加油站。加油站周围荒凉冷清,生意也不景气,多数时间我都憋在屋里看书上网。
进入腊月,电脑忽然停摆了几天,手机信号也差,我便说想去县里买书。50多岁的加油员大姐听到,说自己表妹家有书,非要帮我去借。第二天,大姐就带来两本张爱玲和三毛的作品集。我都看过,多少有些失望。大姐看懂我的神色,说表妹就住在镇上,想看什么书可以和她联系,还推给我她表妹的微信,我随口应承下来。
过了几天大姐问我联系上没,我这才想起,自己发出好友申请后,一直未获准通过,大姐脸上就带着几分失望,叹气说:“她这人有点儿邪门儿,难相处。”
我麻烦大姐把那两本书还给她表妹,过了几日,好友申请通过了。
翻看她的朋友圈,全是些不知所云的文字。她也没和我寒暄,只是发来几张书架的照片,问我想看什么。书架上多是心理学和教育方面的图书,我细看了一遍,就回复说非常感谢,但不必了。
没过多久,我还是收到一本《乌合之众》,大姐转述表妹的话:“这是讲智慧的书,你应该看看。”我心里冷笑,本想把书束之高阁,某日无聊,还是拿起来翻了翻。发现书中一页的空白处手写着一段话:“毒入体愈久,深入骨髓愈深,排除之期愈长。遂要做好持久战之准备。”后面跟着一个日期,2016年的某一天。
仔细揣摩这段话,和书里的内容毫不相干,不像是读书笔记。我实在不甚理解,她所说的“毒”,究竟是指什么。



1


一天,大姐的儿子占着电脑玩,我百无聊赖,忍不住向大姐问起她表妹的情况。大姐滔滔不绝,说自己这位爱看书的表妹40多岁了,在镇中学教书。她转头问儿子,小姨教什么课,那少年头也不抬,“音乐。”
“不是教英语吗?”
“早换课了。”
大姐脸上出现一阵疑惑,继而对我说道:“我们不常走动。她教书很多年了,离过两次婚,没有孩子。”
我提起她的朋友圈,大姐眼睛一翻:“还以为她没开朋友圈呢,原来是把我们屏蔽了。这个人呐,真怪!”
照大姐的话说,过节走亲戚,全家一致都对这位从不主动和她们联系的“知识分子”亲戚颇有微词。前不久在一位外甥的结婚喜宴上,表妹也和几个表姊妹同座,席间大家有说有笑,唯独她一言不发,看起来魂不守舍。酒席吃到一半,表妹忽然手臂发抖,丢下筷子离开了人群。有人追出去,见她拦住一辆出租车消失了。大家议论纷纷。大姐在微信上询问表妹怎么了,没有一句回应。
大姐放心不下,以借书为由去学校教师公寓看她,敲了好久的门才进去。
“她很不精神,问她是不是生病了,她说挺好的,可说话也不看着我,好像在躲什么。我坐一会儿,拿上书就走了。”
再后来大姐去还书,说起我对那两本书不感兴趣,她才通过了我的好友申请,“她问你是不是上过大学,我说应该上过,她就捡了这本书让我交给你。”大姐扫一眼我手里的书,“你读过大学的吧?”
“我读的是研究生,中国社会大学。”
她两条眉毛一分,一脸赞赏的表情,转而瞪了一眼电脑后面的少年,“他能考上大学我就谢天谢地了!”
我心里暗笑,没再解释。


自从知道她是一名教师后,我常常关注她朋友圈里的那些碎碎念。 
一天,我主动与她打招呼,半晌,她发来一个问号。踌躇了一阵儿,我从借书说起,对她表示谢意,并说我也有几本书,问她想不想看。她没有接我的话,而是直接报了自己的年龄,说恐怕可以做我阿姨了,我应该去搭讪年轻女人。我赶忙说只是聊天而已,请她别多想。
良久,她又回了一句:“抱歉,我没准备好……”这话让我实在摸不着头脑,只好作罢。
很快,我就在朋友圈刷到——“老天爷,请给我一套隐身衣吧!这样就没有人可以看见我了,而我可以选择看见别人,也可以选择不看见。关键是别人看不见我,所以我也不用害怕了。也许我该把自己包围起来,没有任何人可以看见我,我会觉得很安全……”
我没见过这样的女性,实在想不出来,拥有这种幼稚念头的中学教师,到底是什么样的。
腊八节那天,我决定自己去找她还书,在大姐儿子的引领下来到学校的教师公寓楼下,我发信息请她下楼取书。楼上某个窗口有人影晃动,不久收到回复,让我把书放在楼门口的信箱上就好。我表示有事情想和她当面请教,她的信息回复地非常快,说还是不方便见面。
我把书放在信箱上,和少年站在附近聊天。许是被她看到了,她很快又发来消息,说如果我不离开,她就给保安室打电话。
我就此作罢,和少年一起往校外走。
少年说,小姨一直“行事低调”,平日里总是埋头走路,学生向她问好,也只是点点头。上课也奇怪,经常讲着讲着就停下来,然后就离开教室。他还说,有一次自己和几个同学去一家餐馆吃饭,小姨正在里面点餐,看到他们落座,就放下菜单就离开了馆子,餐馆老板就在背后骂她神经病。
“你觉得她有病吗?”我问。
他点点头,说:“她从来不化妆。有次我们班几个女生在楼道遇到她,问她为啥不化妆,她反问为什么要化妆,那些女生就笑,后来她就浑身发抖,好几天都没来上课。”
“不化妆就是有病?”
“其他女老师都化妆,只有她什么也不抹,像村姑。班上的女生也化妆。”
我问他读初几,他说初二。我咂了咂舌头。


那段时间,我常在朋友圈看到她的文字——或开心、或悲伤、或哭诉,像个孤独的孩童在对着手中的布娃娃喃喃低语。但我也没想太多,因为到了腊月底,我便因工作变动收拾东西离开了绥化。我把带来的几本书留给大姐,请她有空交给她表妹。等收到感谢信息时,我已经回家好些天了。
我们通过几回语音电话。她始终很客气,不过聊天内容就随意多了,通常是她发出问题,我来回答。比如我以前做过什么,去过哪些地方,有过什么难忘的事情等等,我一旦打开话匣子就滔滔不绝,她则悄无声息地听着,不作评论。过程虽也挺好,但她始终极少说自己的事情,即便我将话题引到她身上,得到的也全是沉默。
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她,老找我聊天目的是什么,她有些结巴地说:“这是一个实践……”我问什么实践,她又不做解释了。
我忽然觉得有点可笑,说自己的故事都快讲完了,这不是正常的交流。之后便挂了电话。后来她又发过几回聊天请求,我都以工作忙没有接受。
再后来,我们就没有通过话了——那个时候,妻子以“暧昧生于聊天”为由,找我生过好几回闷气。我虽认真解释,说自己与这位“老师大姐”聊天完全是出于好奇,但妻子还是颇为不满。最终,在春节假期结束之前,我当着妻子的面将她拉黑了。



2


时间一晃就是一年,2019年春节,加油站大姐给我发祝福短信时,我还在婚变的颓丧中没有走出来。
得知我和她表妹早已中断联系,大姐向我透露了一件事——自己的表妹曾在去年闹过自杀。
大姐提起了一个“雪地女鬼”的视频,我有点印象,去年初春,在绥化一带的微信群里传过一阵:苍茫茫的雪地深处,一个女人披头散发,赤身裸体,一边奔跑一边嚎叫……“那个女人,就是我表妹。拍视频的是住在加油站附近的光棍儿胖哥。”
大姐也是在群里看到的,当时隐隐觉得是她表妹,赶忙去了学校才知道表妹竟然割了腕,人已被送到医院了,“保安室老头儿说,要不是他感觉不对劲,联系警察去撬了门,很可能人就不在了。”
我问大姐,人后来怎么样了。
大姐说,自杀的诱因和微信群里疯传的视频有关。警察找到胖哥,将其拘留了几天,那条视频也被清理了。表妹被老母亲接回家,休养一段日子,后来还去南方待了数月,秋天才又重新回到绥化,换了一个乡镇学校教书。
我心下唏嘘,翻到大姐之前发给我的微信名片,思来想去,又加回了她——原以为她也把我删了,没想到并没有。
仔细翻看她的朋友圈,依然全是文字,但和过去已非常不同了——文字内容不再全是“碎碎念”,而是加入了生活记录,字里行间也不再全是浓浓的阴郁。
其中有段话,她这样写道:“只有在实践、交流中,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不断地去改进。这个过程并不太好受。但是比起做缩头乌龟,我还是更喜欢现在这样。行,没问题,我受得住。我会再接再厉的。让挫折来得更猛烈些吧!”
看起来,她似乎正在往好处转变。


转眼到了7月,有天,我又在朋友圈看她写道:“我是一个乡下长大的孩子。我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孩。没错,我45岁了,做了25年的教师。但我的内心还是一个瑟瑟发抖的小孩。看见任何人我都很害怕,觉得他要伤害我。我很难过,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可是,当泪水出来的时候,我知道,我又好了一点。我身体里的‘毒’又被排除了一点……”
我一下想起最初看见她写的那句话。忍不住和她打了招呼,漫长的等待后,收到一句“好久不见”。
简单寒暄了几句,我问她为何没把我删了,她说没必要,反正我也“看不见她”,而现实中“能看见她的”人,都已被她拉黑或屏蔽了。我们又通了话,这一次,她声音平静自然,已完全没有之前的紧张氛围。
我向她指出了这点变化,她说这其实就是“实践”的结果——当年和我语音聊天其实是“实践”的开端,在我无故消失后,她又不断寻找不同的异性语音通话,都是为了“克服恐惧”——“认识你之前,我有3年没和人正常说话了,特别是异性。生活中,网络上,都没有。”
“那你在学校怎么工作?和同事、学生怎么沟通?”
“有时这个问题也不那么明显,我还能控制住。有时就有影响了,去年我就停过职……”她停了下来,似乎在犹豫要不要说出“自杀”的事情。我主动避过了这一段,直接问她停职以后去了哪里?她说去流浪了。
我不相信。她就说自己那段时间去了哈尔滨、北京,最远到过重庆。中间还去了郑州、武汉,做过保洁、小时工、青旅义工等等,听起来煞是精彩纷呈。我不解,问她和这么多人接触,是怎么迈出的第一步。
她沉吟许久,还是讲起了“那件事”。
“你之后,我没再遇到愿意和我正常交流的人,他们的脑袋里全是那种念头,有些人邀约不成,就翻脸谩骂。我心里憋得难受。那天我去了郊外,忽然很想把自己埋进雪里,想知道那样会不会更冷……后来发生的事,让我很崩溃,也不怕你笑话了——我脱了衣服躺在雪里,没想到被人发现,还拍了视频。我感到绝望透顶,就想到了自杀……”
我故意发出惊叹。
“被救过来后,我睁开眼,看到我妈妈,她那么老了,流着眼泪握着我的手,那一刻我觉得好温暖,这个世界还是有爱我的人,虽然她以前从来没有为我流过眼泪……”
她静默一会儿,努力平复了情绪,继续讲道:“我体验过死亡了,并没有多么恐惧。我不害怕它,我连死亡都不害怕了,为什么还要害怕人呢?一瞬间,我想通了很多事,有一种重生的感觉。我就带着这种感觉,去寻找那些让我害怕的东西。这也是‘实践’的一部分吧!经历过死亡,加上这场‘实践’旅行,我感觉好多了……”
我静静地听着,却越发想知道那个侵入她骨髓的、缠绕了她那么多年的“毒”,究竟是什么。
当我发出疑问,手机那头像是掐断了信号,异乎安静。良久,才听到椅子的响动,以及一种被竭力控制的、微弱的气息。
“它们堵在我的身体里太久了……你真的要听吗?那可是很脏的东西。” 



3


此后,她的讲述依旧并不主动,明显带着犹豫和畏缩。我想缓和一下气氛,就先问了问她这么多年的“教育心得”,没想到她却说,“虽然做了25年老师,可我却不认为自己是一名教育者,但凡有其他技能,我早就跳出这个行业了。”
她说,自己当初考师范也只是为了跳出农门,1994年,20岁的她去了一所乡村小学,两年的村小教师生涯单调、乏味,同事堆里,她感觉自己格格不入;班里的孩子淘气、刁蛮、无视纪律,也令她不胜其烦。大多数时间,她都待在简陋的宿舍里嗑瓜子、练字。字没有练好,门牙却硌出了两条缺口。她憋闷坏了,很快,亲戚给她介绍了对象,一名乡镇中学教师。
订婚后,在对象的活动下,她被调入镇中学做代课老师,同年,两人结了婚,住在学校分配的夫妻宿舍里。婚后的生活依然非常单调,她开始愈发觉得自己怪怪的,无论是作为同事、老师还是妻子,这些角色她都不能很好地胜任,但自己也说不出更深层次的原因。
直到有一天,她去市里的书店,看到一本《蒙台梭利的教育》,这本书彻底震撼了她,书里全是师范学校没有教过的知识和理念,不仅让作为老师的她意识到自身认识的匮乏,更让她重新审视起自己的求学生涯——“我自己从父母和老师那里没得到过教育,有的只有教训。我想抹掉那些历史,抹掉我的屈辱。” 
我记得加油站大姐曾告诉过我,她在家里排行最小,全家人都很宠爱她,可是她却说——“看起来我是最幸福的,其实,我是最不受重视的那个。哥哥姐姐比我大太多,从来不带我。我爸教书,我妈务农,永远有忙不完的事情……他们只是教会我穿衣吃饭,然后就丢在一边放任不管。他们觉得,我只要没灾没病不闹不哭就是好的……”
我问她,父母是否对她做过很过分的事情,比如家暴之类。她却说并没有,“比挨打更让她难受的,是嫌恶的脸色、狠毒的责骂。”
“我妈没读过书,很粗俗,说话嗓门大,一点没有女人的文静。我爸不喜欢她,她受了气就往我身上撒——家里只有我不会顶嘴。至于我父亲——”她稍顿一下,“我既崇拜他,又恨他……他对外人和善,笑容满面,但是回到家里就板着脸。他看不上我妈,家里每个人都不入他眼。他对我做过两件事,我到现在还不能原谅。”
“什么事?”
“小时候我读书很笨,他是我的老师,有一次他在班上提问,我不会答,他就很不高兴,当着同学的面说我不是他亲生的。另一件是有一次吃喜宴,我当时才五六岁,和几个小孩子学说大人的名字,我爸听到后忽然冲过来把我抓住,大声呵斥我,骂我不懂礼貌。可那时根本没有任何人教过我‘礼貌’是什么?为什么别的小孩喊,大人们都在乐,而我做同样的事就会受到责骂呢?”
她说自己从此就分不清对错的界限了。为了不被责骂,她开始变得小心翼翼。渐渐地,养成了孤僻、自卑的性格。这种性格,让她变成了班上最安静的那一个,可即便如此,也没能让她“隐身”。


年纪稍大时,班里有一位年轻的男老师,体格精干,经常对学生进行体罚——让犯错的学生互相扇耳光,头顶头、揪着耳朵罚站。对于她,男老师就总是将她单独拎上讲台,让全体同学对她进行“目光审察”。
“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同学们一双双射过来的眼睛,就像一把把刀,刺在我心上……”说这话时,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
战战兢兢读完了小学,本以为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没想到那个有暴力倾向的男老师也被调到了镇上教书,没有了父亲的“妨碍”,那位老师终于“放开了手脚”。
“他不扇我耳光,而是隔着衣服捣我胸部,外人看不出伤,可是我总是疼得睡不着觉。”
“他是只针对你吗?”
“不是,其他女生也被那样打过。捶胸,抽屁股,就是他对付女生的手段。”
“你们为什么不反抗?或者跟其他老师反映?”
“其他老师也一样……后来我做了老师才明白,在乡村小镇那种闭塞的环境里,日复一日的乏味生活,老师们也是扭曲的。他们互相包庇,学习,把自己人生的不如意,发泄在不懂反抗的孩子们身上。现在还有网络、媒体,那个年代有什么?那时候老师就是天,孩子们受了委屈,回去和父母说,父母也没有文化,把老师当神仙……”



4


再往后,事情似乎就更严重了。
一天,同宿舍女孩小米悄悄和她说了一个秘密——学校有一个男老师对小米做了“那种事”。
“她不敢和家人说,只能告诉我,因为我给人的感觉就像哑巴。现在想起来,我很后悔知道那个秘密。她的哭诉,她对那件事的描述,使我产生了很深的恐惧……”
我问那时候她多大,她说读初二,十五六岁的样子。
小米告诉她的那个秘密,仿佛一个潘多拉的盒子。她一下想起了很多关于“性”的不堪往事,又不敢对任何人讲,只能任由那些东西在心里发酵,变得越来越可怖——比如,她记得被大人放在热水盆里洗澡,身体浸泡在热水里,会有一种非常美妙的感受;五六岁的时候,十四五岁的哥哥蹲下来,把手放进水里,抚摸她的私处,加深了她对这种感受的印象;上了一年级后,哥哥又那样碰过她两次,她开始感到羞耻,并对哥哥有了抗拒,以至于成年之后,每次看到哥哥就会想起这件往事。
升入初一后,发生了另一件让她认为被“污染”的事:某个周末放学,她独自走在回村庄的小路上,经过一片树林,看到几个男同学前后贴成一排,不知道在搞什么。她走近看了一眼,男生们发现了她,忽然迅速分开,而其中一个稍大的孩子,忽然对着她露出了下体,她吓坏了,赶忙跑回了家,并且可笑的是,她总认为自己会怀孕。
“没有人告诉我小孩子是从哪里来的,男女为什么会有区别,身体为什么会出现变化,包括来了初潮,看见从身体里流出那么多血,我都以为自己得了绝症,要死了。”
而那个对她做出邪恶动作的男生,和她在一个班里,回到学校,她总觉得男生看她的眼神不怀好意。
“他一定把那件事告诉了其他男生,因为好几次他们聚在一起说话,我从旁边经过,他们就会发出诡异的笑……”
这件事让她痛苦了很久,她更加封闭了。


而小米告诉她的这个秘密,更让她觉得自己肮脏不堪。
她开始上课不敢发声,下课也不参加集体活动,连上厕所也要等到操场上没有男生了再去。我问她,是男生们确实在嘲笑她,还是她心里想象的。她说自己也不确定。
但处在青春期,即便充满恐惧,也很难抵抗内心的悸动。
初三时,班上转来一位男生,被安排在她前位。男生清秀干净,学习成绩很好,很快就和周围人打成一片。一次,男生回头问她借橡皮,拿到橡皮后,忽然顺手摸了一下她的脸,微笑着回过了头。她迟钝了好久才回过神来,浑身发烫。
这让她想起了琼瑶小说里男女主角相爱的场景。男生的微笑,和那个在她脸上轻轻划过的动作,像一条绳子,缠绕住了她以后的每一个梦。后来的日子,男生又回过好几次头,在她伏案作业苦思冥想的时候,男生还主动点拨过她。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那会让我心跳加速。我有点觉得他喜欢我。”
于是,过了没多久,她写下了自己的“初恋情书”。
“那是很黑的晚上,他留纸条,说下了晚自习在操场等我散步。操场边上有一个停放自行车的小棚子,他在那里忽然站住,问我是不是喜欢他。我点了一下头,他就抱住我,一只手放在我胸部,一只手摸屁股……”然而美好的感觉却在一瞬间被强烈的恐惧代替——小米向她吐露的那个“秘密”,一下像魔爪一样扼住了她的咽喉。窒息的感受使她推开男生,一口气跑回了宿舍。
她本以为,这是一个属于她和那个男生的“秘密”,然而男生后来的做法,使她险些做出轻生的举动——回到教室的她,在书桌里发现一张纸条,是另一个男生的字迹:“晚上来车棚,我也要摸……”
她确定那晚操场上没有别人,而前座的男生也没有再回头看过她,课间偶尔瞅她的眼神,也和其他男生一样了。没过多久,宿舍里的女生开始戚戚私语,她被描述为“勾引者”——那页情书的流传让她成为一个公开的笑话。
她不敢再踏入教室、食堂和操场,不敢再待在宿舍——而后来,当她独自徘徊在河边时,又总会想起小米被警察从河里捞出的冰冷的尸体。
“她是自杀的吗?”
“我不知道。总之她死了。有时候我会看见她还活着,照镜子的时候……”
我半天说不出话来,许久的静默后,耳畔又响起她的声音:“这些记忆就是我最深的噩梦,在它们的折磨中,我度过了青春,迈入成年。我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我的身体成熟了,心灵却还幼稚。我就这样分裂地活到40岁,然后又迎来了长达5年的社交恐惧……”



5


我记得大姐曾说过,她没有孩子,我一直以为这是她第一段婚姻结束的主要原因,听她讲完,我才意识到可能并不是。
“其实我也没有爱过他,身体需要,心却畏惧。”她说,自己没有孩子是因为输卵管堵塞,“本愿也不想生孩子,加上那时手段有限,便放弃了治疗”。第一段婚姻持续了6年,她按部就班地工作,在婚姻生活中隐忍顺从,努力维持妻子的形象。那个阶段,她还活在自我麻痹之中。
等时间进入2000年,互联网终于带来了外面世界的消息,冲击力也比那些陈列在木头架上的书迅猛太多。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并有了向外跳跃的念头——辞掉教师工作,去尝试别的职业。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丈夫的反对,商量未果,她便拒绝同房。在丈夫“霸王硬上弓”后,她主动结束了婚姻,迅速办理了停教手续,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外面的世界确实精彩,也异常残酷。她能力本就不出众,社会经验几乎为零,加上过于内向胆小的性格,漂泊了1年,始终没有找到喜欢的,又能够养活自己的职业。途中生了一场病,花光了几乎所有积蓄之后,不得不回到学校。而此时她的前夫,已经重新结婚,并被调入县城中学。我问她后不后悔,她又否认了。
“他对我挺好的,但是我配不上他的好,我祝福他,找到了一个可以生育的女人,建立了新家庭。再说,离开他也算是对我自己的解放。”

之后,她安心过了几年独居生活,脱产进修过英语,换过两所乡镇中学。教学水平有所提升,不过因为性格方面的因素,她始终是领导和同事眼里的“特立独行者”。尽管获得过几次“先进教师”称号,却没有得到升迁。
“我也想努力获得更高的收入,更好的生活。可是工作了近20年,我连一套县城房子的首付都没有存够……”
她的心里充满挫败,身体也已不再年轻,不允许她再改行换业重新折腾了。抱着一种认命的无力感,她开始为自己多余的精力寻找寄托。这个时候,音乐进入了她的世界。
“我把业余时间都投入在了乐器学习上。先是古筝,又是钢琴。钢琴买的是二手,花了1万多,好几个月的工资。”
后来,她又喜欢上了萨克斯——她去县城看望母亲,经过一座公园,树影里传来悠扬的萨克斯曲,让她停下了脚步。手握萨克斯的,是一位穿着工装裤的中年男人,他孤单的身影,投入的表情,娴熟的吹奏技巧,深深地吸引了她。
这就是她的第二任丈夫。
回想起来,当年她并没有再婚的念头,使她住进男人的单身公寓的,完全是因为有共同爱好。可很快,一个郁郁寡欢的中学教师,一个木讷寡言的建筑工人,延续两人婚姻生活的唯一事情,就只剩下身体的接触了。
“我感到自己又分裂了。我怎么可以和一个不爱的男人做这种事情?我必须结束这种日子。”
分手比当初结合还要平静。男人送她到车站,说了句“想要的时候就回来”,再一次把她恶心到了。
那是2014年,她40岁。


再往后,事情就越发难以控制了。
也就在这一年冬天,某天她正在办公室发呆,一位男同事向她打招呼时,她忽然感觉身体非常难受。埋下头、努力控制念头,却是一阵剧烈的抖动。她落荒而逃。“走路、吃饭、上课、办公,只要看到异性,脑袋里就有那种画面。太丢人了!我开始不敢说话,不敢和人有目光交流……”
她去医院做体检,看见是男医生便逃了。后来又在网上咨询心理医生,得到的诊断是“社交障碍”,交谈是按小时收费的,花了不少钱也没有找到“毒源”,她便放弃了。
为了保住工作,她走上了自我疗愈之路。先是买了心理学方面的书来研究自己,又通过和自己的“心灵对话”来缓解焦虑。渐渐地,身体的生理反应终于没有了,“可直到现在,我还是‘隐身’的。心里还是有不被人看见的想法……”
“不是‘重生’了吗?”
“是的,她正在成长——我心里的孩子,以前是8岁,现在有18岁了——”她发出羞涩、略微活泼的笑声。
她说,这半年来,自己终于开始逐渐认同、接受自己,也在反省如何继续教师这份事业。她已体会过初级教育对一个人的心理塑造和人生影响,在混沌地进行了25年的“教书”之后,她希望自己能踏上“育人”之路,践行真正的教育。
她说自己已和领导写了申请,下半年专心代理综合实践课,把心理建设这一科做起来。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得到批准。
我问如果申请不过,她又会怎么做。
她说:“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栋梁之才,但我希望,他们离开校园后,能以更为良好的状态存在。我现在教音乐,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和学生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我知道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孩子,我要成为他们的朋友。” 



后记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还通过一次话。
我问起她父母的情况,她说母亲在县城安度晚年,而父亲10年前就过世了。她说,每到父亲的祭日,她就想写写和父亲之间的“爱恨情仇”,可是每次提笔,脑海里又全是他躺在病床上,双眼凝望窗外的样子。
“他和一个不爱的女人相伴了一生。母亲也是,一辈子吃苦耐劳也没有得到肯定。他们都活得很孤独。” 

编辑 | 唐糖

点击联系人间编辑


偶 尔

写东西拍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10:00 AM , Processed in 0.0788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