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0

[军事] 《出鞘》2019-11-15:虏骑千重只似无:中俄真的造不出防护过硬的步战车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17 11: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虏骑千重只似无:中俄真的造不出防护过硬的步战车吗
新浪军事  2019年11月15日


1.png
近日,在央视的一档节目中,04A步兵战车的副总设计师透露了该型步兵战车的设计防御标准——正面能够防御12.7毫米穿甲弹。节目一出,立刻引起了军迷们对04A防护性能的质疑。对于装甲车辆,很多军迷朋友总是津津乐道于火力和防护,固然,装甲车辆的代表性坦克就是“机动、火力、防护”三大件的平衡的典型代表,但是这一思路并不能简单的套上步兵战车这一特殊的装备。因为,步兵战车并非单纯的一个车辆,而是一种围绕特定的机械化战争而设计的一种机械化步兵载具。


2.png
步兵战车的出现要从最早的坦克开始,早在一战时期,首次投入的水柜们便取得了巨大的轰动,可以轻易的实现对敌军防线的突破,而在以往,这些甚至是短短的一英里的突破就往往是要死上数万人。但是这些早期的坦克,在早期的辉煌后也迅速的暴露出了问题,步兵很难伴随坦克进行进攻,而缺乏步兵保护的坦克只是一辆辆孤单的车辆,不但在进行对堑壕的占领时容易近距离遭受密集攻击或偷袭侧后而损毁,即使占领后,也往往会因为后方步兵未能在敌方增援到达时抵达已经攻占的阵地而使得作战功败垂成。因此,让步兵上车成了很多军事家的设想,但这一设想由于时代和生产力的限制,在很长时间内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3-compressed.jpg
在早期,更普遍的情况是步兵坐着卡车追坦克。而显然那个年代卡车的越野能力实在是堪忧,于是又有了便宜的解决方案——半履带车,但是一方面继承了轮式和履带式的双重缺点另一方面成本还是较高,也只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作为过渡的存在。而直到战后,以美国推出的M113为代表的装甲车辆,才使得步兵能真正的“坐车到战场”。而这一切,其实都还不是“步兵战车”,因为他们的主要使用甚至和百年前流行的骑马火枪兵一样,只是步兵在行军时有了新的代步工具,可以保存体力跟上前线突击,真正到需要交火时,还是需要提前下车。而这时,苏联人终于提出了划时代作战理论和作战装备——步兵战车。



4.png
苏联人设计的BMP-1是一种有革命意义的装甲载具,这是一款设计为机械化作战准备的武器,在以往的作战中,步兵在伴随装甲车辆进行冲击设防阵地时,往往需要在400米或更远的敌方步兵武器之外下车(如果是坐无防护破片能力卡车的甚至要在更远处下车以防榴弹炮一发端一车),本质上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个代步工具,基本不会直接参与交火或带领步兵进行冲击作战,而BMP则开了一个先河,载具不仅本身有较强的直射火力用于协助坦克部队进行对轻火力点的压制(比如反坦克武器操作手这种高危险但是低防护的目标),还有车上射击孔,成员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下车作战,而是随着装甲突击力量,在车上射击,直接突破防线后对纵深继续突击,不必如传统的装甲输送车那样需要有一定时间从行军纵队转换为进攻阵列。而在需要步兵下车时,也可直接与坦克一起发动冲击,在到达步兵轻武器射程的进攻线时不必停车直接低速放下步兵,等战斗结束后也可不停车直接收拢走人。这种能力在有极大可能演变为核战争的冷战前线极为重要,有效的降低了步兵可能遭受的辐射。



5.png
当然这里有人会有小小的疑问,大家都在车上,不下车,这可能吗?那怎么打战壕里的敌人?这个其实和对面北约也是一支高技术部队有关——除了西德的筑垒队,大部分北约军队还是很快的就实现了机械化或摩托化,而这些野战部队基本是不会放弃自己的机动野战优势去花大力气和时间挖战壕这种低效且花时间的防御工事,冷战时的防御工事已经大多是机器开挖的掩体或者临时构筑的散兵坑,已经很少再出现二战或者一战那种绵延数公里梯次布置的壕沟工事。举个例子,朱日和演习中,哪怕被蓝军“暴打”的红军也没怎么挖战壕吧。



6.png
然而很多人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既然是和坦克一起进行突击作战,直接骑脸对方的防线,并且要对敌方工事和火力点进行清除,为何他们的防护相比西方同行会显得如此弱不禁风呢?作为开创的BMP-1只能在正面防御12.7毫米机枪的射击,侧面只能防御7.62步枪弹和部分炮弹破片,而即使是现代化的我军04A,正面也只能防御远距离23炮的攻击,全向防护也只有12.7毫米重机枪射击。而美军的M2正面可以加装厚厚的附加装甲,德国的最新的美洲狮步兵战车,基础型防御能力都是14.5重机枪起步(穿甲能力大概是西方12.7的两倍),加挂附加装甲后甚至可以全向抵挡中口径速射炮直射。



7.png
而这种中俄步兵战车的防御相对弱势其实原因很直接——减重,与美德的减重是为了可以适应C-130/A-400M战术飞机空运不同,中俄的步兵战车非常强调的是两栖突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两栖突击能力并非是说跨海峡,更多的是欧洲平原/华南稠密的水网。因此步兵战车的无准备浮渡能力是一个铁要求,这就不得不在整车体积有限制情况下,削减装甲来实现减重,即使是在04基础上加强防护的04A,也只是适当的放弃了海面浮渡能力,但仍然保持着浮渡河流和湖泊的能力。而我国和俄军为何在设计时要强调无准备浮渡能力呢?



8.png
这是因为,我军和苏军的陆军建设的主导思想是突击,而机械化合成集群的装甲突击就要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河流,如果没有两栖能力,那么任何一条小河都能成为对方设防的天然屏障,坦克必须得等工兵架桥才能通过。而很显然架桥这种事,不但耗时间,而且充满了危险。



9.png
然而,能用装甲架桥车架桥其实都是非常非常乐观的事情:首先,即使坦克底盘的架桥车强行架设成功,那么这窄窄的人工桥也很有可能反而成为失血的伤口。因为这使得我方的进攻宽度瞬间被缩短为窄窄的的几个桥梁。对方完全可以立刻组织装甲反突击力量发起发冲锋,一旦桥梁失守,那么之前投送到对岸的部队就会被全歼。此外,最尴尬的在于,坦克底盘的架桥车只能架设十米多长的短桥,往往是用来跨越深沟而非过河,真正能过河的那种浮桥,得需要数量两栖舟桥车合作,而每一辆这种车都是巨大的靶子,基本没有在敌火前直接架桥的可能。



10.png
那这种大型舟桥车有多大呢?上面这张图就是 PMM-2M大型舟桥车在地上的样子。相信大家都能明确的看出来,这种车在前线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吸火石”,实际上,在苏军中,这种车辆也基本是用于非交战情况下。用这种车去前线,开车的和开着坦克上这车的都会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送死。



11.png
在以进攻突击作为陆军的主要发展方向的前提下,部队的两栖能力是一个直接影响战略成败的问题。如果步兵战车拥有两栖能力,进攻方就可以在河流上的几乎任何点发起营一级的突击。而且即使攻击失利,这些步战车同样可以从河流任一点依靠自身动力撤出。这意味着河流的阻碍能力被极大削弱了。



12.png
当然也有人会觉得,如果河对岸的火力凶猛难以架桥,那么步战车下河强渡岂不是同样送死?这当然是有误区的,一方面是架桥对河流两岸的要求更高,可选地段更少,另外需要准备时间会给敌军反应机会。另一方面是步兵战车是机/摩步团的主力,不但数量上更多,而且本身就位于第一梯队,是进攻的矛头。而且发起进攻的指挥流程更短,基层人员可以在看到河流的瞬间就决定是否渡河,从看到河到上岸甚至可以只需要几分钟。重要的是,由于随时可以渡河,部队在抢夺渡口时也可以先依靠步兵战车肃清对岸的敌人,为己方的舟桥部队创造窗口。



13.png
也许有人说这种为了两栖而轻防护的做法是浪费人命。然而在战争中,时间就是更多的生命。对于我们和苏联来说,在美国介入前尽可能快、尽可能多的解决对方的有生力量是直接决定了战略和国运的走向的,这远比少死几个人重要。更不用在河对岸挨打和找个防御薄弱的地方大家几十辆车突然一起冲出去然后被敌人的密集炮火覆盖,究竟谁的伤亡高还真不好说。



14.png
当然,美欧的步兵载具也并非完全不要求浮渡。其常规步兵战车由于通常是战斗中的防御方,部署和撤退时都能大量利用公路网,所以无需在意浮渡——这一问题在冷战结束后表现的也更加明显。但在需要前出发起行动的装甲侦察车上,我们反而能发现重视防护的德国人同样要求了两栖能力。这样一来,这些装甲侦察车自然也不能太重,因此其防护也普遍不怎么样。



15.png
同时,苏/俄同样也同样为自己的步战提供了大量附加装甲和主动防御系统,这可以使其在执行非两栖任务时大幅提高生存能力。



16-compressed.jpg
另外我们也应当知道一件事:即使是西方的重步战,其防护水准也并没有高到哪里去,也只是相比于苏式高一点或全面一点,且其原因更可能是因为双方的步兵重武器配置不同——苏联长期配置14.5毫米重机枪,因此西方步战的防御要求是尽可能防御排以下的步兵直射火力包括14.5机枪,防御对面步战车的30炮则同样是一种需要附加装甲的“较高层次的追求”。而由于西方的重机枪大多是12.7毫米口径,再往上的20毫米机炮就直接是步兵战车的配置了,因此即使虽然装甲稍薄,至少在正面和美欧的步战一样能防御绝大多数排以下的直射枪弹。



17.png
但有些东西,如果你不造出来,就总会有人说你是造不出来才不造的。对此,我们不妨看看2019年的T-15和2018年珠海航展那一大票的外贸车。事实上,一个能独立制造好坦克的国家,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搞不定步战车装甲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2:27 PM , Processed in 0.0449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