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百家杂谈] 老猫丨繁体字就是美,但先练练书法行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12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猫丨繁体字就是美,但先练练书法行吗?

 老猫在村里 大家-腾讯新闻 2019-12-12


按说年末,大家议论最多的应该是钱。没想到出了个小热点,说起了繁体字。这是好事啊,日子过成什么样儿,文化都有人关心。


起因,是教育部对年初的一项提案《关于在全国中小学进行繁体字识读教育的提案》做了回应。该提案大意是:简体字有损汉字含义和审美;我们的近邻日、韩、越等废除汉字后,结果自己的史书都看不懂;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人,都在用繁体字,繁简不通,人为割裂历史、族群,等等。教育部的回应也挺有意思,先说文字应该便于使用,又说认识繁体字的人不少了,没必要再进行识读教育,最后说简体字是依法使用。总之,很客气地回了。


41725302-EB4E-4019-82B0-E9A34397088A.png
微博截图


对于繁体字,民间倒是有不同的看法。反对使用繁体字的理由,基本就两条:一条就是繁体字笔划太多,要恢复使用的话,等于抬高了文化的门槛,可能会有很多人被挡在门槛之外;另外一条是,若开课学繁体字,必然会大大加重学业负担。想想也对,古代的小孩,读个圣贤书就行了,现在小孩还得加上数理化外,还有各种有的没的学习班,累劈了。


民国那阵其实更激进,鲁迅、钱玄同等等文化大家,都表达过废除汉字的意愿,尽管他们自己都是以字为生的。原因,也无外乎是汉字复杂,门槛太高,不利于文化普及。


当然挺繁体字的文人也有不少,例如刚刚过世的流沙河先生,曾经写过《正体字回家》。他坚持称“繁体字”为“正体字”。印象最深的,是他讲每个汉字都有故事。例如“迟”字,原来是“遲”,取犀牛缓行之意,简化成了“迟”,看不出来这层意思了,“便无所取”。这也算是文化断裂吧。


910D34A8-0F8B-4860-99BF-4ECC2B40B95C.jpeg
《正体字回家》


要我说,繁体字就是好看,有一种美。汉字起源,象形会意,最早都是从画过来的,能不好看吗?全世界的文字,基本都是字母化,没有那个漂亮劲儿,字里行间,也没那么多说头。再加上我媳妇学历史出身,我手里拿本史书看,繁体字竖排的才行,要是拿本简体字横排还带白话翻译的,那就会被嗤之以鼻,觉得这位太业余。所以,最近几年,看繁体字越来越顺眼。


但有一样,我觉得简体字和繁体字不是对立的、有你没我的关系想当年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就是因为书上都是简体字,我语文才学得好,而语文老师又是班主任,还挺喜欢我,这才激发了我学语文的兴趣。后来想想,要是繁体字,我可能就没有那么好的成绩,老师也不一定那么喜欢我,我一个小孩儿,学习上可能就没戏了。


对于小孩来说,什么课目一开始很重要,一下有兴趣了,以后就学下去了。后来我外语就没学好,不是没下功夫,用时最多了,但没辙,不敢开口说,也就老记不住那些字母的排列组合,死记硬背又觉得无趣。我总是想,要是按照民国时期那些先生们说的,把汉字废了直接拉丁化,我就完了。


875B343D-44CC-44AB-ACAE-AFD1FA98CD2E.jpeg


太繁不行,字母也不行。简体字恰好,让我入了学习的门儿。这得感谢简体字。对我个人而言,有了简体字,才有了后来的繁体字,就这么个路径。繁体简体,都有优点。


可简体字也确实存在问题,字的简化,实际上就是演变,就会出现流沙河先生所说的信息丢失原来文字所承载的内容没了。比如最简单的一个“田”字,上古时期就有很多种写法,其一和现在一样,方框里一个十字,别的写法,就是方框中两横一竖、两横两竖等等。前者是指“田猎之田”,可以打猎的,后者才是指耕种之田。都统一成“田”后,这种区别消失了。再比如“国”字,最早写法也不同,“國”指的是天子控制范围内的国土,又叫“内服之国”,另一种写法是“或”,指的是诸侯控制的范围,称“外服之国”。后来,这个区别也消失了。简化成了“国”之后,那就真看不出原来的意思了。以上,都是我从社科院古文字专家冯时先生的书《文明以止》里看来的。


7BA968F4-EA2C-4928-A398-5D378F445301.png


不过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田”也好“國”也好,它们的变化和信息丢失,都不该简体字背锅,因为早就变了。这说明文字一直是在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有的是自然的,诸侯分封维持不住了,搞郡县制大一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了,“國”和“或”也就不用区别了,什么你的我的,都是皇上的呀。有的变化则是因为行政推广,比如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字的写法和内涵,不变化是不可能的,变化是必然的,快慢而已。这些,最好顺其自然,没准几百年后科技发达了,大家都量子交换了,互相哼哼着就把事儿说明白了,那还用得着繁体字吗?简体字都用不着了。现在不还有信“量子读书”的吗?你说信这个的人,就不用认字儿了吧。


但有一条,一定要有认得繁体字的人。繁体字那么美妙,故事那么多,湮灭了真是太可惜了。除了研究文字的专家文化人以外,就算是一种时尚轮回,普通人去认上几十几百个繁体字,也是件好事。汉服不都回潮了吗?探究历史文化嘛,利于全世界华人交流,意思全对。我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许多店招、品牌以及图书封面使用繁体字呢,百花齐放显得特繁荣。后来一律禁止,在生活中就断彻底了。


有一点要说的。文字的演变,无论读音也好,还是字形也好,一定要慎重,不能随便一个文件就搞定,“林荫道”就成了“林阴道”,“确凿(作)”就念了“确凿(早,二声)”。文字变化这事,从众可以,不能从错。从简可以,不能从丑。权威认定变化之前,至少调查一下,讨论一下吧?好歹有个程序。随便就改了,稍微有点文字洁癖的人,就恶心一辈子。


再往下说,就得说说书法了。现在上点岁数的人,不少喜欢练练毛笔字。往大了说,万一成名成家还能卖钱呢?往小了说,字没人认,自己自娱自乐陶冶个情操也行啊。这就特别需要繁体字了,因为毛笔写出的字,笔划多的比笔划少的好写点,繁体比简体好看,还显得档次高。书法和繁体字相关。有人练书法几乎是从零开始的,小时候确实没打基础,所以繁体字也没搞清楚,“玖球天後”么。


5222DA73-649A-4E24-A5E6-F1D2DE21AF14.jpeg
鲁迅手稿


真想让繁体字有传承,或者不说这么高大上,真让自己显得有传统文化熏陶、体面,我觉得还是得从小让孩子们练练书法。也不是说练到什么程度,写得别歪歪斜斜就行了。达到这个程度,有几个月即可。现在好多姑娘长得漂亮,一写字,麻烦了,就算饱读诗书,也给人一种没文化的感觉。说事都用手机电脑做PPT,手写的机会少,可您签合同办贷款总要签字的吧?万一长大了,前途似锦当了领导、明星、主持人呢?总有留墨宝的机会。给人题了字,挂墙上了,镶门上了,刻石头上了,拍照片了,当面人夸,那是讨好,背后一定笑话你不读书。


所以说,与其让学生上课学繁体字,倒真不如让学生练书法,也不用非得到旧社会学生的程度,红模字描几本就行,再简单,写写硬笔,就一个学期。没兴趣了也够使,有兴趣了再往下钻研,看看字帖,繁体字的好自然就进心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7:53 PM , Processed in 0.0590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