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7|回复: 6

极客公园|“十年复盘”系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9 04: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的平台之路 | 十年复盘 EP01

张鹏 极客公园 2020-01-24

有时候,简单的信仰,比复杂的计算,更有持续的力量。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今天首先要说的是有关「微信」的十年复盘,微信刚诞生的时候只是一个通讯工具,今天已经变成了一个包括社交、支付、内容、小程序等在内的大生态,这个过程是如何演进的?背后的逻辑又是什么?来,一起回顾下。


(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内容整理)

微信记录了很多我们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我先说一个:手机微信-设置-通用-存储空间-聊天记录-管理,这之后会出现一个聊天记录占据手机内存的排名。排在前面的,大概率会是你最亲近的人,有时候,微信对你的了解,可能比你自己都深入。

毫无疑问,微信是中国移动互联网十年里最成功的产品。谈到微信的成功,多数人会想到,「这是腾讯的产品,它有腾讯的支持。」只是这个原因吗?这样说未免有些太过于笼统了。我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去还原微信诞生的这九年所经历的关键时刻,如何塑造了今天的微信。

这些年,我们见到很多创业者,都希望自己建造的东西,是平台,或者是生态。这两个大词是令人兴奋的,可我们对它的理解往往特别简单。我觉得,我们需要对一些看上去简单的词,做深度思考。而这九年,微信从平台走向工具的路径,恰恰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成功背后的恐惧

微信是 2011 年 1 月 21 日上线的,差不多半年之后,我们邀请了当时微信的产品总监曾鸣,来参加公园的线下活动。曾鸣说微信当时只是一个实验性的产品,开始做的时候也没有特别大的目标。

在幼年的微信身上,你肯定看不懂它要做什么。从这里也看得出来,微信不是一开始就有冠军相的。其实,最早这一波移动通讯的创新,来自两个创业公司。一个是 Kik,它首创了通过互联网发消息的功能,让你不再需要花一毛钱去发短信。另一个是 TalkBox,我们今天熟悉的 push to talk——按住发语音消息的功能,就是它首创的。

那时候,仅仅依靠功能创新就能带来产品的快速增长。这种创新,也会引来许多创业公司的积极跟随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团队凸显出来了。一个是米聊,一个是微信。这两个产品在上线初期,都获得非常快速的用户增长。快到什么程度呢?腾讯联合创始人、前 CTO 张志东跟我说,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之后,用户几乎以每天 10% 的速度在增长。与此同时,米聊也是这样的状况。

每天 10%,这样说出来,可能没什么感觉?我们算算账:如果你的用户基数是 100 万,每天 10%,一个月之后是 1700 万,两个月之后就是 3 亿了。当然,每天都做到 10%,实在太可怕了。但在早期,这样的势头,足够让微信和米聊团队兴奋不已。因为他们都意识到,这是一场重大变革的开始。兴奋之外,两个团队也遇到了难题。米聊背后是小米,雷军当时主要做的是手机。在移动通讯产品上没有太多经验,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资源。这就像是无意中踩到了金矿,也让人非常头痛的。

接着来看微信,尽管张小龙之前做出过 QQ 邮箱这样成功的产品。但不论是他在公司内的级别,还是微信团队能动用的资源,在腾讯这样一个大公司里都是有限的。我们没少看到大公司的产品被小公司打败的案例。这么一个大金矿,微信能不能稳稳拿到,当时也是个未知数。

就在那个时间点,腾讯作为一家成立了十三年的上市公司,在内部迸发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化学反应。大家可能不知道,马化腾、张志东、张小龙有一个特别的共性,就是喜欢熬夜。这里面,张小龙的特点最明显。我以前跟微信的同事聊,他们说,龙哥经常下午才到公司,晚上十一点之后进入到兴奋状态。这在马化腾和张志东身上,也差不多。

看到了微信这么快速的用户增长,他们就组成了一个午夜小组。每天深夜,微信当天的用户数据跑出来,就开始在微信群里讨论:产品下一步怎么走?资源如何投入?这样的动作,他们真的持续了三个月。

7E83E7D6-E65E-492D-9A67-3F2ECB9CC233.jpeg

是什么动力让他们坚持下来的?很显然,如果天天看到这些用户数据的正反馈,没有人不兴奋。有意思的是,那时,马化腾是腾讯的 CEO,张志东是 CTO,张小龙的级别其实没那么高。张小龙就像是个团级干部,天天跟总司令部一起开会。这时候,腾讯开始把最顶级的资源给到微信。

微信刚上线,很快得到 QQ 支持,让用户可以导入 QQ 的通讯录,拉入他们的熟人关系,这对一个通讯工具来说太重要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早期,微信和米聊的成长速度其实差不多。关键时刻发生在 2011 年 7 月。这时候,微信的熟人关系导得差不多了,它们就推出了「查看附近的人」。这个功能,一下就扩大了微信的用户量。这也直接导致微信的用户大幅度超过米聊。

如果微信不是用这么短的时间,完成熟人关系的拓展,他们对于陌生人关系的开发也许就不是这样的节奏。从这个资源的支持上,也能看出,午夜小组的作用相当大。2011 年 7 月,雷军和米聊团队也开了一次会,专门讨论如何面对微信的全面赶超。会上,雷军传达的意思就是,不能硬碰硬了,只能打差异化的牌。

三个月后,米聊就上线了「米世界」,这里面也有「附近的人」、「附近的热点」,本质上是鼓励大家交友互动。这更像是一个社交产品,而不是通讯工具。所以,表面上看,大家只是在功能上有差异,风格上有不同。但深层地想一想,米聊已经退出了这场通讯工具的竞争,转向更细分的领域。

雷军当时显然意识到,这场战斗,米聊已经没有太大机会了。而这一切,就发生在 2011 年 5 月,微信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到 7 月,微信用户大幅反超米聊,这三个月里。

想想都觉得非常戏剧。一场决定十亿量级用户的移动通讯工具大战,三个月就分出了胜负。

A51F914D-7652-4173-84F2-B17D0E737A95.jpeg

为什么米聊三个月就转方向了?雷军对整个商业竞争,还是很有意识的。他说过,跟腾讯赌的就是时间差,「如果腾讯一年后才有所反应,米聊的胜率是 50%,如果腾讯两三个月就有反应,米聊应该 100% 会死掉。」特别巧,那时腾讯的张志东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如果腾讯当初没有看清这个趋势,没有在微信起量的时候,集结全部注意力推动微信增长,微信胜出的概率也只有 50%。两人都提到了 50% 的概率,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一致的判断呢?举个例子,米聊在用户增长非常快的阶段,因为服务器和后台架构的缺陷,其实出现过五次宕机。米聊这样的小团队,很难应对用户的爆发增长。毕竟,创业公司的资源永远是短缺的。

当时,作为通讯工具,用户需要的不是多么复杂的功能,要的就是稳定、好用。微信也面对稳定性的问题。因为午夜小组的存在,总司令部把 QQ 团队里的技术大牛,直接抽调出来,去支持微信。QQ 可一直都是腾讯的产品根基,这个团队也在研发移动端的通讯产品。这就相当于,原来养家的大哥,被抽调给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弟去擦屁股。

你可以想象,这件事,如果不是总司令部调动,光是 QQ 团队内部的情绪,就让这件事情很难实现。我们看到,当腾讯开始聚焦凝视微信这个产品,当它意识到这是一场通讯变革的时候,一个创业公司成功的机率就大幅度缩小了。当时,为什么腾讯能如此全力地支援微信?是因为它有战略的眼光吗?是因为它天然有产品的意识吗?可能都有。

但我认为,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恐惧。我腾讯起家是靠 QQ。QQ 是 PC 时代底层的通讯产品。但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兴起之后,腾讯有过一段非常焦虑的时期。当年微博出来,腾讯是个后手。马化腾看到微博用户通过私信交流时,恐惧的种子就埋下了。2011 年,腾讯看到,微信的用户以如此高的速率增长时,它首先想到的,肯定不是说,抓到了一个产品,而是,如果这场竞争不是赢在我的手里,未来可能就万劫不复了。

所以,有时候,让你跑成世界冠军的原动力,可能就是你身后那只别人看不见的老虎。

845A934E-0FB3-4A7E-9809-3AC278090755.jpeg

从通讯工具到平台

结束了与米聊的战争之后,到 2012 年初,微信的用户数就破亿了。这时候,微信开始从通讯工具向平台发展。说起平台,我们都知道,一定得积累很多用户。只是,过去有不少产品,用户量也很大。可是,它们不但没有成为平台,反而还消失了。所以,微信的平台之路就很值得研究。我们来看看,从 1 亿到 8 亿用户,这一阶段,微信的发展情况。从这张图上,我们能看到,微信每一版重大功能的更新,都对用户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上,其实很少有像微信这样的产品,用这么少的功能,实现了这么大、这么持续的用户增长。为什么微信能实现这点?外部对微信的发展历程,有过很多解读。

腾讯有个 slogan 叫做「连接一切」:朋友圈是人与人的连接。公众号是人和信息的连接。微信支付是人与货币的连接。看上去,「连接」这个战略,就是微信发展的核心路径。然而,在张小龙的脑子里,这些功能的推出,有一套他自己的逻辑。这些跟外部的宏大总结完全不同。

我们可以通过张小龙的逻辑,重新理解微信的功能更新。从 0 到 1 亿用户阶段,摇一摇给微信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增长。这个功能让用户有机会认识更多陌生人。这之后,微信的重大更新就是朋友圈。张小龙发现,用户加了一堆陌生人,聊了几句,可能他们不在同一个时空里,就容易冷下来。冷下来后,这些好友就变成通讯录里的数字 ID 了。

微信该如何用一个功能,让逐渐冷却的用户关系能更持续地热下去?朋友圈的推出,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这里,你能看到好友在不同时空发生的事情,你可以点赞,可以评论,这样交流就多了起来。微信支付和红包,是不是也跟大家想的不同呢?当年,马云说过一句话,「微信红包是偷袭了支付宝的珍珠港。」这样说,好像是微信经过非常复杂的计算,做出的战略突袭。其实,真相是马云想多了。腾讯的财付通做在线支付很多年,一直没什么起色。

2013 年 8 月,财付通跟微信合作,推出了微信支付,刚开始做得也不理想。你看,不是说你有用户量,就能想干啥就能干成的。而微信支付打开市场,反而是一个小小的尝试引爆的。那就是微信红包。红包,其实是微信里一个小团队,只花了十多天时间开发出来的小功能。做红包的初衷是:马上就过年了,做个好玩的,让大家乐呵乐呵。功能上线后,团队成员也就准备回家过年了。结果没想到,2014 年的春节,微信红包一下子就「炸」了。

刚开始,红包的用户可能没大家传得那么多。但这种朋友之间的礼尚往来,具有极强的网络效应。收发红包就需要绑定银行卡,这反倒一下打通了微信与货币的连接,实现了「连接」的战略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张小龙更加关注需求,关心哪些问题需要被解决,而不是战略。

张小龙这个特点,在后续面对更多竞争的时候,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家可能会觉得,微信用户过亿之后,是不是就没啥竞争对手了。其实并不是。一亿用户之后,还出现了一堆厉害的竞争者:上市公司网易做了易信。阿里做了来往。中国移动也推出新版飞信。

为什么这些产品也无法撼动微信的地位呢?我们可以跳到一个更大的时间线,找个新视角来理解。这里有两个关键的数据指标,一个是「智能手机渗透率」,一个是「微信使用率」。「渗透率」代表在中国每年有多少人使用智能手机,这是市场「大盘」,是微信努力去抓取地用户群体;「使用率」是说,用上智能手机的人,有多少在当年用了微信。你会发现,「微信使用率」这条线,一直压着「智能手机渗透率」这条线,甚至比它还陡峭。这说明,当市场在快速爆发和增长的时候,微信稳稳地站在了这个市场的增速之上。

30E4C83D-3EC6-42AF-8E5B-23C1834A6629.jpeg

大家不要忘了,微信是做通讯产品,它有极强的网络效应。当它在智能手机市场的渗透率一直都保持在 50% 以上时,哪个竞争对手能轻易去挑战微信的地位呢?微信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它在恰当的节点,把用户的关键需求解决了。

这样一来,留给别人的机会就大大变少了。国外尽管有 facebook 这样的社交巨头,可还是有 Instagram、Snapchat 等 app。这些在细分领域出现的产品,也都积累了过亿用户。然而,这些产品在国内却没有生存的机会。因为微信推出的朋友圈、视频通话、公众号等等,把这些需求都解决了。张小龙围绕用户核心需求更新微信的功能,这反而在中国的通讯和社交产品领域,构建了一个很高的创新之墙。

这堵墙,导致后来的竞争者只能被迫做差异化的创新。这些创新并不是用户最关键的需求,所以可能就是无效的。从 1 亿到 8 亿用户的阶段,微信重大的功能更新,差不多一年一次。外界对这个的解读是,微信做产品挺克制。但张小龙觉得,大家说得不准确。张小龙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不是克制,克制是一种压制行为,我不压制自己,而是会去想一个产品功能的合理性问题。如果不合理,就放弃。」当然,我们讲了微信这么多的方法论,不是要膜拜它。因为过度膜拜,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

其实,张小龙对合理性的追求,不是没有缺陷。比如说,它会限制一些想象,减少一些探索。这两年,快手、抖音迅速崛起,都成了拥有上亿用户的产品。「短视频」这个机会,微信是没有抓到的。也许,在张小龙眼里,不需要抓这些,他觉得用户在微信上花的时间已经太多了。

27218E23-9F9C-44FA-ABFF-D79505154E76.jpeg

从平台到生态

如果说「恐惧」使腾讯能足够专注地,点亮了微信这个成功的工具,张小龙的产品观,又让微信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稳稳地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平台。

这时候,如何让这个平台释放出更多价值,其实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思考,这个平台未来的架构和规则怎么设立。其实,在中国,已经有比较成熟、甚至是约定俗成的平台玩法。比如说,阿里就是个非常典型的平台。在这个电商生态里,商家给阿里交了广告费,就能获得流量,获得更好的展示位,销量也就提升了。阿里在帮助商家导流的同时,也完善了电商物流等各个体系。这些都让它成为市值万亿的公司。

很显然,阿里的平台玩法,就是一种中心化的方式。有意思的是,微信也拥有巨大的用户量。但微信在构建平台时,却没有选择比较成熟的平台玩法,而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方式。张小龙就说:「微信不会提供一个中心化的流量入口。相反,是鼓励第三方去中心化地组织自己的客户。」意思是,张小龙不希望微信自己去造宫殿,而是要建设一个森林,让动植物在这里自由生长。如果有人需要使用森林的资源,就得靠自己努力挖掘。这个想法,很早就有所体现。微信做公众号,张小龙定下的 slogan 就是「再小的个体也应该有自己的品牌」。

公众号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机制。微信不直接给公众号的文章分配流量,也不做用户引导。只有用户自己发现了,才能看得到公号内容。公众号作者需要精细运营,并且不断推出优质内容,才能沉淀用户。微信反倒是在一边推出各种政策,来维护这个生态的正常发展。比如长期不发内容的账号,可能会被折叠,甚至注销。

如果说公众号只是微信去中心化的一个小实验,那么当微信成为平台后,推出的最重要的功能——小程序,可以说是微信去中心化模式的大实践。小程序本质上是人与组织的连接,组织可以是企业、机构。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企业都希望跟自己的用户有更紧密的关联,以及数字化的沟通。可是,要让每个企业都开发自己的 app,用户干什么都得去装 app。这显然不合理。张小龙就想,是不是可以在微信生态内做一个架构,解决这些问题。在确定这个架构的规则时,张小龙选择了去中心化的方式。比如,在小程序内,一家餐饮店想获得流量,就得在线下门店多贴些二维码,让顾客扫一扫。你多给一些优惠,用户就可能成为回头客,持续使用你的小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微信不会主动给商家分配流量,只能靠自己的勤奋、努力。

如果在一个系统里,每个人都想着如何正向创造价值,这对一个系统来说,肯定是好事。因为没有人能去抢红利,通过红利变成贵族,然后躺在红利上赚钱。所以,一个好的规则,会激发所有人更多正向的东西。这对微信的长期繁荣,意义重大。张小龙也是这么思考的。他说过一句话:「每个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思考,都有自己的大脑,我们认为这样一种系统的健壮度,可能会远远超过只有一个大脑来驱动的系统。」

关于系统健壮度的思考,不是他在做小程序的时候才开始的。微信做公众号,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微信的边界》。我看过微博早期那种让人兴奋,但是后来一堆营销号进来,弄得一地鸡毛的状况。所以,我认为,一个越有无限可能的产品,越要束缚自己的想象。

3CE7367E-7B1B-41F6-B8A5-17C2034AFE6E.jpeg

正是这篇文章,让我认识了张小龙,之后也有机会跟他深聊。可能不是因为我文章写得好,而是张小龙恰好在思考这个问题。

到 2017 年,小程序推出的时候,也出现过一波热潮。一堆人希望争夺红利,小程序创业也很火爆。但是,几个月之后,大家都非常失望。因为小程序开放的资源很有限,你既不能快速地获取流量和用户,积累红利,也不能迅速地实现商业变现。其实,张小龙是成心这么做的。

因为当时小程序刚刚起步,很多东西需要验证。而且,张小龙也希望这一波挫败,让大家对小程序的认知,回到他的初衷上。他说过,一堆人为了争夺红利杀过来,可能会透支掉微信的流量,伤害用户体验。这会动摇微信的根基。

张小龙不能容忍一帮蝗虫去毁掉微信这套体系。所以,微信平台要释放价值,必须以去中心化为起点去做,这才可能是健康、持久的。我觉得,这是张小龙的一种世界观。它影响了微信平台的规则,也影响了这个生态的发展方向。小程序,由热到冷,再到平稳发展,现在正逐渐走向繁荣。在游戏、金融、餐饮,多个领域,企业都在利用小程序完善自己的服务。

这件事上给了我们一些启发:去中心化,或许也是一种释放平台价值的新思路。它可能会慢,但也可能会更稳健,并且让这个生态可以持续繁荣。


信仰的力量

讲完微信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是生出来就是稳赢的。它也有自己的挑战和不确定,它能够从 0 做到 1,可能恰恰是因为那个恐惧。

张小龙固然是值得敬仰的。但我们从张小龙身上,真的能学到什么呢?我觉得是一句话:有时候,简单的信仰,比复杂的计算,更有持续的力量。

主讲人:张鹏

思考伙伴:李翔

执笔整理:万鸣宇,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4: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商下沉,拼多多向上|十年复盘 EP02

张鹏 极客公园 2020-01-25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下沉市场既不是拼多多的起点,也不是拼多多的终点。

今天这篇是前沿思考论坛系列内容的第二篇,要说的是有关「拼多多」的复盘。

提到拼多多,绕不开的一个词就是「下沉市场」,但是如果把拼多多的成功只归结为它抓住了下沉市场,显然有失偏颇。在我和李翔看来,下沉市场既不是拼多多的起点,也不是拼多多的终点。它的成长真相是什么呢?今天的文章相信会让你有所启发。


电商的场景转换

拼多多的创始人黄峥是个连续创业者,拼多多真正的起点,是黄峥在 2015 年创立的拼好货。

拼好货也是电商,当时因为淘宝、京东的普及,电商已经很发达了,但有一个品类还没被电商覆盖得很好,就是生鲜。拼好货做的就是水果电商,瞄准的不是下沉市场,而是真正的城市人群。

拼好货直接去产地和果农合作,并且采用拼团模式,所以拼好货上的水果特别便宜,一箱苹果也就十几块钱。

问题来了,黄峥上个创业项目是游戏,为什么要做拼团农产品电商?他当时的思考原点,实际上来自于微信崛起带来的巨大新机遇。

2015 年,微信月活用户已经达到 7 亿。黄峥看到,7 亿用户是一个全新的巨大流量池。

当年,阿里和京东发展得那么好,有人说要做新电商平台,大家肯定会说他疯了。其实,黄峥那时并没想到要去做一个平台,他做拼好货的想法特别简单:生鲜这一个品类没被覆盖,微信又有一个巨大流量池,这里边可能会有一个不同的、更高效率的玩法,他想试试。试了一下,还真试出了不同的玩法。

拼好货团队接受采访,说过一句话,「用户拼着拼着就熟了。」什么意思呢?一些用户可能都喜欢吃榴莲,经常在拼好货上拼团买,拼来拼去就认识了。这意味着,黄峥在做拼好货的时候发现,在微信的社交场景下,电商的玩法在出现变化。而他们无意中,踩到了电商场景变化的关键节点。这个场景变化到底是什么?

回忆一下,去阿里或者京东买东西,是什么步骤?点开 App,搜索框输入想买的,在结果里选择合适物品。简单说,它就是一个商品的搜索引擎。

中国互联网的「远古时代」,也就是2008 年之前,人们买东西是去百度,直接搜索出淘宝或者卓越的商品,然后去电商网站下单。重大的变化,发生在 2008 年 9 月,淘宝正式屏蔽来自百度的搜索链接。

你可能好奇,百度能给淘宝导流,为什么断掉连接呢?首先,很多导流不是免费的,其次,如果用户习惯在搜索引擎找商品,去电商下单,那电商平台只是货架和流通的后端。

和用户的需求隔着搜索引擎很危险,百度做电商怎么办?百度不做电商,你在后端也没有出头之日。潜在风险让淘宝觉悟了——不要沦为货架,要和用户直接连接,要拥有自己的流量。

所以,淘宝当机立断,断掉了和百度的连接。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它让淘宝成为世界最大商品搜索引擎,成为今天「万能的淘宝」。

我们去淘宝搜东西,成了淘宝的流量,淘宝不需要再付出更高成本从外部获得流量。从结构上,避免了被搜索引擎「截胡」的风险。

所有的这些,都是上个时代的电商场景,叫「搜索场景下的电商」。特点是,用户都是带明确目标,到平台检索商品,比价选择。

但是,黄峥通过拼好货这种拼团模式,在微信这个通信平台,运用社交属性尝试电商的时候,他发现存在一个社交电商的场景,而这个场景和搜索场景的电商不一样。

今天我们在社交场景下买东西的是什么流程呢?家人朋友,在微信对话给你个链接,也许拼团差人,也许分享优惠之前你没想过要这个商品,社交关系帮你确定了购买需求。

可以看出,购物和社交正在出现关联。社交场景下,购买不再是一个确定需求下的搜索的过程,而成为一个在分享和推荐过程中被激发的行为。

很显然,这和搜索场景电商的购买和转化机制是完全不同的。这是环境的变化,就像李翔老师在分析小米的时候说过,环境变化就是会带来新的机会。

这个机会里,除了场景变化带来的新玩法更有效率。当时还有更大的红利,就是微信这个新的社交场景,传统电商巨头并未染指。

微信崛起后,阿里也担心变成货架,沿用当时对搜索引擎的做法,主动断开了和微信的连接。大家知道,在微信里分享淘宝连接,太麻烦了。

京东虽然 2014 年就入驻微信平台,但只是另一个移动版页面,本质还是搜索场景的思维,利用微信的流量,没有新的玩法。这时,我们看到,电子商务这个星球,正在出现一个新大陆:它源于微信这个全新流量池,因为社交关系的卷入,电商购买机制也有所不同,甚至,这种机制还有可能带来更高的效率。更关键的是,它和已有的电商巨头之间,还隔个「大西洋」。

黄峥的拼好货,就是想去印度赚点钱的船,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美洲新大陆,这个新大陆,就是社交场景下的电商。

480C9C0A-50B1-4D22-90E3-42DFF6991F3E.jpeg



供需新平衡

拼好货做了几个月之后,黄峥又做了一个不一样的电商叫拼多多。

拼好货,做的是水果电商,B2C 模式,瞄准城市人群。拼多多,不一样的风格,卖的不仅是水果,还有更多生活用品,用户就不止城市人群了,但是核心都是一样的,就是超级便宜。

一年下来,拼好货用户做到 6000 万,拼多多更好,一年获得了 1 个亿的用户。2016 年 9 月,黄峥将两者合并了,说是合并,其实是关掉拼好货,全力投入到拼多多,这是一个重要转折,黄峥为什么这么做?

当年 7 亿微信用户,电商用户 3 亿, 这里面没对上的 4 亿用户在哪儿?就是来自三四五线的,我们所说的「下沉市场」的用户。显然,黄峥思考电商的起点不是下沉市场,但是,下沉市场让他看到了更大机遇。

当时这 4 亿用户已用上微信,这说明他们已接入移动互联网,微信红包也培养了支付习惯;电商发展,让物流体系逐渐健全,本质上,这些用户,已经处于一种「电商 Ready」的状态。

60A21CC4-3ECB-4A16-9F0F-21E83EABCB95.jpeg

这样一个庞大的电商 Ready 人群,其实还没人染指,所以,关掉拼好货,聚焦拼多多,体现地是黄峥的洞察——在电商新大陆上,蕴含的不止是细分品类的机会,更是建立电商新平台的大机遇。

但是,要激活这个巨大的市场,并没那么容易,这些新用户已有微信,也「电商 Ready」状态了,但当时并没有匹配给这些用户足够低价的商品,毕竟这些新用户,虽用上了微信,但消费能力和城市用户还有差距,这个差距就是巨大阻碍。

其实,对于这样一个市场,巨头也不是没思考过。阿里在2014 年推出千村万县项目,3 年投入了 100 亿来补贴推动农村电商,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3 年 100 亿其实不算多,现在一个双 11,拼多多就补贴 100 亿。所以在当时,这样的投入确实不足以打开这个市场。与此同时,巨头没有坚持做这个事情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都在忙着消费升级上。

2012 年阿里成立天猫是受到京东启发,它的 B2C 战略很符合城市人群消费升级的趋势,阿里的重心也从淘宝的 C2C,开始全力推进 B2C。

接下来几年双方一直是激烈竞争的状态,虽然京东不能颠覆阿里,但是吸引了阿里大部分的注意力,当时两家巨头的重心是争夺大品牌入驻,壮大 B2C 业务。做消费和体验升级的时候,「上山下乡」,也只能是试试看。

巨头的所有动作,都会带来连锁反应。之前淘宝 C2C 平台上所谓的「山寨」「白牌」「9 块 9 包邮」被平台忽视,甚至抛弃了,因为当时的焦点是「升级」。

平台可以迅速调整商业策略,但这么大的一群商业力量、一个庞大的制造业生态,是不可能在一瞬间消失的。

一边是已经「电商 Ready」 的、庞大的三四五线城市的用户,另一边,出现了不被主流电商平台所接纳、足够便宜的商品。那个时间点,黄峥不仅看到电商进入社交场景的机会,同时发现 这样一个有待挖掘的市场出现供需新平衡的可能。这是黄峥关掉拼好货,聚焦拼多多的重要原因。

今天拼多多的成绩证明了黄峥当时对机会的判断和选择是正确的,到 2018 年拼多多上市,从它的招股书上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信息:亏了 13.5 亿 但赢得了 3.5 亿用户,每个用户亏了不到 4 块钱。对比一下,2018 年,你要让一个用户装一个淘宝或者京东,成本至少 200 元。

4 块钱是什么概念?1 块钱的纸巾、2 块钱的水果、3 块钱的衣服,正是这些 9 块 9 包邮资源,让拼多多赢得了 3.5 亿的用户。

如果说拼好货的出现,是黄峥看到了社交场景下电商的新机会,那么聚焦拼多多,并选择下沉做突破口,真的是他锐利的「第一刀」。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创业公司洞察机会和选择路径的好案例。去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我和黄峥有过一次非常深入的交流,当时,他当时跟我表达过一个看法,让我印象很深。

他的表达概括起来就是,拼多多只是一个带有些许偶然的必然。创业这么艰难的事情,能简单归结为一个必然?听起来太牛了。但我知道他不是一个喜欢说大话的人。

我和李翔在复盘时也思考,这个必然是什么?后来发现,黄峥说的必然,不是拼多多必然会成功,而是那个时间节点,存在几个必然机遇。

微信这个新的流量池崛起的时候,怎么会不存在机遇?拼好货就是从这思考而得来的。当你发现一个新的场景,里面很有可能存在新的流量转化机制,其中的消费方式和决策方式不一样,就有了新的玩法,比之前还有效率。

供给与需求建立新的连接,这种连接之前没有被建立过,那它当然会存在建立一个新平台的机会。

94BB5F5E-9C91-491C-A1D4-69DBBF4D32A8.jpeg

回过头想,如果我们说拼多多只是凭借下沉市场,赢得胜利就只看到一个表象,但其实,我们没能对它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解读。所以,这个时候我再说,下沉市场只是他锐利的「第一刀」,下沉市场既不是拼多多的起点  也不是拼多多的终点,大家至少能同意一半了吧?

刚才我还提到,下沉市场也不会是拼多多的终点。

这句话,又怎么理解呢?

       

提升供给和消费确定信

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对价格敏感的,就只有下沉市场的用户?

其实不管城市还是乡村,都对价格敏感。拼多多,一个手机要比别处便宜 1000 多,我挺敏感。纸巾便宜一两块,我可能不会给朋友转优惠券。

不同市场用户,对便宜的定义不同。下沉市场可能便宜两块,就会让人想去拼团,城市市场需要便宜 200,才能让用户快乐地去分享。

拼多多已上市了,它一定不满足于把下沉市场吃完,它着眼的一定是要成为社交场景下新形态电商平台的机会,而要不断突破边界去成长,获得更多用户。它核心的引擎是什么?归根结底,肯定还是那个更便宜。

有人会说,在拼多多上买手机,就是为补贴嘛,问题是,你能用补贴拿下全国用户吗?另一点,下沉市场用户的消费就不升级吗?之前用 9 块 9 包邮资源,匹配了下沉市场用户的需求,但是他们也要升级啊,当他们升级,9 块 9 包邮资源不再匹配时,拼多多要如何满足他们,同时又保持自己更便宜呢?

这就是对黄峥团队最大的挑战。拼多多还真的在这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几个月前,公园采访了一家安徽的玻璃生产商,他们做玻璃杯产品,公司挺大,已经上市了。作为玻璃制品头部企业,他们诉求和所有制造业诉求一样,就是更多订单量。

拼多多找到这家公司要求合作时,他们比较怀疑,但还是和拼多多试验了一款「1 元秒杀」的玻璃杯,上线拼多多之后,效果非常好,1 个月卖了超过 15 万只。

这件事让他们对拼多多的能力有了更大信任,接下来,双方又合作了两款厨具。这次合作上,拼多多给了重要的建议和引导,拼多多说,从用户数据来看,用户对「又大、又厚、耐高温」敏感,当然还要「便宜」,满足这些要求,有机会成为爆品。这次一试,又爆了,两款产品的总销量超过 30 万。

其实这家公司在其他电商平台也是有销售的,但是这次尝试,让它在拼多多上的销量,占了它电商销量的三分之一。这个故事,我们能闻出什么味道?拼多多不是一个简单的渠道,它可以反向对生产端,提出基于用户需求的引导。

这些引导,又是来自用户数据的积累和判断,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生产,要比之前厂商找渠道商拍脑袋去生产,更容易产生爆品。爆品非常令人兴奋,为什么?更少的库存,更少的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谁不想要?如果能做到这点,只要卖得火,周转快,便宜又何妨?

当然,玻璃碗只是一个案例。2018 年底,拼多多启动了一个叫「新品牌」的计划,就是想要帮助更多像玻璃碗公司一样的制造方,去用 C 端的数据,来指引制造方生产更匹配需求的爆品,让他们能卖得更便宜,却能更赚钱。

现在来看,里面很多还是玻璃碗、纸巾这样的日常用品,拼多多希望,可以把案例复制到更多领域,连接更多商家。

这里面也有问题,你要说数据,其实电商平台都有,他们应该也尝试过,可能发现这些数据还是有限的。要想形成更大、更持续的效应,需要在数据上有更大突破。如何能在数据上做得更好,对拼多多来说是个巨大挑战。

拼多多 CTO 陈磊在年初的创新大会上,提出一个新的思路,叫「分布式智能」。这个词听起来很玄虚,简单说,就是你可以想象,拼多多给每个人分配了一个购物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它观察你,记录你的购买习惯和兴趣。这样能让平台找到匹配你的商品,这就是为什么打开拼多多,推给你优惠券都是你想要的。这个不新鲜,电商平台都是这么干的。

大家注意,拼多多是社交场景电商,所以它在数据上,加了一层社交关系的思考。

你的购物机器人,会和你家人、朋友的购物机器人互相沟通,因为你们分享过优惠,拼过团,有了社交联系,拼多多不知道你们的好友关系,但通过行为判断你们的关联。沟通的结果是,你虽然没下单,但你朋友下单了,因为你们有社交关系,也会触发你的购买行为,而购物数据,就随着机器人沟通,越来越丰富。

社交网络的裂变,是拼多多这种社交场景电商的优势,类似的购买行为和数据收集,很难在传统电商系统中发生。通过社交关系获得更多数据,更好指导生产商制造爆品,肯定是拼多多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天他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市场,而是提升供给和消费之间的确定性,这种确定性,是带来长期更便宜的关键。

黄峥其实是一个很爱思考的人,他写过公众号,在里面可以看到他思考的原点。在一篇叫《市场多一点,还是计划多一点》的文章里,他就写了对于确定性的思考。

他写道,如果我们能保证每个人的确定性需求,知道人们真的想要什么,并且确实会下单,那么反过来它就可以降低组织生产的不确定性。

不需要去试验很多产品,直接生产想要的,本质上就能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更有效配置,说白了,就是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结果就是更便宜嘛!这是黄峥在 2017 年 9 月写的。

可以看出,黄峥现在思考的,肯定不止下沉市场。我和李翔在复盘的时候,感受到过去 15 年,电商提高流通效率,带来更好的体验。电商未来的机会,黄峥看来,可能是提升供给侧效率方向。

如果能通过数据指导生产更有效率的制造和生产,就能带来更新的价值的释放,这种价值的释放,才能支撑建立一个新形态的电商平台。

3DB2AE30-A97B-4084-820E-9578E78C1747.jpeg


忘记下沉,科技向上

讲完拼多多的发展历程,大家应该就可以理解我和李翔那个总结——下沉,既不是拼多多诞生的起点,也不是拼多多思考的终点,下沉市场,只是黄峥锐利的第一刀。

这件事给我们重要启发:当提到下沉的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想到「细分」「简化」甚至是「降维」,但是,拼多多的案例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电商通过搜索场景到社交场景的转换的时候,蕴含了更高效率的玩法,它让电商价值不止于流通侧,甚至有对供给侧提升效率的新可能。

某种程度上,这不是电商的下沉,更像是是电商模式的升级,这是一个很符合规律的事情。

因为科技永远是向上的,我们不应该追逐「下沉」的概念,用科技去寻找升级的机会。这也是拼多多这个案例,让我们在思考市场选择的时候,带给我们的重要启发。


主讲人:张鹏

思考伙伴:李翔

执笔整理:罗登,靖宇,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5: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团的商业算法 | 十年复盘 EP03

张鹏 极客公园 2020-01-26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把自己放小,把规律和事情放大。


今天这篇是前沿思考论坛系列内容的第三篇,要说的是有关「美团」的复盘。

在科技行业有点冷的这一年里,美团表现却很不错,它的股价翻了一倍,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第三高的公司,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互联网圈子里有个传统,你成功了就会有人来和你请教经验。美团也不例外。

我和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有一次聊天的时候,他就说,自己最近被问得有点烦,别人老问他,美团的成功有没有什么可以传授的秘诀?王慧文说,「没什么秘诀,就是按照规律做事情。」

听完这句话,大家总觉得王慧文不真诚,是在拿假大空的东西忽悠。他挺无奈的,「我说的都是事实啊,为什么大家不信呢?」

他的话让我产生了很多思考。成立十年,美团从一家几个人的创业公司,变成了几万人的大公司。王兴、王慧文这些创始人也从商业小白,变成企业家学习的榜样。这里面,是不是真的存在一些运用规律、驾驭规律的东西?

今天我就带大家来对王慧文说的这句简单的话做一个深入的拆解,看看美团按照规律做事情究竟有哪些方法。不过,我们今天不用「方法」这个词,用一个更时髦和更准确的词:算法。

我们知道,一家公司从无到有再到壮大,要解决的问题无非就是,「我要干什么,我怎么干,我怎么赢对手,我怎么管团队」这四件事和对应的算法。

BB6E4CB4-7BB5-4F7B-900E-DB29DC36EEC7.jpeg

首先,我们从「我要干什么——启动算法」开始讲。


启动算法

启动算法,就是怎么找到值得我们要干的那件事。王兴在创业初期有个外号,叫做「学习硅谷好榜样」。原因很简单。当时,Facebook 在美国刚火没多久,他就在国内做了实名社交网站「校内网」;卖掉校内网之后,他在 Twitter 刚火起来的时候,又复制做了饭否。到了做团购,他学的又是 Groupon 这个团购公司鼻祖。

当时大家看到王兴不断复制其他人的产品,就好奇地问,「王兴你这么极客的人,怎么这么不创新呢?王兴的回答是,创新和科学发现是两码事,向海外的优秀商业模式学习没什么问题,别人已经证明了这个东西有用,干嘛非得自己埋着头创新做个不一样的呢?」

讲到这,你会不会想说这算什么启动算法啊。可能还真算。

当年王兴做校内的时候才 26 岁,甚至都没有工作过。换句话说,他不可能有很成熟的商业方法论。他可能知道互联网里面有创业的机会,但并不知道机会具体是什么。

这种有方向但不知道具体机会在哪,我相信是大部分人创业最早期的心态。那在这种状态下,你的算法怎么选就很重要了。而如果你看不清楚别人为什么成功,先去学习和模仿显然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因为创业本身是件高风险的事情,模仿其实可以降低创业的风险。

相反,如果你连模仿都不肯做,那你肯定是过于自信了。王兴对这件事显然是有概念的,因为你看这些项目,他都不是想着自己要做什么再去创业的,而是根据事情的价值来决定要不要做。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学习的态度,他才能在对商业没什么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做出很多有影响力产品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创业早期,王兴也是有自己的算法的,那就是减少个人对创业项目的执念,如果可以快速的学,就不要自己缓慢地试。当然,王兴如果只抱着模仿的想法,也不会有后来的这么多成就。商业小白也得学会进化啊。

他开始创业是 2005 年,但大约在 2009 年,王兴提出了一个理论,叫做四纵三横理论。其中,「四纵」是指,互联网用户需求的发展方向,包括获取信息、沟通互动、娱乐和商务四块;「三横」是指,搜索、社会化网络、移动互联网这三大互联网技术变革的方向。

王兴认为,这四纵三横的交叉点会爆发出巨大的机会,尤其是技术的横向进步会带来一大波新的用户需求。比如,百度、QQ、淘宝就分别是上一轮技术和需求交叉产生的产品。

这个理论从哪来的呢?其实就是来自于王兴长期观察硅谷和中国互联网行业变化的经验。如果说他之前创业是 copy,现在通过总结别人的经验,已经开始形成自己思考模型。

这套思考模型帮他去看到为什么是这些公司产生了价值,砸出了水花,也帮助他把自己的直觉逻辑化。有了逻辑,决策就更有信心了。后来微信和头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证明了王兴的这套思考模型是成立的。而王兴同时也在通过这个模型找更大的机会。美团也要抓住移动互联网这波新机遇,变得更大。

这个时候王兴怎么选择他的下一步呢?一定是顺着他形成的四纵三横理论思考框架,继续深挖。如果把创业当作挖矿,「四纵三横」这个理论就是看矿区在哪的眼光。

作为创业公司,你能找到一个巨大无比的大矿区当然很棒。但作为一家小公司,你只有一点点资源,准确找到那个大矿的机会其实不多,到底在哪挖的就很重要了。这一点又变成王兴必须思考和进化的启动算法。他怎么做的呢?

2012 年,王兴在美团专门建立了一个叫创新产品事业部的新部门,把他最得力的创业伙伴王慧文,和公司的销售明星沈鹏放到了这个部门,去找新机会,也就是那个钻孔的点。

在最开始的小一年的时间里,俩人没有开展具体业务,而是搞起了科学分析:从一个人的吃穿住行研究起,仔细分析在什么样的节点,技术有可能打穿需求,提升效率。他们一边研究,一边验算判断这些机会是不是真的存在。今天我们用的美团外卖就是这么算出来的。

美团外卖平台早期非常简陋,它不管送,还得美团的人打电话到饭店去订和送。就这么简陋的产品,怎么验证外卖就值得做呢?因为王慧文和沈鹏在试的过程中发现,外卖业务的数据非常好,高频用户一周能下 3 次单点外卖,复购率非常高。

如果在这么简陋的产品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用,说明这个需求的粘性是很高的,新技术改造市场的空间也很大。

这之后,他们才下定决心把外卖当作一个重要的挖矿口,把资源投入进去。不仅是外卖,猫眼、酒旅业务也都是这么试出来的。

当然,要注意的是,在美团成功产品背后,他们还有两倍的产品都失败了。比如,在做外卖前,美团还试失败了 8 个产品。但你看这些失败都没有让美团伤筋动骨,这也说明通过从逻辑走向验算,更好地在帮美团和王兴做到及时止损。

总的来看,从 05 年做校内,10 年做团购,再到 12 年开始试水做外卖,王兴在「做什么」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从最开始的学习硅谷好榜样的「学」,到从别人的经验里总结理论,形成思考框架,加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再到围绕需求找矿做「实践」,王兴实现了自己启动算法的不断进阶。

你看这些算法的成熟过程的背后,其实也是王兴不断强迫自己从「看到」到「看懂」再到「看穿」的过程。这套把人摆在事后面,把自己放小,而不是靠自己的执着或执念做决策的科学创业启动算法,帮助王兴规避了很多创业风险。

7F7B4C99-9087-4D47-9EEF-95936AD177A7.jpeg

学习算法

决定了要做的事,下一步就是怎么干。创业都是学习的过程。怎么干就是怎么学。下面,我就和大家讲讲美团的学习算法。

李翔跟我说,他几年之前问过王兴这样一个问题:你之前也没有工作过,一上来就创业,会不会要一个很长的学习曲线?王兴说:「没有,我做不好的总有别人做得好,找别人来做就好;大家都没有做过的,那就自己来探索。」

先来说前半句,「我做不好的,找别人来做」。美团在做团购的时候,王兴就找了干嘉伟来帮助他管销售团队,帮美团打下了团购市场。

但更重要的是下半句,「大家都没有做过的,那就自己来探索。」怎么探索呢?这里讲一下美团是怎么开启外卖业务的。

美团打算做外卖的时候,饿了么已经成立了 4 年,在 8 座城市开通了外卖服务。如果按照前面的思路,美团照着抄就行了。但他们并没有。美团当时的判断是,饿了么四年八城的速度太慢,这个市场应该不止这么小和这么慢。但这个市场到底多大?美团决定先选 20 个城市来试水。

这个「选法」很有讲究。当时选的前 18 个按城市 GDP 的顺序来,后面两个找的 GDP 排名在 100 左右的,当作「探底」的城市。当时他们选的是山东省的威海市和济宁市,看起来都是不起眼的三四线城市。但这么铺开一试,不仅一二线城市数据好,这两个探底城市的数据也很好。

美团一下子看到了外卖市场的巨大潜力。这不是一个只属于几个大城市的生意,而是属于一个 100 城的大生意。

同时,在这个实验里,美团还发现一个规律:一个城市,如果饿了么抢先进去,美团再进获客成本会是饿了么的三倍左右,反之也一样。也就是说,先进入的人会有更好的地势,成本更低,扩张的效率更高,赢的概率也更高。

在看清楚了外卖是一个如此「恢弘」的战场,也看清楚入局先后对于成本的影响,在美团眼中,外卖几乎是一个单向透明的市场。美团随即决定,做外卖就要快速推进抢占市场,哪怕是烧钱,因为尽快抢下市场才是最重要的。

再看饿了么,因为缺乏这种学习意识,反应就要迟缓很多。直到美团外卖打到它的本部上海,饿了么的创始人跑到上海周边的小城市看了一遍,才发现自己已经被美团包围了。这之后,他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后手。

简单总结来看,对于一个崭新的业务,美团的算法就是:不成熟的市场中,重要的是尊重业务的本质和规律,看市场的变化,而不是对手的动作和打法。

正是这两个算法,让王兴可以快速学习,把没人教他的事情做正确。

392AADCE-2B8E-4697-8995-35673B80CEE0.jpeg

竞争算法

说完美团启动业务和做业务的算法之后,再来看一下美团是怎么和对手竞争的。

美团在互联网圈一直是个「后发先至」的选手。它起家的团购业务,打过千团大战,从落后的玩家最终成为唯一的幸存者。外卖、酒旅业务,也不是美团先做的,但市场占有率仍是数一数二。

没有先发优势,那美团是怎么赢的呢?我们选了团购和外卖战争中的两场战役,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先来看团购。看到 Groupon 的国内创业者可不止王兴一个人。美团成立不久,中国很快就发生了千团大战。当时大家都觉得团购是个好生意,所以都想尽快抢下市场。而烧钱抢市场,在线下铺广告就成了当时绝大多数团购网站的通行做法。

只有一家公司既不烧钱也不疯狂打线下广告,显得非常保守。这家公司就是美团。

我们知道人是有从众心理的。当时,美团底下的员工看到对手都在烧钱打广告,自家没打,就特别担心公司会不会输。

甚至有人直接跑去问王兴,为什么咱们不打线下广告,这明明是拓宽公司影响力的好机会啊。对于员工的质疑,王兴一开始都是不回应的,后来被问烦了,他才忍不住反问,我们为什么要烧钱在线下投广告?线下广告的效果真的好吗?我们在线上投广告的效果好得多。

事实上,美团当时也不是不打广告,只是在线上打广告。他们在搜索引擎上购买对手的关键词。消费者搜他们的时候,首先出来的会是美团的官网链接。王兴给员工算了一笔账,线上广告投入 10 块钱,就可以换来别人在线下花 30 块钱取得的效果。

从这可以看出,王兴是超级会算账的,他认为算账是创业的基本功。在他看来,团购应该是一个低毛利的生意,所以没有计算的乱烧钱就是不对的。后来果然随着头部团购网站烧钱过多,又不能造血,原来的烧钱商业模式受到了质疑。国内的投资人开始变得谨慎起来,不愿意再往团购里面投钱。

一年时间,行业里死掉了 4000 多家团购公司。这个时候,不肯烧钱,但经营状况又很健康的美团成了唯一的赢家。王兴后来总结他们在团购中能赢,最重要的就是把基本功做到位。就是在该做什么的时候做什么,做科学的动作、符合规律的动作,而不是跟着行业,随大流。

说到「基本功」,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美团的公关部曾经拟过一个内部讲话,里面说,咱们公司要加强内功的锻炼。王兴看到了,说「别叫什么内功了,太玄学。我们要做的就是基本功,把业务和管理的基本动作做好最重要。」

后来,王兴在 2019 年给员工的内部信里说,只要练好基本功,就能赢得 99% 的事。

王兴这句话听起来好像有点反常识。我们平时说在竞争中,追求的应该是一招制敌的必杀技,最好有点神功护体。王兴说靠基本功在做竞争,到底是什么逻辑呢?

我们还是从他的关键业务中来看。上面我们说了,美团做团购不烧钱。但到了做外卖,美团可是烧钱大户,而且美团是率先把烧钱当作市场竞争策略的公司。但饿了么也不傻啊,所以两家都开始烧钱做市场。当时,美团和饿了么打得最激烈的时候,两家公司都把开新城当作进攻点。

扩城市就要扩团队,这个时候,美团发现团队的管理效率对赢得竞争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美团判断这场战争的关键就是管理能力。基于这个判断,美团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动作。在 2014 年,当时外卖的负责人沈鹏带领团队搞了个「章鱼计划」,在大学里招了 1000 多名应届生,在暑期集中培训一个月。

一个月这些员工得接受多么深度的培训,来帮美团打赢饿了么?其实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培训,当年美团教给他们的都是一些基本的工作方法。

比如,早启动晚分享,怎么判断什么可以当外卖爆品,怎么吸引商家上美团外卖。但就是这样一套简单的培训,让他们形成了一些基本工作方法和理念,美团的员工就成了正规军。再把他们散到各个市场去抢市场,就让美团团队的管理带宽,也就是管理的稳定性上比饿了么强了一点点。

而这一点点的优势又让它在抢市场的成功率比饿了么高那么一点。最终积小胜为大胜。

除了用章鱼计划拉崩饿了么的管理带宽之外,美团在外卖能压着饿了么打,还靠它对外卖基础效率的坚持。比如,美团专送的平均用时一度要比饿了么快 7-8 分钟。

别小看这几分钟,这中间带来的服务体验和平台的效率是有很大差异的。影响消费者选择外卖平台的原因中,快慢其实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而送得越快,平台效率就越高。七八分钟的时间放到一单看,没什么影响,但如果一天几百万单,上千万单,效率的差异就变得特别大了。美团怎么做到这么快的呢?是因为他们很早就重金坚持投入,基于数据做配送调配,用算法系统不断提高平台的效率。

他们把这个系统的效率提升,当作外卖业务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们现在用美团点外卖,系统会自动安排合适的人来做配送,而不是靠人。靠机器做决策管理看起来听起来还挺黑科技的。但美团却很少对外去说他们这样的能力。

因为在美团看来,这就是基本功。你的业务需要你练好这个能力,那这就是你应该掌握的基本功。

相比之下,很多公司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都选择和对手对着干,希望赢得每一场战斗。

王兴却不这么看,他认为竞争有两重意思。一重是向上提升自己产品效率的「竞」,一重是横向的和对手在市场份额上的「争」。

归根结底,所有的竞争应该都是尊重规律、提升效率的竞,而不是以打死对方为目的的「争」。

后来美团收购摩拜,王兴也总结过,共享单车这场战争中,摩拜和 ofo 之所以两败俱伤,就是把焦点过度放在抢市场的争上了,而没有放在提升效率的竞上面。

总结一下美团的竞争算法,没什么复杂的,就两点:

1. 别练秘籍,练基本功。

秘籍可能是葵花宝典,先要自宫还不一定成功,相反练好基本功就能赢 99%。

2. 赢得竞争,在「竞」不在「争」。

要把竞争中的竞始终放到第一位,关注自身效率的提升,再考虑和别人争夺市场。

9CA36D71-F198-4754-80C0-0BE215700D96.jpeg

管理算法

作为一个创业者,你能找到一件值得做的事,能快速把事情做正确,甚至能在竞争中比别人走得稳活得长。但你要持续壮大,必须还有一个能力支撑你,那就是组织的管理能力,毕竟公司的产品服务都是依赖组织去实现的。

王兴是从学生直接进入创业状态的。这也让美团在组织管理层面上,有很多和其他公司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每个进美团的人,都会被推荐看四本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金字塔原理》、《学会提问》、《用图表说话》。这些书可以帮助员工建立共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如果我们把美团当成一个系统,读这几本书就是在构建内部员工之间对接的思维和行为的 API。你如果理解了这些书,那说明大家是可以聊到一块,一起做事的。这就可以减少组织之间的摩擦,同时提升业务执行的效率。

我们谈组织管理,肯定会先想到阿里的组织文化。阿里的六脉神剑,凝练了这家公司强烈的价值观体系。这套价值观也是让阿里拥有强有力的组织的重要支撑。但我们在美团身上,看到的是另一种东西。你让我说美团的文化价值观我说不出来,但我知道他们是在用一套系统的动作细节,来确保组织的效率。

当然,美团的这种方式和阿里六脉神剑没有高下之分。

阿里用一种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包容性和韧性非常强大,让组织产生了强大的向心力;但毕竟这是一家大公司二十年的积累,还有马云个人强大的人格特质在里面。今天很多人说想学阿里,我想问一句,你想学阿里的组织,你要学的是它哪年的组织,真的这么好学吗?

相比之下,美团的管理算法就要简单易学得多。他们让大家读书,从做事的风格和方法中,切入统一组织思维和行为 API,最终带来组织效能的提升。

如果要总结美团的管理算法,那么通过对齐思维和行为方式的 API,建立组织的共识,或许是美团这十年在组织管理上提供的一种新视角。

A4B52DDC-46A1-4983-809B-274C86F49031.jpeg

以科学和技术追求真理

今天我们从做什么,怎么做,怎么赢,到怎么管一路讲下来,有没有发现美团这些算法是有很多共性的东西存在的。这个共性是什么呢?

大家知道,美团的使命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但在内部,他们高管还有个不一样的定义——美团是一家以科学和技术追求真理的公司。

去年在极客公园 IF 大会的时候,我和王慧文专门聊到过这句话。一开始,我把这句话当作他们公司内部的使命。但王慧文说不是的,这句话是美团的世界观,比使命、文化、价值观更底层。

科学和技术,一个是告诉你该做什么,一个告诉你该怎么做。至于追求真理,就是为了追求对的事情,符合规律的事情,而不是沉浸于惯性和自我执着之中。你看我们今天谈到这么多算法,其实都在不断印证美团「以科学技术追求真理」这个底层的共性的东西。这个世界观就是美团所有算法的算法。

现在,回到我们开始说的王慧文那句「按照规律做事情」。

王慧文认为大家不信,但这句看上去很虚的话,美团显然是超级相信并实践的。而且我们看到这样一套按照规律做事情的「算法」是很有效的。从美团身上,我们能感受到这种追求科学做事的方法,就是他能发展壮大根本的原因。甚至不止美团,我们在拼多多、字节跳动等一大批企业身上也看到了这些共性。

为什么这些新生代企业会有这样的共性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都关注如何去构建一套生生不息,更大影响的系统,而不是他们内心一个什么特定的梦想。

也因为他们这种强调「把自己放小,把规律和事情放大」,所以这些公司才能够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来不断实现目标。

站在今年这个节点上,我们也许应该重新思考,如果我们希望能够驾驭一个大的系统,大步往前走的话,或许应该忘掉「做你喜欢做的事情」这句鸡汤。

主讲人:张鹏

思考伙伴:李翔

执笔整理:罗登,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5: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与资本「共舞」的方法论 | 十年复盘 EP04

张鹏 极客公园 2020-01-27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抬头看天,更别忘了低头种地。


今天这篇是前沿思考论坛系列内容的第四篇,要说的是有关「滴滴」的复盘。

出行领域 10 年的变化,是理解创业与资本共舞的绝佳范本。出行领域这十年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创业公司和资本共舞有什么方法论?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下。


网约车之战

在中国,最早推动出行服务领域变化的是易到这家公司。如果那时候你告诉我,5 年后出行领域一定会长出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我肯定认为是易到。但之后事情却出现了变化。

2014 年上半年开始,年轻的创业公司滴滴与快的开始了第一次「补贴大战」。当时,易到的创始人周航一直在「旁观」,他判断「烧钱」是不可持续的,大环境也不允许这样。所以易到在 C 轮融资的时候,只拿了 1 亿美金。当时他其实有机会拿到 3 亿美金,但周航觉得拿那么多钱并没有太大作用,他也明确表示不会烧钱,业务慢慢向前走才是合理的。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滴滴却在不久之后,完成了当时全球私募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拿了 7 亿美金。之后,滴滴和快的又砸出了数亿巨资补贴,实现了超百倍订单量的增长。

周航当时曾回忆说,在那一瞬间,对他来说其实已经 Game Over 了。

为什么这么说?虽说易到做得更早,有很好的口碑,在当时也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但新生力量却通过烧钱迅速拉起了上百倍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易到原来的优势不在了。

当滴滴、快的进入融资和补贴的「快车道」时,易到从「先手」变成了「后手」,后来,再想追也已经很难了。「如果是个正常的商业环境,易到的所有做法都没错,只不过易到不是在一个正常的商业环境下。」

为什么网约车的赛道在那时候变成了一个非正常的商业环境?

首先是,当时中国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经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说白了就是,市场上的钱极度丰富,这些钱不能「躺」着,他们一定要寻找增值的方向。

从 2009 年到 2014 年这 5 年,互联网有了很好的发展,那些先进场的投资人已经颇有斩获。但到 2014 年之后,几乎所有的资本都看清了移动互联网行业中那些「结构性的机会」,而且它们有了极强的搭上「末班车」的紧迫感。害怕「错过」和「失去」是一个特别大的驱动力。

资本的心态变化,影响了投资行为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它也影响了创业公司的战略打法。

7AFF917B-D60D-48A1-B874-CB455FAC73A4.jpeg


创业公司的「典型打法」

BAT 时代融资很少,那时候创业公司最典型的特点是「融资为赚钱」。但到 2014 年的时候,出现了一个「新常态」,那就是「融资为烧钱」——人们谈的不是怎么更有效率地挣钱,而是怎么更有效率地烧钱,从而更快速地获得市场份额,甚至形成垄断,最后再赚大钱。

这个时候,市场上形成了一种很流行的「终局思维」,我记得当时投资人问的最多的是:「你的终局是什么?你能不能干掉所有对手,垄断市场?」在当时,如果你有这个逻辑,就能拿到融资,资本也愿意为此承担更大的风险。这就改变了很多创业者的行为。

那时候创业就出现了一套新「打法」,就是闪电扩张。

LinkedIn 的创始人写的《闪电式扩张》这本书非常火,可能你会觉得这本书是教你如何做增长。但这并不全对,它的核心是:当面对不确定性时,速度比效率更重要。

如何理解这个「速度优于效率」?它的意思是说,只要你「速度」够快,才能制造出首个扩张优势,人才和资本就会向你靠拢,你才能「出其不意」地在巨头和竞争对手做出反应之前,利用领先地位来建立更强的竞争优势。所以这个时候,速度是一切,其他都不重要了。

闪电扩张的新打法,迅速改变了传统商业规则。因为它本身就包含了很多「反常识」的做法。比如说,「周全的产品规划」变为了「快速试错」,「谨慎小心的投资」变为了「烧钱式投资」,原来「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变为了「那些都是小问题、现在不重要」。

大家都还记得,前些年投资人特别喜欢投「有执行力的团队」,因为有执行力,意味着能高效践行闪电扩张这个打法。特别是,当有一个团队开始「闪电扩张」,他就改变了整个行业的节奏。

Uber 创始人Travis Kalanick在当时那个风口浪尖的关头说过一句话:「我希望这个世界不是这样的。我更喜欢创造(building),而不是一直拼命融资(fundraising)。但如果我不参与到大规模融资里面来,就会被其他花钱买份额的竞争对手挤出市场。」这句话简单理解就是:「一个赛道上只要出现一个『疯子』,所有人都必须变成疯子。」

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这么干,就不能赢得竞争,也就无法生存。在那个竞争节点,整个行业追求的就只是「速度」「速度」「速度」。

当时出行市场中,滴滴和快的是最早选择成为「疯子」的人,而易到没有,所以它出局了。

8BC1ADE0-2C5C-4ED3-B422-1F8A8F10D9C2.jpeg


没能跑出唯一的胜者

「速度就是一切」,听上去很刺激,但我们别忘了投资人给你钱,它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你还是要为他赚钱,否则他无法获得回报。所以,闪电扩张有可能是一个非常大的陷阱,在一定阶段它有合理性。但在完整的商业过程中,你最终不可能只考虑速度,而忽略其他。

2015 年情人节那天,突然,滴滴与快的宣布合并了。为什么呢?两家采用「闪电扩张」的头部公司,谁也没干掉谁,那个资本希望形成的垄断终局迟迟没出现,但所有人都在流血,越流越多。

于是,资本的心态又变了,资本试图「把疯子变成一家人」,于是资本主导了这场合并。合并也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我们看到了 2015 年互联网行业的「集体婚礼」。这些公司都用过「闪电扩张」战略,经历了惨烈的竞争,但在那一年大家都走到了一起。

这时候,我们似乎可以期待闪电扩张战略形成的真正的闭环了。这个闭环是什么?就是你要开始赚钱了。

86386F7B-7C86-41C3-ABAD-B33C04024E81.jpeg


滴滴回归市场理性

合并了快的之后,滴滴很快又用相似的手法与 Uber 中国完成了合并,滴滴终于不用烧钱了,滴滴终于统一了市场。到了这个节点,创业者的打法又要发生变化了。

首先资本没有理由再给你更多的钱去「烧」了,「行业里一个疯子都没有了,你也不会再当疯子了。」而你过去烧的每一分钱,都成为了你要还的债。

那个时候滴滴的程维是怎么做的?滴滴过去是:宁愿牺牲效率,也要保证快速扩张市场,而现在他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大幅度提升效率,宁愿牺牲一些市场。

滴滴具体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滴滴并没有一下取消所有补贴,而是做了一个我们用户感受不到的调整,它改变了订单的分发模式——从抢单模式变为派单模式。

最早,在混战时期,滴滴采取的是抢单模式。抢单模式,司机是主动的,司机可以挑最肥的单子,这是完全「市场化的供需连接」。早期也是为了激发司机侧的资源,这非常有利于滴滴在一开始更好地集结更多运力,聚拢网约车的资源。

但在合并之后的当月,滴滴就迅速转向了派单模式。司机的单子变成了平台派发,也就是说滴滴转变成了一个「中心化的资源调配」机制。这时候,滴滴就能主动地调配司机,从而提升整个网约车网络的效率。虽然司机可能会觉得单子没有那么肥了,可能有一些司机不愿意干了,但滴滴可以用系统化的效率「抗衡」司机这种供给端的局部流失。

于是,滴滴也开始逐渐回归市场理性,逐渐减少补贴,提升价格,即便用户会流失、使用频次会下降,但用户的「习惯」已经形成了。

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滴滴把当年用「闪电扩张」形成的司机资源、用户习惯,用一个回归商业常理的方式稳固了下来。

当然,滴滴这样的打法转变必然有些副作用:有一些缝隙就会长出来新的力量,像互联网公司的美团出行,传统车企的曹操出行,甚至还有很多地区化的新玩家等,大大小小接近70家公司。但总体来讲滴滴依旧保住了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可以说,这时候滴滴完成了闪电扩张的下半场,完成了一个「闪电扩张的完整闭环」。

所以「闪电扩张闭环的本质」说的是:不是只看到那一瞬间的扩张速度,而是通过创造一个非正常的环境,更快速地抵达「正常」的商业终点。

在这个过程中的实时「变奏」,是对创业者的最大考验。即使滴滴到今天还没赚钱,但滴滴仍旧强有力地占领了用户心智,是出行领域的绝对老大。

这个典型案例的诞生,给了资本很大的信心。所有人都在思考,谁是下一个?那究竟谁是下一个「闪电扩张闭环」的应用案例?这个时候我们都认识的共享单车登场了。

2F8427D6-99FE-4BF8-814C-83FC94D5335E.jpeg


共享单车的「模式复制」

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和 ofo 的创始人戴威,我认识他们俩都挺早。他们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很像一种田园诗的状态。他们都很喜欢单车,在业务最开始建立的时候,都希望解决一个末端交通问题。

但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他们的创业是诞生在共享出行进入下半场的那个时刻。然后他们就成了资本眼里那个「可以复制网约车模式」的新舞台。

投资机构开始疯狂押注。当年投资滴滴赚了不少钱的朱啸虎就是典型的代表,在共享单车领域里,他信心满满,甚至放话「90 天内战役就可以结束」。而之前滴滴的各种「烧钱策略」「补贴策略」又一次被拿来复用。甚至,当年那些在网约车领域的大批经理人,带着闪电扩张的方法论,流向了共享单车领域,成为了新战斗中的主力军。

这时候,两个创业者想田园诗也不可能了。它们进入了一种标准的工业化战斗之中。当戴威看到摩拜出现在北大门口,当小黄车开始集中投放进城市,两家的竞争迅速白热化。

两家公司的目标也变得前所未有的单一:烧钱,把数据提升上去,用闪电扩张的方式,在融资战跑赢对手,然后统一市场。这种策略一开始还是很有效的。到 2017 年 10 月份,ofo 和摩拜都宣布自己的「日订单」突破 3000 万单。

我曾经跟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单独做过复盘,出乎意料的是,他们两个人的回答有一个共同的节点,都说那时候感到有点担心了,那就是「月卡优惠」。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 2017 年 7 月底,摩拜当时先推出的「免费骑」月卡优惠活动,只要你有摩拜账号,交上押金,你就可以领月卡,免费骑 1 个月。这个策略投放到市场之后,ofo 也只能跟进,这时候,大家就把精力开始都转向了数据提升。

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共享单车要靠什么赢得竞争?

主要竞争点就是:让用户看得见,愿意骑。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有几个主要的竞争手段:通过「精细运营」「投新车」可以让用户看得见;通过「提升骑行体验」「更优惠的价格」让用户愿意骑。但在月卡优惠活动的时候,你发现共享单车变成了一个几乎免费的服务。它们都不愿意去用那些起效慢的手段。

所以「投新车」就是拉动用户和骑行量最快速、最明显的方式,这也最符合「闪电式扩张」的原则。他们竞争的手段开始变得非常单一,我们也看到当时的数据:摩拜和 ofo 两家的订单增长 80% 的贡献都来自于「投新车」。

这时候共享单车的竞争薄得像一张纸一样,只是看谁能砸更多的钱,投更多的车。这个手段还是一个高效的闪电扩张手段吗?

更重要的是,这个数据在 3000 万单的时候,几乎已经「碰」到了「天花板」。这让创业者和资本都非常焦虑。

13003A7C-DA6B-41F6-BE8F-91AB8F54F522.jpeg


探讨业务本质

说到这里,我想说,创业这件事就像帆板运动,归根结底你要靠风,带你去想去的方向。

资本就像是这个「风」,业务其实是那个「帆板」,创业者在那个时代就像一个帆板运动员,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去顺着风向往前走。学习帆板第一步是要先能「站」在板子上。所以关于业务本质的思考应该是我们坚持的第一步。

你只有思考清楚业务的本质,才能找到「闪电扩张」中最有效的方法。

那么,在「闪电式扩张」的定义之下,什么才是共享单车要坚持的业务本质?你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共享单车到底是属于公共交通呢?还是属于私人交通?

其实很好理解,共享单车的属性是公共交通,这也是当年胡玮炜和戴威的初衷。什么是公共交通?我们一下子能想到的,公交、地铁、火车、飞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首先,它们都是定点、定时的运行,你得迁就它,它不会迁就你。

每一种公共交通工具都是循环往复地周期性运行,它对乘客的便捷性高,交通工具的效率高,也因此用户花费的成本相对低。我们很容易看到共享单车的「属性」完美符合公共交通。

私人交通是什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自己的私家车,随时用,随时停,不用你迁就它。但是因为只满足你的出行需求,它 95% 的时间里,都是停在车库或者公司,使用效率并不高。

所以私人交通就是对用户的便捷性高,而交通工具本身的效率低,用户花费的成本高。

那我们现在来看共享单车:摩拜和 ofo 为了这种竞争和流量,补贴到了极致几乎成为了「免费骑」。而为了数据持续的上涨,打赢对手,最终只能「疯狂投单车」。

这种策略听起来好像很合理,也符合闪电扩张的原则。但我们看看这种模式跟滴滴有没有本质的区别?

滴滴原本是一个私人交通,滴滴用一笔补贴,补贴了两端。在成本确定的情况下,提升了乘客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因为滴滴是从社会资源中挖掘出来的供给端,所以它也提高了交通工具的效率。

这种烧钱是有价值的,而补贴褪去,滴滴依旧保持了这样的正向循环,所以这是它本质的创新所在。而共享单车却不能做到这一点。

第一,共享单车是自己生产单车,第二,它所有的资源有一个更快的生命周期。所以当它为了竞争,「疯狂投单车」增加便捷性,但它却忽略了效率和成本。

这让它从一个解决问题的服务,变成了一种获得线下流量的方式。这时候你会发现:滴滴把「私人交通」的效率提升到了「公共交通」的水平。共享单车把「公共交通」的效率降低为「私人交通」的水平。

按道理摩拜和 ofo 应该是在效率、便捷性和成本上找到一些新的平衡。也许通过智能的手段,通过更精准的定位和更高效的运营,只有这样它才会比其他出行方式产生更大的优势。当业务本质的问题没有被思考清楚,被资本推动的恶性竞争最终让摩拜与 ofo 走向了闪电扩张,但却远离了扩张的本质。

于是,资本闻到了味道,它比创业者变得更快。

当大家都疯狂投单车,市场上的单车太多了。于是在 2017 年 9 月份北京市出台了一份单车限投令,这时候投资人朱啸虎就开始放风「合并才有出路」。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资本开始想像网约车一样,希望「疯子」变成一家人。资本变化的速率甚至是以月、以天来计算的。

大家可能不知道,美团创始人王兴曾在年底左右,向摩拜开出过一份约 40 亿美金的投资意向。但就只隔了一个春节,共享单车的数据急剧下滑,形势急剧变化,这让原本的 40 亿美金投资意向变成了 27 亿美金的收购。

这种剧烈变化的原因,不只是资本的恐慌和立场的迅速变化,极短的时间调整窗口,也导致两位创业者也并没有能及时调整节奏,所以没能完成对于「闪电扩张闭环」的复制。

从今天的角度看,其实当时最大的遗憾是胡玮炜和戴威没能够早一点坐在一起好好聊聊,如果他们早点讨论一下业务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竞争点?早一点跳出「一个人疯狂,所有人都必须疯狂」的定式,可能历史就会是另一个结局。

不过他们的故事,迅速启发了快速学习的另一群创业者,那就是共享单车的续集——共享充电宝,可能你们还会记得当年共享充电宝领域也曾经被朱啸虎评论过六个月结束战斗的故事,但共享单车领域的急刹车,也让共享充电宝领域迅速切换了节奏,迅速回到了一个「满足需求的服务」中去。

当他们放弃了闪电扩张的闭环,回到了正常的商业思维和业务本质之中,他们谁都没成巨头,反而幸存下来,并且成为了赚钱的公司。

9AC0075E-20CA-4B6E-8527-36AFF87A1F46.jpeg


资本与创业者「共舞」

过去 10 年,在出行领域波澜壮阔的变革,各种的精彩反转的故事,其实都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胡玮炜当时说「资本给予的,资本也会拿走。」我觉得这句话太正常了,难道这不就是真相吗?资本会给你疯狂的机会,会给你闪电扩张的机遇,资本也会要求你快速回到理性。

毫无疑问,这考验的是,创业者对「变奏」的洞察和感知,创业者要能够驾驭资本,及时改变打法,这样才能真正与资本「共舞」。与资本共舞不是迎合资本,不是学习如何 To VC,也不是只会闪电扩张,这需要创业者有对业务本质的思考,然后运用资本从「非常态」走向「新常态」。

在哪吒的故事里,有这么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但看过出行领域这十年的发展,我觉得这也应该更客观地看待。就是「你命由你,也由天」。所以我们别忘了抬头看天,更别忘了低头种地。这才是与资本共舞,那个最真的真相。


主讲人:张鹏

思考伙伴:李翔

执笔整理:王训魁,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5: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移动终端的中场战事 | 十年复盘 EP05

李翔 极客公园 2020-01-28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不要骄傲到不屑于抄袭,也不要谦卑地失去自我。


今天这篇是前沿思考论坛系列内容的第五篇,基于李翔的分享做了整理,要说的是有关「智能手机」的复盘。

过去十年里,中国智能手机的大规模普及,给整个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打下了基础。中国的手机厂商在彼此之间的厮杀和竞争中,让智能手机得以大规模普及。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又有哪些公司参与到了这个进程中呢?希望今天的文章会让你有所收获。

在手机行业,过去十年发生了两个现象:

第一个现象,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完成了一个彻底的洗牌,十年之前的玩家,没有一家还站在牌桌上。

第二个现象是,过去十年,中国的智能手机行业,从草莽阶段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和三星、苹果这样的国际巨头媲美竞争。

我们会发现,整个智能手机行业这十年,像小米、OPPO(当然也要提到师出同门的 vivo,我们习惯把 OV 放在一起说),还有华为,这三股势力先后登场,可以说是各领风骚。他们都曾经遇到过属于自己的时代红利,抓住了时代给予他们的优势,一路狂奔,到行业的最前沿。高速发展几年之后,红利慢慢耗尽,他们也很快到达了自己的边界,必须作出战略上的调整,来跟上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这就是我们说的,属于智能手机的「中场战事」。

为什么我们今天要把这个产业放在聚光灯下来打量呢?因为在我看来,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去观察一个行业从开始到成熟,进而观察整个产业演进的机会。

我们经常谈战略,什么是战略呢?战略是在特定环境下,目标与手段的匹配,只有达成这种匹配,公司的战略才能势如破竹,取的理想的结果。借助对智能手机这个产业的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些典型的玩家,在不同的环境下,都经历过这种势如破竹的阶段,他们都适应了环境,找到了匹配自己目标的手段。

我们可以回到这几家搅动全球市场的公司身上,看看它们是用什么样的发展逻辑,在面对环境变化的时候,用了什么样的手段和打法,来匹配它们的目标。

9C5F7D81-76BD-4C2C-8236-DD7155C503E3.jpeg


小米的「铁人三项」

故事的开始,要从雷军创办的小米说起。雷军和小米公司对于中国的智能手机产业是有启蒙意义的。我举两个例子:

比如,罗永浩老师就曾公开感谢过雷军。他是这么说的:「雷军作为一个手机行业之外的人,愣头愣脑杀进这个行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供应链的厂商不再对外面杀进来的愣头青持完全戒备和怀疑的态度。」罗老师平时不怎么夸人,所以一旦夸了,这个话的分量还是很足的。包括雷军自己也说过一句话:「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华为今天之所以做得很好,我认为也有小米的贡献,五年前华为开始做手机也是学习小米做产品、做用户体验。」

这两句话想说的很简单,就是小米今天无论成绩如何,它对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启迪和教育作用,都是不容忽视的。

今天我们去评判小米的价值,很多人只会看它的市值多少亿,看它股价有多少。但是,从一个更长的时间维度上来看,这些当下的数字,其实并不能给小米一个公平的评价。

我们先回到十年前的历史现场,去看一看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

大家都知道,雷总讲过一句著名的话「顺势而为」。另一句不怎么好听,叫「风口上连猪都能飞起来」。我相信很多人对后一句更加熟悉,而且大家更关注的是那头飞起来的「猪」。其实,更重要的是吹起「猪」的「风」,是前面的那个「势」,或者说,环境的变化。

雷军是最早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势」和风口出现的中国创业者之一,他可能也是最坚定地去实践顺势而为的创业者。

这个「势」,或者说,环境的变化是什么呢?

2007 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的 iPhone。这个时间点的意义后来被人们无限放大。因为我们很难想象,这个时刻后来会影响到芬兰的经济发展、超市里口香糖的销量、还有我们的 BAT 大格局。但是,雷军看到的不只是这么一款炫酷的产品。他看到的是苹果公司创造出的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什么模式?一部高端手机,一个手机操作系统,以及一个应用生态。在这个生态里,你可以做一个 app 去卖,然后分 30% 的收入给苹果,中国创业者管它叫「苹果税」。

苹果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重要的商业模式。

这跟雷军有什么关系呢?2008 年,谷歌推出了安卓系统。安卓是开源给所有厂商的。这样,其他厂商也能够利用 Android 构建一个自己的生态系统,和苹果那个一样。雷军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风口,这样一个大势——利用安卓构建起一个生态。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雷军自己说的。

简单来说,雷军认为,苹果开创了一个大市场,但是其他厂商都没跟进。所以,他决定来做这件事。雷军做这件事背后有一套完整的系统。我们先来解构一下,雷军的这套打法和它背后的逻辑。

我们分成产品、商业和组织三个方面来拆解。首先说产品。

你觉得雷军从苹果的那一套模式里学到了什么?他最想做的是从应用商店里分成收税这套模式吗?

我们都知道,虽然苹果的收税模式非常成功,但是其实它最赚钱的还是硬件,还是 iPhone 的收入。所以最开始的时候,硬件是绝对的核心,为什么苹果能卖出这么多 iPhone?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 iPhone 好用。

但是安卓机呢?当时的安卓机大家有用过的应该知道,说难用真的一点不过分。

所以雷军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善安卓机的体验。这个体验体现在硬件、软件、互联网三个方面。硬件方面,配置上去,性能才能提高,所以小米需要更好的硬件;软件系统方面,MIUI 为中国用户量身打造;互联网服务方面,MIUI 每周更新一次,把系统本身做成服务,另外,用户能够直接通过网络论坛直接向小米的工程师反馈手机的问题。

这一整套就是雷军说的「铁人三项」:硬件、软件、互联网。就是靠这个,小米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抓住了这波机会,把手机产品本身做好了。再说商业层面。我们先来看一组对比。2012 年,小米发布的 Mi2 和 HTC 旗舰机的配置几乎相同,小米在处理器和电池容量上还略好一些,但是 Mi2 的售价是 1999 元,而 HTC 的定价是多少呢?3999 元,整整贵了一倍。

这就是小米当时的杀手锏——性价比。

但是为什么它能把高配置的手机价格压到 2000 元以下?原因是小米成功砍掉了两块成本。

第一块成本是销售渠道。大家知道,小米一开始是纯线上销售,只做电商。雷军在电商方面是有很多经验的,当年卓越网就是雷军一手创办的。通过电商销售,就省下了线下零售渠道的成本。

第二个是品牌市场成本。在当年,业内人都知道,小米几乎没什么市场费用,完全通过互联网来发声。小米内部说,最开始的时候,他们每年的市场预算只有几百万,也就是别人拍一个广告片的价格。正是因为资源所限,迫不得已,小米才用上了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方式,去做口碑的突围。

举个例子,社交网络,当时雷军自己对微博的运营非常上心,开完发布会,下台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发微博。

最后我们再说组织层面上,分两块,一块是组织内的人。前面我们说,从产品到商业,雷军其实已经想得很清楚了,他唯一需要的就是有人来帮他做。做的事情,还是那三个词,软件、硬件、互联网。所以,做软件,他从金山和微软挖人,硬件从摩托罗拉挖人,互联网从谷歌挖人。当时刚好是谷歌要退出中国,摩托罗拉全球败退,雷军很好地抓住了这些时机,找到了他需要的人才。

能找到这些人才,本身也是雷军自己忽悠、挖人的能力强。业界有传言说,雷军挖人,不是靠开天价工资,靠的其实是让他们知道,这是他们一生不能错过的机遇。就是因为雷军自己想清楚了,所以这里他才能让一大群从成功上市公司出来的高管跟着他干。

这是组织内部的人才,那么外部呢?雷军需要一个能够支撑他投身硬件产业的外部网络。这里我们说两个重要的条件。第一个是供应链。当时全球智能手机的供应链已经有了雏形,很多厂商用的都是谷歌的安卓系统加上高通的芯片,然后三星的屏幕、索尼的摄像头等等,这套成熟的供应链体系,降低了智能手机行业的门槛。第二个是中国的制造业基础。中国有着非常好的手机制造业基础,依靠中国本地的代工厂,小米能够迅速铺开产量。

所以,无论是公司内部的员工结构还是外部的供应链体系,小米都有一个思路非常清晰的系统。那么分析完这三点,我们来看看小米依靠这套打法的成绩如何?我们来看下数据:2014 年出货量 6500 万台,成为全国第一。

雷军一战封神,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结果就是,属于「中华酷联」的手机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时代开始了。这个阶段,属于雷军的互联网模式。一个从软件和互联网行业过来的创业者,用一套全新的思维模式去做一个新的行业,并且大获全胜。

在我们看来,这是智能手机的第一个阶段。这是一个创新模式致胜的阶段。2010 年到 2014 年,是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小米时代」。

苹果和谷歌开创了智能手机时代。在中国,手机行业因此出现了一个大机会。小米就是这一波机会最早的捕捉者。在这个阶段,经验丰富的创业者雷军,拿着一整套互联网打法去做智能手机,在不到五年时间内,成就了一家市值百亿美金公司。

不过,就像历史上无数次预演的那样,一旦一个产业被开启,在巨大的红利效应驱使下,它一定向前发展,而不会停留在原地。商业英雄们会先后进入,既学习先行者的经验,也挑战领先者的地位。

F822CA19-C18E-4F7C-818A-9BA82F96F272.jpeg


崛起的 OV

时间推移到了 2015 年。

前一年,小米成为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之后,它为 2015 年定下的目标是 8000 万~1 亿台。不过,当这一年结束时,小米公布自己的销量是 7000 万台。远没有达到预期。大家可能都看过雷军「Are you OK?」的鬼畜,2015 年小米年会的时候,雷军是这么调侃自己的:「说实话,我不 OK,过去的一年我们实在过得太不容易了。」他还说,小米接下来要「补课」。

那么究竟为什么「不容易」?又要补什么课呢?简单来回答就是:小米的模式已经触达了边界。小米的打法只适用于有着高度互联网水平的一二线城市,这些地区从社交网络到电商市场都相对成熟,属于社交和电商都已经厮杀过的战场。相比之下,我们今天所说的下沉市场,在当时跟一二线城市仍然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电商渗透率也不高。小米的打法碰壁,这才陷入了增长困难。

与此同时,其他的手机厂商,也都学会了小米的打法。他们共同定义了一个词语叫作「互联网手机」,而且友商之间的厮杀,非常惨烈。大家看到,环境已经发生了变化,环境的变化中,反而隐藏着一波新的机会:谁来为哪些北上广之外的、还不习惯从网上买手机的用户提供便宜的智能手机?谁能够率先抵达这些用户,谁就会成为赢家。

结果就是,这一年智能手机行业的明星是两家谁也没想到的公司:OPPO 和 vivo。

这是两家低调的中国公司。而且,它们的做法看上去跟小米完全不同。小米强调直接通过电子商务的销售渠道来把手机卖给用户;而 OPPO 和 vivo 则有庞大的线下分销网络。

小米几乎没有市场营销费用,全靠社交网络和社区论坛来做营销;而 OPPO 和 vivo,他们喜欢请流量明星来拍精美的广告片,还会在电视黄金时段播放。当小米手中的时代红利耗尽了之后,市场就变成了 OV 的主场。在小米不熟悉的地方,还有着非常广阔的天地,等着新的玩家去「大有作为」。

今天回过头去看,OV 的崛起,标志着智能手机行业演进到了第二个阶段——渠道致胜阶段。

OPPO 和 vivo 这两家公司的创始人,都出自于大神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的门下。从步步高的学习机、游戏机开始,整个步步高系,最擅长的就是:做出差异化产品,然后通过强大的渠道能力和营销能力,把产品卖到其他厂商非常难抵达的用户手中。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是销售渠道。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商业,其实有着一层一层平行的市场,每一层有每一层的特点,比如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乡村小镇等,各有各的市场特征。玩家只有搞懂这块市场的特征,才有可能占据这个市场。步步高背景的这两家公司,出于历史原因,非常熟悉中国数码产品的销售渠道,他们在线下铺设了大量的门店,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全国具体有多少家 OV 的门店?我们能查到的官方数据是,巅峰时期,每家至少有 25 万个门店。

第二,是营销手段。OV 非常重注传统媒体宣传渠道,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尤其综艺节目)和线下广告位。这些渠道距离下沉市场的消费者更近,因此效果也更好。

最后是产品的差异化。OV 在当时已经开始主推手机在自拍、充电、音乐等功能上的优势,这些都是在产品上找到的突破口。对用户来说,做选择也非常明确。而同期的小米还在强调手机机身的特殊工艺,这就离用户的感知太远了。

在 OV 崛起的这两年,线下市场受到了各大厂商的重视。当时小米、华为都开始在线下补课。小米有自营的小米之家和小米体验店,在全国开了两千多家。华为更为凶猛,直接与 OV 正面竞争,后来有 OV 门店的地方,基本上也都能看到华为了。这时候的小米已经失去了对整个产业节奏的掌控。不过,在另一方面,在手机业务被华为、OV 捶打的同时,小米抓住了 IoT 的机会,迅速把小米模式复用在其他产业,从手机周边到百货商店。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我们看来,这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下沉市场出现机会,在打法上大家开始铺设线下渠道打信息差,核心玩家开始布局线下。

CA091CD8-D9D8-4494-83A1-745C6241AC13.jpeg


华为的「技术」

进入到 2017 年,新的情况出现了。

以往所有的智能手机厂商,包括移动互联网公司,面对其实的都是一个不断有空白、等待去填补的市场。用户就在那里,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抵达用户,说服他购买或使用你的产品。但是到了 2017 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首次迎来整体性下滑,那一年出货量只有 4.91 亿台,比 2016 年减少了超过 12%。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智能手机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手机厂商进入了存量市场的竞争。

出货量下滑有几个原因,一方面,线上线下渠道铺满,厂商们已经很难找到高速增长的市场。另一方面,手机越做越好,产品更耐用了,换机率也随之下降了。

这时候,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已经完全变样了,小米、OV 此时此刻在打的仗,其实与 2017 年之前完全不一样。

2015 年之前,小米发现了智能手机市场的空白,用一套新的打法和新的模式横空出世;2017 年之前,OPPO 和 vivo 教育了大家,下沉市场非常重要。受到竞争和增长的驱动,有实力的厂商包括小米、包括华为,都纷纷开始在线下跑马圈地。但是到了 2017 年,市场进入了存量市场,致胜点就变成了硬拼产品和技术的时候。精明的商业模式和与之相配的打法,还在牌桌上的玩家都学会了;通过渠道和营销做下沉,仍然在牌桌上的玩家们也都已经做到了。

这时候,长期战略的作用开始凸显了。时代红利的接力棒,传到了另外一家中国公司——华为的手中。华为长期对技术的投入,集中资源、饱和攻击的战略打法,以及势必拿下智能手机的决心,让华为在这个阶段取得了领先的优势。

我们先看一下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做了哪些事。

今天大家印象最深的华为手机,是 Mate 系列和 P 系列,这两条产品线早期口碑都很一般,很多人不看好华为。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华为的学习速度。今天我们看到,在高端市场,华为已经成为了最有竞争力的中国品牌。华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一个原因是,华为长期以来在研发上投入的成果。

我曾问过任正非,全世界也很罕见能有一家公司,同时能做好 To B 的产品和 To C 的产品,华为是怎么做到的?任正非的回答是,华为只不过是把在做 To B 产品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一些技术,用到了自己的消费者终端产品上。

从整个公司层面来说,2018 年华为在研发上投入 1015 亿元,研发人员 8 万多。相比之下,小米的研发投入是 58 亿元,研发团队 3700 人,20 多倍的差距。

另一个原因是,华为由战略决定的打法。2011 年,在华为著名的「三亚会议」上,任正非做出战略调整,宣布华为正式开启消费者终端业务。终端成为华为三条最重要的业务线之一。华为开始对智能手机,投入公司级别的资源。

什么是公司级别的资源?任正非经常讲,要使用「范弗里特弹药量」。「范弗利特弹药量」是一个军事术语,指的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弹药,压制对手,在对手组织起防御之前,就完成毁灭性的打击。所以任正非的意思是,华为要集中所有炮火,攻击一处城墙,要采用「饱和攻击」的策略。当华为把这种打法用到智能手机行业上时,整个行业都见识到了这家老牌公司的威力。2014 年华为在全球市场上的手机出货量只有 0.73 亿部,到了 2018 年,到了 2.06 亿部,有机构预测,在今年,华为将超过苹果,成为全球出货量第二。

华为的成功是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第三个阶段——技术和产品致胜阶段。这个阶段,市场进入存量市场,行业开始变成零和游戏,在打法上大家开始硬拼技术和产品,核心玩家开始加大研发投入。

4853D613-60CF-4319-9427-A8D00DB5496B.jpeg


战略的边界

以上这些,就是智能手机行业在中国演进的三个阶段。从中我们能收获些什么呢?

第一,这三个阶段分别有三种不同的引擎在驱动着它,包括小米的模式驱动、OV 的渠道驱动,以及华为的技术驱动。当然,对于这个产业而言,它的演化还没结束。但我想说的是,这三个阶段,其实不仅在这个产业,在很多产业,都会出现。你可以自己想下,你所在的产业,现在是哪个阶段?是模式致胜的轻骑兵阶段,是渠道下沉阶段,还是已经到了比拼硬气功的阶段?

第二点启发,是战略的适用性和战略边界的重要性。大家会发现,没有哪一家的战略和打法能够一直正确,包打天下,它总是需要不断调整的,这是因为战略和打法总有它自己的边界。小米的互联网模式,在一二线市场阶段性饱和的时候,触达了边界,小米必须去开线下店;OPPO、vivo 线下的跑马圈地,在产业进入存量市场的时候,触达了边界;华为重兵投入、大军压境的打法,在今天的国际形势下,却被迫不得不挤在中国这一块市场,对它而言,这也是边界。

所以说,没有哪一个战略是万金油,它们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受到限制。在整个产业演进的过程中,直到今天还能坐在牌桌上的玩家,其实都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要骄傲到不屑于学习,也不要谦卑到失去自我。不管是小米、OV 还是华为,其实都在彼此学习,同时也在不断探索自我的优势。

当下这个时期,就是小米、OV 向华为学习,囤兵囤粮,比技术、比产品的阶段。当所有厂商都在攻坚技术,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手机产品本身发生了什么变化?

不知道你是不是经常看手机发布会,如果你经常看,可能会发现,发布会现在好像越来越无聊了。以前的手机发布会,厂商们都在讲语音助手,都在讲新增了什么激动人心的功能,哪怕是相机,多了个人像模式,也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呢?厂商们追求的技术,最后变成了相机多少多少像素,拍慢镜头多少多少赫兹,这种技术的探索其实正在陷入一种死胡同。

所以说,第三阶段的探索,或许正在进入一种「技术迷茫期」。在技术迷茫期,华为的集中火力死磕技术的打法,也会遇到挑战。那么,在这个阶段,手机行业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或者说,在经历了模式、渠道和技术三轮竞争之后,智能手机下一阶段的制胜点会变成什么?与之相匹配的打法又会是什么?

从目前来看,我们认为,在技术迷茫期发生的,一个可能的变化是,竞争开始从争夺新用户转向到留住老用户。

我们可以以苹果为例,看看它是怎么做的。苹果一方面是建立一个硬件生态,实现手机、电脑、平板、手表和耳机之间的协同。另一方面,苹果围绕自己的硬件生态去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内容,比如苹果在着力打造的音乐、电影、新闻阅读服务。

我们可以看下一下苹果的收入构成表(见下图)。

9F0F823A-BA45-47A6-A355-09CD265BB98B.jpeg

这两年大家总是说,iPhone 卖得不行了,苹果手机的营收下降了,但从这个表上能看到,苹果的收入正在变得多元化,iPhone 之外,服务、可穿戴设备的收入占比正在增加。这只是一种可能。我们不能排除,未来会有足以改变战局的打法出现。这些都可能会影响产业下一步的演进。可以确定的是,接下来的十年里,我们一定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不论这个行业接下来会出现怎样的创新,一定不要忘记我们刚刚说过的这一句话:不要骄傲到不屑于抄袭,也不要谦卑地失去自我。

主讲人:李翔

思考伙伴:张鹏

执笔整理:宋德胜,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9 05: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支付宝的工具价值论 | 十年复盘 EP06

张鹏 极客公园 2020-01-29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去解决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为问题而兴奋。


今天这篇是前沿思考论坛系列内容的第六篇,基于我和李翔、支付宝总裁倪行军三人的访谈整理,要说的是有关「支付宝」的复盘。

我们每天都可能看到过好多次二维码:扫码付钱、扫码加好友,我估计,每天扫码的次数会比大家自拍的次数都多。

过去十年,移动支付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改变了我们的行为和习惯。甚至干掉了现金和银行卡,你知道这个过程是怎么发生的吗?对于支付宝团队来说,他们又是怎么思考「移动支付」这个工具的价值的呢?希望今天的文章会让你有所思考。


从支付宝到蚂蚁金服

二维码支付这个技术,最先是蚂蚁金服做出来的,蚂蚁金服的前身,就是我们天天都在用的支付宝。

2010年,支付宝首席技术架构师倪行军,花名苗人凤,带领三个工程师,研发出了二维码支付的技术,我们现在养成的扫码的习惯,都和当年这四个人有关系。

在过去十年,支付宝经历了很多很大的变化。首先,它的用户从 2 亿,增长到了现在全球 12 亿用户;它的估值,十年前还不到 30 亿美元,现在已经是 1600 亿美元。涨了 50 倍!

所以你看,它在改变了我们支付行为的同时,自身的价值也经历了爆发性的增长,从当时还没那么好用的支付工具,变成了现在估值万亿人民币的蚂蚁金服。

很多人觉得,支付宝能发展成现在这样理所当然。毕竟它背靠着阿里这棵大树,做的还是支付,而且它还有金融牌照。

确实,这些可能也是它创造这么大价值的原因之一。但如果只是这么简单去解读的话,会掉入了「宿命论」,不在大公司的话,我们就做不出影响世界的事了?肯定不是这样的。

在支付宝发展的背后,还有很多容易被大家忽视的充满着冲突、风险和挑战的关键时刻。只有我们还原了这些关键时刻,才能看清,过去十年支付宝真正的发展历程。

F9058E73-778B-489A-9CF7-4391AE8C6888.jpeg


工具「基因」

10 年前,也就是 2009 年时,支付宝已成立五年。2003 年刚诞生,支付宝在淘宝体系内部做担保交易。发展了发不多三四年吧,团队遇到了一个问题,是继续服务淘宝,还是去开拓更大的市场,服务更多的人。

阿里和支付宝选择了后者,方针定下来,支付宝团队就开始开拓市场,接入到更多新场景。

到 2009 年,支付宝用户超过两亿、交易额超过 2800 亿,占了中国电商市场一半的份额,从体量上看相当成功。但是支付成功率还不到 60%,这意味着三次里就有一次,支付是不成功。我是国内最早一批体验电商的用户,那时候,要想网购,没点极客精神是不行的,没点坚韧的意志,也是不行的,需要勇气和耐心,一遍遍地尝试,才能把钱付了把东西买到手。

这个问题,支付宝团队在 2010 年,终于开始意识到,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

2010 年,支付宝团队的年会差点开成「追悼会」。马云在年会上当着支付宝团队好几百人的面,把当时支付宝的管理团队给骂成了大红脸。马云的原话是:「烂!非常烂!烂到了极点!」

表面上,马云是在骂支付宝的体验差,60% 的支付成功率,体验肯定差,被骂也正常。但马云真正想说的是,支付宝走出淘宝后的那几年,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解决支付问题,变成了占领市场,产品优化一直改文案、改交互,没有深层次创新和改变。反正 60% 的成功率已经是行业最高了。

一个工具不去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是有重大隐患的。所以马云才在支付宝年会放了狠话。

这件事对支付宝团队,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阿里体系的老人彭蕾,在年会上成为支付宝 CEO,随后召开了著名的「骆驼大会」。

这次大会,是支付宝的新起点,大家达成了共识,就是支付宝作为工具,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把市场份额当成最重要的目标。

那最该干的事是什么呢?首先,就是要提高支付成功率。2010 年,支付宝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快捷支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也是痛苦反思之后的方案。

以前用户每次点击支付,页面都会跳转到相应银行的网银页面,从点击支付,到最后完成,总共需要跳转 7 次。有数据统计,每次跳转都会流失至少 5% 的用户,7 次之后剩不下几个了!而这个过程,支付宝是无法控制的。

当团队意识到,提高支付成功率就是必须解决的问题,他们想尽办法,最后提出了「快捷支付」这个系统性解决方案。

快捷支付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简单说,就是通过绑定支付宝账户和银行卡账户,绕过复杂的网银页面,直接在支付宝体系内完成付款。

就是通过这么一个全新的架构,背后是全新的技术,将支付成功率从 60%,提高到了 95% 以上,解决了电商支付的「老大难」问题。

在那个瞬间,支付宝不是任何东西,没有任何战略,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工具要把问题解决到位的思想,被刻进支付宝的基因。

这是支付宝走向成年,有自己成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节点。这个节点之后,接下来的十年,是支付宝发展最迅猛的阶段。

这十年间,支付宝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产品,比如二维码支付、余额宝、芝麻信用和小程序。这些产品让支付宝从一个几十亿美金的公司,变成了现在 1600 亿美元的公司。

支付宝从一个工具,变成这么大的一个组织,是因为高瞻远瞩的战略吗,是最开始就设计好了吗?我之前曾这么问过支付宝的人,他们的回答是,当时说能想到这些战略,那是瞎扯了,一个支付成功率,都要拼命去解决呢。

让支付宝从那个节点,变成现在这样一家公司的关键,恰恰是每个产品背后,那种解决问题的思考。

为了还原这个过程,我们很荣幸,把前面提到的当年开发二维码支付的「始作俑者」,支付宝事业群总裁,写下支付宝第一行代码的倪行军(花名「苗人凤」)请到了现场,和大家一起分享支付宝背后的秘密。    

8C280E1F-A14F-48DA-9E8D-1845FFECC08E.jpeg

以下为对谈实录:

张鹏:我特别感谢老苗,因为他平时很少上台,我觉得这次很难得能把你请出来跟我们复盘,你上台没有压力吧? 

倪行军:我觉得很高兴受张鹏老师、李翔老师的邀请,参加极客公园的论坛。这也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论坛,我还是比较习惯在办公室里用产品、代码解决问题。 


二维码支付的「普适性」

张鹏:第一个问题有关二维码支付。今天二维码支付已经对人们的行为习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这件事最早是支付宝开始尝试的。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会想到用这样的方式解决移动支付的问题?这件事情的原点是什么样的? 

倪行军:早期二维码支付并没有一个宏大的战略。我们很荣幸、很感恩这个时代,作为码农,能够做这样一件事情,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如此之深远的影响。回到二维码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话题,支付宝一直有一个梦想和使命,我们想让支付这件事变得更加便利、简单,我们也一直相信现金、银行卡会过渡到另外一个载体。在 PC 时代我们就已经这样思考了。

所以,移动支付这件事我们在 2008、2009 年就有布局了,但是当时有各种技术条件的限制,很难真正展开实现。当时是 PC 时代,支付主要是在线上,我们一直有一个想法是做线下,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技术载体去实现。 

当时有同事分享公交公司和我们之间的交流,他们希望有一个方案能解决公交的收款问题,这是典型的线下支付案例。我们同事还去参观了这个过程,一天下来有大量的硬币,需要拉回到一个小房间里,好多人戴着口罩在数硬币,里面还有很多不是硬币,可能是游戏铜币,或者其他东西。清点完还要拿到银行,银行再点一次,才能把公交公司的钱给存进去。另外乘客出门还要带硬币,整个流程都很不方便,支付宝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这些领域用技术创造一种新的工具,去解决大家不方便的问题。 

我们觉得移动一定是一个方向,我们真正有扫码支付这个设想有两个原因: 

第一,我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可以有普适性,而不是在局部的商业领域。因为支付行为是连贯的,用户很不习惯在这个商场用这个支付工具,出了门吃碗拉面又要用现金,这是很不舒服的。 

2010、2011 年出现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智能手机开始普及,支付宝为了解决 PC 支付的支付成功率问题构建了快捷支付,因此移动支付的体验得以实现,这是基础。可能很多人经历过 PC 时代的支付,需要在银行之间跳转,有一定的复杂性,不可能在手机上实现这样的支付体验。 

移动支付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性,让我们更加坚定这个事情是可做的,就差一个载体。这个载体我们内部争论比较大,到底用软的方案还是用硬的方案?最终我们选择了软的方案,因为硬的方案有局限性,不够普及,可能大的商场会接受,但是到一个比较碎片化的长尾市场,比如摊贩、菜市场,会很难普及。 

所以,我们必须要选择这样的工具,可以让手机跟它结合,发生支付,最终我们把它定格在基于二维码技术实现的移动支付上。 

张鹏:听起来是起初有一个很有体感的问题,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一串问题。支付宝有一个新的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再找一个最佳的方式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么一个思考路径。 

倪行军:对,一路在解决问题,寻找更好的办法、技术手段去解决那些问题。2012 年、2013 年实验了两年以后,2014 年正式推向市场。后来我们觉得已经打磨了两年,比较成熟了,所以 2014 年双十二,我们第一次大规模开始普及使用。到 2015 年大量的友商一起加入,整个助推了中国市场快速进入无现金时代,利用二维码支付。可能很多人这两年已经不带现金了,这个超出我们的想象。 

李翔:刚才听你讲即使在支付宝,当时内部也存在做移动支付的硬件和软件两派之争,是吗? 

倪行军:是的。 

李翔:你在当时属于哪一派?软件派的胜出在内部是什么样的过程,需要内部有比较激烈的讨论,甚至「斗争」吗? 

倪行军:答案很明显,我肯定属于软件派。 

张鹏:他是写代码的。 

倪行军:公司里面的声音是软件派居多,因为支付宝做事情、蚂蚁金服做事情,是把「普惠」作为我们产品取舍的衡量标准。硬件有硬件的方便之处,很容易得到一部分商家的响应。但想要更广泛的中长尾市场、更广泛的商家接受的话,你会发现硬件很难做到,成本非常高,很难实现「普惠」。从这个角度选择,我们最终觉得用二维码这样的技术实现移动支付,更具有普遍性、普惠性。 

张鹏:要从更大的角度去思考它的效率。如果只是局部的发展速度快,不能突破更大的边界,其实就不是好的选择方向。 

倪行军:对,进了商场用 NFC,出了商场门就要用现金,那么人们的支付习惯是被打断的,不连贯。 


移动支付的弯路和初心

李翔:支付宝确实是一家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但是微信也做了微信支付。当年微信红包出来,马云跳出来说微信「偷袭珍珠港」,我不知道这次事件对于支付宝整个团队的影响是什么?你们的心理变化是什么? 

倪行军:第一个反应是比较紧张,甚至到后面紧张到有点焦虑,这是基本人性的反应。在微信支付出来之前,可以说我们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大规模竞争,这也造成了支付宝公司在竞争能力上是缺失的,没有大规模历练过。所以,我们一开始紧张到不知道怎么面对竞争对手,而且它又是那么陌生。 

早期我们在 PC 时代的竞争对手都非常熟悉,大家都是做支付的,而微信是从社交领域过来的,所以我们感到是一个陌生的竞争对手,力量又这么大。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人都会紧张,人一紧张就会犯错,公司是人组成的嘛。 

李翔:当时「圈子事件」引起了舆论上比较大的反响,很多人的反应是,看不出支付宝这样「浓眉大眼」的,也背叛革命了。我很好奇,你们当时内部的决策是怎么做出来的,怎么背叛革命了?你们怎么又意识到这个决策可能是不对的,这个动作变形了。 

倪行军:我刚才说,我们没有遇到过这么优秀的竞争对手。那么如何竞争,我们可能会从本能反应。社交对支付影响很大,从这个角度出发,可能我们也需要有社交的功能、社交的能量。但是,我们做社交并没有想要进入社交这个产业,更多是为了支付做一些社交的事情,加强社交支付的竞争力。但是,这种做法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友商的擅长,忘记了自己的擅长,忘记了支付这件事情的本质,甚至把客户也往后挪了挪。所以最后犯了一些错,违背了客户的意愿,从这个角度来看是必然的。 

张鹏: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可能把自己放到了前面,要解决的问题反而放到了后面。

倪行军:想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客户的问题,这是在竞争下非常容易犯错的一种状态。 

7F5A03AD-A349-49BD-BD80-3DA59C7CA023.jpeg


余额宝:解决流动与收益的根本矛盾

张鹏:我观察到经历这个过程,支付宝的调整还是很迅速的。后面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产品是余额宝,我理财的概念就是从那儿开始启蒙的。我很感兴趣,因为外界有很多对余额宝的定义和说法。余额宝这件事是怎么出来的?前面圈子事件刚刚经历了那么一波,大家也意识到要开始做反思和调整,余额宝这件事的原点、问题是什么? 

倪行军:余额宝是在圈子事件之前出来的。余额宝是 2013 年推出的,圈子事件是 2016 年。2013 年微信还没有做支付,做余额宝主要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 

第一,核心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我们自己感受到的比较大的问题。2010、2011 年快捷支付推出以后,在支付成功率和支付体验上有很大的进步。2009 年天猫开始搞双十一,从支付宝的角度来说,一直到 2012 年,我们的双十一都搞得比较狼狈。 

快捷支付是个双刃剑,虽然在支付的时候体验很好,但是双十一前半小时对支付的容量需求之大远远超过银行可以提供的支付能力,这在当时的环境下比较麻烦。因为快捷支付严重依赖于银行提供的支付能力,所以当时做双十一的时候大家都很辛苦。

张鹏:因为大家都在 12 点下单。 

倪行军:是的,因为要抢秒杀,事情变得很狼狈。所以 2011、2012 年双十一之前支付宝经常干一件事,就是充值送红包。当时还有很多批评的声音,说支付宝要趁机圈钱,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这个流转链路太长了,不能满足需求。 

张鹏:把钱充进去,在支付宝体系里就可以比较快速流动了。 

倪行军:链路太长。要缩短这个链路,才能经得起秒杀的峰值。另外一个方面,蚂蚁一直有普惠金融的思想。我们观察到理财一直是富人的事情,但其中又有一个矛盾,越是穷、越是拥有较少财富的人,对财富的流动性要求越强,流动性越强,背后投资资产的收益就会越低。所以早年银行存款会面临这样的一个问题,要么选择定期,可能有 2%、3% 的收益,但是不能提前支取,一旦提前支取收益就没有了。如果经常使用就存活期,但是这样的话收益就比较低,这是一个矛盾体。这个矛盾体造成财富拥有比较少的大规模用户群体、老百姓群体不容易享受投资市场,公司一直希望在这个地方有所尝试。 

这两股力量最后在 2012 年一次会议上会师了,我们最后决定做这个项目,取了个名字叫做二号项目,这个产品一大部分是解决客户的诉求,一大部分是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 

张鹏:你说的自己的问题是指,当时要把钱充到支付宝里,但是钱进来了,你得给用户收益。 

倪行军:钱进来了,用户要受益。 

张鹏:用户迟早也会提,为什么我把钱搁进去没有利息。 

倪行军:但是用户的收益怎么给,你选择活期还是选择定期?又冲突、又矛盾。用户要的是确定性的收益,所以我们结合货币基金整体做了一个改造,把它升级,既能解决我们支付容量的问题,又能解决用户想要有收益的问题。而且这个收益是确定的,用户能够同时享受定期的收益和活期的流动性,这是比较大的创新点。 

李翔:当时关于余额宝,我听到过两个评价:一个是大家觉得余额宝是很了不起、普惠性的产品,确实让更多的人开始理财了;另一个是这不就是货币基金吗,当然不可否认流动性比货币基金强。能不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余额宝相对于普通的货币基金来说,创新点、难点在哪里? 

倪行军:有几创新点:第一,要符合普惠,当时货币基金购买是 5 万起步,那就是富人的游戏,我们直接拉回到一块钱也可以购买货币基金;第二,要确保这批人对资金流动性的需求,一般传统的基金赎回需要 3-4 天,这个时间周期我们需要把它解决掉;第三,我们有支付工具的属性,可以直接解决用户在生活场景中遇到的线上、线下支付问题,支付是我们做余额宝的核心需求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早年推出余额宝之后,友商也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但是友商不能用于支付,只能用于理财,这就是两个不同问题驱动所造成的产品差异。 

我们在这些方面做了创新,创新背后更多的是技术的力量,让创新得以实现。我们早期选择了排名在 50 名左右的一家基金,叫天弘基金。当时我们没有想到有这么大的市场响应度,我带着架构师去做技术容量的时候,发现所有的预测都是失败的,实际容量远远超过了预测的规模。 

后来我们迅速把天弘基金整体的技术进行了升级。因为我们要面对的不是一个相对稳定的产品,而是一个高流动性的产品,而且波动性很强,很难有规律,所以用常规技术支撑的话会特别麻烦,成本居高。我们采用了云技术,把天弘基金所有的技术上云。云比较有弹性,大规模使用的时候云能接得住,低的时候成本又不是问题,所以用云的技术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流动性带来的问题。必须要让这件事变得相对可预测,这样一来资金相对可管理,背后要用数据思想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幸运的是当时余额宝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淘宝,淘宝用户的消费规律、消费频率的波峰、波谷我们都掌握了,所以可以快速利用这个数据搭建基于数据的预测管理平台,做到比较合理的资金分配,应付流动性和资产增值之间的矛盾问题。所以这件事背后是用数据思想、云计算思想才能托得起来。 

我听到市场上说这不就是货币基金吗。余额宝和传统在互联网上售卖的基金完全是两件事情,你见不到几亿人规模频繁使用的货币基金,这在背后需要有一系列的技术变革。 

张鹏:归根到底,如果没有云的架构、阿里对于数据的体系化积累,想做成这种量级的、普惠的产品是非常难的。 

倪行军:是的。 

张鹏:把自己原来擅长的东西带进去解决问题,反而出乎意料地引爆了市场,我觉得这是非常精彩的一个故事。 

倪行军:包括「互联网金融」这个名词都是后面学者、教授给我们总结的,我们觉得这个名词很好。 

张鹏:不是你们自己想的吗?我觉得阿里在制造概念方面很厉害,「互联网金融」不是你们造的吗? 

倪行军:是教授给我们总结的。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名词很好,我们就叫互联网金融吧。 

1431ECBB-0C19-4181-9854-EEBC3F3C8B93.jpeg


「小」芝麻,解决大问题

张鹏:是借鉴的。其实在余额宝之后,还有一个让我们印象很深的变化,就是芝麻信用。最早支付宝诞生初期是用来担保交易,本身就是解决信任问题,到芝麻信用之后,我觉得这个事变成更广泛的概念,我想了解做那个决策的原点是什么?怎么想到开始做芝麻信用,把担保交易放到更大的场景里。 

倪行军:芝麻信用解决信任的问题。支付宝创始的初心、立身之本就是在淘宝上解决信任问题,所以「信任」两个字是支付宝做业务产品创新团队骨子里面的东西,如果从阿里的使命(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蚂蚁金服的愿景(实现普惠金融)角度来看,我们要分析什么东西阻碍了服务不够普惠、让生意变得这么难做。我们应该投入什么、做什么事情,才能变得更普惠、让生意更好做一些?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觉得两个东西让普惠变得很难实现、让生意变得很难做: 

第一,在我们看到的主要问题中,一半以上的问题是信任问题。消费者和商家、消费者和消费者、商家和供应链之间彼此不信任,会把一些事情变得非常复杂,交易门槛会变得非常高,消费体验就会变得比较差,很多交易机会就失去了。 

第二,工具的先进性问题,我们相信只有持续对技术的投入和突破才会让工具变得进步,芝麻信用是围绕信用这个问题去构建的。 

2003 年支付宝在淘宝上做了担保交易,很好地解决了淘宝市场上买卖双方不信任的问题,让交易机会变得迅速发生,极大地促进了淘宝的发展,也拉动了中国电商市场的发展。但是,除了淘宝市场之外,这个商业社会仍然存在大量的信任问题,造成服务体验很差、优质服务得不到普及,我们一直希望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担保交易的模式有它的局限性,让它去解决在淘宝这样的市场之外的商业社会信任问题是比较困难的。我们一直在探寻有没有其它的方式可以解决淘宝之外的市场,在广泛的商业、生活中因为信任引起的复杂问题。 

最后,我们定格在芝麻信用上面,用人点滴的行为积累、信用积累,让消费者和商家之间有更多的信任感。商家敢于提供更好、更便利的服务给消费者,同时也会获得更多的生意,我觉得这是信任的价值和基础。 

做芝麻信用是在 2013 年左右。因为芝麻信用背后本身也是需要技术、数据、思想的,2013 年我们觉得到了这个时间点,我们就做了这样的事情,而且芝麻信用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越早积累,后面的作用会越大,所以 2013 年开始正式推出芝麻信用这样的产品。 

李翔:芝麻信用是一款普惠的产品,所以必须得找尽量多的外部使用场景,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解决的? 

倪行军:从小事做起。 

张鹏:所以之所以叫芝麻信用,是因为瞄准的场景是小场景? 

倪行军: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旦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很多时候大家就会放松下来,服务的体验就会变得更好。在现实社会中大家都会遇到过,一些比较简单、琐碎的事情,比如说到公园里面租把雨伞、租车等等都要证明你是谁,你还需要现金做押金,没有很好的享受感,没有被尊重的感觉。 

但是,从商家的角度来讲,需要考虑经营风险,看上去也合理,所以正好存在这样一个错位。我们从具体的问题着手,芝麻信用首先在这些场景中得以使用。后面共享经济到来,一些真正规模比较大的场景起来,不管是单车也好,还是租充电宝也好,都能够和芝麻信用很好地结合。这些公司也把芝麻信用推给了更多的用户,让更多的用户接受这样一件事情,更加珍惜自己的信用问题。 

张鹏:从小场景一步步变成了解决大问题的工具,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 

倪行军:包括你出国旅行去办签证,以前要厚厚的一叠材料,因为有芝麻信用的介入,你可以少准备一半的材料。 


技术积累带来开放

张鹏:支付宝作为一个功能,最早解决淘宝的问题,后来把解决问题的事往外推,向更细、更小的场景,更长尾的群体一步步走。后来,就到了小程序这件事,我问过内部的人,大家当时玩圈子没玩起来活跃度,反倒是小程序对支付宝活跃用户数量起到了很大的拉升作用,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有没有总结过小程序这件事支付宝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

倪行军:小程序首先是个技术思想。移动技术的开放让更多的商户或者生态能够低成本、低门槛地快速拥抱移动互联网,小程序的背后是迎合了这个问题。很多人把小程序跟社交捆绑起来了,这个大可不必,这是两件事情。小程序就是小程序,社交就是社交,可以结合,但是是独立的两件事情。 

所以,不存在圈子没有做起来,小程序好像延续了社交。支付宝希望给用户提供支付以外更多的便利性的服务。小程序推出、开放之前,很多的应用是以我们自己研发为主,所以我们打磨了小程序这样的技术,让它具备可开放性。 

实际上在 2016 年,我们已经在规划这样的事情,技术在一步步打磨往前走,到 2017 年我们觉得差不多了,就开放出来。创新不能只是支付宝自己的事情,开放可以获得更大规模的创新,跟生态、跟商家一起来。他们需要的是低门槛的技术,我们就把它开放出来。 

支付宝天生是开放的,只是有一些东西不够成熟,需要一些过程。支付工具自己用没有意思,一定是要开放的,它本身就具备一定的连接性,所以很自然地小程序这件事就发生了。 

李翔:刚刚张鹏讲了微信的小程序,支付宝的小程序跟微信的小程序区别在哪里?是你强调的数据、技术方面吗? 

倪行军:首先讲一下共同点,移动互联网发展到这个程度,包括现在来到数字经济时代,更多商业体、商户都有这样的诉求,要去拥抱这个时代。拥抱的背后不光是利用互联网的思想,更需要互联网的技术,我们不可能让所有的商户都拥有一支互联网很强的技术团队,所以平台有这样的责任,把技术以门槛更低的形式开放出来,我们两方面都有这样的共同点。 

差异是我们的着力点不一样。微信基于端的特点,它可能更广泛一点,它是连接一切。对支付宝来说,我们会专注一些,专注在商业、生活服务领域,游戏互动类的小程序可能不是我们的方向。 

所以,我们背后的核心能力打造会有侧重点的差异。我们更侧重在支撑商业的小程序、解决老百姓生活服务的小程序上,背后不仅需要移动技术,也需要很多商业基础能力。这方面是我们的专注,也是阿里这么多年沉淀的核心优势能力,我们通过小程序把它开放出来。 

张鹏:把自己的边界做了一些定义,有一些不是我做的,有一些是我一定要做好的。支付宝还是侧重在离钱近的,跟经营相关的东西上。 

倪行军:对,要支撑不同种类的小程序,背后需要不一样的基础设施。 


解决问题,才是答案

张鹏:我们今天这个舞台的主题是复盘。你加入阿里 16 年,支付宝成立到现在 15 年你全都在,你又是写下第一行支付宝代码的人。如果让你复盘一下,你觉得这些年行进过来,经历了这么多事,有什么是可以被总结的思考,什么是值得分享的东西?  

倪行军:任何宏伟的战略、优雅的商业模式,最终都必须要落地到解决具体问题、给客户创造具体价值这一点上。很多时候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很容易受一个宏伟的战略、宏伟的方向、优雅的商业模式吸引,忽视了一些点滴的、解决具体问题的、持续的投入和关注。

所以,我觉得支付宝这么多年,做出这么多的创新,基本上很少是战略在前。往往是具体的实际问题驱动,扎实地解决客户的诉求,这样会有更好的产品创新和成功的可能。但凡试图首先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不是解决客户真正的问题,往往教训比较惨痛。  

张鹏:我觉得总结得特别好,给我们很多启发。再恢宏的东西我们也要思考它的原点是什么?什么在前,什么在后。特别感谢老倪! 

互联网创业圈里,一直有一个鄙视链,最底层就是做工具的。一听说谁是做工具的,好像没那么高级,投资人也问,你这怎么变现?他们很难回答。

听了老苗的分享,我发现,即使做工具,只要你能解决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并且持续不断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可能让你有机会成为更了不起的公司。

这十年来,出现了无数的风口,也催生出无数的概念。而我们的创业者,太容易因为一个新概念而兴奋,用概念去驱动公司,听完了老苗的分享,我觉得,我们为之兴奋的应该是问题,而不是概念。


主讲人:张鹏

访谈嘉宾:李翔、倪行军

执笔整理:靖宇,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2-1 04: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字节跳动是怎么「复制」创新的? | 十年复盘 EP07

李翔 极客公园 2020-01-30

12 月 20 日,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十周年的前沿思考论坛上,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和得到 App 总编辑李翔,还有几个老朋友,一起对上一个十年的「科技互联网」做了一次复盘。春节期间,极客公园会把这几家公司的复盘陆续在这里放出来,与你一起回顾那些对整个产业、甚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公司——试图回到故事里的真相,看到结果背后的规律与科学、方法论与世界观。



「字节跳动的核心竞争力,直接来说是产品,产品背后是技术系统,技术系统背后是团队和文化。


FDFC9FCD-DDE8-4C8D-AD0C-D82384202802.jpeg
2DF36E68-58B2-4086-89AF-83F0D442AEDF.jpeg
73169BDB-4542-409D-B319-B43ADE9B00CB.jpeg
12EBE7A6-AAA7-473D-B0FA-AFF5EE0D8799.jpeg
5C3F1ED1-0E06-4EA0-8B60-6411EAAE015A.jpeg
DB8BA264-2F31-441C-A804-4848E5A85C83.jpeg
D9D76111-145F-45C7-9FCE-B20130BBD9AC.jpeg
B70A8453-A248-4394-8ED2-F7523FDB2D3D.jpeg
DDB8B082-F660-43B1-9C28-502B06B28014.jpeg
C826ABF0-C50C-423E-B558-EFCCE7A2BDB3.jpeg
73D3DF22-6926-47C6-A630-0800A89EDF14.jpeg
EEB5EFFE-C59B-442B-9F6F-2DB050999E94.jpeg

8E8AC855-9DCC-4CBC-90E5-34887103B1F0.jpeg
2D223992-3011-491B-BCD7-15CA11960253.jpeg
D325220B-E219-49BC-8A61-01A882078039.jpeg
F644E625-B7B2-4C56-A1F2-9C2916DEB6E1.jpeg

主讲人:李翔

访谈嘉宾:潘乱

执笔整理:万鸣宇,及极客公园内容团队

4B94B0B4-ACEF-4831-A5F1-DCD79EA530EF.jpe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06:04 PM , Processed in 0.0860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