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29|回复: 0

[转贴] 最强悍的唐诗大佬: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他的人生从47岁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4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强悍的唐诗大佬:从村野诗人到封疆大吏,他的人生从47岁开始

 最爱君 最爱历史 2020-05-13


47岁这一年,失意半生的诗人高适(703?-765),终于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

 

此时,大唐帝国已经进入盛世的尾声,在天宝八载(749年)的莺歌燕舞中,在睢阳(宋州)耕种半生、一直求仕不得的高适,终于在名宰相张九龄的弟弟、睢阳太守张九皋的推荐下,参加制举考试进士及第,获得了一个官阶为从九品下的陈留郡(汴州)封丘县尉职务。

 

如果放在年轻时候,他一定看不上这种九品芝麻官的小吏职务,可眼下,他太穷了,他迫切需要一份养家糊口的官吏职务,就在此前写给友人的《平台夜遇李景参有别》诗中,他哀叹道:

 

“离心忽怅然,策马对秋天。

……

岁物萧条满路歧,此行浩荡令人悲。

家贫羡尔有微禄,欲往从之何所之。”

 

他对友人感慨说,虽然你觉得官禄微薄,但是我家贫,多么羡慕你啊,我也想有个小官的职务,却不知从那里获得。

 

所以,对于家道中落的高适来说,即使仅仅只是一个九品芝麻官,但那也是他多年孜孜以求的,很多人在年近半百时早已失去希望,而他却将从此奋起,从一名高歌悲语的边塞诗人和不为人知的低级小吏,在此后几年间建功立业、迅速崛起成为帝国的封疆大吏,成为唐代诗人中绝无仅有的政治传奇。

 

这是他生命的第一束光,他将紧紧地抓住这道光。 

 

F419811D-D646-4C95-8A87-8052A210911C.jpeg

▲高适:703?-765。高适的出生年份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一般认为他应该出生于701-704年之间

 

 

1

 

 

有唐一代,诗人们大多志存高远。

 

在盛唐奋发进取的时代风气中,诗人们普遍并不甘心做一个默守书斋的书生,尤其是对于像高适这种诗人,他的祖父高偘曾经官至安东都护、平原威公、赠左武卫大将军,生前曾经出击突厥并生擒车鼻可汗,死后陪葬于唐高宗李治的乾陵;而高适的两位伯父高崇德和高崇礼,也分别因为军功担任并州司马和左卫中郎将,也因此,受家庭环境影响,高适从年少时就“朔气纵横,壮心落落”,一直渴望建功立业,恢复祖上的荣光。

 

但高适的父亲高崇文或许是犯了某种政治过错,被贬黜到位处今天广东韶关的韶州,至死也只是一个“韶州长史”的小官,对于这种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唐玄宗时期的名宰相姚崇就曾经感慨地说:

 

“比见诸达官身亡以后,子孙既失覆荫,多至贫寒。”

 

高适就是这种“达官子孙”的典型代表,因为祖上曾经有过生擒突厥可汗的壮举,所以他一直梦想着由门荫入仕,也因此,他“不事生业,家贫”,甚至沦落到“以求丐取给”,需要亲友们接济度日。

 

大概开元十年(722年),20岁的高适初生牛犊不怕虎,独自闯荡京城长安,希望谋得个一官半职。在唐代,当时人入仕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科举入仕,二是门荫入仕。但唐代的读书人即使通过了科举考试,也不能像后代一样被立即授予官职,而是必须另外参加吏部组织的考试,通过铨选后才能当官,因此唐代有不少读书人虽然高中进士,却仍然蹉跎半生,连个低级官吏都捞不着。

 

所以,希望能快速入仕的高适,只能寄希望于通过门荫入仕,但唐代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以由门荫入仕,但由于只能“一荫一人,所以,并非家族长房长孙的高适,实际上也很难走通这条路。

 

年轻的诗人在长安碰了一鼻子灰,终于了解世道的冷落,在告别友人的《别韦参军》诗中,他写道,他“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渴望“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但徘徊许久才明白“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作为家道中落的世家子弟,稚嫩的诗人“惆怅惊心神”,只得返回宋州(后改名睢阳郡,即今河南商丘)一边耕田、一边读书。

 

这一入田亩,就是十年时光,但即使耕读,也“喜言王霸大略,务功名,尚节气”的高适,一生都处于积极向上的意气当中,在《田家春望》中,他以曾向刘邦进献夺取天下之计的陈留高阳人郦食其自比说:

 

“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可叹无知己,高阳一酒徒。”

 

 

2

 

 

他当然不是自甘没落于田亩的农夫,于是,开元十九年(731年),29岁的诗人又从宋州(睢阳)出发,北游燕赵,想通过从戎入幕的方式进入仕途。

 

唐代制度规定,将帅可以自请官吏,所以从戎入幕也成为了唐代士人进入官场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祖父曾经生擒突厥可汗的名将子孙,通过门荫入仕无望的高适,对于从戎入幕也抱着相当的希望,而在当时,东北的契丹和奚族逐渐崛起、不断入侵大唐的东北边境,使得大唐不得不在东北陈列重兵布防,因此燕赵地区从盛唐时期开始,军事战争也日益激烈,这也为渴望从戎报国、出仕显进的高适提供了无限希望。

 

在唐代以前,中华帝国的边防压力主要来自于西北,无论是周朝时的犬戎,还是秦汉时的匈奴,抑或隋唐时期的突厥和盛唐时期的吐蕃,这些崛起于西北的游牧民族经常入侵冲击位处西北的关中地区,成为中华帝国的心腹大患。

 

但从隋唐开始,来自东北的游牧民族也不断崛起,隋朝时,天才的隋炀帝就意识到了位处东北的高句丽的巨大威胁,但过于心急的隋炀帝想毕其功于一役,三征高句丽以致亡国,隋朝灭亡以后,为了消灭东北隐患的唐太宗李世民接力进攻高句丽也无功而返,最终一直到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才最终平定高句丽,但此后,契丹、奚族、女真以及女真的后裔满人不断从东北崛起,最终极大影响了此后千年中华帝国的历史走向。

 

渴望在东北的燕赵前线建功立业的高适摩拳擦掌,在《塞上》诗中他写道: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诗人心存高远,对处于与契丹和奚族争战前线的营州(今辽西地区),赋予了热情的歌颂: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在《塞上闻笛》中,他描叙前线的胡天雪夜: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对此,唐朝文学家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说,高适的诗歌“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在当时就颇有声名,但才气与官运并不能成正比,诗人在大唐东北前线徘徊两年,却一直没有谋取到进入将军幕府的机会,在“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的坎坷中,他失落南下,记下了《自蓟北归》的惆怅:

 

“驱马蓟门北,北风边马哀。

苍茫远山口,豁达胡天开。

五将已深入,前军止半回。

谁怜不得意,长剑独归来。”

 

尽管年过三十仍然一事无成,甚至生活困顿,但他却生性豁达,与渔夫樵民、士兵、隐士和赌徒打成一片,对此,友人李颀后来歌颂这位老友说:

 

“五十无产业,心轻百万资。

屠酤亦与群,不问君是谁。

饮酒或垂钓,狂歌兼咏诗。”

 

从29岁到31岁,游荡东北的诗人一事无成,于是又在32岁那年(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再赴长安,但“长安不易居”,政治失意,甚至连个小吏也没捞着的诗人,只得返回宋州(睢阳)居住。

 

从20岁赴长安,29岁赴东北,32岁再赴长安,三次求仕失败的诗人在735年返回宋州后,

此后一直到公元749年,点燃他生命的那束光照耀他之前,14年间除了中间短暂出游,他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宋州。

 

从少年奋进到中年失意,但他始终洋溢着热烈的自信:“公候皆我辈,动用在谋略”、“且见壮心在,莫嗟携手迟。

 

也就是在这时候,一直紧密关注着前线局势的高适,写下了千古名作《燕歌行》。

 

唐朝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军在与契丹的作战中先胜后败,数万唐军折戟沉沙,而东北大将张守珪则在部下兵败后,隐瞒败绩谎报军情,消息传出后,曾经漫游幽蓟长达两年之久、渴望进入张守珪幕府从军的高适感慨不已,在诗中他写道: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张守珪是盛唐的一代名将,作为“空城计”的真正原型,他曾经在西北的瓜州以残兵疑阵吓退吐蕃,在东北则抗击契丹和奚族多年,对稳固东西两大前线曾经立下了显赫战功,但晚年却将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的这次惨败谎报为大捷,在朝野的一片谴责声中,第二年(739年),张守珪被贬为括州刺史,不久,张守珪病死。

 

张守珪虽死,但张守珪的义子安禄山,却在张守珪病逝的当年(740年)出任平卢兵马使,在此后,逐渐在东北独掌大权的安禄山,将给大唐帝国和高适,带来翻天覆地的剧烈冲击。 

 

A3E7B91D-B5B7-4DE0-80EC-938EFADE205B.jpeg

▲剧照:唐玄宗与安禄山

 



3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初唐诗人杨炯的诗句,感召着大唐后世的诗人们奋发前进,但前路在哪里?高适还没有找到出路。

 

在《淇上别业》中,他似乎对躬耕读书的生活,有了陶渊明式的感悟:

 

“依依西山下,别业桑林边。

庭鸭喜多雨,邻鸡知暮天。

野人种秋菜,古老开原田。

且向世情远,吾今聊自然。”

 

但诗人不是陶渊明,盛唐也不是战乱流离的魏晋时代,在这个诗人集体渴望建功立业的时代,天宝三载(744年),三位政治上的失意者,李白、杜甫与高适,在宋州(睢阳)相逢了。

 

这注定将是一次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盛会。

 

这一年,44岁的李白因为才高气傲,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再次流落民间;33岁的杜甫则屡试不第;而42岁的高适更是已经失意多年,三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咖相见甚欢,于是在高适读书种地的梁宋地区(今河南开封、商丘等地)携手同游,三人一起登临怀古、射猎赋诗、慷慨畅饮,后来,杜甫在《遣怀》中追忆这一次的同游聚会说:

 

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

……

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

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

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

 

作为当时三人中最年轻的诗人,杜甫平生最为没落,也最重感情,他在《昔游》中又回忆李白和高适说:

 

“昔者与高李,晚登单父台。

寒芜际碣石,万里风云来。

桑柘叶如雨,飞藿去裴回。

清霜大泽冻,禽兽有馀哀。

……

不及少年日,无复故人杯。

赋诗独流涕,乱世想贤才。”

 

此后终其一生,杜甫都很怀念天宝三载(744年)这一年与李白和高适的盛会,尽管日后,高适将与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分道扬镳,但杜甫与高适的感情,却至死不渝。

 

高适与李白、杜甫畅游一段时间后,因为有事离开梁宋地区,李白和杜甫二人则继续往鲁东游览,相对家财雄厚的李白和当时仍然有为官的父亲倚赖的杜甫来说,已经42岁的高适还在为柴米油盐操劳奔波,但他在困顿中,仍然不忘安慰同样困窘的老友,在《效古赠崔二》里他语重心长: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唐玄宗天宝六载(747年),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房琯的门客、长安著名琴师董大(董庭兰)也因此被迫离开长安,在睢阳(宋州此时已改名睢阳郡)与董大的相会中,诗人劝慰友人说: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尽管诗人自己也困顿窘迫,但他仍然激励友人“丈夫贫践应未足”,尽管他自己也已45岁,年近半百却没有任何产业,但他始终壮心不已。

 

机会,将留给像他一般自强不息的诗人。 

 

2E733EEA-7189-4229-9F0B-D024AB23F3F1.jpeg

长安,是无数诗人的终极向往


 


4

 

 

于是,正如本文开篇所述,一直到46岁这一年(749年),在名宰相张九龄的弟弟、睢阳太守张九皋的推荐下,高适最终才得以参加须经五品以上官员举荐的制举考试,在等待多年后,他终于进士及第,获得了一个官阶为从九品下的陈留郡(汴州)封丘县尉职务。

 

为了生活,年近半百,已入老年的诗人无奈赴任,他在诗歌中哀叹说,任职封丘县尉的日子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揣摩惭黠吏,栖隐谢愚公,于是,在担任九品芝麻官里都属于“从九品下”级的封丘县尉三年后,天宝十一载(752年),已经虚岁50的高适最终辞职,转赴长安谋取机会。

 

在古人的时代里,年入50已属衰年,但诗人高适,却将在这一年开始奋发,并迎来属于他人生的超级逆转。

 

也就是在50岁这一年,高适最终经朋友推荐,进入名将哥舒翰的幕府中担任掌书记,于是,他在意气风发中奔赴河西。

 

此时,距离安史之乱(755-763年),还有三年时间。

 

尽管安史之乱将成为大唐帝国由盛入衰的转折点,诗人李白、杜甫也将在战乱中颠沛流离,但诗人高适,却是因乱而兴,即将迎来属于自己人生的春天。

 

就在安史之乱当年,天宝十四载(755年)二月,高适跟随名将哥舒翰进入长安面圣,没想到哥舒翰在洗澡时突然中风、半身瘫痪,随后高适跟随哥舒翰滞留长安,没想到到了当年农历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突然起兵叛乱,当时,由于守卫潼关的名将封常清、高仙芝被冤杀,为了拱卫关中平原和长安,唐玄宗在无奈下只能起用已经半身不遂的哥舒翰守卫潼关。

 

随后,天宝十五载(756年)阴历六月,急于求胜的唐玄宗又逼迫哥舒翰仓促出击,无奈“恸哭出关”的哥舒翰最终大败被俘,潼关沦陷后,已经失去雄心壮志的唐玄宗仓惶西逃,在这历史的转折点上,李白仓惶逃亡庐山,王维等名诗人则被迫投降安禄山出任伪职,杜甫则被叛军俘虏押回长安。 

 

FD3AAB97-A215-4DE3-BEF2-1724ED2FDB0C.jpeg

安史之乱,是盛唐诗人们的命运转折点

 

在这帝国和人生的分水岭上,从潼关前线撤下来的高适,终于将积蓄多年的政治远略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一路追随唐玄宗的足迹,终于在河池郡(今陕西凤县东)追赶上了逃亡的唐玄宗。

 

当时,高适在潼关之战前已经晋升为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在潼关战败后,各位将帅和士兵纷纷四散逃命,在长安的诗人们也慌不择路,只有极具谋略和政治眼光的高适,坚持追赶上了西逃的唐玄宗,并向唐玄宗陈述了潼关战败的原因。

 

高适向唐玄宗说,哥舒翰重病在身,丧失了指挥能力,而监军的诸将则只顾寻欢作乐,不恤军情,以致军士们连粗米饭都吃不饱,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最终导致潼关大败,对于这位在乱世中仍然坚持职守、前来陈述军情的诗人,唐玄宗很是感动,于是将54岁的高适提拔为侍御史。

 

这是安史之乱的第二年,也是诗人命运巨变的一年。

 

当年七月,北上灵武的太子李亨自行宣布即位,是为唐肃宗,被蒙在鼓里的唐玄宗则到一个多月后,才知道自己成了“太上皇”。仍然留恋权力、不甘退位的唐玄宗于是发出诏令,下令李亨为天下兵马元帅,永王李璘则为江陵大都督筹措兵马反攻叛军。

 

在唐玄宗看来,通过将几个儿子分镇天下,他仍然可以利用各个儿子实现相互制衡和围攻叛军,从而维护他这个老皇帝的尊严和权力,但唐肃宗已经即位于灵武,自然不允许有人分享他的权力,在这个父子争权的历史关键节点,高适极富远见地进谏以为不可,否则将造成国家内乱,唐玄宗不听,但仍然将高适提升为谏议大夫。

 

“负气敢言,权近侧目”的高适尽忠职守,到了当年(756年)十一月,镇守江陵(今属湖北)的永王李璘出兵东进,已经成了唐肃宗李亨继安史叛军之外的又一心腹大患,鉴于高适此前曾经进谏不可分封永王,于是唐肃宗向高适抛出了橄榄枝,诏令高适共商对策。

 

与政治站队错误,从庐山下山归顺永王的李白相比,高适则倾心归顺唐肃宗,并踊跃分析江东形势,断言永王李璘必败,于是,唐肃宗火速任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并命令高适与江东节度使韦陟、淮南西节度使来瑱共同讨伐永王李璘。

 

于是,就在半年前的潼关之战中,还只是一个八品官员的诗人高适,在历史动荡的金戈铁马中,被火速提拔为封疆大吏,随后,高适与韦陟、来瑱共会于安陆(今属湖北),结盟讨伐永王李璘,高适随后积极投书永王手下的各个将校,进行分化瓦解,三个月后,还没等到高适的兵马出征,李璘的部队就在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二月土崩瓦解,永王李璘本人也在逃亡路上被杀。

 

 

5

 

 

作为唐玄宗与唐肃宗争权的棋子,加上本身也有野心,想要在乱世中争夺天下的永王李璘最终战败,而投靠永王的李白,也因此被判“从逆”,被押入浔阳监狱。

 

为了自救,李白于是托人向身居高位的高适求救,在《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中,李白比喻自己不幸卷入唐玄宗与唐肃宗的争斗说:“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一度心高气傲的李白又奉承高适和求救说:“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岐竟何云。”

 

但诚如后来杜甫所写,当时政治站队错误的李白“世人皆欲杀”,对此政治敏感度极高的高适当然不会不明白,于是,他对老友李白的求救选择了漠视,从此,两位唐诗大佬分道扬镳,友谊的小船因为政治的风雨最终决裂。

 

李白随后被判“流放夜郎”,并幸运在路上遇到大赦归还,但诗人耗尽了最后的运气,六年后,就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前一年(762年),李白最终病逝于安徽当涂,临死前,诗仙在《临终歌》中哀叹说:“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1F15C02D-B3DE-47CA-BD1D-F302ECFEDFEC.jpeg

▲剧照:政治站错队的李白,在安史之乱中堕入深渊

 

与此同时,积极进谏的高适则被宦官李辅国进谗言,于是被唐肃宗暗贬为左授太子少詹事,并留司洛阳,到了759年,唐朝官军在邺城之战中大败,高适跟随洛阳百官被迫西迁长安,又被贬任四川彭州刺史,随后又转任蜀州刺史。

 

但与在安史之乱中,唐诗大佬们例如李白、王维和杜甫颠沛流离的生活相比,高适却屡屡在战乱中崛起。

 

到了761年四月,四川梓州刺史段子璋造反,并自立为梁王,当时,59岁的高适与成都尹崔光远联手平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剿灭了叛军。

 

第二年(762年),在安史之乱中耗尽了生命的唐玄宗和唐肃宗父子两人,相隔12天前后驾崩,唐肃宗之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西川兵马使徐知道趁机谋反,于是,当时已经60岁、升任成都尹的诗人高适,又联手川南将领击败了叛军。

 

于是,到了60岁这一年,在四川接连立下战功的高适被晋升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他也因此成为了大唐诗人中,唯一一位成为封疆大吏的著名诗人,对此《旧唐书》说:“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

 

诗人功成名就,至此到达了自己的人生巅峰:13年间,他从一个遗落民间的村野诗人崛起成为大唐帝国的封疆大吏;他的人生的真正篇章,从47岁方才徐徐展开,至此,终于在60岁结出硕果,并成就了大唐诗人的不朽传奇。

 

就在自己到达事业巅峰的第二年(763年),利用安史之乱,趁机占领了河西和陇右地区的吐蕃攻进长安,唐代宗被迫出逃,为了减轻关中地区唐军的压力,镇守四川的高适于是主动向吐蕃发起进攻,但却不幸战败,丢失了西山平戎城等多个城池,鉴于当时的战略背景,唐代宗并未怪罪高适,随后,唐代宗派出严武出镇四川,并将高适替换回到长安而高适则被改任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册封渤海县侯。

 

而在从759年至763年入职四川的四年时间里,杜甫也跟随着老友高适和严武的脚步进入四川避乱,在高适和严武的接济下,诗人杜甫在乱世中终于微微有了喘息的时光,而就任高官后,已经较少写诗的高适,则在他抵达人生巅峰的宝应元年(762年)正月,给老友写了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在诗中,已经功成名就的高适对老来潦倒的杜甫感慨说,自己老来龙钟,愧列“二千石”的高官,相比东南西北到处漂泊的杜甫来说,“人日空相忆,明年知何处。”

 

写下这首诗三年后,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63岁的高适最终在盛唐的巅峰陨落中去世,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两年,而诗人王维已于761年去世,李白也已于762年窘迫病死于安徽当涂,盛唐的一代诗人,已经逐渐凋零。

 

高适去世五年后(770年),就在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年,由于蜀中大乱,不得不离开四川漂泊湖南一带的杜甫,无意中重新翻到了高适寄给自己的这首诗,杜甫“泪洒行间,读终篇末”写下了给故友的最后一首诗《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

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

……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

……

长笛谁能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 

 

95C1DC95-08FD-44FA-A836-D7F7E4C2A243.jpeg

▲杜甫在高适死后五年,流泪赋诗唱和老友,标志着盛唐一代诗人的集体陨落

 

写完这首诗后不久,大历五年(770年)冬天,在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大唐动荡不息的烟尘中,诗人杜甫最终病逝于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712-770)。

 

那时,盛唐,已经凋零不复返了。 

 

 

参考文献:

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版

陈铁民:《高适岑参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

候玉梅:《唐诗人简史(初盛唐卷)》,三秦出版社2018年版

张志勇:《唐诗性格》,中国青年出版社2019年版

郦波:《唐诗简史》,学林出版社2018年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3 10:27 AM , Processed in 0.1111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