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9|回复: 3

[哲史艺丛] 清平乐极简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2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青萍之末 | 清平乐极简史壹

 任淡如 菊斋 2020-04-27
来自专辑
清平乐

1010年,宋仁宗生。

1063年,宋仁宗卒。


他从不象宋徽宗那样在人间留下无数诗书字画和理不清的争议。

然而,大家很少想到,晏殊、范仲淹、柳永、欧阳修、张先、宋祁、司马光、王安石、叶清臣、苏轼……这个北宋才子天团的老板,都是同一个人,宋仁宗。

《宋词三百首》里列名的82人中,有21人,将在他的时代里出场。

而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子,统统出现在仁宗朝。


风华的清平乐,正次第扬起。


698E99B4-F825-4078-BBDE-61595D880206.jpeg


公元1010年(大中祥符三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赵受益出生了。


赵受益是带着“狸猫换太子”的传奇来到世间的。坊间传说里那个被狸猫调包的太子,就是他——他名义上是修仪刘氏之子,实际上是刘氏的侍女李氏生的。

赵受益出生的这年,神童晏殊20岁,全才范仲淹22岁,浪子柳三变27岁,骂神欧阳修4岁,苏轼的爹苏洵2岁。顺便提一下,写“天亦有情天亦老”的孙洙,他的爹孙锡19岁,刚中进士。

和这些才子的爹不同,赵受益的爹,宋真宗赵恒,那几年正沉迷于天书祥瑞的局里不能自拔。
天书祥瑞说简单点,是赵恒签了澶渊之盟后,感觉面子上有点过不去,想在心理上找补回来,于是证明赵恒是贤君的各种祥瑞,神奇地在各地出现了……
这年陕州上奏说又见祥瑞——十一月宝鼎县黄河水清,十二月河水再清,于是群臣大拍马屁,包括晏殊,奋勇献上《河清颂》。
晏殊这年只有20岁,可已经在官场上历练五年了。


柳三变呢,27岁,他也在汴京城。在花街柳陌里,快活地实践他“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的雄心壮志。
他来汴京已经三年,本是奔着“魁甲高第”的富贵前程来的。可惜,上一年的春闱,他落榜了。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劝琼瓯。绛唇启、歌发清幽。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是非莫挂心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莫闲愁。共绿蚁、红粉相尤。向绣幄,醉倚芳姿睡。算除此外何求。

——柳永【如鱼水】

不过这不算什么。他还有三次落榜的机会,直到50岁,他改名柳永,才得以金榜题名。当然,这个20岁就在杭州扬名立万的少年才子,这时毫不知晓命运的安排。

同样不知晓命运安排的还有范仲淹。
这年他22岁,不叫范仲淹,他叫朱说。

十八年前他随改嫁的母亲进入继父朱文翰家中,改名朱说,继父朱文翰先后在江苏苏州、湖南安乡、安徽青阳、山东淄洲等地为官,他也就跟着到处跑,安乡读书台、青阳读山、博山秋口、长白山醴泉寺据说都是他读过书的地方。
他在长白山醴泉寺读书已有一年了,十分刻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吃完继续读书。
这一年,他还不知道自己原不姓朱,也不知道遥远的地方,有个头角峥嵘的幼童和他一样正经历4岁丧父之厄。


那是欧阳修。这年他4岁,父亲欧阳观死于泰州军事判官任所。母亲郑氏带着他,孤儿寡母往随州投奔叔父欧阳晔(欧阳晔时任随州推官),就这样,欧阳修在随州开始了他芦荻画沙的童年。

晏殊,范仲淹,柳永,欧阳修,只不过是赵受益一生里遇到的人之一小部分。

赵受益,就是后来的宋仁宗赵祯。
仁宗54岁卒,在位四十一年零十天。在这段人间旅程里,他将先先后后遇到晏殊、范仲淹、柳永、欧阳修、钱惟演、张先、宋祁、韩缜、司马光、王安石、王安国、苏轼、晏几道、舒亶、晁元礼、朱服、李之仪、秦观、黄庭坚、赵令畤、贺铸、晁补之、周邦彦、孙洙……
《宋词三百首》里列名的82人中,有21人,将在他的时代里出场。
而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子,统统出现在仁宗朝。

风华的清平乐,正次第扬起。

公元1011年(大中祥符四年)23岁的朱说偶然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多年来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朱说又愧又悔,遂带上书剑,辞母往应天府书院求学,决定自食其力。

公元1012年(大中祥符五年),赵受益的“母亲”修仪刘氏先被升为德妃,又被立为皇后。

公元1013年(大中祥符六年)晏殊丧父,回临川守孝,真宗却舍不得他离开,夺服起用。

公元1014年(大中祥符七年)真宗带晏殊前往亳州太清宫谒圣祖殿,途经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南),朱说当时就在应天府书院读书……他们面基了吗?没有。范仲淹和晏殊再在应天府书院相见时,已是十三年后。

这几年里,隐居钱唐孤山、梅妻鹤子二十年的林逋,终于被皇帝知道了,从此诏赐粟帛,时常有官吏探问。上奏举荐他的人,是当时的转运使陈尧佐。

陈尧佐的词在《全宋词》里只有一首。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陈尧佐【踏莎行】

这词在金庸的《天龙八部》里出现过,是阿碧在燕子坞用金算盘弹唱的。陈尧佐写这词的时候,大概是二十多年以后的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那时候吕夷简要退休,向仁宗推荐陈尧佐继任,陈尧佐拜相之后,“极怀荐引之德,无以形其意,因撰燕词一阕,携觞相馆,使人歌之”。再五十年,才由阿碧唱出……
不过现在,还早,还早。

公元1015年(大中祥符八年),赵受益6岁了,由庆国公进封寿春郡王,资善堂大概始于此年。这是为皇太子讲学的地方,有直讲、翊善等官,都由儒臣担任。后来晏殊写过一首《临江仙》,送曾经在资善堂共事的友人返京。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
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晏殊《临江仙》

写这词的时候,已是很多年以后,晏殊升了宰相又被罢相,正在颍州或陈州做知州。

宋朝做过宰相的才子,不少。

这一年,就有三个未来宰相金榜题名。
一个是朱说,一个是张昪,一个是庞籍。

而柳三变再度落第。
不但落第,他与相好的歌女虫娘也生了龃龉——这心情,怎一个愁字了得……

雅欢幽会,良辰可惜虚抛掷。每追念、狂踪旧迹。长祗恁、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细说此中端的。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
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况渐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
——柳永《征部乐》

这是柳三变第二次考试不中。
这年,他已经32岁了。
正是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比柳三变小得多得多的后浪正在奋勇赶来。比如欧阳修,比如蔡伯俙。

公元1016年(大中祥符九年),随州的欧阳修10岁了,他常去州南大姓李氏子家里借书抄读,于藏书中得唐韩昌黎文六卷,爱不释手,这时候的欧阳修,写诗赋已下笔如成人了。


而福州的蔡伯俙,这年随父蔡龟从至京师应童子科考试,真宗一试——神童啊!应对周详,所诵精习,当即赐他进士出身,授秘书省正字,命他到东宫充当太子赵受益的伴读。

这年,欧阳修10岁。
而蔡伯俙,才4岁!

小时了了,大了如何?
不知。
蔡伯俙活到87岁,后来的记载却甚少……

公元1017年(天禧元年),也是4岁读书的夏竦,这年在人生道路上栽了个大跟斗。

夏竦当然也是才子。12岁,夏竦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17岁,他随父去通州狼山,作《渡口》诗,北宋王辟之说,以后此处题诗没有超过他的。

天禧元年,夏竦33岁,担任真宗的机要秘书知制诰一职已近三年,深得真宗的倚重,却突然被贬出京城,出知黄州。
他被贬的原因是后院起火了……

镇日无心扫黛眉,临行愁见理征衣。尊前只恐伤郎意,阁泪汪汪不敢垂。
停宝马,捧瑶卮,相斟相劝忍分离?不如饮待奴先醉,图得不知郎去时。
——夏竦【鹧鸪天】

通鉴上说,夏竦的结发妻杨氏,本也是个心思细密、小有才情的女子,受不了丈夫仕途通达后侍妾成群,遂与本家兄弟杨媦(一说杨倡)一道,一张状子递到了开封府,告夏竦的一系列“阴事”……开封府压不住这事,一直闹到御史台和真宗跟前,最后,真宗降旨,判二人和离,夏竦因“束身不谨,闺门失和,触怒清议,有玷朝选”,被免去玉清昭应宫判官、礼部郎中和知制诰的职务,逐出汴京城,外放黄州。

33岁的夏竦遭遇挫折的这年,29岁的朱说擢文林郎、权集庆军节度推官,正牵着一匹老马意气飞扬地徒步赴亳州上任,并在这一年上《奏请归宗复姓表》,恢复范姓。北宋名臣范仲淹,就要开始他浓墨重彩的仕宦生涯了。

公元1018年(天禧二年)八月,真宗立皇子昇王为皇太子,大赦天下。昇王赵受益改名赵祯,晏殊以户部员外郎充太子舍人,从此贴心陪伴赵祯近四十年。

晏殊被选为太子舍人的原因颇有些奇妙。
天禧年间的北宋,已经多年不动兵戈,正是“垂髫之童,但习歌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的纸醉金迷的太平盛世,朝廷许士子们相约燕集,于是这些士子日日笙歌燕舞,惟有晏殊带着弟弟们闭门在家读书,于是,他被暗暗选中了……
选为东宫官以后,晏殊老老实实地说:“臣是没钱出去玩,臣要是有钱,也会出去玩的……”

果然,晏殊值史馆时偶尔也会出去玩,据说有词为证:

长安紫陌春归早。亸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 
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占取长年少。
——晏殊【迎春乐】

青梅煮酒斗时新。天气欲残春。东城南陌花下,逢著意中人。
回绣袂,展香茵。叙情亲。此情拚作,千尺游丝,惹住朝云。
——晏殊【诉衷情】

当赵祯做了皇太子、晏殊做了太子舍人、朱说成为范仲淹、欧阳修下笔如成人的时候,柳三变,还继续在和考试搏斗……
这年开榜,长兄柳三复及第,柳三变第三次落榜!这个20岁成名的少年才子如今已经35岁了!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柳永《鹤冲天》

他如何会知道,只因为这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往后的十五年,他与功名再也无缘。

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寇凖再次拜相。
公元1020年(天禧四年),因被牵连进周怀政案,寇凖又被罢相,逐出京城。这是寇凖的耳顺之年,但他却倔强地进逆耳之言,终于二次拜相后又二次罢相,先贬道州司马,再贬雷州司户参军,最终在三年以后死于贬所。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寇凖【踏莎行 春暮】

寇凖是北宋史上出了名的直男。
往后我们会看到,像他那么性子直、写词柔的人还有很多……
公元1019年(天禧三年),直男司马光生。
公元1021年(天禧五年),直男王安石生。

但等他们长大,还得等一些时日呢。
等我们的官家长大,也得等一些时日。

公元1022年(乾兴元年)二月,真宗崩,年仅13岁的赵祯继位,刘太后听政,吕夷简拜相。丁谓、曹利用想独揽大权,朝中众官议论纷纷,然而束手无策。翰林学士晏殊提出太后垂帘,与幼主同堂议政,得到大臣们的支持。刘氏从此开始十二年的垂帘听政。

赵祯5岁就被封为庆国公,9岁进封昇王,并被册立为皇太子。他少年老成,举止端庄,不苟言笑。据说他从未习练过飞白书,可是有一天在真宗灵御前见所陈飞白笔,取而试书,竟体势遒劲,就像是经过长年练习一样,遂赐群臣御飞白书各一轴……听起来真像是又一个神童啊。

13岁少年老成的神童皇帝,55岁机敏深沉的监国太后,心思不一的前朝群臣,仁宗朝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长安紫陌春已归,接下来的日子,会是雨横风狂吗?
(待续)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权力的宋仁宗,被不停贬黜的晏殊们 | 清平乐 贰

 任淡如 菊斋 2020-05-01
来自专辑
清平乐
乾兴元年宋真宗崩后,13岁的太子赵祯继位,55岁的太后刘氏听政。
赵祯和前朝大臣们当然也没有想到,刘太后听政,一听就是十二年……

复习【清平乐 壹】点这里

B618D473-F831-4EBC-897B-5A14F2ABD2EA.jpeg


公元1023年(天圣元年),贬为道州司马的寇凖再被贬为雷州司户参军,在西溪做盐官的范仲淹甚为不平,上奏替寇凖鸣冤……但是,九月,寇凖病死于雷州竹榻之上。

年轻的时候,寇凖曾写诗“到海只十里,过山应万重。”一语真成谶,最后卒于东南门至海岸只有十里远的雷州,远离家乡千里万里。

经历过太宗、真宗两朝的寇凖死了,而仁宗朝年少的读书郎们,正迎头赶来。

这年欧阳修17岁,在随州应举,可惜没中。富弼20岁,侍父至海陵,与范仲淹结交。学霸叶清臣24岁,学霸宋祁26岁,正在磨刀霍霍,备战备考。
两个学霸里,谁会是状元郎?


公元1024年(天圣二年)三月,朝廷放榜,叶清臣名列第二,第一名……是宋祁,又不能算是宋祁。

说起来,宋祁蛮冤的。
礼部本拟定宋祁第一,叶清臣第二,宋庠第三,但是刘太后觉得弟弟不能排在哥哥的前面,于是手工重排,定宋庠为头名状元,而把宋祁放到了第十位。

宋祁就这样糊里糊涂地丢了状元。
状元这个事情,有时候还真是三分天注定,将来会和宋祁一起共修《新唐史》的欧阳修,六年以后也莫明其妙丢了状元,再远一些,晁补之也丢过状元——好在,后人并不记得那么多状元,却记得宋祁是那位“红杏尚书”。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宋祁【玉楼春  春景】 

至于榜眼叶清臣呢,后人会记得他是叶梦得的曾叔祖,也会记得他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叶清臣【贺圣朝  留别】

这首离别词,据说是叶清臣在汴京留别友人所作。但写于何年、赠与何人已不可知了。我们只知道,多年后苏轼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还是从这里借来的。

年过四旬的柳三变,第四次落第。
十五年的功名念想黯然成灰。这年秋,绝望的柳三变离开汴京,前去江南漫游。离京时,与情人(可能是虫娘)执手相看泪眼。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此后,柳三变约有近十年没有参加科考,纵游娼馆酒楼间,无复检约,自称“奉圣旨填词柳三变”,更与乐工、歌女合作,走上了专业作词的道路。

坊间传说,是官家下旨不准录取柳三变:“且去浅斟低唱,要何浮名?”

但官家,这时候才是15岁的少年啊,万事由不得他做主的少年——从国事到自己的婚姻。

这年他娶了皇后,是刘太后替他聘的故中书令郭崇的孙女,据说,小皇帝宠爱的是张美人,想立她为后,太后不允。

这个张美人,并不是后来独宠后宫的温成皇后张氏。
这一年,温成皇后张氏才刚刚出生。而赵祯未来的第二任皇后曹氏,也还是曹将军府里9岁的小丫头。

15岁的少年娶了妻就是大人了吗?
当然不。

官家一日不成年,太后,便多一日操持国事。群臣,便一日不能放松地周旋于帝后之间。
太后须得强悍能干,又不能太强太能干。
群臣须得顺着太后,又不能太顺着太后。

这样的日子,还须有十年。

公元1025年(天圣三年)十一月,因为反对刘太后升张耆为枢密使,副枢密使晏殊忤逆了太后。

在晏殊看来,张耆升枢密使,委实没什么道理。

刘太后是成都华阳人,据说曾嫁与银匠龚美为妻,跟着龚美一起来到汴京谋生。龚美家贫,听说襄王府选姬,就将刘氏献了出去。
襄王很爱刘氏。可惜,襄王府容不下她。整整十五年,襄王只能把刘氏藏在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偷偷去看她。
直到襄王登基成为宋真宗,刘氏才得以封为美人,以后又升修仪、德妃、直到成为大宋皇后——在刘氏落魄时照顾收留她的张耆因此成了太后的恩人。

太后并没有即时发作。晏殊还是好好地上班,出差。
据说就在这一年春暮他路过扬州,和江都尉王琪在大明寺里闲逛,看落花,他对王琪说,他有个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可惜总也写不成章,王琪便替他续了”似曾相识燕归来“,于是,便有了我们熟悉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  

晏殊在花径里徘徊的时候,柳三变也在江南漫游。
范仲淹也在江南。他被张纶推荐,知兴化县,开始修那条后来被称为“范公堤”的海堰。
不过这条堤,范仲淹并没有修完。

公元1026年(天圣四年)八月,正在筑堰的范仲淹接到母亲谢氏夫人去世的消息,遂放下手中事务,回应天府丁母忧。未完成的海堰,交由张纶继续治理。

算起来,范仲淹和柳三变这年都在江浙一带晃悠,但,他们并无交集。柳三变是在苏杭漫游,范仲淹呢,大概是去找林逋喝酒。

闲约诸公扣隐扃,江天风雨忽飘零。方怜春满王孙草,可忍云遮处士星。蕙帐未容登末席,兰舟无赖寄前汀。湖山早晚逢晴齐,重待寻仙入翠屏。
——范仲淹【与人约访林处士阻雨因寄】

萧索绕家云,清歌独隐沦。巢由不愿仕,尧舜岂遗人。一水无涯静,群峰满眼春。何当伴闲逸,尝酒过诸邻。
——范仲淹【寄西湖林处士】

这年林逋大约59岁,范仲淹38岁,晏殊36岁。

晏殊,就要来应天府了。

公元1027年(天圣五年)正月,晏殊被免去枢密副使的职务,贬知应天府 (今河南商丘)。

晏殊被赶出京城,外放应天府,大概还是前两年张耆一事埋下的因。

但当时太后并没有立即发作。后来谏官弹劾晏殊,说他陪太后到玉清昭应宫时,随从送笏晚来一步,晏殊在宫门前殴打随从,致其倒地跌落门齿,没有一点大臣的样子……晏殊遂以“大臣失仪”罪被贬。

晏殊在应天府呆了两年。
城南五里外有南湖,据《归德府志》记载,晏殊曾放驯鹭于湖中,又常与王琪、张亢等幕客泛舟湖中,看红蓼夹岸、有诸伎相随……看起来过得还蛮不错的样子。

红蓼花香夹岸稠,绿波春水向东流。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一杯销尽两眉愁。
——晏殊【浣溪沙】

范仲淹这几年也正好在应天府守母丧,晏殊便邀范仲淹掌应天府书院,同时执教的还有王洙、韦不伐等人。据说范仲淹掌书院期间,觉得比赛写诗写赋无法在民间擢取到干实事的人才,于是写了一封长长长长的“上宰执万言书”,深受时相王曾赏识,据说,也震动了赵祯。

这年,远在深宫的小皇帝赵祯,18岁了。

这几年也许是小皇帝最孤独的时候。
曾陪他读书十年的老师被远远地贬到外地,而他未来的重臣们,彼时都还分散各处,遥不可见。
但他也开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要医官校定《黄帝内经》、《素问》及《难经》、《病源》等医书,分送到全国各地,又专门要翰林学士宋绶撰写了《病源序》一文,还令太医局翰林医官王惟一造了针炙铜人——以竭力减少民间的夭亡和病殁。

对了,内侍卢道隆还根据晋朝记载里的样子还原了记里鼓车。
这是个十二分有趣的车子!
《宋史  舆服志》里说:“记里鼓车很华丽,四厢四面画有花鸟,车有数层,走到一里,上层木人会击鼓,走到十里,次层的木人会击镯。”
记里鼓车……四面画花鸟,重台匀栏镂拱。行一里则上层木人击鼓,十里则次层木人击镯。一辕,凤首,驾四马。驾士旧十八人。
(也有一说,记里鼓车是龙图阁直学士燕肃在这一年造出来的,他还造了指南车。《清平乐》第七集里陈熙春说是仿燕肃做的车子,就是指南车)

对了,赵官家未来的重臣们,这年终于有两个奋力走上了金榜,一个是榜眼韩琦,一个是黑炭头包拯。

公元1028年(天圣六年)七月,兴化县历时近二年的捍海堰终于修成。因为范仲淹首倡之功,乡人感念,呼为“范公堤”。堤成一月后,3000余户离乡背井的农民返回家园,从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到宣和元年(1119年)的91年中,东台境内再无海潮倒灌之灾。

这一年,范仲淹守丧期满,被召为秘阁校理,跻身馆职。
他被召入京是晏殊推荐的。
晏殊已于这年秋,先行奉诏回京了。

绿叶红花媚晓烟。黄蜂金蕊欲披莲。水风深处懒回船。 
可惜异香珠箔外,不辞清唱玉尊前。使星归觐九重天。
——晏殊【浣溪沙】

湖上西风急暮蝉。夜来清露湿红莲。少留归骑促歌筵。 
为别莫辞金盏酒。入朝须近玉炉烟。不知重会是何年。
——晏殊【浣溪沙】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晏殊【浣溪沙】

北归筵上,晏殊即席写下这些词,离开了应天府,归去九重天。

范仲淹和晏殊北归了,柳三变,仍在四处漫游。漂泊日久,他渐感身心疲惫。

一枕清宵好梦,可惜被、邻鸡唤觉。匆匆策马登途,满目淡烟衰草。前驱风触鸣珂,过霜林、渐觉惊栖鸟。冒征尘远况,自古凄凉长安道。行行又历孤村,楚天阔、望中未晓。
念劳生,惜芳年壮岁,离多欢少。叹断梗难停,暮云渐杳。但黯黯魂消,寸肠凭谁表。恁驱驱、何时是了。又争似、却返瑶京,重买千金笑。
——柳永【轮台子】

而隐居西湖三十余年的林逋,彻底归去了瑶天洞府。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林逋【山园小梅】


梅花落尽,世事消残。
人间于他,算是再无挂碍了。

但多少人,仍需在人世间打滚呢?或为情爱,或为功名,或为家国,或为权势。

大宋的君王,这年已经20岁了。
61岁的刘太后,打算归政于小皇帝吗?
似乎是没有。

公元1029年(天圣七年)六月,宫中发生了一场火灾。汴京城降大雷雨,电光乱掣,竟将玉清昭应宫烈烈轰轰的烧了一夜,烧成了一片瓦砾荒场。灾后,刘太后以"兼领玉清昭应宫使管理不严,因而发生大火"为名,将多次劝阻她想得皇权礼遇的首相王曾罢免,贬为青州知州。

劝阻刘太后的不止王曾一人。

年底,范仲淹、滕宗谅等更多官员以更直接、更激烈的言辞奏请刘太后放弃垂帘听政,把军国大权交还给仁宗赵祯。
《乞太后还政奏》等劄子雪片似飞向玉清昭应宫,太后勃然大怒。所有上劄子的官员,不论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统统享受了贬谪的待遇。

才回到汴京不久的范仲淹,大概冷板凳还未坐暖,便瞬间被贬出汴京,出为河中府通判。

正是铁打的汴京城,流水的来往客哪。
有人走,就有人来。

是年,柳三变一是思念故人,二是倦于漂泊,便由江南返回汴京。汴京繁华依旧,但故交零落,物是人非,不久,他又离开京都,前往西北。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
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忆欢盟重到。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尽日伫立无言,赢得凄凉怀抱。
——柳永【满朝欢】

学霸欧阳修,这年也来了汴京。
欧阳修来汴京,是为了参加国子监的解试。广文馆试、国学解试几番下来,23岁的欧阳修都稳拿了第一名:监元和解元。

再拿一个状元,他就三元及第了。


公元1030年(天圣八年)正月礼部试,大热门欧阳修再次毫不手软拿下第一名——照这节奏看来,殿试的状元,还能从他手心里跑掉不成?

他特意去做了一身新衣衫,好穿上当状元。
同学王拱辰试穿了衣裳,笑着说:“我穿状元衣裳了”——第二天唱名,19岁的王拱辰高中状元,欧阳修仅列二甲第十四名。
据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太狂了。

要说欧阳修年轻时的确是很狂的,爱玩,毒舌,不加点检……十多年以后,同年及第、同朝为官、甚至先后娶了薛家女儿成为连襟的王拱辰和欧阳修,不仅没有越走越近,反而渐行渐远,直至成为对立的朋党。“非吾知己休交语”的高傲,明明白白地写在欧阳修的脸上。

这年和王拱辰欧阳修同时金榜题名的,还有张先、石介。
张先考中的这年41岁,也是挺不容易的。说起来,他其实比晏殊、张昇、宋祁、欧阳修都大……可他比柳三变小啊。

到现在为止,比柳三变小的那些大咖们,全部都考上了进士了。
柳三变呢?这时候还在西北一带晃悠。

公元1031年(天圣九年)
继上一年的斥贬群臣后,这一年,仍有朝臣因忤逆太后被贬,吴遵路被贬往祟州,宋绶被贬往应天府。

年轻的欧阳修,于这年春抵西京洛阳,任西京留守钱惟演的推官。
钱惟演算是吴越王旧王孙,虽然一心想做宰相,把妹子嫁给了太后兄刘美,把女儿嫁给了权相丁渭,但对手下有才华的年轻人,可真是非常好。

据说欧阳修们有一次去嵩山游玩,到达龙门的时候下起了雪,忽有人骑马冒雪渡过伊水而来,原来是钱惟演派了厨子和歌妓,并传口谕说:"你们可以在山上多留一阵赏雪,府里没什么事,用不着急着赶回去。

欧阳修就在这段恣意的时间里,和同事尹洙、梅尧臣等名士结为至交,渐以文章名冠天下。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欧阳修【减兰】   
   
留春不住。燕老莺慵无觅处。说似残春。一老应无却少人。
风和月好。办得黄金须买笑。爱惜芳时。莫待无花空折枝。
——欧阳修【减兰】 

钱惟演的知遇之恩,欧阳修一生没有忘记,后来在《归田录》里记下了钱惟演的琐事:"钱思公生长富贵,而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他自己见缝插针的"三上"读书法(马上、厕上、枕上),大概就是受钱惟演的影响。

这年南来北往的路上,我们还须得提两个人。

一个是48岁的柳永,他仍在关中一带,秋风落叶满长安地漫游。

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岛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
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柳永【少年游】

一个是13岁的司马光,他随父亲司马池从汴京出发,一路经洛阳、潼关、宝鸡,过秦岭,前往四川广元出任利州路转运使,据说,他在路上斩杀了一条大蟒蛇……

这年仁宗赵祯22岁,他要废的皇后20岁,还没娶的皇后曹氏16岁,宠爱一生的贵妃张氏8岁。
顺便提一下西夏,这年李德明去世,29岁的太子元昊成为西夏首领,即将成为让赵祯头痛的劲敌。

接下来几年让赵祯头痛的,可不只有元昊。

公元1032年(明道元年)二月,宰相吕夷简上朝时对刘太后和赵祯说:“听说有个宫嫔去世了。”

赵祯并不知道,逝者李宸妃是他的生母。
赵祯更不知道,这个身份微妙的宫嫔的身后事,正激起一场看不见的风波。

但是刘太后知道啊。

史书记载说:太后怫然不悦,对吕夷简说:“宰相为什么要管这种后宫的事?”但是吕夷简坚持以太后之礼厚葬李宸妃,并以水银精心护棺。最后,原本打算草草了事的刘太后退让了。李宸妃的丧事办得非常风光。
也许是吕夷简的寸步不让让她觉得疲倦了,也许是吕夷简说的“太后难道不为刘姓子弟留条后路”让她觉得恐惧了……
毕竟,就算她没猜到自己第二年会死,就算她舍不得把权力还给仁宗,但她不能装作看不到,眼前的皇帝,已经不是十几岁的幼童,他已经23岁了!

汴京城内深宫里的这些个事,对远在洛阳的欧阳修和渭南的柳三变当然是没有甚么影响的。

这年春,欧阳修大概是与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欧阳修【浪淘沙】

这是他在洛阳的第二年,也是他在洛阳的最后一个春天。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欧阳修【玉楼春】

而柳三变,似在渭南一带漫游。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永【曲玉管】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柳永【八声甘州】

浪子,是不是疲倦了?
“那故乡的云,故乡的雨,都在说,归来吧!归来吧!”

这一年,67岁的刘太后似乎也听到了某种“归来”的召唤。

公元1033年(明道二年)二月,刘太后固执地想要穿着天子礼服谒太庙,群臣哗然,然而谁也拗不过太后,太后定要穿着天子礼服去拜,勉强答应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儿装饰……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大概是68岁的太后,给自己圆的一个小小的秘不能示人的梦想。
梦想总是要有的,虽然它可能永远实现不了。
当年,程琳向太后献上《武后临朝图》,刘太后亲掷于地,说道:"我绝不会做这样的事!"
后世的史书因而说她“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

三月,刘太后薨逝,将代管了十二年的赵氏江山,还给赵祯。
24岁的赵祯,终于开始君临天下。

四月,亲政后的宋仁宗召回因忤逆太后、被逐出京城的宋绶和范仲淹。

范仲淹被召回京任右司谏,但象上次一样,没有撑满一年就又被贬。
这次被贬的原因是忤逆皇帝。
上次范仲淹说的是:“太后,您这样做不对……”
这次范仲淹说的是:“皇上,您这样做不对……”

因为皇帝要废掉太后给他娶的皇后郭氏。

其实,仁宗也不算太不对。郭皇后脾气暴躁,在宫中与其它美人发生争执大打出手,还顺手给了拉架的仁宗一巴掌(不小心打的),又在仁宗面前挑拨官家与吕夷简的关系,吕夷简被短期罢相(很快复任了)……这太后为他娶的媳妃,从前他不敢动,如今还不敢动吗?仁宗一说要废后,吕夷简自然拍手附和,孔道辅、范仲淹、宋庠等人上劄子、跪谏、拍打宫门求面圣,全被贬官外放。

最后郭氏还是被废了,降净妃,幽居长宁宫,仁宗还给她赐了个名字:郭清悟。两年后郭清悟不甘不愿地死了,死的时候,正是赵祯当政时的年龄,24岁。

18岁的曹氏很快奉诏入宫,成为待选皇后。
她的祖父是北宋名将曹彬,父亲是曹玘,长弟曹佾,就是过海八仙中的曹国舅。
她也是多年以后,为乌台诗案里的苏轼说过一句话的人。
她说:“那年仁宗皇帝曾告诉我,今日为子孙喜得太平宰相二人,一个叫苏轼,一个叫苏辙。难道,你(指宋神宗)真的要把这宰相人才杀了吗?”

苏轼后来没死,但也没有当上宰相。
欧阳修也没有。
他们都有宰相之才,也曾都被皇帝视为宰相之选……

这年,27岁的欧阳修往来于京师、汉东、洛阳三地,第一次遭遇到丧妻之痛(不幸得很,后来还有第二次)。

这年,50岁的柳永由渭南抵成都,又沿长江出三峡,过湖南,游洞庭、湘江一带旧地,感慨故人星散,自己潦倒失落。

望处雨收云断,凭阑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永【玉蝴蝶】

你也许想不到,这个浪子,他的后半生已经启程,他的后半生,并不是无依无靠、在花街柳巷厮混至死、除了才华一无所有的白衣卿相,他将会是一个能干且仁厚、载入地方史册、70岁光荣退休的世家“名宦”。

而年轻的宋仁宗赵祯,他的四海八荒经天纬地文功武治圣君梦,也在这一年开启了。
他的那些才子大臣们,正从四面八方踏上赶来京城的路。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宋仁宗的这些才子大臣们 | 清平乐叁

 任淡如 菊斋 2020-05-10
来自专辑
清平乐

短短一两年间,仁宗赵祯的生母李宸妃、垂帘听政的刘太后、三朝元老寇凖都相继过世。

一个时代结束了。

崭新的时代在青年君王的手里打开。

这会是想象中的美好的时代吗?

复习清平乐壹
复习清平乐贰

DABFED23-C270-4A5F-92C4-3A5C52BBDD32.jpeg

公元1034年(景佑元年),被贬在随州的祟信节度使钱惟演,也死了。

钱惟演是吴越王钱弘俶的第十四子。五十六年前,钱弘俶带着三千多人北上汴梁、纳土归宋的时候,钱惟演才是个二岁的小小孩儿。

吴越王自愿称臣,他的后裔得到了不错的照顾。钱惟演一生都顺遂,正是东坡先生所希望的“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有才,也聪明。但也许是祖辈刻在他骨子里的好强挥之不去,他一生致力于要做宰相,遂努力和太后、和权臣结作姻亲,但这样的攀附,终于引爆了谏官的弹劾,他被贬了,贬到随州。
宰相是不用想了。京城也回不去了。
晚年,他常在醉后唱起《玉楼春》,一遍又一遍。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
——钱惟演【玉楼春】  


《玉楼春》就是《木兰花》。钱弘俶生前也常唱这曲子。
跟随过钱弘俶的歌姬惊鸿,忆起了往事:“先王死前曾自作挽歌《木兰花》,莫非小相公也要死了吗?"
一曲成谶,没多久,钱惟演病死于随州。
他一生的雄心,随之湮灭。

阖眼之时,他会不会记起那年千里迢迢的北上?
他会不会模糊记得,跟随他父亲的人群里有一名范姓军官——以后他的儿子范仲淹,将成为大宋朝三百年几乎惟一的完人。

这年,因为忤逆仁宗的废后之意,才回到汴京城的范仲淹又被扫地出城,贬往睦州。
到睦州没有多久,他的《萧洒桐庐郡十绝》已传回汴京:

萧洒桐庐郡,乌龙山霭中。使君无一事,心共白云空。
萧洒桐庐郡,开轩即解颜。劳生一何幸,日日面青山。
萧洒桐庐郡,全家长道情。不闻歌舞事,绕舍石泉声。
萧洒桐庐郡,公余午睡浓。人生安乐处,谁复问千钟。
萧洒桐庐郡,家家竹隐泉。令人思杜牧,无处不潺湲。
萧洒桐庐郡,春山半是茶。新雷还好事,惊起雨前芽。
萧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萧洒桐庐郡,清潭百丈馀。钓翁应有道,所得是嘉鱼。
萧洒桐庐郡,身闲性亦灵。降真稥一炷,欲老悟黄庭。
萧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
——范仲淹《萧洒桐庐郡十绝》


看云,听泉,钓鱼,采莲…
这是贬谪吗!?
这兴高采烈的劲儿,倒像是修了三辈子方才修得啊。

范仲淹在这个修了三辈子的地方没有呆太久,便在六月调任苏州知州,接任他到睦州的是前宰相吕端之子吕蔚。吕蔚爱柳三变的词,巧得很,柳三变很快就会来睦州了。

亲政后的仁宗特开恩科,柳三变因为他的悲催劲儿,正好符合“曾五举年五十”的条件(真的很悲惨),于是这年初春,柳三变便从鄂州赶赴汴京参加恩科考试,并改名为柳永。

与汴京城阔别多年,他终于又回来了。这年放榜,他和兄长柳三接同榜考中进士,心花和春花一起怒放。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阳、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柳永【柳初新】

和51岁的新郎君柳永同榜中进士的,还有27岁的苏舜钦。

那时候的苏舜钦,何等意气风发!
他是汴京城世家公子里一等一的天才,“北宋第一美男子”,性情爽直,诗骨清朗,见识卓迈,那些眼睛生在头顶上的才子们,没有不喜欢他的。
彼时,他还年轻,已经是时代文学的领军者了。但他并不满意于此,他的抱负很大,志向很高,信心很足。

这样的人生,是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都会忍不住给自己点个赞的吧。

多年后,他再照镜子,却只剩下嗟叹。

铁面苍髯目有棱,世间儿女见须惊。
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逢时合退耕。
不称好文亲翰墨,自嗟多病足风情。
一生肝胆如星斗,嗟尔顽铜岂见明。
——苏舜钦【览照】

十四年后,这个有才华、有颜值、有担当的大好男儿,因为一个饭局把自己气死了。

苏舜钦的好友天团里,有范仲淹,也有欧阳修。
这一年,欧阳修正结束西京留守推官的职务,离开洛阳,并娶杨大雅之女杨氏为续弦,十个月以后他第二次丧妻,据说,那首著名的元夕,便是他为杨氏写的。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  元夕】


这年,19岁的曹氏被立为皇后。废后郭氏,幽居长宁宫。远在西夏的李元昊,正野心勃勃,窥视大宋。

这是赵祯真正接手王朝的第一年。
家事与国事,都远远比他想的要复杂。

公元1035年(景佑二年)春,新进士柳永由汴京赴睦州任团练推官。

若是柳永早去一年,或是范仲淹晚走一年,他们就会成为同事了吧?

算起来他们也算是故交。他们的父辈都曾经是吴越国的臣子,如今他们却都做了大宋的臣子。虽然,柳永晚了整二十年。

路过苏州的时候,柳永去拜访了范仲淹,并写了一首词献给这位官场前辈。

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袴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柳永【瑞鹧鸪】

这年柳永52岁,范仲淹47岁。

不久之后,范仲淹离开苏州,被召回京城权知开封府。

范仲淹权知开封府没有多久,宫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幽居冷宫的净妃郭氏暴卒,范仲淹等奏劾内侍阎文应下毒,阎文应被贬岭南,死于途中。

也是在这一年,在外有兵患、内无皇嗣的双重压力下,26岁的仁宗被迫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将年幼的赵曙接入皇宫,赐名赵宗实,立为皇嗣交给曹皇后抚养。
在逼迫仁宗立皇嗣的大臣里,就有范仲淹。

范仲淹,大概又要被贬了……

公元1036年(景佑三年),著名的景佑党争事件爆发。
爆发的由头,是范仲淹和宰相吕夷简在很多事上不合拍,杠了起来,一个是锋利刻薄的刚直BOY,一个是一把年纪的老宰相,范仲淹怼吕夷简是西汉奸臣,吕夷简怼范仲淹“越职言事”、“荐引朋党”、“离间君臣”。
朝臣结党,向来是君王大忌。于是仁宗下诏把范仲淹再次贬出京城,下放到饶州做知州。

范仲淹被贬以后,秘书丞余靖上书为范仲淹求情,被贬为筠州酒税。太子中允尹洙继续上书为范仲淹求请,也被贬为郢州酒税。
同时朝廷挂出大字报,下诏除了言官之外,群臣“不得越职言事”——无论是你是站队吕夷简,还是站队范仲淹。

比较不公平的是,站队范仲淹的大臣里,伶牙俐齿、才华爆棚的比较多。比如欧阳修。

这时候欧阳修担任的只是负责校对整理图书文献的馆阁校勘,属于“不得越职言事”的一群——不能言事,但可以骂人呀,欧阳修遂写了一封信痛骂站队吕夷简的言官高若讷,骂他不进谏、不尽责、“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这就是有名的《与高若讷书》。

这封信转手就到了皇帝手里。欧阳修遂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

夷陵有多远呢?
五月份,欧阳修带着母夫人郑氏,自京师溯江而行去夷陵,经过浔阳江边时,感慨写下:白居易当年贬为江州司马,已经说是天涯飘零,可夷陵离这里,还远着三千里哪!

乐天曾谪此江边,已叹天涯涕泫然。
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
——欧阳修【琵琶亭】

那年欧阳修30岁,大概是他仕宦生涯里第一次重大的打击。
他五月出汴京,七月过真州,九月过岳阳,十月间,终于到了夷陵。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鴈,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欧阳修【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欧阳修【晚泊岳阳】

范仲淹、尹洙、余靖、欧阳修分别被贬得七零八落之后,这事并没有完。

欧阳修的同年+同事、馆阁校勘、仙游人蔡襄写了一组有名的《四贤一不肖》诗接力(四贤是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一不肖是高若讷),总共五首、一千三百多字。

这诗爆了。
有多爆呢?

爆到汴京纸贵,人人皆知,个个传抄,汴京城的书店赚了不少钱,还远远地传到了契丹……甚至多年以后,有人还在契丹的旅舍墙上看见过这组诗。

但是,这个事情还是没有完。
泗州通判陈恢觉得蔡襄的行为是人身攻击,要求朝廷追责。右司谏韩琦则弹劾陈恢越职言事,请求重贬。
仁宗假装糊涂,陈恢和韩琦的奏章都作“不报”处理。

27岁的皇帝,大概第一次感觉到了,这届臣子,有点难搞啊。
(他当然不知道,更难搞的人还在后面,比如拗相公,司马牛…)

拗相公王安石,这年来到了汴京城。

公元1037年(景佑四年),没了范仲淹、欧阳修的汴京城,上年迎来了少年王安石,这年迎来了另一个少年曾巩。
这年王安石17岁,曾巩18岁,都是随官家属,跟着他们的爹一起进京的。
两个小小少年,结成了至交,携手跨进未来的唐宋八大家榜单。

少年时候的曾巩很是厉害,不但结交了王安石,还认识欧阳修,同时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来往,投献文章,议论时政,名闻天下。可惜,他的命运有点不济……一直考不上啊考不上,和柳永一样被落榜折磨了二十年。

这年,早就走出落榜折磨的柳永,由睦州团练推官调任余杭,认真地做他的县令。据说,柳永的官做得很好,很得百姓爱戴。

被贬在夷陵做县令的欧阳修呢,心境也已略复平静。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

这年连遭丧妻打击的欧阳修娶了第三任妻子——已故宰相薛奎的女儿,和王拱辰成了连襟。
他的第一任胥氏,与他相伴三年而卒。第二任杨氏,相伴十个月而卒。这第三任薛氏,终于是与他白头到老,直到他卒后十八年才过世。

薛氏的父亲,就是故宰相薛奎。
景佑元年,薛奎去世,景佑二年,李迪被范讽事连累罢相,景佑三年,吕夷简与王曾争事同时罢相。中书省一度出现了宰相荒……

陈尧佐就是在这一年进的中书。据北宋文莹《湘山野录》记载,陈尧佐是因吕夷简的推荐拜相的,因此“极怀荐引之德,无以形其意,因撰燕词一阕,携觞相馆,使人歌之。”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陈尧佐【踏莎行】

中书省中翩翩又见新来燕,人间亦是。
这年有两个小娃娃的出生需要提一笔。他们都曾在宋仁宗的生命里,留下过那么一点看得见的痕迹。
一个叫赵昉。
一个叫苏轼。

赵昉是仁宗长子,在仁宗眼前如流星般闪亮又寂灭,仿佛来这世间一遭,只为了和仁宗打个招呼,给他巨大的惊喜之后,再给他一记狠狠的窝心拳……

公元1038年(宝元元年),未走出丧子哀痛的宋仁宗,又被另一记重拳打得火星直冒:
曾经的小弟李元昊,自立为大夏皇帝(史称西夏),不跟大哥玩了,还扬言要来揍大哥。

祸不单行的是,这年灾异频繁,流民大批出现。

丧子+外患+内忧,三座大山一起压向了仁宗和他的朝堂。

此时的朝堂,吕夷简罢相,晏殊、范仲淹、欧阳修被贬在外,新上任的宰相陈尧佐以及王随、韩亿、石中立四个人,平均年龄68.5岁,既老且衰,束手无策。右司谏韩琦再也按捺不住,向仁宗痛陈“八十年基业,绝不能毁在无能的庸臣手里”,结果,四人同日罢职,"片纸落去四宰执"。

48岁的晏殊,从陈州被召回,还京任御史中丞、三司使。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晏殊【诉衷情】

数枝金菊对芙蓉。摇落意重重。不知多少幽怨,和露泣西风。 
人散后,月明中。夜寒浓。谢娘愁卧,潘令闲眠,心事无穷。
——晏殊【诉衷情】

晏殊回了京,总算让仁宗略微宽心。
还有,他的长女福康公主也出生了。
还有,朝堂中多了一个青年才俊,司马光。

司马光这年20岁。
韩亿的第六子韩缜这年也是20岁,欧阳修赠他的成人礼是两个字:玉汝。

公元1039年(宝元二年),虽然朝中难免有庸臣,但是仁宗那些外放的才子大臣们还是做得很出色的。

柳永由余杭调任浙江定海晓峰盐场盐监,颇有政绩,昌国州图志将柳永列为名宦。据说有宋300余年,被此书列为名宦的,不过4人。
范仲淹在越州以德化治,治理井泉,名之曰清白泉,建清白堂。
可惜的是,刚刚任苏州判官的司马光,正拉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时,母亲病逝,司马光不得不辞职回家守丧。

这年也有两个不平凡的小孩子出生。
长子夭折后,仁宗次子赵昕出生(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还有一个是苏轼的弟弟,小小苏苏辙。

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子,现在终于凑齐了。最小的苏辙1岁,苏轼3岁,王安石19岁,曾巩20岁,苏洵32岁,欧阳修33岁。

不过,朝堂里只有才子显然是不够的。
李元昊的威胁,正步步逼来。

公元1040年(康定元年)春,李元昊大破金明寨,围攻延州,守将刘平、石元孙在三川口兵败被俘,朝野震动。

这就是宋夏战争开端的三川口之战。

在这紧要关头,韩琦大胆推荐因"结党"嫌疑被贬在越州的范仲淹。
于是,52岁的范仲淹以文官任武帅,开始戎马生涯,并屡建奇功,逼得西夏步步后退。
三月,范仲淹复官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
五月,韩琦与范仲淹一同被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主持鄜延路。
八月,范仲淹代张存兼知延州,在延州整军备战,夺回塞门诸寨,修复已破荡的金明寨、万安城等。
九月,范仲淹遣任福破白豹城,迫使入侵保安、镇戎军的西夏军撤兵。又遣狄青等攻取西界芦子平,遣种世衡兴筑青涧城,营田实边。
十月,遣朱观等袭破西夏洪州界郭壁等十余寨。

那首“碧云天黄叶地”,就写在这风云激荡的一年。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怀旧】

他能文能武,但不止能文能武。
他给了狄青《左氏春秋》,给大宋留下会读书、能打仗的良将;他又把来投奔军旅的张载打发回去,给大宋留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儒。

这一年,边关在夏竦、韩琦、范仲淹的整治下,终于有了起色。
而汴京城里的欧阳修和晏殊,也担当起了重臣的责任。



年过而立的宋仁宗,心中那簇建功立业的小火苗,又烧起来了。
十二月,急于把外患彻底掐死的宋仁宗,不顾范仲淹的和议建议,下令全军备战,泾原、鄜延两路同时出兵,大举伐夏。

这一战,将如何?

公元1041年(庆历元年)春,李元昊率十万大军进攻渭州,直逼怀远城,任福等一大批将领阵亡,仅朱观等率少数人突围。

这是宋夏战争的好水川之战。

山川口之战失利后好水川再次失利,主战的韩琦被贬,主和的范仲淹因私与李元昊通书并私焚元昊来书,被降官户部员外郎,贬知耀州,在耀州继续他的艰苦抗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西北边陲的艰苦抗战,保住了汴京城的风轻日暖。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晏殊【玉堂春】

晏殊已在上一年拜相,位极人臣。风和日暖里,玉堂春色耀眼。
晏殊曾唤了陆经、欧阳修等人来西园宴雪咏诗,据说,欧阳修写的《晏太尉西园贺雪歌》一诗,中有“主人与国共休戚,不惟喜悦将丰登。须怜铁甲冷彻骨,四十余万屯边兵”的句子,隐隐直指对老师的不满,据说从此,晏殊和欧阳修师生之间生了裂痕。

晏殊生性平和,和其它老臣一样大都厌战,欧阳修锐气正盛,说得也没有错,须怜铁甲冷彻骨,除了大夏,契丹也在虎视耽耽。

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正月,契丹向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并在燕云一带集结重兵。
九月,西夏再次入侵,宋师再溃于定川寨之战。

这一年,大宋开启了和小兄弟的谈判模式。富弼与契丹谈判,庞籍与西夏谈判。

富弼于四月出使辽国,七月再次出使,寸地不肯割。
富弼是晏殊的女婿,当年,范仲淹乍一见他,便说他是帝王的辅佐之才。如今,他也是四十岁的中年了,和欧阳修、蔡襄等人一起正在撑起仁宗的时代。

仁宗的朝堂上,现在外有狄青这样的武将,柳永这样的能吏,内有范仲淹、韩琦、晏殊、杜衍、富弼这样的相才,亦有欧阳修、苏舜钦、余靖、蔡襄、王拱辰、夏竦、司马光、石介、尹洙这样的干才,不久的将来,还会有王安石、曾巩这样的俊彦。

而这一年的考场上,又会再收了两个未来宰相。
一个是李清照的外祖父王珪。
一个是韩缜。
巧得很,他们同年,都是24岁。

韩缜出身灵寿韩氏,他的爹就是被富弼片纸干掉的韩亿。
“棠棣行中为宰相,梧桐名上识韩家”,灵寿韩氏(也叫桐木韩氏或真定韩氏)是大宋王朝中期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韩琦出身于另一支相州韩氏)。
韩缜的词被收进《宋词三百首》的只有一首,是他年近六十时,被宋神宗派去和契丹谈判,临行前写的: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露,泣送征轮。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销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喜游醉眼,莫负青春。
——韩缜【凤箫吟  锁离愁】

这一年刚刚登第的韩缜也许没有想到,在三十多年以后,契丹仍是大宋皇帝的心头痛。

然而仁宗实实在在就在承受这样的心头痛。

大宋,是不是应该更好、更强、更繁盛?

十年的经营,他有了一心一意帮他的忠臣,也有了会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的能吏,他的这些才子大臣们,风雅起来能写唱红了汴京城的曲子词,刚强起来能守住荒凉寂寞的边境,君臣联手,是不是应该干一番轰轰烈烈、后世留名的大事业?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5-2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变法一年半,闹出五个疑案、三篇爆文 | 清平乐肆

 任淡如 菊斋 2020-05-16
来自专辑
清平乐

C148B786-7E7A-4990-85AF-47AEAF0869F8.jpeg


复习清平乐壹
复习清平乐贰
复习清平乐叁

公元1069年,北宋历史上波澜壮阔的熙宁新政开始,新法、旧法翻覆更替,新党、旧党轮流执政,倾轧绵延数十年,范仲淹之子范纯仁、苏轼、王安石、黄庭坚、司马光等人全部深陷其中,被反复起用、反复贬谪,互责对方为误国奸臣。
而这场北宋政坛的大地震,它的前震,其实就是二十六年前,仁宗朝庆历年间的庆历新政。
那时候,55岁的范仲淹为执政官,37岁的欧阳修为谏官,在仁宗的支持下,决心变法以富国强民。在发生滕宗谅贪污案、石介富弼谋反案、苏舜钦进奏院案、尹洙分赃案、欧阳修盗甥案等一系列奇奇怪怪的案子后,庆历新政被叫停。然后,世上有了《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沧浪亭记》……

庆历新政,是从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开始的。

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三月,仁宗任命晏殊为宰相,又把欧阳修从滑州召回。宋祁也回朝担任龙图阁学士、史馆修撰,和欧阳修合修《唐书》。四月,韩琦、范仲淹也被调回汴京,同任枢密副使。
一时间,朝中能臣名士云集,宰执官有范仲淹、富弼、韩琦,台谏官有欧阳修、王素、余靖,蔡襄作诗称贺,也被欧阳修等举荐为谏官。国子监直讲石介听说后特意写了一首《庆历圣德诗》,称赞仁宗圣明。年仅8岁的苏轼入乡校拜天观道士张易简为师,读到石介这首诗以后,对韩、范、富、欧等人祟拜得不行。


这时候西夏的骚扰也已经稍为消停,面对着朝气蓬勃、磨拳擦掌的新班子,34岁的宋仁宗振奋地表示,“为朕办事的人,朕要护着”。

八月,范宗淹被任命为参知政事。
九月,范仲淹和富弼提出十项主张: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谏官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宋仁宗大都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

这场由范仲淹领头,富弼、韩琦、杜衍推行参与,欧阳修、蔡襄、石介、苏舜钦等支持辅助的变法行动,就是北宋历史上第一次改革“庆历新政”,它比后来的“熙宁变法”,早了整整二十六年。

这是一场摧枯拉朽、重建新秩序的官场地震。
摧枯拉朽不容易。
未及重建,一场反震,已悄然而来。

不久,泾略安抚招讨使郑戬告发滕宗谅曾在泾州任上滥用官府钱财十六万贯,监察御史梁坚随后弹劾滕宗谅。
滕宗谅就是后来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提到的贬巴陵郡的滕子京,与范仲淹是同年兼好友,这年刚刚才因为范仲淹的举荐离开泾州、调任京官。


这是庆历新政开始以后的第一桩案子。不久,还会有石介富弼谋反案、苏舜钦进奏院案、尹洙分赃案、欧阳修盗甥案等一系列奇奇怪怪的案子层出不穷地生出来……

初初步入官场的王安石有幸目睹了这一切。
这年,他22岁,刚以第四名的好成绩考中进士,并写下《读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

赐诏宽言路,登贤壮陛廉。
相期正在治,素定不烦占。
众喜夔龙盛,予虞终灌憸。
太平谈可致,天意慎猜嫌。
——王安石《读镇南邸报癸未四月作》

他预见到了庆历新政的完结。
这样敏锐的性子,是藏也藏不住的。所以,当这一年新进士王安石去拜见晏殊,晏殊絮絮叨叨地同他说:“人能容物,物便能容人”的时候,他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不屑,他觉得老宰相太唠叨了,不是个做大事的人——虽然晏殊这年也才不过53岁,其实也不算太老。

可能在这一年,晏殊的妻子王氏在生日时夫荣妻贵,得封荣国夫人。

庆生辰。庆生辰是百千春。开雅宴,画堂高会有诸亲。钿函封大国,玉色受丝纶,感皇恩。望九重、天上拜尧云。
今朝祝寿,祝寿数,比松椿。斟美酒,至心如对月中人。一声檀板动,一炷蕙香焚。祷仙真。愿年年今日、喜长新。
——晏殊《拂霓裳  庆生辰》

这一年,来拜宰相晏殊的不止新进士王安石,还有老进士柳永。
这时候柳永任地方官已三任九年,且在余杭、定海都有政绩,按理应当升职,但是竟然没有。
据说,某内史爱其才而怜其潦倒,遂趁着老人星出现的好兆头,教柳永给教坊新曲《醉蓬莱》作词以博得官家青眼。柳永一挥而就,自觉写得甚好: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柳永《醉蓬莱》

倒霉的柳永,说什么也想不到这个词竟然又戳中仁宗忌讳,仁宗越看越气,惨然掷地,从此柳永的仕途算是没什么大指望了。
不知内情的柳永怎么也等不到升职的消息,遂去求见晏殊,据说过程很不愉快——晏殊瞧不上他写的浮艳浪词,也瞧不上他。
最后救了柳永的,竟然是范仲淹的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重订官员磨勘之法,柳永申诉成功,迁为著作佐郎,授西京灵台山令。

这年还有几件国际国内的大事得提一提。
仁宗的心头痛李元昊终于接受和议,答应不再添乱。
官家的宠妃张修媛因为女儿再夭病重,自请降级为美人。
黑炭头包拯即将上场怼人……包拯于十一月被任命为监察御史里行,改任监察御史。
民间制造家毕升发明活字板印刷术,并推广上市。

转眼,便到了庆历四年。

公元1044年(庆历四年)元日,宰相晏殊邀请两禁官员(中书省+枢密院)在私邸雅集,自作《木兰花》,座上客亦纷纷以“东风昨夜”四字为首唱和。

东风昨夜回梁苑。日脚依稀添一线。旋开杨柳绿蛾眉,暗拆海棠红粉面。 
无情一去云中雁。有意归来梁上燕。有情无意且休论,莫向酒杯容易散。
——晏殊《木兰花》

东风虽回,和暖的日子却短暂得很。
宰相晏殊在汴京的日子就余下八九个月了。
范仲淹、韩琦、欧阳修、苏舜钦他们还能在汴京呆多久呢?

四月,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虽然柳永、周敦颐这些能吏因为新政得到提拔,然而大批不作为的官吏却被罢职,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声音越来越多。范仲淹反怼,说朋党有"小人之党”,有“君子之党",欧阳修也大笔一挥写成《朋党论》,然而,仁宗对朋党之论也开始产生怀疑。

六月,夏竦令人按石介笔迹编出一封给富弼的信,上告说富弼欲行伊霍之事,私撰废立诏草。
这是庆历新政里的第二桩案子。
仁宗虽然表示不相信,但深陷朋党流言的范仲淹、富弼等人深感不安,遂先后自请出京,范仲淹以参知政事的身份出为陕西、河东宣抚使,富弼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出为河北宣抚使。

太原兵重压强胡,莫对秋风忆鱠鲈。
万里天声扬紫塞,十年人望在黄枢。
定应松柏心无改,自信云龙道不孤。
应笑病夫何所补,独能安坐养桑榆。
——范仲淹《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

优游滕太守,郡枕洞庭边。
几处云藏寺,千家月在船。
疏鸿秋浦外,长笛晚楼前。
旋拨醅头酒,新炮缩顶鳊。
宦情须淡薄,诗意定连绵。
迥是偷安地,仍当饱事年。
祇应天下乐,无出日高眠。
岂信忧边处,胡兵隔一川。
——范仲淹《和延安庞龙图寄岳阳滕同年》

此时滕宗谅因为上一年的贪污案已经被贬到岳州了。
虽然有范仲淹和欧阳修极力营救,但御史中丞王拱辰咬住不放,滕宗谅遂从只削一官的轻判被加重到贬谪远地。

被王拱辰咬住不放的,还有宰相杜衍的女婿苏舜钦。

范仲淹和富弼相继离京后,晏殊也被贬离京,险恶的朝中只剩下杜衍、韩琦、欧阳修、苏舜钦数人。
这年秋冬,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苏舜钦按照惯例,卖了进奏院的废纸换钱置办酒席,唤了伎人,邀集进奏院同事和一干意气相投的朋友吃喝玩乐。
宴席未散,仁宗便收到王拱辰的举报,震怒之下将进奏院团团围了个严实,拿下所有人等。

这是庆历新政里的第三桩案子。
苏舜钦的罪名是公费私用、与伎杂坐、席上有人“服惨未除”且唱反诗。
继滕宗谅被逐出汴京后,苏舜钦也被逐出汴京,并且是削职为民,永不录用。

苏舜钦怀着愤怒的心情离开汴京,一路往南,直到在苏州停了下来。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苏舜钦【题花山寺壁】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苏舜钦【夏意】

他以四万钱买下废弃的沧浪亭,修好以后写了篇《沧浪亭记》,赌气隐居起来。

潇洒太湖岸,淡伫洞庭山。鱼龙隐处,烟雾深锁渺弥间。方念陶朱张翰,忽有扁舟急桨,撇浪载鲈还。落日暴风雨,归路绕汀湾。
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刺棹穿芦荻,无语看波澜。
——苏舜钦【水调歌头 沧浪亭】

沧浪亭修好以后,欧阳修写信给他,笑他“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句“清风明月本无价”便和苏舜钦自己写的“近水远山皆有情”一起,刻在沧浪亭最高处,至今犹存。

是年,欧阳修曾路过洛阳。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欧阳修【采桑子】

他离开洛阳,已有十年了。当年的上司钱惟演已经去世,当年的好友尹洙、梅尧臣呢?

他们当年曾同欢恣游,如今,大概要一起共患难了——庆历新政的第四起、第五起案子正在来的路上,一起告尹洙,一起告欧阳修。

雨横风狂啊。

公元1045年(庆历五年)正月二十八日,受上年进奏院案的影响,范仲淹被罢去参知政事,出知邠州、兼陕西四路缘边安抚使。同一天,富弼也被罢去枢密副使,出知郓州、兼京东西路安抚使。第二天,杜衍被罢去宰相之职,出知兖州。

三月,韩琦因为上书营救范仲淹、富弼,且支持尹洙水洛城之议,被罢去枢密副使,以资政殿学士出知扬州。

维杨好,灵宇有琼花。千点真珠擎素蕊,一环名玉破香葩。芳艳信难加。
如雪貌,绰约最堪夸。疑是八仙乘皓月,羽衣摇曳上云车。来会列仙家。
——韩琦【望江南】

七月,因尹洙水洛城之议曾经入狱的董士廉上告尹洙和盗贼坐地分赃,朝廷派特使调查这桩尹洙分赃案。查了一百多人后,根本查不到“分赃”,仅查出尹洙有民间付息借钱行为。

尹洙分赃案是庆历新政的第四桩案子,虽无实据,尹洙还是被贬到均州去收酒税了。

八月,在汴京城孤军奋战的欧阳修仍在不屈不挠营救范仲淹们。适逢欧阳修的外甥女张氏犯法(张氏是欧阳修的妹妹的夫君的女儿),被送到开封府,开封府杨日严与欧阳修素有积怨,便亲自过问此案,结果,张氏供出对欧阳修不利的证词,欧阳修的《望江南》词也被拿出来做旁证……这是和庆历新政相关的第五桩案子,欧阳修盗甥案。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
——欧阳修【望江南】

这词,被金庸写进修改后的新版《射雕英雄传》里,以影射黄药师和梅超风的不伦之恋,所以,大概,就是这样……

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被罢去河北都转运使,贬为滁州知州。

阳城淀里新来雁,趁伴南飞逐越船。
野岸柳黄霜正白,五更惊破客愁眠。
——欧阳修【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

十一月,范仲淹被解除四路帅任,贬知邓州。富弼也被解除京东、西路安抚使。

至此,主持变法改革的主要和次要人物,随着滕宗谅贪污案、石介富弼谋反案、苏舜钦进奏院案、尹洙分赃案、欧阳修盗甥案,全部被逐出朝廷、一贬再贬,星散各地。
旧法规逐渐恢复,新法规陆续废除。
庆历新政,彻底失败。

“为朕办事的人朕得护着”,宋仁宗最终没有能护住这些臣子,是护不住,还是不想护?
也许,兼而有之。
北宋朝昙花一现的文人政治随着庆历士人的贬谪,悄然隐退,别生根芽,在二十多年以后演变成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的文人党争,将无数名人卷进党争大潮,比如苏家父子,比如黄庭坚。

这年,37岁的苏洵东游京师,拟应次年的“茂才异等”科考试。10岁的苏轼跟着程夫人读书,“奋厉有当世志”。而1岁的天才儿童黄庭坚,才从“三生石上的旧精魂”降生到洪州分宁。

仁宗这年36岁,所生三子,全部夭折,八个女儿,也只活下来福康公主一个。此后有十多年,后宫再不闻有新生儿的啼哭。
后宫沉寂,前朝也很沉寂……爱顶嘴的刺头们可大都在外面呢。

公元1046年(庆历六年)

范仲淹在邓州,整治百花洲,重修览秀亭,创建花洲书院(范仲淹真的是去一个地方建一个书院),爆文《岳阳楼记》就是他在这年九月,应挚友滕宗谅之邀,在花洲书院里写的。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欧阳修在滁州,自号醉翁。滁州西南有琅琊山,山间有溪曰酿泉,欧阳修在其中修建醉翁亭,或独游,或与客游,滁人望之若神仙。就在这里,欧阳修写下不朽名篇《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我觉得他为醉翁亭题的诗也很好。

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年。但爱亭下水,来从乱峰间。声如自空落,泻向雨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响不乱人语,其清非管弦。岂不美丝竹,丝竹不胜繁。所以屡携酒,远步就潺湲。野鸟窥我醉,溪云留我眠。山花徒能笑,不解与我言。惟有岩风来,吹我还醒然。
——欧阳修【题滁州醉翁亭】

26岁的王安石自临川赴京,逐渐走上仕途。这年秋天河北旱灾,王安石东出汴河巡视旱情,为民间的贫苦所震憾,立下“宁可万世骂名,也要矫俗变法”的决心。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依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天地白日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王安石【河北民】

28岁的司马光也在这一年赴京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赴京之日,僚友们空府出动,置酒为他饯行。司马光意气风发,烂醉樽前,怀抱满腔壮志,“虽万千事吾往矣”。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涂。
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
——司马光【留别东郡诸僚友

30岁的周敦颐在郴县任县令,公务之余,利用旧有的县学兴教讲学。大理寺丞程珦在南安认识了周敦颐,见他“气貌非常人“,与之交谈,更是钦佩,遂与他结为朋友,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颐送到南安拜其为师受业。

到这一年,经历庆历新政的仁宗时代已走完二分之一,旧人渐渐老去,新人正活泼泼地纷至沓来。

1047年,滕宗谅卒。尹洙卒。
1048年,李之仪生。朱服生。
1049年,苏舜钦卒。叶清臣卒。秦观生。
……

迎新送旧中,往日的少年天子已年近不惑。高歌猛进非所擅,雄图霸业将安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7:56 AM , Processed in 0.15810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