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0|回复: 3

[转贴] 高考冒名顶替,这事儿在古代不是要杀头的吗!|山河小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6-2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冒名顶替,这事儿在古代不是要杀头的吗!

 阿舒 山河小岁月 2020-06-26

出差途中连续看了两则新闻,都在山东。


1179B065-4372-4858-B060-41B5E2D0DEE7.jpeg


2004年,一个叫陈春秀的女孩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16年之后,她才知道,其实她被山东理工大学录取,但被另一个人冒名顶替,冒名顶替者写了个承认材料,把所有罪责推给了已经去世很久的舅妈,材料里是这样写的:


当年入学的材料是舅妈办理的,舅妈在2004年孩子入学一个月后便去世了,他们对具体顶替细节并不知情。


36DC2BB1-14C7-4CA2-B828-3C526FDE3EB5.jpeg

陈春秀

1997年,另一个叫苟晶的济宁女孩成绩不错,但她最终成为全班唯一连大专都没有考上的人。过了几年,她的班主任向她承认,他让自己的女儿顶替了她去上大学。


1EFFDDD3-482E-4A50-877C-C9114F420FF6.jpeg


而现在,这个曾经教她写作的山东男人在她公司楼下徘徊,她的同事问起,他说:“她和我的女儿有点矛盾。”根据“天下网商”的报道,她发帖之后,“陆续有山东的电话打到家中,告诉苟晶当地很重视,成立了专家组进行调查。除此之外,电话中还有一些委婉的表示:‘中心思想不外乎希望我删帖,认为我把在全国网友面前破坏了济宁的正面形象。”


C685ED21-C2C8-4B14-B2A9-7CD46581F2A8.jpeg


我被气到恨不得立刻坐到路边打开电脑,是因为在另一篇报道里看到了这样的细节:


罗彩霞案中,那个冒名顶替这个农村姑娘的爹,叫王峥嵘,是公安局政委。罗彩霞不停问自己:为什么选中我?难道就因为我生在农村没有任何背景?


而最让罗彩霞愤怒的是,这个政委为了摆平事情,对她说:


“小罗,你会发现你认识我,是你的荣幸!”



6146CCD9-CF84-4BD8-82B1-FE7AE1971965.jpeg


今年是2020年吧,为什么这些冒名顶替者被戳穿之后都如此大言不惭甚至洋洋得意呢?


你们以为你们干了什么?

只是简简单单偷走一张录取通知书吗?

不是的啊!

你们偷走的,难道不是别人的人生吗?


28E4D937-5A2B-483F-A967-9369738400D7.jpeg

陈春秀的父亲


更何况,冒名顶替这件事,搁在古代都是大罪好不好啊!!!!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B3C1108-D77C-408B-82EE-2B96766AA942.png


科场冒名顶替古代就有。


最典型的案例来自朱克敬在《瞑庵杂识》上讲述的一个,顺便说一句这本书很好看,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里可以看到电子版:


781D7A7E-C19A-48BF-B82B-D8304585E338.png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湖南省城乡试,富家子傅进贤买通了负责考场的小吏,把一份甲类试卷割下姓名籍贯栏,贴到自己的试卷上。发榜时,傅进贤高中第一名解元。


被割了卷子的人,是湘阴县的彭莪。彭莪考完试,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就把文章给在岳麓书院读书时的老师罗典看,罗典看了也大为赞叹,认为学生今科一定高中。


结果一出,彭莪名落孙山,傻眼了。


他的老师罗典没有放弃,去官署中读到了本届中举士人的文章,然后发现第一名试卷竟是彭莪的文章,上面的大名却是傅进贤。


罗典当即向湖南巡抚告发,傅进贤居然托人找到彭莪,说愿意帮他捐个道员,并给他白银万两及良田美宅等,又多方拜托彭的亲友来游说(这些情节是不是特别眼熟)


彭莪有点动心,但罗典坚决不让步,他认为,如果彭莪接受,等同傅进贤一样犯罪。


最终,傅进贤和操作的小吏都被砍掉了脑袋。


对,是砍掉了脑袋。


而更可怕的是什么?


萧穆的《敬孚类稿》上讲,那个具体负责割卷操作的小吏叫攀顺承,临刑前他说:


彭某之事,何足异哉?前有新化戴某先生,历试八科均中试,均为我所抽换他人卷得之,彭某仅一试,何足异哉?”


监斩官立刻宣布马上行刑,无他,怕又要追查,节外生枝。


可是那些被抽换卷子的人呢?


他们永远被埋没在了历史的尘埃。


但有句港句,清代对科考舞弊是非常重视的。


那时候没有照相机,为了防止冒名代考,考生履历表上有个“面貌册”。之前做《皇上吃什么》的时候,苑洪琪老师告诉我,“面貌册”其实也没那么靠谱,因为里面一般都是“面白无须”“面黑有须”这种,除了长了麻子或者酒窝的,其他看上去也差不多。


不过,也有较真的,钱泳的《履园丛话》上记述,一个叫胡希吕的主考官就对面貌册非常看重。


有个秀才,面貌册上填了“微须”,结果到了核对的时候,问题来了。

考官大人认为,“微须”就是没有胡子,因为朱熹在《四书注》中说:“微,无也。”

秀才不服气,回答说孟子讲“孔子微服而过宋”,按照老师的解释,就是孔子打赤膊过宋咯。

这才过关。


692DBCF4-7786-4BF8-B422-0CD8B5C031D5.jpeg

清道光《江阴县志》“名宦”卷载考官胡希吕传略。


但我是可以理解这位考官大人的,因为要是不小心放过了,事情败露,下场那是相当可怕。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18A8EFC-CD54-4335-AA65-967762F15246.png


究竟有多可怕?我在一篇《清朝科举考试舞弊要案的计量历史学分析》上看到了一个关于清代考场舞弊案审判的总结:


779D6C7B-8F64-459D-880E-93E83A690B67.png


我也可以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咸丰八年(1858年),一个叫罗鸿禩的考生当时在刑部当公务员,公务员是捐来的,他发现没有功名就始终被人看不起,于是打算回炉去考个乡试。但自己确实学渣,估计考不上,于是重金贿赂了当时北京(顺天府)乡试主考官柏葰的家人靳祥。靳祥在考试结束之后,借着帮助老爷整理考卷的机会,从正榜中取出一卷,和罗鸿禩的考卷对调。


但清代的考试,入了正榜的卷子是还要复审(磨勘)的。靳祥的手段比较粗糙,用的不是上文我们讲过的“割卷”方法,而是直接掉包,也就是说,虽然中榜,但卷子还是罗鸿禩本人的。磨勘官员一眼看出这份考卷文理不通(太学渣了!),于是向御史孟传金透露此事,御史告状,咸丰皇帝亲自审核,觉得这个复查的卷子不够中榜。


为了慎重起见,咸丰皇帝让罗鸿禩到南书房重考一回,但罗依旧出品粗糙,这下无可抵赖。


罗鸿禩的心理素质很差,也没有什么帮他办事马上就死了的舅妈,随便一审,不仅把靳祥供出,还有同考官浦安。


但咸丰帝是很喜欢柏葰的,因为他在朝廷的名声非常好,管理过朝廷三库,一点没有贪污。主持江南乡试,他还专门上奏朝廷,豪门大户把漕运征收压力转嫁给普通老百姓,算是个体恤百姓的好官。


刑部也看出来,皇帝可能想要放柏葰一马,所以结论是“听受嘱托,但查例并无仅听嘱托,不知交通关节,且想来亦未办过似此成案”。这句有点难懂,我解释一下:“嘱托”是《大清律》里面的一项罪名,你可以理解成考官接受了考生的贿赂,如果查明,是“斩诀”。但是刑部讲,这个嘱托一般都和“交通关节”连在一起,这件事是仆人干的,不是柏葰直接和考生联系,我们没办过这种情况的案子,还是请专案组来办吧。


00E9967B-6F39-4E31-B293-1BC2852BE1B4.jpeg


专案组的组长是柏葰的死对头肃顺,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认为柏葰在事后收了罗鸿禩16两银子(但罗当时送的名义是孝敬),这就是受贿,所以就是“嘱托”,应当判“斩立决”。


下达杀头的旨意时,咸丰皇帝是流着泪的。


而旨意送到刑场时,柏葰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以为自己最多是流放,甚至让家人给自己准备好了远行的衣服。他是清朝历史上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有不少人认为,柏葰之死主要和肃顺有关。不过,《清史稿》记载,辛酉政变之后,御史任兆坚上疏,认为柏葰是被肃顺迫害,应被昭雪。两宫皇太后代替年幼的同治皇帝所下的诏书却是:


“柏葰听受嘱托,罪无可辞。惟载垣、端华、肃顺等因律无仅关嘱托明文,比贿买关节之例, 拟以斩决。由载垣等平日与柏葰挟有私仇,欲因擅作威福,竟以牵连蒙混之词,致罹重辟。皇考圣谕有‘不禁垂泪’之语,仰见不为已甚之心。今两宫皇太后政令维新,事事务从宽大平允。柏葰不能谓无罪,该御史措词失当。念柏葰受恩两朝,内廷行走多年,平日勤慎,虽已置重典,当推皇考法外之仁。”


看,连慈禧都明白,柏葰“罪无可辞”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0037375-6269-4EB0-96BF-14FB1A827F97.png


从古至今,为什么人们最为痛恨的,便是科场舞弊?


因为这场考试,是穷人家的孩子依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康熙五十六年,杭州人充满愤怒地把财神像搬进文庙,因为丁酉科浙江乡试,正主考索泰“贿通关节”,让“素不能文”的陈风墀中举,这件事最终由康熙皇帝亲自下旨,陈风墀绞监候,索泰斩监候。


我在第一历史档案馆里查到过一件奏折,折子来自河东总督王士俊,奏报的是考官俞鸿图收受贿赂,四爷看了特别生气,批示是:“未料俞鸿图负恩至于此也。”下旨问斩的谕旨里,你仍旧可以感受到他的愤怒——


30D1A6C6-11BB-45D8-87A1-363C2F0621CB.png


最终,俞鸿图被腰斩,据说,家里人也没有思想准备(为什么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罪不重!),以为罪不至死,所以没有提前收买刽子手。俞鸿图死得惨状异常,扭动半截身体,在现场写了七个“惨”字。


但那些被他坑害了的考生呢?


他们不惨吗!!


无数士子皓首穷经,艰于一第,曾有落榜举子作《离亭燕》,其中几句,


“君不见世上儿曹,有多少玉楼文,有多少金銮草,有多少孙山康了。洗愁肠一尊绿浇,粲心花三条红照,脱不尽书魔旧套。若不是广寒梯跌了脚,蓬瀛路迷了道,郁轮袍走了调,因甚价年年矮屋中,唤不醒才子英雄觉。”


如此努力,如此奋斗,只因为某些学渣的贪念,他们莫名其妙就被毁掉的未来。这一切,又由谁来补偿呢!!!


行文至此,忽然发现,陈春秀所在的学校,是武训高中。


985AA75D-4314-42FF-9C58-A93BD6B23C23.png


武训是谁?


是一边讨饭让人随意取乐打骂,一边把乞讨来的钱用于办学的清末著名乞丐。武训这个名字,是光绪皇帝下旨取的,他一辈子的目标,是让穷人家的孩子能有书读。我不知道武训泉下有知,对在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学校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当作何感想。


请不要轻轻放过让陈春秀和苟晶们绝望的顶替者,请一定找出背后的黑手。


为了未来。


E688A4AC-0610-48DE-83A3-35D66B7D7272.png



738ECA7D-7621-4893-8CDB-3897328CD992.png

1、黄超、向安强,清朝科举考试舞弊要案的计量历史学分析, 广东教育学院学院,2010-02-2

2、任志超,清代科举考试舞弊行为及防治措施研究,内蒙古大学,2018

3、邹艳妮,清代江南乡试研究,湖南大学,2016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8 09:31 AM , Processed in 0.1174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