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军事] 《校场》2020-06-30:若蒋、张坚决抵抗能否延迟日本的全面侵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 04: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校场:若蒋、张坚决抵抗能否延迟日本的全面侵华
2020年06月30日 17:12


1.png
在之前的《校场》留言中,有一位网友提问说他看到了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日军入侵东北时张学良和蒋介石坚决抵抗,会让反对关东军的文官系统抵制,从而有效推迟日军全面侵华。想想问问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而要全面的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回到七七事变乃至更久之前,看看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日本。



2.png
对于日本的明治维新,国内的历史教材往往篇幅不长,且很多时候只是用来和我国当时的洋务运动相对比的,并通过中日甲午战争中方的惨败得出结论:洋务运动不如明治维新。但这就会给人一种误解,让人误以为明治维新就是“好”的。而事实并非如此,正如世界上任何一场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革命一样,其成果往往会被大资产阶级所窃取。这在日本也不例外,只不过根据日本的历史文化特性,窃取明治维新胜利果实的并非新兴的资产阶级,而是集官僚、资本于一身,同时带有非常鲜明封建家族裙带关系色彩的藩阀,即萨、长、土、肥藩阀集团。



3.png
这些藩阀在明治初期确实推动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但从长远来看,其浓重的封建家族色彩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日本社会的不公平。加之这些藩阀又基本个个都是窃国自肥的硕鼠,日本底层人民对其的不满也日益加深。这为后来日本社会的一系列动荡埋下了伏笔。



4.png
而另一个伏笔则是:以明治藩阀为代表的日本新统治阶级深知强国必须强军的道理,因此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长期占据国家发展中的绝对重要地位,国家的大量资源开始向军队倾斜。而为了培养新一代的优秀军事人才,日本政府很喜欢公费送年轻有为的下级军官去欧洲军事强国深造。但问题也来了,这些年轻有为的下级军官大部分看不惯长期把持朝政、贪腐无能的藩阀们,因此到欧洲之后除了学习军事知识,也开始接受欧洲的政治思想。相比于这些军人,日本的其他平民大多没有这样的机会,相衬之下,日本军队就成为了日本新思潮的大本营。



5.png
彼时,被称为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六期三羽乌的,三名正在德国留学的日本年轻军官——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和冈村宁次痛感日本之落后,西方之强大。认为明治维新的胜利果实被国内贪腐无能的宗族藩阀所窃取。三人于是誓约组成血盟,立志回国之后进行革命,扫清长州藩阀,重建日本军队。这一年是大正十年(1921年)10月27日。第二天,他们在陆军士官学校的小学弟东条英机(陆士十七期)也加入了这个结社。后来这个结社被称为二叶会,并被认为是日本最终走向军国主义的起点。



6.png
随着二叶会的发展,在其影响下,越来越多非宗族出身的少壮派军官接受了他们的“革命观点”,并由此诞生了许多类似的帮派。其中就有由铃木贞一、石原莞尔、村上啓作、根本博等人组成的木曜会,这也是一个对后来日本的军国主义有深刻影响的结社。木曜会的核心成员之一,石原莞尔思维非常活跃,“革命热情”也十分高涨。据说此人在听说中国辛亥革命成功后大喜过望,还曾经组织其手下的官兵听他演讲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随后还对天鸣枪,高呼“支那革命万岁” (注: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不承认有“中心”之意的“中国”一词,而常用“清国”、“支那”等相称,此处石原莞尔所言倒并非蔑称,只是习惯使然)。



7.png
相比于其他的下级军官,石原莞尔对于战争史的研究相对较多,本人还是一个所谓的“中国通”,这两个因素对他后来的军事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昭和4年(1929年),石原在一次集会中公开演讲了他对战争史的一些研究。在演讲的最后,他提出了这样一种观点:东西方之间为了争夺世界的领导权,必然会爆发一场“最后的战争”,而为了对这样一场战争做准备,日本必须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和中国的军事同盟。



8.png
后来,石原莞尔的这次演讲被整合、编辑成为了一本书《战争史大观》,其中最后的预言部分则在1940年被编辑出版为了《最终战争论》。由于石原巧妙地在其军事思想中插入了大量与日本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和其他玄学相关的内容,在尚未形成科学观念的当时非常有蛊惑力,获得了大量少壮派军官的追捧和信奉。



9-compressed.jpg
在“最终战争”理论的指导下,所谓“满蒙领有论”也营运而生,其根本思想是,日本需要有足够的领土面积和自然资源来应对“最终战争”。而日本附近的“满洲”正符合这种条件。当时木曜会的核心成员认为,满洲是中国的“华外之地”。由于当时中国军阀割据的现状,以及中国境内的军阀势力的军力相比于日本的军力过于悬殊,因此如果日本入侵满洲,蒋介石的所谓“中央政府”既管不了,也不想管。因此,他们认为占领满蒙最大的阻力不在于可能与中国爆发的战争,而在与这项战略与苏联的所谓“对海政策”有冲突,因此苏联很有可能插手干预。由此可见,从理论角度上,当时的日本少壮派压根就没把中国,尤其是蒋介石当回事。



10.png
上述两个在当时的日本陆军中非常有影响力的两个团体,一个为日本的青年军官提供了行动力,另一个为他们提供了行动纲领。因此两个团体也一拍即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军政同盟——一夕会。而这个一夕会最重要的两个政治意图就是通过陆军中的人事变动,实现强力政策的快速推行。以及解决满蒙问题。至1931年,前一个政治目的基本已经达到,从陆军省到参谋本部,再到教育总监部、航空本部、内阁资源局,最后到关东军内部,重要职位已经几乎被一夕会的成员把持了个遍。



11-compressed.jpg
这些人现在有足够的行动力,明确的行动纲领,最可怕的是其中的大部分还都有为日本“杀身成仁”的觉悟。因此很难想象其发动的九一八事变会因为东北军的全力抵抗而惨淡收手。至于问题中所提到的日本文官集团,就更构不成什么威胁了。此时他们在日本国内的政治斗争中完全被军官集团压制。如果在九一八事变这种时候出来反对军官们的行动,恐怕只会让二二六事变来的更早,且其针对的目标从统制派变成文官集团而已。



12.png
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军官团体之间的矛盾开始浮出水面,他们在不同的政治主张下分裂成了统制派和皇道派两大派别。而这两大派别除了政治主张不同外,军事主张也并不相同。以永田铁山、石原莞尔、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为代表的统制派主张联合中国对抗西方,但其中的一些人认为中国不会乖乖听日本的话,因此作为大哥的日本应该先使用武力教训一下中国这个不听话的小弟。而以荒木贞夫、真崎甚三郎、小畑敏四郎等为代表的皇道派则认为,应该避免与中国的直接冲突,因为这会激发出中国的战争潜能,将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泥潭。同时更会把英美等亲中国家拉下水,让日本“八纮一宇”的征程“中道崩殂”。因此而应该把扩张的矛头指向英美看不惯的苏联。



13.png
这次激进军官团体公然分裂的结果就是皇道派的部分少壮派军官独走,发动了口号为“昭和维新,尊皇斩(讨)奸”的二二六事变。此事的结果是皇道派全面失败,统制派全面掌权。不过正如上文所说,统制派自身在军事思想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掌权后,统制派内部又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而这次冲突的结果是石原莞尔及其所代表的温和统制派全面边缘化,以东条英机为代表的激进统制派近乎完全掌权。因此,激进统制派的战略观点也成为了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主流观点。而这一战略观点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



14.png
现在国内网络上的很多人喜欢把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都描述为日本下级军官的“独走”,但这显然忽视了当时日本的政治现状。事实上无论是九一八事变还是七七事变,背后反映的都是日本掌权派的真实意图和当时日本军队内部的主流意见。当然,这里的“掌权派”也好、“主流意见”也好,实际上都是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政治斗争的结果。换句话说,日本会不会全面侵华、什么时候全面侵华,和日本在军国主义道路上的政治斗争有很大的关系。



15.png
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不会变的:无论是皇道派还是统制派,无论是温和统制派还是激进统制派,大家都是从一夕会这个激进团体走过来的,都强烈主张军国主义道路、信奉最终战争论并认为“为国杀身”是一件及其荣耀的事情。因此,无论二二六事变的结果如何,无论到底是统制派还是皇道派当政,当时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潮都会愈演愈烈。而在这样一个军国主义日本的周围,是容不得我们心存侥幸的。在面对侵略时,我们奋起反抗自是天经地义,但无论我们怎么反抗,都不可能改变当时日本全国上下发自肺腑的狂热。能够扑灭其狂热野心的方法只有彻底将其击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6:30 PM , Processed in 0.08008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