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8|回复: 0

[人世间] 滞留美国五个月,回国还有希望吗|全民故事计划 No.48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19 10: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滞留美国五个月,回国还有希望吗



他想到自己拖家带口的,回国后工作保不保得住也不一定,再加上当下的现实情况,越想越激动,这电话看来是非打不可了。

10.png
 这是全民故事计划的第487个故事 

今年1月22号,张亦弛带着全家五口人从上海启程,到美国旅游过春节。
按他的计划,一行人先抵达纽约,接着游览华盛顿和波士顿,之后飞往西海岸,从旧金山沿著名的1号公路一直南下,自驾去往洛杉矶。
他们计划2月9号过完元宵节,再乘机回国,一场计划得非常完美的旅行。
直到1月31号,他突然收到航空公司发来的邮件通知:回国航班取消,建议改签。
当时他们正在金门大桥旁边的观景台上拍照,赞叹风景壮丽,张亦弛心想“好事多磨”,自己和妻子之前想着玩一圈太累,回去再歇两天,本就多请了一礼拜的假,不如索性就改签晚几天的航班,可以再去一趟拉斯维加斯。
五分钟后,航班取消的消息,再次发了过来。
张亦弛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把手机往裤兜里一插,奔向旧金山海湾的夕阳余晖中。
旅行的快乐,在第二天上午就被打断了。
张亦弛起床翻手机,看到朋友发来的微信,问他们“还回得来吗”,接着是一条新闻链接:“美国启动公共卫生紧急状态,三大航空公司停飞中国航线”。
张亦弛翻看了好几家媒体的报道,确认新闻的真实性。脑子里只有四个字:赶紧回国。
对比国内人人自危、严防死守的劲头和美国人轻视散漫的状态,张亦弛觉得新冠病毒迟早会在美国大规模扩散,甚至比国内严重得多。
他跟妻子当即决定先不去洛杉矶。眼下最要紧的,是做好防护和尽早回国。两人分工,张亦弛出门找药店买口罩,妻子留守酒店订机票。
他们的行动还是慢了一拍。之前国内疫情严重,身在美国的华人和留学生大批抢购口罩寄回国内,现在美国疫情来袭,口罩更加紧缺。大半天过去,张亦弛找了四家药店和两家超市,只买到了20只口罩。
至于机票方面,妻子查了各个售票网站,所有回国航班未来一个月都是“售罄”状态。
之后的每天,夫妻俩不停盯着手机屏幕,生怕错过每一个航司放票的时机。
转眼五个月了,张亦弛一家人还留在美国,挤在一个60平米的旧金山小公寓里。
11-compressed.jpg
张亦弛一家人租的公寓 | 作者图

公寓是在网上一个华人地产中介那里租的。面积不大,电磁炉微波炉烤箱冰箱都有。
加上距离市中心联合广场不远,购物方便,张亦弛没多想就定了下来。
他们一家之前住酒店,房间费用每天将近450美元,现在仓促租下的公寓虽然小,但月租3000美元,比起酒店已经相当划算了。
公寓有两个房间,父母住一间,张亦弛一家三口挤一间。
搬进去的第一天,妻子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公寓里没有洗衣机。
美国很多老式公寓都没有预留洗衣机的位置,而最普通的洗衣机加干衣机售价基本都超过一千美元,改装安装还造价不菲,公寓里没有洗衣机是常态。大部分美国人都习惯每周去一次公共洗衣房,洗衣加烘干只需两三美元。
对于中国游客来说,这显然让他们无法适应。
张亦弛一家五口带的换洗衣服,也就只够旅行的这些日子。现在租了公寓在美国“打持久战”,之前积攒的脏衣服不得不洗。
两口子在网上研究了如何在公共洗衣房洗衣服,又找了公寓附近的洗衣店,去超市买了各种看不懂说明书的洗涤用品,一次性把所有的衣服都洗了。后来的日子,妻子总觉得公共洗衣房会感染病毒,衣服不干净穿着难受,决定以后还是要自己一件件手洗,安全第一。
在公寓里,张亦弛夫妻俩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查机票。他们通过国内朋友帮忙,联系上国航在旧金山的营业部,但对方回复说机票现在是“光速售罄”,没有内部渠道订票占座。
他们又打电话给南航和东航的客服,得到的答案依然是“不确定什么时候会有票,不保证已购买的机票不会被取消”。
张亦弛在网上看到,有不少滞留美国的游客从第三国转机成功回国,就开始研究从加拿大、英国、日本、韩国、甚至白俄罗斯转机回国的方案。但妻子让他别折腾,带着老人和孩子,长途转机感染病毒的风险太高。
他又想到坐私人飞机回国,可是每人至少要3万美元,他们夫妻俩实在拿不出。
3月底,国内疫情已经遏制,武汉也即将解封,美国这边却早已失控。感染人数突破一百万,全国有30个州都宣布进入“灾难状态”。
旧金山宣布“居家避疫令”,禁止非必要的外出。美国只要求重症患者入院就诊。市长称旧金山大概有700人确诊感染,但张亦弛猜想,实际感染人数或许早就破千了。
美国官方把中国形容成新冠病毒的“罪魁祸首”,导致各州接连出现歧视华人的情况。
张亦弛一家本就小心翼翼,现在更是精神紧张,生怕哪天有人破门而入。而他需要去附近的超市采购全家的生活物资,又不得不出门。
超市距离公寓步行虽然只要5分钟,但中途有个空旷的小广场,经常有一小撮人聚在一起聊天打闹。张亦弛经过广场的时候,总有人对他骂骂咧咧竖中指,他把卫衣帽子往头上一戴,快步通过不予理睬。有一回,他正在默不作声地走路,两个小孩大笑着从背后对着他砸去一罐可乐,幸好他行动敏捷,躲了过去。
手头的现金所剩无几,ATM机就在往返超市的必经之路上。张亦弛快速瞄过几次,机器支持银联取款,但总有一个流浪汉长期在ATM旁边徘徊。他犹豫了很多次要不要取钱,担心现金还没在自己手里捂热就入了流浪汉的口袋。
12.jpg
街头随处可见的流浪汉 | 作者图
然而,在路上遇到的这些情况,张亦弛一次也没开口跟家人说起。每次妻子问起路上有没有遇到麻烦,他就只是笑笑说:“以后得少出去几回,咱们剩的口罩快不够用了”。

生活上的这些问题,忍一忍倒是可以解决,更多的难题接踵而至。
父母都有基础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来时备的药早吃光了,在美国没有医疗保险看不起病,再加上特殊时期也不敢随便找医生,俩老人近来都出现了各种程度的身体不适。
长期待在室内,不仅孩子受不了,老人的心情也变得格外焦虑。
“早知道就不来了,你说咱们一大把年纪瞎凑什么热闹啊!”
“万一我们一直回不去可怎么办?”
“唉,我可不想死在这儿啊......”
父母每天坐在沙发上重复着同样的对话,紧接着是一阵唉声叹气。
张亦弛除了刷票和出门购物归来的例行问候,几乎再无和妻子过多交流。他深知妻子的情绪也处在崩溃的边缘。两口子是各自工作单位的HR,已经被分别催过好几次,要求尽快返回工作岗位,否则随时可能被裁员。
孩子这边,因为要倒时差上网课,妻子不仅要帮着记课表、辅导作业,大晚上还得坐旁边盯着,生怕孩子睡着不听讲。忙完了孩子,白天还要做家务、安慰老人。
父母的哀叹和孩子的哭闹混在一起,让张亦弛觉得头大。那天他实在是呆不住了,看了一眼正在低头闷声刷机票的妻子,推开公寓门,隔着口罩深吸了一口气。
公寓里的厕纸不够了,张亦弛步行去往超市。
之前听说美国人疯抢厕纸,那会儿疫情刚开始,张亦弛觉得美国人的思维太“奇葩”,不囤食物反而抢起手纸来。妻子还打趣说:“没纸还可以冲水嘛。”
结果现在一家人开始犯难,厕纸原来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大问题。
美国厕纸比国内用的纸都要薄,看着厚厚一卷,其实根本不经用。他们谁都没有经历过五个人一起住的生活,完全没料到厕纸超越口罩,成了头号必需品。妻子注册美国亚马逊账号网购各种卫生纸,只下单成功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抢到过。
疫情期间,美国超市的食物储备丰富,张亦弛去的这家超市,各类食物从未断供,还能买到国内常见的陈醋酱油等中式调料,算是他们困顿生活中的一点安慰。
不过,超市纸巾货架上却永远是空空荡荡,不仅没有厕纸,厨房纸、面巾纸、手帕纸,甚至连湿纸巾都没有。一家五口,没有厕纸,很长一段日子,只能节制着上厕所。
13.jpg
厕纸区空空荡荡的货架 | 作者图
到了超市,看到厕纸区一如既往,张亦弛叹了口气,挑了点青菜,准备结账回家。
红头发的柜员小哥戴了个三角巾做的面罩,头也不抬地给货品扫码。
张亦弛每次看着都胆战心惊,美国人没有戴口罩的习惯,疫情爆发的前两个月,无论是美国政客还是医学专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戴口罩对新冠病毒无效”的说法。在他们看来,隔离不代表消除,所以戴口罩没用。一直到了5月,新冠感染人数在美国突破百万,美国人才重视起来,呼吁戴口罩或者面罩掩住口鼻。
张亦弛看了看小哥,用不熟练的英语问:“When and where can I buy toilet paper?”小哥摇摇头,示意张亦弛付款走人。

回到家,刚换好衣服,就听到妻子说:“群里又吵起来了。”
妻子说的是由一帮滞留在旧金山湾区的中国游客自发组建的疫情互助群,专门交流买机票的情况和心得。张亦弛刚进群的时候,里面只有不到50人。
短短几天,就已经发展成200多人的大群。
可想而知,像这种规模的“滞留人员互助群”还有许多。
“又吵什么?吵来吵去不还是得服从‘五个一’?”张亦弛最近没少看新闻,民航局制定“五个一”政策,机票紧张,大家有家回不去,心里有气。
“骂使馆呗,有人打电话让他们给安排包机,或者帮忙买机票,他们说不行。”妻子愤愤地说,“明摆着就是打官腔不管我们嘛,可不是要被大家狠狠地骂。”
群里早就有人贴出了驻美国各个使领馆的热线号码,张亦弛之前被妻子催过好几次打电话给他们,可他深知大使馆说了不算,也没权利安排航班,多说无益。
只要现行的“五个一”政策一天不取消,他们就得多在美国待一天。
“据说有包机接留学生和未成年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接我们回国?”妻子说。
“哦。”张亦弛无精打采,懒得接话。
妻子看他无动于衷,突然想到今天群里发的消息,又接着问:“咱们那个外汇政策你知道不?一年不能换超过10万人民币等值的美元,咱们现在花了多少你算过没?万一额度到了,取不来钱怎么办?”
张亦弛心里惊了一下,来美国这么久了,不计其数地花钱。妻子说得对,再这么下去,换不来美元,无疑是断了后路。
妻子补充说:“没准新开了游客包机,咱们没打电话不知道呢?”
对啊,万一有包机呢,既然留学生有包机,没准也有游客包机,或者留学生包机上能给我们让出几个位置。张亦弛心想。
他想到自己拖家带口的,回国后工作保不保得住也不一定,再加上当下的现实情况,越想越激动,这电话看来是非打不可了,于是拿起手机拨通了电话。
接电话的女士很明确地告知,目前没有针对滞留游客的包机安排,登记了他们一行人的情况表示会向上级反映,请他持续关注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和安排,在耐心等待的同时,做好防护。另让他可以去领口罩。
张亦弛苦笑了一声,来自对方的答复对改变目前困境毫无作用。他抬头看向一直紧张地盯着自己的妻子,无奈地摇摇头。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旧金山的疫情从5月起有所缓解,逐步解封,但他们还是不敢出门。一是因为口罩不够,要攒着给张亦弛出门采购时用;二是在美国没有医保,担心万一感染了,没钱救治。
目前最紧要的是解决父母吃药的问题。张亦弛在网上查到旧金山有一家叫东华医院的华人医院,于是想办法让老人看上了病。因为没有医保,每次看病挂号费就要100美元,药费需要400美元,这还仅仅是一个月的用量。
只要滞留在美国,每个月这500美元肯定是免不了的。
张亦弛仔细算了笔账,觉得自己和妻子换美元的额度差不多到顶了,就打电话请朋友帮忙换美元,但麻烦的是,不知道换好的美元应该怎么转到自己的手上。
14.png
美国疫情分布图 | 作者图
5月下旬,由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发的美国骚乱,已经在6月份蔓延到旧金山,更是让张亦弛全家不敢踏出公寓半步。
租住的公寓距离市中心很近,张亦弛连着几个深夜都能听到街上传来的喧哗,商店橱窗被砸的噪音伴着暴乱者的吼叫呐喊声和警车鸣笛声,偶尔还能听到枪响。他不敢推窗出去看,只能和妻子交换个眼神,捂好孩子的耳朵。
6月4号,张亦弛又迎来当头一棒。
他在新闻上看到美国交通部发布通知,美方将从6月16日起禁止中方航空公司的定期客运航班来往美国。
美国三大航空公司在2月初就停航中国,如果在6月16号连中国的航空公司也被断航,张亦弛全家就彻底回不去了。未来将是一片漆黑。
他和妻子每天坚持刷票,希望赶紧离开美国。这几个月里,他们将“改签-被取消-重新订票-被取消-改签”这个过程已经重复了七次,在“兴奋-失望-兴奋-失望”的循环里也转了无数遍。订机票订到麻木,什么时候回国,未知。
他和妻子的护照年底就该到期更换了。如果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买不到机票,护照有效期不到半年,连买机票的资格都没了。张亦弛想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馆申请换发新护照,可领馆疫情期间不对外营业,如何申请,未知。
美国旅游B1/B2签证只有6个月期限,滞留已近5个月,张亦弛需要在美国移民局的网站上给全家申请签证延期,能不能获批,也是未知。
在各种未知的夹击下,张亦弛真的要崩溃了。
眼下唯一的好消息,是美国交通部在6月15号又发布了新通告,允许中国航空公司每周飞美国不超过4班。这样一来,目前中国还在运营的4个直飞航班算是保住了。
张亦弛看到新闻,尽管知道机票依旧难抢,回国依然无期,还是忍不住说了句:“阿弥陀佛,谢天谢地”。
担惊受怕的漂泊日子不好过,张亦弛从未像现在这样迫切地想回国。以前只知道中美之间隔着太平洋,如今才深有体会,虽然一水之隔,但回家真的太难了。
撰文 | 辛悦然
编辑 | 蒲末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5:45 AM , Processed in 0.0618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