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6|回复: 0

[旅游天地] Wrangell:为什么阿拉斯加人不喜欢联邦政府? | 慢船去北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9-19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源济 于 2020-9-12 02:38 AM 编辑

Wrangell:为什么阿拉斯加人不喜欢联邦政府? | 慢船去北方

 SummerAfar 远夏在路上 2020-09-10

IMG_5121.JPG


在Wrangell的第一个早晨,发生了小概率事件:睡懒觉。


如果你熟悉远夏,一定知道在我们的旅途中,不错过任何一场日出日落是默认设置。作为资深Fear of Missing Out患者,每一个黎明与黄昏,哪怕云彩只有一丝被染红的希望,也得毫不犹豫地做好拍照准备。带着“也许没戏”的侥幸心理睡回笼觉?万万不可。


唯有像这天,车窗外浓雾遮天蔽日,滴滴答答的雨水打在车身上,我们才确信日出100%没得拍,然后心满意足地钻回睡袋。


睡到自然醒,真香!


这是慢船去北方系列连载的第五篇。2019年夏天,远夏带着自家的小蓝车,从美国本土登上渡轮航向阿拉斯加。游览过“北方的优胜美地”,又在“阿拉斯加第一城”停留两天,我们抵达旅途第二站Wrangell,和熊熊近距离亲密接触一整天之后,要看看人口仅有两千,不通公路的孤岛小镇是副什么模样。


慢船去北方 | 用一个夏天,开一辆车到阿拉斯加,然后在秋天卖掉它


IMG_5122.JPG


IMG_5123.JPG


IMG_5124.JPG


IMG_5125.JPG


IMG_5126.JPG


IMG_5127.JPG


我们平时习惯的旅行节奏永远紧赶慢赶。被时令和季节催促是原因之一,重点还是自己主动、甚至下意识的贪心:总想用更少的时间,玩到更多的地方。从最初的牵手33天横穿北美,到后来的83天环游美国五十州,再到之前的慢船去北方第一周,旅途再长,也不能从快节奏中幸免。


Lyra:但对风光狗来说,这意味着与天气赌博的风险成倍增加。如果一处风景只停一两天,又刚巧遇上坏天气拍不到满意的照片,就等于挖了个坑,以后还得填的。自我安慰“下次再来”并没什么卵用,几乎全程都会在焦虑中度过。


Eric:和Lyra在一起之前,我从未意识到天气的重要性。原来自己出门,经常觉得赶上啥是啥,但现在去的地方多了,对比之下才能看出来,好天气究竟能为风景增色多少。


阿拉斯加东南峡湾适时提供了改变的理由:这里以阴雨著称,阳光明媚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本次靠渡轮才压低成本,万一留了遗憾,专程“下次再来”会贵到怀疑人生。


于是我们下定决心“慢船去北方”,为渡轮经过的七个停站一共安排了35天。


不过第一周的旅途就不遂人愿。因为意外刷到Anan Creek的permit,必须提前抵达Wrangell,上一站Ketchikan的停留被压缩到两天。随着渡轮北行,日照一天比一天长。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拍完晚霞睡下已经将近11点,凌晨3点多又得起床拍朝霞。高纬度的夏季简直要人命啊!


在Wrangell的大雨中,期待的慢节奏终于到来。既然要待足足五天,下个雨有什么可焦虑,赶紧补觉才是正经事——


反正,总会放晴的嘛。

IMG_5128.JPG


IMG_5129.JPG


IMG_5130.JPG


再醒来时已是上午十点。


濛濛细雨从昨夜一直滴答到现在。车窗仿佛变成一块毛玻璃,外面是雨水,里面是两个人呼吸凝成的厚厚水汽。找钥匙解锁再推开车门,远方的山海也没清晰多少,白雾轻轻地飘在峡湾之上,空气湿润又清冽。


憋到快要爆炸的膀胱和咕咕叫的肚皮提醒着身体,该钻出睡袋了。睡车的营地位于Wrangell小镇以南14英里的一条土路上,俯瞰岛屿西侧的海峡。我们去灌木丛后走了一圈,刚准备拿出炉头烧水做饭,忽然意识到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两个网瘾中年当即决定:先开车进城,再找地方吃饭。


进城的目的地是小镇的非官方社区中心——图书馆。


很难想象,人口才两千出头的Wrangell,竟然拥有如此完备的一座图书馆,面积不大,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约莫五百平米的空间内,一侧是几大排书柜,旁边摆着若干套桌椅,还贴心地配了插线板;另一侧则是个用来举办社区活动的会议室,隔壁一片儿童区,供家长寄存小朋友。整个建筑WiFi覆盖,免费不限时。


在阿拉斯加不通公路的小镇,市政图书馆承担着远多于藏书的功能。最重要的便是网络,很多当地人从事蓝领工作,家里不装宽带,偶尔有事就把这里当成网吧,没电脑还可以用公共台式机。此外,像打印扫描、租电影DVD、领取税表、办护照、借录像机投影仪……城市里唾手可得的日常服务,到了Wrangell都要靠图书馆供应。即使疫情期间,它仍然得照常开放,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只是增加了每人半小时的限制)。


像Ketchikan或Juneau这些邮轮大港,公共图书馆的WiFi一律收费或限时,以免被船上没网的游客挤爆——毕竟是本地交税养活的,得先保证纳税人使用。幸好Wrangell少有邮轮,外来人口屈指可数,我们也算捡了个便宜。


慢船去北方的旅途中,沿路的图书馆解决了慢旅行的最大隐患。等晴天的时间无事可做,两个人得找个地方待,总不能一直窝在车里玩手机吧?(Lyra:说X不说X,文明你我他……)依靠图书馆大本营,多半个白天有了着落,甚至能坐下来整照片写文章,干了不少正经活儿。


别说,去阿拉斯加这两个多月,工作效率并不比在家差!


IMG_5131.JPG


IMG_5132.JPG


IMG_5133.JPG


IMG_5134.JPG


在此行渡轮的停站中,说Wrangell是最落魄的一处并不为过。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渔业和伐木业式微,当地经济一直处于下行,人口更是只出不进,平均年龄高居东南峡湾之首。2019年的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商户预期未来一年不如一年,所在的行业只会越来越萧条。面对类似的窘境,周边城镇纷纷把目光投向旅游。像Ketchikan生造出“阿拉斯加第一城”的烂梗,就是为了吸引邮轮,弥补传统行业的萎缩。


然而本地极其缺乏旅游资源。镇上除了一间博物馆和一处原住民岩画,余下的两个热门目的地——Anan Creek和Stikine River都在本岛之外,不是这里专属的独家景点。前者可以从Ketchikan飞去,后者可以从Petersburg抵达,本就不多的客流还得跟别人分享。


一个令人深思的数据:造访东南峡湾的游客中,经过Wrangell的停留时间最长,平均要在阿拉斯加待17.2个晚上,比第二名的13.0晚多了三成。换句话说,在因为时间有限取舍目的地时,它是最先被抛弃的一个,只有最硬核的长途旅行者才会过来。


Lyra:我们选择停这里,只是因为飞去Anan Creek看熊的时间太短,坐船能待一整天,否则也很可能要跳过它。

IMG_5135.JPG


IMG_5136.JPG


IMG_5137.JPG


IMG_5138.JPG


所以想象中的Wrangell,应该是有些颓败、有些破旧的状态。可是眼前街景却意外的安逸。


正值短暂的夏季,路边的大房子四周,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矮小的果树下鲜花盛开,还招来两只小鹿散步吃草,丝毫不逊于城市里中产家庭精心照料的庭院。图书馆门口,樱桃树刚好结出果实,几个中年女人搬来架梯子,上树摘果做樱桃派。我们也揪了一个尝尝,味道微酸,但和阿拉斯加本土的野生蓝莓一样,散发着独特的清新气息。


一个四十多岁的姐姐看见陌生面孔,注意到旁边俄勒冈牌照的外地车,友好地主动过来搭话。当地游客不多,运车上岛的更罕见,人家还以为是刚搬来的新居民。初到小镇的我们对热情攀谈多少有些不适应,潜意识里总觉得生人搭讪都是套路——朋友,你听说过安利吗?大姐倒没察觉我俩努力掩饰的戒备,一个劲儿问外地人对本村观感如何,得到肯定的答案后,才满意地告别离开。


Eric:听到人口两千不通公路的小镇,大脑很容易代入平日读到的新闻和故事,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经济好?世外桃源。经济不好?穷乡僻壤。在Wrangell的五天见闻,放在此程的开头再合适不过,提醒着我们——旅行,是打破刻板印象的过程。


Lyra:唯一的萧索迹象,来自于小镇边缘的学校。暑假学生们放假回家,教学楼门口只剩几辆孤零零的校车。雨后,草坪稀疏的棒球场显得泥泞不堪,我把相机对准旁边的篮球架子,云朵太明亮,曝光稍欠,竟然有几分《隐秘的角落》既视感。“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有只小白船”……

IMG_5139.JPG


IMG_5140.JPG


IMG_5141.JPG


IMG_5142.JPG


一转眼四天过去,太阳总不肯露面。拖着拖着,就拖到了离开Wrangell的那一天——幸好,云终于要散了。


4点30日出,3点45上闹铃起床,4点到提前踩点选定的小码头边上就位。真不容易,即使停留五天,也是在最后时刻,才见到了难得的晴朗早晨。码头和镇子之间隔着小小的海湾,水面平滑如镜,一排桅杆倒映在水中。镇子背后是不高的山,山背后是从粉红到橙黄过渡的天空,寥寥几朵云高高地飘着,一层泛着珍珠光泽的立体的低雾贴地浮动在山间、林间、和远远近近的房子间。


Lyra:然而就在我一边目测理想的构图,一边换好衣服穿好鞋准备拿起相机下车的时候,这层低雾几乎瞬间膨胀起来,糊满了视野。定睛看向车窗外,不知是眼花还是空气中真的有细密的小水滴浮动。我心想等一等吧,日出之后雾大概会散,结果一等就等到了6点钟。


但天气总算是晴了。我们来不及为慢一秒没拍到的晨雾伤感,下午4点多便是去下一站Petersburg的渡轮,得抓紧最后的多半天时间,把岛南面的丛林小道仔细玩一遍。


在阿拉斯加,联邦政府是当仁不当的大地主。据统计,东南峡湾总面积约35000平方英里,其中94%的管理权在华盛顿,多数划归美国最大的国家森林Tongass National Forest。像上篇写到的黑熊聚集地Anan Creek,以及岛上远离城镇的山野,都在它的地界之内。这里是附近最美丽的所在,Wrangell Island西南侧水道收窄,与对面无人居住的小岛只隔几百米。珍贵的阳光下,海湾与森林的灰暗被洗刷干净,露出了绿意盎然的本色。


Lyra:以美国本土某些国家公园的入选标准,阿拉斯加全境都该是国家公园嘛!


出城十几英里,平整的柏油路很快变成碎石遍地的土路,伸向丛林深处。年久失修的路边树叶枝桠乱伸,车辙间都长起了一尺高的野草,小蓝车披荆斩棘地开过去。四周安静得只有风声,除了一部周末加班的压路机,和一辆不知已报废多少年的事故车,我们没再见到其它人类的痕迹。动物倒是不少,一只胖乎乎的豪猪趴在地上,见汽车过来迅速竖起满身的尖刺,可又莫名地不肯钻进灌木丛,沿着路中央狂奔,小屁股一扭一扭,像在跟背后的我们挑衅。


看到它的萌态,一路担心被尖石头扎胎的司机Eric忽然脑洞大开:


“哎,咱们要是不小心压到豪猪,它的刺会把轮胎扎爆吗?”


IMG_5143.JPG


IMG_5144.JPG


IMG_5145.JPG


IMG_5146.JPG


IMG_5147.JPG


——放心吧,我们并没有拿那只豪猪做实验。


不过眼前的美妙风光,倒是勾起了一个好奇:都说Wrangell缺乏旅游资源,为什么不开发这片森林呢?把路修一修,徒步、溜索、划船、钓鱼之类的项目都可以搞起来,作为一日游刚刚好,一定能帮小镇吸引更多邮轮。


不查不知道,围绕着Tongass National Forest,竟然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央地之争”。


归属联邦政府的公共土地中,国家森林是个非常重要的管辖层级,占美国总面积的8.5%。它集保护和开发于一体,在政策限定的范围内,允许伐木、打猎、放牧等使用方式。既然规则是人定的,肯定会有不同意见。有人主张保护,有人主张开发,而最终的裁决权归属华盛顿的政客们。2001年初,赶着克林顿任期的最后几天,民主党政府推出了一部名为Roadless Area Conservation Rule的新法案,禁止国家森林内再修建任何原来没有的公路。


此后二十年的种种撕逼由此开启。


法案看似一碗水端平,却给不同地区带来了天差地别的影响。在美国本土的俄勒冈、华盛顿等州,森林里已经有成熟的路网,不修新路也无妨。但在阿拉斯加,由于伐木业的历史短,忽然不让砍树开路,对当地人简直是灭顶之灾。好比高考前一个月把所有人的参考书都没收,学霸反正复习过无所谓,学渣的分数才吃亏最多。


从它实施开始,阿拉斯加州政府便一直在上诉,要求把自己作为特例,分离出来单独立法。但过了将近20年,历经三任总统和无数次开庭,禁令虽然几度被暂时废止,但最终还是原样笼罩在Tongass National Forest头上。


对Wrangell而言,不仅地图自2001年起就没变过,原来的几家伐木工厂也纷纷倒闭。本地居民提起联邦政府,大多是咬牙切齿的怨念。一条法案,让很多人丢掉了一辈子的工作。甚至到他们想转型另寻生计时,它还仍然阴魂不散,顺手也堵上了旅游开发的路。


Eric:需要澄清,他们的最大意见不是限制伐木,而是覆盖全美国的一刀切政策。阿拉斯加本就情况特殊,而很多政策制定者甚至没来过,就能想当然地决定它的命运。


近两年,有传闻说针对阿拉斯加的补充法案已在酝酿,施行后会适度恢复伐木,也许能给小镇们带来新的生机。不过见多了出尔反尔的Wrangell人民,似乎都不抱什么期待——


“I’ll believe it when I see it.”


IMG_5148.JPG


IMG_5149.JPG


IMG_5150.JPG


IMG_5151.JPG


IMG_5152.JPG


拜晴朗的一天所赐,我俩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吃,从黎明一直奔波到下午,在开船前一个小时才匆忙赶回码头,驶向下一站Petersburg。


这是全程最短的一段,仅仅航行三个小时,会经过著名的Wrangell Narrows。海峡长约22英里,最窄处只有100米宽,稍大些的船只便无法通过。渡轮系统设计新船时,都得把它的限制考虑在内,否则两地间的船程要因为绕路而翻好几倍。


即使船本身足够小,想通过海峡也得赶在高潮时段。由于水道太窄,潮位变化的幅度很大,平均深度才6米左右,Lyra扎个猛子都能摸底。于是,渡轮时刻表同样为Wrangell Narrows量身定做,经常有凌晨抵达或午夜出发的反人类班次。


为了看风景,我们专门选了白天的船期。运气不错,这是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平日时时笼罩的白雾消失,两岸的绿水青山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此处限速很低,渡轮沿着灯塔般的一个个浮标,慢悠悠地小心前行。有时对面来船,还得找宽的地方靠边停住,否则两条船根本错不开身——就像在北京的胡同里开车一样。


Eric:如此谨慎并不夸张。一个月后,渡轮激起的海浪就掀翻了一条小艇,幸好水浅到人都能站住,没造成任何伤亡。


经过Wrangell Narrows赶上晴天,既是幸运也是诅咒。在阿拉斯加不通公路的小镇间旅行,坐渡轮的短短几个小时就像赛车驶进维修站,要抓紧时间吃饭、充电、洗澡。窗外还有舍不得错过的好风光,只恨分身乏术。两个人只好分工合作,Eric留在餐厅看包买饭,Lyra抱着相机上甲板拍照,趁间隙回来迅速啃两口三明治……虽然全程手忙脚乱,最后竟然什么都没耽误。


IMG_5153.JPG


IMG_5154.JPG


IMG_5155.JPG


IMG_5156.JPG


IMG_5157.JPG


下期预告:


旅途的第三站,是人口略多但游客更少的Petersburg。由于狭窄水道的限制,大型邮轮完全无法来到这里,偶尔停留的只有100名乘客的豪华小船。行前查资料,当地似乎以渔业为主,受伐木限令的影响很小,经济相当自给自足,甚至对游客抱着不欢迎的态度。面对着未来六天的停站,心中充满好奇:这里是什么样子?我们会喜欢这里吗?


还没来得及靠岸,在渡轮上往北方地平线的无意一瞥,立时回答了上述疑问——


雪山!


嗯,我们会喜欢Petersburg。


(这是一个Flag)


IMG_5158.JPG


IMG_515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05:59 PM , Processed in 0.0787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