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6|回复: 5

[转贴] 书非妾不能读也之一:如何做到坚持主见和及时认错之间的平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9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逗你玩 于 2009-4-9 21:14 编辑

“窃”几篇博客文章,大周末娱乐一下。


第一篇:
http://blog.hutong9.com/space.ph ... do=blog&id=7033

如何做到坚持主见和及时认错之间的平衡---冷饭热炒之回锅肉
顺其自然   
2009-03-24 10:51
冷饭热炒之回锅肉:

如何做到坚持主见和及时认错之间的平衡


在市场上,既要坚持自己经过分析后得到的看法并执行之,也需要在市场证明自己不对时及早地有策略地撤退。如何做到这两者之间的平横,是一个大学问,即是技术性的,也是心理性的,更是哲学性的。

原帖:

http://blog.hutong9.com/space.php?uid=4018&do=blog&id=754



转帖之第一篇:

http://www.hutong9.com/viewthrea ... ight=%2Bundeadrogue


我想交易这个东西想作好, 主要有三个问题要解决. 这点佛家早年提出的观点我觉得非常好, 可以借鉴对比, 叫做"见, 修, 行". "见地, 修证, 行愿" 三合一trinity. 螺旋上升互为依存, 缺一不可. 这篇文章暂且不提行愿了, 姑且认为看的人都是满腔热情充满毅力的, 都有强烈的兴趣和愿望. 当然了行愿并非这么粗浅, 姑且这么认为吧.

168大多是业余爱好者, 除了少数天才以外, 大多数业余爱好者的第一个大问题是修. 就是说没Edge. 一开始大家都没edge, 可是edge哪儿来呢? 无数先贤告诉我们要调整心理要设止损要让profit run要这样要那样, 可我TLLD根本一开始就没edge怎么练习修行啊? 这是我们业余爱好者的在起步上面就有的严重问题, 跟上面<Market Wizards>书中提到的Paul Jones等比, 在起跑线上就输了. Jones在学交易的一开始就有一位超级trader好老师教导, 从开始就是赢多输少, 信心非常的充足. 他早期的真正问题是见地不够(这个后面再说). 虽然说修行的法门,也就是说EDGE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但是其实我想说见地更加重要, 没有一些整体性认识的指导, 即使有了EDGE也很难突破, 甚至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edge. 所以先说说见地.

见地:
所谓见地就是一个怎么去训练自己的问题. Market Wizards中对麦可·史坦哈德的采访我觉得乏善可陈, 可能是这家伙不愿意过份暴露自己的路子. 不过他指出了一点: 成功的交易必须取得两项条件的平衡. 这两项条件是:坚持自己对股市的看法以及承认自己错误的弹性。要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则需错误与经验的累积。
嗯, 是的他说的没错, 现在信息发达, 这些个名人箴言, WallStreet Idiom遍地跑.谁都会说两句. 我想说的不是这句话本身. 而是结合自身的情况要有自己的思考. Market Wizards对于Paul Jones的采访一眼扫下来通篇就在强调一个问题, 错的时候赶快止损. 瞧, 又是一个烂大街的经验. 这些玩意谁都知道, 怎么不能成功呢? 那么在Paul Jones的采访中还提到了什么, 这货一开始家里就是作交易的家庭, 一出道就拜了个明师牛人, 开始3年半简直无往不利. 在他得意忘形的时候在棉花期货市场跟市场作对遭到重挫. 苦思之后顿悟随时承认自己错误止损的重要. 此后不断调整自己面对错误的心态, 做到可以对3分钟前的亏损交易完全无视, 终于一发不可收拾. 87年股灾别人亏他反而大赚了一笔. OK, 当我读到这些的时候(这是我第三次看这本书, 不同阶段读到的重点也不同, 谈不上高下,侧重而已)我就想到前面史坦哈德说的那句话了. 关键就是要达到一个平衡.Jones为啥在采访中不断强调止损止损, 发现错误要赶快转身? 就是因为他的经历导致了他在坚持自己的edge和承认错误的弹性两者上对于前者占了极大比重. 看看他的经历绝对是名门大派的精英弟子, 一下山钱就滚滚而来, 所以导致他的失衡在于缺乏后者而不是前者. 这点和我们业余爱好者是差异极大的地方. 老实说Jones这个人在受采访者中是比较坦诚的. 这个可能跟他一出道就跟了好老师有关系, 他在采访中也说"我在21岁时,有一位前辈对我倾囊相授,这是我一生中最怀念的事。我觉得我也有义务如此对待后辈。" 他的顺利的经历也导致他后期的回馈心理.
虽然我不知道他是有意还是无意的强调了止损, 而没有提深层次的原因. 但是从这篇访谈我们还是可以推断出背后的意义. 第二次看这篇访谈的时候我只看到了止损2字, 但是这次看我看到的是差异和平衡.前面说过业余爱好者的先天缺陷在于没有师傅领进门, 没有edge, 所以除了少数天才型的traders. 大多人的问题不是在于被WallStreet已经强调到烂大街的止损问题.而是前者不能坚持对股市的看法,或者说不能坚持自己的EDGE.

几个典型表现比如,
1. 跌了匆忙割, 割了就反手进, 进了又回升, 回升了又割. 一割了又跑了被放了鸽子. 来回几次之后就失去信心了. 越没信心越混乱, 再如果频繁交易的话, 就是一泻千里.
2. 想到或研究出一种方法, 或者学来一个EDGE之后就想用上. 市场上没机会就急躁, 找来找去找不到100% perfect setup,就拿80%的迁就一下. daily chart上找不到就去hourly chart上, 再不行就去5min chart找. 就怕市场edge用不上, 就怕错过了市场机会. 勉强找到用上失败了几次, 开始怀疑疑惑迷惑, 晕头转向. 下次来了perfect setup也开始犹豫不敢上. 事后又发现, TLLD如果上了就发了.
3. 学了一堆交易方法, 看到市场之后一会儿是这个setup, 一会儿是那个setup, 恨不得把每个市场每个penny都赚到, 都轧干. 结果进去出来,反反复复, 连自己都搞不清楚进场出场的原因了. 彻底faint.
4. ...
这都是典型的交易成功两条中前者太弱, 后者太强的问题. 这样搞下去, 只能是割来割去, 赚了也不知道怎么赚的, 输了也莫明其妙. 恶性循环之下信心越来越不足, 越不足越不能坚持. 就更没法平衡. 这样下去心态愈发的坏, 怕是连认错的弹性也要开始怀疑, 心态坏了后很容易陷入更大的危机.

而这些东西按照Paul Jones的经历大概是无法体会的了. 所以他自然更强调止损, 因为他总是偏于乐观, 所以更愿意强调自己缺乏的方面. 而我们大部分业余爱好者恐怕正好相反, 因此如果说对于Jones来说他修行的关键是"有十几种不同的方法控制交易风险", 那么我们大部分人恐怕正好相反. 而这种根据实际情况找准自己weak point训练training方式的思路就是见地了. 如果见地没看清, 怕是努力十分也不过是南辕北辙罢了.

修证:
搞清思路之后才谈得上方法. 如果佛教号称八万四千法门一样. 条条大路通罗马, 这个具体的EDGE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路子.很难一概而论.不管什么TA,FA,whatever A or random walk. 大概都有合适的人能修成. 甚至被人看不起的follow pick也是一种难得的天赋. 会follow的, 也有超级成功的牛人不是. 修和证其实是两个词, 修是练习, 证是成果. 用某种方法training自己必须要有反馈, 找出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问题. 成功了必须要有成果.
这个东西一句2句说不清楚, 而且每个人的edge不同看法也不同. 如果单说short-term future trade的话.http://www.trader168.com/bb/viewtopic.php?f=8&t=2154 这个thread我觉得是个很好的thread. 其实即使在future交易中每个人的做法也相差很大. 提出来的看法可能南辕北辙, 可是交流一下仍然不失为一个互相学习印证的好机会. open mind就是有benefit的. 尤其是市场其实是不停在变的, 我不太相信有永久不变的edge.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
说到具体方法我觉得上面thread里面小6说 "我觉得要先确定大概是什么盘,牛,熊,猪,然后再决定该怎么做." 虽然看起来好像有点废话, 但我觉得很有道理. 至少跟我的方法有一定共鸣. 我能大概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意思. 后面ggl的reply "能确定这个海飞沙自由?做option combo稳赚。" 我觉得就属于抬杠了. 可能他的方法不同, 所以没法和小6有共鸣的原因吧. 从cheer/ice的回帖能看出来她的问题更多在于逆势时的弹性上面. 小宝说的就更详细了, 尤其是第3,4,7,8条给出了一条刚开始入手非常非常安全的路径.后面几页6,小宝,金眼,Emini都提出了很多路子. 我8月1号才看到这个thread, 可惜没继续讨论下去了. 写这篇文章算是提提自己的感想吧.
Training是个苦功夫.不过比较实际, 调整好了,也容易有回报. 最近回归168之后, 虽然仍然坚持自己的思路. 但是从交流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tbone, optionshark, ken, 6th sense等等. 尤其是上了2个贴后石斑看到跟我说了关于emerging market, delayed inflation效应等不全面的地方, 顿悟今年一大困惑, 受益菲浅. So, 交流也是修证的一部分. 因为EDGE也得不断的进化.

行愿:
最后再捎带提一句行愿. 古代佛教最重行愿, 地藏菩萨成就, 龙女成佛的故事都是强调了行愿的重要性. 用现代来讲就是得有渴望有兴趣. 否则就没有动力, 没动力还提什么见地, 修证. 肯定是遇到一点麻烦就打退堂鼓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 dave和mayflower原来在goofiz公布了不少sector互动联动炒股思路. 真正follow去实践去作的能有多少百分比, 最终坚持下去2,3年的又能有多少百分比. 这种路子虽然后台工作很多, 比较繁复劳累, 但是相比于长线investment的路子,已经算是一种反馈非常快的方法了. 积累多了自然形成EDGE. 相比之下, 长线value investment怕是能坚持的人更少, 反馈太慢, 也难怪真正作长线value investment的人极少极少. 所以说还是得看渴望和兴趣的程度.
当然了, 话得说回来. 也没几个是天生含金汤匙出生的. 都有现实中种种难处限制. 一味怪动力不足不合理. 谁不像设定一个target作billionaire啊. 可是扪心自问一下现实吗? 有那个天份和环境吗? 渴望成为billionaire的程度能payoff多大的付出? 所以说"见地,修证,行愿"是三位一体Trinity. 一般不是天才中的天才的话必然是螺旋上升一起进步的. 这个愿望目标动力渴望兴趣, 随便怎么称呼吧, 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相应的也自然要挑选适合自己的training方法edge, 所以交流这个东西其实大家都不吃亏, 也不必怕什么泄漏edge, 说真的老师手把手教还得看学生是否合适呢. 经常有人说, "哎呀, 如果我有很多钱, 弄点小钱来炒就能炒好了啊." 这八成就是行愿和方法不搭调的原因. 如果做不到MayFlower/Dave那样的付出, 为啥要用同样的方法和目标呢? 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 等到了那个阶段也不晚啊. 要说挣钱小6肯定没dave/shiban/may/yahoo/huike挣得多. 但是她的目标暂时不也就是给自己弄点买衣服零花钱嘛. 见地,修证,行愿三个搭配的好, 所以心态就好. 看那位股海一粟的回忆文章我觉得里面有句说交易7分心态挺贴切的. 心态好. 结果也会莫明其妙就好. 进入正反馈, 积累时间长了整体上个台阶也很可能啊. 那时候再跟dave一起想10X10Xbillionaire什么的也不晚啊.



【Blogger 注:】这个其实也就是定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配合相应的方法策略,走出适合自己的路子。



转帖之第二篇:

http://blog.hutong9.com/space.php?uid=3380&do=blog&id=565

George Soros的伟大与成功,来自严格的自律、自省和自觉

【多吉的引子:】

索罗斯老矣,说话做人的态度越来越平和朴厚矣。这篇文字是他回答台湾佬的访问提问,主题和重心就只在一个“以勇于认错、乐于认错为荣”这件事上。

这其实是体现他对自己成名后仍口口声声念念不忘在伦敦经济学院读书时遇到最崇拜的哲学导师卡尔·波普尔给的思想恩泽的敬奉恪守。索罗斯说话是严谨诚实的,言行始终一致的,跟随便乱说不负责任的罗杰斯性格判若河汉。

波普尔以自己独特的科学哲学理念而名彪史册,这理念简单表达起来,就是“凡是科学的理论,都是可以被“证错”的,而不能被证错的,就是神学”。波普尔把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典范例证;把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和前苏联斯大林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作为神学的例证——因为它们永远正确永远无法被证错。

【Blogger 注:】好像波浪理论就是不可以证伪的,因为总是可以事后重新划分波浪。如果是这样,那么波浪的指导意义可能仅仅是对于一些关键点位的预警。

有趣的是当波普尔的科学哲学著作被翻译出版中文本时,曾应约写过一篇致中国读者的短序,其中很礼貌又直率地讲了这样有趣的话:“我听说在中国,公开承认错误是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但是···”因为这篇短文是发在十几年前的三联《读书》杂志上的,我多次翻检旧书始终找不到了,在网上搜索也没有找到。所以很是觉得遗憾,觉得我实在不应该不及时把这样重要的文献好好保存起来。

我自从触网以来,遇到过不少曾经让我觉得似乎很可以深交探讨投资之道的朋友,后来都暴露出有一种被波普尔不幸批评中的的毛病:不喜欢、至少是不喜欢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一点只有个别人例外,包括俺多吉)好象真的是“认为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件非常没有面子的事情”。我对他们非常的失望,因为我觉得没有这样一种具有实事求是的高级趣味品质,就没有继续交流下去的必要,因为交流不存在价值,只能选择离去。

所以我选择孤独,我愿意多多学习时时反省,批判自己比批判别人更加严格。在这样的孤独中自己觉得很舒适很温馨,思维特别的流畅不受干扰。

【Blogger 注:】在不能做到公开认错时,选择孤独以做好自我批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自己知道错了并且进行了有效的自我检讨,并且最好是逐渐培养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克服错误的应对方案。---当然,知易行难,如何真正做到行知合一,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共勉!

正文:
索罗斯最新访谈   转载自:台湾商业周刊第1081期  2008-08-17

索罗斯,一个被称为「击垮英格兰银行」的金融大鳄。曾经,他只是一个犹太难民;如今,他坐拥新台币2,700亿身价,成为全球百大亿万富豪之一。他说:「我的成功,不是来自猜测正确,而是来自承认错误」。现在,请就座,索罗斯将亲自传授乱世求生的5堂课。


这个世界,越来越不可测,超乎人们预期的「黑天鹅事件」越来越多。在变动的乱世,如何胜出?

这一次,《商业周刊》采访团队特别来到纽约,专访一位「乱世求生」的大师级人物。过去五十年里,每逢乱世,就是他出击的时刻。

他认为,虽然99%的时间,世界依照常理运作,但每当1%的意外发生,其冲击将远超过过去的99%。「而我,只对那出现变动的1%市场感兴趣。」

他,就是索罗斯(George Soros),著名的金融巨鳄,被《经济学人》称为「击垮英格兰银行的人」。一九九七年,他在亚洲金融风暴中,扮演扣下扳机的角色,成为各国央行的头号敌人,被美国《商业周刊》喻为「动摇市场的人」。

然而,也因为他总能从乱世中获利,他被《机构投资人》杂志封为「全球最杰出的基金经理人」。他操盘的量子基金(Quantum Fund)至今四十年,平均年报酬率超过三○%,更曾经创下累积十年高达三三六五%报酬率的纪录。

五十年前,他只是个无名小卒,因身为犹太人,从小被纳粹迫害,饱受战火洗礼。在英国求学时,为了求生存,他曾经担任油漆工、洗碗工、泳池救生员等工作,最穷的时候,甚至得靠客人留下的残羹剩菜果腹。

然而,根据今年三月《富比世》杂志排行,索罗斯身价超过九十亿美元(约合新台币二千七百亿元),是全球百大亿万富翁之一。

从无名小卒到世界巨富,这一切,源自于他求生的本事。他擅长与不确定共处,并从中获利。「我特别长于侦测,及应付远离均衡的状态。」他自剖。

七月底的清晨,纽约下起雷阵雨,我们搭上出租车,穿过热闹的百老汇歌舞剧区,再穿过卡内基音乐厅,停在一栋高四十六层的摩天楼。

一楼站满穿着正式西装、神情严肃的壮硕警卫,经过严密的数据查核,我们终于进入位于三十二楼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这里,就是索罗斯的操盘基地。

从落地窗望出去看得到半个纽约,中央公园绿意尽收眼底。这里,离金融重镇华尔街八十条街,更与伦敦交易所隔大西洋遥遥相望。但四十年来,从这五、六坪办公室发出的每通电话,足以让全球金融中心血脉偾张。

这天一早,索罗斯很忙。九点才结束早餐会报,旋即进入办公室;还来不及坐稳,他眼神已锐利的盯着刚开盘的纽约股市,思索的同时,右手下意识的把玩着笔筒里的一把铅笔,每支笔都削得锐利无比。

「不要再卖了!对,预估的价位还没到,但不要再卖了!」拿起电话,索罗斯下了指令,冷静而果决。很难想象,再过一个星期,他就要度过七十八岁生日。

九点半,我们正式与大师面对面,展开台湾媒体与索罗斯的第一次接触。「嗨,你们好。」索罗斯伸出宽厚的大手问好,掌心如绵。没有多余的寒暄,索罗斯针对我们的提问,分别从经济趋势、人生哲学、投资心法等面向,与我们分享他五十年的心得。

第一讲:现在是超级泡沫的顶点

《商业周刊》问(以下简称问):你怎么看目前的金融情势?跟以前的金融危机相比,它有什么特色?

索罗斯答(以下简称答):这是从一九三○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最糟的金融危机。

目前的危机不同于一九八○年代以来,只影响部分特定金融体系的周期性危机,譬如一九九七年的新兴市场危机、二○○○年的科技泡沫。它不限于特定的公司,或特定部门,而是让整个体系陷入崩溃的边缘。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美国做为主宰力量的长期稳定时期将结束,以美元做为国际货币信用扩张的时代也结束。我预测未来会有一段政治与金融的不稳定。

问:怎么说呢?

答:这场危机源自于两个泡沫的破灭:一是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另一个则被我称为较长期的「超级泡沫」(super bubble)。更复杂的是,这两个泡沫并不是分开独自发展。目前的危机,是超过二十五年形成超级泡沫的顶点。

问:你所指的超级泡沫是?

答:超级泡沫结合了三个趋势,每一个趋势都有其缺失。第一个是信用不断扩张的长期趋势,第二个是金融市场的全球化,第三个是金融创新加速。第一个趋势可以回溯到一九三○年代,第二、第三个趋势则奠基于一九八○年代。

有些人认为,次级房贷危机只是孤立现象,其实是欠缺对状况的正确了解。次级房贷危机只是扳机,让超级泡沫走向破灭。

问:依你之见,最差的情况何时会来?经济还要多久才会复原?

答:很难说,现在情况继续恶化中,因为金融产业的状况持续恶化,对经济层面的影响也还没完全反应。

不过,大多数的信用紧缩,预期会在短期内发生。对冲基金与银行正全力降低财务杠杆,一年内应该可以完成过程。

在当下,保有现金是最好的 。

问:主要的观察指标为何?

答:比较好的指标是美国房价,观察房价是否稳定下来,那是一个很好的观察指标。

问:在逐渐崩解的超级泡沫下,在你看来,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现况?你建议,我们应该更努力工作、增加储蓄?要加码投资,还是拥抱现金?

答:我认为要努力工作,好好存钱(笑)。至于投资,嗯……,这要看情况,如果截至目前,你的投资还没出问题可以继续,否则在当下,保有现金是最好的。

第二讲:我的成功来自于认错

问:在生活态度上呢?要如何因应不断变动的环境?

答:这真是很困难的事。现代人花了许多时间,沉浸在电视秀、电玩及其它娱乐形式的虚拟实境之中,很难对现实(指变动、不确定)产生敬意。但是,如果你无视于现实,现实终究会赶上你。

要面对现实,体认错误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一步。多数人以为,认错是羞耻的来源;但实际上,只要能体认「不完美的理解」(imperfect understanding)是人类的常态,就不会觉得认错有什么好丢脸的。

认错的好处,是可以刺激并增进批判力,让你进一步重新检视决定,然后修正错误。我以承认错误为荣,甚至我骄傲的根源来自于认错(to recognize mistake is my source of pride)。

在现在这个反常的年代,经常遭遇的状况是,你体认到自己犯了错,但同时又必须做决定、必须有所行动,更让环境充满不确定性。而人们害怕不确定,总会不自觉的逃避,再加上有各种意识形态可以帮你逃避不确定性。你看一些权威,无论是神权或威权,总要告诉你怎么做,让你可以逃避不确定性。

我有认错的勇气。当我一觉得犯错,马上改正,这对我的事业十分有帮助。我的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

问:所以认错是你成功的秘诀?

答:至少我如此看待自己的成功。

问:所以你认为,用接纳错误、与不确定性共处的态度,来面对新时代,是比较好的生活态度?

答:是、是、是、是、是(语气越来越强调)。我觉得是对的。

我对自己非常挑剔,同时也很容易释怀 。

问:你纵横金融圈五十年,成功的要素非常多,诸如预先掌握趋势、善于套利、人脉深广,为何把认错视为成功的关键?

答:因为在不确定的年代,你需要有批判思考力,并且诚实的认错。我在事业上一直承受极大风险,如果不认错,铁定老早就被干掉了。

有好几次,如果我不撤出我的部位,就会一无所有,因为我使用融资、扩大杠杆倍数,尽管没有用很多,但如果方向看错,这些融资的部位足以让我失去所有。曾经有好几次我濒临一无所有的边缘,如果我不采取行动,马上变得一无所有。

问:好比你在一九八七年股市崩盘造成的损失吗?(编按:一九八七年美国股市崩盘,索罗斯做多美股、放空日股,根据当时《霸荣周刊》(Barrons?)预估,不到两周内,量子基金亏损八亿四千万美元)

答:是、是、是,八七年股市崩盘,我输了很多钱。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把手上的部位出清,也不见得是对的决定,我也可以放在那里不要卖,但是生存下来是更重要的(编按:股市崩盘当周,索罗斯承认自己看错,立刻大砍美股多头部位,但隔天美股迅速反弹,故出此言)。有句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he who runs away lives to fight another day)。

问:你怎么形容自己?

答:我宁可说我自己是一个不安全感分析师(insecurity analyst),而不是一个证券分析师。

问:解释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答:我知道我会犯错,这让我想到就充满不安全感。不安全感让我保持警觉,永远准备好修正错误。

无论对别人或我自己,我都非常挑剔又批判。但是既然我这么批判,同时也很容易释怀(forgiving)。如果我不懂得谅解自己,就没办法认错。一旦我们都能够体会,「不完美的理解」是人类既存的限制,犯错也就没什么好丢脸的,只有无法改正错误才是羞耻。

把认错当成骄傲的来源,才能保住自我 。

问:为什么一般人很难认错?

答:我想是因为多数人都有「自我」和骄傲,而认错等于否认自我、质疑自我。但实际上,那种「自我」不利于在金融市场求生存,久而久之,金融市场的本质也会摧毁那种「自我」。

反过来说,如果能面对现实,把认错当成你骄傲的来源,你反而能够保住自我。但依我个人经验,认错非常非常痛苦,十分折磨人。

你们知道,我通常会有身体上的疼痛,就是我那著名的背痛,当作错误的指标(编按:通常索罗斯的操作出现问题,背部就会莫名疼痛)。有人总是对我说,你根本就是有一套找出错误的逻辑,与背痛无关。

但事实上,当我不停检视投资决定是否合乎原先逻辑,一旦理性思考出现问题,接着身体也会有反应,所以出现背痛和哲学是同一件事,两者彼此息息相关。

问:一般人难以承认错误,因为它违背人性,难度非常高?

答:是的。尤其在事业上,我们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投资能力,凭恃着优秀的投资能力,以说服外人:我的看法正确,因此相对来讲,要认错非常痛苦,等于否认自己的能力。

问:你自我控制(self-control)和抽离(detachment)的诀窍很有名。你认为这是基金经理人的必要条件吗?

答:抽离,是的;自我控制,不是的。

赔钱时,我也很受伤;赢钱时,我一样很开心。否认自己的感受,是最自我毁灭的事情了。一旦你警觉到你的感受,你可能不觉得有必要表现出来,但有时候,特别在你遭受极大压力的时候,隐藏感受,会让你的压力更忍无可忍。

我记得在事业初期,有一次我把我自己账户里的钱都赔光了,但我必须继续工作,装做没发生任何事,那个压力大到,午餐后我几乎无法回去上班。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同事分享彼此的问题,只要他们表示有任何问题来找我,我都非常支持。

第三讲:学习如何承认成功

问:量子基金前十一年都未亏损,但在一九八一年首度亏损超过二○%。到底发生什么事?

答: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我当时极度成功,但是我否认我的成功。我每天工作得像一条狗,但每天都在担心我的成功会危害我的成功,会让我放弃不安全感。那我得到什么回报?钱!钱!钱!更多的钱,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工作,也有更多的痛苦……。

基金规模当时已经到一亿美元,个人财务在二千五百万美元之谱,而我却濒临崩溃,这完全没有道理……。

如果越活越惨,宁愿宰了生金蛋的鹅

后来,我决定接受现实、跟成功共处,即便接受成功意味着我要停止成功,毕竟我的成功有赖于自我否认、自我批判,以及自我折磨的态度。也许我会宰了生金蛋的鹅,但如果我活得越来越惨,会生金蛋有什么用?我必须学习享受成功的果实,否则全部努力都是一场空。

问:当时的你面临离婚、和合伙人拆伙,你怎么度过这段中年危机?

答:我改变了我的态度。我接受我成功的事实,我放弃了不安全感,完全接纳放弃不安全感可能带来的危机。接下来就是一个狂乱的阶段,那时吉姆·罗杰斯(编按:Jim Rogers,当时量子基金的合伙人)离我而去,也跟第一任妻子离婚。

那段时间,我独自一人经营超过一亿美元的基金。我刻意放松过去对投资的一些限制,但讽刺的是,基金报酬率是难以想象的高,接下来的两年,基金规模每年成长一倍;两年后,基金从一亿美元变成四亿美元。

问:此时你尝试着将基金转换到另个阶段,结果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危机,是吗?

答:我当时正在找与我分担操盘任务的基金经理人,可是找不到,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可以负担全部责任的人,结果没想到,我自己的内在危机变成了公共事务。只要我跟越多人谈过,就越多人知道我心里遇到什么麻烦,然后我心情就越糟。

传言四起,都说我面临危机,然后我做错一件事:当我寻找基金操盘手的时候,并未停止操盘。我实在应该把基金放一旁,然后重整基金管理,但我在操盘的时候仍在面试别人。

问:结果对基金造成什么影响?

答:基金有史以来第一次亏损。我立刻通知投资人我碰到什么问题,让他们决定是否要赎回。在一九八一年九月,基金报酬率变成负二六%,面临大量赎回,基金被赎回五成。这是基金与我之间的内部矛盾,最后基金亏损,当年亏损二二%。

问:会不会认为,承认成功会带来厄运?有罪恶感?

答:不会,我觉得其中的意义更甚于此。过去我害怕承认成功,是因为担心破坏我的不安全感。一旦你把成功当成理所当然,你就卸下心防了。现在,你必须知道自己成功,同时还能让自己免于麻烦。

问:你当时对于感到满足这件事,很恐惧?

答:没错!但在那段时间,我的人格有很大的改变,我克服了极大的罪恶感与羞耻感。有段时间我还求助于心理分析师,一想起我会躺在咨询室的躺椅上,就觉得自己很肤浅,虽然一周才两次。但还是很重要的过程,我坦白了我的想法,慢慢承认自己无法接受成功的理由根本说不过去,然后我可以跨越这些想法。

一旦把危机摊在阳光下,问题就解决了 。

有一次我嘴巴里长了一个结石,好痛,医生开刀把它拿出来,更痛。那颗结石是圆的、很硬,我把它保留下来,因为它是痛苦的来源。几天以后,我察看它,结果石头已经化为尘土,原来它的成分是钙,只要一风干,就随风而逝。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一旦把危机摊在阳光下、讲出来,问题就解决了。

问:之后你变得对人生乐观许多?

答:是啊,我觉得自己好像完成了某件事情,成为一个好相处的人。我相信我的第一任妻子和第二任妻子,对我的观感一定截然不同。

第四讲:不安全感让我有纪律

问:你的投资行为杠杆倍数都很高,风险承受度超乎常人。你如何承受这些?

答:如果使用杠杆,必须非常谨慎计算自己将面临多少风险。如果你使用杠杆,记得要跑得快一点,否则不要用。

如果你不使用杠杆,你投资时所面临的时间轴,可以拉长一点,但如果你使用杠杆,必须要注意短期风险。

做为一个审慎、甘冒投资风险的人,最需要的就是纪律,而每个人的纪律不同。我的纪律就是深刻的不安全感,足以让我在问题爆发前提早反应。假使我没有这样纪律,我必须跟其它人一样认真的照表操课,但那绝非是我强项。

当前金融危机,缘自无法评估不确定性 。

问:听说你大量使用衍生性金融商品?

答:不、不,比一般人想得少。我们使用指数期货,有时用来避险,有时提高部位,但不太使用选择权,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将选择权的风险,算进我们的风险承受度中。

当你买选择权时,你会付给专业金融机构极高的手续费,拜托他们提供杠杆给你,但同样的结果,我们只要用手上的证券去抵押就有,而且便宜许多。

问:这跟我们的印象差很多?

答:我是个很老派的人,而且我对不确定非常敏感。现在的避险基金经理人,相信并使用时下流行的工具做为风险控管,实际上面临的风险比我当初所面对的更多。

我对于目前金融危机的批判之一就是,市场上错误的原理和推论,引导人们设计了无法估算风险的过当金融商品,好比担保债权凭证(CDO)等等,无法评估不确定性。

第五讲:先进场、再评估

问:你曾说过「直觉是你的投资工具」,我们也知道对你来说,背痛是一个很重要的直觉。除了背痛之外,你都是怎么发现自己犯了错?

答:背痛很有帮助、背痛很有帮助(边说边点头),但是总是靠背痛也未免太不科学。

这仍然是要看你当时所处的环境是怎样,所以投资之前,我会预先有一套假设,根据假设判断未来事件怎么发生,然后提出一套论点,也算是一种想法,然后挑选符合假设的投资环境。

进场后,我会比较实际情况和论点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检验原先的假设。这其中牵涉到直觉,但我还是有一套理论架构的。

问:如果你是错的,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答:我有投资假设,我会重新检视想法与现实,如果不一致,我才确定我方向错误。

问:但有时候行情暂时脱轨演出,然后又回到正轨。你要如何判断?这需要点天分吧?

答:当现实与假设有所偏差,我会运用批判思考,找出偏差的原因;我或许会调整投资主题,也有可能找出突然出现影响的外力因素,所以最后有可能是加码,而非卖掉。

问:有没有明确的判断指标?

答:这要看情况。要看你操作什么,货币?股票?这不是教科书,而是有很多细节在其中。

问:你如何让自己跑在趋势之前?

答:我寻找每个投资主题里的错误,找到了,我就再度安心;当我只看到正面因素的时候,我才担心。

对于市场不愿接纳的投资主题,我特别注意,通常这些都是最强劲的趋势。记得这句话:「市场总是在忧虑之墙上攀爬」(the market climbs on a wall of worry)。

问:你能降低风险,很重要是因为能够建立一套严谨的论点。但一般投资人无法有洞见和足够的信息,是否就不要投资了?

有时亏损的原因里,藏着翻身的机会 。

答:你知道吗,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业余投资人把钱交给专业经理人,像我这样(笑)。但有时候专业经理人也未必好。我想很多业余投资人仍然可以学习,然后培养更高竿的技术,可以做得更好。

但最重要的是,投资人千万不能成为一个赌徒,如果投入全部的家当,风险很高。你先做好功课,然后投资一部分,但拿来投资的部分,绝不可影响你的生活基础。好比如果你是一个医生,或者经营餐厅,你有固定收入,然后存起固定收入的一部分。一旦你能累积更多存款,你就可以冒点风险投资,但是不要做得太过分。

问:通常你怎么设定进场时机?

答:普遍来说,我都是「先进场、再评估」。

【Blogger 注:】这个不应该误解。对于TA派,还是要等确认,才是正道。

我总是在寻找趋势的破绽,赶在趋势转变之前先找到问题,并提早转变做法,因此能够很安心的持有手中的股票。反过来说,有时候我们发觉原先的论点已经错得离谱,也会尽快退场,先出场再说。

问:你曾经提到,可以承受市场下跌二○%的停损,为什么是二○%?

答:这是根据经验来的,经验告诉我能够承受在市场下跌二○%之内的损失。

问:许多人即便面临损失却做不到停损,你如何执行停损?有一套既定流程吗?

答:当开始赔钱时,我变得格外小心,就可以降低风险。能够彻底做到停损,我觉得要靠纪律加上经验。

我自己没有标准停损流程。如果事情发生跟我预先想的不一样,而我也知道原因,并且也不影响原先的假设,这样的损失反而成为额外的机会,我便会增加部位而非停损。总之,我要知道亏损的原因。

问:所以你的停损点设在20%?

答:不、不、不,不是停损在20%,20%是步步为营的结果。可能我的部分只受伤2%,我就开始减码,我停损动作很快,但也很快再开始行动,加码或者再度停损;然后我如果再错,再砍2%,但我不会让自己一次赔钱超过20%,通常我也不会犯那么大的错误,如果我错了八次,我就放弃了。

问:所以20%是一个过程?

答:对。因为如果我赔到20%才砍,那实际损失可能会高达20%。

我不设停利,因为很难知道何时才够 。

问:你经常提及不确定性跟恐惧,然后会停损,却极少提及你的贪婪和停利点?

答:贪婪是天性,不用担心(放声大笑)。

【Blogger 注:】贪婪还是要控制,我的亏损交易基本都是贪婪引起。而且要区分市场情况,比如牛市还是熊市,还要区分交易品种,熬破心还是要及早套利。这个就是让利润奔跑和及时离场的一个平衡,需要经验和自我克制的结合。

问:每个人都很难避免贪婪,尤其像你这样,赚了很多钱、打赢很多投资战役。如何跟贪婪作战?

答:我也很贪婪啊。我通常都做太猛、做过头,然后受伤,然后才降低部位。所以当我成功,我通常寻求更大的风险,直到我风险太过,受了伤,再回来。

【Blogger 注:】这个是我自己还有其他性格比较冲动的交易者的一个普遍问题。虽然做对了利润巨大,但是错了也是十分惨烈。所以,还是要尽力克服才是。

问:你不设停利点吗?

答:我不设。因为很难知道什么时候才足够。

获利了结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有比旧想法更好的新想法出现,然后我就把持有一段时间、已获利的旧部位卖掉。这就是我控制部位的方法。如果我没有更好的想法,我极有可能会原地不动。

【Blogger 注:】是否获利或止损离场应该取决于那个仓位本身,而不是别的原因。

【台湾是个相对有吸引力的地区】

问:我们很好奇,当一九九七年你放空港币时,是否也有放空新台币?

答:我不记得了,应该没有。

问:但曾有交易员很自豪的说,曾经接过你的空单?

答:我真的完全不记得了……,没有、没有。我们那时或许有,但绝对不是主要部位。

问:现在台湾有亚洲最低的本益比、宽松的货币政策,与中国之间有所谓「和平红利」(peace dividend)题材,你认为是投资台湾的好时机吗?

答:我想,的确有好事发生在台湾,尤其与中国之间的好题材,非常重要,这是值得投资的理由。

但是全球其它地方都出了问题,等于现在有两股势力交错在台湾:内部有正面力量,但外面世界其它地方却有负面影响。很难说哪一股势力比较强,但相较于世界上其它市场,台湾是相对吸引力强的地区。

问:市场上有种说法是,或许台湾会有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时同样的好光景?

答:中国的确对台湾经济有正面的效果,好比观光数量增加、贸易量增加,这对台湾是很有正面帮助的事情。

问:所以台湾是相对有吸引力的?

答:是的、是的。

————————————————————————————————————

小档案:

索罗斯

出生年:1930年

出生地:匈牙利布达佩斯

学历:伦敦经济学院经济系

经历:英国投资银行员工、美国券商交易员与分析师、量子基金创办人

现职: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主席、开放社会机构董事长

开始操盘:37岁

身价:90亿美元(约合新台币2,700亿元)



量子基金

索罗斯担任经理人时间长达40年,现在规模约13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家族资产占了5成以上。

量子基金成立于1969年,前身为「双鹰基金」,是一档针对海外投资人设计的对冲基金。 1973年,索罗斯与吉姆 罗杰斯(Jim Rogers)合伙成立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并撷取量子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的「测不准原理」,将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该基金针对美国以外的海外投资个人募集,最低购买金额为100万美元,人数以99人为限,第100名投资者是索罗斯自己。

量子基金的操作风格是「随市场情况而定」,没有固定操作原则,依照索罗斯个人操作取向分为3 个时期。1969到1981年,操作风格谨慎,投资标的以个别公司和产业为主;1982到2000年,采用「3D到5D立体战术」,也就是布局即将发生转变的市场,以及连带受影响的市场,一次投资3到5个目标。

2001年以后,索罗斯重心转向慈善事业,量子基金停止募集,转型为「量子捐赠基金」,操作风格转为保守稳健,由长子、次子担任投资长与执行长。
发表于 2009-4-9 08: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建议值顶!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08: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10: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06: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多吉 于 2009-4-10 07:43 编辑

曾经对我醍醐灌顶的一个强帖。。。
再一次谢谢顺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0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2:43 PM , Processed in 0.06034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