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8|回复: 0

[哲史艺丛] 造圆明园兽首的法国人,也曾想给乾隆的大清开一扇窗 | 短史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14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造圆明园兽首的法国人,也曾想给乾隆的大清开一扇窗 | 短史记

 言九林 短史记-腾讯新闻 2020-12-02


作者言九林

编辑吴酉仁


2020年12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划拨,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入藏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这意味着,这件流落海外160年的文物,终于重新回到了圆明园。

说一说它的设计者——法国人蒋友仁(Michel Benoist)。

4BD6513E-8EA9-40A8-9CD0-DCCE03B40146.jpeg
♦ 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后在正觉寺展出,图片引自新京报。

蒋友仁生于1715年,青少年时代精修过数学与天文学。1744年以耶稣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澳门,次年抵达北京,并开始学习中文。

1747年,乾隆皇帝在翻阅西洋版画时(这些版画有可能是路易十四赠送给康熙的《法国最美建筑图集》,也有可能是路易十五赠送给乾隆的凡尔赛宫铜版画和西洋建筑图片),对西方“水法”里的喷泉产生了兴趣。乾隆找来在宫中担任画师的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要他解释喷泉的原理,“并问宫中是否有某个欧洲人能造同样的东西”①。

在郎世宁的推荐下,蒋友仁进入到了乾隆皇帝的视野。

郎世宁选中蒋友仁,是一个相当仓促的决定。郎世宁原本告诉乾隆,他将前往各处,向传教士们仔细打听是否有合适的人才,“但是皇帝刚走,一个太监就来(对郎世宁修士)说道,若那个欧洲人能着手建造喷泉,他明天就应将其带进宫来”②。皇帝对喷泉的兴趣如此之高,郎世宁不敢浇冷水,只好立即推荐了蒋友仁。他知道蒋友仁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也知道蒋友仁的科学素养,大概率是在北京的欧洲人中最高的。

F7BA8234-85EC-4F11-85E6-319EE84F1D36.jpeg
♦ 蒋友仁画像

在觐见中,蒋友仁回复乾隆,“说他可以借助书本,带领给他配备的工匠们建造水法或曰喷泉”。意思是他其实也不懂,需要去找资料边学边做。一位传教士、数学专家与天文学专家,就此转型为水力机械工程师。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直到1757年,也就是乾隆对喷泉表示兴趣之后的第十个年头,蒋友仁仍在正式向皇帝呈递“新建水法仪器样一件”。毕竟,学习需要时间,试错也要有一个过程。更难的是,蒋友仁还需要将这种“自己都从未从事过、几乎也未研究过的技艺传授于人”,也就是教给皇宫造办处的那些工匠——那时,蒋友仁的官职是“造办处行走”。

对蒋友仁的设计,乾隆的批示是“照样准做”③。作为喷头的十二兽首,大约正是这一时期铸造出来并安装上去的(具体的铸造者应是清宫造办处)。采用兽首为喷头,而非西洋版画里更常见的人体雕塑,自然是因为清帝国的“礼教”还无法接受人体美这种东西。

1759年,喷泉建成。按蒋友仁的设计,十二生肖兽代表12时辰,靠一种“永远运行之时计”来驱动(或许是利用了水力),每只生肖兽在一天中各轮流喷水一个时辰(两小时),正午时分则是12只石兽同时向池中喷水④。

15年后,蒋友仁去世。圆明园内再无懂得机械运作原理之人,喷泉长期处于废置状态。若逢皇帝前来游园,则只能赶派太监人工挑水,将水池灌满,再人工开闸放水,才能使兽首口中喷出水来。

D822F62F-BF82-4B5D-821E-0F37859030FA.jpeg
♦ 圆明园海晏堂喷水池与十二兽首水龙图。

与机械运作原理一同被埋入尘埃的,还有蒋友仁试图输入中国的那缕近代曙光。

1760年,乾隆五十寿诞前夕,蒋友仁采用球状投影法,精心绘制了一幅新的世界地图,题名《坤舆全图》,献给皇帝作为寿礼。因乾隆颇感兴趣,蒋友仁又对地图进行了修改增绘,于1767年完成。他寄望于通过这幅地图,将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后的“世界”,介绍给中国人。

类似的工作,早在利玛窦于明朝万历年间来华时,就已开始。南怀仁在康熙时代,也为清廷绘制有同名的世界地图。与前人相比,蒋友仁的地图,有两项主要的不同之处。

第一处。蒋参考了诸多世界地图与中国地图,将16-18世纪东西方地理调查与地理发现的主要成果全部囊括了进去,可以说“是当时最新的世界地图,堪称中国和世界制图史上集大成杰作”⑤。用蒋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绘制了一些新发现的国家,删除了那些我们新地理学认为不存在的国家,有些旧地方按照我们的新观察到的情况作了修正。”⑥


第二处。蒋的《坤舆全图》四周,有许多的附图和说明文字。这些图文,主要是天文图与天文学内容。蒋希望借此将哥白尼的日心说介绍给中国人。用蒋自己的话说就是:

“我利用余暇为他(乾隆)绘制了一幅12法尺半长、6法尺半高的世界地图。我还附加了一份关于地球和天体的说明,内容涉及地球和其他星球新发现的运行轨迹,彗星的轨迹。”⑦


4720C5C9-B380-478C-B3AB-A9CDE3C9E6ED.jpeg
♦ 蒋友仁《坤舆全图》主图

蒋友仁的努力,没有多少效果。

据蒋友仁给友人的书信披露,乾隆皇帝看了地图之后,曾问他“欧洲有多少个国家及各国君主能武装多少军队”,还希望了解这些国家的内政外交。蒋向他介绍了英国、法国、德国(普鲁士)、荷兰、西班牙、俄罗斯、意大利、葡萄牙等主要欧洲国家的情况。对地图上的“新西班牙”“新荷兰”“新法兰西”等地名,乾隆似乎感到有些疑惑,曾询问蒋友仁这些“新王国指的是什么?”蒋向他介绍了欧洲国家在地理大发现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海外殖民,以及海外殖民地与宗主国之间的权力关系。

此外,蒋友仁还告诉乾隆,欧洲的知识体系包括了语法、哲学、数学、天文、地理等诸多学科。被清廷所看重的绘画艺术和工艺手法,不过是这宏大知识体系里微不足道的部分。他还让乾隆亲身体验了自欧洲带来的最先进的望远镜,并为他介绍了气压、物体相对静止等科学原理。⑧

遗憾的是,这些关于新世界的信息,虽然短暂进入到了乾隆的脑子,却没有化为其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当英国人马戛尔尼,于1793年率使团抵达北京时,乾隆早已不记得英国在哪里了。他询问使团:“英国距离俄罗斯有多远?他们的关系是否友好?意大利和葡萄牙是否距离英格兰不远?是否向英格兰朝贡?”

乾隆死后,蒋友仁精心绘制的那幅《坤舆全图》,也一直静静地躺在深宫禁院之中,没有了读者。1840年英军叩关,挨了打的道光皇帝,仍在命人向英国俘虏讯问英国在什么位置,“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与克什米尔之间“是否有水路可通?”⑨

哥白尼日心说的命运,同样也好不到哪里去。

蒋友仁曾写信告诉在欧洲的友人,在日心说这个问题上,大清钦天监“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与他唱反调:

“他们已经听说过地球运行的情况,我们传教士给予他们的、他们也作计算之用的图表,就是建立在这一运动体系基础上的。尽管他们利用这方面的成果,但却不接受其中的原理。也许是由于他们害怕这项假设一旦被皇帝所接受,那么他们也不得不去领会掌握它。”⑩


不但钦天监如此,以钱大昕及其弟子李锐为代表的乾嘉学派,也同样拒绝接受日心说。比如在李锐看来,蒋友仁所宣扬的日心说,“上下易位,动静倒置”,实可谓“离经叛道,不可为训”⑪。

C9C3AAE3-79EA-4681-9985-38DAC83E1D6E.jpeg
♦ 李锐批判蒋友仁主张的日心说

对蒋友仁来说,向清帝国输入最前沿的地理、科学知识,是他身为传教士,在乾隆时代存身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方式。所以,他曾对人坦言,“被迫从事与教化和布道工作完全不同的事情,这始终是痛苦的”⑫。但另一方面,他也很希望开一扇窗,让清帝国与外面的世界发生真实的交流,所以他才会一面绘制世界地图、介绍日心说,一面又尝试着将《书经》与《孟子》翻译成拉丁文,介绍给西方世界。

1774年,蒋友仁去世。乾隆赏银一百两,将之安葬于北京西郊彰化村正福寺。此时的清帝国,较之蒋友仁三十年前刚刚抵达时的清帝国,几乎没有任何变化——除了圆明园内多了一批供皇帝娱乐的精致“水法”。而这些“水法”,也很快就要停止运作了。


7CB3C0E9-70FC-4A62-A82F-92A422F4A7AC.png
①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六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②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六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圆明园(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9页。
④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下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50-851页。
⑤邹振环:《蒋友仁的<坤舆全图>与<地球图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⑥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五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⑦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五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
⑧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六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1页。
⑨《著扬威将军奕经等向英目干布尔细询英国情形事上谕》,道光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
⑩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五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页。
⑪ 阮元:《畴人传》之“蒋友仁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10页。
⑫杜赫德编:《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第五卷,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2:39 PM , Processed in 0.1212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