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3|回复: 1

[影乐之声] 春运,打工,乡愁,众生相,这才是走心的国产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0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运,打工,乡愁,众生相,这才是走心的国产片

 艾飞 局外人看电影  2021-01-19

IMG_6435.JPG


李健有首很好听的歌叫《异乡人》,歌里唱道:


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


这是我们每个异乡人都共有的惆怅。


我经常会想,这么多人背井离乡,千里之外,到底是为了什么?


所谓的理想,就是喜欢诱惑年轻的朋友,把他们丢在拥挤的大城市里,偶尔给点惊喜,大都让他们沉入到失望的生活里。


因此很多人在夜里都会变出两个自己,一个挣扎着想要出人头地,一个憋屈的想要逃离。


以前总有人说,人为了回家,终究离开了家。完全理解这句话,是因为电影《到阜阳六百里》,它让我对“背井离乡”和“家”有了真正的认识。


IMG_6436.JPG


电影一开始,就是一辆大巴驶过黄浦江上的大桥,睡了一路的主人公曹俐此时醒了。


她看起来很累,脸上一副“到了上海又能怎么样”的沧桑与平静。


曹俐看了看窗外,给在上海的老乡狗哥打了个电话:


狗,我到了。


IMG_6437.JPG

IMG_6438.GIF


这么多年,我都有着同样一个感受,就是每次去到异乡,如果能找到一个人说“XX,我到了”。


那不管自己此前多不安,一旦听到对方说“好,我来接你”的那一刻,都会觉得好暖。


在《到阜阳六百里》中的曹俐,是一个被生活锤的遍体鳞伤的人,在她表面的淡定下有一段不堪回首的过往。


早些年,她跟了一个混混,没想到生完小孩后就被抛弃了。


老家的父亲嫌丢人,一气之下把她赶出了家,后面碾转到深圳做生意,又被朋友骗。


如今一贫如洗,孑然一身来到上海......


曹俐落脚在老乡谢大姐家,在一个破旧的上海老弄堂,两人挤在阴冷潮湿的矮隔层里。


IMG_6439.JPG


对曹俐来说,未来是模糊的,因此我们看到,导演给了一个模糊的镜头。


IMG_6440.JPG


曹俐的老乡狗哥是个精明的小人物,这种人在酒桌上常常喜欢把“有哥吃的,就有你吃的”挂在嘴边。


实际上,狗哥在KTV做服务员,他给曹俐介绍了一个在KTV打扫卫生的工作。


从前,老乡见老乡,是两眼泪汪汪,但在工商社会,老乡见老乡,大都是心慌慌的在逞强。


IMG_6441.JPG


除了狗哥,曹俐还有一个在上海打拼的老乡,叫九儿。


九儿是个哑巴,他的工作就是一天到晚在上海的人潮里发传单。


IMG_6442.GIF


一直以来,九儿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着,直到有一天收到老家的信,上面写着:


弟弟考上了大学,需要五千块学费。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上,都会被同样一种滋味所煎熬,就是一无是处,可还是有人把你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九儿又能怎么办呢,他就去找狗哥,面对九儿的求助,狗哥说了一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


考进去了,就证明咱有实力,读不读无所谓。


IMG_6443.JPG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


有一天,九儿对着窗外发呆,突然发现了一个商机,他看到外面停了一辆废弃的大巴。


于是灵机一动,就和狗哥一起琢磨,把大巴修好,拿去载客,带阜阳的老乡回家过年。


春节回家的人多,票又难买,再把价格报低一些,就可以快挣一笔。


IMG_6444.JPG


因此,他们想到了曹俐,曹俐是做过生意的人,可以负责招揽客人。


来到上海后的曹俐早已被残酷的生活磨平了棱角,虽然她也知道这事是有风险的,可一想到能多挣几个钱,也就不去想那些意外了。


于是曹俐四处找老乡,而答应坐他们大巴回家的,大都是一些在上海做家政服务的阿姨。


她们赚的少,活得苦,渺小的就好比上海街边随意刮下的树叶,谁也不会在乎飘向哪。


IMG_6445.GIF


曹俐同居的谢大姐就是这群阿姨的代表。


在我看来,谢大姐就是许多中国大妈抑或是妈妈的典型形象。她们市侩但坚韧,为了子女含辛茹苦,没什么文化,硬是把生活过成了道理。


谢大姐结过两次婚,为了女儿能有个好前途,背井离乡,与一个上海男人结婚,后来又离婚,一直住在阴暗的小屋里。


她每天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赶着去做保洁家政。


她为了保住自己的拆迁房款,与前夫亲属闹的头破血流,她想着,要给女儿多存点钱。


当然,这些她女儿都不知道,用谢大姐的话说就是:


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懂老人的心啊。


IMG_6446.GIF


你会发现,导演在电影里设置了很多意味深长的细节。


比如,谢大姐去给美容院上班的女儿送饺子时,镜头里,一半是墙,一半是女儿,而谢大姐只露出手。


这种画面就和谢大姐在这座城市的处境是一样的,小的那么不起眼,如匆匆过客,乍隐乍现......


IMG_6447.JPG


对于其他阿姨来说也是一样的,她们坐大巴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便宜。


她们不会去想大巴合不合法,也不在乎破车会不会有危险,重要的是,这一年到头,就这么一个便宜的机会回家。


这座大城市到处都有她们的痕迹,可这里从来也没把她们当回事。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阿姨们都是简单直接的互相安慰:


自己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开心点。


她们的幸福无人分享,她们的不幸也只是自己独自承担。


IMG_6448.JPG


但电影没有一味的渲染苦难,苦难只能激发人的潜能,却不能给予人欠缺的品质。


片中有个讽刺的小插曲。


在电影里,狗哥找了个师傅修车,等车快修好时,狗哥找来了一个杀猪的朋友冒充警察,然后煞有其事的教训了人家一顿:来路不明的车不能修不知道啊。


这样一来,狗哥连修车的钱也省了。


IMG_6449.JPG


大家都是在大城市里求生存的小人物,都在灵与肉的挣扎中艰难前行。


有的人选择逃离,有的人愿意坚守,逃离与坚守往往又只是一线之隔,毛线的线,一咬牙就轻易扯断。


一天下午,谢大姐到一个豪宅社区做保洁,开门的瞬间,她就傻眼了,因为开门的,是穿着浴袍的女儿......


谢大姐的整个人生信念都崩塌了,她再也没有留在这座城市的理由了,她决定坐上回家的大巴,并且再也不回来。


IMG_6450.JPG


一直以来,让女儿过得更好,是谢大姐在上海生存和奋斗的理由。


可现在发现,女儿其实并不需要她,或者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就算奉献了一生,在女儿心里也不如和有钱人睡一觉。


谢大姐沉默不语,转身离开。


在电影里,有个谢大姐用尽全身力气骑行爬坡的场景,那是我印象中一个母亲最绝望的表情之一。


从此,这位母亲将更加绝望的笃定:


父母对于儿女的感情,儿女也许永远不懂。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脚上的泡也是自己好的。有些事情,自己有了经历过才懂得。


就像《惦惦的梦》里唱的那样:


谁的生活,谁自己承担,无法换。


IMG_6451.JPG


那天,回阜阳的阿姨很多,一车都坐满了,看起来,一整年吃下的苦都换成了给家人大包小包的礼物。


虽然,上海到阜阳只有六百里,可曹俐不想回去了,因为家里没人了。


狗哥告诉曹俐,前些年她爹还在的时候,天天蹲在村口墙根底下等她。


因为修了路,怕她不认识回去的路,一天到晚的等,到死也没等到她......


IMG_6452.JPG


曹俐背井离乡很多年了,她与原来的村里人早已形同陌路,况且,爹不在了,家也不在了。


那么,离上海六百里的“阜阳”是否也该随着记忆一同被洗刷呢?


阜阳还是她的家吗?


最后,曹俐终究没有登上回乡的大巴,她拿着狗哥给的分红,回到了上海那个阴暗拥挤狭窄的小屋里。


慢慢的,对我们而言,故乡是空心的,只能是用来怀念,美化,甚至失望的。


其实就像很多家庭,很多人都会想家,等到了家,发现期待的又是别的东西,很多人甚至都需要用一辈子的来摆脱家里带来的阴影。


无论是故乡还是家庭,都是我们很多中国人的梦,可现实的残酷在于,对很多人而言,连这个梦也是破碎不堪。


所谓漂泊者,无非是没有根,也没有方向。


IMG_6453.JPG


残酷的是,电影的最后,用几行字讲述了故事的结局,车子被警察拦了下来,狗哥他们被处罚,阿姨们被警察叔叔送回了家。


《到阜阳六百里》属于那种被冷冻的国产佳片,鲜有人知,更让我意外的是导演邓勇星居然是台湾人。


当年,电影拿下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评语上说:


《到阜阳六百里》以生活化的内容写尽大城市里异乡客的孤独寂寞,观察入微,体贴细腻。


这部电影的监制是侯孝贤,看的时候就有种看侯导片子的感觉,在舒缓的音乐下,人的内心波涛汹涌。


当剧情有冲突的时候,不继续制造高潮,献给观众的是一段平铺直叙又有丰富细节的故事,你跟着演员走了一趟,又平静的走了出来......


可是你却不能不去思考他们的生活,然后又走出来,思考自己的生活。

 楼主| 发表于 2021-1-20 05: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到阜阳六百里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8:41 AM , Processed in 0.1289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