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49|回复: 8

[转贴] 几十年前,有一群读书人决定不要命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几十年前,有一群读书人决定不要命了
Original 白居伊 8字路口  2021-02-07

IMG_8958.PNG


大家好,我是8字路口新来的白居伊。

23岁,女,容易焦虑的A型血狮子座。

不久前,我出了篇《谁感染了那个河北人?》,

阅读量七位数。

不幸转天就被外星人劫持了。

作者,也就是我本人。

被280斤的主编痛心疾首教育了一顿,

然后工资打了个骨折,以儆效尤。

我痛定思痛,决定写点稳妥的,比如我家天津。

像我一样,天津的娃娃大概从小都有两个愿望:

1,天天吃煎饼果子。

2,考南开,留天津,继续吃煎饼果子。


小时候爸妈带我逛南开的时候,

我清楚的记得周总理像下刻着一排大字:

我是爱南开的。

当时年纪小,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但是。

不过,和总理一样爱南开的我,

以前只知道南开不好考,好多小青年梦碎高考。

直到最近才知道,这所百年名校,

曾经有一段惨绝人寰的遭遇。

还有一场隐秘而伟大的行动,

参与者是一群不要命的读书人。

那场行动的目的,犹如千年前的衣冠南渡。

保留中华文明的火种,拯救民族血脉于生死一线。


可以说,那场行动成功与否,

决定了我们今天所处的,

是不是唐诗宋词,四书五经里的那个中国。

决定了我们现代中国人的记忆,

还有多少来自唐宗宋祖,古圣先贤。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故事。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1


1937年7月29日大半夜,

天津人民还在梦里甜睡的时候。

日本历史最悠久的陆军重型轰炸机部队,第七联队,

轰鸣着在天津上空兜圈,然后集中火力,对准南开。

IMG_8959.JPG
被炸毁的木斋图书馆


一百斤一枚的炸弹,足足扔了快4个小时。

教学楼跟师生宿舍被基本炸平,

周总理当年上过课的教学楼也不例外。

唯独留下了著名教育家卢靖先生捐资兴建的南开木斋图书馆。

为什么?

可能因为馆里有日本人觊觎已久的中国古籍,足足十几万册。

狂轰滥炸的空档,日本人开着坦克汽车碾进学校。

连夜搬空了剩下的书籍,然后洒上煤油一把大火烧了图书馆。

日本人为什么重点关照南开大学?

可能要追到南开老校长张伯苓先生身上。

九一八一声炮响,有些军人都撒丫子跑得飞快。

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

你一个读书人,组织成立一个东北研究会,没事就出没在东三省,

转头拿着调查材料,就给南开编了本教科书《东北地理教本》。

你说日本人能放过你吗?

当天轰炸天津的日本空军,在部队战史里明明白白地写道:

其中一部分完全摧毁距天津城南方4公里的抗日据点南开大学。

IMG_8960.PNG
一·二八事件中,右端的上海商务印书馆已被炸毁,左端的东方图书馆正在焚烧


日本人的毒辣手段,中国的读书人是知道的。

九一八事变后没几个月,日本人就把矛头指向上海。

积贫积弱的中国,只能勉力反抗。

金兵有狼牙棒,咱们有天灵盖。

闸北的商务印书馆,当头迎来6枚上百公斤的炸弹。

商务印书馆附设的东方图书馆,也被日本特务纵火烧毁。

这座号称 远东第一、世界第三的图书馆,在大火中损失了46万册善本孤本。

包括3700多种古籍,跟2600多种中国最齐备的各地方志。

住在东方图书馆10来公里处的老上海回忆战时惨状,说:

当年图书馆的烟灰飘在家里阳台上,整整一个礼拜!

苦心经营了半辈子的商务印书馆董事长张元济先生,看着满天飞灰,满地残纸,呜咽着说:

工厂的机器设施,毁了都可以重建,

惟有数十年辛勤搜集的几十万册图书,

失而不可复得,这是不可弥补的损失!


淞沪会战失利后,苏州也很快沦陷了。

苏州是什么地方?

是中国千年文气最盛的地方,出过风靡全日本的那首唐诗。

数不尽的江枫渔火,寒山名刹。

听不够的月落乌啼,客船钟声。

清代国学大师俞樾写道:

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造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

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者。


但,日本人对这座文化之都,丝毫没有手下留情。

中国第一批公共图书馆之一 —— 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

被日本人糟蹋得一片狼藉。

馆藏木刻书板漂满了馆内小西湖的池塘,

图书报刊直接被撕烂擦刺刀。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随着侵略者的步步进逼,全国的读书人都明白了。

日本人不止是要夺取中国的国土,更要消灭中国的文化。

读书人们不约而同,展开了一场自救,一场赛跑。

他们要抢在时间前面,救出中华民族五千年传承的珍宝。

这些珍宝说穿了很简单,一个字就能形容——

书。


最早展开行动,将珍贵古籍后撤保护的学校之一,要数清华大学。

1935年,日本的侵略步伐日渐猖獗,从东北伸到华北。

眼看平津城外战云密布,中国军队加紧秣马厉兵。

用老杜的话说,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是年11月19日凌晨,清华园图书馆内却是灯火通明。

清华图书馆委员会主任朱自清再无心赏荷塘月色。

带着馆员们996,加班包装馆藏的贵重古籍。

连夜打包,转移南方。

IMG_8961.JPG
清华大学图书馆装箱场景(出自纪录片《炮火下的国宝》)


空旷的馆内不时传来叮叮当当的钉锤声响。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方针,

在这个特殊时期被贯彻得很彻底。

一位名叫马文珍的图书馆员,

钉锤成诗一首,名叫《装箱歌》 :

这是前辈人智慧的遗产,
我们应当郑重的保藏;
把它们寄到幸福的遥远,
把它们寄到安全的地方。
“快点装” “慢点装” “又是一箱”。


他的另一首诗,写得更加直白:

你该说这年头难怪呢,
就连书籍文章都遭了殃。
排好号码就上架子呀,
挺直腰板站着,别悲伤!
这箱里放着杜甫和陆游,
他们又陪着我们逃一次荒。


叮当了快十个晚上,417个大箱陆续在清华火车站踏上南下的列车。

拿到车票的这批书里,有很多值得一等座。

比如囊括了从康熙到光绪所修的《大清会典》。

这部法律汇编,被梁启超下过四个字的定语,那就是重中之重。

完全可以作为罗翔老师口中,法外狂徒张三清代版的教学案例库。

因为怕被日本特务发现,古籍装车都在暗夜秘密进行。

来送车的是一位大牛,牛中之牛。

顾毓琇先生。


IMG_8962.JPG


顾先生是第一个在麻省理工拿到博士的中国人,

更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师。

一生写了七千多首诗词,

还亲自翻译了德文版的贝多芬《欢乐颂》。

钱钟书对他的诗予以高度评价,

巴金年轻时是他的读者。

光抗战期间就有他写的四出话剧上演:

《国殇》《岳飞》《荆轲》《苏武》……

这次,他这个清华工学院院长亲自前来护书,

带着人承担了一项重要使命:

弄了个发电机在一旁照明。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等到七七事变,全国的读书人都开始逃难。


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书。


压力山大的首先是浙江图书馆。


因为他们的馆藏里有一套国宝——


文澜阁《四库全书》。

 

IMG_8963.JPG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剧照

 

当年乾隆金口一开,要搞盛世修典。


说白了,就是要把历朝历代重要的古典编修成一部超超超大型丛书。


显示我盛世天朝的文化软实力。


作为主编,社畜纪晓岚带着3800多位儒生,


开始了这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宏大工程。


既然是超超超大型,自然是越全越好。


最终这套书编纂出了360000册,


收录了3460多种书籍,8亿多字。


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 “四库” 。


在一套严格的KPI鞭策下,项目足足搞了13年才结项。


因为体量太大,有精力抄也没精力找。


纪晓岚又带人编了套《四库全书总目》,也就是目录。


光这个目录就达到200卷,简直就是古代的知网库。


如果有人能把这个目录全部看一遍,看懂,


估计就能毫不费力拿下几个博士学位。


也正因为字数过多,无法制版印刷。


800000000个字(不用数了,8个0),只能靠人工手抄。


这套书里的每个字都蕴藏着古代圣贤的智慧,


带着读书人的体温。


可以说,这是世界上古往今来最有温度的一套书

 

IMG_8964.JPG

当年存放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浙图孤山分馆红楼二楼

 

因为这套书实在太珍贵,怕出意外。


修完后,乾隆一句话,又叫人抄了7部。


800000000x7,分头藏进7座皇家藏书阁里。


其中一部就在杭州文澜阁。


近百年后,它被太平军的炮火毁伤,


一代代江南文人补抄了足足几十年。


基本恢复原貌的《四库全书》,


这才被收藏进浙江图书馆。


在杭州沦陷前几个月,图书馆就提前着手,


为这批馆藏找藏身之处。


名义上,教育部虽然是搬书的总指挥,


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安排。


搬到哪?只能图书馆自己琢磨,你想搬到哪再打报告。


运输的车呢?钱呢?


各个单位都在加紧往后方转移,哪来的车,更甭提钱。


浙大校长竺可桢向教育部建议,


这套书太珍贵了,应该转移到大后方。


还在浙大迁校的搬迁车里抽了一辆卡车,


支援《四库全书》。

 

IMG_8965.JPG

浙大校长竺可桢

 

教育部向浙江省政府加急连发两电,请求支援。


结果,政府连人都顾不过来,管你什么书呢。


军人出身的省主席就一句话:


土地人民危险,何靳靳于一书!


政府指望不上,浙江图书馆只能自己协调转运。


馆长陈训慈,一个文弱的江南书生,


自己找人,找钱,找车。


奇迹般带着这套宝典翻山过河,


辗转5省,


行2500公里,抵达贵州。

 

IMG_8966.JPG

浙江图书馆馆长陈训慈

 

最后临上路之前,发现运费还差200块大洋。


日军的铁蹄马上就要踏到,一路奸淫烧杀。


陈训慈匆忙赶回老家,低价卖了家里的谷子,


凑了200块,填补运输费用。


随后,他就跟着满载古书的卡车上了路,


给妻子儿女抛下一句话。


这句话,让中国的读书人可以世世代代昂着头,挺着胸。


这句话,让那一笔一笔写下来的8亿个字,没有白写。


这句话,让他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非常无情无义。


——你们自己逃难去吧!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4

 


随着战争进程,全国大半国土相继沦陷。


广州,武汉,桂林,南宁……


大学和图书馆所藏的珍贵书籍,该撤的撤,该藏的藏。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这批国宝,


读书人们演出了一场可歌可泣的壮举。


1944年6湘桂战役打响


省政府第一次下发疏散令后,


桂林图书馆整理出大部分藏书。


塞满7艘运书船,顺漓江、桂江撤退南下。

 

IMG_8967.JPG

桂林图书馆转移地图

 

在抗战中,桂林一度成为云集进步人士的抗日大后方。


文化事业空前繁盛


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抗战文化城


先后活动在桂林的名人


随便一个都能撑起行业半边天


茅盾、巴金、田汉、徐悲鸿、陶行知、李四光


……


在文化抗战大潮的影响下


民众学习热情高涨到上头


桂林图书馆日开放时间延长到13个小时全年无休


才能满足市民看书借书的需求


各类曲艺演出、美术展览、文学活动百花齐放,


书馆收藏的各类抗战报纸、杂志数不胜数。


最终,船只从桂林漂到200里开外的昭平县,先后辗转多处藏身。


不料刚逃到昭平不久,馆方就跟同样撤退的政府失去了联系,


一下子断了经费来源


大家每天食不果腹靠芋头红薯充饥


但在这么艰难的时刻,


他们也没有放弃视为生命的书。

 

IMG_8968.JPG

据村民回忆此钟为黄远智交换粮食的座钟

 

这群平常读圣贤书的文人靠着打柴摆摊维持生活


他们还当上了屠夫。


黄远智组织大伙儿动手杀牛,


挑着肉去附近卖


他还无奈卖了家里的座钟


跟村里老乡换粮食


日子实在维持不下去的时候


一位叫做杨均荣的图书馆员,


甚至含泪卖了一个女儿给当地农民做媳妇。


自己挑担子走街串巷搞修补赚点零碎钱


书和读书人的到来


也给这个边陲小镇带来了新的气象


他们和农民交朋友打成一片


他们教村里的孩子唱歌,读诗讲爱国故事,


一直捱到抗战胜利


我想,他们当时一定教过这样的一些诗: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5


在这场全国范围内的古籍保护抢救行动中。

无数平民百姓以民族大义为先,

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可能一辈子读不懂这些书,

甚至大字都不识几个。

但他们知道,这里面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火种,

护住了它们就是守住了中国。

比如前面提到的,惨遭毒手的苏州图书馆。

万幸的是日军进苏州城前的三个月,

馆藏善本已在馆长蒋吟秋的带领下,

被秘密护送到隐蔽的东西山。

IMG_8969.PNG
苏州图书馆馆长蒋吟秋


藏书八年期间,

日本人多次挨家挨户扫荡,搜查这批古籍。

一次查到东山前,

东山的一位小学校长连夜组织村民们把文献分箱。

装到各种运杨梅、枇杷、柑橘的竹编箩筐里分散转移。

八百年前,陆游就在诗中写过江浙采摘杨梅的盛景: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颌得骊珠。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株。

陆先生不会想到,

他留下来的文字,有朝一日,

正是在杨梅掩护下幸免于难。

西山寺庙的一位住持专门砌造了一面藏古籍的夹墙,掩敌人耳目。

任凭日本人如何威逼利诱,

从头到尾没有一个苏州人透露只言片语。

一直到抗战胜利,馆藏的近两万册珍贵图书,完好无损!

江西一位叫吴炼云的中医辗转受托,

接下了金陵大学的藏书任务。

吴炼云是真的惜书爱书之人。

一百多箱古籍直到1947年运回,

在他的婺源老家,一藏就是十年。

十年间,他尽职尽责,

为防潮防火防虫蛀,特地制作了书架。

逢合适天气,就开箱上架晾晒。

在吴炼云和金陵大学的109封通信里,

内容永远离不开整理、翻晒书籍。

为了专心照应这批书,

他拒绝了一份薪水十倍的工作。

书信中可见品行 :

然生之对于保管职务,请可放心,切无他就兼职之愿望。

负信不祥,背人不义,此等不忠不信之品行,非生之所敢为也。

吴先生如此忠实,

除了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想必还有另一层原因——

古话说秀才学医,笼中捉鸡。

蕴藏在古籍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也是中医文化的基础。

像吴先生一样护书十年的普通人中,

还有位大字不识的山东大汉,尤为令人感佩。

1937年,山东省图书馆的古籍和历代文物18000册(件),

迁到四川乐山大佛寺。

7000里的路上,只有三人随行。

分别是馆长王献唐,编藏部主任屈万里,

和一个名叫李义贵的工友。

IMG_8970.JPG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献唐、屈万里、李义贵


王献唐学过土木,修过德语,当过记者,做过主编。

文字、古韵、考古、哲学、书画等等无所不通,

一生的著作有1000万字以上。

叶圣陶称他是,

山东省近几百年来罕见的学者。

而那位工友李义贵,

只是一个忠厚老实的黄包车夫。

因为经常在省图附近拉活,

结识了每日搭车的王献唐。

之后就帮着在馆内做些体力活。

临危受命,抛家舍业护书南下。

走的时候,他刚出生的儿子还不到一岁。

他能这么决绝,

很大程度上也受了王献唐的影响。

大后方的日子一样不太平,日本飞机常来轰炸。

防空警报一响,人们都拔腿跑向防空洞。

只有王献唐在原地守着古籍,一步不动。

事后别人都问他,你不要命的啊?!

他就淡然一笑说:

这些东西是我的生命,

一个人不能舍了自己的生命。

山东组遇到了与其他各地一样的窘境。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躲到乐山后的两年里。

屈万里和王献唐先后前往重庆就职,补贴护书经费。

任务就全数压到李义贵一人身上。

这个一米八多的山东大汉,

就从此蜷在乐山大佛旁一个黑漆漆的小山洞里。

吃不惯四川的辣,也听不懂乐山的话。

又经常跟馆长联系不上,领不到薪水。

只好加入棒棒大军在江边挑货摆摊,赚点口粮。

IMG_8971.JPG
王献唐三儿媳在1976年到济南看望李义贵


那批文物里有2659册古籍珍善本,734件价值连城的金石器物。

但哪怕吃不上饭,山东人李义贵都没动过变卖一件文物的歪心思。

守着5箱国宝,整整13年。

等新中国成立,返回济南时,

他才知道:

结发妻子早就带着幼子改了嫁。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6

 


去年11月,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纪录片《炮火下的国宝》在央视上映。


说的正是这次古籍抢救保护的故事。


无数人看后热泪盈眶。


有人被普通人守护古籍的故事感动得落泪。


有人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拳拳爱国心震撼。


有人为熬过战火岁月的国宝终于看到曙光,胜利回归而欣慰。

 

IMG_8972.JPG

 

是啊,胜利了!


读书人带着国宝古籍,在烽火硝烟里东躲西藏的日子。


随着日本无条件投降,告一段落。


流落多年的古籍陆续踏上回乡之旅。


用杜甫的话说,正是:


剑外忽传收蓟北,忽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IMG_8973.JPG

 

《炮火下的国宝》的总导演杜兴,也姓杜。


他家家谱写得很明确,祖籍河南。


不知道跟河南人杜甫什么关系。


整整十二年前,他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


提到了这批国宝的逃难。


这些年来,他终于找到契机,


用两年时间拍了这部片子,结了心愿。


他说,在拍摄的过程中:


这些读书人身上的责任感经常令我震惊,


现在还对我有很大影响。


我感到,一定得为文化做些事情,


否则就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读书人。


带着摄制组,杜兴还寻访了一些当年那批读书人的后人。


从他们的口中,还原了那段艰苦岁月里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顾毓琇先生的次子顾慰庆提到,


他父亲为了保护清华南迁的古籍,


跟两个弟弟把家都搬到了藏书的重庆北碚。


租了农田,盖了草屋。


抗战期间,大批珍贵古籍在全国读书人和老百姓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但也有2166所图书馆,4300万册以上的图书被日军彻底损毁。


清华这批古籍也有不少毁于1940年的日军轰炸。


顾氏兄弟带头拼死抢救下部分焚余书,


但仍有近万册淹没火海。


抗战胜利后,运回清华的焚余书大多已经焦脆、霉烂、支离破碎。


但为了使古籍继续发挥教学科研的价值,


图书馆自2000年起对这批焚余古籍进行了修复。


特制作了绛红色函套存放,


喻示国宝的惨痛经历。

 

IMG_8974.JPG

馆员抢救出的焚余书

 

桂林图书馆一回到桂林,


馆员们就在这批书上盖上了 “劫后存书” 印章。


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转移史和灾难史。

 

IMG_8975.JPG

桂林图书馆“劫后存书”蓝色印章

 

陈训慈护送2500公里的《四库全书》,


历经风吹日晒,安全迁回杭州。


如今,它们被封藏进温度常年维持在20摄氏度,


相对湿度55%-60%的特殊书库里。


库里每个书箱都是天然樟木所制,


保证最佳防虫效果。


足足70年后,陈训慈的女儿谈起父亲,


还有那句无情无义的话:


——你们自己逃难去吧!


仍然泪流满面。

 

IMG_8976.PNG

浙江图书馆恒湿恒温馆藏《四库全书》

 

1950年四川解放,


李义贵保护的古籍重归齐鲁大地。


他的外孙女刘蕾,


后来跟记者走访了外祖父藏身的山洞。


一想到他白天在外面扛活,


晚上回到没一丝光亮的黑山洞,一个人熬了13年。


她就对着镜头泣不成声。


如今,刘蕾就在山东图书馆当讲解员,


专门负责讲解当年外祖父忠诚守护的那些国宝。


特殊的身份让她和这些千年古物更加亲近。


那是中国人精神的延续与传承。

 

IMG_8977.PN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7

 


到这,故事就讲完了。


在讲述这件事的过程中,


我一直有种很奇妙的感觉。


明明那些流传千百年的古籍离我无比遥远。


我或许一辈子都看不懂四库全书》200卷的目录


更不会去研究大清会典的法律条文


但我真正穿过时空走近它们


了解过它们背后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就会与它们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甚至感觉我鼓鼓的心跳,


一度跟那些不要命的读书人同频


那古籍也被赋予了生命的温度鲜活了起来


抗战胜利后,有一个小小的插曲。


时任天津市长,南开校友杜建时对张伯苓说:


平津二市被立案的汉奸之中,没有一个南开毕业生。


张伯苓笑答:


这比接受任何勋章都让我高兴!


看到他说的话我就更加明白了


那一场可歌可泣的古籍抢救保护行动,那一群不要命的读书人,


不仅是拼死保存古书延续中华文脉这么简单。


华夏儿女几千年来不屈不挠慷慨大义的民族精神,


更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也是中华民族血脉不绝生生不息的原因

 

回望兵荒马乱的岁月,万般艰难,


先辈们也咬牙挺过了。


不光挺过了,还留下了希望的火种。


我知道,过去的一年,乃至现在,


我们都被迫面对极大的不确定性。


跟我一样,你可能也要独留异乡过年。


会惶恐,会焦虑,会无所适从。


但希望这篇故事至少能给你一些力量。


我们决定,不开打赏。


如果你也被这群不要命的读书人感动,请点个“在看”。


足矣。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2-8 05: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纪录片《炮火下的国宝》(全6集,2020)
http://www.hutong9.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8002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9 02:17 AM , Processed in 0.0528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