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9|回复: 0

[转贴] 最热爱生命却自杀,他是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2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热爱生命却自杀,他是谁?

 血钻故事编辑部 血钻故事  2021-03-11
 


我宁愿是燃烧过后的灰烬

也不愿做地上的尘土

——杰克·伦敦

 

 

 

1
身世之谜


 

杰克·伦敦的生父姓钱尼,纯种爱尔兰人,以占星预测为生,也就是中国的算命先生,人称钱尼教授。


他身体健壮,博学多才,早年曾当过水手,60岁时和人打架还能把对方踢下楼去。他算命铁口直断,百不失一,有很多轶事在他的客户中流传:有一栋房子被人纵火烧毁,房主找他咨询,这位钱大师不仅断言纵火犯共三人,还精确描述了三人的特征。房主按图索骥找到三人,直言钱大师说是你们干的,这三人立马招供,因为钱大师发话,抵赖也没用。还有一次一个私生活混乱的女人去找钱大师算命,还没算完,这女人就跑出门去,大喊:“那个人会觉察上帝的意志!”

 

钱尼晚年出版了许多星相学书籍,还办了一份玄学刊物,自命为天文学院院长,给人算一次命收费一美元,最后,他还预知了自己的死亡日期。

 

0.png

杰克·伦敦的母亲弗洛拉

 

杰克·伦敦的母亲弗洛拉,来自一个富裕的威尔士移民家族。人聪明伶俐,但是性情偏执。25岁那年,不知何故,离家出走,至死都没有和双亲联系。


她三年内辗转多个城市,靠教钢琴谋生,后来在西雅图市长的家里认识了钱尼,两人都会占星术,弗洛拉更是个通灵的女人,想必很有共同语言。后来两人在旧金山同居了一年,钱尼讲星相学和玄学,弗洛拉售门票。弗洛拉还办降神会,用招魂术,让灵魂与活着的亲人交谈。

 

1875年6月初,弗洛拉怀孕了,要求和钱尼结婚,钱尼大概是怀疑孩子不是自己的,拒绝了对方还把弗洛拉赶出家门。弗洛拉举枪自杀未遂。此事被《旧金山纪事报》报道并全国转载,使得钱尼臭名远扬在当地无法立足,不久就离开了旧金山。

 

杰克·伦敦从未见过他的生父,21岁时,他写信给钱尼,钱尼以自己无生育能力为由否认了两人之间存在血缘关系。


不过,认识两人的医生可以作证,杰克·伦敦的长相、一举一动都和钱尼一模一样,不用问就知道他是钱尼教授的儿子。而杰克·伦敦不仅遗传了钱尼的外形和对海洋的热爱,也遗传了他的智力,勤奋好学,喜欢钻研学问。这些因素为他后来从社会底层崛起成为著名作家提供了必要条件。



 

2

少年时代


 

1876年1月12日,杰克·伦敦出生在旧金山,八个月后,母亲弗洛拉嫁给一个叫约翰·伦敦的人,从此杰克跟随养父以伦敦为姓。

 

约翰·伦敦做过农场主、开过杂货店,但由于弗洛拉不善经营,家里两套房产被银行没收,家庭经济陷入困境。11岁的杰克·伦敦开始打工贴补家用,每天早晚送报纸,周末去保龄球场打工。


1.png

童年的杰克·伦敦

 

他从生父那里继承的基因此时开始显露出来,他疯狂地热爱读书和航海。一有空就去图书馆借书和去游艇俱乐部打工。13岁时他攒钱买了一艘小船练习航海技术,很快成了最好的水手。

 

15岁时,杰克·伦敦认识了一群海盗,得知去牡蛎养殖场偷牡蛎能挣大钱。他找从小哺育他的黑人乳母借了300美元买下海盗的帆船,洗劫养殖场一次的收入顶他在工厂干三个月。而他买船的同时,老海盗的女儿还爱上了他。


杰克·伦敦成为海盗船队中唯一带着女人出海的船长,此事轰动一时。成天和海盗混在一起,杰克·伦敦很快学会了喝酒,过起了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女人的日子。不过,酒色没有玷污他的天性,每当上岸时,他总会去图书馆借上一摞书拿到船上读。


2.png

海上的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争强好胜,做海盗要做最好的,喝酒也是每饮必醉。


很多有阅历的人都认为这小子活不过一年,要么被枪杀,要么斗殴被人捅死。一次他酒醉后掉入海里,差点淹死。大概因为此时他还没有写下任何传世的小说,上帝不允许他这样堕落下去,就逆转了他的生活:一位政府官员找到他,邀请他加入渔场巡逻队,对付偷捕者。就这样,他从原来的盗贼变成了执法人员,每天夜间和偷捕鱼虾的盗贼做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


3.png

偷牡蛎

 

做了一年的巡逻队副队长,杰克·伦敦渴望看到更大的世界,他选择了跟随一艘捕海豹船前往朝鲜、日本和西伯利亚进行90天的捕猎。他在船上学会了罗盘和绳索的用法,更成了一名好舵手。在船上,他喜欢听老水手讲航海和冒险的故事,这成了他日后写作的素材。也利用安静的夜间读书。三个月后,他们在西伯利亚猎杀了海豹群,朝南返航来到日本横滨,把海豹皮卖了个好价钱。


4.png

杰克·伦敦在船上阅读

 

回到旧金山,杰克·伦敦把在日本海与台风搏斗的经历写成故事,参加了《呼声》杂志的征文比赛,结果只有初中学历的他一举夺冠,第二、三名都是大学生。这是他第一次显露写作的天赋。



 

3
流浪淘金


 

1894年,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有人组织失业大军前往首都华盛顿示威,要求国会投资500万美元兴建公路以增加就业。报纸上“失业大军”的消息连篇累牍,很多城市自发涌现出“分部”来。在旧金山,一个自称为“凯利将军”的人把失业人员按军队编制组织起来,跟铁路协商,允许这些失业人员免费乘火车去华盛顿。

 

酷爱冒险的杰克·伦敦当然不会放弃这个“参军”的机会。他一路上爬火车、乞讨,或者找农民骗吃骗喝。


到了首都华盛顿,发现“大军”的带头人已被投入监狱,运动遭到警方镇压。杰克·伦敦本来就不是为了示威来的,他只是想流浪。之后的日子里他去了芝加哥、纽约和尼亚加拉。在尼亚加拉观赏了壮观的大瀑布后,杰克·伦敦被当成流浪汉关入监狱。他在这里呆了30天,混成了食堂管理员,还和很多囚犯交了朋友,听他们讲述各自的经历,这些都成了他日后写作的素材。出狱后,他流浪到温哥华,上了一艘船当水手,打工回到老家。

 

为了上大学,19岁的杰克·伦敦回到高中上一年级。身边的同学都比他小4、5岁,更没有他丰富的生活阅历。一方面和同学们无法沟通,一方面需要打工谋生,他的高中生活是孤独而艰苦的。这段时光唯一的一点亮色是他在学校的校内杂志上发表了十篇文章和他加入了亨利·克莱学会。

 

亨利·克莱学会是当地知识分子的组织,定期开讨论会。杰克·伦敦在这里交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启发了思想,也改掉了自身的一些性格缺点。

 

大概是觉得高中生活是浪费时间,杰克·伦敦只上了一年高一,然后他凭借天分和惊人的努力,每天学习19个小时,复习了3个多月就考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5.png

青年杰克·伦敦

 

大学只上到第二学期,他的家庭经济就陷入了绝望境地,父母已无力维持生活。杰克·伦敦只得放弃学业挣钱养家。

 

杰克·伦敦觉得,自己已经读了很多书,通过与学会知识分子的交流也形成了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更亲身参与过种种冒险,这些宝贵的经历和精神财富或许可以帮助他解决经济问题。


他拼命写作、投稿,但没有一篇被采用。家里弹尽粮绝,他只好在洗衣房里找了一份工作,每周80小时,没完没了地洗衣服,报酬是包吃包住外加每月30美元可以赡养父母。他陷入了矛盾之中:当一个人为工资而劳动时,就没有时间阅读、思考,就如同是一部机器,填入食物和睡眠只是为了明天接着工作。他的这种体会在本书《马丁·伊登》有关洗衣房的几章里有深刻的描写。

 

正当他在痛苦中挣扎的时候,阿拉斯加州的克朗代克发现金矿的消息传来,给他带来了一点希望。姐姐伊莱扎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帮他购置了衣物装备,1897年3月杰克和姐夫合伙,踏上了淘金之路。

 

他们从旧金山坐船到斯卡吉,然后开始徒步进发。这一路的艰辛超过他们的想象。为了省钱,他们不用印第安人搬运物资,而是自己动手。年迈的姐夫和无数体力不够的人提前打道回府。在奇库特山,杰克身背150磅的行李攀登陡峭的山崖,连印第安搬运工也背不动这么沉的行李,上下一次要一整天。


仅仅把全部物资背到山顶就花了90天,很多淘金者就此止步,但更大的艰险还在后头,他们必须逆流而上。杰克和路上结识的3个同伴砍伐木料,做了两条小船。在穿越水流湍急的育空河的时候,杰克早年做海盗时练出的驾船技术发挥了作用,不仅安全过河还帮助了更多望洋兴叹的淘金者,他每只船收费25美元,靠替人驾船挣了3000美元。


6.png

翻山搬运物资

 

此时冬天已经到来,淘金者们在育空河畔修建木屋过冬并开始淘金。杰克·伦敦在亨德森河探测,在河床上发现了一些闪光的泥土,兴奋地以为是金沙,但不久就证实只是普通的云母。


但杰克·伦敦并不失望,他早就对同伴说过,他来这里不只是为了淘金,更要收集材料写书。整整5个月,外面冰天雪地,杰克就在木屋里和人聊天、读书,他在这里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斯宾塞的《哲学流派》、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有弥尔顿的《失乐园》和吉卜林的诗,也和淘金者讨论社会主义和达尔文的理论。

 

7.png

淘金

 

杰克·伦敦早年流浪生活磨练出的野外生存能力让他在淘金者中出了名,他能在暴风雨中点火,做出可口的火腿煎饼,也能支起保暖的帐篷让大家在零下30度的严寒中休息。


他驾船过逆流天险的事迹在大家口中流传,他出手大方,分享食物烟草毫不吝啬。他的木屋也成为对淘金者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和淘金者交往的几个月里,他做了大量的笔记,记录他所听到的故事和见过的人物。


8.png

淘金者的木屋

 

第二年春天,杰克·伦敦拆掉木屋,扎了个木筏,顺流而下抵达加拿大境内的道森市,在这里因为缺乏绿色蔬菜得了坏血病。这病几乎使他瘫痪,双腿跛了,牙齿掉落,脸上长疮。入院治疗后,6月,他决定启程回家。经过19天1900英里的航程,他终于抵达白令海峡,卖掉自己的小船,搭上一艘货船当司炉工,来到西雅图,再从西雅图搭船回到旧金山。16个月的冒险结束了,他没有挖到一克金子,而是带着收集到的各种淘金故事和冒险资料结束了阿拉斯加的淘金之旅。

 

 

 

4

战地记者


 

1902年夏天,美联社邀请杰克·伦敦去南非采访布尔战争,对这种冒险活动他自然求之不得。他先赶到英国,要在去南非前先采访英军将领,了解他们对殖民地和战争的看法。可刚到伦敦,他就收到电报,美联社取消了原来的安排,他不用去南非了。

 

既来之,则安之,杰克·伦敦哪能放弃这个深入了解英国社会的机会。他到旧衣店买了一身破烂的衣服,跑到东区贫民窟租了一间房。他在贫民窟住了三个月,在那儿读了几百本书籍和英国政府关于贫民状况的报告;和无数英国人交谈,拍了许多照片;他排队领过救济,和新结识的贫民朋友一起露宿街道和公园,看到了英国穷人们在痛苦的生活里挣扎和死亡。他认为,伦敦东区就是穷人的屠宰场。

 

回到美国他出版了新作品《深渊里的人们》。这是一本描写穷苦人民的名著,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社会学意义。


9.png

伦敦东区贫民窟

 

1904年初,日本和俄国准备开战,杰克·伦敦收到五家媒体邀请去做战地记者。1月17日,他启程前往横滨,然后换乘火车到达东京。这时世界各地的记者已经云集东京准备报道战事,不知是因为还未正式开战,还是怕报道泄露战机,日本官方不回答记者的问题,却安排了豪华的宴会和周到的观光活动。


10.png

日军盘查外国记者

 

杰克·伦敦看出日方根本不想让记者了解战争真相,他溜出东京,坐火车到港口,买了去朝鲜长承浦的船票,日本军队将从那里出征前线。等船时他上街拍了些照片,却被当成间谍抓入监狱。


释放后他赶不上船,只得搭了一艘游艇赶往朝鲜的釜山。游艇上没有西式食物,也没有铺盖,他只能露宿甲板。到了釜山,他上了一条船前往长承浦,没开多远船就被政府征用运兵,乘客都被撵下船。看来战争迫在眉睫,为了赶到前线收集材料,他千方百计弄到了一条小舢板,雇了三个胆大的朝鲜人帮忙,靠自己的航海技术驶进黄海,沿着朝鲜海岸线航行。


他在零下十四度的严寒和呼啸的海风里航行了六天六夜,终于到达了长承浦。这时他已遍体鳞伤,脚、手指和耳朵都冻坏了,几乎跛足。但他没有停歇,买了几匹马,雇了几名仆人和马夫,骑马向北穿越朝鲜,直奔俄军驻地。连续几个星期的马背急行军后,他来到了平壤,那已是当时一切战地记者所能到达的最远地点,在平壤他再次被日本方面投入监狱,因为此时仍在东京大吃大喝的各国记者责问日本政府,为何杰克·伦敦能去前线他们却不能。


出狱后杰克·伦敦坚持呆在战线后方四十英里的地方,从那儿发回了一篇又一篇的报道和几百张照片。报社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在头条发出他的报道。


11.png

杰克·伦敦和朝鲜仆人

 

回国前,他的马夫向日本的富士将军打小报告,将军威胁要处决杰克·伦敦。此事惊动了罗斯福总统,罗斯福向日方提出强烈抗议,将军才释放了他。

 

杰克·伦敦回到旧金山,由于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他的报道,《世纪报》还为他的作品《海狼》做了夸张的宣传,此时他已名声大噪,成为当时最有名的美国作家。



 

5
环球航行


 

1906年春天,杰克·伦敦读到斯洛克姆船长写的《环球航行》,再次引发他驾驶小船环球旅行的梦想。他制定了用七年完成航行的计划并用写报导为代价要求一些杂志为他航行预付费用。


12.png

杰克·伦敦在船上

 

杰克·伦敦要设计一艘他梦想中的航船,一艘没有人见过,只存在于他想象中的灵魂之舟。但他不懂用人之道,用高薪雇了个对造船一窍不通的老水手去替他打造战舰,结果预算7000元就能完成的船最后花了他30000元还毛病百出。


原定的启航日期一再推迟,而被报纸杂志的宣传吊足胃口的读者们的热情让杰克·伦敦无法放弃。1907年4月22日,杰克·伦敦终于带着他草台班子一样的船员团队出海了。他先后去了夏威夷、马克萨斯群岛、斐济群岛和所罗门群岛,和土著居民交朋友,还遭到过食人族的袭击。


13.png

 杰克·伦敦在史耐克号制造现场

 

1909年7月,杰克·伦敦结束了他两年多的环球航行,带着一身的疾病和负债回到旧金山。他的灵魂之舟史耐克号被卖了3000美元,留在所罗门群岛间运送奴隶劳工。杰克·伦敦对这次航行从未后悔,因为他不仅饱览了热带风光,还留下了传世之作《马丁·伊登》和一系列以南太平洋为背景的短篇小说。虽然刚出版时曾招致批评,但30年后,《马丁·伊登》将被称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小说。



 

6

四个女人


 

早在高中时期,杰克·伦敦加入了亨利·克莱学会,在那里结识了好友爱德华·阿普尔加斯。爱德华把杰克·伦敦带回家,介绍自己的姐姐梅布尔和他认识。


杰克·伦敦对梅布尔一见倾心,深深地爱上了他。为了创造美好生活,赢得美人芳心,杰克·伦敦拼命写作投稿,但收入不多,梅布尔的母亲认为杰克·伦敦没有能力养家,对他们的恋情并不支持,尽管二人一度订婚,还最终没有走到一起。这段恋情后来被杰克·伦敦用作《马丁·伊登》的素材,梅布尔就是露丝的原型。

 

和梅布尔交往那段时期,杰克·伦敦经常参加社会主义者的集会活动,在活动中,他认识了一个俄国裔犹太姑娘安娜·斯特伦斯基,这是杰克·伦敦一生中结识的最杰出的女人。二人经常一起探讨进化论、唯物主义、社会主义之类的问题,安娜也对杰克·伦敦的作品给予贴切的评论。杰克·伦敦视安娜为灵魂伴侣,说:“是她的智慧使我着迷,而不是她的女儿味。”

 

1900年春,杰克·伦敦和梅布尔仍是恋人关系,和安娜的关系也在升温中。二月份,他参加了一个葬礼,死者的未婚妻贝西·马登是梅布尔的朋友。梅布尔要杰克·伦敦去安慰下贝西,以免她伤心过度。杰克·伦敦就去贝西家登门拜访,两人感情之路都不顺利,谈得很投机。一个月后两人闪婚了。


14.png

全家福

 

两人的婚姻生活还算幸福。杰克·伦敦继续探索他的作家之路,贝西为学生补课,这样在杰克没有收入的日子里足以维持生活。婚姻似乎给杰克·伦敦带来了好运,他在《麦克卢尔》杂志上连续发表作品,经杂志主编的帮助,他逐渐开始出名。

 

贝西先后为杰克·伦敦生下两个女儿,这使他很失望,他重男轻女,一直想要儿子。贝西生育后把女儿放在第一位,丈夫第二位,这都可能是后来杰克·伦敦出轨的原因。


15.png

杰克·伦敦和两个女儿

 

1903年7月,杰克·伦敦向妻子提出分居,为了一个叫查曼·基特里奇的女人。这个女人比杰克大好几岁,是个大龄剩女。她长相一般,但读书很多,还善于钢琴演奏。

 

1904年,杰克·伦敦采访日俄战争归来,迎接她的不是查曼·基特里奇,而是法院人员,向他送上贝西的离婚申诉。而申诉中提到的第三者名字是安娜·斯特伦斯基。这时杰克·伦敦已经成名,第二天全国的报纸就报道了他因第三者出轨离婚的消息。这对他打击很大。


16.png

杰克·伦敦的第二个妻子查曼·基特里奇

 

查曼·基特里奇陪伴杰克·伦敦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她曾为杰克生下一女,但只活了38个小时就夭折了。

 

回首一生,很难说杰克·伦敦最爱哪个女人,只能说她们分别为杰克·伦敦提供了情感所需的一部分特质。就像他所经历的一系列冒险活动一样,丰富的感情经历也成为他写作的素材和小说人物的原型。

 


 

7

“狼舍”焚毁


 

1910年底,杰克·伦敦完成了一系列高水准作品,兴奋之余,他开始为自己设计建造一座“历史性家园”。早年在阿拉斯加淘金时,当地印第安人把白人征服者称之为“狼”,杰克对这个称呼印象很深,他常常把自己想象成征服世界的狼,也经常在作品中描写狼。这次,他把自己的家园命名为“狼舍”。


17.png

杰克·伦敦签名

 

“狼舍”修建好至少还需两年时间,杰克伦敦就买下葡萄园中的10英亩地,改造了其中的农舍,作为自己的住所。他把这里叫做“美丽农庄”,他在这里举办沙龙,大宴宾客。此后五年中,有数千位作家、艺术家、政治家、哲学家、牧师、罪犯、富商都成为他的座上宾。

 

杰克·伦敦还对农业着了迷,他已无意去海上探险,在家中农场摆弄农作物成了新的嗜好。他收购了六家破产农场,种了豌豆和各种作物。他认为几年后可能会全国禁酒,再加上葡萄园的土壤贫瘠收成不好,就把700英亩葡萄拔掉,又投资47000美元,栽种了14万棵桉树,准备20年后获利。他还采购良种猪、牛、羊等牲畜,建立自己的优质牧场。


18.png

杰克·伦敦在农场骑马

 

此时他共有1100英亩耕地,可以提供不少工作机会,他不拒绝任何一个来找工作的人,甚至录用犯人。


19.png

杰克·伦敦和他的良种马

 

1913年,他的农场事业达到顶峰,雇佣农工53人,建筑工35人,每月支付工人工资是惊人的3000美元,还要为工人和家属一共近500人提供住处。他入不敷出,但能养活这些工人给他带来巨大的快乐。

 

除了雇佣工人的负担越来越重,还有无数流浪汉、寄生虫、骗子和穷人找他要钱。他收到过数千封信索要资金帮助,大多数时候他都满足了对方。陌生的作家写了小说写信要他资助出版,他就寄支票过去。罢工运动缺钱时,他出资赞助。他听说一位澳洲妇女在一战中失去两个儿子就每月寄去50元直到对方去世。外地一位素不相识的社会党人写信说他怀孕的妻子和四个孩子要到杰克·伦敦的农场居住,杰克就安排这一家住了六个月,期间女人还生下孩子。

 

1913年的春天,杰克·伦敦的声望达到顶峰,他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收入最高的作家,取代了吉卜林成为英语文坛的领袖。有关他的轶事和谣言不断传播,记者用他的名义编造各种稀奇古怪的新闻,还有人盗用他的名义发表文章。有一篇模仿他的口吻诋毁军人的传单给他惹来了麻烦,美国陆军对他非常不满,邮政系统认为他通过邮局散发传单是犯罪行为,他只能极力否认自己是作者,还差点招来诉讼。

 

美国各地出现一批模仿杰克·伦敦的人。他们模仿他的衣着打扮,冒他的名做演讲、投稿、开支票,还有人以他的名义在墨西哥建立了一只革命武装。最后有个人冒名杰克·伦敦在旧金山睡了一个女人,这女人却给真的杰克·伦敦写信问“你还爱不爱我?”


20.png

杰克·伦敦在书房

 

为了维持开销和经营农场、建造“狼舍”的巨额费用,杰克·伦敦无休止地写小说。这一时期他的产量很高,许多阿拉斯加背景的短篇小说都是佳作,《月亮谷》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狼舍”遗址

 

1913年8月18日,“狼舍”竣工,第二天就要搬进新居。半夜里却被人纵火烧毁,他不仅损失了建房的7万美元,还大病一场。他多次说他要重建“狼舍”,但再也没有勇气付诸行动。

 


 

8

意外死亡


 

“狼舍”被烧毁后,杰克·伦敦唯一的人生乐趣来源就是他的农场。他想建立一个劳动者公社,只雇佣那些真正热爱土地的人,他将为每一个人和他的家庭建一座房子,建一座小学让劳动者的孩子读书,他不想盈利,也不需要收回投资,只要能在六七年后做到收支平衡,维持农场运转就行了。

 

但杰克·伦敦再次被命运按在地上狠狠摩擦。他的全部良种猪得了肺炎死光了。获奖的公牛在牛棚中滑倒,折断了脖子。他的安哥拉山羊因病全部死掉。种马无缘无故死在地里。他栽种的14万棵桉树本想20年后出售获利的,现在只能当柴火烧。


21.png

杰克·伦敦的农场

 

杰克·伦敦损失惨重,但他还想维持农场,他拼命写作挣钱。


这时他情绪低落,借酒浇愁,再加上过度用脑,已接近才思枯竭。1915年,他一篇作品也没有写出来,只发表了两篇去年完成的小说。1916年,他再次去夏威夷,希望养好身体,调整状态,在这里写了些水准不高的以当地为背景的短篇故事,又动笔了一部以欧亚混血女孩为主人公的长篇,但没能完成。


22.png

杰克·伦敦在户外写作,摄于他人生最后一年

 

他还有雄心壮志,计划完成一部叫《基督》的小说,一部自传和一部描述地球气候变冷后的世界的小说,名字定为《遥远的世界》。这时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创造力已经远不如当年,这几部作品他再也没有机会去完成了。

 

1916年11月21日,杰克·伦敦准备第二天出发去纽约,还要顺路去芝加哥参加牲畜展销采购良种牛羊。当晚他服用了过量的吗啡,第二天傍晚因吗啡中毒而死,时年四十一岁。

 

杰克·伦敦的死震动了世界。在欧洲的报纸上,报道他逝世的篇幅超过前一天逝世的奥地利国王。


23.png

杰克·伦敦逝世的报道

 

杰克·伦敦的死至今是个谜。他当时患有尿毒症,依靠吗啡止痛。他卧室的桌子上有张纸条,记录着吗啡的致命剂量,他明知道致命剂量还超量服用岂不是找死?可从他死前的日程安排来看又不是自杀。


24.png

 杰克·伦敦的坟墓

 

一百多年来,喜爱杰克·伦敦作品的读者都不相信他会自杀,因为他是那样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正如他在传世名作《热爱生命》中所写:

 

“他不愿意死掉,是因为他热爱生命,渴望活下去,所以他要前进。”

 

 

END


本文作者:炳燊。曾在英国、东南亚、非洲等地生活工作。

部分参考资料:

1.  欧文·斯通 《杰克·伦敦传——马背上的水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  杰克·伦敦  《马丁·伊登》 人民文学出版社
3.  30 Rare Photos of Jack London
4.  Skip Sommer,Petaluma’s Past: Jack London’s death a Sonoma County mystery
5.  Jack Mulder, No Suicide! Protocol of a Discussio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4 04:08 AM , Processed in 0.13356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