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5|回复: 0

[时评] 500亿海绵计划为何顶不住内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23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00亿海绵计划为何顶不住内涝

 吴荣欣 真故研究室  2021-07-23
 
7月16日以来,郑州暴雨已导致33人死亡8人失联,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受灾,数以百亿计的经济损失。

有人说这是两个台风的“合谋”,有人说这是嵩山挡住气流的无奈,有人说这是全球变暖的又一次严厉警告。也有人问,刚投入了500亿的海绵计划失效了吗?整整500个亿啊,没顶住600毫米的降雨量。

根据郑州去年刚刚公布了海绵城市计划(2017年-2020年)的阶段性成果,建成的覆盖面积(793.4平方公里)已经达到了计划面积(1450.6平方公里)的一半。而海绵计划的全部竣工,则要到2030年,也就是说海绵计划,目前最多只能发挥一半的作用。
 
把灾害的锅丢给这样一个只进行了一半的工程,是不公允的,更何况面对千年一遇的降水,设计防洪标准也不足。真正的问题是,面对极端气候的变化,接下来如何重新设计和改造城市基建,时间来得及么?

海绵很理想,现实很极端
 
“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让防涝标准50年一遇、防洪标准200年一遇的郑州海绵城市计划无法消化。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对极端天气的预估和猜想还是太天真了。
 
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前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海绵城市”计划是在北京“7.21”内涝事件之后,快马加鞭提出来的针对性城市建设和治理的方案。“海绵城市”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2年,源于当时在国内已经应用了10多年的“低影响开发(LID)”理念。

IMG_6210.JPG
图 | 海绵计划之难,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孔锋
 
但是这个概念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东西。各个城市因地制宜设计方案是一回事,不同的领导、专家有不同的理解又是另一回事。
 
2017年,郑州市正式投入建设海绵工程,项目计划到2030年竣工。郑州海绵计划的设计应对雨量15.7-26.5毫米之间,也就是大雨级别。这个标准是权衡过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结果,国家标准中,特大城市的内涝防治设施应能抵御50年到100年一遇的暴雨。
 
“海绵”的理想是通过疏通雨水来达到“管理雨水”的目的,并通过立体的工程去组成城市大系统中流动的生态环境。落下的雨将有70%以各种形式被吸取和利用,只有30%会被排出。既能解决地下水缺乏的问题,又能治理城市内涝的问题,还能通过人工干预来形成更良性的水循环系统。很完美的计划是不是?

IMG_6211.JPG

但是,实际执行过程中,郑州似乎将“海绵”的功能体现主要理解成了埋在城市地下的管道网络,而疏忽了河流、池塘、湿地等等绿地。
 
另一方面,水泥堤坝隔开了河流和城市道路,道路低于绿地的反常设计让这块本来就被动、僵硬的“海绵”效果减半。
 
还有一个几乎是全国城市建设的老问题,就是地面不透水铺装面积太大,比如郑州二七广场。
 
IMG_6212.PNG
图 | 翻新后的二七广场,更难渗水了

海绵计划做到一半突遇“大考”,整个工程是否需要重新评估和重新设计或调整?

虽然计划能落实到具体的泵站、调蓄水池、排水管网系统、污水处理厂,但看起来仍然是一个概念先行的生态治理方式。虽然郑州市在3年时间里完成了一半的覆盖面积已经非常快了,但是仍然有赶工的嫌疑。
 
基建改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些年来,我们都是一颗颗棋子慢慢下,布局合理就总有彻底胜利的一天,然而现实是一阵瓢泼大雨就把整个棋局掀翻。这就是气候状况的暴力,彻底暴露了人类的窘迫。

雨大到谣言都变异了

 
暴雨伴随内涝时有鳄鱼出逃动物园的谣言是标配。鳄鱼在武汉大概每年“出现”一次,这次在郑州也“出现”了。夸张的是除了鳄鱼的谣言,竟然还传出了座头鲸鲨鱼出逃的谣言,离谱的同时让人十分信服这场雨真的很大。
 
IMG_6213.PNG
图 | 小亮的辟谣

雨量大、雨势急,而且一直下。
 
17日20时-20日20时,这三天的过程降雨量达到了617.1mm,其中新密市白寨累计降雨量最大达918.9mm。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已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记录。郑州常年平均全年降雨量为640.8mm,相当于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粗略计算,这三天把郑州直接变成了一个太湖(7567.18 km2✖️0.617✖️1000000)。
 
在气象学中,一般下午4-5时是短时强降雨最活跃的时间段。郑州气象局能预测到该时间段将迎来一次爆发力极强的降雨,但是往往只有在前半个小时才能知道实际降雨量。
 
遗憾的是,面对气候,我们还停留在玄学的经验主义阶段。特别是北方居民,对于降雨异常更是缺乏认识。
 
天气预告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再结合实地经验才能得出来的大概结果。这个听起来非常理性科学的过程,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气象学家怎么结合经验去解读手里错综复杂的槽脊、锋面、云图、温度梯度报告。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来预测一片大森林中植物的凋落动态和地表火行为,却很难依靠计算机来准确预测接下来三天的天气。

IMG_6214.GIF
图 | 泡在水里的郑州

降雨本身强度极大,再加上郑州及其周边地区的属性,造成了这次灾害“1+1>2”的后果:
 
1、北方生态脆弱性
新中国建国以来,河南全省曾遭遇过5次烈性强降雨,其中1975年驻马店溃坝事件最为惨烈,死伤人数逾20万。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气候灾害导致的死伤人数显著下降了,但灾害次数增加了。尤其是北方气候系统的特殊和生态环境的脆弱,让极端天气的灾害逻辑和空难相似,只有0和1的区别。
 
2、城市暴露度
如果这场雨在任何时间落在太平洋中央,不会直接导致任何灾难。然而,本轮暴露在极端暴雨天气中的是一座常住人口1260万的特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时间上,是繁忙的周二工作日,且强降雨累计雨量爆发期撞上晚高峰时期。所以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上,都几乎是暴露度的极值。
 
3、城市脆弱性
这个脆弱性现在就来评估还为时尚早,包括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应变能力、恢复能力、自然生态等等多个维度。不仅要看郑州是否消化了洪涝带来的即时损害,而且要看是否有能力应对随后的次生灾害。可以肯定的是,郑州周边的地级市、县更脆弱,部分村镇甚至不堪一击。这些都将作为经验而决定往后应急计划和救援资源的分配。
 

预警和行动的距离

 
气象局根据经验去判断天气,大家根据经验去判断气象局的判断,一层套一层,气候灾害和生活实际就隔了两层。这个距离需要通过大量的应急准备工作来补足。
 
河南省气象局在7月13日就关注到暴雨过程,在7月16号9:50发布了河南省的第一次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此次暴雨,河南省、市、县气象部门共发布预警信息1184条,郑州自19日夜间起发布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共11条,短信接收总人次达1.2亿,共向2.25万名应急责任人发送预警54万条。
 
在如此密集的预警信息情况下,绝大部分人仍然照常去上学、上班。不难理解,在郑州这样的北方内陆城市,人们很少经历暴雨,况且也时常发现天气预告大暴雨的偏差,所以7月20日仍旧选择了“风雨无阻”。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最近的德国。德国气象部门预测到大暴雨极端天气之后,通过媒体发出了150条警告。然而不仅民众视若无睹,就连当局有关部门也反应迟钝,最终导致逾133人因山洪死亡。

IMG_6215.JPG
图 | 德国受灾区,巨坑为采石场
 
两地预警系统的运作反映了一样的问题:
 
一是警告形式太单一。预警信息要求短、平、快。但是一般人很难通过抽象的“红色预警”去想象一次超出生活经验的极端天气。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媒体的方式更能直观、有效传达危、急、难的状况。
 
二是民间对极端天气缺乏敏感度。如果民众不把预警信息当一回事,如果你只看一眼红色预警的短信就关掉,那么即便应急部门早早摆出了如临大敌的阵势,也不过是亡羊补牢。这里说的所谓敏感度也包括了各个部门和企业。比如郑州5号线地铁受困恰恰说明了,地铁部门应该有与航空部门相当的警惕性和敏感度。
 
IMG_6216.JPG
图 | 5号线救援现场

所幸,人是经验的动物。吃一堑长一智,7月22日,安阳市强制全市停课停业,除值班人员外的民众居家办公。
 
另一方面,德国的山洪表明了一个无奈的事实:即便是发达国家也没有准备好应对全球变暖带来的气候灾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更需要补课。
 
《巴黎协议》已经走到第六个年头,减排的过程漫长、成果见效更漫长。在全球变暖已成定局的当下,仅我国今年上半年就经历了1月的超强寒流、江苏盐城龙卷风、南通14级大风等等,再到如今郑州暴雨,眼下还有两个台风。

极端天气从偶发变成频发,适应比减排更迫在眉睫。

IMG_6217.JPG

适应,包括气象部门的工作从“天气会发生什么变化”转向“天气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应急部门从“早预警”转向“早行动”,基建部门建设和改造通讯、交通、医疗卫生、食品卫生、避难场所等等。成立于2018年的全球适应委员会指出,2020-2030年间每年需要18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相当于每年划出三个澳门总GDP。
 
这些都听起来很遥远,我们普通人能做些什么?
 
前面说到我们对极端天气的想象过太天真,不仅对其影响力和破坏力的低估,而且在于应对手段和能力的缺位,也就是“轻敌”。也许从根本上,我们要开始扭转对天气的认知:风、雨、云、雾不再只是高高挂起的天幕装饰品,而是潜在的致命威胁。
 
如今这一团巨大的水汽已经走到河北了,如果你收到了预警短信,而且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做好充足的物资准备,保护好自己,这也是适应。
 
- END -
撰文 | 吴荣欣
部分图源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
郑州重金打造的“海绵”失效了吗?专家这样释疑|中新经纬
河南省郑州市将斥资534.8亿建设海绵城市,打造城市“呼吸体”|郑州日报
《2020年气候服务状况报告》:从早预警转向早行动|世界气象组织
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特别报告|IPC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15 10:23 PM , Processed in 0.0387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