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0

[百家杂谈] 贾樟柯的文学备忘: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相关的18本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7 04: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贾樟柯的文学备忘:与《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相关的18本书

 仿生斯派克 凤凰网读书  2021-09-17


“故乡的距离越来越远的时候,你才真正获得了故乡。一个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真正获得故乡。”贾樟柯曾在自己的散文随笔《贾想》中这样写到。


故乡始终是贾樟柯创作的主要命题,而且几乎每个影迷的观影史都绕不开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


以“故乡”为命题的创作,要从30年前贾樟柯第一次看到电影《黄土地》开始:“我从来没有看过一部电影,把我家乡的风貌、人的不容易、人的状态全部拍进去,而且那样的诗意。”


这部由陈凯歌执导、张艺谋摄影的电影,以大块写实与大块写意相互融合的镜头语言,将黄土高原上暗涌的激情与悲怆展现得淋漓尽致。


IMG_0437.JPG

电影《黄土地》海报


这部电影刺激着年轻的贾樟柯花了 3 年终于考上电影学院,也影响了此后30年贾樟柯的创作题材。


他始终把镜头对准故乡,故乡也一直在回应这种凝视:“贾家庄给了我很多拍电影的动力和想法,它有很特殊的历史,每个时期它都能适应变化,生存下来发展起来。”


汾阳或是贾家庄,经由贾樟柯的电影,符号化为了每个人的故乡。


而其中的角色,如《小武》里的县城小偷、《世界》里世界公园民俗村的舞蹈演员和保安、《山河故人》中离开与留下的人……好像就是我们曾经的同乡,而如今我们也只能够通过家人的琐碎唠叨听闻他们的些许信息。


IMG_0438.JPG

《小武》剧照


正如贾樟柯电影中已经逝去的年代和那些遥远的地方,“故乡”其实一直包含着两个纬度的对比:时间上的过去与现在、空间上的此处与远方。


我们永远回不去的故乡与我们记忆中的童年叠加,成了一代人怀旧的主题。


于是,贾樟柯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把“故乡”的长度与厚度延展加深,就有了这部文学纪录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IMG_0439.JPG


时间跨度上,《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以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和梁鸿为主要叙述者,他们与已故作家马烽之女段惠芳一起,回溯自己的故乡、亲人、工作、创作……


这些经由作家讲述出来的不同年代的个人史,无意中展现出社会生活变迁的某些侧面,也就构成了一段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


空间跨度上,贾樟柯将镜头从贾家庄拉出,对准了更广阔意义上的每个人的村庄,依次走过陕西商洛、浙江海盐、河南梁庄……


镜头中十八线小城镇,大都一个模样——尘土飞扬、河水流淌、麦田金黄,恍惚间好像我们走回故乡即可重回童年。


这些由此片勾起的回忆瞬间,恰好是贾樟柯创作的其中一个愿望:“我希望这个电影像索引一样,让大家回忆起一些往事。”


而另一个愿望,则是贾樟柯30年来创作后沉淀下来的一种好奇与欲望:“我希望能够通过四代作家的表达,谈一谈中国人的心事。”


IMG_0440.JPG

贾樟柯在《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拍摄现场


作为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贾樟柯不仅持续着对故乡的关注,甚至依旧表现出好奇。


这种好奇,应该不只是出于怀旧,更多是出于关怀。


但不管动机是什么,贾樟柯把解答这种好奇的方式延展到了文学,毕竟,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有着更隐秘的经历、更系统的思考。


于是,贾樟柯将镜头对准了不同年代的乡村文学的代表人物。不过也是因为年代这条时间线的存在,所以《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的结构简单、镜头游离,不免被影迷诟病“叙事琐碎”。


IMG_0441.JPG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剧照


电影中第一位“出现”的作家是马烽(1922-2004)。在他的女儿及其他村民的回忆讲述中,马烽不再是略显古早的“山药蛋派”代表作家之一,而是提出治碱先治水、带着村民走出“苦菜柳叶芦苇草是贾家庄的三宝”饥饿境况的领路之人。


镜头中的贾平凹则像一位说书人,坐在自家“白眼观世”的书法下回忆过往,讲述自己年轻时“最痛苦也最快乐的一段时间”——迷茫中回到家乡商洛,“每天骑着车去乡镇各处闲逛,吃睡都在路上”,这一路下来的观察,也成就了他的成名长作《浮躁》。


其后出镜的余华和梁鸿,则分别承担了电影的笑点和泪点,用贾樟柯的话说:“余华像是脱口秀节目里的明星,梁鸿就好像是我们身边的闺蜜。”


甚至不少影迷看完《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后,纷纷考古余华之前的访谈视频当做脱口秀来看 ↓


IMG_0442.JPG

IMG_0443.JPG

IMG_0444.JPG

IMG_0445.JPG


不过,余华最成功的脱口秀,还是用一句话让一部电影换了名字——“我要一直游,游到海水变蓝”


余华小时候经常去海里游泳,海水却不像课本中所说的湛蓝,于是余华游了很长时间,想着要一直游,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贾樟柯被这份夹杂着童年回忆、坚持与梦想的讲述所打动,于是放弃了原片名《一个村庄的文学》。


IMG_0446.JPG


影片中,余华在家乡海盐一家挂着绿色塑料门帘的小餐馆接受访问。


他本是牙医,但苦于“每天看别人张开的嘴巴,世界上最没有风景的地方”,羡慕马路对面每天不用打卡、以溜达为工作的文化馆里的写作者,所以打算改行。


而当时,他与文学相关的经历却只是传阅到手中的破书——“没有封面甚至没有前几页、不知道书名、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故事怎么开始以及怎么结束”。


于是他不得不为书籍进行二次创作,这份难以忍受的阅读经历,无意中养成了他的写作素养,也让他拿到了第一笔因创作而赚得的80块钱。


电影最后出场,是其中唯一一位女作家梁鸿。


不同于她作品中理智冷静的一面,面对镜头时她几次哽咽着说道“真的不能说了”……梁鸿的父母已逝,而父母所在的地方,某种意义上就是我们的故乡。


当采访到梁鸿的儿子——他如我们大多是人一样,只在逢年过节才会与故乡有交集——贾樟柯的声音第一次在电影中“出镜”。


贾导特意要求他用河南话做自我介绍,已经全然忘记方言怎么说的他,跟着母亲梁鸿一句一句地复述,这一瞬间他好像回到牙牙学语那一刻,对于故乡音韵遥远的记忆一一浮现。


IMG_0447.JPG

河南梁庄拍摄现场


其实,我们并不期待这部跟文学相关的纪录片有多“好看”。


它是贾樟柯为我们做的一份文学备忘录,尽管可能就像我们随手记下的笔记一样不完美,然而,这份备忘却是一个私人阅读品味下、一份关于乡村的文学脉络。


它像是一个引子,引导我们将视线重新回到我们的出发点,回到我们被裹挟着往前走时容易忽视甚至遗忘的那些角落,它撬动我们对那些被记录在文学中的乡村的好奇与关怀。


所以,以此片为契机,我们整理出电影中 4 位主要作家的 18 部代表作品。


我们可以将这 18 本书的书单,作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部纪录片的观影周边,或许也可以将其看为影响当代中国人的其中一份文学书单。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将于中秋假期的第一天(9月19日)上映,愿这部纪录片或者这份书单,可以助你完成一次精神上的返乡。


  贾 平 凹  

IMG_0448.JPG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商州》《浮躁》《废都》《土门》《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秦腔》《高兴》等等。

《浮躁》

IMG_0449.JPG
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浮躁》写于1986年,是贾平凹“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此书在一定程度上写出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发生的潜移默化的变化:体制的松动、旧秩序的动摇、人心点燃的希望、不屈的挣扎与奋斗……贾平凹把只有两个字的贬义词“浮躁”定为书名,可见他是将此视为一种社会心理或者说一种时代特征,给人以巨大的思索空间。

《古炉》

IMG_0450.JPG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

据说,在长达四年的写作中,贾平凹用坏了三百多支笔,且修改三稿,每一稿均是一字一句执笔重写一遍。他倾注如此大量的心力,只为描写一个贫穷闭塞的陕西小村子里的剧烈变化。贾平凹如此解释“古炉”:“古炉就有着中国的内涵在里头。中国这个英语词,以前在外国人眼里叫做瓷……写的是古炉,其实眼光想的都是整个中国的情况。”

《高兴》

IMG_0451.JPG
作家出版社 ,2007年版

虽说书名是高兴,但是阅读过程确实没办法让人高兴,《高兴》坚持了贾平凹对农民的一贯关注,写进了城的农民——城市中的拾荒人的命运,它像一部镜头画面右下角会显示“关注农民工”字样的纪录片剪辑,贾平凹忍不住把他知道的片段都想办法落笔为一个故事。小说的主角刘高兴被生活的艰辛压得无暇反思命运的悲剧本质,甚至会为微不足道的所得而高兴,在读者看来,这样快乐和高兴的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凉。

《秦腔》

IMG_0452.JPG
 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于是就有了《秦腔》。《秦腔》以贾平凹生的故乡棣花街为原型,描写了清风街近20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书中没有一两个固定的主角,人物达数百个,记录生活碎片的同时没有明显的线索,结构零散,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没有头绪基本都是家长里短,鸡零狗碎,但是读起来却又不觉无味。

《暂坐》 

IMG_0453.JPG
作家出版社,2020年版

“现在的小说哪能非城即乡,二十一世纪以来,城乡都交织在一起,人不是两地人了,城乡也成了我们身份的一个分布的两面。”于是,在其第18部长篇小说《暂坐》中,贾平凹再次跳出故乡,将背景设在西安——在《暂坐》手稿中,贾平凹把“西京”直接写成“西安”,发表时却都改成了“西京”。暂坐》也是贾平凹在《废都》后第二部都市题材长篇小说,书中的主人公是一群都市女性,家长里短,琐琐碎碎,但却以女性群像来探寻生存的意义。


 余 华 

IMG_0454.JPG
余华,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60年4月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第七天》等。

《在细雨中呼喊》 

IMG_0455.JPG
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在细雨中呼喊》 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每个人或许都能从此书中读到自己年少时的孤独与彷徨。在这本书里,余华用少年的眼睛观察着身处60年代一家人的命运:父亲混蛋精明、哥哥平凡而无奈、爷爷可怜又可恨、妈妈一生操劳和负重……

《活着》 

IMG_0456.JPG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这可能是一本阅读中国文学永远绕不开的作品,余华的自序可以完美地诠释这本书名、概括这部作品——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中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本书至今也常常出现在中国电商网站小说类销售排行榜的榜首。

《许三观卖血记》 

IMG_0457.JPG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年版

《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又一个“活着”的故事。据余华说,写作此书的缘起是在街上看到一个走在人群中独自泪流满面的白发老者,他不知这老者为什么会有那么悲伤的哭泣,一直念念不忘。后来偶然机会忆起曾经听闻的一个血头的故事,余华想出了这样的结尾:老者因为卖血卖不出去,独自走在阳光灿烂的街上泪流满面。于是他动笔了。

《兄弟》 

IMG_0458.JPG
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

余华花了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40万字的作品。在此书的后记中,余华写道:“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在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和众生万象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而连结这两个时代的纽带就是这兄弟两人,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

在一篇发布于2006年的新闻报道里,有这样一段话,现在看来可以概括这本小说在余华作品序列里的位置——

“余华沉寂十年后推出长篇小说《兄弟》于2006年完整出版,在小说界引起了本年度最大的争议。更多的评论对这部新作放肆的话语狂欢表示质疑。

余华表示,他更喜欢《兄弟》一书,‘就好比自己的两个小孩,在外面被欺负的那个,父母肯定会多疼一些。

 《文城》 

IMG_0459.JPG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这是余华今年的新书,而读者对于此最强烈的评价是:“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他重新把“讲故事”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更重要的是,《文城》埋了精巧、巨大的叙事野心,把《第七天》的矫饰去掉了,把《活着》的温情和残酷拾回来了。

 

 
 梁 鸿 
 
IMG_0460.JPG
梁鸿,作家,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著有文学代表作《出梁庄记》《中国在梁庄》《神圣家族》等;学术著作《新启蒙话语建构》《外省笔记》《“灵光”的消逝》等。

《中国在梁庄》

IMG_0461.JPG
 理想国丨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

《中国在梁庄》是梁庄系列的第一本,梁鸿从这部作品开始,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观察,再用文学的方法来书写,综合客观叙述、口述记录、抒情咏叹和学理分析,写出了今日乡土中国的温暖和残酷。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所谓村庄的整体面貌,就是一个个生动的、相互纠结的家庭故事,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是只有把血液融入这一地方,经过漫长岁月沉淀的人才有的感觉。每一个村庄都是一部历史,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独特的人生类型。”

《出梁庄记》

IMG_0462.JPG

 理想国丨台海出版社,2016年版


《出梁庄记》沿承其前作《中国在梁庄》,聚焦梁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书名借用《旧约》中“出埃及记”,淳朴的乡民亦要去“寻找奶与蜜流淌之地”。这股走出的潮流是由时代转型所赐,大家更多的是身不由己,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寻找之路途,而他们对前途、对“奶与蜜”的希冀与盼望,大多落入了茫茫然的失落与锥心的痛楚之中。

《外省笔记》
 

IMG_0463.JPG

 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

《外省笔记》是梁鸿的博士论文,也是其学术专著的起点。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一个理性的梁鸿,她将“故乡”作为一个包含了人类普遍情感的可研究课题,把它放置在具体的政治、社会、文化、时代精神状态下去研究、去思考。此书中,梁鸿对师陀、刘震云、周大新、阎连科、李洱等河南作家及其作品进行了分别论述,也可以视为一本阅读河南文学的拓展书单。

《神圣家族》

IMG_0464.JPG

中信出版集团,2020-4


这是梁鸿首次尝试虚构创作,其中包括了12篇小说、12个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但是同时也都有自己的美……他们在作品虚构的吴镇中看似无足轻重,但是梁鸿在他们身上赋予一种重要的价值,就是一个人存在的价值:“他可能毫无意义,可能没有剩余价值,但他是一个生命,生命本身已经足以让我们赋值了。”

《梁庄十年》

IMG_0465.JPG

上海三联书店,2021年版

2020年,距离《中国在梁庄》首次出版已经过去10年,十年之后,作者梁鸿再次回到故乡,重访当年的书中记述的人和事。十年里,一些人永远离开了这里,一些在外漂泊的人重返此地,村庄的面貌、河流和土地都与从前不同。而人事变幻之中,梁庄和梁庄人所透露出的生机和活力却不减当年。这十几年来,梁庄是急速变化时代下中国村庄变迁的一个缩影:这不只是梁鸿的梁庄,也是很多人的“梁庄”。



 马 烽 

IMG_0466.JPG
马烽,“山药蛋派”代表作家。1980年发表短篇小说《结婚现场会》,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出版了《马烽小说选》,长篇作品包括《吕梁英雄传》《刘胡兰传》《玉龙村记事》。2004年1月31日,马烽因病在太原逝世。 

《吕梁英雄传》

IMG_0467.JPG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此书由马烽与西戎合作,是第一部反映全民抗日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在吕梁山中一个普通的村落,村民在日寇的烧杀抢掠中逐渐觉醒,组织起民兵力量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从《吕梁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晋绥解放区人民在八年抗日战争中,艰苦斗争的轮廓。

《刘胡兰传》

IMG_0468.JPG
 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刘胡兰传》描写了刘胡兰短暂的一生,她10岁参加儿童团、不到14岁便入党,15岁时就英雄牺牲,我们从中可以更详细地读到,刘胡兰从一个普通农村姑娘成长为英雄的故事。

《玉龙村记事》

IMG_0469.JPG
 北岳文艺出版社

《玉龙村纪事》记述1947年农村土改前夕,玉龙村不同身份、不同性格和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即将到来的土改的惧怕、兴奋、冷静,浮躁等心态。马烽曾在重提此书时说道:“今天的读者,了解一点过去的情况,至少不会有什么坏处。”
 

IMG_0470.GIF

编辑 | 仿生斯派克
主编 | 魏冰心
图书资料源于豆瓣读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12:40 PM , Processed in 0.1375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