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0

[转贴] 《故 宫 入 门 指 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3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 宫 入 门 指 南》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凤凰网读书  2021-11-10

每逢下雪天,故宫的红墙、琉璃瓦、花窗,就成了大家的打卡、拍照圣地。


其实这里的每一处好景,都暗含不少“机关”,也标有许多“脚注:故宫的“色彩搭配”与阴阳五行有关;故宫“动物园”里遍地是神兽,其中十只排排坐在太和殿的屋脊上;故宫门窗上的图案也各有寓意,参考了菱花、灯笼、卧蚕、冰裂纹……


本文摘自《这里是故宫》,用这份故宫解读,许能让脚步慢下来,目光的停留也久一点、深远一点。


01
故宫的门窗上,
为什么有些花哨的图案?

俗话说“一门一窗一世界”,门窗就好像是建筑物的眼睛,故宫里的房间多,自然“眼睛”也多,而且这些“眼睛”长得都很炫,上面还装饰了许多“花里胡哨”的图案。

宫里的门和窗大多采用的是槅扇,也称槅扇门或槅扇窗。槅扇里,最富于变化,也是工匠们可以大做文章的部分就是槅心。尤其是皇帝,他为了凸显自己“九五之尊”的地位,会“光明正大”地在槅心处藏进很多小心思。

比如,他会在最重要的宫殿门窗上采用一种很有格调的槅心图案——“三交六椀菱花”。这种图案由三根木条(棂条)相交而成,如果以相交处的圆心为中心来看,这就是一个六片花瓣组成的菱花,而在每个三角形的中间都有一个圆形,就好像碗一样,因此得名“三交六椀菱花”,古人取名真是又美又形象。这种槅心图案为最高等级,有专家认为三根棂条相交,代表天地相交而万物生,听起来很有寓意。

三交六椀菱花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又会根据宫殿性质做出一些小改变,如太和殿是三交六椀菱花,中规中矩,庄严肃穆,因为这是宫里举行重大典礼才会开启的宫殿,等级最高,所以用这种图案。

IMG_1794.JPG
太和殿的槅心图案之三交六椀菱花

而中和殿的等级虽低于太和殿,但也位于中轴线上,所以用的是“三交六椀嵌艾叶菱花”形,有了艾叶的加入,看起来就没有太和殿那么庄严。又如养心门,它使用的依然是“三交六椀菱花”式,但整体呈圆形,叫“三交灯球嵌六椀菱花”。

三交六椀菱花是门窗图案里的最高等级,比它稍低一等的是“双交四椀菱花”形,三交少了一交,变双交,经典代表就是《甄嬛传》里那个喊着“臣妾做不到”的乌拉那拉皇后所住的景仁宫。它的特点是两根木条(棂条)相交,交点以菱花做钉并分散出四片花瓣,形状像四个圆碗,故名“双交四椀菱花”形。

IMG_1795.JPG
槅心图案之双交四椀菱花

这种双交形制还有正交和斜交之分,斜交就如同上面所说的景仁宫,正交的例子在太和门西侧的廊庑。

除了上面那些千变万化的“碗+菱花”的图案外,宫里很多屋子也会使用普通的木条来装饰槅心。比如横竖结合,如同一个个小豆腐块的图案,这叫正方格,它还有个“兄弟”,叫“斜方格”。

IMG_1796.JPG
故宫里的“正方格”和“斜方格”

同时,有一种图案看起来普通,但名字非同寻常—“一码三箭”。它的特点就是在槅心的中间部分穿过三根木条,就像三支箭。据说这种样式的得名取自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时,也会穿四支或五支“箭”。

IMG_1797.JPG
“一码三箭”

宫里还有用一些复杂图案来做槅心的,比如“灯笼锦”,它中间的灯笼心面积大,透光性好。

IMG_1798.JPG
灯笼锦

再如“步步锦”,它的特点就是棂条从外往里逐渐缩紧,其实它最初就是叫“步步紧”,后来取吉祥寓意把“紧”改为了“锦”。在“步步锦”的图案中会经常用到一个装饰——“卧蚕”,顾名思义,它两头微微凸起,就像一条卧着要吐丝的春蚕一样。

IMG_1799.JPG
“步步锦”和“卧蚕纹”

在故宫的绛雪轩,还有非常经典的“卐”字纹团,在“卐”字周围通常还会点缀上“寿”字、蝙蝠等图案,寓意万寿无疆、万福大德。

IMG_1800.JPG
绛雪轩的“卐”字纹

最后隆重介绍御花园摛藻堂的“冰裂纹”,它就像初春时大地回暖,冰裂开的样子,名“冰裂纹”。这种图案经常被用在书房的门窗上。

关于冰裂纹的寓意,说法比较多,有人认为这是春天到来,大地复苏的象征,有希望之意;还有人说用在书房上,是鼓励读书人要坚持,要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IMG_1801.JPG
摛藻堂的冰裂纹

故宫里的门窗图案千变万化,既有等级的区分、吉祥的寓意,又兼顾了美感。这些图案一遇到阳光就会“开花”—窗格的图案洒在地面上,非常绚丽。

02
故宫动物园之
“龙生九子”和“仙人仙兽小分队”

有时候去故宫会有种“错觉”,明明是买了皇帝家的门票,但怎么感觉是在逛动物园?在宫里行走,时不时地就会遇到几只“神奇动物”,这些动物千奇百怪,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一应俱全。下面,我们就先讲讲这些动物。

要说故宫里最多的动物,肯定非龙莫属。据粗略统计,整个宫里有5万多条龙,它们分布在柱子、天花、斗拱、瓦当、彩绘等处,反正就是一个“万龙宫”的感觉。其中,太和殿里的龙最多,号称“大龙窝”,殿中有1.3万多条龙。

咱们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很多,根据龙的形态还分成了行龙、坐龙、团龙,比如雨花阁顶上的龙,它作奔跑的样子,就叫跑龙。传说这几条跑龙白天被太阳晒得口干舌燥,一到晚上就飞到最近的长春宫喝水,皇帝为了让龙喝完水后休息好,专门准备了一个石枕头,名“龙枕石”。另外,当月亮高挂时,这几条龙的影子刚好可以落在长春宫院内,就仿佛真的龙在睡觉,特别神奇。

IMG_1802.JPG
九龙壁中受了伤的白龙

除了雨花阁的跑龙,宫里还有很多龙的故事,比如“九龙壁”。九条不同颜色的龙升腾于云雾江河之中,尤其是最正中那条黄龙,眼睛正对着皇极殿宝座上的皇帝,威严无比。九条龙中,左边数第三条白龙的腹部受了点“伤”。传说腹部的这块琉璃瓦在烧造时出了点意外,情急之下,聪明的工匠将木头“伪装”成了琉璃的样子来蒙混过关,如今随着岁月的流逝,木头的颜色渐渐显露。

龙不仅法力高强,而且还和人一样会生孩子,传说龙一共产九子,不知是基因突变还是怎么回事,九子长得都不像龙,我们简单来看几个。

椒图,喜欢当保安,常用在门上做铺首。

螭吻,喜欢吞东西,在宫殿的正脊两端常用到它,感觉和它的名字特别配,就好像在亲吻屋脊。传说为了防止它逃跑,还在其背部插了把剑,看着也怪疼的!有专家称,明代螭吻背部的剑柄微微向龙头弯曲,顶部做成祥云。清代的和它稍稍有区别,剑柄上部是直的,没有弯曲,顶部装饰多为鱼鳞状。

IMG_1803.JPG
故宫宫门上的铺首

别小看这个螭吻,它可是宫殿的“保护神”,在《明史·五行志》里记载,紫禁城在明朝一共遭受13次雷击,其中有6次击中了宫殿顶上的螭吻,而整个宫殿安然无恙。

睚眦,这是龙子里最凶的,我们常听到的成语“睚眦必报”就从它来,古人常将它刻在刀剑的吞口处,在故宫武备馆里就有它的身影。

蚣蝮,喜欢游泳,是个“水控+桥控”的小神兽,古人常把它雕刻在桥上,比如御花园的浮碧亭和澄瑞亭。

霸下(有人称赑屃),特别勤劳,就喜欢驮重东西,常用来驮碑。故宫太和殿前有一只龙头龟类似霸下,它不驮东西,主要是用来吐烟,背部有活动的开盖,可以用来放香料,等到太和殿举行大朝礼时,它就负责吐烟,营造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它组成搭档的是旁边的铜鹤,背部也有一个可打开的盖子,作用也是放香料焚香。铜龟铜鹤,寓意江山永固、福寿绵长。

龙生九子的说法有很多,还有宅男狻猊,它喜欢吞云吐雾,所以古人常将其放置在香炉上。此外还有“神兽好声音第一名”囚牛,它爱好音乐,唱歌动听,古人常将其雕刻在胡琴琴头等。

“故宫动物园”里除了大型动物,还有一些隐藏很深的小神兽,比如屋脊上的“仙人仙兽小分队”。

IMG_1804.JPG

垂脊兽


排头的是骑凤仙人,关于他的身份,传说很多,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战国时期齐王的化身。当年齐王被敌军讨伐,奔逃之时来到了一条大河边,眼看敌人就要追上,自己又不会游泳,绝望之际,天上忽然降下一只凤凰将他驮过大河,所以后世就把他做成“骑凤仙人”,暗含着遇难成祥、化险为夷之意。

在骑凤仙人之后排列着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10只小神兽。

海马,它长得像马,身上有一条水波纹,传说它统领海兽,又名“落龙子”,象征皇家威德直通海底。天马和海马长得很像,只是身上的装饰由水波纹变成了翅膀。

押鱼为龙头鱼身的“美龙鱼”,它长着鱼尾,身子和头类似龙形。传说它是海中异兽,可呼风唤雨,灭火防灾,有人说它呼应着天上的鱼尾星。

獬豸,神兽界的“福尔摩斯”,它拥有侦查、测谎、断案等多种能力。相传尧舜时期的司法官皋陶养了一只獬豸兽,它的外形酷似独角的神羊,每当皋陶需要断案时,獬豸就会前来相助,它能通过控辩双方的陈词分清谁说了假话,然后用独角将假话者顶倒。

斗牛,牛头龙身,传说它是镇水兽,凡发生水患之处都会以牛镇之。

IMG_1805.JPG

最后一只排行第十,名“行什”,它长得有点像长了翅膀的孙悟空,手里还拿了个降魔杵,传说它是雷震子的化身,能驱邪消灾,防雷防火。

这10只神兽齐齐地坐在太和殿上,除了起到防雷、祛邪的作用外,还有其他功能:其一,这10只小动物都是和下面的筒瓦烧造在一起,共同覆盖住了屋脊的交汇处,防止下面的木构件受到风雨侵蚀;其二,这些小神兽体现了大殿的等级,除太和殿外,其他宫殿的神兽数量一般使用3、5、7、9,数量越多,等级越高,而太和殿作为等级最高的地方,10只全有,尤其是行什,全国的宫殿中就只在这儿有。

03
故宫的屋顶为什么长得不一样?

故宫里房子多,自然屋顶也多,这些屋顶长得“五花八门”,自动地组成了一个“屋顶兄弟连”,其中有大哥、二哥、三弟,对了,还有个身材极好,长着一头卷发的小妹。

首先出场的是大哥,它是最高等级的屋顶,长得威武,名字也牛,叫重檐庑殿顶。它常年坐镇太和殿,有种傲视群“顶”的感觉。

重檐,即两层屋檐的意思。庑殿顶,又称“五脊四坡式”,它由最正中的一条屋脊和以此分出来的四条垂脊组合而成,其还有个很形象的名字“四出水”,那四条垂脊就好像从正脊出来的四股水流一样。

重檐庑殿顶是屋顶界的最高等级,经常用在皇宫或者寺庙的正殿,比如上面提到的太和殿,还有孔庙的大成殿,等等。

IMG_1806.JPG
乾清宫的重檐庑殿顶

重檐庑殿顶是老大,接下来是老二,它叫歇山顶,如果是两层屋檐就叫“重檐歇山顶”,它的特点是屋脊很多,数一数总共是九条,所以又有“九脊顶”之名。

这个老二歇山顶和大哥庑殿顶的区别就是,大哥的垂脊垂得特别顺,跟用了洗发水一样,而歇山顶感觉像是用了劣质洗发水,本来想像大哥一样柔顺地垂下来,可惜洗发水质量差,垂着垂着就分叉了,形成了戗脊。

南方的建筑用歇山顶的特别多,像江南园林里的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等都有很多歇山顶式建筑。

IMG_1807.JPG
太和门的重檐歇山顶

屋顶界排行第三的是一个“好男人”,它既顾家,又护妻,名字叫悬山顶,这个“悬”字很形象,整个屋顶超出了它底下的这面墙(山墙),就好像是屋顶悬在了山墙之上,故得名。

悬山顶在南方民居里特别常见,因为南方雨水多,屋顶悬在山墙上保护了整个墙体不受雨水侵蚀,每次看着它,我都觉得悬山顶真是个“好男人”,用它伟岸的身躯一直保护着它身下的“妻子”(山墙),绝对的“护妻狂魔”。

IMG_1808.JPG
悬山顶

接下来出场的这位是屋顶界的老四,我称它为“硬汉”,刚好其名字里也带着“硬”,叫硬山顶。

和“护妻狂魔”悬山顶比起来,硬山顶没有悬在山墙之上,而是直接和山墙融为一体,也可以说它们紧紧地贴在了一起,远看就像一座硬硬的小山。

IMG_1809.JPG
硬山顶

这种屋顶在北方比较多见,因为北方天干物燥,风沙也大,万一屋子起火,硬山顶可以用它硬朗的胸膛防止火势蔓延,真是“汉子”一条!不过硬山顶的等级较低,一般用于民居建筑。

以上说的这四种屋顶有等级之分,梁思成先生曾经就做过考证:“屋顶等第制度,明清仍沿前朝之制,以四阿(庑殿)为最尊,九脊(歇山)次之,挑山又次之,硬山为下。”

简单排序就是: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重檐(两层屋檐)高于单檐。

除了这几种有三六九等之分的屋顶外,宫里还有其他一些小兄弟,它们不分高低,都是“好哥们儿”。

比如“头盔哥”,它长得像一顶头盔,名字就叫“盔顶”,在故宫的文渊阁旁有个碑亭就用了盔顶。

还有和“头盔哥”长得很像的“顶球哥”,它的特点是四条垂脊汇聚到顶上那个圆球,正式名称叫“攒尖顶”。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都用这种屋顶。“顶球哥”是个“逍遥派”,经常出没于各大园林之中,中国很多园子里的亭式建筑都用这种屋顶。

IMG_1810.JPG
文渊阁旁的盔顶

接下来是“素颜妹妹”卷棚顶,和其他哥哥不同,它的正脊是一个小坡,弧形,就好像一头小卷发,它也不爱化妆,都是以本色素颜示人。卷棚顶一般不用在重要建筑上,在皇宫里,它通常用在太监和宫女们住的屋顶上。不过在民间,老百姓倒是常用它,尤其在一些私家园林里,卷棚顶经常被用来做亭子或水榭之类的屋顶。

IMG_1811.JPG
中和殿的攒尖顶

卷棚顶有时会几个一起出现,就好像“小姐妹们”在勾肩搭背“聊”着宫里事,这种叫“勾连搭卷棚顶”,如果勾得多,就形成三波浪、四波浪或者多波浪勾连搭。很多人都担心这种勾连搭式卷棚顶的排水问题,其实古人早想到了,他们会在几个卷棚顶的连接处,设计一个中间高两边低的小坡,这样积水问题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么多“千奇百怪”的屋顶形成了故宫里一道独特的“抬头风景”,下次大家再去故宫,可以抬头看看它们。

IMG_1812.JPG
故宫里的勾连搭卷棚顶以及排水设计

04
故宫的配色,
为什么是“番茄炒鸡蛋色”?

“红墙黄瓦”是故宫的标准配色,其实这样的色彩搭配和一道中国名菜特别像,番茄炒鸡蛋!那么,皇帝搞装修为什么独爱番茄炒鸡蛋色呢?

有史可考,最早在周代,宫殿建筑就开始用红漆,后来汉长乐宫、未央宫,唐大明宫、兴庆宫等也都延续了这一传统,而紫禁城作为中国皇宫里年纪最小的“弟弟”,也只是仿照大哥们的风格来装修。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不仅仅是“颜色”,它往往被贴上很多神秘的标签,最常见的就是把红、黑、黄、青、白五色和阴阳五行、东西南北中五方联系在一起,搞一些配对。基本形式如下:

红色是火,代表南方。
黑色是水,代表北方。
黄色是土,代表中央。
青色是木,代表东方。
白色是金,代表西方。

金木水火土不是“死”的五种东西,它们就像五个人,会谈恋爱,也会拉仇恨,比如水和木,两人爱得死去活来,木头得到了水的滋养,长得又高又壮。相反,木和土就不对付,树木会把土踩在脚下,两人就跟仇人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五行相生相克”。

故宫的红黄配色之谜也和“五行”的爱恨情仇有关,红色代表了火,黄色是土,而火和土刚好就是像“恋人”一样“浓情蜜意”,土经过火的淬炼,越烧越坚硬,它可以变成牢固的砖、瓦,也可以变成美丽的陶器、瓷器,火真正是把土化腐朽为神奇了。

故宫里的红墙和黄瓦,红色的宫墙和柱子“烧着”黄色的屋顶,这“红火”烧得越旺,“黄土”象征的帝王们也就越旺,国家的政权也就越稳固。

IMG_1813.JPG
故宫里的红色“燃烧着”黄色

红色,火,也是南方之色,或许是因为古人观察到南方气候炎热,与火的特性相似,所以,故宫的南门,那个经常被讹传为“斩首之地”的午门也用了很多红色,比如檐下的彩绘。同时,从色彩学上来说,黄红属于暖色,蓝绿属于冷色,冷暖色对比互补,可以相互衬托,凸显其富丽堂皇、金碧辉煌之感。

大红色的柱子、黄色的屋脊与青绿色的彩画搭配,看着这样的配色,不得不佩服宫里的“色彩搭配师”们,它让故宫有了一种光大、吉祥、美好之感,在视觉上非常舒服。

不过,除了红黄的主色调,其他颜色也挺有讲究,这些颜色大多在屋顶的琉璃瓦上。南三所是皇子们生活的地方,屋顶为绿色琉璃瓦,因为这里位居东方,代表木,主生长,用绿色瓦顶,祈愿皇子们能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

IMG_1814.JPG
故宫垂脊

文华殿后面的文渊阁,它的屋顶是黑色琉璃瓦,因为这里是乾隆打算珍藏《四库全书》的“图书馆”,书怕火,需要水,所以用黑色琉璃瓦,取以水克火之意,祈求这里不会失火。

神武门边上有两排矮房子也是黑色琉璃瓦,因为此处位于故宫之北,暗含了黑色代表北方之意。

另外还有一些彩色琉璃瓦,它们大多在花园中,有一种闲适、轻松、明快之感。

IMG_1815.JPG

IMG_1776.JPG

本文节选自

IMG_1816.JPG

《这里是故宫》
作者: 只露声音的宫殿君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20-12

IMG_1778.GIF
编辑 | 巴巴罗萨
主编 | 魏冰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6 05:54 PM , Processed in 0.0863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