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1

[故事分享] 一对高学历夫妻的10年:有钱不享受,过得灰头土脸却很骄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8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对高学历夫妻的10年:有钱不享受,过得灰头土脸却很骄傲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  2021-11-18

前段时间,

豆瓣评分9.6的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火了。

从都市回乡下做农场的英国富豪,

试图过上安逸的田园生活,

没想到,务农如此讲究又麻烦。

和英国富豪的玩票性质不同的是,

在北京顺义乡下,

有一对博士夫妻石嫣和程存旺,

选择彻底扎根在农场,

下地务农已有10年。


IMG_7544.JPG

“倒霉蛋”杰瑞米·克拉克森经营农场的糟糕尝试,令人捧腹 图源《克拉克森的农场》

IMG_7545.GIF

夫妻俩都学农业管理

石嫣是清华大学博士后

程存旺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2011年,石嫣和丈夫、也是同门师弟的程存旺,

放弃了光鲜的工作机会,

到乡下白手起家,当起农民。

跟大部分人想象中逃离城市、

归田园居的悠闲画风不同,

夫妻俩用学来的干货,

垦荒地,建农场,

用生态科学之术,种健康的蔬果。


IMG_7546.GIF
顺义乡下的农场的冬景

他们的农场,

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可持续农业的案例。

作为中国社区支持农业和可持续农业

的重要推动者,

石嫣还曾获得世界经济论坛颁发的

2016年“全球青年领袖”。


IMG_7547.GIF

自家地里摘无花果,直接放嘴里,甜

10年过去,如今的农场里,

不少90后、95后,甚至00后也来了,

大家面朝黄土背朝天,

为成为农民而骄傲。

11月的初冬,

一条来到这对夫妇的农场拜访。

他们的理想与追求,

不止于高级的蔬菜自由。
撰文   钱雨朦  责编   陈子文


IMG_7548.JPG

IMG_7549.GIF
石嫣和儿子小艾
2021年6月,“高龄妈妈”石嫣诞生下夫妻俩的第一个孩子,母子平安,一家人欣喜又感动。程存旺特地从自家农场摘了一箱有机西红柿,分给病房的其他妈妈和医生、护士,“沙瓤、有籽、酸甜,大家都说,那滋味和超市里买的可不同。”
十年里,沃土打枝,下地除草,仔细查看一百多种蔬果的状态,是这对博士夫妻的日常。
位于北京顺义区龙湾屯镇的柳庄户村,有“北京最美乡村”的称号。石嫣和程存旺,在村里租了个院子常年住,而农场就在村口,天气好的时候,骑上电动车,十分钟就到了。
这边的两个基地,加上通州还有一块地,两人的农场一共400多亩。

IMG_7550.JPG

IMG_7551.JPG

IMG_7552.JPG
不同时候到农场,能看到各种自然之美
早上7点一到,村里的叔叔阿姨们出现在露天蔬菜地里,摘白菜、萝卜,挖铁棍山药,这是初冬的时令菜。而旁边的大棚里,青椒、豆角、西红柿等更多蔬菜也在慢慢成熟。夫妻俩一头扎进地里,一边和大家唠家常,一边拿起作物观察。
“马叔,早。”石嫣和迎面而来的拉着一车蔬菜的师傅打了声招呼。他们已是9年老相识。马叔老家是著名的蔬菜之乡山东寿光,但他不想种用农药化肥的菜,辗转来到石嫣的农场,学种有机作物。

IMG_7553.JPG

带着露水的蔬菜,被运到不远处的分拣房,经过简单的装箱,会送往北京城里的订户家里。一家人吃多少,就订多少,没有好看的包装外表,吃的就是新鲜与健康。

长期的户外劳作,让夫妻俩脸上褪去书生气,手上留下的茧子,健康的肤色,都是他们在田间地头的印证。只有偶尔从嘴里冒出的农学专业词汇,才让围观者恍惚:哦,原来他们不只是农民。


IMG_7554.jpg

2015年,石嫣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上做主旨发言

IMG_7555.JPG
上学时,石嫣在印度做农业调查

 “26岁前,不知道吃的东西从哪里来” 

石嫣是80后,在河北保定的一个普通城市家庭成长,爱时髦,在家连碗都懒得洗。

“从本科到中国人民大学读硕博,再到清华大学念博士后,拿的都是管理学的学位,主攻农林经济管理。”作为一个标准学霸,石嫣和纯自然的农学有些距离,本应走学者的路。

“26岁之前,我都不知道吃的东西是怎么生产的,谁生产的。”但2008年一次阴差阳错的美国农场之行,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IMG_7556.JPG
IMG_7557.JPG
区别于大众对美国农业高度工业化的认知,

石嫣去到的小农场,一切都要自给自足

那半年,石嫣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推崇自然耕作的小农场里当农民,培土育苗、除草浇水,所有吃的都是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

种地有多难呢?

石嫣记得,一阵大风刮来,能把三四个人才能围起来的大树吹倒,辛苦种下去的茄子辣椒苗被连根拔起。拒绝任何化肥的耕种,有太多时间要花在除草这件无聊且很累的事情上。

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除了午休的1小时,她得在地里持续劳作。这位爱美的女大学生,手指甲里塞满了土,两个手指关节,不断开裂,用再好的护手霜都不管用。

“我都绝望了。”第一次种地的石嫣,每天都在经历煎熬,为什么放着国内那么多课题研究不做,那么远出来捡鸡蛋、擦育苗盘?


IMG_7558.JPG
成天日晒雨淋,石嫣的肤色逐渐向土地“靠拢”

但在如今的她看来,人正是要经历很多无意义却要寻找到意义的时刻,才会有变化。

一场暴风雨过后,石嫣不带希望压一压的茄子辣椒苗,奇迹般复活了,扎根土地,开花结果。无数个除草的日夜后,她也逐渐找到了乐趣。

“当你跪在一片土地上时,你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小蚂蚱有时候突然出现在你面前,秋天的时候它们就长大,颜色也会变深。一些小的有胡须的飞虫,有时候会飞到手上,用它小小的胡须胳肢我。”


IMG_7559.JPG
事有机农业的年轻人

而更重要的是,她发现了一群不太一样的农民。所在农场的农场主,是受过硕士教育的一对年轻夫妇;和她一起实习的人,是一位从东海岸自驾而来的19岁女孩,已经在好几个国家农场工作过,干起活儿来毫不含糊。

他们都反对机械化大生产和化学制剂,通过种有机蔬菜,及小范围社区供应,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回到国内后,随着经历更多实地调查和实践,石嫣越来越觉得:与其关在屋子里做学术,不如自己去成为一个真正的农民,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IMG_7560.GIF
美国农场的实习只是起点,真正让石嫣决心成为农民的,是中国传统农业的智慧

 “去美国取经,取回来中国传统农业的经” 

石嫣和程存旺在中国人民大学的导师是著名的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他为这两位学生翻译的一本名为《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书作序,上来就写:“我那两个立志务农的奇葩博士生……”

正是这两个“奇葩”翻译的书,出版又再版,畅销10万本。

2008年,石嫣结束实习离开美国前,第一次见到《四千年农夫》的英文原著。1909年,当时的美国农业部土壤所长、威斯康星州立大学土壤专家富兰克林·金远渡重洋,考察东亚三国古老农耕文明,想为本国农业面临的水土污染等问题找点答案。

石嫣说:“我突然有一种感觉,好像本来觉得去美国去取经,结果最后取回来的是一本关于我们中国传统农业的经。”

IMG_7561.GIF

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是,中国人口密集,土地资源很紧张,但为何农业文明能够维持四千年之久?书中介绍,很大原因就在于堆肥、种养殖的循环。

比如那时,西方人焚烧垃圾、将污水排入大海,而中国人将两者用于肥料。三角洲平原的人们建堤坝、挖运河,用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肥田,既实现通航,又滋养农田。

“很多人问过我,生态农业能养活中国人吗?现在的食物产量,其实已经养活了中国的人口,但这个背后是巨大的浪费。”

IMG_7562.JPG

IMG_7563.JPG

从土地直接送到餐桌,可以减少太多食物的浪费

长距离运输,过度追求美观和包装,吃不完的外卖餐食……相关数据中,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

“不能一边浪费,一边向土地索要。”

因此,石嫣觉得,中国传统农耕的智慧,包括稻鸭共作、桑基鱼塘等,这些不该只成了遗产,得传承下去。

只是,学术上的设想容易,真正将农场建起来,夫妻俩立刻犯了难。

IMG_7564.GIF

首要问题,便是怎样和习惯了使用化肥的农民打交道。

“他们说我傻,你用一点化肥,地里的东西长得好又多,卖好价钱,吃的人谁看得出来?”书里学来的一大套理论,一时间变得有些鸡肋。

夫妻俩和一帮学生,先埋头在田间干,买有机肥,为育苗前的土壤增强机能,“真的是视金钱如粪土”。

为了让地里的叔叔阿姨们相信回报,他们去北京市区四处拉订户,拉不到陌生人就先从学校老师们那里开始。一天天地往返城乡,有专业背书,也有悉心耕作,这群年轻人的行动逐渐有了回报。

石嫣记得,后来,那个说她傻的叔叔,向她要了几株农场培育的番茄苗,要带回自己家种。另一个合作了九年的农户郎叔,老夫妻俩不再需要外出务工赚钱,靠在家门口种地,收入至少翻了两倍,“他们不会说你生态农业有多好,但从真实的生活变化出发,他们就认可了我们。”

IMG_7565.GIF
一到地里,夫妻俩就有说不完的话

 “土”味爱情故事 

初冬的山药地里,石嫣拿起铲子,小心翼翼地挖,蚯蚓蹦跳出土壤,一根根山药逐渐分明,她用手刨出来,慢慢剥离上面的土。

“咱们一捧土里,它所含有的生命就超过全球人口的数量”。身处地里的夫妻俩,非但不觉得无聊,还有很多话题。


IMG_7566.GIF

肥沃的土壤里,有着与抗抑郁药物效果类似的微生物

其实,他们认识了解彼此,也绕不开“土”。

石嫣性格外向,程存旺话不多,埋头做事。他大学学工程管理,但看过一本名为《中国农民调查》的书后,决定换个行当,便跨考到人大农业和农村发展学院,研究农业产业。

程存旺对种地务农很有兴趣,在实验田做志愿者的时候,他遇上了从美国回来的师姐石嫣,一场“土“味爱情酝酿起来。

石嫣记得,那会很多人周末会来菜园体验种菜,程存旺穿着一件篮球衣,二话不说,将一袋100斤重的有机肥扛上肩膀,就运到地里去了。

那段时间,师弟也要跟着师姐进城去找订户,忙活一整天,在往返城里和乡下的公交车上,两个人都很累,但也获得了互相依靠与倾诉的机会。

两人可以一起蹲在地里念叨老半天,程存旺开起农场里的拖拉机,石嫣还会拿手机拍下来。


IMG_7567.JPG

夫妻俩特别的有机婚礼

2011年,两人结婚,婚礼实在是接地气。“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把我从村里接到了农场。”石嫣觉得这事儿很“潮”,“没房没车没事业,是真正的裸婚。”

婚宴,所有的食材都从附近的有机农场采购,“光盘行动”是基本操作,宾客们被鼓励送农产品代替份子钱。

IMG_7568.JPG

核桃戒指

石嫣还特地拜托村里的老师傅,用核桃做成了一对独一无二的戒指,当作他们的定情信物。

如今,夫妻俩务农十多年,婚姻步入第十年,农场已有九年多,儿子小艾呱呱坠地,“从没给他买过一件衣服,都是别人给的二手衣物。”石嫣开玩笑说儿子绝对是个“有机宝宝”。


IMG_7569.GIF

小伙伴们吃饭学习的棚友食堂

 从两个人,到一群人 

不只是石嫣的小家庭,在农场里,二手循环早已成了所有人的生活理念。

走进名为“棚友食堂”的公共区域,桌椅板凳置物柜,墙上挂着的菜篮子,都是从村里乡亲家中淘来的。没有一次性餐具,大家吃完饭,会用麦麸先把碗里的油抹去,再用水冲洗,节约点滴资源。

IMG_7570.GIF

IMG_7571.GIF

90后00后们都叫石嫣掌柜,叫程存旺村长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年轻人认可了他们的生态农业模式。不少人把家搬来了乡下,更多的职业和身份逐渐在农场产生,让“农民”二字的意涵更加丰富。


IMG_7572.JPG

刘晓龙来“北漂”,别人去城里,他下地

寸头,黝黑的皮肤,85后南京人刘晓龙,管理农场生产,比如哪里种什么、怎么种最优,都得经过他。他还要给蔬果拍照、撰写文案、设计景观等,每天都满满当当。

刘晓龙大学学的服装设计,硕士读了陶艺,毕业后却总找不到自己的状态,“虚头巴脑了一年,想要从头开始,那何不试试做一做最基础的工作?”

他扎进苗圃当园丁,和农民一起拿按天算的工资,大家觉得他可惜了,但他却逐渐在耕作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IMG_7573.GIF

“在户外跟随草木经历一年四季,身体有了很大的恢复。”生活单纯了,刘晓龙还发现了与蔬菜植物相处的哲学,“你播下去一个菠菜,它长出来绝对是菠菜;它渴了,会通过叶片告诉你。它们有自己特有的语言。”


IMG_7574.JPG

倪广轩在村里,每天5点起,8点睡

而对于90后倪广轩而言,最大的乐趣则是漫步在农场里,思考今天的创新菜单可以用上哪样蔬菜水果,可以做紫薯面包,或者利用剩余的无花果,做一些果酱。

倪广轩大学学烹饪,手握营养师资格证,毕业后去了一家不错的酒店做厨师。但他下意识不喜欢酒店过于繁杂又不健康的烹煮方式,没多久就辞了职。


IMG_7575.GIF
倪广轩正在做无花果酱

小时候在乡下生活的回忆让他对种地有着很浓的兴趣,后来的三年里,他在农村租了6亩地,种有机蔬菜,维持最简单的生活。来了这边后,开始在农场里创业,做烘焙。


IMG_7576.JPG
新农民们和石嫣在一起

还有的年轻人,是从农业大学来的研究生,把实验室里的成果拿到育苗棚里,一遍遍实践;有些是短暂“脱轨”的都市人,到农场以志愿者的身份,寻找生活更多的可能。

大家大多住在村子里,每到周末,就结伴去附近爬山,如果想看场电影,也可以晃晃悠悠地进城,再自在而归。 


IMG_7577.GIF
年轻人镜头下,不同时节的农场梨园

采访的间隙,石嫣不断地查看手机里在线会议的消息,操着各国语言的研究者与同行们,在分享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农业经验。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她会作为国际CSA联盟(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 即社区支持农业)URGENCI的联合主席,出现在巴西,参与国际CSA大会,与各国代表讨论粮食问题。这个联盟在全世界有300多万成员。

程存旺也在全国各地跑,他们的团队每年都会发起“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上千人参与其中,还有更多人通过网络关注。越来越多对农业有兴趣的人,找他们学习生态耕作与行业对接,回到自己的家乡,建起自己的生态农场,安居乐业。

如此多的努力,变化是有的,全国目前已经有超过1500家社区支持农业生产主体。

但石嫣觉得还不够:“在更广泛的大众层面,随着食品安全意识的提升,会有很多人选择有机蔬菜,可这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消费问题,而是人和土地脱节的问题。”


IMG_7578.JPG

IMG_7579.JPG

从城里到乡下,举办各类食农教育体验活动

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年轻人了解食物的前世今生,与土地近距离接触,这几年,北京的几所小学,出现了“楼顶菜地”,现代化商场的顶楼,也被装扮成白领农场,引来大家打卡体验。这些屋顶上的绿色,背后都有石嫣和程存旺的身影。

上个月,他们还与中法环境月一起发起全国生态农场免费开放日,城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农场里奔跑,感受大自然的美妙与治愈。


IMG_7580.JPG
石嫣两次采访过袁隆平

石嫣曾采访过袁隆平院士,她记得袁老和她说过,“年轻人不搞农业,今后是个大问题。”在农场里,石嫣也发现干活的主力仍然是60岁以上的叔叔阿姨。

不过,和十年前相比,回乡下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多了。


IMG_7581.JPG

IMG_7582.JPG

“重建人和土地的连接”,是一句写在农场墙上的标语,也更是这对博士夫妇当农民十余年的初心。他们想要创造更多生活与工作都在乡村的可能性。

在他们的设想里,未来,返乡的年轻人不会孤独地去做农业,也许会拥有更好的社区和社群,有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在维持生计、有尊严地活着的同时,新一代人可以更好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部分图片提供:受访者与分享收获农场 
部分图片摄影:曹雪童

感谢章亚敏对采访提供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8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博士夫妻決定去當農民:過得灰頭土臉卻很驕傲

北京順義鄉下,有一對博士夫妻石嫣和程存旺,選擇徹底紮根在農場,下地務農已有10年。夫妻倆用學來的干貨,墾荒地,建農場,用生態科學之術,種健康的蔬果。如今的農場裡,不少90後、95後,甚至00後也來了,大家面朝黃土背朝天,為成為農民而驕傲。 11月的初冬,一條來到這對夫婦的農場拜訪。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7 04:31 AM , Processed in 0.0656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