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1|回复: 0

[哲史艺丛] 一穷二白的刘备,凭什么能得到陶谦的重视,真的靠“仁义”之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4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穷二白的刘备,凭什么能得到陶谦的重视,真的靠“仁义”之名

 瀛洲海客 历史D学堂  2021-11-23

IMG_2471.JPG

作者:瀛洲海客  校正/编辑:莉莉丝
全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分钟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为父报仇,再攻徐州。徐州牧陶谦不敌,遂引青州刺史田楷并刘备入徐州,共击曹军。彼时,刘备麾下兵马不过千余人,就算加上“数千饥民”,也远不及兵精粮足的徐州军。

话虽如此,但陶谦仍对刘备十分重视,他不仅为其提供驻扎地,还送出了四千丹阳精兵。时丹阳兵“好武习战,高尚气力”,是天下闻名的精锐部队。可见,陶谦这份“见面礼”,不可谓不厚重。

那么,“一穷二白”的刘备,到底有什么本事,能让陶谦对他如此重视?难道真如小说家之言,陶谦是看上了刘备的“仁义”之名?



IMG_2472.JPG
上图_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


 
一、陶谦在徐州的处境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陶谦是个“老好人”,因此他善待刘备便理所应当。而且,罗贯中还洋洋洒洒写下好几万字,用“三让徐州”深化了陶谦之忠厚、刘备之仁德。

可在正史中,陶谦的形象却与小说大相庭径。

据《三国志·陶谦传》记载:“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琅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

按汉朝“三互法”原则,地方长官不得由本地士族担任。是以,陶谦是扬州丹阳郡人,并非徐州本地士族出身。不过,身处汉末乱世,陶谦想要安稳统治徐州,仍旧离不开当地豪族的支持。

但从赵昱、陈登等人的反应来看,他们对陶谦的统治并不欢迎。更有甚者,宁可远渡江东,也不愿接受陶谦征辟,如东吴名臣张昭。



IMG_2473.JPG
上图_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



又据《三国志·张昭传》记载:“刺史陶谦举茂才,(张昭)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汉末大乱,徐方士民多避难扬土,昭皆南渡江。”

显然,徐州士族不愿与陶谦为伍。那么陶谦到底做过什么,会让他如此不得人心呢?

归根到底一句话,正史中的陶谦最是崇尚武力,其执政理念与徐州士族背道而驰。

刘备入徐州之前,此地外有袁曹虎视眈眈,内有士族蠢蠢欲动,但陶谦依旧能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原因无他,其掌握的军事力量不容小觑。



IMG_2474.JPG
上图_ 东汉时期的徐州、下邳位置所在



除丹阳精兵之外,陶谦麾下还有以臧霸为首的泰山群盗、下邳笮融以及阙宣等势力。只不过,这些人中,大多都是声名狼藉的亡命之徒。

臧霸杀人亡命,流窜于青徐之间,时人谓之“泰山群盗”;笮融是陶谦同乡,虽一心向佛,却经常背信弃义,滥杀无辜,就连广陵太守赵昱也惨遭其毒手;阙宣僭越,自称“天子”,曾与陶谦“合从寇钞”,凶悍难制。

因此,与其说陶谦是徐州之主,倒不如说他是“土匪头子”更为贴切。东汉士族诗礼传家,通儒研经,且对武人颇有意见。在此情形之下,“更相抄暴,以力为雄”的陶谦又如何能融入徐州豪族当中?



IMG_2475.JPG
上图_ 刘备(161年-223年)

 

二、刘备在士林中的声望

与陶谦不同的是,刘备此时虽一穷二白,却在士林中享有颇高声望。换言之,陶谦虽无法取得士族支持,但他却可以通过刘备充当“润滑剂”,以缓和与徐州士族的矛盾。

正如日后的江东政权。孙策曾诛戮江东豪右,致使当地豪族对孙氏无比排斥。但在名儒张昭与豪族朱治的斡旋之下,孙权顺利与江东士族达成合作关系。

这个道理,同样是陶谦接纳刘备入徐州的主要原因。那么,曾以“武勇”闻名州里的刘备,为何能在士族圈子里颇负盛名呢?

这显然离不开刘备的师承。按《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刘备虽“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却曾师从于大儒卢植,和公孙瓒成了同门。



IMG_2476.JPG
上图_ 公孙瓒(?—199年),字伯圭



公孙瓒年长,刘备“以兄事之”。凭借这层关系,刘备得以在幽州、青州一带立足。后刘备为平原相,与百姓同吃同住,小有名声,就连孔融也向他求援,“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

时人云:“孔文举有重名。”孔融不仅是孔子的嫡系后人,更为当今文坛执牛耳者。得孔融推崇,加之自身强大的师承关系,刘备又先后结识了儒宗郑玄(卢植同门)、颍川豪族陈纪、下邳豪族陈登等知名豪杰。

常璩《华阳国志》引诸葛亮之语:“先帝(刘备)亦言,吾周旋陈(纪)元方、郑(玄)康成间,每见启告,治乱之道悉矣,曾不语赦也。”

刘备能在陈纪、郑玄、孔融等人之间周旋,且“每见启告”,行后生之礼,说明他已经跻身于中原最顶级的名士圈子中。东汉年间,名士品评之风盛行,刘备得诸多“大佬”加持,自然能在短时间内闻名中原。

正因如此,陶谦才会尽力拉拢刘备。一方面,刘备名气大、风评好,在士林中颇有声望,能帮助陶谦与徐州士族斡旋一二;另一方面,公孙瓒与陶谦是军事同盟,刘备时为公孙瓒麾下,出身清白,来路堂堂正正,更让陶谦信任。



IMG_2477.JPG
上图_ 青州、徐州


 
三、精兵与良将的组合

关于陶谦接纳刘备一事,方诗铭在《三国人物散论》中指出:

刘备麾下缺少精兵,却有被誉为“万人敌”“熊虎之将”的关羽张飞;而陶谦虽有丹阳精兵,却缺少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倘若二者合作,便能取长补短,有效抵挡来自曹操的攻势。

实际上,陶谦麾下并非没有良将。若从战绩来看,臧霸或许比刘备更加合适。

据《三国志·臧霸传》记载:“(臧霸)以勇壮闻。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於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於开阳。”

臧霸依靠镇压黄巾军起家,证明他有一定战斗力;在归顺陶谦后,臧霸又与孙观等人驰骋于青徐之间,哪怕曹操将徐州平定,也依旧“割青、徐二州,委之于霸”,足见臧霸实力、手段,皆为当世一流,完全能独当一面。



IMG_2478.JPG
上图_ 黄巾起义,义旗上写着“太平道”  (张角)



反观刘备,早年虽以“武勇”闻名,却在征讨黄巾军期间屡遭重创,若非故人以车载之,都未必能幸免。在得到陶谦“资助”后,刘备虽然兵强马壮,却仍旧不是曹操敌手。

注:见《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还过郯,谦将曹豹与刘备屯郯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所残戮。”

尽管如此,陶谦却依旧选择刘备,“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而非军事能力更强的臧霸。究其原因,刘备此时的“仁义”之名,更得陶谦信赖。说到底,这还是与刘备在士林中颇有声望有莫大关系。
 
参考资料:《三国志》《华阳国志》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02:00 AM , Processed in 0.0438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