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2|回复: 3

[体育健身] 高亭宇夺冠!滑冰玩雪,谁能玩得过东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2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亭宇夺冠!滑冰玩雪,谁能玩得过东北人?

 风物菌 地道风物  2022-02-12 19:18



IMG_2614.JPG



 

刚刚结束的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国运动员高亭宇一骑绝尘,在打破奥运纪录的同时,为中国斩获第四金


IMG_2615.JPG

比赛中的高亭宇,“在家门口,干就完了。”

图 / 视觉中国


这位在开幕式上担任中国代表团旗手的少年,不用猜就知道来自东北。“中国林都”黑龙江伊春,是他的家乡。他的东北话,曾把记者整乐好几回。


在采访中高亭宇说:“小时候第一次滑冰,就爱上了这种在冰面上自由自在的感觉,特别神奇又特别享受其中。”其实不只运动员,东北人个个自带“冰雪体质”——在冰上打出溜滑,在雪里“整活儿“。东北的冰雪,有着奇幻的“魔法”。


Image

一到室外,泡泡瞬间结冰。

图 / 网络


广东人来到东北,第一次见到结冰的河面,结果一不留神在冰面上学会街舞,一秒速成,一气呵成:


IMG_2617.GIF

广东人来到东北,意外学会街舞。

图/ 网络


快递来到东北,泥膜变冰沙,湿巾变板砖,乳霜变奶昔,开快递更得瞅准了,因为瓶子经常被冻崩


Image

商家寄来的,真的不是一罐雪吗......

图/ 网络


东北的冬天,南方人真的整不明白——为啥雪还可以卷成“蛋黄卷”?为啥停车位可以造雪屋?为啥还有18米高的雪人?以及,东北的铁栏杆为啥是草莓味的?


Image

东北的雪,春天卷起,冬天铺上。

图 / 网络


从今天开始,全国将迎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在南方雨水不停的时候,北方将再次大雪弥漫。可想要玩转冰雪,还得去东北。


IMG_2620.JPG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与雪的盛会。

图 / 视觉中国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第一位男子单板滑雪银牌得主苏翊鸣,这位还不到18岁的东北少年,曾在采访中说,自己从小就爱玩雪,有时玩一整天,直到妈妈喊吃饭才回家。在东北,这不是啥稀奇事儿。


IMG_2621.JPG

比赛中的苏翊鸣,“翊鸣惊人“。

图 / 视觉中国


当江浙的孩子玩水、沿海的孩子玩沙的时候,东北孩子最开心的时光,最珍贵的童年记忆,都留给了冰雪。正如《东北的冬》这首歌里唱的:


“打出溜滑堆雪娃

冰车一滑就不回家”


IMG_2622.JPG

简单的纸板也能带来无穷快乐。

图 / 视觉中国


与冰同嬉,向雪而行。无数冬奥运动健儿,在冰天雪地的磨练中走上赛场。在他们身后,近一亿东北人与冰雪玩乐、相处、抗争着。冰雪塑造了东北,也造就了东北人。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1

站打出溜滑,坐骑单腿驴

东北人都是玩平衡高手

 

一到冬天,东北的街道、河面,就是天然的滑冰场地。随便一处空地浇上水,也是开溜的冰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冰,东北人冬天的快乐会损失多少。


IMG_2624.JPG

结冰的松花江,就是天然的冰场。

图 / 视觉中国


不是每个东北人都会二人转,但只要看见路上有一块冰面,几乎所有东北人都会条件反射地张开双臂,一脚前一脚后,打个标准的“出溜滑”,一下子滑出老远。


IMG_2625.GIF

走路打出溜滑,能节约不少时间。

图 / 视觉中国


东北的滑冰运动员,就是这样从小练习着平衡感。除了站着,还可以蹲着、坐着,就是有点费裤子、费妈妈。有坡度总是更好滑,但如果想尝试楼梯那得小心了,可能滑下来就要挂号去趟骨科。


Image

东北冬天独特的下楼梯方式,要注意安全哦。

图 / 视觉中国


带些工具滑冰,更好玩。以前的东北小孩,出门带上两把废菜刀加一个椅子板做成的滑冰车,就能疯玩一整天。再长大些,单腿驴是必修技能,这也是平时打出溜滑练来的平衡力考验,稍不小心,就免不了“四仰八叉”


IMG_2627.JPG

“单腿驴”,东北人是有点“平衡buff“在身上的。

图 / 视觉中国


对于东北孩子来说,“波棱盖儿”没被“卡”秃噜皮儿的童年是不完整的童年。滑爬犁稍微安全些,还可以组队玩,要摔也是一起摔。不过,一群东北人的终极滑冰仪式,大概还是冰上“滑”龙舟的奇观。


IMG_2628.JPG

冰上滑”龙舟,南方人又该一脸问号了。

图 / 视觉中国


滑冰不只是娱乐,更是东北人必备的技能。一到冬天,东北最具特色、最吸引人的体育课程,也是滑冰,它还被列入黑龙江中考和大学的期末考试。从小滑,天天滑的东北孩子,冰考人人拿满分,一点儿不难。


IMG_2629.JPG

冬天的体育课,怎么能少了滑冰呢。

图 / 视觉中国


反正,常在冰上走,哪能不摔跤。对于从小训练的滑冰运动员来说,滑冰就更不是摔跤这么简单。


在冬奥会赛事解说中,说出“我这个教练是白当的吗”王濛,从小用麻绳捆着铁丝木板滑野冰,到了训练场,练习久了,冰鞋和脚粘在一起,钻心窝疼,可王濛后来回忆时却说“虽然卡得满脸跟血葫芦似的也很开心”。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被打磨得炉火纯青,才有了日后的“濛主”


IMG_2630.JPG

今天的“濛主”,小时候不知被冰雪“折磨“多少次。

图 / 视觉中国


还有武大靖,小时候没有室内滑冰馆,每年冬天凌晨四点多钟就起床,到条件简陋的室外滑冰场训练,穿的还是不合脚的冰鞋。妈妈记得清楚,第一次上冰,武大靖摔了107跤。在多年的训练中,脚踝几乎每天都是肿的。今天,武大靖的整个脚部已严重变形,28岁的人却是一双50岁的脚,让无数人为之心疼。


IMG_2631.JPG

训练中的武大靖,每一秒的提速都是千锤百炼得来的。

图 / 视觉中国


如果不想多摔跤,可以试试冰上玩陀螺,在东北,这叫“抽冰尜”,也叫抽冰猴。经常能看见一群人把粗细长短大小不等的陀螺都拿出来,大家比来赛去,乐此不疲。2017年,黑龙江铁力市一千人同时抽冰尜,创造了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


IMG_2632.JPG

抽冰猴儿,东北人的冬日乐趣。

图 / 视觉中国


许多东北孩子还有趴在冰上,听冰下暗流的经历。从远处传来啪啪的脆响,像是冰块与冰块撞击又碎裂。“铁马冰河入梦来”,那些声音不知带来多少关于冰河的遐想。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2

打一场医保级雪仗

堆一个活体雪人

 
 
比溜冰更乐呵的,是玩雪。最盛大、激情的玩雪方式,无疑是东北式打雪仗了。

有人说,如果打雪仗能成为冬奥会项目,没有人能赢过东北人。在东北打雪仗,是以“雪”的名义打仗,这项传统的北方冬季项目,被东北人玩得格外“猛”——

Image

感受下东北人“浴雪奋战”的场面。

图 / 网络


雪球漫天飞来飞去,众人来回奔跑“浴雪奋战”,脚下白雪飞扬如硝烟弥漫。打与被打就在一刹那,谁打的,不知道,打的谁,也不认识。局势焦灼时直接拿盆扣,场面不输傣族泼水节。


Image

  不要倒下,更不要相信同伙。

图 / 网络


打雪仗最忌讳控制情绪,最忌讳相信同伙。所以千万不要摔倒,否则你很快被雪活埋;捂好衣领子,小心身边人塞你一脖颈,最好是再戴个劫匪同款“面基尼”


IMG_2636.JPG

在东北,有一种雪人是用活人堆的。

图 / 视觉中国


东北人打雪仗,基本上打得跟雪的关系不太大了。三个不同地方的人见到东北打雪仗盛况,大概是三种不同的反应:


东北人:“打架么,带点雪很正常。”

其他北方人:“这雪仗打得多少带点私人恩怨了。”

南方人:“幸亏老家没雪,不然医保要刷欠费了。”


IMG_2637.GIF

这样打雪仗,多少带点私人恩怨了。

图 / 网络


打雪仗是猛,堆雪人则是。反正雪那么多,“可劲儿造呗!”走在东北大街上,一下雪,随处都能看见奇形怪状的雪人,大的、小的、站在地上的、贴在墙上的……家家门口都有一两个惟妙惟肖的雪人,仿佛是守护家门的守护神。


IMG_2638.JPG

硬核堆雪人,可劲儿造。

图 / 视觉中国


在东北,有一种雪花叫“鹅毛”,有一种天气叫“烟儿炮”(暴风雪)。雪下得大了,隔夜的大雪掩门是常事,在东北也叫“漂雪岗”。大风来回碾压下的雪坚实无比,门推也推不开,以前农村人家,就只能拆开糊得紧实的木窗子跳出去清雪。


IMG_2639.GIF

下了一晚的雪到底有多厚?

图 / 网络


还有很多人家是先推一条缝,然后一点点抠门后的雪。一家开了门后,就先帮邻居开,邻居再帮其他人开。开了屋门,再用铁锹和一种木制宽宽的平头锹推出通往大门的一条路。


IMG_2640.JPG

辽宁鞍山遭遇暴雪,人们铲雪出门

图 / 视觉中国


大人们忙着清雪,小孩子哪操心这些,推门出去,召集小伙伴三五成群,带着小铁锹去村口的深沟挖雪洞,就像挖窑洞一样。挖好了,里面就是只属于小孩子们的冰雪世界。


IMG_2641.GIF

东北小孩挖的雪洞,可不能让爸妈看到

图 / 网络


可小孩子也有烦心事。以前上学,一下雪学校都会组织出去扫雪,各个班级有自己片儿区,大家从家里带来铁锹、扫帚,有的学校还有仓库,专门存放铲雪扫雪的工具。对于不爱劳动的学生来说,这一天简直难熬。当然,更多孩子是苦中作乐,扫雪铲雪不一会儿,就热热闹闹地打起雪仗来。


IMG_2642.JPG

泼水成冰,也要注意安全哦。

图 / 视觉中国


爱自娱自乐的东北人碰上冰雪,麻烦事也可以很幽默——雪下大了,出门找车像拆盲盒;衣服晾在窗外,不一会儿就学会了“独立”;泼盆热水,感受雾化升空的乐趣;车窗结冰了,徒手砸碎“冰玻璃”十分解压。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2-12 10: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3

与冰雪共处,是东北人的日常

 
 

当然,生活不止娱乐,寒冬腊月里的东北人,冰雪是最平凡的相伴。衣食住行,每一处生活细节,都留下东北人与冰雪共存的印记。


IMG_2644.JPG

冰水中冬泳,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图 / 视觉中国


衣服好不好看是其次,保暖永远是第一。所以不来趟东北,你根本不懂东北人为啥如此钟情于貂皮。有种说法是貂皮“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则濡”,足以抵御零下三十度的低温。


IMG_2645.JPG

东北人的日常出行穿搭,怎么暖和怎么来。

图 / 视觉中国


没有貂皮,怎么保暖呢?“大棉袄,二棉裤,里边羊皮,外边裹着布”这句顺口溜一点也不夸张。在东北,光是棉裤,就分为三个级别:“一棉,二棉,大棉”,零下三十多度的时候是少不了“二棉”的,如果是要“大棉”登场,就到了南北极科考队衣服的厚度。


Image

雷锋帽,军大衣,手闷子。

一到冬天,甭管时尚不时尚了。

图 / 视觉中国


除了衣服,平时出个门,耳包、手套、围脖、雷锋帽一个都不能少,不然,彻骨的寒风分分钟教会你在东北生存的道理。

室外,衣服怎么保暖怎么来,但一进屋,暖和得不像东北。


IMG_2647.JPG

冷与热的交界处生出冰窗花——大自然的艺术。

图 / 视觉中国


以前到了冬天,东北人家里都要在窗户外订一层塑料布,现在条件好了,基本上都是两层玻璃,而且房檐较短,以便阳光直射,就是为了更好地采光取暖。

在农村,过去家家都有“取暖神器”——火炕、火墙,现在暖气、地热也“加盟”了,外面冰天雪地,脚下却很火热,一家人围坐在炕头,脸烘得红扑扑的,满满的温暖和温情。城市里不用说,供暖设施一直很完善,开窗散热是常规操作。


IMG_2648.GIF

IMG_2649.GIF

网友自制的迷你火炕。

图 / 网络


所以,来东北上学的南方学生,除了被告知“千万不要舔铁栏杆”,另一个忠告就是不要带大棉被,带了也根本用不上。


除了衣与住要保暖,在大雪扑面,道路结冰的日子出行,实在不是什么方便事。“雪道难,难于上青天”呐。


IMG_2650.JPG

扫雪很累的,就当锻炼身体吧。

图 / 视觉中国


一下大雪,孩子上学就要带上铁锹,大人上班基本靠步行,开车的话要么车轮套链,要么换上雪地胎,否则真会出现“魔鬼的步伐,在光滑的地上摩擦”的危险动作。所以,雪太大就不去上班并不奇怪,在东北,还有专门对应的词语——雪休

暴雪天气,要么客车全线停运,要么公交车抛锚。帮忙推车,就是大雪中一道感人的风景,沈阳则更具特色,别地推的都是汽车,沈阳人要推就推轻轨

IMG_2651.JPG

暴风雪过后的哈尔滨南站。

图 / 视觉中国


人们总爱说,一下雪,北京就变成了北平,济南就成了济南府,苏州就成了姑苏......可东北不是,一下雪,东北才成为了东北。


IMG_2652.JPG

一下雪,东北才成为了东北。

图 / 视觉中国


冰天雪地,东北人早已与之玩乐,与之共存。数九寒冬是东北人惯常的日子,一边咒骂着冻掉耳朵的三九天,一边感叹“不冷咋能叫冬天呢!倘若天气不正常起来,冷不丁地来一个“暖冬”,反而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慌。


IMG_2653.JPG

IMG_2654.JPG

冬捕。冰雪之下也蕴藏美味。
摄影 / 邱会宁

冰雪也总与东北人的生命牵连。电视剧《闯关东》里一脚踩下去没膝的皑皑雪原,电影《钢的琴》中钢琴上飞舞的雪花,或苍茫或萧瑟,让人总觉得,如果没有冰雪陪衬,那就不是东北。


IMG_2655.JPG

东北冰雪,雾凇就是最美的注脚。

摄影 / 卢文


冰雪和黑土地一样,是东北的另一种馈赠,给予东北人自信与勇气。冰雪之下,是一个个旺盛的生命,在赛场上、在生活中始终发光发亮




文 | 李亦

图片编辑 | TAO 李小二

设计 | 吴玖洋

封图 | 视觉中国

文章首图 | 邱会宁

特别感谢 | 朱槿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08:20 AM , Processed in 0.0814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