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7|回复: 0

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1--闻、思、修、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9 02: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3-4-14 10:47 PM 编辑

心经所说的解脱与成佛方法.1--闻、思、修、证
Original 吕真观 实证佛教研究中心 2019-05-30 10:35

152XJ13V5910-B644.jpg

152XJ13V5a0-K349.jpg



吕真观2011/12/11
讲于武汉市洪山区隐形人咖啡馆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帝 揭帝 波罗揭帝 波罗僧揭帝 菩提 娑婆诃。」

各位朋友,感谢大家来参加这个读书会,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准时开始,等一下可能还会有人陆续进来,所以我先从其他的地方开始说。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可惜大部分的人是拿来当咒子念,不去管它的意思。其实,如果你能够懂得《心经》,就会懂得般若智慧。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你可以从文字般若学起,将来一定会顺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最后一定能够「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经》的重点有两个:第一是解脱的方法,第二是成佛的方法。「度一切苦厄」是解脱于三界的痛苦和烦恼。「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是说,你只要懂得般若波罗蜜多,就能够成佛,这是成佛的方法。你心里可能会打一个问号:「《心经》从头到尾不过就是两百多个字而已,有这么厉害吗?」你如果这么想,并不奇怪,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念过多少次了,甚至有一些人会把《心经》从头到尾背诵出来,他们不但没有成佛,甚至也没有解脱,还是凡夫俗子一个。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把经文的意义弄清楚,当然就没有办法身证解脱,也不知道如何依照经文走上成佛之道。


闻、思、修、证

从凡夫到圣贤,必须经过闻、思、修、证四个阶段。闻、思、修三个阶段都还没有见道,要「证」才是见道。见道有三种:声闻见道、缘觉见道和菩萨见道。见道以前的三个阶段,其实也是不可少的次第,《瑜伽师地论》阐述《解深密经》,将闻所成慧、思所成慧和修所成慧以独立的章节去解说它。接下来才讲声闻地和菩萨地,这两个都是「证」,也就是见道位以上的位阶。

很多人相信《心经》可以驱魔,所以他把《心经》当咒子念,却不知道经文在说些什么。到底有没有这个功效呢?我不敢说没有,只是觉得,可以究竟解脱和成佛的经典,变成是一个驱魔的咒子,实在是大材小用。

大概三十年前,我看到一本鸾堂印的小册子,号称是吕洞宾祖师解释的《心经》。这并不是吕洞宾祖师在世的时候作的,而是那个鸾堂奉请吕洞宾祖师降坛,在沙盘上写出来的。我看到它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解释成精、气、神,心里很惊讶。当时我学佛还不是很久,对《心经》不是那么了解,但是我知道「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我认为这个应该不是吕洞宾祖师解释的,鸾堂虽然奉请吕洞宾祖师,但是来降坛的到底是不是吕洞宾祖师,谁也不知道。我看不是,因为根据禅宗的文献,吕洞宾祖师是黄龙晦机禅师的弟子,已经开悟了,他解释《心经》不会这么离谱。我认为那个鸾堂对于《心经》的了解只到闻所成慧,才会把这种解释也印出来。

什么叫闻所成慧呢?就是他们只知道文字,什么意思根本不管。《心经》有很多人翻译,至少有十几种译本,最流行的译本是玄奘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那个鸾堂印的解释,至少经教的文字没有错,只是解释错了。

《解深密经》说:「闻所成慧依止于文,但如其说,未善意趣,未现在前随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意思是说,闻所成慧只是听到语言文字而已,听闻的人甚至没有好好想过人家讲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闻所成慧还是胜过没有听闻,因为他已经接触了经典,他现在觉得这个经典还不错,将来总会想要知道经文是什么意思。假设你会背诵《心经》,你会知道是「五蕴皆空」,不是「四蕴皆空」,也不是「六蕴皆空」,看到另外一个版本,如果印错了你会知道,这个就是闻所成慧。一般人对《心经》的了解,大部分都在闻所成慧,也就是说,只知道语言文字,不知道它正确的意思。也许曾经有人解释给你听,但是那个解释不一定符合经教的义理,这也是闻所成慧。为什么我说它还不错呢?至少大家已经听说《心经》是一部智慧的经典,所以你今天愿意来这边听解释,这也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是闻所成慧显然不太管用,只会死记语言文字,意思是什么都不知道,当然没办法用来修行。

第二个叫做思所成慧。《解深密经》说:「思所成慧亦依于文,不唯如说,能善意趣。」这个地方跟闻所成慧的「但如其说,未善意趣」就不一样了。「如其说」是跟经教讲的语言文字一模一样。「善意趣」,就是懂得语言文字的意义。但是它后面讲「未现在前转顺解脱,未能领受成解脱义」,就是你不会把经教的义理拿来消解自己的烦恼。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未能领受成解脱义」。也就是说,没有办法顺于解脱。解脱是指解脱于烦恼。如果生活当中现起烦恼的时候,你懂得把这个义理拿来运用,就会变成修所成慧。顺解脱,是指随顺于解脱,但是还没有分证解脱。

我希望今天我们讲完的时候,大家对于《心经》的理解,都有思所成慧。你有了思所成慧,只要经常忆持经教的法义,慢慢就会顺入修所成慧。也就是说,对于《心经》的道理,你大概知道它真正的意思,只要把《心经》的义理拿出来用,就可以消解你生活当中的烦恼,这样你就会顺入修所成慧。这个差别很大。一般来讲,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差别不是很多,因为都派不上用场,但是到修所成慧的阶段,虽然你还没有开悟,却已经可以用来消解日常生活的烦恼。这个是它们的差别。

什么叫修所成慧?《解深密经》说:「若诸菩萨修所成慧,亦依于文,亦不依文。」这个地方你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前面讲「如其说」,闻跟思的重点都是要跟经教一模一样,但是到了修所成慧,你也可以依文,也可以不依文,也就是有时候依文,有时候不依文。「文」是语言文字。依文,就是依照语言文字。不依文,就是超越语言文字,而依止在义理上面。佛法有一个原则,叫做「依义不依语」。义,就是英文的meaning;语,是英文的language,也就是语言文字。你刚开始学经教的时候,只能依附在语言文字上面,其实语言文字本身没有用处,必须懂得它真正的意思,你懂得真正的意思之后,语言文字变得不重要。所以你有了修所成慧,就不会一天到晚在死记《心经》的语言文字。会背诵《心经》的人是闻思慧,等到他能够把《心经》拿来运用的时候,成就修所成慧,有时候反而忘记《心经》的语言文字。这种事情常发生,你不要觉得奇怪。

在闻、思阶段,你只能依于经教的语言文字。进入修所成慧以后,有时候你还是要思维一下经教的语言文字,有时候你又可以安住在经教的法义上面,不用再依附语言文字,你就跳脱于语言文字之外,这就是「亦依于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说亦不如说」,意思也是一样的。「能善意趣」,意思是说,懂得经教的道理。

「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所知事」就是你所知道的那件事情,也就是经教的道理。「同分」就是同类。「三摩地」就是定慧等持。经教的文字有点绕口,简单地讲,就是缘经教的义理修成定境。因为有定境的缘故,就能够发起轻安,顺于解脱。这个很关键,你懂得《心经》的义理以后,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拿出来运用,运用久了变成习惯,这个时候就会现起「三摩地所行影像」。所谓的「三摩地所行影像」其实就是定境。依照佛教的法义,只要不离开现象界就是梦境。你大概没有想到佛教会这么解释吧?有人看了电影《盗梦空间》会想:「我现在到底是在梦境还是在现实?」你现在知道你是在哪里了吧?(有人说:在梦境。)对,你是在梦境里面,很有智慧啊!包括你修行现起定境,还是梦境。这是佛教很特别的地方,你修行还是在做梦,你要知道:你这个在修行的人,还有你看到的一切现象,全部不离梦境。所以经教说「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

定境是轻安的心境,一个住在定境里面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不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有的人虽然不修禅定,但是他的情绪很稳定,这其实就是欲界的定境。兵法要求一个将领必须「泰山崩于前而心不惊,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这也是定境。佛教的禅定是缘着经教的义理,以智慧形成定境,叫做定慧等持。这是判断是否为修所成慧的关键。

你经常安住在修所成慧,就会再往前进一步,而分证解脱。分证解脱就是断掉一部分的烦恼,这个部分今天没有时间讲,但是大家今天应该可以成就思所成慧,接下来就是「修行在个人」了。

你懂得《心经》的道理,用来消解日常生活的烦恼。刚开始你可能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它会延续下来,变成轻安的心境。这就是《解深密经》所讲的「三摩地所行影像现前」,简单地讲就是定境现前。这种定境是欲界定或未到地定,如果你已经降伏男女贪爱,也有可能发起初禅。「极顺解脱已,能领受成解脱义」,到最后你就能够分证解脱。在分证解脱之前,都叫修所成慧。见道就是分证解脱,又分为声闻、缘觉和菩萨见道。虽然你主修《心经》,不一定马上就大乘见道,也可以先声闻见道,到最后才大乘见道。

刚才讲的是闻、思、修、证四个次第,等一下就来讲解经文,大家懂得经文以后,只要把经文的义理经常放在心里头,放久了就会变成修所成慧,修所成慧住久了就会三乘见道。修证的方法很简单,一点都不难。接下来我们讲三种般若。


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6 12:17 AM , Processed in 0.0377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