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0

释悟修:论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 07: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4-2 09:13 PM 编辑

释悟修:论爱情
悟修 明静讲堂 2022-04-02

110539gd7qud7oat3vq7ee.jpg


论爱情


一、从成家立业谈起

      人对自我的认同感大多是靠与其他人的互动而得来的。人需要一定的感情关系(成家),以及在社会中扮演一些角色(立业)来饱满我执。而那些感情关系单薄、社会角色低下的人就成为社会的边缘人,这样的人只会从别人的热闹与自我的清冷的对比中,感受到自我的无限空虚;从别人的高大上与自我的矮矬穷的对比中,感受到自我的无限渺小。社会角色给予人社会层面的存在感和价值感,感情关系给予人家庭层面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家庭是一个小系统,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彼此息息相关又有一定隔离和不同。人在家庭中,永远都能得到对方专一的关注和爱;而在社会中,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自己,除非你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通过组建家庭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门槛较低,因为社会资源有限,不可能人人都是王侯将相,所以家庭给了99%的平凡人以平凡而不凡的安慰。人有了家庭,心就定了,变得踏实又肯干,尤其是有了下一代,就有了实现阶级跨越的希望,有了奋斗的动力。不然普通人是没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寻找成就感和价值感的,因为看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实在太伤人自尊,那种奋斗一辈子抵不过别人一天收入的感觉会要人老命。所以家庭能给人安慰,下一代又能带给人希望。但是社会资源丰富,如果在社会中通过拼搏取得成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社会资源(财色名位),这是家庭所不能带来的。

      家庭是一个小小的专属于个人的港湾,没有太多山河风光却温馨无限;社会是万里无垠的大海,有人站在万吨巨轮的甲板上挥斥方遒,但大多数人都只能在小舢板上捕鱼捞虾,还要时刻注意避开惊涛骇浪。所以很多人虽然在社会拼搏,但是都是为了反哺家庭,给家庭增光添彩。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社会太险恶,而家才是永远的归宿,这大概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优良传统。

      但是从佛法角度看,不论是家庭还是事业,其实都是梦幻泡影,因为最初的那一点动机就是错的,所以在这个动机之下的种种追寻和创造自然也是错误的。人不应该为了满足我执而去成家立业,因为如果人试着用佛法反观自省,就会发现我们所认为的那个“我”其实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所有为这个“我”而做的努力就都成了白费心思。并且做得越多,对这个虚妄的“我”的认同也越深入,也就错得越远。

二、爱的解析

      所谓爱情,其实就是占有欲。男女互相占有,以形成一种极为亲密独特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强烈的专一性、排他性,并且双方都高度介入对方的生活,从物理层面、社会层面、经济层面、精神层面都达到高度的结合,就是所谓“如胶似漆”“不离不弃”……

      从物理角度看,人与人之间都是互相独立的个体。硬要说来,最亲密的关系应该是母子关系,毕竟孩子从母亲肚子里出生,此前还一直连着脐带,就算生下来也流淌着父母的血脉。那么两个陌生人之间是如何产生爱情这种高亲密度的关系的,两颗心是如何互相吸引和碰出火花的呢?

      表面上看,是因为双方因为种种因素互相吸引;深层的原因,是宿世的缘分在起作用;而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对我执的满足。所以人与人的结合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男男女女本身就都怀着寻找“另一半”的心思,然后因为宿世有缘,这辈子又能遇见,宿世的缘分带给人熟悉的感觉,又加上这一世外貌气质经济才干等等硬件素质还过得去,两个人就看对眼了,就在一起组建家庭了。

      这个事情本身平平无奇,只是因为爱情给人的安慰太大了,是一个人的“终身大事”,所以人对这个事情很上心,开始给这个事情以过份的赞美和神化。并且因为人太执着这个事情了,所以很多人对这个事情比较魔怔,有点看不清事情的真相,便也开始神秘化这个事情。

      比如说人对一见钟情有很多描述,比如说“来电”,“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一眼万年”“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其实就是过去世有过羁(nie)绊(yuan)这辈子又再续前缘了,人不明三世因果的道理,很容易将这种“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强烈感觉视为某种天启式的神秘力量。

      如果一见钟情然后互相建立恋情还好,如果对方并没有对你来感觉,或者根本没注意到你,那就悲催了,就要“梦想这偶然有一天能再相见,从此开始孤单思念”了。然后就是种种爱恨纠缠……

      爱情有两大特质,一是它具有巨大魔力,二是它极其难得。所谓魔力,其实就是人对爱情的执著心特别强,也就是人的我执特别强,烦恼特别重。因为失去爱情港湾的人,孤身一人面对浩渺无垠的世界大海,不免觉得寂寞。(当然原生家庭及其他朋友关系也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温暖;以及精神世界足够独立自我的人也可能选择独身。)所谓难得,是因为两个人建立恋情,从陌生到亲密,到希望长长久久,虽然是顺应双方欲求的,但是其实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首先,人建立感情并不是为了去付出爱,而是为了得到并完全占有对方的爱。所以在恋情之初,双方内心都会纠结,害怕对方不真诚导致自己的付出成为笑话。当有人抱着赌徒的心态往前走,令对方看到自己的诚意,双方据此建立了信任感,但也会在后续的日子里害怕对方变心导致自己的付出成为笑话。爱情之树的生命完全依靠着双方的信任感的浇灌,而信任是一种感觉,它实在太脆弱太难得了,而爱情太受人珍视,所以又需要高纯度的信任感才能存活,一点点的杂质都会造成爱情之树的枯萎。

      信任是什么?就是一种感觉,感觉都是虚妄的。此处的虚妄并不是说不存在,而是它变幻无常,如同日照山谷,林木之中生起的烟气,在阳光下不停地变幻自己的形态。人的感觉也是如此,它没有计算公式,给一千个人输入同样的东西,一千个人会告诉你一千种感觉。所以要求两个人生起一种关乎自身终身利益的共识,并且长期维持这种共识,这难道不是违反自然规律的吗?所以人需要学会适当地自我欺骗,要不断制造浪漫,要不断表达爱意,要克制自己的负面情绪,以免让对方产生负面影响,要时常沟通等等等等,才能维持好一份爱情。

      这是正当的维持爱情的手段,需要一定的素质才能这样做,但也有其他歪门邪道,在信任不够的情况下也能维持一段关系。弱势的人,会委曲求全,自我欺骗,卑微到尘土里,只求关系能够继续维持;强势的人,会采取PUA的控制洗脑手段令对方受控。这纯粹是悲剧,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因素,不是吗?

      当然,维持爱情的信任感虽然说变幻无常,但并非无因而生,这世间每一颗原子的跃动都有其前因后果在,爱意的生起与消失也是如此。虽然这世间万象生起的原因是如此地复杂,但只需要了解三世因果的基本规律就够了。也就是前面说的,人能建立亲密关系,是因为过去世有缘分在,这辈子再相见,无非是报恩或报怨,没有恩怨纠葛的两个人关系会比较平淡,不会形成亲密关系。自然,恩怨了结了关系自然也会淡了。

      还有一点就是,恋爱关系是互相独占的,第三者理论上不可插足。但每个人有无量前世,其实都同时会有很多过去世的恩怨要等着去纠缠,只不过看谁缘分先成熟谁先建立关系,所以某一个缘分尽了会有下一个缘分在等着接续。这样看来,在轮回的尺度之中,不存在所谓的“命中注定”,一切关系都是暂时的,而人终究是孤独的。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善恶变化,殃福异处,宿豫严待。当独趣入,远到他所,莫能见者,善恶自然追行所生,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佛说无量寿经》

      在轮回的长河中,人就像河沙,随着业力的波涛而流动,此时与几粒沙子结在一团,在人世间相遇,那是万古千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下的缘分。但在业力的洪流之中,任何沙粒都无法自主,任何地久天长的誓言都无法抵抗,我们终将冲散在轮回的大河,后会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

      我们生来孤独,死也孤独,孤独才是人生的底色。我们逃避孤独,我们相拥而眠,但当无常的钟声响起,却发现,枕边之人早已不知所踪。


三、从爱欲之中解脱

      1.死亡观


      死亡是一剂非常方便便宜好用的清凉剂,地球人都知道,一说都明白,只是大家都回避这个事实而已。世间人不明轮回业果的道理,不明死后去向,因不明而对死亡生起极大恐惧,因而无不刻意回避思维死亡,然后为了在心理上减轻这柄达摩克里斯之剑给人的压力,开始歌颂新生、歌颂生活的美好、歌颂爱情……凡有生必有死,有美好必有恐怖,有爱情必有离别,这是世界的基本法则,只是人刻意回避一边,拥抱另一边,直到无常来临,才不得不怀着极大不舍,接受现实。


      死亡对修道人来说,有点像高考,平时的修行积累就要在这一时刻接受轮回的检验了。众所周知,早恋是不利于高考的,影响学业;而恋情对修道人来说也是如此,对修行没有利益。最最重要的一点是,死亡会把人的所有社会身份地位、钱财、不动产、伴侣等等全部留下,只有过去所造善恶业力伴随着进入轮回,两个人来世再也难以相遇(窈窈冥冥别离久长,道路不同会见无期,甚难甚难复得相值)。这一世的感情基本上是谈了个寂寞。


      不要信“珍惜眼前人”这样的鬼话,眼前人再怎么珍惜也是要分离,黑白无常不会因为你珍惜眼前人而珍惜你们。真正应该珍惜的是各自的法身慧命,这是轮回世界里唯一珍贵的东西,它能让你脱离苦海,究竟成佛。


      2.轮回因缘观


      就是前一段说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因缘尽则爱恨尽,而这一段爱恨尽了,下一段爱恨又要开始,轮回就是这样。真正要想爱恨都尽,唯有息心修道,断惑证真,绝爱恨河,出生死海。


      3.不净观


      此处的不净观,除了观察身体不净外,还包括感情的不净,本文简单介绍后者。所谓感情的不净,主要是指爱情给人的负面影响,以及爱情本身的负面性特征。佛说有求皆苦,爱情最苦涩的就是求对方也爱你,求对方心里有你,求对方给你相同的爱意,求对方不要爱别人,这其实蛮难的……


      寻常的宝物,我们可以锁到保险柜里,就能高枕无忧,但如果你珍视的对象是一个人,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和独特人生经历,并且不能用物理的方式锁住对方(触犯刑法),你要如何维持关系?你只能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就选择与自己三观很相似的,并要提升自己的种种魅力和软硬件条件……总之是非常费心思的。


      而就算追求到手了,对方也真的爱你,但你也不知道,这是一种内在的感情,无法测量;就算你信了,但还有变心的风险存在,还有你如何确信对方不会受别人的引诱?所以关系中的人其实也是很焦虑的,尤其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与自己的对象在接触,更是会醋意大发。


      这是简单地提一下爱情带来的不安和苦涩,身处爱情的人都能体会到,但是很少有人会因此拒绝爱情。因为对一般的人来说,独身的寂寞太难忍受,追求爱情是唯一的解药;死亡的毁灭性打击难以面对,繁衍生息是唯一可以敌过死亡的选择。他们不知道其实还可以通过修行来熄灭烦恼,来进入广大明觉的大自在境界,并且了生脱死,长别三界苦海。


      再就是,个人认为恋爱关系中,最不净的,是占有欲。人人生而自由,只是纯粹的自由一般人无法享用,都希望进入某一种关系来饱满我执。爱情关系最迷人的地方也是最丑陋的地方,就是那种独占的特性。剥离占有的特性,再去看所谓“互相扶持”“互相关爱”,这些平常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印象,其实就黯然失色了。说白了,关爱只是手段,占有才是目的,成功占有后的关爱是战利品,离开占有的关爱就变得有点可笑。试想一个男性长期对一个并不爱他的女生大献殷勤,甚至女生交了男朋友后也不忘初心,我们一般称这样的男人叫“舔狗”“备胎”。


      占有为何不净呢,两个人你情我愿也有错吗?是的,独占的特性不仅是上述种种不安与焦虑的根源,其本身也是丑陋的,因为这是一种自私。世间所有的斗争、伤害、诽谤莫不是由自私而起。而占有一件物品还好说,对一个活生生的人怎能起占有的心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每个人都是独立自由的,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当然,爱情中的占有属于你情我愿,无人可奈何,但现实中,真正互相尊重的恋人是极为难寻的,因为“占有”与“尊重”本身就是很难兼容的,极少有人能在确立关系之后还能尊重对方的人格独立。


      说到这里,想到古代人们形容夫妻关系的两个词——“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这是非常高级的婚姻关系,令人赞叹。之前对古代男女关系的印象都是封建礼教压迫女性,但现在看来也许不是,比如这封出土于敦煌文献的唐代《放妻书》,三观极正,今时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见地和情怀:


      夫妻之缘,伉俪情深,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幽怀合卺之欢。


   凡为夫妻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夫妇。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

   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若结缘不合,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故来相对。妻则一言数口,夫则反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羊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以求一别,物色书之,各还本道。


   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


   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


      另外,当你爱上某人,想要追求占有她,这样的心思一起,自己心首先被对方占有了。失去了自己的心的人,必要陷入疯狂的思念,因为只有占有对方才能找回自己的心。所以占有欲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占有别人并不能使自己强大,反而会使自己的心念迷失,令自身身心憔悴。如同恩师上雪下相法师说的:“得到的越多,迷失得越多。”

4.爱的正面意义和真正的爱


      上面多谈爱情的负面影响,并非要大家都断欲割爱,夫妻双双把家出,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真要这样做我会深心随喜)。爱欲是生死根本,绝大多数人既然出生在这个世界,就说明情执都是很重的。而写下这些,只是希望大家看清楚爱情的一些本质,发扬其互相关爱,互相鼓励、陪伴、扶持,这样积极向上的一面,摒弃控制、占有、压迫等等对自他都有负面影响的要素。

      而如果你是修行人,那么真正的爱就是修行,首先是修为自己,然后随缘帮助别人。因为世间没有比修行更珍贵更有意义的事情,没有比步入佛道、出离轮回、得大自在更好的馈赠。而想要在修行上对别人有所裨益,首先要修好自己,否则自己意乱情迷的对别人能起到什么帮助?无非是自欺欺人。


      而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应该众生平等,应该释怀所有爱恨,对自己所爱的人与不爱的人都要一视同仁,这才是真正的爱,勉之!


悟修

2022年4月1日
WeChat Image_20220402203832.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9:46 PM , Processed in 0.03639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