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2|回复: 0

[故事分享] 盲村:被拐卖的女人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2 01: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盲村:被拐卖的女人们

 桃之夭夭 全民故事计划 2022-04-22 08:21
有人说林红不是一个人,一定有人接应,也有人说,逃出去也不一定就好,即将临盆又身无分文,只会再被卖一次罢了。


F9C6B641-A3E7-4A33-87C7-A68A1B4C08F2.png

这是全民故事计划的第636个故事—

 前 言

我的老家在鲁西北平原上,村子很小,和前后两个小村“鸡犬之声相闻”。小时候,每当炊烟袅袅升起,牛羊开始归圈的时候,女人们站在家门口,用戏曲一样悠长的腔调,呼唤着孩子的乳名,孩子们就踏着夕阳余晖,走上回家的路。这时从远处看去,小村笼罩在暮色和炊烟中,宁静又安祥。
 
村子很美,东边有条小河,河对岸有果园。一到春天,桃花灿烂梨花洁白。村子西边有个杨树林,北边有个枣树林,南边是一望无际的田地。
 
村子很穷,八九十年代很多男子讨不到媳妇。方圆几十里,从人贩子手里买媳妇从来都不是新闻。当然,买个男孩养儿防老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不会有人从道德上谴责,只会羡慕。
 
有的被拐卖来的孩子成了我的伙伴、我的晚辈。而那些被拐卖的女人则成了我的堂婶、我的表婶、我的嫂子和侄媳妇。最后,有的自杀了,有的疯了,也有的就在这里生活了下来,生儿育女,和村子里其他妇女一样,但又不太一样。
 
被“雷峰塔”锁住命运的小燕

小燕是被人从四川拐卖来的,我一直不知道她的姓,但对她初来的那个早晨记忆深刻。那是一个夏日,还没吃早饭,就听人说我本家的三爷买了个浓眉大眼、模样俊俏的媳妇,还有文化,能识文断字。
 
邻居说:“人家文力(三爷的名字)就是命好,眼看都三十五六岁了,找了个这么俊的媳妇,十里八村也能排得上名次”。
 
乡邻们去看热闹,三爷堂屋里的东侧放着一张床,床前放着一张桌子。小燕就站立在桌子后面,后背倚着那张床。她穿着一件明黄色的衣服,一条长直的麻花辫乌黑发亮,留着刘海儿,眼睛特别大,眼珠乌黑,是挺俊俏。
 
但是她的肤色有点儿黑,也没有邻居说的“十里八乡挑不出这么美的”这样夸张,每个来看热闹的人都在挑剔衡量,小孩也不例外。
 
每个家族都会有三两个办事利落、说话爽利的“王熙凤”,操心主持家族婚丧嫁娶的大事,我大娘就是我们家族里能挑起此重担的人。每次从人贩子手里“买”媳妇,大娘要跟着去,因为要验证女方年龄大小,是否生养过,生养过的和没有生养过的,价格上差别很大。
 
有一次我好奇,问大娘,怎么能验证女方是否有过孩子。大娘不以为意地说:“找几个有经验的妇女,扒下裤子看看就行了,总还是能看出来的,有人肚皮上还有疤呢!”
 
我感觉这样验证很没人性,大娘没好气地说:“你以为买个媳妇容易啊,钱都是拆东墙补西墙借过来的,好不容易买个媳妇,图的是生个孩子,组个家庭,不看好了怎么行?”
   
小燕只有十六七岁,年龄也小,还有文化,是价格比较高的。她立在桌子后面,一波又一波的人围着她看,似乎在说:“牙口好不好?好不好生养?”她也不像很多刚被买来的女子那样哭泣吵闹。她很安静,几乎一动不动,眼神里透露出来的都是凄惶,像是受到很大惊吓的样子。
 
小燕“嫁”过来之后,和婆婆一起生活。她的婆婆已有六十多岁,我叫她老四奶。老四奶十四岁那年就嫁了过来,生了四个女儿两个儿子,小儿子文力出生后,老四爷就去世了。
 
那时候,老四奶也就三十出头的样子,含辛茹苦地把孩子们养大,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给儿子娶个媳妇,成个家。小燕来的那天,老四奶特别高兴,脸上的褶子笑开了花儿,忙里忙外地招呼乡里乡亲。乡邻们也都安慰她:“终于苦尽甘来,以后日子就好过了。”
 
老四奶平时对我们很和蔼,幼时去她家里玩,哪怕她家里只剩下一碗南瓜粥,她也会留给我喝。小燕来了以后,她会让我和本家的小姑陪着小燕,给她解解闷,私下里也会叮嘱我:“看好你三奶奶,可千万别让她跑掉了”。
 
小燕是胆子挺小,脑子也不甚灵光的那种女孩。说是在一个平常的日子,在外打工的日子稀里糊涂被拐卖来的。嫁过来的第三天傍晚,便借口说去河边洗衣服,沿着村东的小河逃跑过。她从河道里向南飞跑,很快就被捉了回来。本家主事的女人们都给三爷和四奶出主意说:“狠狠地打,吊在梁头上,往死里打,她就再也不敢跑了。”
 
众人在那里议论纷纷的时候,小燕就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有很多孩子在围观。她脸色灰败,拿起桌子上的鞋底,在一片议论中专心致志地纳起了鞋底。她拿针的手有点儿颤抖,但即使针线并不整齐,还是能纳进去。慢慢地,她的手不抖了,好像外界的纷乱和她没有关系,她的世界只剩下眼前那个需要纳完的鞋底。
 
正纳着,主事的大娘走进屋来,上去一把夺过小燕的鞋底,扬起来用力地在小燕手上“啪啪”打了几下,说:“胆也太大了,还敢跑,下次再跑,剥了你的皮!”大娘打了小燕后,转身去别的屋里找四奶商议对策。小燕被夺走鞋底,也没有哭闹。大娘走出去之后,她叹了一口气。那个黄昏的小燕,像是待宰的羔羊。
 
小燕后来再也没和大娘说过话,慢慢地,两家的来往都少了。大娘也很委屈:“我这都是为了谁啊,不是为了他家吗,好不容易有个媳妇,别再跑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村里人也说三爷不懂事:“小燕记恨人家,有道理,你一大老爷们,分不清好歹,人家不都是为了你,你也跟着不理,看你家以后有事,谁还管!”
 
我不知道那天晚上小燕有没有被吊在梁上打,虽然在村里,这种“刑罚”也常见到让我们麻木。回家后,我奶奶说:“小燕有点儿死心眼,村西是杨树林,村北是枣树林,她非从河道里跑。河道里这么空旷,一眼看老远,她是跑不掉的。”
 
从那以后,小燕还真没跑过,她和三爷像正常的夫妻,开始过日子了。村里有文化的人不多,有时候我们还会去问她题。她话不多,也从没见她笑过,也从没有提及以前的生活。
 
她会很认真地教我题,数学帮我列竖式,都是一笔一画的。她会用铅笔把数字描得很重,尤其是“8”,会有点儿强迫症一样把上下两个圈描得一样圆。她给我讲题的时候,模样不像平日那么愁苦,有一种安详,也许是回想起自己还在教室里读书的日子。
 
我看的第一本书也是从她那里拿的,是一本没有头尾的《白蛇传》,故事写到白娘子被镇压在雷锋塔下,小青重新修炼之后,来救她。故事到了这一页戛然而止,很多年我都想知道,雷锋塔下的白娘子有没有被救出来。后来我才知道,被命运的雷锋塔镇住的其实是小燕,而且她最终也没等到救她的“小青”。
 
日子像流水,过得平稳而波澜不惊。小燕婚后第一年还是很受照顾的,年龄小,三爷和四奶对她都很迁就。但是,日子久了,新鲜感过了,就有了别的要求。
 
小燕没来时,老四奶和三爷两个人总想着,只要能娶个媳妇,哪怕有残疾,哪怕不能下地干活,只要有这个人儿,留个一儿半女,平时能做个伴就很知足了。但真有了这样一个人儿,就慢慢有了比较心:“小燕不如东家媳妇嘴甜,也不如西家媳妇能干,拿个针线像拿个棒槌一样。”老四奶对小燕的挑剔和抱怨一天比一天多。
 
我奶奶私下里说:“村里这些不受气的小媳妇,除了自己能干,还是娘家离得近,有排场,东家小媳妇娘家有四个兄弟,谁敢给她气受。小燕就不一样,没有娘家的人像没根的萍一样,死了活了都没人知道,你老四奶是受过苦的人,不该这么不知足。”
 
面对老四奶的挑剔抱怨指责,小燕特别倔强,不沟通不解释,矛盾越积越深。到了小燕儿子大强出生时,矛盾终于不可调和,他们只能分家单过。
 
起初三爷是心疼小燕的,但他是老四奶的老来子,更心疼年轻守寡、一手把自己带大的母亲。大强出生后,老四奶让孩子们在村子南边盖了一间小屋。她要分出去自己过,但要带着那时候才几个月大的孙子大强。
 
小燕来了以后,对任何事情都很麻木,但和老四奶分家时情绪却特别激动,那是母亲保护自己孩子的本能,她强烈反对老四奶把大强带出去养。老四奶笑话她:“你自己养,你会个啥,横针不会拿,竖针不会挑,孩子跟着你,连个衣服都穿不上!”
 
有一天我去她们家串门,院子里晒着一件崭新的棉袄,花里胡哨的布料,看着挺喜庆。我忍不住夸了一句:“这小棉袄真好看!”老四奶拉着我的手,朝小燕的房里努了努嘴说:“这个懒婆娘,自己笨得像黑狗瞎子一样,还在这里跟我玩心眼儿呢?”看见我一脸不解的样子,老四奶说:“她把小棉袄晒在这里,你以为是晒棉袄啊,这就是晒给我,给我示威的:不是说我不会做衣服吗,我偏做出来一个给你看看!”
 
接着老四奶生气地把棉袄一把扯下来,一点一点“分析”给我看:“你看这活干得,针线有多粗,套的厚薄多不均匀……”老四奶十分气愤的表情和指指点点的样子,让我感觉她和小燕像是生死仇敌,不共戴天。而一年前她对小燕的到来还是那么欣喜。
 
分家的结果是老四奶赢得了大强。她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为了养好大强,她像吐尽最后一根丝的春蚕。她养了几只鸡,鸡蛋自己一个也不舍得吃,都拿来给大强蒸鸡蛋糕。她对孙子简直是拿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我们这些晚辈也很慈祥,却唯独对小燕,好像势不两立。大强跟着老四奶之后,她更是连面也不让小燕见了。
 
小燕变了,以前是不爱言谈,有点儿木,分家之后则变得有点儿呆。乡村妇女的霸凌也像多米诺骨牌,有人说小燕脑子傻,不灵光,其他人也纷纷这么说,甚至爆发了邻里口角,引来了吵架和欺负的行为。
 
有一次我堂婶婆媳两个和小燕不知道为什么吵起架来,堂婶和她婆婆用麻绳抽小燕。小燕被打到了头,两只手抱着头,嗷嗷叫。我奶奶对小燕很同情,说:“小燕这次被打狠了,一直用两只手抱着头,叫得不像个声。你老四奶也太糊涂了,看着别人打小燕,她自己在后面,也用拐棍追着敲打了好几下,这要是她儿子知道了,也会生她的气。”
 
慢慢地,“傻小燕”真的有点儿傻了。她开始不梳头发,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就出来,嘴里有时候喃喃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三爷听说小燕变傻是因为被邻居打了头,一遍一遍地问我奶奶:“嫂子,都谁打小燕了,你看见过吗,你知道吗?”邻居们也都不想卷入是非之中,不约而同保持了缄默。
 
村里人不再把小燕当成正常人对待。我上高中的时候,有次放学回家,看她穿着破烂的衣服,顶着乱蓬蓬的头发,站在我们胡同口。忽然就想起初来时,穿一身明黄色衣服,梳着麻花辫的她,还有她给我讲题的时候认真的表情,我喊了一声:“三奶奶。”她扭头,定睛看了我半天,很嫌弃地,甚至面目有些狰狞地对我说了一句:“你现在还在上学啊,你上到100岁吧!”
 
周围的人笑我:“这孩子,一个傻子,你理她干什么,还叫她三奶奶,她哪里有一个奶奶的样子。”那些笑话小燕的人,欺负她的人,包括小燕的婆婆,都曾在我的眼前呈现出温暖的一面。我每次外出回家,她们都会去我家里坐坐,看看我的变化,说一说家常。谁家有悲喜欢辛的事儿,她们也会很真诚地提供帮助。但是她们又对被拐卖来的这些女孩,怀有莫名的优越和本能的轻视。
 
后来,小燕就成了“铁链女”。村里人说,没有办法。老四奶已经去世,大强也逐渐长大,三爷每天要去地里干活,没有人专门看着小燕。而她却已经傻到在街上脱衣服,随时大小便,赤身裸体上街,甚至对孩子有攻击性。
 
三爷只能把她单独锁在以前老四奶自己住的小屋里,到了吃饭的时候,会给她送点饭。又过了两三年时间,她就去世了。她活得孤单,死得凄凉。我们都不知道,在被拐卖之前,她是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而留在我记忆里的始终是初见时那个大眼睛,穿明黄色衣服,梳很长的麻花辫的姑娘。我的那本《白蛇传》早就丢了,而小燕在一个寻常的日子被拐卖之后,一直被镇压在命运的“雷锋塔”下。
               
带着八个月身孕逃走的林红

小燕“嫁”过来有五六年光景,林红才来。她也是十七八岁,被卖给了同村一个叫兴臣的人。兴臣有四十出头,父母早就过世了,也无兄弟姐妹,一直一个人过,前后买过好几个外地媳妇,都没过长久。
 
林红来时,是一个傍晚。她坐在院子里的凳子上,穿着红衣服,扎着很高的马尾。有几个妇女围着她劝慰,让她乖乖地嫁给兴臣,林红看着比较泼辣大胆,眼角眉梢都带着点倔强和傲气,重复着一句话:“我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他比我父亲年龄还大呢!”
 
刚来的那天,天一擦黑,林红就跑了,一头钻进了树北的枣树林。村里发动了不少年轻的壮丁,拿着手电包围了枣树林,进行地毯式搜索,终于在林子旁边的草垛里找到了她。
 
那天林红被打得特别厉害,但她还是不吐口,一口咬定兴臣比她父亲年龄还大,宁肯死了也不嫁。
 
兴臣本家的堂兄弟们和媳妇们轮流看着林红,不让她跑掉,不让她寻死,折腾了好一段时间。乡邻们也都给兴臣出主意:“快点让她有个孩子,有个孩子就拴住了脚,就不这么闹腾了。”
 
不久之后,林红真怀孕了,村里总有一些女人问林红夫妻间的事儿,林红不但不回答,还会很鄙夷地看着她们。那些女人说她:“哟,这新媳妇还不让说啊,这么清纯,孩子是怎么跑到你肚子里的。”其他人听了都哈哈笑。
 
从怀孕到孩子八个月,林红表现得都比较安静,乡邻们逐渐都放松了警惕。再加上她身子也重了,逃跑也不方便了,也许孩子出生后就能安分守己地过日子了。
 
在怀孕八个月的一个黄昏,林红在做晚饭,兴臣让她去床上歇着,自己来做。她就顺势走出家门,随后神秘地消失在村西的杨树林里。这次虽然也发动了很多人进行地毯式搜索,但是林红再也没有出现过。
 
有人说林红不是一个人,一定有人接应,也有人说,逃出去也不一定就好,即将临盆又身无分文,只会再被卖一次罢了。
                
被丈夫卖掉的堂婶

我的堂婶也是被卖过来的,她和小燕是邻居,就是和小燕打过架,用麻绳抽小燕的那个。但是,她不一样的地方是,她并没有被骗,而是因为穷,被自己男人卖的。她来时怀里还有一个不满周岁的女婴,就是我堂妹。
 
堂叔的父亲,是我爷爷的三哥,不到三十岁就死了。三奶奶只有堂叔一个孩子,也是做梦都是给我堂叔说一门亲事,但因为家里太穷了,耽误到三十多岁。
 
买堂婶那一天,本家的几个长辈在我家开会,不知道具体需要拿出几千块钱。堂叔家几乎一贫如洗,几百块也拿不出来。
 
一个爷爷说:“我拿二百。”其他的叔叔伯伯也有出一百的,出两百的。最后剩下六百块钱凑不够。我父亲说:“我包了吧!”我爷爷去世的时候,也才二十九岁,当年我们家里三个孩子,境况一点儿不比堂叔家强。
 
我父亲作为和堂叔最近的兄长,觉得自己要尽这份责任。所以一连几天都出去借钱,借来借去,还是差两百块钱。父亲想起一个表姐,虽然离异了,但是前表姐夫创办了乡镇企业,还比较富足。于是父亲连早饭都没吃,就去了,却还是没借到钱。
 
回来的路上,父亲遇见同村一个特别能吹牛,爱夸口的人。那人知道父亲的难处,说:“我那里还有二百块钱,你先拿着用吧。”后来,无论村里怎么说那个人,父亲一生都坚定地认为,他是好人。
 
父亲一生不爱开口求人,为了给堂叔买这个媳妇,该借的地方都借过了,好不容易凑够了这笔钱,整个家庭自然是把堂婶看得紧紧的,才不会“鸡飞蛋打”。
 
把堂婶“卖”过来的那个人,堂婶说是她哥哥,个子很高,长相也算年轻帅气,至少比堂叔年轻十岁。她“哥哥”三个月后又来了,堂婶一看见他,脸一下子拉很长,没好气地说:“你来这里干什么……”男子支支吾吾,说不出什么来,但眼圈都红了。
 
当天吃晚饭时,堂婶就在粥里下了蒙汗药。堂叔还处在对堂婶警惕性很高的时候,喝了一口粥,就皱起了眉头,说:“今天的粥怎么有股味儿。”
 
堂婶本来就胆子特别小,一听这么说就慌神了,慌里慌张地说:“有什么味儿,是你自己嘴里有味儿吧!”一边说着,她自己也哆哆嗦嗦地从锅里盛粥,准备喝。堂叔一看她的神色,一把打掉她手里的碗,厉声说:“你也别喝了,说吧,怎么回事?”
 
很快堂婶就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她家是四川的,卖她的人是她男人。家里很穷,除了带来的这个女儿,还有两个男孩。听老家人说,山东这里很多人买媳妇,所以她男人想了这一招,把她倒卖几家,挣些钱就回家。没想到才第一家就被困住了。男人给她弄了一包蒙汗药,想让她把堂叔和三奶奶下药迷晕,而他自己则带着几个人在村东的桥洞底下等她和女儿。
 
那天晚上,本家的男青年都拿着武器,去了村东的桥洞,把那个男人打得皮开肉绽,从此再也没有敢来过我们村。
 
堂婶嫁过来之后,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村里计划生育管得很严。因为家里有个还不满三岁的女孩,所以不符合政策,被强制流了产。
 
手术之后,堂婶给村里计划生育的干部磕了个头。那时她大概还怀有回家的愿望,不想在这里留下孩子。可是,希望终究还是破灭了,堂婶后来生了堂弟,一直在我们村里生活,直到现在。
               
不能选择自己命运的女人们

二十年前,村里还有专门拐卖妇女的团伙。被拐卖的女孩大多来自四川、陕西、山西,甚至还有不会说汉语的。被拐卖前她们也有不同的身份,有的还是高中生,是在上学的途中被拐卖的;有的是在打工的途中被骗来的;也有的是因为家里贫穷被“嫁”过来,再也没回去过的。
 
她们的结局也各不相同。村南有户人家的小媳妇,被家人“嫁”过来三年就喝农药自尽了。自尽的前两个月,她还和我聊过天,说自己在家乡有个男朋友,人长得特别高,特别帅,脾气也好。我回家把这件事讲给奶奶听,奶奶嗤之以鼻:“你信她胡说,看她那小个子,长得高还帅的人,能看上她!”
 
她死的时候,不到二十岁,被放在板车上,四肢是蜷缩的,两只眼睛,一只闭着,另一只张得特别大,面目扭曲得全然不是往日清秀的样子。有个妇女把铜钱放在她眼睛上,嘴里念念有词,说让她闭上眼睛,安心走好之类的话。
 
那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人离开这个世界的样子,我很害怕,奶奶说:“那是死前挣扎的结果。”
 
在我父亲这一代,五服之内的叔伯们,只有两个媳妇不是从外地买的。一个是能当家主事的大娘,另一个是我的母亲。而我的母亲,是奶奶用小姑换来的。小姑当年十九岁,母亲十八岁,舅舅和父亲都三十多岁了。
   
母亲和小姑都不同意,母亲有两个兄长,在家里是小女儿,本来是很受宠的,但是在婚姻大事上却由不得她选择。小姑也不高兴,但她知道奶奶也是没有选择,所以当着奶奶的面很爽快地应承了下来,但是却去大姑家哭了整整一天,从早晨哭到晚上。小姑和母亲婚后都郁郁寡欢,去世的时候,都只有三十多岁。
 
我初中毕业时,亲戚邻居都劝父亲不让我读书了。大姑也劝父亲:“家里这么穷,她一个女孩,念这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帮家里收拾收拾,干点活儿,过几年嫁到邻村,也能帮上家里的忙。”
 
无论别人怎么说,父亲就是不松口。后来村里一起上学的小姐妹都先后辍学,有的嫁人,有的进厂打工,像我这个年龄的,没有几个女生读书了。更何况,我们家的确比别人家困难,我自己都不想读了。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对我发了很大的脾气:“正因为你是女孩,穷死,我也要让你读书。”
 
二十年过去,小燕的坟头已长满野草,林红早就消失在茫茫人海,堂婶也逐渐步入晚年。父亲“穷死也要让我读书”的话语犹在耳边,我知道,这是父亲在他能力所及的最大限度内,给我争取来的走出盲村的机会。



作者:桃之夭夭,教师
编辑:蒲末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6 02:55 PM , Processed in 0.0523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