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67|回复: 0

[转贴] 围观 ◇ 昔日的炒房热土如今断供房遍地!跌幅超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1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有多辉煌,现在就有多落寞。



昔日的炒房一哥,如今断供房遍地,燕郊整体跌幅超50%!



0.jpg

图自微信图库

先说3个鲜活的例子:



1、刘先生300多万买的房子,只拍卖90余万。



2017年之前,这里曾是炒房客们的乐园,也被称为炒房一哥。刘先生虽然不是炒房客,但作为刚需的他也不免心动,于是采用假离婚的方式在这里购买了一套房,价值300万元。



本来信心爆满的他,最后却被现实无情地击破。



买房之后的几个月里,当地的房价就开始无情下滑。



2020年的疫情,再度让刘先生这套房子划入了深渊,生意出现亏损的他,不仅与妻子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而且这套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房子,最终也保留不住了。



2021年的12月份,刘先生这套房子由于抵押债务违约,被一家大厂扣押查封了,期间想尽各种办法,包括制造长租协议留住房子、让朋友购买然后过户等,但都宣告失败。



前不久,他的这套房子被依法拍卖了,售价只有90万出头,至此刘先生依然欠银行100余万,目前他暂且委身于朋友宿舍。



对于这套房子的拍卖,刘先生心里五味杂陈,过去4年里,这套房子已经跌去了60%以上,欠银行的房贷还不足以抵扣贷款利息,断供的想法早就有了,现在倒好,房子没了,虽然征信没了,但也不用为月供发愁了。



2、这是一名网友的“自述”。



2017年前后,在燕郊置换二套房,房子140平米,总价格426万元,贷款本金达到了298万元,每个月按揭贷款16800元。



在买房之初,他也曾信心满满,感觉这点月供根本不算什么大事儿,一晃4年时间过去了,还款总额达到了806400元。



然而随着大环境的变化,他发现,这套房子自己越来越供不起了,算了一笔账:房子依据现在市场价为235万-240万元,而且估计还卖不出去,即便是卖掉了房子,自己还要倒找银行40余万,于是就有了断供的想法,直接把房子给银行一了百了。



接下来便是“自动逾期”,7个月之后,他盼来了如期的一幕:



银行把自己起诉了。



法院的传票是通过EMS邮寄过来的,但是自己刚好不在家,放在了附近的快递柜里,由于没有及时签收,所以开庭的之后自己缺席了,按照未到场处理。



最后采用简易程序给出了结果——很沉重,因为判决的损失远超过40万元。

4年前贷款298万,四年内还款80万,本息还剩下282万元,也就意味着4年时间里,本金偿还了16万,利息达到64万,除此之外,还需要承担罚息49908元,案件费15389元,保全费5000元,律师诉讼费122620元,杂七杂八的费用加起来达到了192917元。



3、小余从开心到失落,最后被重重地摔在地上。



到这里买房的人,基本上都来自于北京,小余就是其中的一员,他是从事影视行业的,2016年前后,他跟随者囤房大军,到这里购置了2套房产。



2017年前后,看着来购房的人愈发增多,小余再次加注,在一个新楼盘按照新房的价格3.1万元/平米入手一套70平米毛坯房。总价格230万元,贷款130万元。



随着楼市调控的加剧,短短3个月后,买房赚钱的美梦就开始醒了。



小余在高位3.1万元购买的这套房子,到目前市场价值只有125万元,小余说“前2套房子价格也出现了回落,但是由于买的早,所以处于不赢不亏的地步,后一套房子则直接拦腰截断。”手中的3套房子,随着工作的变动,前两套平价售出,后一套直接断供拍卖,3套房子算下来,白折腾了六七年,净损失超过100万。



接下来,小余的想法很简单:



赶紧还掉银行欠款,然后刷新征信,重迎阳光。



上述的3个案例,两个来自网友自述,一个来自《界面新闻》报道,而且,在燕郊这座城市里,断供的情况并非个例,现在来看,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常态。



用断供人的话说:“哪怕是能趴着把月供坚持下去,我也不会选择断贷,断供的结果只会更加得不偿失。”



从环京一哥到炒房一哥,曾经的财富摇篮,今天的断供集中地。



根据《界面》给出的数据显示,近些年来,燕J地区法拍房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阿里法拍网显示,到2021年12月22日,该区域的法拍资源数量497套,而且这些拍卖已经结束。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尴尬的结局?首先我们要了解前几年这里发生了什么。



这个地段很特殊,虽然隶属于河北省境内,但是绝对的地理位置计算,该区域更加接近北京。地理距离显示,从这里到北京天安门只有短短35公里,而且入京的路程也很近,只需要跨越一条500米的潮白河。



从进京距离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交通足够便利,在这里买套房子,在京工作,简直再舒服不过了。



事实上,北漂族也是这么想的。



房产的上涨,除了北漂族的贡献之外,还有发展的新契机:规划承接北京的产业和人口转移。



10年前,河北省就多次邀请北京,规划一起打造“环首都的都市经济圈”,这个“圈子”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分散帝都的过剩产业转移,尤其是第二产业的转移和承接。这个“圈子”包括了廊坊、保定、张家口、承德,还包括三河市(包括燕郊)、香河县等超过13个县市。



一旦这事儿成了,那燕郊就可能成为“风口上的那只猪”,优势堪比帝都的4-5环。



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北京的“严厉调控”开始重锤落地,让无法落户的北漂族只能无奈地租房度日。被截流的大量北漂刚需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在“非京地区”购房,燕郊必然成为首选,于是2010年,这里的价格涨到9000元/平米,而在上一年的时候,该地价格却仅有3500元/平米,涨幅几乎达到100%。



购房需求井喷,名企自然快速入局,万科、碧桂园、合生等超大型房企超音速布局进入,大量买地开发,宣传噱头更是一个比一个狠,有的房企甚至打出旗号“现在的燕JIAO,未来的京籍”。仅仅是“京籍”二字就足以价值千金。

随着噱头增加,房产专家们也可使火上添油地论证“环京楼市”与“环沪楼市”的相似性,专家们纷纷以昆山、花桥等环上海城市群为例,以昆山、花桥等县市的产业承接带来的巨大辉煌来对比三河、廊坊等县市,给“环京”画上了美美的蓝图。



2014年至2017年,这里的房子继续被炒热并轮番上浮,到2017年中前后,均价高达3.9万元,新开楼盘备案价已经超过4万元。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毫无产业基础的环京城市,很可能超越上海、深圳、杭州、武汉等一二线主城。



显然,没有任何基础的东西,终究会泡沫破裂。



很多人都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幕却发生在了自己头上,而且来的这么快。2017年的6月,该城市出台“调控”,开始限购房产,本地的限购2套,外地的需要满足至少3年社保方可购买1套房子。



这两个条件出现,直接切断了市场上的需求,数据显示,在这些新楼盘买房的人,90%以上来自于外地人口(主要都是北漂族)。



政策一经出台,房市价格转变就立竿见影,曾经3.5万元、4万元的价格,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被彻底打回了原形,降至1.5万元-1.7万元。



不管承认与否,那一批17年前后的购房者,成为了铁铁的高位接盘侠。



那么,为什么本地的住房需求就这么少呢?根源还在于当地实打实的产业确实太少了,第一产业不足以支撑城市购房需求,第二产业结构单一、而且大企业稀少,没有第二产业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无从谈起。



这一点与“环沪城市”相形见绌。



上海是北上广深四大城市之一,在10年前,上海以第二产业的强大著称,GDP也在全国数一数二,随着第三产业和金融行业、高端互联网产业的布局,上海地区大量的第二产业开始向着卫星城市疏散,昆山、花桥成为了首批接盘者,于是大量的务工人涌入。



反观“环京城市群”呢?帝都的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附带的是经济产业,而且在早起发展的时候,重工业和制造业就相对较少,所以虽然近10年来也在对外输出产业,但是可输出的产业相对较少,故而导致了一个结局:环京城市群无产业可承接。



没有产业,就没有人口来源,仅仅依靠本地的农业人口,哪里来的购房需求?



所以说,任何行业,没有一成不变的逻辑,有涨必有跌、有盛必有衰。



曾经有多么辉煌,现在就有多么落寞,这句话是对炒房客们曾经疯狂举动的最好总结。



顺应时代,才是购房者们应该有的态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6:50 AM , Processed in 0.1919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