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6|回复: 0

[转贴] 变换脸谱:日本的外交诡计,20年代的日本也曾说尊重中国主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变换脸谱:日本的外交诡计,20年代的日本也曾说尊重中国主权?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5-06 18:30

币原喜重郎在大正民主时期长期担任内阁外务大臣,其在任职期间对外推行的外交政策就是“协调主义外交”,即主张对列强妥协,与列强合作侵华。表面上宣传日本对中国的“不干涉主义”,实际上一旦中国政府不符合日本心意,马上就会采取侵略。虽然币原外交的实质仍然是侵略,但日本军部仍然指责他为“软弱”。


29674130-F079-4979-BE08-9A0F65659E2F.jpeg

币原喜重郎


一、币原外交出台的外部压力


所谓币原外交就是对外“协调”,对外以经济发展为主。因主张对列强“协调”所以被狂热的右翼分子指责为“软弱外交”,但是这个“软弱外交”的出台是被逼的。


一战时期,列强忙于一战无暇东顾,日本人欣喜若狂,认为此乃“大正天佑”,列强一离开亚洲,日本的势力马上膨胀。加之当时的中国也四分五裂,日本轻而易举垄断了对华的经济,大肆掠夺。日本在一战中的对华动作,列强当时虽然没说什么,但可记在了心里。一战结束,列强马上重返中国,日本与列强关系日益紧张。而和日本争夺最为激烈的自然是在一战中也发了财的美国。


04C93BE2-573E-46EB-B0EA-A6ACCDD49C48.jpeg

欧洲一战


1921年8月华盛顿会议,美国对英国威逼利诱,把“日英同盟”拆散,组建了《四国同盟条约》,但这个条约空有其表,没有任何同盟的实际效益。美国进而又抛出了《五国海军军备条约》,把日本主力舰的比例压缩为对美六成。对日本来说,这个条约不仅意味着正在建造的战舰将全部停工成为废铁,甚至现在服役的军舰也有部分需要退役,日本海军遭到了巨大损失。此外《九国公约》日本还被迫放弃了独霸中国的权利。


58B65AF4-E6DA-46AC-95A8-97E646B21DE4.jpeg

华盛顿会议


二、币原外交的源头和现实条件


一战后的原敬内阁,曾提出“用资产阶级、公正化的方法来代替对当时中国采取的管辖化措施。这一措施保障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权益以及政治地位”(《日本外交史》)此话可以理解为币原喜重郎外交的前奏。


9FB16BFF-3059-4F9A-980E-1BA465CA8888.jpeg

原敬


加之,“大正天佑”期间日本在华大肆掠夺,独占中国,所以一战时期日本的工业得到极大发展。至1918年,日本农工比重变为:工业57%,农业35.1%,其他行业7.9%,日本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国家。因为工业的发展,日本过去那种野蛮的掠夺可以暂时停止,改为西方“文明”的资本输出掠夺。


三、币原的对华政策


1924年6月,币原在任职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发布了他的外交政策——“协调主义”外交,宣布承认遵守巴黎和约和华盛顿诸条约“日本会全力达到各列强国所给予的任务”。对待中国,尊重中国主权,对中国“不干预内部政策” 《日本外交史》。


1924年7月,币原有把上次的谈话发展延伸,使其更加系统化,正式出台了币原外交的四大原则:1.和平原则,即遵守各项一战后的和约,维护各国应有的权利,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贡献。2.遵守以前的外交政策,一如既往的和英法等文明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相互信任。3.加强对美苏联络,促进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4.对华关系,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中国内政。这种对列强“妥协”的外交受到日本国一致谩骂,军部尤为反感,纷纷指责币原为软弱外交。


82E0A163-4BF8-494F-924E-D40F663A77B0.jpeg

大正时代的名古屋,明显的工业化痕迹


币原同时又单独提出了对华关系四原则,承接“不干涉主义”,对华关系上:1.不干涉内政。2.中国应维护日本合理的权益,日本也维护中国合理的权益。3.对中国现在的政治状况表示同情。4.中日两国应该共荣共存,互相扶植。但我们细细解读发现,所谓合理权益就是要求中国遵循一切不平等条约,日本利用国际法,改变传统的武装直接侵略,用一种伪装手段为侵华掠夺作掩护。“相互扶植”就是指日本商品倾销中国,而中国人就应该买日货。


过去,日本国小生产力不足,资本主义发展极其缓慢,不能和列强展开竞争,只能是靠武装力量、巨舰大炮的护航,通过不平等条约把商品倾销到殖民地、半殖民地;或者直接展开掠夺性贸易。现在日本因一战的工业发展,有了一定的工业实力,看似和列强站在了同一起点,所以可以改变过去的野蛮。日本外交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经济能和列强并驾齐驱的时候,和列强展开经济竞争。


CE44B70C-B484-488E-A8A5-77E8AC31CD83.jpeg

反对日寇侵占山东的游行


四、币原外交可一点不软弱


反驳币原对华不干涉这个虚伪命题的最好例子,就是 “济南惨案”。1928年北伐军北上,即将统一全国,日本为了阻碍北伐,继续维持中国分裂割据的状况,毅然出兵干涉。因为这样就能利用各军阀矛盾,继续维持在华特权,当然日本不会考虑受苦的中国人民的感受。


1928年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三次出兵山东,5月3日日军在济南城内大肆破坏,烧杀抢掠,遇难群众达一万七千余人。日本甚至不顾国际公法或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东亚战争规则,割去了国民政府交涉公使蔡公时的鼻子耳朵,然后杀害了他。蒋介石在这天的日记写上了奇耻大辱:“身受之耻,以五三为第一,倭寇与中华民族结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即使这样国民政府北伐仍然取得了成功,名义上统一了关内。


FE0FDDCD-B447-4181-8184-893756F9A610.jpeg

五三惨案纪念碑


日本被为了保住早被视为殖民地的东三省,同年6月4日又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了张作霖,指望扶植张学良上台后当傀儡。当然后来的发展超出了日本的预料,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这样中国名义上基本统一。


由此推断,币原表面上宣扬不干涉、和平、尊重,但实际上一旦中国不符合日本的心意,日本还是会抛弃账面上的承诺,马上切换出怒面金刚的脸谱,继续无恶不作。 


文史君说


币原的最终目的和军部是一样的,也是独霸中国。一旦币原外交谈判(威逼利诱)达不成目的,军部就会马上行动,加之军部批评币原“软弱”,在此之下日本交替使用红白两张脸谱,致使列强真的以为日本奉行了“协调外交”。币原给列强成功留下了自己是民主分子、是亲英美派的良好印象,凭此资本1945年10月币原担任了日本首相,币原深受美军信任,被指令修改日本宪法,但是币原的新宪法就是新瓶旧酒,把天皇神圣改成天皇最高,币原的形象瞬间崩塌,因为宪法一事,美军看出了币原的保守,最终币原被抛弃,1946年5月下台。


参考文献:


1、祝曙光《徘徊在新旧外交之间——试论币原外交的限度》,《大连大学学报》2017年8月


2、鲍秋媛《币原外交和斯特莱斯曼外交的比较》《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月


3、乔晴雨《日本币原对华外交政策评析》《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3月


(作者:浩然文史· 紫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8 11:32 PM , Processed in 0.109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