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0

[哲史艺丛] 晚清读书人走出农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关系”很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1 07: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晚清读书人走出农村,如何在大上海生存下去?“关系”很重要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5-21 18:30 发表于山东

C91BF902-E1D3-457F-9D9F-70F787BC8C86.jpeg

上海夜景


上海,作为当今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是展现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与象征,也吸引了无数知识分子、科学家及各行各业的人才前来定居。作为中国城市的代表,上海的崛起见证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更见证了自晚清开始读书人由乡村转向城市的转变历程。有人或许要问读书人前来城市生活不是很正常很容易的事吗?其实这是典型的以今人视角反观历史的例子,若让我们将视角转换至晚清,或许会惊奇地发现一个与今日大不同的中国。


B618ED1C-2584-401A-ABCA-796990A8BE6F.png


一、转型时代下的士人迁徙


如果说晚清时代的士人与今日读书人的最大不同,其中一点可能便是居住场所的不同。在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东部地区尤其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非比寻常的,在户口、购房与高额工资的吸引下,大量精英从西部或东北地区迁往一线城市,戏称“孔雀东南飞”。但农业文明时代,士人们,这些社会精英,即使身居高位,在晚年致仕后也会选择返回家乡,也就是说在城市化程度相对低下的古代中国,读书人的生活主阵地是农村,而不是城市。而士人也以乡村为基础,在当地建立起以自我为主导的人际、权力与文化网络,充当着基层实际掌控者的角色。


C8D0B057-F92B-4472-BAB7-A66058731A5A.jpeg

社会精英流向北上广深等东部城市


但自近代开埠之后,数量相当庞大的读书人开始从乡村转向城市,尤其是接受过新式教育的读书人,他们花费大量金钱和精力所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在乡村中应用,出于谋生的目的,他们也得在城市中留下来。如果说传统时代下的士人所依托的是乡土社会,依托他们的血缘、乡缘打造自身的人际网络,那么在生活相对独立的城市中,士人如何再造人际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在城市立足谋生,便成为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


24AF0BB2-D028-4353-AA59-C4ADF9384D9B.jpeg

新式学校的兴起使得大量读书人涌入上海


二、初入大上海


乡村生活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可以使读书人不必把心思全放在金钱方面,但在城市里,没钱寸步难行。1883年,刚刚考中进士并踏入仕途的刘光第经过上海,他在日记中感叹道,上海灯红酒绿的生活“真称鬼国”,一些十分有用的书,他这个刚刚入仕的精英也是买不起的。


尽管刘光第在日记中记载的只是他对时事的一种“吐槽”,但我们却能从中看出许多讯息。其中一点就是,作为一名进士与官场新秀,他在上海竟然连书都买不起,更不用说体验上海的“西式”生活了。要知道,进士在乡村基层可是“人中龙凤”,待遇与地位之高也算是“登峰造极”,根本不可能连书都买不起,但现在的刘光第却被上海的繁荣映衬得相当寒酸窘迫。


A5295202-DC5E-4949-BB6C-219281C28D17.jpeg

晚清时期繁华的外滩景象


尽管人人都知居上海大不易,但城市的崛起还是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态势出现,并在挤压乡村的同时吸引大量读书人前往上海。但问题是,在工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当中,士人如何生存下去又成为新的问题,即使是新科进士都被“一分钱”难倒,何况大部分普通士人。既然依靠自己很难在城市生存下去,那么就必然要依靠自身的关系网络。而近代的上海可谓是文人墨客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的集中地。正是在这张网络的庇护之下,大量士人涌入上海并在此寻得谋生的路径。


7AA59A85-3737-49CF-8AA6-01ED1F9964C5.png

一个晚清读书人


三、陌生人城市与熟人网络


在几乎全都是“陌生人”的西方化城市上海,读书人要想融入进去,必须要有相应的庇护网络。上边提及的刘光第,是无数窘迫读书人当中的一员,除他之外,即使是大师王国维,在尚未成名的时候也经常感叹上海生活的不易。他尽管在16岁便中了秀才,但在随后的5年里却接连考不中,不得已只得来到上海在《时务报》担任书记,以赚取微薄的薪酬糊口。要命的是,王国维因腿有伤病,在上海与家乡海宁之间的来回奔波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他在上海本就没有什么根基,经此伤病后,距离上海的文人圈子就更加疏远,《时务报》倒闭之后,王国维顿时失去收入,要不是好友接济,就很难生存下去了。


24A1528A-5647-4281-A1A7-C87949A26272.jpeg

即使是王国维也曾在上海感叹生活的不易


与王国维这等小秀才相比,一些早就混迹官场或商场的士人,在上海里倒是混得游刃有余,风生水起,他们凭借着权力、金钱与人情搭建出来的庞大的关系网,足以庇护许多前来投靠的外来读书人。就以李鸿章及其洋务事业而言,尤其是其开展“求富”运动之后,大量近代工商业建立在上海及江南周边城市,借助于此,李鸿章包括后来的张之洞派系的大量官员与商人,在上海构造出一张庞大的权力文化网络。他们通过企业、政府、学校等机构,催生出了晚清民初时代影响力十分庞大的江南精英集团,包括虞洽卿、曾铸、李平书等为后人所知的商人等,几乎全都是诞生于这一网络之下。


89C7943D-F1FF-4B91-9E0C-1BB6CE3CFD83.jpeg

轮船招商局等近代企业的建立催生出大量商人精英


晚清著名报人、小说家包天笑,也是秀才出身,但他凭借着智慧与胆识,并结合家乡苏州的人脉网络,在上海通过办报纸、办学会等方式,成功构造出一个独特的、不同于官员与商人掌控的“文化人际圈”。


不管怎样讲,在当时的上海,在这个对大多数读书人来讲都是陌生且新奇的西方化都市中,想要按农业文明时代下的乡村运作模式来生活,显然是不可能了。混迹仕途或商场的士人显然可以凭借手中的权力与资金打造关系网络,并庇护投靠者;而对小知识分子来讲,要是不想过得像王国维那般悲惨,也只能是通过智慧与技巧在上海另谋出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圈子与网络了。


文史君说


上海,无论对于晚清时代的读书人还是今日的读书人来讲,所具有的强大吸引力是同样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能留下来生存下去。现代化的巨大都市在吸引人的同时也在默默地、残酷地“挑选”人,适者生存,不进则退,是大部分普通读书人和打工人最生动的写照。


参考文献


杨国强:《晚清的清流与名士》,《史林》2006年第 4 期。


瞿骏:《入上海与居上海——论清末士人在城市的私谊网络(1895—1911)》,《史林》2007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12:44 PM , Processed in 0.0867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