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5|回复: 0

[哲史艺丛]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大清早朝不是在金銮殿进行,而是在门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2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大清早朝不是在金銮殿进行,而是在门外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06-22 18:30 发表于山东

FD696A5D-405C-4634-A254-DE1B1DB88D42.png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皇宫大殿是雄阔大气,仿佛一座大殿能容得下数百位大臣一样。但要是亲身前往故宫瞅瞅,人们可能会很失望,原来所谓的皇帝宝座与大臣们之间的距离是这么小,更令人诧异的是,整座大殿的面积也不是很大。而且真正的早朝其实并不在大殿里,而是在“乾清门”进行。


一、御门听政的缘起和发展


大清的皇帝有平庸的,但却没有荒淫无道的,无论是早期的顺治还是末期的光绪,都算得上是勤勤恳恳,至于雍正更是殚精竭虑,活活被累死了。在清代早、中期,最令皇帝“头疼”的,也是最劳神劳力的事情,可能就是“上早朝”。


762F6258-B4B0-4A7B-852D-9FABFCC15055.png

上早朝


打顺治入关之后,大清在政务处理上是全盘继承明代制度,人们所熟悉的大殿朝会,其实只不过是重大节日如元旦时才会举行,即使有皇帝坐镇大殿听政的“常朝”,一个月里也不过才3次而已。对于皇帝来说,最为常见的便是早期的“御门听政”以及清朝中晚期每日同军机大臣与各部大臣进行的讨论会。


28D2E3F1-1C59-4ABE-A72F-4E3610C99DDB.jpeg

礼仪性质的太和殿大朝会


御门听政从顺治朝开始出现,至康熙时期已经发展为国家固定的政治制度,简单来说,即皇帝在乾清门与大臣一同就呈于内阁的题本与奏本进行讨论,最后经皇帝表明意见后作出最终处理。这种制度在明代产生并发展成熟,以致自明中期开始,皇帝的意见有时竟成了过场,大部分奏折由内阁首辅带着内阁大臣便处理完毕,皇帝即使“从此不早朝”也没有关系,大臣已经能够完全独立处理国事,而这也导致明晚期出现大量的“甩手”皇帝。


11F3D9B9-C542-4A5E-892F-D8BB9D131211.png

明代内阁议事


清军入关之后,政府对明代政治体制予以全盘接受,内阁制度也继承下来,可以说在顺治朝,无论是前期的摄政王多尔衮时代,还是后期的顺治亲政时代,整个大清的政治运转还是按照明朝的方式进行,似乎“早朝”并没有什么必要。但这一切却随着勤勉的康熙继位而发生了巨大改变。


1667年,康熙皇帝年满14周岁,也是他登基6年之后终于获得亲政权力的一年,在他登基的同一天即颁发谕旨,规定“乾清门听政”一事以后要“日以为常”,至此“御门听政”制度正式得以确立。


7F68E5F6-9514-4F09-A06A-649CDC213882.png

影视剧中的少年康熙


那么“御门听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运作模式呢?说实话这并不轻松。当皇帝是一份苦差事,不是一些清宫言情剧里演的那样,成天没正事干,和一群妃子谈情说爱,要是了解了“御门听政”之苦,人们可能根本不想做皇帝。据记载,“御门听政”的任务是听取各部院长官的当面政务奏报,就时间上来说,春夏季节,皇帝要5点左右起床,6点之前赶赴乾清门,卯正一刻也就是6:15左右即开始御门听政。秋冬季节的北京非常寒冷,但皇帝却没有睡懒觉的权力,他早上6点左右就要起床,7点多一些就要赶到乾清门会见各部大臣。今天的公务员虽然工作十分辛苦,但是有法定的节假日,但对皇帝而言,除过年、中秋等重大节日之外,每一天都要进行“御门听政”。


A9413C1E-5B20-434D-8A32-21BAD1D0F86C.png

真实版御门听政


二、御门听政制度的没落


随着“御门听政”的进行,出现了一种新的奏折方式,即在早朝时分,皇帝直接接收各部大臣上呈的奏折,而不用通过内阁转呈,这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将原分散于内阁当中的“皇权”再度收归回来,皇帝一人决定所有事务。相较于之前内阁先行处理大臣呈上来的题本、奏本,现在大臣可以直接给皇帝上折子,这很具有私密性,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臣直接向皇帝打“小报告”。


但是在御门听政当中,皇帝是与各部大臣一同会面议政的,如果某个大臣有什么秘密要上报,又牵涉到各部大臣,在文武官员都在场的情况之下肯定不方便,所以奏折本身就失去了“秘密性”,而这又催生出另外的议政制度。


3805795D-1903-45A4-B05D-0934F7C65444.png

《甄嬛传》雍正御门听政


进入雍正时代,雍正在继续其父一直贯彻的“御门听政”制度的同时,开创了另一种全新的议政制度,即各部门“轮班奏事”制度,每天不需要各部大臣一同前来,而是每个部门轮流前来皇帝面前奏报政务,这样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大大保证了奏折与议政的秘密性。而且御门听政当中各部中下层官员是可以前来的,但轮班奏事则只要各部长官前来,这么一来,其实每天与皇帝议政的不过几人而已,真可以说是秘密会议了。


3AF3FB99-9817-4B78-8A9D-6D9C860B7788.jpeg

《甄嬛传》中的雍正


此外,雍正时期因常年对西北用兵,故为提高军事决议的效率,在紫禁城内新设“军机处”用以处理军政要务,这一机构也逐渐成为大清的“真内阁”,军机大臣成为皇帝的左膀右臂。自雍正朝之后,轮班奏事与军机处议政已经成为皇帝最为常用的议政方式,御门听政制度逐渐成为过场,雍正时期已经大幅度减少听政次数,到咸丰皇帝时,在位11年一共只进行了48次御门听政,平均一年才不到5次,是真正地走过场。


可见,上“早朝”制度在清中期便已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但制度的改变并没有让皇帝轻松多少,反而随着权力的收回与集中,皇帝每天虽然不再去乾清门听政,但还是要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轮流接见各部大臣,并召集军机大臣议政,同样十分辛苦。


ED41F607-3A7A-4933-BC66-B602CBA8C63F.jpeg

清代军机处


文史君说


清代的早朝制度在二百年间不断演变着,清前期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直到康熙亲政,才发展出“御门听政”作为日常议政制度。但随着皇权的不断集中,御门听政因不具有秘密性而成为一项鸡肋,逐渐被轮班奏事和军机议事所取代。这清晰地展现出清代皇帝权力的集中。


参考文献


徐艺圃:《试论康熙御门听政》,《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2期。


李文杰:《清代的“早朝”--御门听政的发展及其衰微》,《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3 02:02 PM , Processed in 0.1647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