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回复: 1

[百家杂谈] 深度长文 | 社交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反科学阴谋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8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深度长文 | 社交时代,我们该如何面对反科学阴谋论?

知乎日报 2022-06-28 08:00 Posted on 北京


社交网络的出现,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也让许多反科学的阴谋论和谣言有了刷屏的机会。


媒体人梁文道观察到这一现象,独家入驻知乎,并提出「科学无界」之问:


在社交媒体主导信息来源的年代,科学工作者如何面对反科学阴谋论?对媒体人有什么建议?

以下是众多长期奋战于科普一线的科学领域答主的经验之谈,以及传播学角度分析。



 在社交媒体主导信息来源的年代,科学工作者如何面对反科学阴谋论?


答主:科学声音


作为一名职业科普人,我尝试回答一下梁文道老师的问题。在回答之前,我先对问题中的几个关键词做一下基本界定,以免产生歧义。
 
一、我对本问题中「社交媒体」这个词的理解是「除了官媒或正式机构以外的其他账号」。
 
或许有人会认为一个人不看电视、报纸,只看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就代表他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社交媒体」,这样界定会误伤一大片人。
 
其实每一家正规的媒体或者机构在社交媒体上都有自己的官方号,一个人不看电视、报纸,不代表他的信息来源就一定与过去有什么不同,关键还是看他们获取的是谁发布的信息。
 
只有当一个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是以非正式媒体或机构账号发布的小视频、图文、聊天记录等作为一手信源时,才能说他的信息来源是被「社交媒体」主导的。
 
二、我心目中的「科学工作者」有两类
 
以科研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者(后简称为「科学家」);及以科学传播为主要目标的工作者(后简称为「科普人」);
 
三、阴谋论有很多种类型
 
有政经类的,例如最近几年在美国流传的「 QAnon 」,说美国已经被一个神秘组织操纵,特朗普是反抗斗士;也有反科学类的,例如「转基因食品是政府减少人口的秘密手段」或者「全球气候变暖威胁是一场政治阴谋」等。
 
尽管都是阴谋论,但它们会有一些差别,本次回答针对的是那些「反科学」类的阴谋论。
 
四、「阴谋论」和「谣言」有区别。阴谋论往往是一种较为宏大的「观点陈述」,如「疫苗是被少数利益集团设计出来、达到某些不可告人目的的生物武器」。
 
而谣言则往往是一个较为具体的「事实陈述」,如「辉瑞疫苗有 1000 多种不良反应」。
 
要证伪一个「事实陈述」相对容易,但要推翻一个宏大的「观点陈述」就要困难得多。
 
五、我后面谈到的「媒体人」,特指直接生产内容的创作者,不涉及在媒体工作但不直接生产内容的从业者。

如「只负责念稿子」的播音员,并不是我后面谈到的「媒体人」。
 
六、我下面谈到的所有内容都是针对中国人和中国舆论环境,不涉及外国。
 
梁文道老师认为现在是一个「社交媒体」主导信息来源的年代,我认为这是一个假象。
 
恰恰相反,现在是一个「社交媒体」日渐式微的年代,或许是近十年来最不能主导信息来源的时代。
 
所有能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传播的信息,都是被「允许」传播的信息。
 
我在一些专门追热点新闻的公众号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开篇「我们犹豫了很久要不要写这个选题,直到等到 XX 媒体也报道了,我们才放心写。」
 
这种自我审查是目前几乎所有自媒体的常态,因为他们都知道,所有的自媒体平台都会有一个庞大的审核团队来审核他们的内容,无一例外。
 
所以,到底谁在主导信息来源呢?显然还是网信办和中宣部嘛。这是一个官媒几乎垄断一手信源的时代。
 
既然信息来源基本被官方主导了,那为什么反科学阴谋论依然会屡见不鲜呢?
 
首先这是一个幸存者偏差。能够盛行开来的那些反科学阴谋论,绝大多数是没什么社会或者政治危害的。
 
比如,「人类登月是一个惊天骗局」可以在中国无碍地传播(尽管欧阳自远院士为此专门辟过谣,还遭致无数人的攻击)。但你传播一个「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是骗局」的阴谋论试试?
 
当然,确实也有极少数与国家政策相悖的反科学阴谋论在传播,最典型的就是有关转基因技术的各种阴谋论,不胜枚举。
 
我认为,转基因阴谋论之所以盛行,一来它诞生在很早以前,那时候「社交媒体」比现在「自由」得多,一些科学素养不足的名人因为各种原因「非恶意」地传播了它。
 
据我所知,全世界好像只有中国流行与转基因相关的阴谋论,这里有一定的偶然性。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这类阴谋论属于那种「即便错了对相信者也没什么损失」的类型,某种程度上这是人类的基因决定的,跟风随大流不多想的原始人有更大的存活概率。
 
还有更少数的一种存活着的阴谋论是因为我们需要它,比如「新冠病毒是一种生物武器」。早两年,境外势力炮制这个阴谋论攻击我们,我们防御得很被动。
 
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我们也只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选择用进攻替代防守。
 
在日常的科普工作中,我一直在与「反科学阴谋论」作斗争,因为要驳倒这种宏大的观点陈述,难度非常高。
 
即便把所有的事实都摆在眼前,很多人即便承认事实,却依然会死守自己相信的观点,这是由他们的底层思维方式所决定的。
 
反科学阴谋论的盛行与否,可以视为一个群体科学素养的风向标。如果有人愿意一起行动起来,尽可能减少反科学阴谋论的流行,我的建议是这样:
 
一、对科学家:阴谋论领域的科学家不要因为自己从专业角度的发声起不到效果就气馁,从而放弃发声。
 
本专业的科学家发声起不到效果是正常的,因为人家都已经相信这是个「阴谋」了,他们相信科学家是共谋者,自然就不可能相信共谋者的辩解。
 
那为什么科学家还是应该发声呢?因为科学家可以给科普人和其他媒体人提供「弹药」。
 
传播是一门学问,有很多技巧,科学家往往不擅长传播,科普人和媒体人更擅长传播,但有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科学传播都是需要专业支持的。
 
科学家提供的信息就是专业科普人和媒体人最好的「素材」,有了这些基础素材,他们才能加工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上海的科普前辈卞玉麟老师提出过「元科普」的概念,就是说,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往往形成不了大的传播,但这些文章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们是「元」,有了「元」,其他专业的科普人和媒体人才有发挥的空间。
 
二、对科普人:与反科学阴谋论做斗争应该是每一个科普人的义务和责任,或者说是一种职业操守。
 
与反科学阴谋论做斗争,不可避免地会令阴谋论支持者不悦,甚至会遭到网暴。
 
所以,有些科普人会选择尽量避开这种「坑」,选题只聚焦人畜无害的基础科学理论或者科学史,不去触碰那些有争议的话题。
 
但我想说,作为科普工作者,应当有破除愚昧,抨击迷信,戳破谎言,揭露骗局,批评伪科学的勇气。科普人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可以更大更多。
 
三、对媒体人:请坚守一条原则——凡重要事实和数据皆有可追溯的信源。
 
如果公众都能理解信源的概念,并且能大致分辨出信源的好坏,反科学阴谋论滋生的土壤就会越来越贫瘠。
 
这是我认为最最重要的一条原则,也是一把最有效的武器,可以说,宣扬反科学阴谋论的文章,都是经不起信源考据的,无一例外。
 
如果媒体人在创作内容的时候,首先自己能坚守「凡重要事实和数据皆有可追溯的信源」这条写作原则,就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公众的阅读层次。
 
读者好文章看得多了,自然也就能识别出烂文章。我看到有很多表达能力一流的媒体人,却缺乏信源意识,或者说对信源缺乏洁癖和敬畏,这导致他们一旦弄错了一件事,往往会让错误传播得更广。
 
我建议媒体人写出一段事实陈述或者一条重要的数据时,应当条件反射式地告诫自己:不要凭自己的记忆和印象写,既然写下来,那就一定要给出可靠的信源。
 
人的记忆很容易出现偏差。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我遇到太多次自以为不可能记错的事情,查证后发现自己很「神奇地」记错了。所以,我现在对「信源」这两个字极其看重。
 
最后分享一句我自己的创作守则:
 
事实需要信源,观点需要论据。
 
谢谢。
 
 答主:Zpuzzle

阴谋论之所以能成立,其核心不在于虚构信息,而在于真实信息之间的勾连,以及其背后的难以证伪的框架。
 
翻译成人话就是,靠虚构信息来传播阴谋论的都是 low 逼,高等级的阴谋论从来都是拿真实信息做基础的。
 
阴谋论与科学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科学遵循的是证伪的逻辑,而阴谋论之所以能成立,恰恰是很多时候它不可证伪,并且中间会可以省略掉很多严谨的逻辑论证过程,但这种思维模式却又恰恰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
 
譬如,某种昂贵的药物,医学界内部可能基于已获得的证据,会认为其对人体的作用不大,但很多人信奉的逻辑是「有钱人不比你聪明?」
 
当一个人信奉的是「有钱人就是懂得多」这样的逻辑时候,阴谋论自然就更容易博得他的好感。

而我们的当代社会,甚至说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遵循的都是这样的运行逻辑。
 
特别是在当下,商业社会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消费要占据主导地位,而消费一旦占据主导,就意味着大量的商家必然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到营销、广告之上,推动整个社会进入「符号消费」的阶段。
 
当社会到了符号消费的阶段之后,消费固然会提升,但与此同时符号消费本身就是非理性、反逻辑的。这意味着,阴谋论这玩意儿并不会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消失,反而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常见。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阴谋论都与风险有关,而人类天然就厌恶乃至于恐惧风险,所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很多阴谋论都直接诉诸传播这个人的利益,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信任。
 
比如,有这么两个描述:
 
一、当下的汽车之所以在外壳上使用越来越多的非金属和轻量化材料,原因是这样的设计能更好的减轻车重,也更省油,能卖出更多的车,也能获得更好的市场收益。
 
二、当下的汽车之所以在外壳上使用越来越多的非金属和轻量化材料,表面上是说更省油,但实际上是因为这类材料更容易出现破损,出现了破损就得去修车,而资本家就可以多挣一份车漆、零部件的钱——你自己想想,现在养个车是不是比以前花的钱多多了?
 
虽然第二种就是我编出来的,但绝对有大量的人会相信第二种说法。毕竟在他们眼里,资本家为了挣钱能干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如果有科学家站出来说,轻量化材料更坚固、更结实,对人体没有危害,那别人会怎么说呢?

别人会说,你看他的某个项目的资助方是 XX 汽车,他的研究成果也应用在了这个汽车上,他这就是给资本家洗白。
 
放到现实中来讲,过去几年,钟南山院士推荐过多款对新冠防治有一定作用的药物,但很多人一看钟南山担任过其中某些企业的顾问、董事或股东,直接就认为钟南山这是在给 XX 站台。
 
那你怎么反驳?在现代的科学研究中,科研人员在企业任职,或者接一些横向项目,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一个行业内越是优秀的科学家,就越难以避免与行业中的头部企业发生关联。你说我是个研究汽车油漆材料的博士,我不跟汽车企业进行合作研究,这可能吗?
 
而普通人是绝对无法判断这些人与头部企业的关联,到底只是正常的合作,还是资本家包养了科学家。
 
毕竟,茅台、中烟也有自己的研究院,茅台护肝、烟草杀菌也不是什么新鲜的说法。
 
所以,我从不认为阴谋论会消失,这绝对不是靠几个科学家出来搞个科普就能解决问题的。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就是让尽可能多的人接受体系化的科学教育,而不是零敲碎打的「知识点普及」。
 
而这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是非常非常高的,至少在目前的实际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符合这个条件。
 
 
 答主:极萨学院冷哲

道长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孤案,而是大多数科普作者,甚至是普通人都面临的一个问题。
 
之前的生活中,我们接触信息很难,甚至坊间传闻是很多普通人接触信息的一种「稳定」渠道。
 
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更容易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而这些信息中泥沙俱下,真相与谣言齐飞,科学和伪科学并存,人们面临着信息冲击与信息过载。当接受的信息过多的时候,就很难分辨其中的真假。
 
而疫情的到来,又给了这些反科学阴谋论一个滋生的土壤。要想对抗阴谋论,首先我们要对阴谋论有一些认知。
 
大家可以留意下,什么时候阴谋论是最受欢迎的时候呢?
 
一般出现在一些比较艰难的时期,某些危急时刻,这时候人们的心理防线将更为脆弱,也更容易被阴谋论所入侵,尤其是对一些心理需求未被满足的人群来说,阴谋论颇有市场。
 
当一个人开始接触,并关注阴谋论的时候,就很可能会深陷其中,其特征包括去查阅大量阴谋论的信息,在很多相关的微信或者 qq 群里参与讨论,这些信息会反过来的强化他们对阴谋论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改变很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举个例子,疫情初期的时候,一部分人认为新冠病毒是人造的,一部分人认为新冠病毒是一场阴谋,还有一些人认为新冠疫苗是一个惊天阴谋,是人种灭绝的计划等等。
 
这里边,既有传统的国际冷战思维,反智思潮,反疫苗行为存在,但疫情这场危机极大的加剧了人们内心的不安,使得阴谋论变得更加有市场。
 
而阴谋论的一个特点是,有一些是可以有方法证伪的,但另外的很多阴谋论很难直接去证伪,阴谋论在被推出之时,就是为了解释一些当时很难解释的问题,只是将其划定为阴谋论来解释。
 
比如前边提到的新冠病毒源头,到现在科学界虽然做了很多的溯源分析,但仍然没有找到一个最初的源头,所以即便科学界在如何的确信新冠病毒并非来自于实验室制造,但仍然无法确实的对这个阴谋论证伪,很多人也仍然坚信新冠病毒是被实验室制造出来的。
 
但即便有一些阴谋论可以被证伪,但很多人依然不会去相信,比如说比尔盖茨通过疫苗来控制人类,5G 信号会传播病毒这些,但因为反智因素的存在这种阴谋论仍然尤其受众。
 
另一个问题是,假设某个阴谋论一旦被证实是真实的,那么其他的阴谋论似乎可信度一下子就起来了。
 
比如《纽约时报》爆出的食品业重大丑闻,美国糖业协会曾操纵科学家刻意误导大众认知,弱化糖制品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联,并转而将饱和脂肪酸推为罪魁祸首的丑闻。
 
那么既然有科学家可以被某些行业操纵的前科,那阴谋论就可以认为,权威机构,专家与政府的信息并不可信,也就是说,阴谋论在某些时候,是与人们的深度的不信任相关联。
 
许多人认为,当他获取到非常多的阴谋论信息之时,自己就可以摆脱主流媒体,专家教授的们所灌输和引导的认知,甚至他们认为自己更加接近了世界的真相。
 
那么,作为科学工作者,如何去对抗反科学的阴谋论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一点,人们对于阴谋和谣言的兴趣,是比真相和科学的兴趣更大。因
 
为真相和科学符合的是对世界的认知,而谣言和阴谋符合对人性的认知。也就是说从传播学上,阴谋论先下一城。
 
所以在做科普内容的时候,也要想办法增加人性的部分,甚至是情感的部分,让科学不再冰冷,让知识以更为容易传播的方式去触达更多的人群。
 
尤其是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方式去传播知识,知识是人类的共同财富,那种你没文化,你什么都不懂,施舍他人的方式是绝对要不得的。
 
其次,人们往往容易先入为主,然后是固执己见,而且往往伴随着反权威的想法。
 
这里就一下要面对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先入为主。当阴谋论首先被接受时,你想去用正确的信息去覆盖这部分的内容就更加的难,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就是如此。
 
传播的高地,科学不去占领的时候,伪科学就会占领。
 
所以这时候要快,要赶在伪科学的阴谋论造成更大的传播之前,把科学传播出去。
 
很多时候非要等着 xx 消息传播的漫天飞,然后在反过来搞科学的求真的时候,晚了,先入为主的概念会认为,你在纠正这个错误的动作本身,就是阴谋论。
 
而固执己见这个问题就更难,大家都是成年人,应当理解说服另一个成年人放弃自己固有的认知,去学习和接受一个新的认知的时候是有多难,在某些时候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
 
所以当即便你把研究结论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仍然难以说服他们。
 
我自己有一个经验,如果把结论直接给到对方,因为认知差异的问题,往往会得不到所预期的效果,反而把条件和研究方法,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传达的时候,由受众自己得出来的结论,往往更容易被接受,但这个对传播和拆解的要求很高。
 
最后就是反权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就被告知不能迷信权威,甚至不能迷信科学,科学对世界的认知也是不断的更新与进步的。
 
但不迷信科学和权威在阴谋论的演变之下变成了反科学,反权威。尤其是确实某些科学家被利益集团所裹挟之时,造成了非常糟糕的影响。
 
所以我们要确认一点,科学家也是人,科学家也会犯错,但科学和逻辑不会。就像数学永远不会骗你一样,说不会就不会。
 
所以在对正在获取的信息进行批判性思考的同时,但每一个人对事件的认知,数据以及各方面的信息整合,都容易收到认知偏差,或者说确诊偏差的影响。
 
这时,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可信度较高的信息来源,同时要以科学的理念和逻辑思维去理解和对抗这种偏差带来的影响。
 
同样在传播科学知识的时候也需要以清晰的逻辑,以及充足可信的信源作为传播到基石,尽量减少一些个人权威的背书,以消除受众对于反权威的情绪带来的偏差。
 
有很多时候,知易行难,我这几年也在不断地摸索与尝试,总结下来,有一点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不忘初心。
 
当在困惑与迷茫之时,回想下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是什么信念可以支持自己走的更远。
 

 楼主| 发表于 2022-6-28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答主:庄有猫

面对层出不穷的谣言,媒体人、科学家和政府部门需要组成关键的辟谣铁三角。
 
 
我先给大家安利一个网站,http://sciencemediacentre.org
 
0.jpeg
 
Science Media Centre(SMC)成立于 2002 年,隶属于英国皇家研究院,并于 2011 年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SMC 相信科学家可以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它会与媒体合作对一些热门科学新闻进行及时解读,尤其是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热门话题。
 
所以大家尤其是国内的媒体老师们,如果你们想要知道一些热门话题的准确解读,可以去 SMC 搜搜看。
 
比如上周说的 Moderna 新冠二价疫苗和在猴痘患者的精液中发现病毒,SMC 就在第一时间做了解读;
 
再比如发表在 JAMA Network Open 一篇关于孕期感染新冠病毒对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也有三位专家进行了很慎重的分析,分别是牛津大学发育神经心理学教授 Dorothy Bishop 、伦敦大学学院妇产科学教授 Dimitrios Siassakos 和牛津大学母婴健康学教授 Marian Knight 。
 
这些独立的专家意见可以让媒体人和公众更加准确地看待科学新闻,避免被一些标题党带偏了。我个人也很赞同 SMC 的理念:
 
「 The media will DO science better when scientists DO the media better. 」
 
 
然而相比起媒体和科学家,面对一些影响力巨大的谣言,最需要发挥影响力的应当是政府部门。
 
比如一直以来很受关注的一类问题是,应当如何看待和报道疫苗接种后死亡?
 
答案很简单——正视问题,公开数据,积极对抗谣言。
 
我认为在应对疫苗谣言方面,韩国政府为全世界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2020 年 9 月,为了防止新冠大流行下,流感疫情爆发给医疗系统造成双重打击,韩国加大了流感疫苗的接种力度,计划接种 3000 万人(过去一般是 2000 万人)。
 
然而随着流感疫苗的接种,随之而来的就是接种后死亡病例的出现,截至 10 月 22 日,已有 28 名韩国人在流感疫苗接种后死亡,而一些传言在韩国互联网上发酵开来,加重了人们对于流感疫苗的恐慌。
 
韩国政府的做法并不是回避,而是非常积极的应对,并非常坦诚地公布了相关的数据。
 
数据显示,2019 年有 1500 名 65 岁及以上的韩国人在接种流感疫苗一周内死亡,但经过调查没有一例与疫苗有关;
 
另外一方面,流感在韩国每年通常会导致 3000 人死亡。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接种疫苗的好处远远大于任何风险。
 
后来韩国有接到了一百多里流感疫苗接种后死亡的报告,韩国政府的做法是,立即将死者的死因向公众披露。
 
尸检的结果发现,这些死者往往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而且都死于跟疫苗无关的原因,比如主动脉夹层破裂、急性心梗和脑出血等。
 
韩国政府的坦率受到了传染病学界的广泛赞誉。如果只是简单地章口就来「不是的,跟疫苗无关」这就会造成很大的不信任——需要先经过科学研究,然后才能判断死因和疫苗有没有关系。
 
1.png
 
与韩国相反的日本,日本的疫苗问题我在之前的回答里已经说过了,几年前日本政府对 HPV 疫苗谣言的应对非常糟糕,导致很多女性出现了疫苗犹豫,日本的 HPV 疫苗接种率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从 70% 骤降至个位数,在发达国家中几乎垫底。
 
而日本的 HPV 疫苗犹豫,将在未来新增至少 5000 名死于宫颈癌的女性。
 
疫苗谣言永远都有,前车之鉴太多了。日本的 HPV 疫苗,美国的麻疹疫苗,都是沉重的教训。如果不积极应对,就只有等着谣言漫天飞。
 
在以前也好,在社交媒体主导信息来源的年代也罢,阴谋论永远都会存在的,关键是我们如何识别并积极对抗这些谣言。
 

 答主:华沙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现在不知生活离不开社交媒体,做科研也离不开社交媒体了!
 
无论是科研工作者基本都用的 Research Gate(学术主页),谷歌学术(忠实记录论文和引用),还是推特(全球科研工作者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完学术聊生活)都深入很多学者的生活。
 
可以说过去学者通过审稿来了解学术前沿发展,而现在的国外学者要么是通过推特看学术的预印本,或是通过邮箱订阅,就是通过社交媒体上的「论战」了解进展。
 
在国内也是如此,很多学者要么通过一些关注的公众号「读」论文,要么翻阅朋友圈了解学术动态。
 
现在,国内的学术工作者做科研方便多了,从几十年前找不到论文,到现在随手开手机都能看到许多学术自媒体分享和拆解论文。
 
以至于一些导师要苦口婆心要求学生别通过自媒体了解论文,而是要亲自读一遍。
 
不过仔细一想,倒不是说现在很多学者「偷懒」依靠社交媒体了解论文,而是社交媒体的触角已经伸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学术圈不能免俗。
 
不过很可惜,上述学术媒体虽然已经很多,但是他们在社交媒体的大潮中可只有一点小浪花罢了。
 
你看,很多导师都觉得所谓「专业科研社交媒体」的论文解读都难免有问题(以至于不希望学生只「吃」它们),更不要说海量「吸人眼球」为「财富密码」的社交媒体。
 
在总体网民的教育结构下,哪怕知乎网友已经比较高端(在学术角度,的确每天都能看到很多专业的用户在交流),但是大头还是学历水平不够高的网友。
 
倒不是批评任何人的学历,而是说学历和知识不足的确容易被「反科学阴谋论」所蛊惑。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社交媒体(从小x书到x音,从豆 x 到 x 博)都为了用户留存和活跃度,会最大化推送算法。
 
在精确描述每个用户的形象后,就会高频推送所感兴趣的东西。
 
倘若大量媒体(不一定是主观的、而是生产者本身水平较差)产生海量「不科学的知识」,受众又难以分辨,还喜欢这样的内容,岂不是可怕的「非科学循环」。
 
举个例子,我们自己的本科生都有一定比例还认为「人脑开发度很低」这样的典型非科学观点,那么别有用心的「反科学阴谋论」岂不是更容易传播?
 
也有人会说「你们这些穷酸科研工作者,怎么会懂自媒体的流量密码」,但是我坚信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我能理解媒体从业者为了自己的「流量」会贴合自己的受众说内容,但是这应当有对事实和科学基本的尊重。
 
所以,我倒想谈谈科研工作者是怎么面对各种「非科学解读」和「反科学谣言」的。
 
有一些媒体工作者倒不是为了做出大新闻,而是本身知识体系不足以写好科学相关文章(比如好好的科研进展,总被报道的奇奇怪怪);
 
加上文科和理科教育的分野,让他们本来就害怕科学(还记得「我们恨化学」的广告么?这样的想法只有那个广告的制作者几个人才有?),因此报道起来总有种 BBC 滤镜味道。
 
我硕士导师作为一位科学家,不只是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出头,谷歌学术引用接近 2w 次),还积极在社交媒体发声(她是我学术的引路人,也是让我用知乎谈谈学术的原因之一)。
 
无论是科研角度的 open science ,还是在媒体角度专门给错误报道捉虫。他们有好多科学家联合起来,专门写文章把广泛传播的涉及科学发现的错误报道深度剖析。
 
核心就是,准确解读科研发现,然后把正确的内容和结果的试用返回做精确介绍。
 
比如,避免把小鼠模型的相关发现,「报道」成人类的因果关系。哪怕有些领域并非自己专长,通过咨询其他的专家也能准确解读。
 
这就像当年 Nature 的一篇评论一样,报道科学结果不只是需要严肃和认真,更需要准确。
 
倘若报道认真一些(对于媒体),解读认真一些(对于学术媒体),科学的报道可能会稍稍不那么抓人眼球,但是可以问心无愧。
 
而针对「反科学阴谋论」,我相信在严肃的科研成果面前,这类阴谋没什么可躲藏之处。也随着大众的教育水平和鉴赏提高,这类「反科学」内容估计也没有「土壤」了。
 

  答主:云舞空城
 
泥沙俱下里,也会有宝贵的金砂。
 
由于人口拐点和设备数量拐点都已到来,流量时代正在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大浪之下始见真金。
 
流量经济的下半场,野蛮增长即将结束,没有强大原创力的自媒体会被淘汰,优质内容的长尾效应则将越来越大,形成足够大的马太效应,从而占据市场份额。
 
所以,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坚守内容的科学底线,直到诞生出一系列占据市场主要份额的科学内容创作团队,到那时,真正优质的内容才会以近乎垄断的姿态占据人们的视野,在全社会形成潜移默化的科学传播氛围,然后去影响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是的,成年人的思维一旦固化,就很难改变,但抓住年轻人,就抓住了未来。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1:57 PM , Processed in 0.0930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