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05|回复: 6

禅宗四祖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13 1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禅宗四祖怎么说?
正传法师 普门精舍 2017-04-08

8.png

1.jpg


      正传略释:这是我就《禅宗兴起,天下清明》一文中所述,禅宗的形成重点在二祖到五祖,提及要了解这几位祖师的著作,以通达禅宗禅法的心要是如何一脉相承的,禅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到底印证的是什么?

      二祖、三祖己述,今略释四祖道信法师的论文为例。此文节录自《楞伽师资论》,因为达摩祖师传二祖慧可时,是以《楞伽经》印心的,故我常说楞伽宗即是禅宗的前身,五祖以前不是什么北宗,而是师承楞伽宗。


      原文: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录自《楞伽师资记》

      唐朝蕲州双峰山道信禅师,承禅师后。其信禅师,再敞禅门,宇内流布,有《菩萨戒法》一本,及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为有缘根熟者说。

      正传略释:道信祖师的这个论,要这样读:《入道  安心要  方便法门》,看书名即知主要讲三个问题,一如何入道;二如何安   (动词)心要(名词);三方便法门(怎样去修学?)

      我此法要,依《楞伽经》“诸佛心第一”,又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

      正传略释:开宗明义,道信祖师说我的立论是有经典依据的,不是我随便讲的哈。

      《文殊说般若经》云:“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河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

      正传略释:一行三昧,就是大家常说的念佛三昧、般舟三昧,又见于《大宝积经》和《般舟三昧经》(大方等大集贤护经)等中有类似说法。六祖《坛经》第四定慧品中也有相应开示。要入这个一行三昧,重点在“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jpg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普贤观经》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是名第一忏。摒除三毒心、攀缘心,以觉观心念佛,心心相续,忽然澄寂,更无所缘念。

      《大品经》云:“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离心无别有佛,离佛无别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所以者何?识无形,佛无形,佛无相貌,若也知此道理,即是“安心”。

      正传略释:看看上面禅宗祖师怎么说念佛!

      常忆念佛,攀缘不起,则泯然无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忆佛心谢,更不须征。即看此等心,即是如来真实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诸法实性实际,亦名净土,亦名菩提、金刚三昧、本觉等,亦名涅槃界、般若等。名虽无量,皆同一体,亦无能观、所观之意如是等心,要令清净,常现在前,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何以故?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于一尘中,具无量世界;无量世界,集一毛端,于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碍。

      正传略释:看吧,名字不同,但都是说的一个东西,不能如此会通者,只分别名字对不对,不去想是不是同一个东西。“一切诸缘,不能干乱”,为什么?“一切诸事,皆是如来一法身故”,说的多好呀!缘、事皆是法身,平等无二,大乘法之异于解脱法之处,天天担心自己有烦恼不能修学者,看这句话能承担不?如果能则“住是心中,诸结烦恼,自然除灭”。

      《华严经》云:“有一经卷,在微尘中,见三千大千世界事。”

      正传略释:这一经卷是什么经?文字写的吗?纸上印的吗?显然不是,哪是什么经呢?

      略举“安心”,不可具尽,其中善巧,出自方寸。略为后生疑者,假为一问:“如来法身若此者,何故复有相好之身,现世说法?”

      曰:“正以如来法性之身清净圆满,一切像类悉于中现,而法性身,无心起作,如玻璃镜悬在高堂,一切像悉于中现,镜亦无心,能现种种

      经云:‘如来现世说法者,众生妄想故。’今行者若修心尽净,则知如来常不说法,是乃为具足多闻。闻者,一无相也。是以经云:‘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名无量义。’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则无相也。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则泯然清净是也。斯之诚言,则为证也。”

      正传略释:祖师自问自答,真真惊世骇俗。此义见我前作之《大智度论:空之十喻如水中月观》,此不多述。

      坐时当觉,识心初动,运运流注,随其来去,皆令知之,以金刚慧征责,犹如草木,无所别知。知所无知,乃名一切智。此是菩萨一相法门。

      问:“何者是禅师?”

      曰:“不为静乱所恼者,即是好禅师。用心人常住于止,心则沉没;久住于观,心则散乱。《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

     正传略释:看禅宗祖师如何诠释禅师之义!问者的禅师之义,其实不同于答者的禅师之义,问者之禅师,乃是修声闻禅法之师,而答者之禅师,即是修大乘之禅师。当然,也非后世所谓禅宗之禅师也,呵呵。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3.jpg
(不知这个现在四祖寺照壁上的四祖法语出自哪里?)  
         

      问:“云何能得悟解法相,心得明净?”

      曰:“亦不念佛,亦不捉心,亦不看心,亦不计心,亦不思惟,亦不观行,亦不散乱,直任运;亦不令去,亦不令住独一清净,至究竟处,心自明净。或可谛看,心即得明净,心如明镜;或可一年,心更明净;或可三五年,心更明净;或可因人为说即悟解,或可永不须说得解。

      经道:‘众生心性,譬如宝珠没水,水浊珠隐,水清珠显。’为谤三宝,破和合僧,诸见烦恼所污,贪嗔颠倒所染,众生不悟心性本来常清净。故为学者,取悟不同,有如此差别。今略出根缘不同,为人师者,善须识别。

      《华严经》云:‘普贤身相,犹如虚空,依如如,不依佛国。’解时佛国皆亦如,即‘如’、‘国’皆不依。《涅槃经》云:‘有无边身菩萨,身量如虚空。’又云:‘有善光故,犹如夏日。’又云:‘身无边故,名大涅槃。’又云:‘大般涅槃,其性广博。’故知学者有四种人:有行有解有证,上上人;无行有解有证,中上人;有行有解无证,中下人;有行无解无证,下下人也。”


      正传略释:有四种学人,同样的法,有的人学的快,有的人学的慢,或者学不进去,这不是法的问题,是学人自己不相应,不是大乘根器,不解大乘法,常为小乘法所拘束。

      问:“临(命终)时,作若为观行?”

      曰:“直须任运。”

      又曰:“用向西方不?”

      曰:“若知心本来不生不灭,究竟清净,即是净佛国土,更不须向西方。《华严经》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须知一方无量方,无量方一方。佛为钝根众生,令向西方,不为利根人说也。”

      深行菩萨入生死,化度众生,而无爱见。若见众生有生死,我是能度,众生是所度,不名菩萨。度众生如度空,何曾有来去。


      正传略释:学佛人临终后往不往生西方?禅宗祖师是这样回答的,请好好看看上面的问答。

      《金刚经》云:“灭度无量众生,实无有众生得灭度者。”所以初地菩萨初证一切空,后证得一切不空,即是“无分别智”。亦是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是空。所以菩萨修学,“空”为证。

      新学之人,直见空者,此是见空,非真空也。修道得真空者,不见空与不空,无有诸见也。善须解色空义。学用心者,要须心路明净,悟解法相,了了分明,然后乃当为人师耳。复须内外相称,理行不相违,决须断绝文字、语言、有为圣道,独一净处,自证道果也。

      或复有人,未了究竟法,为于名闻利养教导众生,不识根缘利钝,似如有异,即皆印可,极为苦哉!苦哉!大祸!

      或见心路似如明净,即便印可,此人大坏佛法,自诳诳他。用心人有如此同异,并是相貌耳,未为得心。真得心者,自识分明,久后法眼自开,善别虚之与伪

      或有人计身空无,心性亦灭,此是“断见人”,与“外道”同,非佛弟子。或有人计心是有、不灭,此是“常见人”,亦与“外道”同。今明佛弟子,亦不计心性是灭,常度众生,不起爱见;常学智慧,愚智平等;常作禅定,静乱不二;常见众生,未曾是有,究竟不生不灭,处处现形;无有见闻,了知一切,未曾取舍;未曾分身,而身遍于法界。


      正传略释:以上是四祖阐释什么是度众生?初学人如何修空行?如何为师为人印证?如何识别错误者?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4.jpg


     又古时智敏禅师训曰:“学道之法,必须解行相扶,先知心之根源及诸体用,见理明净,了了分明无惑,然后功业可成。一解千从,一迷万惑。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此非虚言。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略而言之,凡有五种:

       一者“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二者“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三者“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四者“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未曾有碍;

      五者“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正传略释:祖师教如何观心?尔,观的是哪个心?

      诸经观法,备有多种。傅大师所说,独举“守一不移”。先当修身审观,以身为本。又此身是四大五阴之所合,终归无常,不得自在,虽未坏灭,毕竟是空。

      《维摩经》云:“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又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梦幻。如眼见物时,眼中无有物。如镜照面像,了了极分明,空中现形影,镜中亦无物。当知人面不来入镜中,镜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镜之与面,从本以来,不出不入,不来不去,即是“如来”之义。如此细分判,眼中与镜中,本来常空寂,镜照、眼照同,是故将为比鼻舌诸根等,其义亦复然。知眼本来空,凡所见色者,须知是他色。耳闻声时,知是他声。鼻闻香时,知是他香。舌别味时,知是他味。意对法时,知是他法。身受触时,知是他触。如此观察知,是为“观空寂”。见色,知是不受;不受色,色即是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此是解脱门,学者得解脱,诸根例如此。


      正传略释:今正好听人说有一参禅之法,即是看镜子中之影像来观行,想来是出自此处吧?不过,我对这个方法不太认可,如镜中像只是个比喻,不是真的天天去照镜子吧?!可以参看我前作之《大智度论空之十喻如镜中像观》。

      复重言说“常念六根空寂而无闻见”。《遗教经》云:“是时中夜,寂然无声。”当知如来说法,以“空寂”为本,常念六根空寂,恒如中夜时。昼日所见闻,皆是身外事,身中常“空净”。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问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维摩经》云:“摄心是道场。”此是摄心法。

      《法华经》云:“从无数劫来,除睡常摄心,以此诸功德,能生诸禅定。”《遗教经》云:“五根者,心为其主。……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此是也。


      正传略释:这个看物之法,大家注意要“以此空净眼”来看,不是只用肉眼去看哦,不然是死眼看死物,皆死也。

      前所说五事,并是大乘正理,皆依经文所陈,非是理外妄说。此是“无漏业”,亦是“究竟义”。超过声闻地,直趣菩萨道。闻者宜修行,不须致疑惑。如人学射,初射大准,次中小准,次中大的,次中小的,次中一毛,次破一毛作百分,次中百毛之一分,次后箭射前箭,筈筈相拄,不令箭落。喻人习道,念念住心,心心相续,无暂间念,正念不断,正念现前。又经云:“以智慧箭,射三解脱门,筈筈相拄,勿令落地。”又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又如家有如意珠,所求无不得,忽然而遗失,忆念无忘时;又如毒箭入肉,竿出镞犹在,如此受苦痛,亦无暂忘时。念念常在心,其状当如是。

      此法秘要,不得传非其人。非是惜法不传,但恐前人不信,陷其谤法之罪。必须择人,不得造次辄说。慎之!慎之!法海虽无量,行之在一言。得意即亡言,一言亦不用,如此了了知,是为得佛意。


     正传略释:正法非当机人不传,无缘人不说,以免自他皆得过。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大牛Steve 于 2022-9-13 04:24 PM 编辑

5.jpg


      若初学坐禅时,于一静处,直观身心、四大、五阴、眼耳鼻舌身意及贪嗔痴,若善若恶,若怨若亲,若凡若圣,及至一切诸法,应当观察:“从本以来空寂,不生不灭,平等无二;从本以来无所有,究竟寂灭;从本以来清净解脱。”

      不问昼夜,行住坐卧,常作此观,即知自身犹如水中月,如镜中像,如热时炎,如空谷响。若言是有,处处求之不可见;若言是无,了了恒在眼前。诸佛法身,皆亦如是。即知自身从无量劫来,毕竟未曾生;从今已去,亦毕竟无人死。若能常作如是观者,即是“真实忏悔”,千劫万劫,极重恶业,即自消灭。唯除疑惑,不能生信,此人不能悟入。若生信,依此行者,无不得入“无生”正理。

      复次,若心缘异境,觉起时,即观起处毕竟不起。此心缘生时,不从十方来,去亦无所至。常观“攀缘”,觉观妄识、思想、杂念,乱心不起,即得“粗住”。

      若得住心,更无缘虑,随分寂定,亦得随分息诸烦恼毕,故不造新业,名为“解脱”。

      若心结烦热,闷乱昏沉,亦即且自散适,徐徐安置,令其得便,心自安净。唯须猛利,如救头燃,不得懈怠。努力!努力!

      初学坐禅看心,独坐一处,先端身正坐,宽衣解带,放身纵体,自按摩七八番,令腹中嗌气出尽,即滔然得性清虚恬净,身心调适然。能安心神,则窈窈冥冥,气息清冷,徐徐敛心,神道清利,心地明净。观察分明,内外空净,即心性寂灭;如其寂灭,则“圣心”显矣。

      “性”虽无形,志节恒在,然幽灵不竭,常存朗然,是名“佛性”。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是故《维摩经》云:“豁然还得本心。”信其言也。悟“佛性”者,是名“菩萨人”,亦名“悟道人”,亦名“识理人”,亦名“达士”,亦名“得性人”。是故经云:“一句染神,历劫不朽。”初学者前方便也,故知彼道有方便,此圣心之所会。


      正传略释:以上是初学修学方便之法,不是开悟,不可错会。

      凡“舍身”之法,先定空空心,使心境寂净,铸想玄寂,令心不移。心性寂定,即断“攀缘”,窈窈冥冥,凝净心虚,则夷泊恬平,泯然气尽,住清净法身,不受“后有”。若起心失念,不免受生也。此是前定心境,法应如是。此是“作法”。法本无法;无法之法,始名为“法”。法则“无作”;夫“无作”之法,真实法也。是以经云:“空、无作、无愿、无相,则真解脱。”以是义故,实法无作。舍身法者,即假想身根,看心境明地,即用神明推策。

      正传略释:这个舍身法,“即用神明推策”,当知这是思维修,就是我所说的智慧观行功夫,也不是开悟哦。

      大师云:庄子说:“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法句经》云:“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谓“一”以为“一”。故庄子犹滞“一”也。老子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外虽亡相,内尚存“心”。

      《华严经》云:“不着二法,以无一二故。”《维摩经》云:“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即是证。”故知老子滞于精识也。《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有佛性。”容可说墙壁瓦石而非佛性,云何能说法?又《天亲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


6.jpg

      正传略释:最后四祖指出要悟的东西,是不二法,但不是一法,老庄所说一“滞于精识”,佛法没有所谓的一,但要悟的是什么呢?到这里戛然而止,是原作如此,还是此处断失?不可考知。

      从整体来看,此文所说法义较为完整,且体系十分周详,这是一篇教授学人的教材,义理即是方法,也是修证的目的,此中心要读者可通达不?

      读祖师原著,如同穿越时空与祖师对话,聆听教诲,今之修学疑难古亦有之,念古而明今,千年虽长,不过轮回!


7.jpg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曰:度众生如度空,何曾有来去。"弟子答:如来如如不动,无有来去,故说度众生如度空。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9-13 02: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正传法师开示:"禅宗法脉寻迹记之三,读祖师原著,如同穿越时空与祖师对话,聆听教诲,今之修学疑难古亦有之。"有了见地,能与祖师大德的说法会通。没有见地,没有证量,谈念佛就是实相,是见山是山。

      "《观无量寿经》云:'诸佛法身,入一切众生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这篇四祖的文章太棒了!欢欣鼓舞,法喜充满。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8:32 AM , Processed in 0.2984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