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2|回复: 0

[哲史艺丛] 古人为了睡个好觉,需要做点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29 02: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人为了睡个好觉,需要做点啥?

 念缓 国家人文历史  2022-09-28 23:00 Posted on 北京

IMG_1221.PNG
本 文 约 44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几千年前,庄子满腹回味地把自己的梦境告诉世人。世人琢磨出了什么先不提,倒是现代人一瞅,多少都得向庄子投去羡慕的目光——别的不说,时不时就能做场酣梦,古人的睡眠质量还真是没得说。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 2021年,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近3/4受访者曾有睡眠困扰。


IMG_1222.PNG

来源/2022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

所以,咱们和古人的差距到底是咋拉开的?想像他们一样睡个好觉,到底都得做点什么?

古人教给我们的入睡秘籍


“我累了,趴桌上打个盹儿。”

这话要是让古人听着,怕不得惊掉下巴颏,还得不解地问上一句:“对待睡觉这件事儿,怎么能这么随便?”

的确,在古人那里,睡觉得下功夫来“学”。

秘诀一:睡眠时间

头一个要学的,就是按时睡。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严格的时刻表。具体来说,差不多是亥时入睡,卯时起床,搁到现在,也就是从晚上九点入睡,第二天六七点起床,满打满算,至少能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咱们习以为常的“月亮不睡我不睡”,在古人看来是很不健康的。明代札记《五杂俎》就说:“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说的就是用功读书,也不能熬夜,除非想让病痛找上身。

IMG_1223.PNG

睡醒了,伸个懒腰。(南宋)赵构(传)蓬窗睡起图(局部)。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这些原理,不仅百姓会遵照,统治者也不例外。据记载,乾隆皇帝政务再繁忙,晚上也顶多看看书、挥挥毫,准时上床睡觉,第二天按时早起,既不贪睡,也不晚睡,愣是在平均寿命不咋样的“皇帝圈”里,创造了89岁的长寿纪录。

秘诀二:睡眠姿势

准时准点还不够,睡觉的姿势,也是古人学习的重要内容。

通常来说,人们的睡姿分为三种:仰卧、俯卧、侧卧。在古人看来,不能爱咋睡咋睡,三者自有高下。选择标准很简单,七个字——侧龙卧虎仰瘫尸。

IMG_1224.JPG
标准睡眠姿势示例。(元)佚名 竹榻憩睡图。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其中仰卧是最不被看好的姿势。《论语》中说“寝不尸”。照朱熹的解释,“尸,谓偃卧似死人也”。侧卧为最佳,传说中陈抟老祖的《陈希夷睡功诀》教人们屈膝侧卧,像一把弓箭一样睡觉。不过,侧卧往哪边侧是有讲究的,《千金要方》主张春夏季朝东侧,秋冬季朝西卧;《礼记·玉藻》主张四季都朝着东侧睡,因为日出东方。

秘诀三:睡前准备

学好以上这些,还得做好睡前准备。元末明初著名养生家冷谦撰写的《修龄要旨》中认识到,大快朵颐后迅速入眠,是极不可取的一种行为。

睡眠的环境也非常重要,清朝的老年养生专著《老老恒言·安寝》要求,睡觉之前,灯光必须得控制好,所谓“就寝即减灯,目不外眩,则神守其舍”。

睡眠过程中,也有章法。比如“冬夜勿覆其头”,冬天不蒙头大睡还被认为是长寿的一项法则。而睡醒之后也别着急起,也别着急出门,正所谓“乍起慎勿出户外”,应该缓缓图之,告别松软的床褥,元气满满地开启新的一天。

IMG_1225.PNG

最优雅的睡眠:史湘云醉眠芍药。(清)孙温 红楼梦 憨湘云醉眠芍药绸。来源/旅顺博物馆

古人的那些安睡“利器”


掌握了睡眠秘诀,也不能直接和良好的睡眠划上等号。

这得搬出老祖宗的“老生常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睡眠之“器”,门道也不少。到古人家里瞅一眼,我们就能发现,光用来睡觉的寝具,就不止床这一种。

中国古代卧具可分为四种,榻、罗汉床、拔步床、架子床。这四者的分工非常清楚——拔步床和架子床都只能供人睡眠之用,而榻和罗汉床既能坐,也能睡。不过,人们最多也就是疲乏时才能想起这两者,稍微休憩一会儿,打个小盹儿。真要是日落月升,困意席卷上身,还是得在拔步床或架子床上放心入眠。

明代《长物志》记载:“斋必三楹,傍更作一室,可置卧榻…… 如今拔步床式。”拔步床,就是古代家具里体量最大、制作最复杂的一种。块头大,设计繁,功能却个顶个的强。据载,拔步床一般分为前廊和后床两大部分。前廊和后床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面有垫板,上面有罩檐,周围还安设着隔扇板和栏杆。复杂一点的,前、左、右三边都会设置围廊。里头多半放着一张条桌和一把凳子,桌上通常放着灯盏、妆奁、水壶、茶碗,地上还能放置马桶、净盆和衣笼等等随身使用的物件,总之在这种设计里,人们足不“下床”便能解决各种需求,只管一觉睡到天亮。

IMG_1226.JPG
IMG_1227.JPG
上图 明拔步床模型(江苏苏州出土)下图 黄花梨“卍”字纹拔步床。来源/故宫博物院编 《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

床如此讲究,其他寝具花样也不少。

比如枕头。古时枕头种类不少,有布枕、藤枕、石枕、瓷枕、竹枕等。《老老恒言》中对枕头的制法、长短、宽窄、高低、硬软做了详细说明,比如高度,讲究“高下尺寸,令侧卧恰与肩平,即仰卧亦觉安舒”。也就是侧卧时,头部刚好与肩部持平,仰卧时,也不会有不适,这才能让枕头跻身合格之列。

安睡之外,枕头还肩负着“养生”的重任。将各种草药往里头一塞,能让睡眠体验再上一层楼。《本草纲目》记载有“药枕”的具体做法:“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 作枕头,至老明目。”再厉害一点,还可以利用枕头控制睡眠时长。司马光曾因为通宵达旦处理军务过于疲倦,最终制作出一个“警枕”。这种枕头用圆木制成,头稍微一偏,就会滚落到一旁,人自然从睡梦中清醒过来。

除了枕头,床席也让古人琢磨个透。古代的凉席一般称为冰簟,李商隐的《可叹》中,一句“冰簟且眠金镂枕,琼筵不醉玉安杯”,提到的正有此物。除了纳凉,古代对凉席的制作还有更高要求。雍正皇帝在位时,清宫内务府造办处就制作了整整五张象牙凉席,用料讲究到什么程度呢?钱花得太多让皇帝都心疼,最后下令禁止再造。从现有的藏品看,这种凉席制作考究,需要工匠将象牙劈成厚薄宽窄均匀的片状,为了保持其形状,还得提前用特质的药水浸泡,最终才可以编织为凉席,搬到皇帝的寝榻上前,还得细细打磨,透露出象牙的原本光泽,这样一件讲究的寝具,才算大功告成。

用科技的加持重新诠释睡眠文化


学会养生作习,有了好的寝具,就能睡好觉了吗?也不然。

如果追问古人关于睡觉的终极秘诀,多半会遇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这事,古人真琢磨过。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在《珍珠船》中直言:“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换句话说,几千年的时光里,睡眠曾和我们的身体生命,紧紧关联。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描述此种“快乐”——“倦极而眠,犹饥之得食,渴之得饮;养生之计,未有善于此者”。

明代张东海《睡丞记》也记载着一个与睡眠有关的故事。华亭丞拜访一位乡绅,在客厅椅座上等待主人来时不小心睡着了,主人出来,见客人熟睡,不忍打扰,对坐一会儿,也进入了梦乡。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客人悠悠醒转,发现主人还在好眠,也不多打扰,悄悄离去。主客这场会面,如同一幕哑剧,相对而眠,天地静默无声,自是从容休憩。正如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在《睡决》中道出的睡眠奥义:“睡佣而屈,觉正而仲,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

不念其他,自在休憩,为经历了一日劳作的身心,好好放个假。秘诀,怕不过只是一种通晓,尊重睡眠,懂得睡眠,才能好睡眠。


参考文献:
故宫博物院编. 传薪 中国古代家具研究[M]. 故宫出版社, 2018.
郝铭鉴,孙欢主编. 中华探名典[M]. 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2014
赵艳青,滕晶.古代医家论睡眠[J].中医药导报,2014,20(01):95-97.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14.01.006.
蒲昭和.我国古代的睡眠养生法[J].养生月刊,2002(05):218-219.、
宋执云,董桂兰.古代睡眠养生术浅探[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5(01):61-62.DOI:10.16448/j.cjtcm.1995.01.051.
闫雪,王琦,刘铜华.浅析中国古代睡眠养生术[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082-2084.

IMG_1231.PNG END
作者 | 念缓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11:59 PM , Processed in 0.1708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