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回复: 0

[哲史艺丛] 司马睿其实叫牛睿?牛姓小吏的后代建立东晋?流言背后不只是桃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4 07: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司马睿其实叫牛睿?牛姓小吏的后代建立东晋?流言背后不只是桃色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2-10-04 18:30 Posted on 山东

IMG_4040.JPG

司马氏


西晋立国不久,皇族之间就爆发了大规模内斗,史称“八王之乱”。连年混战消耗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本就受损严重的国力,盘踞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趁机南下,逐鹿中原。司马睿在世家大族的护佑下,于南方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但是,司马睿即位饱受诟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说他并非司马氏后代,而是牛氏之后,这条流言被称为“牛继马后”。那么,“牛继马后”到底是怎么出现和传播的?我们还得先把时钟拨回到三国后期。


一、因谶纬之说而被冤杀的大将


两汉之际,谶纬学说十分盛行,以神学迷信附会儒家经典的“纬书”大行其道,谶语、民谣等都被认为是对国运的预知,王莽就是利用这一点,在民间广造声势,最终完成了“代汉大业”。


IMG_4041.PNG

王莽


在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谶纬依旧被统治者所重视,什么“代汉者当涂高”,什么“三马食槽”,就是著名的谶语,而“牛继马后”同样也是三国时一条颇有意味的谶语。


司马懿执掌魏国大政时,已萌生了篡逆之心。但此时忠于魏国之人还有很多,他只能徐徐图之。此时,在民间有一部流传甚广的纬书《玄石图》,其中大部分内容已经不可考证,但有一条内容严重触动了司马懿的神经,因此被记录了下来,那就是“牛继马后”。在司马懿看来,这条谶语预示着未来姓牛的人会夺取他司马家的江山。因此,当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权倾朝野后,就立刻使用诡计诛杀了魏国名将牛金。


IMG_4042.PNG


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十分不解,问:“牛金其人可堪大用,为什么要杀了他?”司马懿则以谶纬之说的预言警示司马师。


牛金,这位跟随曹仁出生入死,屡立战功的大将,就因为一句“牛继马后”的预言,无辜惨死。然而,这则预言并没有因牛金之死而结束。


IMG_4043.PNG

司马懿


二、司马睿还是牛睿?


就像王莽受到谶语启示,得知一个叫“刘秀”的人将会推翻他的政权时,诛杀了一大批叫“刘秀”的人,依旧毫无作用一般,“牛继马后”仍然在牛金死后影响着司马家的政权。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完成了家族三代以来的奋斗目标,统一天下,改元开国。司马炎建立的西晋政权,试图吸取汉末三国的教训,大肆分封皇族为诸侯王,让他们拱立中央。其中,司马懿的另外一个孙子司马觐被封为琅琊王。


IMG_4044.JPG

司马炎


司马觐在安邦治国上有不俗的能力,但却处理不好家庭内部关系。据说,他的妻子夏侯氏生性风流,在司马觐外出时,经常与家中的牛姓小吏牛钦通奸。不但如此,他们还背着司马觐,生下了一个男婴。司马觐对此毫不知情,还以为这是他与夏侯氏的孩子,为他取名司马睿。西晋灭亡后,司马睿作为司马懿的直系后代,被王导等人拥立为帝,在建邺建立了东晋王朝,延续西晋国祚。


正因为司马睿有这一层扑朔迷离的身世,他被人笑称为“牛睿”。而司马懿千防万防的“牛继马后”,竟然以如此戏剧性的方式发生了。


IMG_4045.PNG

司马睿


三、古代对政权正统性的争论


在我国古代,一个王朝的建立,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宣扬自己的“正统性”。所谓“正统性”,就是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改朝换代之时,帝王总要昭告天下,不遗余力地论证自己的政权之所以能够代替前代政权,是因为上应天神祖先的命令,下顺群臣万民的请求。而某个王朝如果迅速覆灭,则会被后世史家定性为缺乏正统性。东晋乃至整个晋朝都是如此。


自汉代以来,对于“正统性”的重要界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空间上的统一,时间上的五德循环,以及君主自身的“德性”。汉朝取代秦朝,是因为秦朝君主失去了为君之德,而且秦二世而亡,本身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继承正统。因此,刘向父子认为,汉朝当立是因为刘家政权跳过了嬴氏的“水德”,直接继承了周代的“火德”,汉朝也由此被称为“炎汉”。而东汉末年,曹操迁都许昌,就被认为是曹魏的“土德”将取代汉朝的“火德”的标志。


IMG_4046.PNG

五德终始示意图


当然,由于五德终始学说过于混乱,版本层出不穷,后世多以统一和君主德性来评判一个王朝是否具有正统性。而德性在两汉以及魏晋之际,又被各种谶纬学说所左右,王莽就是典例。“牛继马后”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出后世对晋朝正统性的不屑和蔑视。


“牛继马后”在南朝梁史家沈约的《宋书》、北齐史家魏收的《魏书》都有记载。南朝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都是在东晋的国祚基础上建立的,而且都是以臣反君而建立的王朝,它们想要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性,自然要将前朝——东晋的正统性抹除。因此,他们的御用文人大肆书写“牛继马后”,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而作为和南朝对立的北朝政权,对敌人正统性的解构,本身就是对自身正统性的最好实证,因此,魏收在《魏书》中收录“牛继马后”也是理所应当的。唐人修纂的《晋书》记载“牛继马后”更是对晋朝国祚的否认。西晋王朝的建立,可以说是继曹魏之后,进一步加重了权臣篡位的不良风气。而西晋和东晋治国无方,导致外族入侵,本身就是君主失德的最大体现。因此,后世史家大多对晋朝的正统性进行了批判,“牛继马后”作为东晋正统性的最大污点,不可能被放过。


然而,作为东晋著名史家的孙盛,为什么也在《晋阳秋》中记录“牛继马后”呢?首先,孙盛家族本是曹魏名门,其高祖等人都曾在曹魏家族担任高官,他对于司马氏篡权一事本就不满。其次,孙盛避难江南,而晋朝在处理江南问题时有心无力,导致“中国当败吴当复”、“五马游渡江,一马化为龙”等否定晋朝正统性的谶纬之说盛行,这对崇尚清谈的孙盛造成了很大影响,使他进一步对晋朝的正统进行怀疑。最后,东晋皇室此时早已被桓温等权臣架空,如此君主,又怎么能称为得天命?更不用说东晋割据江东,偏安自得,眼看着重新统一天下已然不可能。种种因素,都导致孙盛对东晋的正统性有所疑虑,“牛继马后”这样流传甚广的谶纬之说,自然被他收录。


IMG_4047.PNG


文史君说


牛金真的是因为司马懿畏惧“牛继马后”的谶语而被冤杀的吗?司马睿真的是夏侯氏与牛钦的后代吗?其实这些问题都难以考证。但是,正是有一些影影绰绰的相关史料,才让“牛继马后”这一谶语大行其道。“牛继马后”看似是对司马家血统的怀疑,实际上是后世乃至当时的史家对晋朝正统性的不屑与批判。司马氏建立的王朝,国祚短暂,内忧外患不断,屡屡被人冠以“得国不正”的帽子,这恰恰表明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德性”和正统的重视。


参考文献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年版。


吕宗力:《谶纬与两晋南朝的政治与社会》,《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董慧秀:《司马氏宗王斗争的延续与两晋政权的交替》,《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 年第 4 期。


(作者:浩然文史·史海寻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8:27 PM , Processed in 0.1930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