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0|回复: 1

[故事分享] 香港奶昔杀夫案:金融精英精心策划离婚,挥霍太太一招致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6 01: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港奶昔杀夫案:金融精英精心策划离婚,挥霍太太一招致命

 安非锐 没药花园  2022-11-05 06:58 Posted on 上海


2003年11月2日,在香港阳明山庄的豪宅里,年仅40岁的投资银行家罗伯特·基塞尔(Robert Kissel)(有的港媒报道称其“简崇诺”),喝下了一杯致命的奶昔,之后被妻子南希殴打致死。

这起被称为“奶昔谋杀案”的凶案,在香港轰动一时,媒体们对此连篇累牍地进行报道,可以说是香港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涉及外籍人士的刑事案件。

罗伯特和南希夫妇,是香港的“顶级侨民”,丈夫是年轻多金的金融精英,妻子是活跃时髦的有闲太太——他们似乎拥有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一切,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最终走向如此惨烈的结局?

今天由安非锐来讲述这起奶昔谋杀案。

(字数14,902)

IMG_7208.PNG

基塞尔一家

罗伯特·基塞尔生于1963年,家中还有哥哥安德鲁(Andrew Kissel)和妹妹简(Jane),兄妹三人在新泽西州长大。

IMG_7209.JPG

(右罗伯特,左安德鲁)


罗伯特的母亲伊莱恩(Elaine)是个友好可亲的女人,父亲威廉则有很强的求胜欲和报复心,被形容为“无论是对竞争对手,还是对自己的家人,都经常评判欺压”。

威廉·基塞尔是个草根化学家,他以制作复印机墨粉发迹,之后创立了一家名叫“Synfax”的冶金矿物公司。

陡然发财的基塞尔一家,在新泽西州的桑德河(Saddle River)畔买了一栋豪宅,这里是不折不扣的富人区,距离纽约市只有半小时车程。

他们的新家占地约700㎡,拥有泳池和游艇,车库里停放着凯迪拉克和奔驰。不久之后,威廉又在佛蒙特州著名的滑雪胜地斯特拉顿山(Stratton Mountain)上购置了一处度假别墅,假日滑雪成了他们新的“家庭传统”,三个孩子也很快成了滑雪能手,罗伯特尤为出色。

作为基塞尔家的二儿子,罗伯特称得上样样出众,完美无缺。虽然比哥哥小4岁,但他更高大英俊,体育上天赋异禀,功课门门拿A(还似乎毫不费劲)。

IMG_7210.JPG

(左/罗伯特,右/安德鲁)

这位优秀的少年从小就野心勃勃,父亲威廉回忆,上高中时,罗伯特就经常凝视着哈德逊河(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边界)对岸曼哈顿的天际线,仿佛“把脸贴在糖果店橱窗上的孩子”。

和努力创业致富的父亲不同,罗伯特想更进一步,他梦想着“操控别人的钱”。

因此,他后来选择了一种比较“老派”的路径——进入金融行业,凭借资本的力量运筹帷幄。

高中毕业后,学业出众的罗伯特,顺利地考取了纽约大学商学院。那是华尔街的黄金时代,充斥着“文凭上墨迹未干就赚了数百万”的年轻人。

罗伯特一毕业,就在莱登伯格证券公司(Ladenburg Thalmann)找到了第一份工作。

IMG_7211.JPG

(基塞尔一家从左到右:简/罗伯特/威廉/伊莱恩/安德鲁)


1987年,罗伯特在加勒比海的一个裸体海滩(另说是单身游轮)上,认识了一个名叫南希·基申(Nancy Keeshin)的女招待。据罗伯特父亲说,在此之前,罗伯特只和三个女生约会过,恋爱经验并不多。


IMG_7212.JPG
(早年的罗伯特和南希)
南希比罗伯特小一岁(出生于1964年),出生在密歇根,在明尼苏达州长大,父亲开着一家面包房。南希曾梦想成为艺术家,在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一家私立艺术设计学院)学习设计,但只读了两年就辍学了。

南希漂亮性感,有些许艺术气质,是那种在酒吧热舞直到天明的“派对女王”。她对物质极为看重,渴望着光鲜靓丽的享乐生活,或者说,除了炫耀性消费和自我满足之外,她几乎没有其他的人生追求——总而言之,是一位完美的“花瓶妻子”(trophy wife)。

IMG_7213.PNG
(宴会上罗伯特和南希)

南希和母亲的关系很糟糕,心智也不成熟。在描写本案的非虚构作品《永不餍足》(Never Enough)中,作者称她“长期处于青春期状态”(大概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中二病”),自我为中心和自私,属于那种“看到自己的美甲裂开就会失声痛哭”的人。

一些朋友形容她是“会把条条框框(规则/法律/道德)统统掰弯来适应自己”的人,为了达到目的,能够编造出最惊天的谎言。

南希和罗伯特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就搬到罗伯特位于第九大道上的豪华公寓里同居,罗伯特从莱登伯格证券公司辞职,前往纽约大学商学院读研。

按照南希自己的说法,她拥有商科学士学位和设计硕士学位(而不是肄业),但为了帮助罗伯特实现抱负,她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目标。罗伯特读研期间,她每天打三份工(在几家餐馆酒吧做服务员)来支持男友。

这种说法值得商榷,罗伯特家境富庶,还是“家之骄子”,读研之前就已经能够负担得起豪华公寓的租金,即便是辞了职,他也绝非囊空如洗、需要女朋友打工养活自己的人。

即便罗伯特的确需要女友供养,如果南希果真拥有商科学士和设计硕士,那么她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来支持男友(要知道那还是学士和硕士都相对稀有的1980年代末),完全无需辛辛苦苦做服务员赚取时薪。

所以南希这个“我放弃了自己的前程,辛辛苦苦扶持男友读研成才”的说法,很可能颇有水分,目的是想通过强调自己的“付出”,在这段典型的男强女弱的感情里,获得一种“门当户对”的平等感。

1989年,在罗伯特的母亲去世六个月后,他就和南希在纽约东河游艇俱乐部结婚。罗伯特的父亲后来称,这是因为罗伯特什么都听南希的,他不敢违背南希想要在这时候结婚的意愿。

IMG_7214.JPG

(南希和罗伯特结婚照)


1990年,罗伯特取得硕士学位,进入拉扎德(Lazard Freres)国际银行工作。他虽然欠缺经验和推销技巧,但他在不良债务领域,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换句话说,罗伯特是个擅长“从失败中赚钱”的天才。

和罗伯特相比,哥哥安德鲁的事业没那么光鲜,但也发展得不错。1992年,安德鲁和前滑雪运动员兼白富美海莉·沃尔夫(Hayley Wolff)结婚,创办了自己的房地产公司“Hanrock”(由海莉、安德鲁、罗伯特姓名组成),罗伯特也投资了50万美元以示支持(这时他在拉扎德国际银行才刚刚工作两年)。

IMG_7215.JPG
(海莉·沃尔夫)

在某种程度上,罗伯特很尊敬哥哥安德鲁,他们先后在佛蒙特州购置了相邻的度假别墅。不过这对兄弟并不亲密,南希与安德鲁夫妇以及公公威廉都相处不好。而且这对兄弟的理财观念也截然不同,安德鲁属于冲动挥霍型,罗伯特则精打细算(当然是精英水准的节俭)。

安德鲁和罗伯特的母亲伊莱恩病逝(1989年)后,他们的父亲威廉就搬到了佛罗里达州居住,和两个儿子都不亲近,还严苛地比较自己的两个儿媳(南希是他看不上的那个)。即使是被他视为“完美儿子”的罗伯特,也和他颇有隔阂。罗伯特更喜欢南希的父亲、自己的岳父艾拉(Ira)。

1996年,罗伯特被高盛投资公司挖走,1997年,他被调到香港分部,南希和两个孩子随他一道移居香港(他们在香港生了小儿子瑞斯)。也是在那一年,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擅长从债务和损失中盈利的罗伯特,一下子赚得盆满钵溢。

IMG_7216.PNG
(南希和罗伯特)

几年之后,罗伯特又跳槽到美林证券公司,他和妻儿住在香港地势最高的豪宅阳明山庄,俯视着维多利亚港湾的璀璨灯火,过着远离尘嚣的奢华生活。


在外人看来,年轻有为的罗伯特和美貌活跃的南希,仿佛是“地球上最完美的夫妻”,然而在光鲜之下,早已生出了危险的裂痕。


IMG_7217.JPG

(阳明山庄会所室内的罗马游泳池)


IMG_7218.PNG
裂痕

金融行业的工作压力和强度极大,罗伯特总是工作得很晚(一天十几个小时),经常频繁地出差。孩子们有保姆照顾,家务有女仆们打理,除了慈善活动,南希的大部分日常,就是去精品店里买买买。

后来根据美国私家侦查的报告,南希的房子堆满卡地亚、香奈儿、LV、普拉达等名牌,即使只是光顾小镇,她也必定会去逛珠宝店。她有时还会花5000港币做头发。

罗伯特似乎永远有赚不完的钱,南希似乎永远有买不完的东西,但再多的东西,也填补不了她内心的空虚。

IMG_7219.JPG

(左/罗伯特,右/南希)

和侨民太太们在一起时,南希最喜欢说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自己在美国的“事业”(为了罗伯特牺牲的工作),另一个就是大肆夸耀自己和罗伯特的性生活(细致到让听者尴尬的程度)。

然而,一个人每每极力自夸的东西,往往恰恰正是他/她渴求却欠缺的。在给一位美国朋友的一封邮件中,南希将自己和罗伯特的关系形容为“伪装成宇宙中最好的婚姻的骗局”。

2003年春天,为了躲避SARS疫情,南希带着3个孩子回到佛蒙特州的度假别墅暂住,罗伯特仍然留在香港。

南希为别墅订购了一套豪华家庭影院,并和前来安装电视的迈克尔·德尔·普里奥雷(Michael Del Priore)谈起了婚外恋。

迈克尔·德尔·普里奥雷是佛蒙特州本地人,长相“粗犷英俊”(各大报纸的说法),离过两次婚,居住在拖车里。迈克尔的哥哥兰斯(Lance)经营一家电器公司,基塞尔一家是这家公司的老主顾,迈克尔则给自己的哥哥打工。


IMG_7220.JPG

(迈克尔·德尔·普里奥雷)


南希给迈克尔买了好几样昂贵的珠宝,其中包括一只价值50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8000美元左右)的腕表,迈克尔也毫不掩饰地大肆炫耀。

他还领着南希去了当地的文身店,一直被丈夫严禁文身的南希,在肩膀上文上了孩子们的中文名字。

远在香港的罗伯特,很快就发现了端倪。2003年6月,他委托纽约一家调查公司,搜集南希的出轨证据,私家侦探很快就找到了南希的出轨对象,但没能拍到两人的暧昧照片或者视频(能用作呈堂证据的那种)。

罗伯特告诉私家侦探,他担心自己的妻子会离开他,并把孩子也一并带走。他甚至还表示,考虑由自己出钱,把南希的情人也“搬运”到香港,好让两人的婚姻能够维持下去。

不过,罗伯特显然没有施行这个“三人行”计划。2003年7月末,南希带着孩子们回到香港,罗伯特从来没有质问过妻子的婚外情,只是经常有意无意地询问她回国期间的事宜。

回到香港后,南希依旧和情人迈克尔偷偷保持着频繁的联系。2003年8月3日,罗伯特前往纽约进行了一个背部手术,南希也陪同前往。但在罗伯特手术期间,南希却偷偷跑去中央公园,和迈克尔私会了一个半小时。

之后两人也电话和邮件往来不断,9月份两人就通话了52次,10月份多达106次,南希还用自己的私房钱(南希原来有5张信用卡,回香港后,罗伯特停掉了其中4张)买了手机,防止丈夫从电话账单上发现端倪。

但南希不知道的是,她和孩子们一回香港,罗伯特就在家庭电脑上安装了间谍软件,用来监视妻子的收发邮件和网络搜索内容(全部会备份给罗伯特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罗伯特也一直和纽约的私家侦探保持着联系,2003年8月23日,私家侦探接到了他的电话。罗伯特听起来似乎非常沮丧,说自己的威士忌“味道不对劲”,喝了之后“头晕目眩”,怀疑是南希下了毒。

私家侦探立即建议罗伯特对威士忌进行样本分析,同时去医院进行中毒检测,有必要就联系警方。但是罗伯特称“对自己怀疑妻子感到内疚”,虽然私家侦探敦促了几次,但罗伯特始终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另一方面,间谍软件也不断地将南希的邮件内容和网络搜索结果“汇报”给罗伯特,南希对情人的热情有增无减,火辣露骨的邮件一封接着一封。

另一方面,她的网络搜索内容也越来越诡异,开始出现“安眠药”、“用药过量”、“诱发心脏病的药物”这样的关键词

2003年10月底,南希去了好几家医院,通过谎报自己的“病情”(失眠或者精神问题),在一周内得到了五份处方药,一共包括:

10片罗眠乐(著名的“约会迷奸药”,是一种强效安眠药,通常会引发顺行性遗忘);

20片右丙氧芬(治疗轻度疼痛的止痛药,并有局部麻醉作用);

少量安定文(治疗焦虑和失眠的镇静剂);

少量阿米替林(治疗抑郁和偏头痛的止痛药);

少量思诺思(安眠药)。

显然,南希在策划着什么,结局也注定不会多么美好。


IMG_7221.PNG

致命粉红奶昔

2003年11月2日这天,似乎一切如常。

上午9点,南希开着奔驰去犹太联合教会(United Jewish Congregation)参加周日礼拜(南希和罗伯特都是犹太人),罗伯特则带着三个孩子分头前来。

上午11点,南希离开教堂,她先是开车送大女儿伊莱恩去参加朋友的生日派对,之后开车回家。

IMG_7222.JPG
(罗伯特和大女儿伊莱恩)

其实早在10月末,罗伯特的同事和同行们,就已经听说他打算离婚,并考虑争取孩子们的抚养权,离婚理由是南希的“不忠”。罗伯特还告诉自己的同事兼密友大卫(David Noh),他将在11月2日下午和妻子讨论离婚事宜。

不过南希似乎对此还一无所知。她后来自称,直到那天回家之后,她查阅邮箱时,发现了一封离婚律师的邮件(罗伯特的律师发错了邮箱,本该发到他美林的企业邮箱里)。

大约在下午2点30分,罗伯特带着二女儿琼(June)和小儿子瑞斯(Reis)回到家。

2点45分,一位名叫坦泽(Andrew Tanzer)的男邻居,领着自己7岁的女儿丽娅(Leah)来找琼,两个小姑娘在罗伯特家一起玩耍,坦泽则和罗伯特在客厅聊天。

坦泽回忆说,他当时就觉得有点奇怪,一向活跃热情的南希,并没有出来招呼自己。

大约45分钟后,坦泽准备离开,并询问是否可以给他一杯水喝?两个小姑娘应声去了厨房,结果拿来了两个装着奶昔的高脚杯,分别递给了自己的父亲。

奶昔是粉红色的,似乎是草莓口味,味道相当浓重和甜腻,混合着香蕉和碎饼干。

这时南希从厨房里探出头来,告诉坦泽这是用“秘密配方”制成的万圣节奶昔。坦泽一方面急着离开,一方面也不忍心拂了女儿的好意,于是一口气喝光了奶昔,罗伯特也是如此。

IMG_7223.PNG
(大概是这种样子)
坦泽和女儿一回到公寓,他的妻子就注意到丈夫的脸异常红润,没过多久,坦泽就躺在沙发上睡着了。妻子试图将他叫醒,但无论是拍打他的脸,还是冲他大喊大叫,坦泽依旧酣睡如故。

直到将近晚饭时间,坦泽才终于醒来,但他一直觉得“疲劳”,吃饭时不停地打瞌睡,吃过晚饭,坦泽冲进厨房,吃掉了整整三大桶冰淇淋,表现得像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婴儿”(他妻子的形容)。等到第二天早上,坦泽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仿佛经历了一场失忆。

坦泽离开后不久,罗伯特带着儿子瑞斯去了楼下的游戏室,在那里他同事大卫打了10分钟左右的电话。

大卫记得,罗伯特的声音听起来疲惫而浑浊,似乎“心不在焉”,他们本来在谈论房地产,结果罗伯特却突然转跳到了出口市场。

20分钟后,南希派女仆去叫罗伯特和儿子回公寓(那天晚些时候,3个孩子都因为有活动离开了公寓),回去的路上,有人在停车场见到了领着儿子回家的罗伯特。

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活着时被人看到。

第二天(11月3日),南希取消了所有的约会,并在给朋友的邮件中写道:

“我丈夫身体不太好,我需要照顾他,再联系。”

对丈夫的同事,南希则声称罗伯特周日(11月2日)就离开了家,自己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她又给远在芝加哥的父亲艾拉打了个电话,声称自己被罗伯特打得很惨……

为了应付不同的人,南希至少炮制了4-5个版本的故事。

南希吩咐女仆们不许进入主卧室,接着派一个女仆去拿胶带,另一个女仆去买尼龙绳。

南希自己也开始疯狂购物,其中包括一些包装盒和在Tequila Kola家具店订购的一块价值不菲的地毯。

11月4日这天,南希给情人迈克尔打了6通电话,并去看了医生,声称自己“全身都疼”,但她的医生在事后作证说,南希的“疼痛”非常夸大其词。

11月5日下午,南希找来了公寓的维修人员,让他们把一些东西搬进地下室新租的储藏室里,包括几只箱子和一块卷起来的旧地毯(新买的地毯用来替换这块旧的)。

4岁的瑞斯为维修人员们开了门,维修人员回忆,地毯很沉,散发着鱼腥味。

IMG_7224.JPG

(储藏室的地板)


这期间南希每天都和情人迈克尔通话,并购买了飞往旧金山的机票。

另一方面,罗伯特的同事们一直联系不上他,大卫先询问了香港几乎各家酒店(他知道罗伯特要和妻子谈离婚,推测他会离家外住),一无所获之后,于11月6日向警方提交了一份失踪人口报告。

罗伯特在香港是有头有脸的侨民精英,警方立即采取了行动。11月6日午夜时分,全副武装的警察冲进了阳明山庄,在南希新租的那间地下储藏室里,他们发现了裹在地毯里的罗伯特的尸体。

在几只储物箱里,警方发现了一尊8磅重的小雕像,这尊雕像是南希的外祖母留给她的“传家宝”,法医在雕像上,检测出了大量脑浆。

在罗伯特的体内,还检测出了至少4种镇静药物(基本上就是南希搜集的那些处方药)。

法医推测,11月2日下午,罗伯特喝下的那杯粉红色奶昔,是一杯“药物鸡尾酒”,晚些时候药力发作,他变得神志不清或者沉睡不醒。南希于是用那尊小雕像猛敲罗伯特的头,她一共敲击了五次,击击致命。

在这之后,南希把罗伯特的尸体卷进主卧的地毯里,用尼龙绳将地毯捆绑结实,之后她和尸体一起睡了两天。直到第三天新地毯到货上门,她才叫来公寓的维修人员,把地毯和凶器(小雕像)搬进储藏室里。

IMG_7225.JPG

(主卧中的血迹)

消息一出,“奶昔谋杀案”立即成了街头巷尾的热点话题,罗伯特代表的侨民精英,在香港一直都仿佛是高人一等、遥不可及的存在,这起案子给了香港百姓一个窥视“人上人”生活的窗口,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八卦热忱。


IMG_7226.PNG

南希的说辞

随着案件的审理,披露的相关细节,一个比一个劲爆。

南希杀夫这件事本身毋庸置疑,然而南希却声称,自己一直以来都遭受着罗伯特身体和精神上的虐待,杀人完全是处于自卫。

南希在法庭上声泪俱下地自述,罗伯特是个吸毒成瘾、酗酒、家暴的“工作狂恶魔”。

在她生完第一个孩子之后,罗伯特就嫌弃她身材走形,强迫她进行肛交,她成了丈夫淫威之下的性奴。

她还说罗伯特出差时会找男妓,经常观看同志主题的A片。

她承认自己的婚外情,但声称情人迈克尔只是“暴风雨中的一个避风港”,甚至表示自己仍旧爱着丈夫。

IMG_7227.JPG

(案发后南希改变了自己的发色和发型)

按照南希的说法,11月2日这天,罗伯特一如既往地强迫她进行肛交,并用棒球棍毒打她,南希为了生存,不得不拿起一尊小雕像进行反抗,这才“失手”杀死了罗伯特。

但物证方面,南希的说辞也完全站不住脚。

尸检结果明确显示罗伯特生前摄入了若干镇静药物,邻居坦泽也是活生生的“证据”。

但南希坚称,自己从来没在奶昔中下过药。她表示自己之所以进行那些网络搜索和收集处方药,是因为再也无法忍受丈夫对自己的虐待,所以想要偷偷自尽。

按照她的说法,自己为了自卫,用小雕像和拿着棒球棍的丈夫进行了英勇搏斗。

然而警方的物证专家,却没有在棒球棍上检测出任何的金属物质(也就是说小雕像和棒球棍根本没有接触过)以及罗伯特的DNA。

另外南希声称,罗伯特长期对自己实施肢体暴力和强迫肛交,严重到了遍体鳞伤和流血如注的程度,但她没有任何相关的就医记录或者警方记录,来佐证这番说辞(当然这不一定表明南希一定没有受过虐待)。

只有在案发后11月4日这天,南希去看了医生,但也只是声称自己“全身都疼”(医生认为她夸大其词)——南希的解释是,自己为此感到羞耻,所以不好意思提起。

南希还宣称,罗伯特对孩子们也很暴力,并指控他曾经打断了女儿琼的手臂。

然而他家的女仆却作证说,琼的手臂是因为玩耍时自己意外摔断的,罗伯特则一向对孩子们十分关心和爱护。

关于罗伯特吸食可卡因的指控,也遭到了罗伯特亲友们愤怒地一致反驳。

罗伯特的第一任女友卡洛在看到报道后,在网上发言维护罗伯特。她称当年由于罗伯特太优秀,她和他约会时遭到了其他女生集体的嫉妒和排挤,称他为“世界上最棒的男人”。


IMG_7228.JPG
(罗伯特和第一个女友Carol在1981年的高中毕业舞会)


不过物证专家的确在罗伯特的电脑上,发现了肛交的相关搜索(“anal sex in Taiwan”),以及同志主题A片浏览记录(但同样有“三陪女性服务”网站和异性取向的A片)。

另外,南希的许多证词本身就相互矛盾。

比如她一会儿声称自己从未考虑过离婚,一会儿说自己不堪忍受丈夫的暴虐,多次提出过离婚但丈夫拒绝;

她一会儿将香港形容成“肮脏的城市”,自己身在此处孤寂难忍,之后又说“香港是我的家,我从未想过要离开”……

而一旦涉及关键性质的问题(比如杀夫之后的处理或是和情人迈克尔的通话内容),她就称自己处于震惊后的失忆状态,一律记不起来。

IMG_7229.JPG

(罗伯特)

南希的自辩不堪一击,控方认为,南希的动机就是金钱。她想独占丈夫的遗产,不想经历“糟糕麻烦”的离婚,于是“摆脱”丈夫,就成了最容易、对她来说损失最小的选项。

2005年9月,南希的谋杀罪成立,她被判处终身监禁,何时可以申请假释未定

 楼主| 发表于 2022-11-6 0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MG_7230.PNG

争夺遗产闹剧

罗伯特死后,他的遗产高达1800万美元,他当时的遗嘱和保险受益人都是南希。

因为南希锒铛入狱,三个孩子的归属就成了一个大问题,他们中最大的伊莱恩不过9岁,最小的瑞斯只有4岁,每个孩子都有500万美元的遗产。

罗伯特的父亲威廉、妹妹简,南希的母亲珍、父亲艾拉(他和珍早已离婚,正和第三任妻子一起生活)、南希的同父异母弟弟布鲁克(他的母亲是艾拉的第二任妻子)等人,都纷纷来到了香港。

虽然罗伯特惨死、南希入狱,三个年幼的孩子无家可归,但他们在媒体的镜头下,却每每流露出灿烂的笑容。

IMG_7231.JPG

罗伯特的父亲威廉(右)

由于岳父艾拉被指定为罗伯特遗嘱的执行人,所以从法律上讲,他现在成了三个孩子第一顺位的遗产监管人(管理三个孩子的财产,等他们成年继承)。

罗伯特的父亲威廉对此极为愤怒,认为这是罗伯特为了“讨好”南希才“被迫”写上了艾拉的名字(而不是他自己)。

艾拉则振振有词地声称自己和女婿罗伯特“亲如父子”,罗伯特这样做完全是因为喜欢和认同自己,他和威廉彼此仇视指责,对三个孩子的监管权问题激烈地争吵不休。

不过,最终他们还是暂时达成了一致:艾拉会暂时抚养三个孩子,将来再商量一个“对双方都有益处”的解决方案。

IMG_7232.JPG

南希的父亲艾拉(中)和弟弟布鲁克(右)/2011年南希再审期间


就这样,艾拉带着三个孩子离开香港,其他人也陆续返回。只有南希的母亲珍留了下来,整个审判过程中都一直陪在女儿身边。

IMG_7233.JPG
(南希和母亲珍)

然而仅仅过了一个月,艾拉就觉得自己“无力承受”,把三个外孙丢给自己年仅24岁、还在医学院上学的儿子布鲁克抚养,还理直气壮地宣称:“好多24岁的人都养孩子的。”

得知这件事的威廉怒火中烧,他认为这是南希的家人故意报复,决定“拯救”自己的孙子孙女。

他威胁布鲁克,如果他不放弃抚养权,就要让艾拉破产、吊销布鲁克未来的行医资格、并毁掉他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

就在两家再度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罗伯特的哥哥安德鲁,以救世主的姿态出现了。

他开着租来的私人直升机(花销记到罗伯特遗产的账下),风风光光地将孩子们接到了自己位于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Greenwich)的豪宅里,然后将抚养他们(以及自己的2个孩子)的任务,完全甩手丢给了自己的妻子海莉。

IMG_7234.JPG

(安德鲁)

罗伯特的死让安德鲁深感“人生无常”,开始变本加厉地及时行乐(虽然他之前就很奢侈)。他派对狂欢、吸毒、酗酒、出轨滥交,并且疯狂购物。

他有一艘80英尺(24米)长、价值280万美元的拉兹拉游艇,至少14辆收藏款复古车,其中一辆1957年的奔驰,就价值42万美元。

安德鲁每月可以从罗伯特的遗产中提出8000美元,仅仅用于孩子们的“生活费”(学费之类的大头不算)。

为了让罗伯特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温暖”,安德鲁把餐厅和卧室全部翻新,总共花费17万美元,花销也全部记到罗伯特遗产的账下(安德鲁还为自己收取了30%的“辛苦费”)。

另一方面,海莉要独自一人抚养5个孩子(当然也有保姆女仆之类的人帮忙),安德鲁则享受着“好哥哥”的美名,和情妇们在豪华餐厅吃喝玩乐,一边称为5个孩子打理生活的海莉为“总是管我要钱的婊子”。

2004年夏天,海莉最终忍无可忍,决定和安德鲁离婚。她在2005年初正式向法院递交了离婚申请,海莉带走了自己的两个孩子,把罗伯特的三个孩子暂时交给了罗伯特的妹妹简。


失去了监管权也意味着安德鲁不再能从罗伯特的遗产中支取经费。安德鲁愤怒地打电话给妹妹,认为她“背后算计”自己,并坚决要让罗伯特的三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绝不放弃自己的监管权。

他对打算离开自己的海莉同样怒火中烧,甚至宣称离婚之后,要让海莉支付自己“赡养费”。

不过对安德鲁来说,此时有比离婚和被妹妹夺走监管权更让他头痛的事。

2005年7月夏天,FBI开始调查安德鲁,他被控在三个州进行诈骗。此时人们才赫然发现,安德鲁那个看似生意兴隆的房地产公司“Hanrock”,只不过是建造在华丽谎言之上的空中楼阁,是一场“拆东墙补西墙”的庞氏骗局。

IMG_7235.JPG

(安德鲁被FBI调查)


2005年9月,简向纽约法庭递交了更改监管权申请,并联系了一位《纽约时报》的记者,曝光了哥哥安德鲁和(前)嫂子海莉的许多隐私(在舆论上先声夺人),为了罗伯特的三个孩子(以及他的巨额遗产),一家人再度大打出手。

南希的父亲艾拉也重新站队,全力支持安德鲁,还声称:“就算安德鲁马上就会进监狱,你也不能说他们家的环境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吧!”。

远在香港的南希(她此时刚刚被判处终身监禁)也写来了一封长达5页的请愿信,虽然她一直讨厌海莉,但却对她极尽溢美之词,还是希望她能抚养。

她恳求法官不要将孩子判给简,因为她“就是冲着遗产去的”。

不过这些“抗议”都是徒劳的,就像一位律师(这场听证会至少有七位律师出席,三个孩子各有一个律师,诉讼费和律师费都记在罗伯特遗产的账上)所说,安德鲁即将进监狱,海莉准备离婚,并坚决不愿再接手,三个孩子也只能归简抚养。

2006年3月末,安德鲁对诈骗指控供认不讳,作为签署认罪协议的交换条件,他将面临8-10年的监禁,并将作为污点证人出庭作证(安德鲁还涉及为其他组织洗钱之类的犯罪活动)。

然而就在出庭前几天(4月1日),几个搬家工人发现了安德鲁的尸体,他被绑住了双手双脚,被刺死在自家的地下室里。

因为安德鲁的“仇人”实在太多,警方的调查一度陷入了困局。直到2008 年3月,警方才锁定了嫌疑人,逮捕了安德鲁的前司机卡洛斯·特鲁希略(Carlos Trujillo)和其堂弟伦纳德·特鲁希略(Leonard Trujillo)。

警方的理论是,卡洛斯和伦纳德曾参与过洗钱活动,他们害怕安德鲁将自己供出,因此抢先杀人灭口。不过这个理论并不令陪审团信服,最终卡洛斯被判处6年徒刑,随后被驱逐回哥伦比亚,伦纳德则以过失杀人罪被判处20年徒刑。

IMG_7236.JPG

(左卡洛斯/右伦德纳)


很多人仍对安德鲁的死存有疑惑,对它的各种“内情”也众说纷纭,不过那毕竟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安德鲁的葬礼在故乡新泽西州举行,和弟弟罗伯特埋葬在一起,参加葬礼的人寥寥无几,他那些花天酒地的“朋友”和“女朋友”们无一人出席。

2010年,南希以法律错误为由上诉要求重审,2011年3月25日,她再次被判谋杀丈夫罪名成立,刑期不变。

南希目前在香港大榄女惩教所 (TLCW)服刑,仍然坚持认为自己是一个“受害者”。


IMG_7237.PNG

难解的真相

(这部分仅为个人观点)

轰动一时“奶昔谋杀案”,至此尘埃落定,但这起案子中,仍然有很多地方非常蹊跷,其中最奇怪的地方恐怕就是:

为什么头脑精明、对妻子的举动密切监控的罗伯特,明明知道妻子谋划着危险的“下毒计划”,却既不听从私家侦探的建议化验和报警,也不听从离婚律师的建议,更改遗嘱和保险的受益人呢?

虽然罗伯特告诉私家侦探,南希的外遇令自己“伤心欲绝”,但他的所作所为——不动声色地监视取证、长达数月隐忍不发,似乎不太符合一个肝肠寸断的丈夫的模样。

其实早在南希出轨之前,两人的婚姻就已名存实亡。罗伯特的妹妹简回忆,2002年的家庭聚会时,嫂子南希就“从不和哥哥对视”;

2003年年初,罗伯特和南希前往澳大利亚探望朋友,朋友也一致察觉到,这段婚姻已经走到了尽头。2003年6月,罗伯特联系上了一位老朋友,给他发了几张家庭照,里面也根本没有南希……

当然,罗伯特也曾向朋友们表达过对南希出轨的愤怒,但他的愤怒点,并不在于妻子对自己情感上的背叛,而是“一想到他们在我的孩子们睡觉时胡搞,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他还曾向同事兼密友大卫•诺抱怨,小儿子瑞斯最近脾气很坏,因为南希经常和情人煲电话粥,忽略了管教孩子。


所以真正让罗伯特决议离婚的,是南希心不在焉,不能再履行自己为人母的职责这一点(用他的话来说,“已经成了一个坏母亲”),这个“黑暗、自恋的女人”(他对朋友们的形容),已经无法达成花瓶太太的KPI,必须被“裁员”了。

在法庭陈述时,南希曾经哭诉,自己曾经多次提出过离婚,但都被罗伯特一口否决了,因为罗伯特告诉她:“你没有资格提离婚,我说离婚才离婚。”

虽然我对南希“早就多次提出离婚”这一说法非常怀疑,但罗伯特这句“你没有资格提离婚,我说离婚才离婚”,却可信度很高。

这场男强女弱的婚姻里,罗伯特应该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他在死前几个月的行为,其实是一个决意离开的掌控者,在从容不迫、步步为营地在筹划着结束这场婚姻——他搜集南希的出轨证据、咨询律师、知会自己的同行和朋友……

而这一切,都是在南希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11月2日他和妻子“讨论”离婚事宜,其实更像是“通知”,他只是向南希宣布离婚的“既成事实”(包括财产的分配和抚养权)。

IMG_7238.PNG

(曾经看似幸福的家庭)

所以罗伯特对南希种种潜在的危险行为“视而不见”,就很难用“爱令人盲目”的姑息软弱,或是为了维持婚姻的隐忍来解释。

从南希的网络搜索内容(“安眠药”、“用药过量”、“诱发心脏病的药物”)来看,她在使用镇静剂类药物方面,显然一窍不通。而且她在2003年10月末才获得5份处方药,但早在2003年8月23日,罗伯特就告诉自己的私家侦探,自己的酒里疑似被妻子投了毒。

所以2003年10月之前,手上没有药物的南希,是如何给丈夫下毒的?

南希在法庭上对这个问题言语支吾,她说自己曾经在回美国度假的时候,偷偷把丈夫的“思诺思”(安眠药)放在威士忌里,希望他“不会对孩子们那么咄咄逼人”(暗示丈夫对孩子们家暴)。

至于在香港的时候,她是否尝试过同样的事情,南希的回答是“好像有过,但我后来把下了药的酒倒掉了”。

这个回答当然很拙劣,真实的情况大概是,在回美国度假的时候,南希曾经可能因为争吵等原因,报复性地偷偷给丈夫的酒里“加料”。

8月末在香港的这次“投毒事件”,和之前在美国的也是同样的性质,她放在罗伯特酒中的药,也只能是他自己的“思诺思”(按照她的供词来说,就是“好像尝试过和之前同样的事”)。

我猜测情况可能是这样:南希回到香港之后,罗伯特对她进行了“经济制裁”,5张信用卡停掉了4张。自我为中心又极度物质的南希,极度愤怒,便像从前那样故技重施。

然而严密注视她一举一动的罗伯特,轻易就发现了南希的行为(毕竟是用他的药给他的酒“下毒”)。

下药未遂和搜索内容这两件事,或许是精于博弈的罗伯特隐藏的“王牌”。罗伯特想以南希的不忠(有各种证据和记录)迫使妻子离婚,无条件同意自己关于财产和抚养权的全部决定。

如果南希“顽固不化”,那么罗伯特可能就会抛出南希的“犯罪证据”(并且有纽约的“专业人士”作为证人):

不想离婚(同意我的财产/抚养权分配)是吧?那我就把你送进监狱。

当然这些证据只能算是一种“筹码”,我也不认为罗伯特真的想要把南希送进监狱,他只是想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婚。

至于不更改遗嘱和保险受益人,一方面可能是避免南希起疑(他正处于秘密搜集她出轨证据的阶段),一方面可能是罗伯特觉得自己掌控一切,真心没有感觉到任何危险。

IMG_7239.JPG
(改编自基塞尔一家经历的电影《The Two Mr. Kissels》)

我们再看南希这期间的行为。

虽然在庭审期间,控方将南希的杀夫罪行称之为“冷血的谋杀”,她的种种举动(网络搜索、搜集处方药)也的确表明她在“预谋”着一场谋杀,但我想说的是,南希的种种行为,其实从头至尾都带有明显的冲动和情绪化性质,其实更接近于一场“久怀杀意的激情杀人”。

就像上文我们分析的那样,南希是一个极度自我、人格和情绪上都很不成熟,为了自己的欲望,会对规则都不管不顾的人。

这样的性格其实更接近于一个被惯坏了的孩子,无法接受指责和面对现实,宁愿用最荒诞不稽的谎言去掩饰,也很容易因为愤怒或者恐惧,做出极端的、冲动的、毁灭性的不明智举动。

8月末的那次“投毒未遂”后,南希才开始在网络上搜索“诱发心脏病的药物”这样的下毒基本常识(但比较“具体”的搜索发生在10月末),然后通过谎报病情搜集药品。

所以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才应该是南希的“构思”时期,大概直到此时,她的头脑中才有了想要杀死丈夫的明确“计划”。

那么南希的情人迈克尔,在这期间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庭审期间,控方将迈克尔形容为这场谋杀中的“默许和鼓励者”,罗伯特的亲属更是认定迈克尔才是幕后主谋。

安德鲁打电话给迈克尔的哥哥兰斯,痛骂“你弟弟杀了我弟弟”,威廉更是对记者们言之凿凿地宣称:“南希的所有计划和说辞,肯定都是迈克尔·德尔·普里奥雷教的(她绝对没有这个脑子)”。

然而,整个审判期间,南希的这位情人,从来没有受审(似乎也没有接受过调查),不仅如此,控辩双方甚至没有任何一方提出让他出庭作证。这也可以说明,起码没有任何的实质证据,能够证明他牵涉其中。

南希在法庭上,将自己和迈克尔的婚外情讲述得堪比文艺言情电影(迈克尔发现她被丈夫虐待,对她由怜生爱,她则因为迈克尔对自己的怜惜,由友谊“自然而然”地发展为恋情)。

但根据迈克尔的哥哥兰斯所说,弟弟或许是因为贪图物质利益和“我睡了千万富翁的老婆”的成就感才追求南希的。

迈克尔因为这桩婚外情而洋洋自得,即使是哥哥兰斯苦口婆心地劝告他赶快结束这段不伦之恋,迈克尔却认定南希是自己的“金矿”,甚至为此兄弟反目。

IMG_7240.JPG
(南希和情人私会被偷拍)

按照搜索内容(“用药过量”、“诱发心脏病的药物”)推测,南希的思路,应该是造成一个罗伯特不慎服药过量的假象,但她手中的这些药物,没有一份是致死量(5份混合在一起也没有致死)。

所以按照南希的计划,之后可能还会有更多次的“就医”,直到积攒够足够的药量。

然而南希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丈夫早已“抢先一步”,打算将自己从这段婚姻中“开除”。

我们再回顾一下11月2日这天的时间线:

参加周日礼拜的时候,南希和罗伯特都仿佛一切如常,很多证人也表示南希表现得和往常一样活跃健谈。离开教堂后,南希先回了家,结果发现了罗伯特离婚律师的邮件。

下午2点30分,罗伯特才带着孩子回家,15分钟之后,邻居坦泽就领着女儿前来,南希则一反常态地躲在厨房里。

在这15分钟里,南希也许激烈地质问罗伯特,为什么你会有离婚律师的邮件?而罗伯特则在此时实施“和妻子讨论离婚事宜”的计划,可能“通知”她,自己打算离婚,接着将南希所有的“把柄”,全部抖落出来,不容反驳地告诉南希,自己对财产和抚养权的安排。

这时坦泽带着女儿其前来,罗伯特前去招呼邻居,将南希一人丢在厨房里。

南希则完全目瞪口呆,等到她终于缓过神来,一下子怒气填胸,咬牙切齿。这里的情感应该很复杂,有“你竟然抛弃我”的怨恨受伤、婚外情被勘破的恼羞成怒、“你耍我算计我”的愤恨……

所有这些情感,和婚姻里积累已久的嫌隙以及早已萌生的杀意混杂在一起,“气疯了”的南希,不再管什么“计划”、会不会留下证据(邻居坦泽无疑就会是活生生的“证据”),她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让丈夫去死。

于是南希把手上所有的药全部放在奶昔里,她很可能并不确定这杯“药物鸡尾酒”的最终效果是什么,是会致死还是昏迷?

但为了确保罗伯特一定会喝下一杯,她不能阻止坦泽喝。这大概也是罗伯特没有疑虑就喝下奶昔的原因,他应该没想到南希会这么疯狂。

这些药物没能“药死”罗伯特,于是南希举起外祖母留给她的“传家宝”(凶器的选择也显然是即兴的),带着无尽的恨意和怒气,狠狠打击想要“抛弃”她的丈夫的头,一共五下,击击致命。

罗伯特死后,南希渐渐冷静下来,这时她才开始惊慌失措,因为她完全没想过该如何“处理”这场谋杀。

迈克尔的哥哥兰斯回忆,大概在案发后不久,迈克尔曾经惊慌失措地给他打了一个电话,并告诉他“南希告诉我,罗伯特把她打得可惨了!”

迈克尔显然被吓得不轻,他完全没有想过,这段“天降好运”的婚外恋,会是这样的剧情走向,但此时他已经被“套牢”了,所以只能帮助南希“处理后事”。

两人在案发后频繁地、高密度的通话(如果是筹划好的作案同谋,应该谨慎地避免联系),以及南希让女仆买胶带绳子、自己跑去订购地毯、杀夫后才去租赁储藏室等种种细节,也都表明这场案件的“临时性”。

因为之前设想的“服用安眠药过量致死”完全用不上,她只能仓促地炮制出一个“自卫杀人”的说辞,并且试图“佐证”,于是南希在11月4日这天假装去看医生(“证明”自己遭受了罗伯特的毒打),但她又不敢让医生具体诊治(因为根本没有伤),只好含糊地声称自己“全身都疼”。

因为是慌乱间临时构思出来的版本,很容易漏洞百出,所以南希的证词前后矛盾、不堪一击。

罗伯特的尸体被发现后,迈克尔立即吓得躲了起来,不过除了记者之外,并没有什么人找他。

不久之后,他就另觅新人,和一个名叫特蕾西的开着奔驰的女人同居。

南希却似乎对迈克尔余情未了,2006年的春天和夏天(此时南希已经被判终身监禁开始服刑),迈克尔每天都会收到从香港大榄女惩教所寄来的情意绵绵的情书,最终他不得不给香港大榄女惩教写信,表示自己一概拒收。

南希的情书都很冗长,写满了纸张的反正面,畅想的都是自己“自由”后和迈克尔的“美满生活”。(她最近的一次申请假释,在2018年被驳回)

“美满生活”的内容倒是千篇一律:晚饭之后,两人一起亲密地洗碗,之后再缠绵到床上,想象中的迈克尔会对南希深情呢喃:

“我永远不会离开你的,小宝贝…在我的臂弯里你永远都很安全。”

参考资料:
https://nymag.com/news/features/16861/
https://www.investigationdiscovery.com/crimefeed/murder/milkshake-murder-millionaire-banker-robert-kissel-killed-in-hong-kong
https://www.nytimes.com/2007/12/16/books/review/Shacochis-t.html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a/2010/02/100211_hongkong_milkshake_murder
https://pagesix.com/2007/09/08/husband-killers-no-pen-pal/
https://china-underground.com/2015/05/23/the-milkshake-murder/
https://murderpedia.org/female.K/k/kissel-nancy.htm
https://discover.hubpages.com/politics/Nancy-Kissel-Robert
http://www.zonaeuropa.com/20050902_N.htm
https://medium.com/@novak2046/hong-kong-milkshake-murderer-served-her-husband-drug-laced-milkshake-f72d6c8e00b
https://www.cbsnews.com/news/48-hours-mystery-the-murder-of-andrew-kissel/
https://www.wsj.com/articles/SB10001424052748703409904576174301192892030
https://nypost.com/2005/06/09/victim-cyberspied-on-wife/

回复 鲜花 鸡蛋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5:07 AM , Processed in 0.11818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