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1|回复: 0

[影乐之声] 被焚毁、被禁映,如今它终于重回热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7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焚毁、被禁映,如今它终于重回热搜

 王琳 看天下实验室  2022-11-06 06:29 Posted on 北京

IMG_7680.PNG

战争不过是种死因,只是死得更频繁、更多样、更残忍。

撰文 | 王琳

《看天下》杂志原创出品 

战争爆发,镇民们情绪高涨。


街道上,即将奔赴战场的年轻人们意气风发地列队前进,路人们欢呼喝彩,期盼他们早日凯旋归来。


教室里,老师激情澎湃地鼓吹战争的荣耀,煽动他的学生们弃笔从戎。“在国家荣耀面前,个人理想不值一提!”

学生们想象着自己成为英雄,一周攻入巴黎,三个月拿下英国,自此花团锦簇声名远播。在幻想赋予的荣光中,他们举臂握拳,同仇敌忾,拉上朋友三五成群地报名参军。

哪怕心存胆小或犹豫的年轻人,也会被这股压迫性的热情裹挟,因为谁不报名谁就会成为师长、父辈口中的孬种、懦夫。

眼看着这些刚满十八九岁的孩子一批批地被送往前线,踏进坟墓,却始终没有人怀疑,如果战况真如宣传的那般顺利,那为什么战士人手总是不够,为什么没有人能平安归来……

1930年,电影《西线无战事》拿下第三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并获最佳编剧提名,成为当年最大赢家。

IMG_7681.JPG


这是第一部赢得奥斯卡奖的有声战争片,它以震撼的视听在有声电影初期实现革新,以充沛的情感影响着后世无数作品,至今仍被评论界认为是“最伟大的反战电影”。

近百年前,这部电影曾在德国遭禁映,原著小说被纳粹公开焚毁。如今,新版的《西线无战事》再次被翻拍,并将代表德国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IMG_7682.JPG

历史流转,唯有两件事没有改变——《西线无战事》的经典仍未褪色,好战的人类仍未吸取教训。



01

生与死完全是概率事件

年轻士兵们对战争的美好幻想,只需要一颗炮弹就可以彻底粉碎。


这些从温室和课堂里走出来的青年,还没有社会经历、没谈过恋爱,刚开始热爱世界、热爱生活,就掉进了无休无止的地狱。


一颗手榴弹的碎片扎瞎了他们的双眼,一颗高速飞行的子弹射穿了他们的心脏,一颗从天而降的炮弹炸毁了整个战壕。


他们目睹刚刚还在讲笑话的朋友被炸掉了脑袋,看到奔跑的士兵被炸飞了双腿。一个士兵拖着残破的身躯想躲进下一个弹坑,又被不知哪个方向过来的流弹击中了头颅。


有个一等兵,拖着被炸碎的膝盖,徒手爬了两公里。另一个一等兵跑到急救站,手里捧着涌出的肠子。他们看见没有嘴的人、没有下巴的人、没有脸的人……


IMG_7683.PNG


战线推进了几百米,每一米上都躺着数不清的死人……等这边的人牺牲差不多了,对面会发起反攻,战线又退回原处。


几十万的人命,只为了几百米战线的来回推拉。中德法边境的西线堑壕战是一战中最为惨烈的人间地狱,臭名昭著的 “凡尔登绞肉机”就是发生在这里。


1930年版的《西线无战事》诞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虽然是黑白影像,但在好莱坞还没有审查制度的年代,其内容却堪称有史以来的大尺度。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为了还原战争,采用了一位亲历一战者的叙述——一名士兵抓住铁丝网,炮弹爆炸,只剩下一双手牢牢地抓着铁丝网。


IMG_7684.JPG


这样的场面对现在的观众来说仍然震撼,更何况是在1930年,冲击力不言而喻。有人诋毁说这样的镜头“太过戏剧化”,只有亲历战场的人才知道,真实情况远比拍摄出来的更糟糕。


战争宣传语里那些体面的军旅生活、充足的军粮物资,全都是放屁。士兵们在战壕里冻得手脚麻木,饿得只能啃木屑饱腹。这里只有与日俱增的尸体,和行尸走肉般的活人。


小说和电影里都记录了男主角保罗记忆里“最美好的一天”。


这天的伙食特别丰盛,肉汤、香肠、面包都可以吃到饱,连烟都发了双份。大家吃饱喝足,躺在草地上可以睡个像样的觉。


但这份“满足”背后的真相是,昨夜前线遭到惨烈炮击,150人的二连撤回时只剩下80人。军需官不了解情况,还是按150人量准备了伙食。大家是吃掉了死去战友们的份额。


IMG_7685.JPG


战争越是残酷,越显出它本身的荒诞与无意义。


新兵们上前线前要先接受训练,但带他们的教官并非职业军人,而只是比他们早些入伍的邮递员。新兵们一开始不把邮递员当回事,嘻嘻哈哈的,邮递员觉得脸上挂不住,就故意刁难他们,每次训练都让他们在泥地里爬。


他们培养的根本不是军人,而是炮灰。


等真上了战场,这些新兵满面都是惊慌和恐惧。他们连自己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听到指令就往前冲,哪有什么神枪手和单挑王,生与死完全是概率事件。


总会有那么几个幸运儿没有在冲锋路上倒下,那就可以跳进敌人的战壕,目之所及的敌军都能杀则杀。到这一刻,人性已经完全被恐惧支配,只有生的本能在驱动四肢拼尽全力活下去。


这样经历一次、两次,人很快就麻木了,自尊、荣辱都不复存在。新兵迅速成了老兵,年龄没有变化,但心已经衰老得像个快入尘土的老人,眼神里完全没有了光。


这是《西线无战事》的故事,也是原著作者、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亲临一战的真实经历。


02

被焚毁与被驱逐的“战争真相”

1916年,年仅18岁的雷马克从学校直接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就跟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与荒诞。


1929年,一战结束十年后,小说《西线无战事》出版,在全世界引发轰动,成为德国20世纪销售最成功的一本书。


他在书中写到:“我很年轻,才二十岁。我对生命的认识,唯有绝望、死亡、恐惧和联结着痛苦深渊的失控的浅薄。人民沉默、无知、愚蠢、顺从,无辜地互相杀戮。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


IMG_7686.JPG

 1961年,雷马克在写字桌前。图源ICPHOTO


茨威格兴奋地写信给罗曼·罗兰:“德国的国家主义者受到挫折了。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十二个星期内印行了六十万册,还继续往突破百万的数目上蹿,让他们阵脚大乱。这部简洁又真实的书所传达的信息,比和平主义十年宣传所说的还多。”


雷马克和他的小说成了让纳粹政府最焦头烂额的存在。二战爆发前夕,当纳粹政府试图再次挑起战役时,却出现了这么一个人“刺骨地描绘苦难、无聊、战争的无意义,这种露骨的描述让人们相信,这才是真相。”


这“战争的真相”,是直指官方宣传的欺骗,是学校老师的煽动,是战争并不正义,同胞们死得并不光荣。


IMG_7687.JPG


1933年5月,约瑟夫·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德国宣传部长,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国展开焚书活动,对媒体、艺术和信息进行极权控制。他怂恿学生们“把以往的邪恶精神付之一炬” 。


焚书清单中,包括马克思、茨威格、弗洛伊德在内的94名德语作家和37名非德语作家。其中雷马克被“特别照顾”,单独拥有一个专门类型,焚毁理由是“维护关于战备意识的国民教育,打倒那些背叛了一战将士的文学作品” 。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上映后,在所有亲德国家遭到禁映。小部分坚持放映的影院,则遭到了纳粹们投掷臭气弹、砖块、老鼠和蛇的恶劣攻击。


这场风波甚至蔓延到了中国。


1931年,《西线无战事》通过了南京电影检查委员会的审查,在上海、南京等地上映。但很快,德国驻哈尔滨领事向国民党外交部提出禁映请求。考虑到中德关系,中方对影片做了适当删减,才平息了风波。


IMG_7688.JPG


十分讽刺的是,因为《西线无战事》的拍摄经历,保罗的扮演者刘·艾尔斯成为了坚定的和平主义者,并拒绝在二战时服兵役,这却导致他的电影后来在芝加哥一百多家电影院被禁。


最好的反战电影却诞生于虚伪之中,所谓对正义的坚持,或许有时候只是因为没有触及自己的利益。


直到1956年,《西线无战事》才开始能够在德国小范围上映。在距离一战百年后,德国才第一次翻拍了这本德国小说,也就是今年的新版电影。


03

没人喜欢战争,可它仍在继续

《西线无战事》这个名字来自结尾主角保罗的死亡:“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天整个战线是如此的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在雷马克笔下,战场有种荒凉的讽刺,成千上万带着理想与热血奔赴前线的年轻人们,在政客和指挥官的眼中,只如同没有生命的棋子。


人在战争中被彻底异化。从未上过战场的父辈们在酒桌纸上谈兵,铺开地图就敢指点江山。他们嘲笑保罗“你虽然有前线的局部经验,但我们考虑的可是大局!”


这是《西线无战事》动人的地方,它既不是指控,也不是忏悔,更不是一场冒险。它很主观,从亲历者的视角呈现了战争对一个青年的摧残;也因此格外真实,憎恨、怯懦、恐惧、迷茫……各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像尖锐的刺针,一点点把人的精神逼向崩溃。


IMG_7689.JPG


有人在爆炸中崩溃,有人为了口粮争吵,还有人惦记着死去同伴的高档皮靴。后来他穿上靴子,镜头一直跟拍这双鞋——他得意满满地步入战场,跨过战壕,然后被飞弹击中、倒下,镜头仍然定格在鞋子上。一段生命的故事,戛然而止。


也有的人捡回了一条命,但看着自己残缺的身体,又绝望地选择了自杀。


在战场上呆足够久之后,自毁变得比求生更强烈,死去会比活着更轻松。


在老版电影中,有一个段落是保罗回归社会,他本以为自己会很欣喜,却发现自己已经完全无法融入正常生活,于是又急匆匆地返回了战场。


在前线,他只需要顾虑自己的死活,但在后方,沉浸在虚假的胜利氛围中,看着更多的年轻人前来赴死,这令他更难以接受。


IMG_7690.PNG


04

战争到底是什么?

就像影片中士兵间的对话:“难道是德国的高山看不惯法国的平原?”


参战的彼此都是普通人,“一个法国的钳工或鞋匠,为什么一定要攻打我们?不。那是掌权者的意愿。上前线以前,我从没见过法国人。大部分法国人之前也从没见过我们。没人问过他们对战争的看法,就像没人问我们”。


有些人热爱战争,他们因此发了财、得了利,但这些人并不会出现在前线,只有普通人在为这些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们争夺虚无的荣耀与自尊。


IMG_7691.PNG


小说中有个更贴切的比喻——流感和发烧。“没人喜欢战争。但它突然来了。我们不想要战争,别人也不想——可现在,半个世界都参战了。”


“战争不过是种死因,就像癌症和肺结核、流感和痢疾,只是死得更频繁、更多样、更残忍。”


当年《西线无战事》在全世界引起关注和讨论,可没多久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如今故事被改编成好多版本,每年也都有反战作品在沉痛反思,然而人类依旧如故,大大小小的纷争仍然继续着。


私以为,《西线无战事》的故事可以和人类共鸣到地球毁灭。它不只关乎战争,而是窥见人类的卑鄙、虚伪、谎言和自私。不管什么年代,人类永远都学不会吸取教训,无法停止犯错。



● 参考资料:1、《焚书之书》,中信出版社,作者福尔克尔·魏德曼[德],翻译宋淑明;

2、《影艺的政治: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作者汪朝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5 12:07 AM , Processed in 0.2519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