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休闲时尚] 40岁的白居易、30岁的我自己,都在发愁头发去哪儿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25 11: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0岁的白居易、30岁的我自己,都在发愁头发去哪儿了?

 瑶华 国家人文历史 2022-12-24 21:19 Posted on 北京


0.jpeg
本 文 约 46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min

近日,一张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老照片冲上热搜,配的标题足以让网友们扎心:“三十年了,头发都去哪了?”照片中无论男女,几乎都有一头浓密蓬松的乌发,很难看到稀疏、谢顶的现象。

1.jpeg
90年代“前辈们”丰富的发量。来源/网络

这一幕在几十年前并不罕见,却在现在的中青年群体中引起热议。这,究竟是时代的滤镜,还是冰冷的现实?这些年来,国人的头发都去哪儿了?


秀发如云的年代,离我们原本并不遥远


头发稀疏的问题并不只有现代人才有,在以长发为美的古代也不例外。只不过,由于古人平均寿命较短,很多人还没等活到谢顶的年纪就与世长辞了。并且,平民百姓生计尚且艰难,一般并不会费心考虑发量。


《礼记》规定:“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古籍中的女子发髻种类数量不胜枚举,反绾髻、乐游髻、双环望仙髻、愁来髻、抛家髻等等,不一而足。《诗经》中描述贵妇人的发式:“副笄六珈,委委佗佗,如山如河……鬒发如云,不屑髢也。”意思是女子浓密如云的头发上簪戴着精美的首饰,不需要额外添加假发来妆点。这反而从侧面体现出,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在研究假发的制作工艺了。


2.png
《女史箴图》(局部)


古代不少名人都面临着发量不足的难题,新朝皇帝王莽在史书上留下了“秃”的断语,并发明了头巾上加戴帽子的办法,营造有头发的视觉效果,时人称“莽头秃,帻施屋”。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四十岁时自题:“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如?”为未来三十年发量不足的问题而深感忧虑。后来,白居易似乎想开了,“既不劳洗沐,又不烦梳掠”,虽然头秃了,但也省事儿多了。


3.png

明代《婴戏图》中尚未蓄发的孩童,来源/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在古籍中,古人治头秃的药方也是五花八门,比如《肘后备急方》中记载的就有:用老虎的膏脂涂抹(“取虎膏,涂之”)、用醋和米泔水洗头后涂白鸽粪(“以白鸽粪,捣,细罗为散,先以醋、米泔洗了,傅之”)等等。唐代《外台秘要方》里,还有猫屎烧灰和猪油一起涂头顶的验方。以上种种记载,都显示出人们对发量的关心程度。


然而,相对于更早的时代,在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居民,特别是青年人的发量确实显得较为可观。回顾那时的影视剧,演员以自己的长发本色出演的情况都不罕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1987年版《红楼梦》,大观园众美人的发髻大多为演员本人的真发梳成,在化妆师的精心设计下,发型各具特色,与角色的性格特征融为一体。
    
4.png
1987版《红楼梦》中,演员以自己的长发本色出演。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红学家邓云乡在《红楼梦忆》里写到,他在担任艺术顾问期间,曾为不同角色的定妆照写了数首小令,尤二姐“一抹秀发,斜覆额上”的自然刘海发型,引发了邓老的灵感:“一抹秀云眉上,妩媚更添娇样。”真发为妆容增光添彩的作用可见一斑。

5.png

剧中尤二姐造型。来源/87版《红楼梦》截图

而在现代影视剧里,男士谢顶的造型甚至显得有些“另类”。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中,连年过七旬的老干部傅明也仅仅是发际线稍微后退而已,剧中的中青年男性贾志国、贾志新都留着当年颇为时髦的浓密背头,连发缝都看不出来。为数不多的“聪明绝顶”造型,主要来自葛优饰演的纪春生,为多年后的互联网贡献了丰富的表情包,光亮的头顶进一步增加了这个角色的喜感程度。

6.png
《我爱我家》中的人物。来源/电视剧《我爱我家》剧照

 同时期的港台影视剧里,长发飘飘的美女都给许多人的童年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俏皮的小辫子,蓬松微卷的大波浪,细密的小发卷……甚至多年后,仍然能在一些阿姨的发型街拍中,重温20世纪的经典妆造,只是可能发胶的作用过于突出。

7.gif
来源/电影《喜剧之王》片段

回到30多年前的老照片,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找到发量茂密的答案。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以城镇居民为主的生活水平日益上升,营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对发量的增加确实是有益的。


此外,三十年前主流时髦发式烫发和吹风、发胶的作用下,通常显得较为蓬松比如将前刘海高高吹起“招手停”得向四面八方开花的“爆炸头”、层层弯曲羊毛卷、均匀中分用发胶定型“郭富城头”等等,所营造的视觉效果富有立体感也显得发量较多


8.jpeg

1990年10月《大众电影》封面


20世纪70年代,全北京市仅“四联理发店”能够烫发,顾客还不能随便申请,要单位开具介绍信,证明有演出任务、为组织争光才行。而且,烫的发型也不可能很夸张,只能“用小刷子弄点花”,几乎看不出来。到了80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各地的理发店已如同雨后春笋,有余裕的年轻人开始参考港台明星的发式,追逐时髦的造型。尽管一度引发过“烫发是否有损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议论,但人们对美的追求仍然势不可挡。


现在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脱发?


尽管三十年前的秀发青年有一定的发型加成,但发量仍然比现在的年轻人可观。现代青年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头发危机?

2022年年初,“卫健委发布数据显示七成脱发人群为30岁以下”的新闻一度“刷屏”,但很快就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官方回应:并未发布过相关的数据。其实,从相关报道中引用的图片标签可知,这一年龄分布比例来自某咨询机构就脱发保健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的调研。近年来,类似机构发布的关于脱发的“研究报告”数量不少,不过,数据来源大多是网络用户问卷调查、对行业公开信息的筛选、对“植发”等关键词搜索网络热度指数的计算,或是对购物网站防脱洗护产品的大数据抓取。尽管样本量相对有限,不能达到对各年龄层人群的全覆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人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群体为发量而困扰的现实。


如果在网上搜索当前的脱发情况,很容易看到“我国脱发人群约2.5亿人”“每6个人里就有一个脱发”的醒目结论,但来源却说法不一,有的声称来自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关于中国脱发人群的调查,也有的声称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若此结果属实,经过估算这些人的头顶总面积约达6000平方公里,相当于大约半个北京市区的面积。


将近6个人中就有1人受到脱发的困扰,听起来的确触目惊心。然而,迄今为止并未查询到可靠的数据统计来源,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健委、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均未能搜索到相关表述。所以,尽管当代人的发量减少似乎是不争的事实,但具体的脱发人数并无准确的数据,只能通过各类“不完全统计”加以推测。
   
目前可以查到的较为权威的数据,来自2003—2018年中华医学会和欧莱雅集团联合开展的“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其中一项针对数千名志愿者的统计发现,男性雄激素性脱发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患病率分别为19.9%和3.1%;另一项统计表明,男性雄激素性脱发门诊患者年龄约在22到36岁之间。超过这一年龄上限的,并不代表没有脱发困扰,很可能是已经对现实低头了。

是什么让青年的头发越来越少?


根据医学领域研究结论,常见的脱发类型包括雄激素性秃发、斑秃、休止期脱发、拔毛癖等。雄激素性脱发最为普遍,它与人体内分泌过剩的双氢睾酮激素有关,让毛囊失去了正常的生发能力。由于这类脱发常常伴随着头皮出油的特征,一度也被称为“脂溢性脱发”。睾酮激素的变化,和人体的内分泌情况是息息相关的。其他的脱发原因,主要和自身免疫、压力、焦虑、妇女产后激素水平改变等因素的作用有关。

综合来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时下青年发量不如几十年前的“元凶”。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睡眠时间明显的减少。30年前,除了看春晚、世界杯等特殊情况,一般电视台很少会播个通宵,节目播完甚至会出现“晚安”二字,催着人们早点入睡。

而现在,能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普及,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信息、海量的资讯的同时,也压缩了原本还算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得越来越少,质量越来越差。中国睡眠研究会学术支持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2021年全民睡眠指数仅为64.78分(百分制)。64.75%的居民每天实际睡眠时长不足8个小时。睡眠不足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健康,激素水平的变化,直接体现在对毛囊的影响上,也会加快头发的脱落速度。

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工作、生活中的焦虑情绪,在导致失眠的同时,对头发的影响雪上加霜。人在有压力的状态下会释放更多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而脱发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此外,现在可以品尝到的美食固然越来越丰富,但随之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容小觑。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的60余年里,我国年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增长了约26倍;糖、盐的摄入也在逐年增长。尽管头发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营养,但过量摄入油脂和糖,会造成营养过剩,对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导致适得其反。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防脱洗护产品”的作用并没有那么显著。目前唯一对雄激素性脱发有作用的外用药只有米诺地尔,如果洗护产品宣称有助于生发,或者实际效果有限,或者可能有添加米诺地尔成分。而且,毛发在脱落后有2-3个月休止期,之后毛囊才会恢复,“防脱产品”至少使用2个月以上才能见效,做不到广告中迅速生发的效果。

因此,在新一代年轻人自问“头发都去哪儿了”的同时,除了研究复古发型、改变外人眼里的视觉效果外,不妨从改进自身健康生活方式入手。睡得好了、吃得营养均衡了、心情愉快了,才能尽量减缓脱发的速度。


参考资料:
徐峰著. 头等大事 脱发青年自救指南.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8.12.
王俊秀,张衍,刘洋洋作. 睡眠研究丛书 中国睡眠研究报告 2022.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2.03.
李圆圆.你有脱发的困扰吗[J].家庭健康,2019,(第12期).
张芳琳.认清“脱发本质”,理性对待“脱发”[J].中国消费者,2021,(第3期).
马云倩1,李淞淋2.营养视角下中国近60年来居民食用植物油消费状况研究[J].中国油脂,2020,(第2期).
任翀.长期困扰中国男性、甚至女性都越来越关注的问题,这篇文章讲清楚了.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2021年11月14日
艾媒咨询.2019-2021年中国脱发保健行业趋势与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
阿里健康.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2021国民头皮健康白皮书
上海库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22年国民头发调研报告
Verschoore Michèle,牛悦青,Commo Stéphane,范卫新.中华医学会-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毛发研究项目成果总结——头皮和毛发篇[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第4期).
40年前,烫个发还要开介绍信!北京日报 2017-03-06


a.png
END
作者 | 瑶华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9 07:25 AM , Processed in 0.0771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