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02|回复: 1

[转贴] 美国通胀大逆转! 克鲁曼:轮到悲观者难自圆其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5 09: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3-01-14 经济日报/ 编译
汤淑君/综合外电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克鲁曼。 图/路透

经济学家克鲁曼表示,12日公布的美国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报告捎来真的、真的好消息,今年要对通胀展望保持悲观,是愈来愈难了。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在纽约时报专栏指出,12月CPI月比数据不但未升高,还稍稍下滑,虽说不应过度解读,既因主要受汽油跌价等特殊因素驱动,也因单月数据噪声多; 但即使剔除波动大的食物和能源价格并以数月平均值(藉此过滤掉噪声)来看,结果仍指向「通胀正快速趋缓」。

那么,悲观看待通胀展望的人士,该怎么办? 联准会(Fed)依据相当狭隘的指标,已决定对通胀保持悲观。 尽管通膨渐入佳境已一段时日,Fed坚称通胀依然炽热,检视基础指标(尤其是剔除居住成本的核心服务价格)便知,因此抗通膨之战不可太早松懈。

乐观派与悲观派角色对调

但克鲁曼认为,现在要坚持悲观的通胀论调,愈来愈难自圆其说。 这可说是诡异的角色对调。

这波通胀刚窜起时,一群经济学家(包括克鲁曼)组成所谓「暂时队」(Team Transitory),辩称通膨上扬只是疫情相关乱象导致的暂时现象,不久就会消退。 不料疫情一波接一波,全球供应链乱了套,又爆发俄乌战争,以致通胀演变成久久挥之不去的问题。

随着通胀升得更高、持续更久,为「通膨暂时性」辩护的论点也愈来愈薄弱。 有一阵子,乐观派人士持续从通胀指标中剔除掉看似遭扭曲的项目,辩称其余项目看来没问题。 然而,随着高通胀扩及愈来愈广泛的产品与服务,这种剔除法难以为继,终究不得不承认这是遍及整个经济的问题。

不过,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通胀悲观派落居下风了。 克鲁曼说,悲观派现在或许正重蹈一年半前乐观派削足适履的覆辙:用愈来愈狭隘的指标自圆其说。

克鲁曼强调,剔除食物和能源价格的传统「核心」通膨,多年来一直是衡量通膨十分有用的工具,但近年来不怎么管用,主因是疫情造成物价波动剧烈,而且不只是食物和能源价格如此,二手车也是。 此外,居家上班助长住屋需求则导致房租飙涨,以致推升了劳工统计局(BLS)估算的居住类成本、乃至于官方的核心CPI,更不幸的是,官方居住类通胀数据约比租金市价行情落后一年。


因此,现在大家都明白,光是检视传统的核心通胀已不可靠; 但采用剔除愈来愈多项目的种种「核心」指标,也可能冒着一个风险:为自圆其说而只挑你要的素材。

「核心」何其多

克鲁曼举下列通胀指标说明:

* 标题(headline):即官方CPI。

* 传统核心(traditional core):剔除食物与能源价格,但其中的居住类通胀被夸大了。

* 超核心(supercore):剔除食物、能源、二手车,以及居住类成本。

* 超超核心(superdupercore):传统核心但以市场租金取代官方居住类通膨。 克鲁曼自创词,但采用前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佛曼(Jason Furman)的算法。

* 工资核心(wagecore):克鲁曼自创词,指「最近的工资增加率」减去「工资与物价通膨之间的差距」。

克鲁曼说,以三个月年化变动率来看,这五种通胀指标都不算糟--标题CPI约2%,传统核心约3.2%,超核心略高于1.5%,超超核心是负值,工资核心略低于3%)--但「传统核心」和「工资核心」仍高于Fed的2%通膨目标。

在2022年中之前,美国通胀蔓延得愈来愈广,即使剔除更多项目,乐观派也愈来愈难宣称「基础通胀」实际上没那么糟。 但2022下半年起,一切开始反过来,换成悲观派必须把焦点收窄到局限于少数几项,才能继续维持悲观的通胀论调。

通胀实际情况究竟为何?

克鲁曼的看法是,疫情相关的干扰确实是重大因素,但如今已减退。 他也坦承,2021年美国经济确实过热,与联邦支出暴增和Fed迟于察觉问题都有关系。 再者,看来通胀对于在经济火热时过度支出的反应远比过往前例剧烈。 套句经济术语,就是菲利浦曲线(Phillips curve)在经济产能全开时升得很陡峭。

如今,问题变成:菲利浦曲线反转向下时,是否也同样降得很陡? 意思是,经济降温会不会导致通胀快速滑落,同时失业率无需大幅升高?

克鲁曼认为,答案看来是「会」。 至少目前为止是如此。 通胀升得快、升得久,出乎众人意料。 但现在,通胀也以同样速度降下来。 这是真的、真的好消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5-7-30 06:54 PM , Processed in 0.0686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