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7|回复: 0

[哲史艺丛] 中状元以后,他被秦桧记恨了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01: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状元以后,他被秦桧记恨了一生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1-16 00:35 Posted on 北京
0.jpeg
本 文 约 32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岳飞死后短短十余年,一个出头鸟竟为了给岳飞鸣冤,成了秦桧临死前都不放过的人。

这只出头鸟叫张孝祥,秦桧临死前一年宋高宗钦点的状元。


1


张孝祥是个地地道道的寒门贵子——后人纪念他的文字里,明明白白写着“奋起荒凉寂寞之乡”。

风雨飘摇的南宋乱世,南下避难的百姓之中,就有张孝祥的父亲张祁。

张孝祥的伯父张邵是个硬骨头,不肯为金人朝廷效力而被扣押。家中唯一的顶梁柱、父亲张祁仅仅是个芝麻小官,又无祖荫田产傍身,想来张孝祥的整个少年时期生活都跟“富足”沾不上一点边。

可张孝祥十分争气,自小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是天生的科举种子,致仕材料。

几乎是顺理成章地,张孝祥十六乡试,十八建康求学,二十三殿试。

难得的是,他虽是寒门仕子,却不是只会背书,性格豪迈洒脱,酷爱徜徉山水,其山水诗词更是一绝。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少年才子,诗酒风流,本该是多么前途无量的人呐。

可惜在二十三岁那年中了个状元。

2


绍兴二十四年(1154)三月,高宗亲自主持殿试。

那场殿试难度堪称噩梦级别,与张孝祥同场的考生有杨万里、范成大、虞允文和秦埙。

前三位都是能与张孝祥实力比肩的著名才子。

最后那位后人不熟,可在那时的朝堂上却是人尽皆知的存在。

他的爷爷名叫秦桧。

本来这场殿试是由秦桧亲信汤思退和魏师逊担任主考,说白了就是让秦埙来走个过场,贴贴金。

没想到高宗竟在这场名为“殿试”、实为贴金的面子活动中横插一手,把名不见经传的张孝祥提拔为第一。

这一天,看似是张孝祥大好前程的开始,其实倒不如说是他二十三年信仰的破灭。

文人嘛,没有功名之前总是想着自个儿要如何扫清积弊,造福一方,这不算什么。

可怕的是,当有一天功名真的落在身上,方明白原来为官之人的才干如何,倒真的不是很重要。

奸臣当道的国,未必对得起天下以治国理政为己任的文人。

3


很快,张孝祥就被秦桧一党在朝堂之上上了一课。

古来官宦人家便有榜下捉婿的传统,而寒门状元更是达官贵人眼中热门的准女婿人选,而选择当谁家的女婿,也成了政治站队中的投名状。

这个节骨眼上,秦桧的亲信户部侍郎曹泳在朝堂上向张孝祥提亲。

这一招不可谓不绝,进之,若张孝祥同意,便又可拉拢这位炙手可热的新科状元;退之,若张孝祥不同意这门亲事,便证实了他与秦桧一党立场不和,变相把自己立成了主和派的靶子。

不难想象张孝祥当时的境况,帝王高高在上,饶有兴味地看着下面发生的一切。身旁文武百官有的惋惜,有的窃喜,有的愤愤不平,同批殿试的,甚至有的更是恨不得自己替张孝祥答应。

偌大的朝堂之上,此时有的只是张孝祥和无数双心思各异的眼睛。

张孝祥沉默拒绝了曹泳的提亲,相当于把秦桧递给他的只欠一个手印的投名状揉吧揉吧又扔了回去。

好不识抬举!

4

 
岳飞被秦桧构陷而死那年,张孝祥还是个孩子,他从未见过这位铁骨铮铮的大英雄,却对大英雄十分仰慕。

也难怪,作为南迁避难的北人之后,张孝祥又怎能不恨那些逼得他们流离失所的金人?

从前恨,如今见了朝野之上求和苟安的人,他更恨。

于是,这个初入官场、满腔热血的小年轻便上书,为岳飞鸣冤。

这下算是彻底得罪了秦桧一党。

秦桧党羽纵横大宋数十年,这样的硬骨头自然也啃下来不少,话不多说,便有其下属诬告张孝祥之父张祁杀嫂谋反,将其投入监狱百般折磨。

秦桧用滔天的权势无声地告诉这个年轻状元,什么叫枪打出头鸟。

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月二十二日,高宗加封秦桧为建康郡王。当晚,秦桧去世。

很快,张祁的冤案被平反,张孝祥的境遇转危为安。

从高中状元,到得罪权相,再到牵连家人,最后转危为安,不过短短一年的时间,张孝祥经历了太多颠覆他前二十三年的所听所闻,也坚定了他心中的主战情怀。

5


一只没有后台的出头鸟,站在他背后的可不止一个猎人。

绍兴二十九年(1159),时任中书舍人的张孝祥被同僚汪彻弹劾,丢官外任。

张孝祥回到了老家芜湖。

张孝祥那时才三十不到,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你让他如何甘心?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在芜湖的几年,是张孝祥山水诗词产出的爆发期,词中云淡风轻,词外有心无力,欲战不能。

他一面徜徉山水,一面密切关注与金国的战局变化,为李显宗、王权等抗金大将献策。

他明白,一味只知求和最终会被敌宼瓜分殆尽。主战,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终于,他的同年进士虞允文于采石矶大败金人,金主完颜亮移师扬州渡江后被部下叛将所杀。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
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淝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张孝祥《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采石矶大捷让张孝祥看到了希望,于是他重整行装,远赴建康拜谒主战重臣张浚,一首《六州歌头》道尽远志。

长淮望断,关塞莽然平。征尘暗,霜风劲,悄边声。黯销凝。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隔水毡乡,落日牛羊下,区脱纵横。看名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
念腰间箭,匣中剑,空埃蠹,竟何成。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渺神京。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冠盖使,纷驰骛,若为情。闻道中原遗老,常南望、翠葆霓旌。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6


隆兴二年(1164),张浚推荐张孝祥复任中书舍人,迁直学士院兼都督府参赞军事,领建康留守。

虽然官复原职,但张孝祥并不高兴,或者说他也高兴不了几天。

从符离之败后,朝中议和之声四起,主战派的奏议被多次驳回。

同年四月,张浚被罢黜,数月后含恨而逝。

张浚死后两月,张孝祥被贬建康。

此后,主战派竟无一人堪用。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声里绣旗红。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张孝祥《浣溪沙  霜日明霄水蘸空》

秦桧的前任心腹汤思退在此时仍不忘踩上张孝祥一脚,他指使尹樯弹劾张孝祥,使得本来在朝廷上就无所依靠的张孝祥更加被皇帝轻视。

此后,张孝祥曾到平江、潭州、抚州等地任地方官,始终辗转游离在权力中心以外。

他心里虽窝着一团火,却从未忘记自己的初衷。治不了一国,那就治一州,治一县,治一民。

在抚州,他身先士卒,平定兵乱。

在平江,他严惩奸商,将其收缴所得救济灾民。

在建康,他治理水患,招抚流民,为民请命,处事周到。

在潭州,他勤勉农桑,肃清狱政,清理积年旧案。

直到他心灰意冷的前一年,仍尽忠职守,加强武备,整修军塞,筑堤防洪。

出头鸟虽无振翅九天的力量,但他力所能及地庇佑着羽翼下更为脆弱的百姓。

7


乾道六年(1170)三月,张孝祥决意仕途,请祠侍亲。

他才三十八岁。

他死于三十八岁。

《齐东野语》记载他“以当暑送虞雍公,饮芜湖舟中,中暑卒”。

十八岁离开芜湖时,他是文采斐然、洒脱豪迈的少年天才。

二十年后回到芜湖,曾经的少年没有被官场的倾轧磨平棱角,却在日复一日不见北望中失去期冀。

他也曾才华横溢,政绩卓著。

他也曾直言敢谏,宁折不弯。

他也曾试图救国于危难。

他是一个失败的主战派成员,像他这样失败的,南宋朝廷数不清有多少个。

可倘若叫他做了秦桧一派的女婿,在主和一派的支持下飞黄腾达,恐怕他更做不来。

有的人,生来就是要当出头鸟的。

不知他在辞官回乡的路上,可有生出悔读南华之感?

元人评价“张孝祥早负才畯,莅政扬声,迨其两持和战,君子每叹息焉”。

君子每叹息焉。


a.png END

作者 | 别贺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4 09:56 AM , Processed in 0.0593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