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哲史艺丛] 初代纸币“交子”,为什么没有遭遇严重的伪造和贬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6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初代纸币“交子”,为什么没有遭遇严重的伪造和贬值?

 楠书房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1-16 00:35 Posted on 北京


0.jpeg
本 文 约 5100 字
阅 读 需 要 13 min

提到北宋交子,有人赞誉它是古代历史上的第一款纸币,它为什么不被视为支票?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交子本身是否存在“科技”含量,它如何能避免大面积伪造?交子的发行由巴蜀一地到北宋多地,古人是如何避免货币贬值的?


“交子”的身份:是纸币还是支票


中国古代铜钱的贸易与流通是常态,但铜钱也有自己的烦恼——这就是“钱荒”,那么“钱荒”是怎么造成的呢?正如南宋时人所言:“今日之钱,鼓铸不登,渗漏不赀,鈈销日蠹,私家藏匿,叠是四弊。”


首先,铜钱的铸造成本很高,既要有合适的矿产,又要有人工开支和技术保证,所以常常出现铜钱铸造量不足的问题(即“鼓铸不登”);其次,铜钱的保值与高品质,又引发了外商千方百计的贩运与套取,东亚、东南亚等国的商船贸易后多运载铜钱而归,“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这样的商船一年少则数十多则上百(即“渗漏不赀”);再次,民间发现融化铜钱重铸佛像或香炉等利润颇高,“销熔十两得精铜一两,造作器用,获利五倍”,于是导致“江浙之民,销毁钱宝,习以为风”(即“鈈销日蠹”);最后,地主、富商往往储存大量铜钱以充实家财,“豪猾兼并之家,居物逐利,多蓄缗钱至三五十万以上,少者不减三五万,滞泉货使不流通”(即“私家藏匿”)


1.png

北宋“靖康元宝”(篆书)折二铜钱,重量6.9克,直径30.2毫米。来源/中国钱币博物馆

在宋人揭示“钱荒”由来的四大因素之外,更有唐宋以来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铜钱需求量大的时代背景,也有“两税法”施行以来,租税货币化的现实压力。面对“钱荒”,除增加铸币量、清查囤积量等手段外,古人想到了运用纸币,那么问题来了,唐代有专门用于贸易的纸质信用券——“飞钱”,它是否是最早的纸币呢?


2.png

苏汉臣《货郎图》(局部),反映出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宪宗之时,富商大贾进京,需要把钱寄存地方,然后凭借纸质信用券来京兑换,即“委钱诸道进奏院及诸军、诸使、富室,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可以看出,“飞钱”没有固定数额,它是为提高安全性与便捷性而产生的,地方商贾存入多少钱,才能在京师兑换多少钱,所以“飞钱”并不能批量发行,更无法填补铜钱的空缺,“飞钱”只能算作支票。


那么,北宋“交子”又当如何呢?它为何被誉为古代的第一款纸币?


3.png

北宋四川地区印发的交子拓片。来源/辽宁博物馆


北宋初年,蜀地铜钱空缺极大,一方面源于后蜀政权覆灭时,北宋对于铜钱的掠夺,另一方面在于四川地区产铜量的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当地采用铁钱来勉强替代,而铁钱的价值远低于铜钱,致使商业贸易与百姓生活极为不便,“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折大钱一贯重十二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这该如何是好?于是蜀地商人自发商议,凭借存入的铁钱和商户信誉,来印制纸质信用券——“交子”。汪圣铎先生认为“交”即完成交纳,“子”为宋人土语。如果仅仅停留在民间交易的这一层面,那么“交子”还算不得纸币。


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官方的介入。蜀地商户因经营不善,致使“交子”的本钱一再受损,难以正常提现。因而,薛田出任益州路转运使时,大胆提出构建益州交子务的设想,几经反复后,仁宗天圣元年(1023)这一设想终于成为现实。“交子”由私下约定的数额变为官方规定的固定面额,起初是从1贯到10贯的不同等级,后改为5贯和10贯两种面额,前者发行量占20%,后者占80%。为确保“交子”顺利运行,北宋准备了保证金——铁钱36万贯,共发行125万余贯面额的“交子”。至此,“交子”的纸币特征已初步具备,即由官方发行与管理,存在固定面额,不再依据商户信用而是国家法律,且能够补充金属货币的空缺。


“交子”的防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交子”的发行解决了四川地区的燃眉之急,也为王朝的财政金融提供了有效方案。但古代的纸币该怎么防伪?它既没有金属货币的昂贵造价,也没有高超的科技手段的有效保证,北宋是不是给自己挖了一个坑呢?


宋代的确出现过极其恶劣的伪造之风,史料记载了宋代纸币的棘手问题,“诈伪多有,狱讼益繁”“又伪窃行,足以乱真”,地方不法之民甚至公然“屠牛杀狗,酿私酒,铸毛钱,造楮币”(这里的楮币就是宋代纸币)。民间为什么敢于公然伪造呢,彭信威先生指出“(伪造)只需一块钞板,纸墨几乎是不值钱的,而且不像铜铁钱一样是一枚一枚地造,它是成贯地造”,这么巨大的利益,难免不让人心动。


面对如此困境,宋代“交子”能否技高一筹呢?据史料记载,宋人从四大方面加以防范,体现其精妙性与严谨性。


其一,“交子”的特殊材料。


纸币是否精良,跟纸张的材质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宋史》所载:“(交子)尽用川纸,物料既精,工制不苟,民欲为伪,尚或难之。”这里的“川纸”正是四川楮木的树皮制造而成的纸,“在造纸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碱液蒸煮,去除树皮中的木质素与果胶,使得植物纤维得以分离出来,再不断地捣至纸浆”。(刘瑞先生所言)楮纸的特点是紧实白皙,观感与触感都与其他纸张有明显区分。故而“交子”又被称为“楮币”,日后的“钱引”“会子”等也都采用楮纸这一特殊材料。楮纸的高品质也可以在古人的字里行间体现出来,“成都浣花溪水,胜常以沤麻楮作笺,纸白可爱”。


鉴于楮纸的重要性,北宋君臣采用“抄撩之际,增添纸料,宽假工程,务极精致”的做法,其中“增添纸料”就是意识到楮纸的区分度,在纸币发行中大量采用楮纸,而在日后的发展中,两宋更是明令楮木限定在四川一地,由官方直接管理,其他地区及民间团体不得擅造楮纸,从而在原材料上抢得先机。


其二,“交子”的复杂图案。


《楮币谱》中记载:“蜀民制楮为券,表里印记隐秘题号,朱墨间错,私自参验书缗之数,以便贸易。”可以看出,“交子”在诞生之时就在考虑图案的辨识,其中隐藏暗号。这一发展相对于唐朝“飞钱”(支票),又有一定的发展,因为“交子”的信誉不再靠人物的出面、信物的佐证或交接的口令,而是通过图案能够辨识真假。


而到了官方发行之时,图案则更加全面,现存有北宋“交子”的铜版(此为小额“交子”,可作为蜀地“交子”的参照),长约17.3厘米,宽约6.67厘米,图案从上至下分为三层:“第一部分有十枚铜钱,分为两行,一行五枚,且摆放不全为正放;第二部分印字曰‘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第三部分则是一幅精致写实的屋木人物图,该图后经思考推测可能为四川陵州谭子池金元宝山、仙官谭宜及其两位亲知。”(刘瑞先生所言)


铜板中的第一部分,铜钱图像位置的不同是有意为之,可能代表着“交子”发行的批次(即“界”)或辨伪的暗号;第三部分则具有鲜明的巴蜀地区特征(追溯“交子”的起源),其精美程度又大大增加了伪造的难度。


4.png

北宋交子的铜版。来源/网络


有人不禁追问,第二部分的“四川”和“七百七十陌”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北宋时,巴蜀地区被划分为四个部分: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常常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文中的“除四川外”,是指蜀地“交子”为铁钱本位,推广至其他地区的小额“交子”(神宗时发行)为铜钱本位,二者避免混同;而五代至北宋,民间向官府缴纳钱财,基本是足斤足两的一百,称为“足陌”,官府发放民间或军队的常常以七十七文钱为一百,称为“省陌”,“交子”上印制的“七百七十陌”是说其面额为一千文(即一贯,属于小额“交子”),但只能等同于现钱七百七十文的购买力(即“省陌”)


其三,“交子”的多色套印。


唐宋抄本出现了极为美观的朱墨双色版本,时而经文为朱色、注解为墨色,时而正文为墨色、批注为朱色,这一形式大受时人欢迎,因而书商为扩大销售量,采用刻版印刷的方式,需要印制两次,第一次印出墨色内容,第二次对准位置再印出朱色内容,做工精美,程序也相对复杂。


5.png

双色套印《金刚经注》,现存最早的双色套印本。来源/ 中国科学院科普云平台


至“交子”时,已经由双色印制发展为多色印制,基本为红色、黑色及蓝色等,且印制内容也不限于文字,更发展为自然、人文图案。印制时,基本是两次及以上的印刷,才能呈现出“交子”的全貌,而且不同颜色的线条存在交错的情况,哪种颜色在前哪种在后都是颇为讲究的,想要仿造难度极高。除此以外,“交子”上加盖多种印章,其色泽与图案的多样性也大大增加了仿造的难度,根据《楮币谱》记载,其中敕字印、大料例印、年限印、背印使用黑色,青面印使用蓝色,红团印使用红色,且这六种印都是形态各异的花纹。正如彭信威先生所言:“敕字印上可以用金鸡、金花、双龙、龙凤作为花纹装饰;青面印则是用花草树木动物景象来装饰,如合欢万岁藤、蜃楼去沧海、鲤鱼跃龙门等;红团印则是图画故事,主题如诸葛孔明羽扇指挥三军、孟子见梁惠王周宣王修车马等。”多色套印配合繁杂图案,交子的技术性与精致性都让人叹为观止。


6.png

清代五色套印的古籍。来源/江苏新闻


其四,“交子”的法律权威。


再精巧的纸币也避免不了时人的刻意模仿,不管伪造之币有几分相似,巨大利益驱使下,总有人铤而走险。历史学者周斌先生总结为“伪造人多是‘无赖恶子’,也有‘宗室不逞之徒’,还有官吏,而且伪造者中多有雕匠,他们与搞印刷的人联手作伪。伪造数一次多达三十万,伪造范围所在有之。”


为遏制伪造之风,确保“交子”的顺利发行,宋朝采用了奖惩结合的经济法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1、严惩伪造者,因为“交子”是官方发行的货币,具有国家信誉与权威,且印制中有官印图案,所以“立伪造(“交子”)罪如官印文书法”,也就是一旦伪造“交子”,就等同于伪造官方文书,需要流放两千里,至哲宗时进一步上升为绞刑,而一同参与伪造的从犯以及包庇的官吏都会受到法律的严惩;2、鼓励自首者与告发者,自首者可减轻处罚乃至免责,告发者赏赐一千贯,如果不愿意受赏钱,可以“补进义校尉”;3、设立专门的辨验人,一方面用于平日交易的辨伪,另一方面用于纸币成批更换时的辨伪(即“换界”),一经发现重赏辨验人,然后顺藤摸瓜寻找造假窝点。


 “交子”的保值:古人的金融思维


“交子”作为中国古代开创性纸币,其防伪设计已是令人称赞,而更大的挑战实则是保值。宋人第一次接触纸币这样的新鲜事物,也难免出现一个疑问,既然“交子”刻版的印刷成本较低,那官府何不少铸铜钱,大量发行纸币呢?这财富岂不是大风刮来般容易?市场规律给宋人上了深刻的一课,那就是因滥发纸币导致的通货膨胀,“交子”发行不当就会成为一张废纸。


仁宗初年,益州交子务的严谨做法就是,欲发行面额125万贯铁钱的“交子”,需事先提供了36万贯铁钱的准备金,以便于百姓随时提现,这就是信誉。日后,每当宋朝不顾准备金而发行纸币时,都会受到迎头痛击,这就是市场规律。宋人遭遇多次挫折后,痛定思痛,从而尊重保证金制度,控制每批的发行量,且民间交易和赋税缴纳都接纳“交子”,纸币的信誉逐渐稳固。为了避免伪币、破损币充斥市场,宋人还规定了以两年或三年为界限的换币政策(即“换界”),回笼旧币、发行新币,并根据纸币的实际市值及时调整,“贱则官出金以收之,而不使常贱;贵则官散之,而示其称提,使之势常平,而无此重彼轻之弊”。我们不能说北宋的做法尽善尽美,但是作为千百年前的古人而言,中间蕴含了太多对金融规律的摸索,北宋“交子”的高口碑实至名归。


明末学者黄宗羲对北宋“交子”大加称赞:“然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而又佐之以盐酒等项。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欲得盐酒,则以钞入诸务;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其必限之以界者,一则官之本钱,当使与所造之钞相准,非界则增造无艺;一则每界造钞若干,下界收钞若干,诈伪易辨,非界则收造无数。宋之称提钞法如此。”


北宋蜀地“交子”的发行(以铁钱为基础)是成功的,宋人杨冠卿评价道:“西州之楮币,贸百金之货,走千里之途,卷而怀之,皆曰铁不如楮便”。随后,神宗朝又相继发行了两种小额交子(铜钱为基础),百姓大为称便,进一步推动了贸易市场。至南宋时,虽然“交子”已经变为“会子”,但纸币保值的理念得到传承,《皇宋中兴两朝圣政》中记载:“楮(会子)未至于滞也,而已虑其滞,隆兴元年(1163)广行堆垛本钱(准备金)以给之;楮之未至于轻(贬值)也,而已虑其轻,淳熙二年(1175)多出金、银以收之;楮未至于多也,而已虑其多,淳熙三年(1176)更不增见在之数(控制发行量)。”


北宋“交子”书写了时代传奇,它代表了商品经济的高度,反映了防伪技术的精深,体现了金融规律的摸索,如果说宋代演绎着古代社会的“商业革命”,那么“交子”就是这段商业传奇的时代“骄子”。 


参考文献:

1.周斌:《论两宋纸币的伪造问题》,《四川文物》1994年第3期;

2.汪圣铎:《“交子”释义》,《中国钱币》1996第2期;

3.尹继志:《宋朝纸币产生和发展的几个问题》,《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4.刘瑞:《浅谈宋交子制造工艺与防伪措施》,《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年第22期;

5.高春平:《中国古代信用票据的发展演变及其异同(上篇)》,《银行家》2022年第1期;

6.朱娜:《论交子在四川的诞生及其对巴蜀文化的影响》,《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a.png
END
作者 | 楠书房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张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19 08:13 PM , Processed in 0.0409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