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回复: 0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对华为发起新制裁 | 财经日日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F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对华为发起新制裁 | 财经日日评

吴晓波频道  2023-01-31 18:00
1月制造业PMI重回扩张区间


1月3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上升3.1个百分点,升至临界点以上,制造业景气水平明显回升。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4.4%和52.9%,高于上月12.8和10.3个百分点,三大指数均升至扩张区间。

具体来看,制造业PMI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49.8%和50.9%,高于上月5.2和7.0个百分点,制造业产需景气水平明显回暖。企业信心明显增强,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6%,高于上月3.7个百分点,升至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近期市场恢复发展预期向好。(国家统计局官网)

|点评| 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国内经济出现一定复苏势头。具体来看,在春节假期的影响下,制造业企业生产速度放缓,然而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迅速回暖,令部分商品短暂地出现了生产力无法匹配需求的情况。服务业景气度大幅回升,居民积压的消费需求得到释放,影院、旅游等娱乐产业的运营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随着居民逐渐恢复至正常的生活工作状态,消费潜力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不过,目前企业经营信心持续恢复,扩大产能的迹象却并不明显。企业前期积压的库存需要时间消化,工厂招工难造成的人员压力情况有待改善。

IMF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


1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新的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上调了对中国及全球经济的2023年增长预期。根据最新一期展望,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3.4%下降到2023年的2.9%,中国经济增长将升至5.2%。IMF2023年对全球经济最新的预测比2022年10月的预测高0.2个百分点,但低于历史(2000~2019年)平均3.8%。

除此之外,IMF预计美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22年的2.0%下降到2023年的1.4%和2024年的1.0%。欧元区经济增长预计将在2023年触底,达到0.7%,比此前预测上调0.2个百分点,2024年将升至1.6%。IMF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长率将小幅上升,从2022年的3.9%升至2023年的4.0%,增长率向上修正0.3个百分点。(澎湃新闻)

|点评| IMF在连续四次下调对2023年全球经济的预期后,难得地展现出一些乐观的看法。全球多数央行通过加息平抑通胀的效果开始显现,欧美国家的CPI均有所回落,通胀降温的迹象正在促使各国央行延缓加息步伐。中国防疫措施优化后,各项经济数据开始回暖,有望在2023年成为带动全球经济的领头羊。

然而,衰退的阴云仍然笼罩在欧美国家的上空,俄乌冲突至今尚未落下帷幕,影响全球经济的“灰犀牛”和“黑天鹅”继续在全球漫步,也难怪IMF接连调整世界经济展望。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制造业分工格局再次发生改变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潜力得到全球关注。不过,这些国家经济缺乏韧性,很多发展制度不完善等客观条件,可能将为全球经济埋下隐患。

美国考虑切断供应商与华为所有联系


1月31日消息,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与中国华为公司之间的所有联系,禁止包括英特尔和高通在内的美国供应商向华为提供任何产品。美国一些官员向拜登政府提出了这一建议,若这项政策获得通过,所有美国供应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证申请都将被拒绝。知情人士称,这项政策还处于早期讨论阶段,有可能在今年5月获得通过,即美国将华为加入“实体清单”四周年之时。

据悉,美国政府已停止向美国企业发放向华为出口产品的供货许可证,包括5G级别以下的物品,如4G、Wifi 6和Wifi 7、人工智能以及高性能计算和云项目。对此美国商务部发言人仅表示,将“不断评估我们的政策和法规”,而英特尔和高通都拒绝置评。(环球时报)

|点评| 2019年,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后,对华为从5G建设到芯片研发等多个方面,已经进行了数轮制裁,这对华为全球业务产生了不小影响。2022年,华为多个业务线逐渐摆脱制裁影响,消费者业务也开始重启,Mate 50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反馈。华为“浴火重生”的发展势头,令美国部分人士决定加大对华为的制裁力度。 

一旦美国决定暂停所有供应商向华为供货的许可申请,将对华为中高端产品的生产形成巨大的考验。以芯片为例,国产芯片能够量产的型号均为中低端产品,并且部分底层设计方案需要依赖美国技术。不过,华为的技术储备较充足,自身韧性大,希望能再次化险为夷,继续坚持国际化市场导向,站稳脚跟。


去年三大航空公司预亏超千亿


1月31日消息,周一晚间,各大航空公司陆续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其中,中国国航预计2022年净亏损约370亿~395亿元;中国东航预计2022年净亏损360亿~390亿元;南方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303亿~332亿元。合计来看,三大航2022年亏损将达到1033亿~1117亿元,亏损规模较2021年有明显提升。其他规模较小的上市航空公司也基本上处于亏损状态。

最新业绩预告显示,与去年前三季度业绩亏损原因大致相同,需求下降,油价高企和人民币贬值仍是上市航司全年预亏的主要原因。去年,中国民航业陷入持续低谷期,民航运输总周转量599.3亿吨公里,为疫情前2019年同期46.3%,旅客运输量2.5亿人次,为2019年同期38.1%。(中国证券报)

|点评| 2022年对国内航空业来讲依然是艰难的一年,不管是疫情管控对旅客出行的限制,还是高企的油价以及不稳定的汇率,桩桩件件都让各大航司的正常运营成为难事。这也直接导致航空公司的业绩全线亏损,全军覆没。话说这疫情三年,哪一家航空公司不是损失惨重。

不过随着去年12月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国内外航线逐步恢复正常,人们压抑三年的出行热情被重新点燃,国内航空公司的盈利情况已经出现了“触底反弹”。加之高油价等不利因素也开始消退,2023年航空公司的盈利状况或有望逐步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比亚迪去年净利暴增4倍营收4200亿


1月31日消息,比亚迪本周一发布2022年业绩预期向好,新能源车销量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净利润同比暴增458%,远超分析师预期。公告显示,预计2022年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据此计算,四季度净利润预计在66.89亿元~76.89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2022年累计总销量为186.35万辆,同比增长208.64%,稳坐全球新能源车头把交椅,这也是国产车第一次超越合资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冠军。(华尔街见闻)

|点评| 受疫情影响,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产销增幅不如2021年,但所取得的成绩依然可圈可点。这一年,国内新能源车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市占率进一步提升至25%以上,而且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也颇有斩获。很多车企也纷纷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比亚迪在混动车销售方面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量冠军。

不过,随着为期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补”在2022年年底正式取消,新能源车企包括比亚迪在内纷纷提价,而以特拉斯为首的车企则选择降价。价格战的拉开,是否会让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回归理性,从而改变当前行业连续多年飞速发展的格局,仍有很大不确定性,也对众多车企提出了新的挑战。

小米调整组织架构设立专业委员会


1月30日消息,雷军发布内部信,宣布小米设立经营管理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两个集团治理专业委员会。内部信指出,集团经营管理委员会由业务相关的集团高管、各个事业部负责人及营销体系战区负责人组成,统筹管理业务战略、规划、预算、执行及日常业务管理等。人力资源委员会统筹管理人力资源战略、制定重大人力资源政策和审批重大组织结构调整及高级干部任免。雷军分别出任两个委员会的主任。

据悉,此前雷军曾发布内部信,宣布晋升卢伟冰为集团总裁,同时晋升王晓雁、屈恒和马骥为集团副总裁。本次组织架构调整距离上次不到一个月时间。(综合新浪科技)

|点评| 在2022年消费电子市场整体业绩下滑的情况下,小米手机的“高端”战略和“出海”战略依然业绩不俗,但其在“造车”方面的一系列布局则颇受诟病,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赛道,而小米切入这一领域的时间点并不具备优势。

在其他同类厂商纷纷开展多元化经营来对冲手机市场的低迷之时,刚经历过管理层大调整的小米,显然也面临着业绩的压力和进一步转型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对“正确的战略决策”和“有执行力人才”的渴求,就显得更为迫切。从“阵容豪华”的关键委员会的设立情况看,显然小米要从提升决策质量和人才建设两方面,同时“重拳出击”。

18家券商去年净利润下降超过50%


1月30日消息,35家券商以业绩预告、2022年度未经审计非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口径,未经审计)、招股说明书等形式披露了2022年业绩。其中,太平洋、天风证券、江海证券3家由盈转亏,中山证券续亏,另有27家预减,其中18家券商净利下滑超50%,占比过半。与此同时,方正证券、粤开证券、网信证券3家券商逆势增长,东方财富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

在过去的一年中,券商行业的“寒意”早已传达至各个方面。“2022年证券公司校招比往年更难。”一名经历秋招的top2金融应届硕士称,花费数月都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导师会持续跟进大家找工作的进展,明显2022年难度更大。业内中上游的一家券商往年招聘近百人,去年直接缩减至个位数。(综合澎湃新闻)

|点评| 2022年A股持续回调,场内成交量萎靡,券商公司的日子也不好过。在营收方面,券商交易佣金收入随着成交量降低而减少,股票市场表现不佳,理财产品的销售金额也大打折扣。不仅如此,自营盘市值减值带来的亏损,也是多数券商盈利下滑的主要因素之一。即便券商公司相比一般投资者的投资经验更丰富,在市场“泥沙俱下”之际,也很难获得正收益。

此前,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证券公司渣打证券(中国)获批成立,将对国内证券公司形成新的挑战。国际券商机构在股票经纪业务中的“资历”无疑比国内券商更为深厚,多数国际券商不仅具有股票交易服务,还会针对每位客户的特点提供投资建议和风控计划等服务,这是国内券商目前难以做到的。

周二指数缩量调整沪指跌0.42%


1月31日消息,三大指数集体缩量调整,创指收跌1.26%,北证50指数逆市大涨5%。板块方面,光伏板块全天强势,钙钛矿电池概念领涨,教育板块持续走强,房地产板块午后冲高,物流板块活跃;消费板块持续调整,医药医疗股低迷,半导体、芯片板块走弱。总体来看,个股涨多跌少,超2800股飘红。

截至收盘,沪指报3255.67点,跌0.42%,成交额为3753亿元;深成指报12001.26点,跌0.80,成交额为5249亿元;创指报2580.84点,跌1.26%,成交额为1706亿元。沪深两市成交额共计9002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1619亿。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101.44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 周二两市再显疲态。进入到公司年报业绩预披露期,业绩出现大幅波动的个股需要提前预告业绩。2022年全年在疫情等因素扰动下,业绩大幅下滑的企业数量明显增多,打击了市场信心。不过,投资者已经普遍对此有所预期,仅造成了一些情绪上的影响。

从盘面上看,北交所个股大涨,成交量猛增,引发市场关注。主板市场目前整体博弈心理较重,在没有较大波动时,大部分个股已经难以激起投资者的交易热情。所以,部分活跃资金将目光转向平时市场关注度和整体位置均较低的北交所个股,进行补涨行情的炒作。总体上看,场内游资活跃度有所提升,机构对于行情的参与度依旧不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6 09:37 AM , Processed in 0.10661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