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哲史艺丛] 辽金元汉化的缩影:那些马背上的民族,是如何接受农耕文化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2-1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辽金元汉化的缩影:那些马背上的民族,是如何接受农耕文化的?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1-31 17:30 Posted on 山东

10.jpeg

善于游牧的契丹


宋辽金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与南方汉族的频繁交往,北方游牧民族开始放弃了之前以游牧为主的经济生活方式,渐渐地开辟大量的农田,目的就是为了给国家提供更多的粮食,这是少数民族接受汉文化的结果。这样的结果影响深远,改变了宋以前中国农牧业分界线的格局。


 一、辽西夏时的农耕区


《辽史》记载;“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以食,车马为家。”文献中的这句说就是宋辽时代农牧业分界线的一个基本概述。这一时期由于胡汉杂居的局面开始形成,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关系也变得越发密切,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同于西汉与匈奴时的对峙关系。


这时的游牧民族开始重视与汉人的贸易交往,这促使胡汉杂居的局面不断扩大,同时由于北方民族与南方汉人的经济结构不一样,在当时的农牧分界线附近就形成了范围更大的农牧交错区。处于农牧分界线的游牧民族开始尝试学习农耕技术,而处于游牧分界线的汉民族也开始进行畜牧活动。


宋辽金西夏时期,由于民族关系复杂,每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7世纪迁移至夏州(今宁夏、内蒙古与陕西交接)的党项族,于10世纪中期在李元昊的带领下建立了西夏政权。


11.png

西夏最强盛时期的疆域(笔者实拍)


党项人原本是“衣皮毛,事畜牧”的游牧民族,至西夏全盛时期,其占有东到鄂尔多斯高原,西至整个河西走廊,南到今天柴达木盆地,北至今天中蒙交接的额济纳旗。西夏所辖范围多为牧区,但其境内的汉人则保持着农耕生产方式,今天的陕西榆林一带,由于汉人农耕的开放,就渐渐成为了西夏人的粮仓。


12.jpeg

西夏出土的具有农耕文化特色的铜牛(笔者实拍)


而在西夏国首都兴庆(今银川)所在的宁夏平原,由于黄河的滋养,这里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农耕灌溉区,慢慢地随着农耕技术的发展,西夏国也开始大范围进行农田垦殖。


同一时期,契丹人也建立起自己的农耕区。契丹是典型的马背上的民族,《辽史》记载:“契丹旧俗,其富为马,其强以兵。”辽国建立了“四时捺钵”这种带有契丹特色的行政体制。所谓四时捺钵,就是根据契丹各族游牧的习惯在春夏秋冬四季形成的营帐,契丹王室成员会跟随皇帝在一起进行狩猎,然后在营帐内与官员处理朝政。


13.jpeg

契丹的四时捺钵


后来随着与汉文化的接触,契丹也开始在原来的游牧地开辟农田,进行生产与种植。例如在契丹的国都上京临潢府所在的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就开辟了大量的农田,由于农耕技术的推广,原先为契丹游牧的地带转成了农耕区。同时契丹还在今天辽宁锦州附近的医巫闾山也开辟了大量的农田,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制约,这里并不像汉地农耕区那样形成大规模的农田。

二、金元时农耕区的北延与拓展



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在完颜阿骨达的带领下灭掉了东北亚的强国辽,这时女真人也开始在今天吉林的洮儿河与拉林河附近开辟农田,此时中原的农耕技术已经北推至今吉林与黑龙江两省附近。


而在金上京会宁府(哈尔滨阿城区以北)也出现了大量的农耕区,这里甚至一度成为金代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慢慢地大兴安岭就成为了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之间的天然分界线了。


到了元代以后,蒙古人先后灭亡了西夏、金、北辽、大理与南宋等众多政权,并成为入主中原的新的统治者。蒙古人的汉化程度不像契丹、党项与女真那样深,所以他们对汉地农耕文化的认知就弱了很多。


由于蒙古时四处征战,对马匹的需要较大,因此蒙古人在入主中原后在原来的农耕区开辟了大量马场,将农耕区变为了游牧区。但后来在耶律楚才和一些汉族官员的建议下,蒙古上层统治者意识到,南方的汉地并不适合开辟马场,所以蒙古人渐渐改变了在中原各地开辟马场的做法。


14.jpeg

影视剧中的耶律楚材


在文化发展上,由于蒙古较为包容的态度,汉民族的文化很快就被蒙古上层的皇室成员所接受,相应地,汉地的农耕技术也在开始在全国推广。元代很多牧区也渐渐开辟了大量农耕的土地。在今天新疆的吉木萨尔、巴里坤、和田与喀什一带都出现了新开垦的屯田。


元代统治者在接受汉代农耕技术的同时,还在今蒙古哈拉和林开辟了大量的农田,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这些农田只有零星的分布。


15.jpeg

今天的哈拉和林(笔者实拍)


文史君说


辽金元西夏等北方少数民族在不断与汉人的接触中,逐渐接受了汉地农耕技术与文化,他们在不断南下中原的同时也意识到,传统的汉地更适宜开辟农田,同时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他们在原先游牧之地也大范围开垦荒地,发展农业,慢慢地塞外就出现了广阔的农牧交错带。


参考文献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3-29 08:20 AM , Processed in 0.0676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