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短短两天破产的消息引发大量对银行业危机蔓延的担忧,为了恢复市场对银行系统的信心,美国监管机构迅速采取了救市行动。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周日发布联合声明称,FDIC有能力在“充分保护储户”的前提下完成对硅谷银行的破产处置,从3月13日(周一)开始,“储户可以取到他们所有的存款”,与此同时,任何与此相关的损失都不会由纳税人承担。联合声明还称,总部设在纽约Signature Bank已于周日被州监管机构关闭,“和硅谷银行的储户一样,该行所有储户都能取到自己的存款,纳税人不会承担任何损失。”美联储另外宣布,将通过新推出的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简称BTFP)融资工具向银行提供额外资金,以确保它们能满足储户的需求。美联储称“已做好准备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周一(3月13日)盘前,道指期货上涨0.2%,标普500指数期货上涨0.5%,纳指期货上涨1%。
A股市场上证综指周一收盘上涨1.2%,深证成指收涨0.55%,香港恒生指数收涨1.7%。周末多家中国企业发布声明称,硅谷银行破产对业务影响不大或无业务往来。
救市措施会奏效吗?
硅谷银行引发的风险来得非常突然,上周美股银行股遭到的大规模抛售拖累大盘走低,标普500指数当周收跌4.6%,几乎抹去了今年迄今所有涨幅,道指和纳指分别收跌4.6%和4.7%。
B. Riley Financial Wealth首席市场策略师阿特·霍根(Art Hogan)通过电子邮件告诉MarketWatch:“对于一个已经紧张不安的市场来说,一家银行倒闭引发的恐慌情绪让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美联储的BTFP融资工具将向银行提供最长12个月的贷款,避免银行陷入硅谷银行亏本出售资产的困境。据知情人士透露,BTFP的规模足以覆盖银行系统中的未投保存款。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作贷款抵押的资产可以按面值衡量价值,而不是按当前市场价格。美联储也将在同样条件下接受贴现窗口的抵押品。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北美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Paul Ashworth)说:“这些都是力度非常大的措施。”
阿什沃思指出,按面值接受抵押品意味着,在持有至到期的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组合上积累了超过6000亿美元未实现亏损、且没有对冲利率风险的银行有望躲过一劫。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分析人士和经济学家认为硅谷银行破产不属于系统性问题。裕信银行(UniCredit Bank)首席经济顾问埃里克·F·尼尔森(Erik F. Nielsen)在周日发布的研报中指出,硅谷银行是“资产负债表管理不善的一个相当特殊的例子,该公司持有大量由短期债务融资的长期债券”。
GLOBALT Investments高级投资组合经理托马斯·马丁(Thomas Martin)说:“与其说风险是否会蔓延,不如说这是考验银行是否有能力应对融资压力的问题,硅谷银行显然没有这个能力。”
还有人认为,除了管理不善,美联储加息也带来了一个会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环境,短期美债收益率大幅高于长期美债收益率(即收益率曲线深度倒挂)放大了负债和资产错配。
Ironside Macroeconomics执行合伙人兼研究主管巴里·纳普(Barry Knapp)说:“收益率曲线倒挂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会发生更多银行暴雷事件。”
凯投宏观的阿什沃思在谈到美联储出手救银行的措施时说:“理性地说,这应该足以阻止危机蔓延,避免更多银行倒闭。但危机的传染性常常更多体现在非理性恐惧上,因此要强调的一点是,无法保证美联储的措施会奏效。”
阿什沃思指出,硅谷银行破产“提醒我们,当美联储激进加息时,‘有些东西往往会崩溃’,如果不是在实体经济中,那么就是在金融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