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回复: 0

[史地人物] 这是一条傲娇的江:以“汉”命名,古书中与长江、黄河平起平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22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条傲娇的江:以“汉”命名,古书中与长江、黄河平起平坐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3-22 18:30 Posted on 山东

0.jpeg

汉江上游


在中国众多的水系中,汉江一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作为长江最长且流量最大的支流,与众多中国水系相比,身处中国内陆腹地的汉江,是一条沟通中国长江与黄河文化的纽带,同时也串联了中国南北方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我曾三次深入汉江流域,在汉江地区看到了兼具南北方文化特点的人文风景。

一、一条以“汉”命名的河流



汉江,发源于汉中的宁强县,一路向东,经安康、商洛、襄阳、荆门,一直到武汉汇入长江,汉江全长近1500公里,是长江众多支流中里程最长的一条,在长江中游水系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诗经》曾记载汉江“其流汤汤”,《水经注》记载的古代江河中,汉江占有与长江、黄河相同篇幅的内容。


1.jpeg

安康美丽的汉江


汉江之名与刘邦有着不解之缘,刘邦在汉中不断壮大,最后通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方式,最终打败项羽,建立了200多年历史的汉王朝。这个汉承秦制的王朝,将中国的各民族不断融为一体,也让汉族、汉字等称呼与汉江产生了不解之缘。


2.jpeg

《楚汉传奇》中的刘邦


广袤的汉江,孕育了中国很多创世神话,今天流传的神农尝百草、夸父逐日、后羿射日等,几乎都发生在汉江附近。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整体的气候较今天更加湿润与温和,在今天汉江附近的十堰发现了原始人的头盖骨,距今已经有近100万年的历史,这个年代与蓝田人的生活年代(距今70万-115万年)基本相当,从某种意义上讲,汉江就是中国早期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3.png

湖北十堰


二、南北牵连的纽带


翻开中国地图看看,我国的河流多承东西走向,而汉江却有些不同,汉江众多的干流如唐河、白河等,都是南北走向,而且众多支流纷繁复杂。


汉江支流主要的发源地,如秦岭、伏牛山(秦岭的余脉)、熊耳山(秦岭的余脉)等,还是中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秦岭和它的余脉们,也成了中国南北方水系的天然分界线。


4.jpeg

秦岭(作者摄)


纵穿今天河南的伏牛山,短短一天,你就能感受到中国南北方的气候差异。从北边的洛阳嵩县与栾川,一路向南,翻越老鸦关隧道,进入南阳西峡县境内,南北气候的差异,在一瞬间就能感受出来,无论从植被、地貌、气候以及河流的流量,都会能感受到巨大的不同。而汉江流域的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南北分异下产生的,因为这条河流是长江众多支流中,最接近北方的南方河流之一。之所以说之一,是因为嘉陵江也是如此。


5.jpeg

我骑车纵穿伏牛山老界岭(作者摄)


所以说,汉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中国南方的特性,同时还带有一定的北方文化气质。与汉江最具对比性的河,就是渭河了,汉江与渭河隔着一个高大的秦岭,由于这个分水岭过分大,所以想用人工运河沟通渭河和汉江,就很难实现。


千年以来,人们利用秦岭间河流侵蚀峡谷,开凿了一条又一条栈道,这就是著名的蜀道。蜀道所形成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金牛道等一条条纵观南北的道路,使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成为了可能。


6.jpeg


也正是秦岭这样分水岭的作用,造就了汉江兼具南北方文化气质,使汉江在中国古代交通体系中占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在长安与洛阳为国家政治中心的时期,汉江的地缘更接近中央政权,各地的物资都是利用汉江的水陆转到各个地区的。


从军事方面来看,汉江更是南方进攻北方的战略要地,诸葛亮六处岐山(实际是五出),姜维九伐中原(实际是十一次),都是以汉江流域的中心作为其军事要地。


7.jpeg

诸葛亮六出祁山示意图


南宋时为了抗击金朝,汉江更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宋代以后,随着以长安-洛阳为政治中心的国家体系的衰落,汉江的政治地位也逐渐下降,而这种变化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转化。


虽然这里已经没有国家政治的交往,但却开始变为民间商业的大通道,来往于汉江两岸的船只络绎不绝,秦巴地区的人们利用汉江将自己的物资转运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到了明末清初,从福建经今蒙古国至俄罗斯的万里茶路形成,这条以茶叶为中心的国际贸易通道,促使汉江的茶叶贸易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慢慢地,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处于汉江下游的汉口成为整个中国重要的茶叶中转地与加工地。


汉江流域至今都保留着一种有意思的现象,你在一个城市,例如安康,可以同时听到中原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不同地区的方言。而这种文化间无缝连接式的交融,使汉江成为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熔炉。


8.jpeg

安康的汉江(作者摄)


文史君说


汉江是中国南北文化相互汇聚的地方,也是南北文化相互交往的大熔炉。汉江通过与蜀道陆路的连同,使汉江流域在滋养南方土地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北方文化的精髓,秦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在这里完成了完美的汇聚。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陕西专刊下)2005年第7期。


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中国国家地理》(湖北专刊下)2019年第2期。


鲁西奇:《中国历史上的空间结构》,华中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4 11:37 PM , Processed in 0.0471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