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哲史艺丛] 教育向少数民族倾斜,从古代就开始了,西南土司有专门的科举名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5-30 07: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向少数民族倾斜,从古代就开始了,西南土司有专门的科举名额

 文史君 浩然文史 2023-05-29 18:30 Posted on 山东
0.jpeg


中国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中,总有一些特别小众且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遗产,例如2013年评上的“土司遗址”。对土司遗址不了解的人可能都会觉得匪夷所思,这是一个什么遗产呢?


当时中国申报的土司遗产主要是将湖南永顺老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屯与湖北恩施崖土司城捆绑申遗,一瞬间,曾经神秘而遥远的历史遗址,突然展现于历史的视野中。


1.jpeg

唐崖土司城遗址(笔者摄)


一、什么是土司城遗址?


历史上的土司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延伸到今天甘肃、青海和西藏的部分地区。以云贵高原为主的西南地区,有适合土司生存的“土壤”。这里崇山峻岭连绵分布,千沟万壑,水系纵横,土地被割裂成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小天地”。


2.jpeg

中国西部地区


这样互相分隔的小天地,分别由大大小小的土司统治着。曾经的土司“王国”,今天仍有不少遗留世间,各种等级,各种类型,让我们有机会一窥曾经的神秘小天地。


因为中国的多数土司分布在崇山峻岭中,所以中央有时候很难管辖到这些地方的人们,土司的文化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


土司的城市就很好地展现了土司内部的原始信仰与本土文化,但中央王朝的影响也无处不在。比如壮丽而精致的土司城,就颇有皇城的样式:唐崖土司城的主人覃氏,仅是一个级别最低的小土司,其土司们“皇城”却拥有3街18巷,36院,里面更设有帅府、官言堂、书院、存钱库、左右营房、跑马场、花园和万兽园等等。


3.jpeg

土司的皇城


土皇帝的个人享受,一点儿也不亚于中央政府的皇帝。海龙屯的新王宫,就拥有气势磅礴的中轴线,前朝后寝的庞大格局,与千里之外的北京故宫十分相似。华美壮丽的土司城,本身就令人惊艳和赞叹。


4.jpeg

恩施土司城


在奢华的表象背后,还有令人琢磨的东西。那就是土司城虽然风格各异,有的部分却十分规整,很像中原的官式建筑。你可以看到,中央王朝对土司的渗透力是多么强大!这正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体现。“多元一体”的土司城,显得十分与众不同。而这一切,与充满智慧的土司制度息息相关。


5.png

土司遗址(笔者摄)

二、土司政权的“自治”与中央的互动


土司制度是大元帝国在汉、唐、宋各朝羁縻统治的基础上,施行的一种针对少数民族的制度,即招抚、任用各地方首领担任“土司”,世袭统治当地人民。在过去的羁縻统治中,只要少数民族地区的首领表示“归附”,中央王朝就赏一个封号,但并不过问其内部事务,土官统治的地方就像一个独立王国。


与前代土官相比,土司是由朝廷任命的,他们的地盘也成为中央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同时还要向朝廷承担朝贡、赋税、征战等义务。这个做法,使中央与边疆的关系变得空前紧密。


比如明朝就有个规定,新继承土司位的人,哪怕是在万里之外,也要去朝见皇帝。如果继承人自己没去,而是换个人去,那事情就有可能改头换面,让别人成了土司。


6.jpeg

土司宫殿(笔者摄)


土司与皇帝见面,才能拉近彼此的距离。试想见到皇帝,看到皇宫的壮丽、皇帝的威仪,感受到帝都的繁华,这对土司的心理冲击将是多么强烈,而这也有利于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土司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没有文化的部落酋长,比如永顺老司城的主人彭氏土司,就流传着一个笑话:“土司王不会说汉话”。


但是土司真的没有文化吗?在土司遗址中,彭氏土司的文化却让人惊艳,他们的诗词碑刻留在古老的土司城中,是土司家族的文化证书。而遵义海龙屯的雄关古堡里,播州土司杨应龙的题词和碑文也是银钩铁画,笔力非凡。土司有文化,这让众人大跌眼镜。奥妙是什么?教育。


7.png

影视剧中的杨应龙(右)


中央不仅在土司地区开科取士,还对少数民族实行“教育倾斜”。教育从土司的“接班人”抓起,明清政府均有规定,土司的继承人从13岁开始,就要到学校去学习儒家礼仪,当然也鼓励其他的土司弟子学习儒学。


中央还在土司区进行定向招生。比如当地的府、州、县学里,一些学额是专门留给少数民族的,汉族不能占,像“瑶童”等,指的就是这类少数民族学生。这能让土司从文化上认同国家,因为思想的控制是最强大的。


8.jpeg

儒学圣地曲阜孔庙


鼓励土司、土司子弟甚至土民学习儒学,是中央王朝的智慧。清初的容美土司田舜年(1639—1706年),年少时赴汉地荆州府接受儒家教育,被儒学文明深深吸引。他希望去参加科举考试,成为中华帝国的一名官员。


可惜他屡试不第,万般无奈之下,才被迫上岗做土司。尽管如此,田舜年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修文德、讲礼仪”的土司,而不是无知的“土酋”。后来他不仅成了一个多产的作家,而且积极和汉族文人来往。在他统治时期,容美荣登湘鄂西土司的“五强榜”。


当然,像田舜年这样“身在蛮营,心在汉”的土司并不是太多,而土司学习汉文化的成绩也有地区鸿沟。即使到了晚清时期,四川西部的土司仍无法流利地说汉话。尽管如此,对土司地区的教育倾斜,仍让这些边远的“部落”与内地一步步接轨,对国家的文化认同也空前加强。


9.png

田舜年觐见康熙,返回时走过的百顺桥


文史君说


 土司制度是中国大规模改土归流之前,存在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一种主要的地方形制,因为交通闭塞等原因,这些土司多以半自治的形式,游离于中央政府的管控中。当然,这些土司虽然保持着高度的自治权,但是很多时候还是与中央王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土司教育的发展、土司王位的更替等,都受到中央政府的影响。

参考文献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务,2015年。


王素英:《明清西北土司制度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5年。


(作者:浩然文史· 禹贡行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5 02:00 AM , Processed in 0.07843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