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6|回复: 0

[哲史艺丛] 在书画里看看古人是怎么避暑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16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书画里看看古人是怎么避暑的?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7-15 03:53 Posted on 北京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道艺术 Author 地道艺术

51.png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分钟

52.jpeg

《荷亭消夏图》(局部)。(图©明代尤求作,上海嘉泰拍品)


古人用“苦夏”等来形容夏天的炎热;用“毒热”和“热甚”来表达热的程度;用“烦暑”来形容躁动不安的心情;用“消夏”和“逃暑”来表达对炎热夏天的无可奈何和避之不及......


怎么熬过“苦夏”?怎么对抗“烦暑”?怎么防止“毒热”?不妨看看历代的书画,给我们留下的古人避暑攻略。


初级:原地吐槽,老实待着


为了吐槽天热,王羲之专门给朋友们写了好几封书信,如《今日热甚帖》《徂暑帖》《毒热帖》等。


53.jpeg

“今日热甚”《今日热甚帖》拓本。图©东晋王羲原作,拓本年代不详


在王羲之看来,他充分掌握了避暑的要诀:原地待着。


《今日热甚帖》:“今日热甚,足下各匆匆,吾至乏惙力不具。”


《徂暑帖》:“徂暑感怀深。得书,知足下故顿,乏食差不?耿耿。吾故尔耳,未果为结。力不具。”


《毒热帖》:“晚复毒热,想足下所苦并已佳,犹耿耿。吾至顿劣,冀凉言散。力知问。”


从这三通书信中可以看到,王羲之强调最多的是:这鬼天气真是太热了,咱们各忙各的,我是浑身没劲,恕不接待各位了。大家各自都好好待着吧,谁也别串门。


54.jpeg

“晚复毒热”,《毒热帖》拓本。图©东晋王羲之原作,拓本年代不详


对于这件事,另一个书法大佬颜真卿有同感。


颜真卿在《中夏帖》中讲到一件事,说:“中夏以还,暑气日甚。病懒,益不喜所为。前欲书石,当须稍凉作之也。幸不以差缓过之......”


从这个帖子中可见,当时时值中夏,暑气日盛,颜真卿之前曾答应别人书写碑文,但无奈这天气太热,于是他写信给“甲方”:实在是干不动了,等天气凉快点我再动笔,还望多多理解啊。


55.jpeg

“中夏以还,暑气日甚”《中夏帖》拓本。图©唐代颜真卿原作,拓本年代不详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想到那句老话:“心静自然凉。”


白居易对此是很认同的,比如他在《消暑》诗中说:“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56.jpeg

白居易画像,图©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圣贤画册》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唐代另一位文学家柳宗元就坦言自己做不到。他在被贬到永州时,夏夜酷热难眠,半夜索性起来登楼纳凉,写下一首《夏夜苦热登西楼》:“谅非姑射子,静胜安能希。”意思是说,我又不是神仙,想要以心静战胜炎热,实在是毫无希望。


面对酷热,书法“宋四家”之一的蔡襄也有名场面。


大夏天,他给朋友写了封信说“日夕风日酷烦,无处可避”“暑热,不及通谒”云云,大意是“哪里都暑热难耐,逃也逃不过,就不要到处走动,去烦劳别人啦”。


中级:惹不起躲得起,凉快地方待着去


相比于蔡襄的不折腾,另一位“宋四家”成员米芾,就不那么安生了。在他看来,出门找凉快的地方,才是避暑妙方。他在《逃暑帖》中写道:“芾逃暑山,幸兹安适……”大意是,米芾因逃避暑热跑到山上去,尽情享用“南山之阴”。


57.jpeg

《逃暑帖》。图©北宋米芾书,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


明代“吴门四家”中的文徵明、唐伯虎有很多关于避暑的创作。唐伯虎有一首《吴门避暑诗》:“吴门避暑不愁难,绿柳荫浓画舫宽。


58.jpeg

《吴门避暑诗轴》。图©明代唐寅书,辽宁省博物馆藏


天气酷热的时候,唐伯虎的大招就是找一艘豪华的游船,到青山绿水间去寻找清凉。毕竟,相对于陆地,河湖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文徵明在《东林避暑图卷》描绘了这样的画面:画中有古木森郁,山谷幽静,溪上水波不兴,一人伫立桥头,策杖观流。想必这画面,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避暑胜地。


59.jpeg

《东林避暑图卷》。图©明代文徵明作,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对于历代帝王来说,避暑的排场就更大了。历朝历代,都会在山区或高原上设置避暑的行宫。比如,铜川的玉华宫是唐太宗避暑的行宫;承德的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的避暑行宫;五台山的菩萨顶是康熙皇帝的避暑行宫;江南的木渎古镇虹饮山房是乾隆的避暑行宫。


61.jpeg

《明皇避暑宫图》。图©(传)北宋郭忠恕作,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高级:直面现实,改变局部小气候


老实待着,哪都不去,或许可以抵御一阵,但要是高温持续不走,就不好说了。在没有空调的时代,物理降温是最常见的防热方式。


最常见的就是:少穿点,穿薄点,尽可能穿清凉的纱衣。我们看《北齐校书图》《柳荫高士图》《美人消夏图》等绘画中的人物,就是这么做的。面对滚滚热浪,这些名士们也顾不得礼法了,只用半透明的纱衣和吊带内衣遮体,穿得很是清凉。


62.jpeg

身着薄纱与“内衣”的北齐男子,《北齐校书图》(局部)。图©北齐杨子华作,波士顿美术馆藏


不过,这种薄如蝉翼的衣料生产技术难度大,而且非常昂贵,一般老百姓消费不起。夏天正是农忙时刻,农人们也没有那闲工夫跑到山上去。


普通人家,常常在树下搭个简单的凉棚,或到洞穴等阴凉、低温处避暑。坐在凉棚、山洞里,再从泉井里捞上来冰凉的大西瓜,边吃边聊,这大概是暑天里,属于百姓们的最幸福时刻。


63.jpeg

《采莲消夏图》(局部)。图©宋代佚名作


大户人家,尤其是官宦人家,可以建造凉亭的PLUS版。


先秦时期有一种“窟室”,采用“地下室”+大冰块的制冷方式,堪称当时的“空调房”;汉代皇家有高级的避暑用房“清凉殿”,也叫“延清室”;唐朝的宫廷建有“含凉殿”,其原理是用一种类似水车的装置,推动扇子转动以送风,并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以隔绝暑气。


64.jpeg

《水殿招凉图》。图©宋代李嵩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除了皇宫,高官显贵们纷纷建立起私家避暑的“凉屋”,不但以风轮送冷水凉气,还在蓄水池上和大厅四周摆设各种花卉,享受清凉的同时,还能欣赏美景。到了明朝,这种避暑建筑,才慢慢走向民间。


65.jpeg

《挥扇仕女图》(局部)。图©唐代周昉作,宋摹本,故宫博物院藏


到这里,要是还感觉热,就得在身边配上各种神器了。最常见的是扇子,因为能“摇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凉友”。


然后是竹编凉席。宋代蔡持正有诗云:“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这里的“竹方床”就是凉席的一种。


有了凉席,还要配“凉枕”,以瓷枕为主。瓷枕上面有层釉,枕上去冰冰凉凉。据统计,宋代热销的瓷器中,瓷枕和茶盏等生活用具占了大半。


66.jpeg

定窑白瓷孩儿枕。图©北宋定窑瓷,故宫博物院藏


战国时期,有一种青铜冰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在当时的用途主要是用来冰酒,用尊装酒放到鉴内,两器物之间放置冰块。如此奢华的器物,在两千多年前,只有王公贵族才享用得起。


67.jpeg

68.jpeg

青铜冰鉴。图©战国青铜器,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


清代宫廷里,有了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一般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木胎材料制成。除了冰镇饮料、储存食物,还能当空调用。当时,木冰箱的制作成本高昂,使用场合也仅限于宫廷或权贵之家。


69.jpeg

70.png

柏木冰箱与掐丝珐琅冰箱(一对)。图©清代制作,故宫博物院藏


天花板级:多吃多喝,化热于无形


还有一种特殊的“神器”,堪称避暑神器中的天花板。为什么呢?不仅可以带来凉气,还能进入身体里,这就是各种可以解暑的美食。


71.jpeg

《夏热帖》(局部)

(图©唐代杨凝式书,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现在人熟悉的绿豆汤、西瓜汁,古人早已创造出很多夏季养生食谱,比如荷叶凤脯、桂圆粥等。其中最出名的要数唐代书家杨凝式《夏热帖》中提到的“酥蜜水”,它由酥酪和蜂蜜混合而成,是当时的“神饮”。


唐人热衷“酥蜜水”,宋人更爱“碧筒饮”。据记载,“碧筒饮”是一种风俗,始于三国,盛于唐宋,文人雅士谓之“酒味杂莲香,香冷胜于水”。


72.jpeg

宋代“饮子”招牌,《清明上河图》(局部)。图©宋代张择端作,故宫博物院藏


盛夏时节,荷花开时,采摘新鲜阔大的荷叶,把美酒倒入荷叶,以簪子刺穿叶心,使刺孔跟空心的荷茎相通,将空心的荷茎弯成象鼻状,从茎的末端吸酒,这就是“碧筒饮”。


明人邵亨贞在《泖滨见荷花》一诗中赞道:“碧筒行酒从容醉,红锦游帷次第张。”据说,苏轼被贬谪到海南岛时,把这“碧筒饮”带了过去。这让一年四季高温的海南人,解锁了新的消暑方式。


73.jpeg

古人的“冰镇果盘”,《消夏图》(局部)。图©元代刘贯道作,纳尔逊·艾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现代营销中常常有广告代言人、推荐官,其实古代也有。南宋理学大家杨万里就曾为一款冰凉凉、软绵绵、入口即化的夏季好吃食——冰酥酪代言。


据说这冰酥酪选用生牛乳、酒酿、白糖为原料,经过熬制加工成一种半凝固的果冻状食物,总体看上去与现代的“双皮奶”很相近。


杨万里的一首《咏酥》就是最好的广告:“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销。”短短20个字,将古代版“双皮奶”的口感,表述得淋漓尽致。


吃吃喝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既然在家自己待着也是热,不如在傍晚有风的时候,三五好友一起边吃边聊。明代书画家马愈曾写过一封信,邀请朋友来访叙旧,现在被称为《暑气帖》。暑气消退的傍晚时分,备上酒菜,邀请三两知己对坐小酌,热气的烦恼顿时消散于无形。


74.png

古人的消夏套餐,《十八学士图》(局部)。图©宋代刘松年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关于这种事,商家很早就捕捉到了商机。宋代解除宵禁之后,城市里常常有商家举办的各种“避暑会”,类似现在城市里举办的各种“消夏之夜”。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有相关记载:“都人最重三伏,盖六月中别无时节,往往风亭水榭,峻宇高楼,雪槛冰盘,浮瓜沉李,流杯曲沼,苞鲊新荷,远迩笙歌,通夕而罢”。


75.jpeg

电视剧里的汴梁夜市。图©电视剧《梦华录》剧照


看完这一整套完备的古人“避暑攻略”,关于如何应对三伏天,你是不是又多了几分信心?



a.png END
作者 | 闫敏歆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火炬 李栋 张斌 古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7 01:35 PM , Processed in 0.2513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