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回复: 0

[哲史艺丛] 荆二代刘琦是如何被刘备踢出局,被曹操骂成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6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荆二代刘琦是如何被刘备踢出局,被曹操骂成猪?

 瀛洲海客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7-26 00:53 Posted on 北京


10.png

本 文 约 6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6 分 钟

发生在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的赤壁之战,被视作“东汉末年分三国”的开端。经此一役,曹操无力再图南方,孙权坐保江东无虞,而“争盟淮隅”失败的刘备,也总算在荆南站稳脚跟。广义来讲,这是魏、蜀、吴三足鼎峙局面的初步成型;但狭义来说,这其实是曹、刘、孙三家对荆州的瓜分。


11.png

赤壁之战示意图。来源/ 王雅轩,王鸿宾,苏德祥等主编《中国古代历史地图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鲜少有人记得,荆州是刘表的荆州。


虽然这位汉室宗亲只想坐守一地而未有匡扶汉室之志向,可在他的治理与教化下,作为“四战之地”“用武之国”的荆州却成为乱世中的一片净土,吸引无数儒生士人前往。刘表对荆州的贡献当然不可忽略,就算他已去世,至少在名义上,这片大地也应该有他的继承人——刘琦、刘琮的身影。


刘表与荆襄大族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省微山县)人,西汉鲁恭王刘余十世孙。其人少通经学,名列当世,为党人“八俊”之一,后遭禁锢亡奔。党锢解除后,刘表被大将军何进辟为掾(古代副职官员或官署属员的通称),与蒯越等人共事。蒯越,汉初著名谋士蒯通之后,其所在的中卢蒯氏也是襄阳本地郡望,在地方颇具影响力。这一经历,对刘表日后入主荆州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12.png

影视中的刘表(张达饰)。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南阳郡是帝乡,光武帝因之成霸业。在汉朝的倾斜下,荆襄地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得以迅速发展。《太平御览》卷157引盛弘之《荆州记》曰:“岘山南至宜城百余里,旧说其间雕墙峻宇。汉灵帝末,其中有卿、士、刺史、二千石数十人,朱辕骈耀,华盖接阴,同会于太山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敕号冠盖里。”南郡宜城县到襄阳郡岘山南部的这一百多里内,世族、郡望扎堆,蔚为大观。《襄阳记》卷3亦载:“汉末尝有四郡守﹑七都尉﹑二卿﹑两侍中、一黄门侍郎、三尚书、六刺史,朱轩高盖会山下,因名‘冠盖山’,里曰‘冠盖里’。”(黄惠贤《校补襄阳耆旧记》)


在此情形之下,刘表入荆州后,并未冒冒失失地前往江陵郡(按《南齐书·州郡志下》,王叡为荆州刺史时,移治所于江陵郡),而是停留在宜城,寻求蒯越、蒯良、蔡瑁等人的帮助。又《太平御览》卷69引《荆州图经》曰:“岘山东南一里,江中有蔡洲,汉长水校尉蔡瑁所居。宗族强盛,共保蔡洲。”襄阳蔡氏,是荆南地区首屈一指的豪强著姓,“汉末,诸蔡最盛”,蔡瑁家的“江景房”也十分豪华,“屋宇甚好,四墙皆以青石结角”,还有数百仆人与四五十处产业。


刘表在蔡瑁、蒯越等人的支持下,连杀55名贼帅,声势大涨。他日后能立足于荆州,也离不开蔡、蒯等地方大族的支持。为达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刘表迎娶蔡瑁之姊为后妻,其次子刘琮也迎娶蔡氏之女。蔡家的联姻远不止于此,蔡瑁的姑姑(即蔡讽之姊)适太尉张温,张允即张温之孙;而他的另一位长姊,又嫁给了沔南名士黄承彦,即诸葛亮的岳父。刘表任镇南将军后,以蔡瑁为军师,出力颇多的蒯氏兄弟也成为刘表的心腹,与蔡瑁等人同气连枝。


13.png

影视中的蔡瑁(幺帅饰)。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刘表治荆州19年,未在军事、政治上有突出表现,却在文化、教育上贡献颇多。他兴办地方官学,改定五经章句以为教材,吸引众多大儒前来讲学,使荆州一跃成为天下学子的文化圣地。但大量士人的涌入,也带来了新的难题。从刘表的表现看,他对这些士人、儒生的加入十分欢迎,“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只是刘表虽能善待他们,却如王粲所言,不能任用海内之士。


刘表此举,是因为他担心引起流寓士人与地方土著之间的矛盾,或是他自己认为外州人并不可靠(参唐长孺《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收录于氏著《山居存稿续编》)。王粲的确说出了寄寓士人的心声,尤其是当刘备到来后,一些不受待见的士人,更容易蠢蠢欲动了。


刘备与嗣位之争


刘备与刘表的政治立场一致,这是他能被接纳的前提之一。按《三国志·刘表传》:“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袁绍相结。治中邓羲谏表,表不听,羲辞疾而退,终表之世。”刘表虽然在名义上尊奉汉献帝,却仍支持袁绍,并愿奉其为盟主。对于邓羲的不满,他解释道:“内不失贡职,外不背盟主,此天下之达义也。治中独何怪乎?”由“贡职”二字可知,刘表此举只是为了完成任务,目的是谋求名义上的中立,而非是从内心尊奉汉献帝。当然,此举也还能顺便安抚一下本地大族,让他们减少要与北方对抗的心理压力。


14.png

玄德荆州依刘表。来源/张福林主编《图像三国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只是在刘表心里,他仍是不愿与曹操合作。建安四年(199),刘表遣韩嵩北上谒曹操,韩嵩得了曹操的好处,返回荆州后为其游说,“称朝廷、曹公之德也”,并建议刘表遣子入质。不料刘表大怒,欲杀韩嵩,后因诸僚劝说将其下狱。建安六年(201),曹操大破袁绍后,即南征刘表,未果;又两年,再征刘表,可谓目标明确。


刘备曾投袁绍,又参与过“衣带诏”,得了天子诏令,这种身份与名义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带来的政治威慑。故刘备初来荆州,刘表乃“益其兵”,令他屯兵新野,替自己守住荆州的北大门。上一个看门的,是凉州军阀张济的侄子张绣。刘表不顾荆州内部的反对,将其收入麾下,为其输送粮草,使之屯于宛城,与曹操对抗。然而在官渡之战前,张绣又降曹,这不得不令刘表忧心忡忡。


幸运的是,刘备寄寓荆州期间,曹操集中精力与袁氏诸子作战,以图略定北方,因此他并未对南方进行大规模用兵。在这种相对安定的局势下,刘备方尚有余力结交豪杰,积累人脉。他得到司马徽的看重后,“卧龙”诸葛亮也欣然归附。在刘备自身具有的帝系身份、讨贼名义与诸葛亮等名士的“名人效应”等多方面加持下,“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15.png

江夏失守,黄祖遇害,刘表请刘备共商报仇之事。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随着刘备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壮大,荆州内部纷争也逐渐显露出来。有学者论及刘表时期荆州内部纷争时,用“亲曹”与“反曹”两个阵营来概括(参林榕杰《荆州变局前后的刘表父子考论》),即以蔡瑁、蒯越、韩嵩为代表的部分大族,支持刘琮上位并力主降曹,而刘备则支持刘琦,是反对曹操的势力。若论前者,确实存在这么一种情况。


荆州大族的“带投大哥”蔡瑁,“少为魏武所亲”,在感情上倾向于这位旧友;而从家族利益与政治回报上来说,他更偏向于曹操这一方。事实上,当蔡瑁率人投降后,有15人封侯,且曹操仍默许韩嵩“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默许其使用这种评议特权为朝廷举荐人才,这一现象被史家视为九品中正制的萌芽或开端。(参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收录于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以及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


东汉时期的豪族、大姓,向来以家族利益为先,乱世之下首先谋求安稳。他们支持曹操乃至其背后的汉献帝,可以尽量避免荆州陷入战火之中;但是以刘表的政治立场,他们又要被动站在天子的对立面,继续以割据政权的一部分存在,将来还要与曹操为敌。这种潜在的心理压力,让荆州大族不得不通过干预嗣子之争,来实现其政治目的。刘表的次子刘琮,与襄阳蔡氏结亲,为人又没主见,自然成了好的合作对象;反观刘表的长子刘琦,最初因颇肖其父而备受宠爱,后在蔡夫人、蔡瑁、张允等人的中伤下,逐渐失去信任。


刘表此举,固然有他冷漠的一面,但他也清楚,刘琦得不到蔡、蒯等利益既得者的支持,就算被他推举上位,也很难服众。事实上,刘表非但无法左右荆襄大族的意志,就连他的统治基础,也源自于后者的支持。


据《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魏略》记载:“(诸葛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豪族在壮大的过程中,必然要与国家争夺人口与土地,东汉倾颓,由此之始。在荆州,正如诸葛亮所说,豪强大族隐匿户口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些隐户不用承担官府的赋税与劳役,却成为地方豪强的私兵、部曲与佃客。此消彼长之下,官府对地方大族的掌控远远不够,以至于东汉后期以来,豪强抗法的例子数不胜数。


刘表治荆州,誉为“宽政”,实则是他没有底气、也没有必要与荆州大族撕破脸皮,故有学者认为刘表政权具有寄生性和依附性(参王永平《汉末士人之流动与刘表政权之兴衰》,收录于氏著《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所以,即便刘表兴办学校招揽了大批外州人士,他也没有予以重用。这些受到冷落的寄寓士人与另外一批不得志的本地豪强,就逐渐站在了蔡、蒯等大族的对立面。


刘备的到来,激化了这种矛盾。因为以他的名义,完全有希望将这些反对势力汇合在一起。对于刘备大肆“招兵买马”的行为,刘表“疑其心,阴御之”,也显然受到蔡瑁等人的影响。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提到,蔡瑁、蒯曾设“鸿门宴”欲对刘备下手,后者假装上厕所,骑的卢马亡命而奔。可见刘备与蔡、蒯等人的矛盾已经摆在明面上,刘表倘若支持刘备,只会将双方矛盾激化。


16.png

蔡瑁等人设宴欲暗杀刘备,伊籍为刘备报信,刘备假装上厕所,骑马从西门逃走。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如上所述,刘表与刘备的政治立场是一致的。在抗曹这件事上,刘表得不到地方大族的支持,宁愿招揽名声不佳的凉州军阀张绣。所以刘备到来之后,刘表会先支持,增兵、给地助其发展;又因为他不想激化内部矛盾,才疏远刘备;但在病危之际,他选择托国的对象仍是刘备。也只有刘备,有可能对抗得了曹操,这是当时人的共识,远在江东的鲁肃,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承认刘备在荆州的影响力。


名义与荆州之争


刘表去世后,鲁肃向孙权谏言,在阐述完地利、经济、文化、人口等优势后,他话锋一转,又谈到荆州当下的局势:“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刘琦与刘琮二子不合,已是人尽皆知,因为蔡瑁、蒯越等人“亲曹”的政治立场,一部分支持嫡长子继承的士人、得不到重用的寄寓士人,以及被排斥在统治中心的另一批荆州大族,便自发成为刘琦的支持者。


17.png

影视中的鲁肃(曹力饰)。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这是必将形成的分裂局面。荆襄文化发达,衍生出的豪强大族不知凡几,蔡、蒯等大族虽势力强大,却也无法统并整个荆州境内的豪强大族。总有一些人会支持刘琦,将来还会反抗曹操,而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聚拢在刘备竖起的大旗之下。“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即是一条明证。


所以鲁肃又说:“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刘备是汉室后裔,且身负“讨贼”“托国”与刘表托孤之义,再加上诸葛亮与庞、马、向、习等地方名门为之背书,刘备俨然成为影响荆州未来局势的风云人物。就连孙权想要谋求荆州,也要考虑刘备这么一号人物的存在。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征荆州,蔡瑁、蒯越、韩嵩、刘先等人力主投降。有意思的是,曹操南下时,刘琮并未及时通知刘备,等曹军至宛城,他才派使者宋忠告知刘备。后者闻曹操将至,大惊失色道:“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从刘备的反应看,他惊骇的重点,不是曹军南下,而是他居然没来得及发挥其影响力,刘琮就已决策投降(参饶胜文《大汉帝国在巴蜀:蜀汉天命的振扬与沉坠》)。欲搅动荆州风云的鲁肃也没想到,刘琮降得如此之快,等他过江,星夜兼程赶到南郡,荆州已改姓了曹,被他寄予厚望的刘备也仓皇逃走,甚至有避难交州苍梧的打算。可来都来了,总不能白来,鲁肃在当阳与刘备见了一面。一个想要搂草打兔子,一个不甘心这么离去,双方一拍即合。


刘备在鲁肃这里吃了定心丸,即派诸葛亮“自结于孙权”。诸葛亮见到孙权后,首先强调的就是“刘豫州王室之胄”,即证明刘备以这个身份为核心,让他在荆州享有一呼百应的特权,刘备在荆州的经营以及反对“亲曹”的大族与寄寓士人,也都将成为他与孙权结盟的政治资本。


如何应对曹操,江东也有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孙氏在官面上的政治地位不高,孙权只是会稽太守、讨虏将军,为了抵消这种因身份劣势而带来的“非合法性”,这场讨论最终以周瑜“为汉家除残秽”与孙权“老贼欲废汉自立”为定论,将曹操斥为篡逆。从根本上说,这同样是以“兴汉”为反抗名义的,而诸葛亮所说刘备的帝系身份,就是双方结盟的名义根本(参趙宣淳《刘备帝系凭藉与其集团形成关系之研究》)。正如孙权所说:“非刘豫州莫可敌操者。”史学家赵翼评论道:“是且欲以备为拒操之主而己为从矣!”(王树民《廿二史札记校证》)可见,刘备的身份与名义是双方结盟的关键性因素。


反观对荆州具有合法继承权的刘琦,不仅被一笔带过,还成了刘备集团的一项“资产”。如诸葛亮在谈到刘备具有的优势时,曾说:“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大破江夏太守黄祖,枭其首,终报父仇,黄祖在荆北阻碍孙氏数年之久,江夏郡也是对抗江东的重镇之一。故黄祖战死后,备受排挤的刘琦便主动请缨,前往江夏镇守,由此得到了一万精兵。


18.png

刘表病重时,刘琦自江夏赶回,却被蔡瑁拦在门外。来源/电视剧《三国演义》截图


这一部分军队,对刘备而言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的是,刘琦必然也参与了这场战争,但无论演义还是正史,这场大战中都不见刘琦的身影。演义自然是为了突出“主角团”的风采,那么正史为何也没有?


孙刘联盟一方与曹操的对抗,本质上是争夺荆州,但对外的名义却是两种不同的“拥汉”。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孙权、刘备以后者的帝胄、讨贼名义对抗。汉帝的名义高于刘表,若此事局限于一州之地、刘表二子的内部争夺,刘备打出“托孤”这张牌自然更好用;但随着曹操、孙权的加入,事态上升,这场荆州争夺战就成了曹操与反曹势力的战斗。以这种角度而言,即便刘琦拥有的一万军队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也不是这场战争的主角。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走,除江陵外,其本就薄弱的统治基础瞬间被瓦解。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不难看出,刘备此时是以刘琦的名义征讨荆南四郡。这是刘琦在历史上最后一次出现。仅仅过了一年,他就“恰到好处”地因病去世,而刘备则在众人推举下,自领了荆州刺史。等到他前往京口拜谒孙权,后者再次表奏,即证明了刘备对荆州的统治得到了联盟内部的承认。


至此,再也无人记得刘琦。就连曹操日后想起此事,也不屑道:“刘景升之子若豚犬耳。”但沦为任人宰割的猪狗,又岂是刘琮、刘琦之本意?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瀛洲海客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李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8:24 AM , Processed in 0.0791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