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回复: 0

[转贴] 奇袭!胜利!这场反击作战如何为抗美援朝战争画上句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28 06: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奇袭!胜利!这场反击作战如何为抗美援朝战争画上句号?

 向衡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7-27 00:28 Posted on 北京


40.png
本 文 约 6500 字
阅 读 需 要 19 分 钟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毛泽东,1953年6月21日


41.png

1953年7月,志愿军出敌意料地发起进攻,我军某部穿过金城川的铁路,突破敌人长期固守的金城川防线。在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南朝鲜军队溃不成军,狼狈撤逃


“稳扎狠打”


当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到1953年春夏之交的时候,战场形势的天平,已经向着中、朝方面倾斜。


这时,“联合国军”的总兵力为120万人,地面部队有24个师。其中,南朝鲜军的数量也大量增加,达到16个步兵师,连同其海、空军共有64万人。1953年5月初,“联合国军”在正面第一线展开16个师,另有预备队6个师。其部署从西至东依次为:美第1军指挥的美陆战第1师(并指挥土耳其旅)、英联邦第1师、南朝鲜第1师、美第7师,展开于汉山以西至铁原西北一线,美第25师位于东豆川地区为预备队;美第9军指挥的南朝鲜第2师、美第3师、南朝鲜第9师和首都师,展开于铁原西北至金城以西一线,美第2师位于抱川地区为预备队;南朝鲜第2军团指挥第6、第8、第5师展开于金城以南至北汉江以东边岩洞一线,南朝鲜第3师位于华川地区为预备队;美第10军指挥的南朝鲜第20师、美第45师、南朝鲜第12师展开于边岩洞至沙泉里一线,美第40师和南朝鲜第7师位于杨口南北地区为预备队;南朝鲜第1军团指挥的第11、第15师展开于沙泉里至半岛东海岸的高城以南一线,南朝鲜第21师位于杆城地区为预备队。


42.png

1953年夏季,志愿军战士在战斗间隙凿山建筑工事,标语写着“多挖一铲土等于多挖美帝一块肉”


相比战争爆发初期,“联合国军”的兵力确有了很大增长。但中、朝两军的实力增长得更快,同样达到了朝鲜战争中的最高峰——志愿军与人民军总兵力已达180万人。其中,志愿军地面部队有20个军,连同各特种兵和后勤部队等,兵力为135万人;朝鲜人民军有6个军团,连同其他部队,兵力为45万人。志愿军和人民军在正面第一线共展开7个军和2个军团,从西至东依次为:志愿军第19兵团指挥的第65、第46、第1军展开于礼成江口至朔宁以东阳地村线,另第63、第64军为二梯队;第9兵团指挥的第23、第24军展开于石岘洞以北至注字洞一线;第20兵团指挥的第67、第60军展开于牙沈里至北汉江以东文登里线,另第68军为第二梯队。人民军第3、第7军团展开于文登里至东海岸高城以南一线。


除了兵力上占据明显优势之外,志愿军与人民军的武器装备也与战争初期不可同日而语,防御阵地更是坚如磐石。就连美军也意识到,尽管美军第5航空队一直在设法切断中、朝军队的后勤补给线,但战斗平静的冬季使中、朝军队“能够集中弹药和物资的贮存和使其作战部队的编制满员”。因此,战争的主动权已经落到对方手里:“由于给养充足、装备精良和经受过战争锻炼的部队可以投入使用,所以使共军处于发动军事攻势的有利地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1953年4月,交战双方谈判代表在板门店复会,终于在悬而未决的遣返战俘问题上打破僵局,出现了有可能使战争停下来的苗头。谁知,“联合国军”方面并无诚意,美方更是出尔反尔,随即推翻了双方已同意了的、将不直接遣返的战俘交中立国的共识。这就意味着,志愿军与人民军只有以有力的作战相配合,才有可能使停战谈判顺利进行下去,从而赢得和平。


为了配合谈判桌上的斗争,促进停战的实现,并求得停战以后仍能控制有利阵地,以利于今后的长期斗争。同时使新入朝的部队能经受实战锻炼,吸取作战经验,1953年4月20日,志愿军首先发出夏季反击的战役指示。随后,中共志愿军委员会按照预定计划,于4月30日至5月4日召开会议。会议由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邓华主持。会议研究制定了夏季反击战役指导方针和具体部署,并在5月5日下达了补充指示,强调战役的目的“主要是消灭敌人,锻炼部队,吸取经验,以配合板门店的谈判。同时,适当注意改善我现有阵地”。志愿军党委还确定了“稳扎狠打”的作战指导方针。所谓“稳扎”有两重意思。其一,必须确有把握然后攻击;其二,在反击开始后,要准备敌人在全线进行两至三个上甘岭规模那样的报复,军、师两级必须掌握一定的预备力量和机动炮火,反击目标以不超过一个营,最好两个连为宜。而“狠打”指的则是在侧后方已做好了准备,正面可以应付敌军任何进攻的情况下,侧面反击可以放手作战,狠狠地打击敌人。


为增大战役的持续性与主动性,整个夏季反击战役预计“分三个步骤进行,即每一步骤大体上以一个兵团为单位,于当面之敌中选择数点攻击之。时间可持续7—10天,然后看情况再定。敌不进行反扑我即以另一兵团在另一地段上进攻。敌若进行大的反扑,我则乘敌反扑机会,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大量歼灭和消耗敌人”。这次战役虽然仍是由一个个小的局部反击组成的有限进攻,而不是大规模的反攻,但是通过在全线进行,可以令敌军穷于应付,从而受到更大的压力。


制胜坑道


志愿军第67军于5月13日晚发起攻击,揭开夏季反击战役的序幕。整个战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从5月13日到5月26日,志愿军进行第一阶段反击。志愿军以4个军的兵力向敌前沿连以下目标进行29次攻击,大都完成了攻歼守敌并打退敌反扑的任务;从5月27日至6月16日,中、朝军队进行了第二阶段反击。志愿军的6个军和人民军一部共发起65次进攻战斗。由于当时美国已表示愿意停战,而南朝鲜方面仍反对停战,我方改变了原定以打美军为主的计划,而以打击南朝鲜军为主。


夏季反击战役是名副其实的“攻坚战”。1950年冬,志愿军对于美军营一级单位临时修筑的野战工事一般都无法攻克,只能待其脱离工事在运动中歼击。进入阵地战阶段后,敌人修筑了大量永备工事,到处都是有刺铁丝网、绊索、照明弹和地雷,密集布置着各种自动武器。不仅如此,到阵地战后期,敌军也开始仿照志愿军的方法,修筑了大量坑道工事,同样准备在表面阵地被占领后便退入坑道固守,并立即召唤炮火轰击表面阵地,使我军立足困难,待我军撤出战斗后恢复表面阵地。


43.png

1953年夏季,金城战役期间,志愿军坦克部队出击前举行宣誓,准备向敌发起第三次进攻


总而言之,志愿军攻坚的难度更大了。在战前演习时,就有志愿军指战员提出不少困难,比如我们的炮火打得敌人阵地坑坑洼洼的,敌人坑道口又都是和盖沟相连,不知哪是口哪不是口;即便找到坑道口也不好接近,敌人坑道口都有火力点、有地堡,封锁很严密;即使解决了坑道口的敌人,敌人坑道内部我们不熟,易遭敌人的暗算;在坑道内火力不好发扬……


然而,坑道这个东西,在我军手里,敌人拿不走;在敌人手里,我军却可以拿过来。5月13日晚,志愿军第67军2个连另1个排,在82毫米迫击炮以上120余门火炮的支援下,向科湖里南山发起进攻。首先进行火力急袭,发射炮弹5400多发,有效压制了南朝鲜军炮火,破坏了三四成的工事,为步兵冲击开辟了道路。步兵发起冲锋后,经25分钟激战,占领全部表面阵地,随后展开激烈的坑道战。志愿军战士们先将坑道一头的坑道口炸毁,尔后从另一坑道口或扒开通气孔钻进去,四人一组,交替前进,用绑着手电筒的冲锋枪射击。同时,展开政治攻势。经过6个小时的战斗,全歼南朝鲜军第8师防守阵地的1个连又1个排,全部占领阵地,共毙俘敌260余人。


44.png

1953年6月,志愿军第63军某部向金城以东北汉江西侧座首洞南山(即十字架山)发起冲锋


而在6月13日志愿军第67军进攻座首洞南山时,在进攻开始前一天夜间,将9个步兵连秘密开进潜伏区和屯兵洞内。战斗发起后,进行了28分钟的炮火准备,然后迅速发起冲击,激战1小时30分钟,占领了全部表面阵地,并立即转入肃清坑道残敌的战斗,战至13日5时即全歼守敌2个营又1个连另1个营大部,可谓干净利落。接着,志愿军又连续打退敌人1个连至2个营兵力的50余次反扑;14日乘胜扩大战果,占领南朝鲜军第8师第21团全部阵地,向敌纵深推进了4千米。当天,中朝联合司令部通报表扬“六十七军反击座首洞南山战斗打得好”。实际上,在整个夏季反击战役中,我军占领了有坑道的表面阵地后,退守坑道之敌没有能坚守一天以上者(这与上甘岭战役中我军退守坑道后坚持14天的战例形成鲜明对比)。这固然同敌军在坚守坑道时的作战行动消极(有时甚至以沙袋将坑道口完全堵死回避作战)有关,却也表现出志愿军高超的坑道攻击战术。所谓“十字架山”的“模范阵地”不过尔尔,还有什么坑道阵地是志愿军打不下来的?


45.png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期间,志愿军第23军火箭炮阵地。图中志愿军火炮为A3式102毫米火箭炮。这款火箭炮为中国自己研制的火箭炮,抗美援朝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运用这种拖车式火箭炮取得了一定战果


奇袭白虎团


在严酷的战场形势面前,美国人彻底认清了形势:它再也不能承受无尽的伤亡了——实际上,英国的《泰晤士报》早在夏季反击战役开始前就已断言,“除非联军准备后撤他们的战线,否则,为了避免后撤,他们就得不断忍受很高的死亡率。”在板门店,双方在6月8日就战俘问题达成了协议,6月15日,朝鲜停战谈判终于达成了全部协议。16日,双方参谋人员按照实际接触线重新划定了军事分界线。看起来,漫长的战争终于就要结束了。


谁也没想到,半途杀出一个程咬金。南朝鲜李承晚当局顽固反对停战,狂妄叫嚣“单独干”和“北进”。为此,南朝鲜的代表退出了板门店谈判,但对停战显得急不可耐的美国人不理这个威胁,干脆拉了个泰国将军到谈判桌前凑数。眼看停战将成定局,李承晚竟然命令南朝鲜部队于6月18日至20日,借口“就地释放”战俘,扣留了27000名朝鲜人民军被俘人员。就连“联合国军”的谈判代表也不得不承认:“这一行动曾经秘密筹划,并由南朝鲜政府的最高一级加以缜密的配合。”


46.png

白虎团团旗,现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如果因释放反共战俘而带来停战谈判破裂,那更是我的政府所希望的。”这就是李承晚的如意算盘。显然,对于不识时务的李承晚统治集团,若如不给予狠狠打击,将影响停战后和平局面的长期稳定。为此,彭德怀向毛泽东建议,“拟再给李承晚伪军以打击,再消灭伪军一万五千人”。毛泽东在6月21日答复彭德怀:“再歼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这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


正是在这场战役中,诞生了一个脍炙人口的传奇——“奇袭白虎团”。所谓“白虎团”的正式名称,是南朝鲜军首都师团第1联队(团)。首都师是南朝鲜军的一支“王牌部队”。该师团自称“无敌猛虎”,并以一只张着血盆大口、露着獠牙的黑底金纹虎头作为师徽。至于其辖下第1联队的联队部里有一面写有“优胜”两个汉字的白色虎头旗。关于它的来历,主流说法是第1联队的团旗,也有人以上面的“优胜”两字为依据,认为是南朝鲜军内部军事竞赛的优胜旗。无论如何,这面“白色虎头旗”便是“白虎团”这个俗称的出处,这大概是没有疑问的。


金城战役开始时,志愿军第68军的当面之敌,就是这个自诩精锐的南朝鲜军首都师。第1联队将下属3个大队(营)呈1个梯队展开于522.1高地、552.8高地及其以北诸高地,防御正面宽约3.5千米,联队(团)部位于二青洞。


7月13日,志愿军第68军第203师攻歼552.1高地的敌人后,该师主力向芳通里方向推进。在此同时,该师穿插分队(第609团第2营及配属该营的第607团1个侦察班),沿522.1高地以东公路向南直插上枫洞、下枫洞。师党委研究决定,派全师战绩最佳的607团侦察排1班以奇袭手段端掉第1联队联队部的任务。这个由10人组成的侦察班成员均是立过战功的中共党员,在调入侦察班之前都担任过班长、副班长职务,由607团侦察排代理排长杨育才带队;另外从全师挑出2名军事素质好、有战斗经验的朝鲜族战士韩淡年、金大柱当联络员,归杨育才指挥,这13人化装成南朝鲜军,向二青洞穿插前进。


7月14日凌晨,当他们行至415高地南侧约500米处时,意外发现一个溃散的南朝鲜军士兵糊里糊涂地跟在队伍后面。侦察班从他口中问出了当晚第1联队的口令“云雹”,随后一路上多次遇到敌人,凭借口令一路过关,到达“白虎团”团部驻地附近。


事有凑巧,当时首都师的机甲团团长率领部分部队前来支援白虎团部。因此驻地前停着30多辆汽车,来往人员混乱。侦察班因此迅速变更部署,以第1组歼灭敌人警卫排,保障其他组的袭击;第2组歼敌炮兵指挥部;第3组负责打白虎团部作战室;第4组负责歼灭混乱之敌,炸毁汽车,并支援第2、3组战斗。


战斗在完全出乎南朝鲜军意料的地方开始了。不过一个多小时,一度不可一世的“白虎团”团部已被志愿军歼灭。“白虎团”团长崔喜寅侥幸逃走。正在“白虎团”团部的首都师副师长林益淳也被抓获,成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活捉的敌军最高级军官。后来经过战场统计,这12名志愿军侦察兵竟在一个多小时内毙敌223人,包括“白虎团”团部97人,而他们自己竟无一伤亡,创造了特种战史上的奇迹。


此战之后,该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杨育才个人被志愿军首长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至于从南朝鲜军首都师团第1联队联队部缴获的“优胜”白色虎头旗,则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这段传奇战史的历史见证。

 

最后一役

 

可以说,奇袭“白虎团”只是整个金城战役的一个胜利缩影。


金城以南,从上所里至金城川和北汉江汇合处,是“联合国军”战线的向北突出部。在此担任防御的是南朝鲜军的4个师。在其25千米的战线正面,志愿军集中了第20兵团指挥下的5个军(第21、第54、第60、第67、第68军)以及第24军,加上配属的炮兵和工兵,总兵力达24万人;同时,还集中了1360门火炮和20辆坦克。这样,志愿军不仅在兵力上形成3倍于敌的优势,在火力上也形成1.7倍于敌的优势。志愿军在地面火力上对敌形成优势,这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历次战役中还是第一次。


1953年7月13日21时,在大雨欲来之际,志愿军出敌意料地发起进攻。在进攻开始时,志愿军炮兵仅仅28分钟的火力急袭,就发射炮弹1900余吨(约需900台次汽车装运),在重点方向,火炮密度达每公里正面100—120门,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战场的一般标准。这次炮击破坏了南朝鲜军阵地表面工事的30%以上,在开辟通路地段上破坏障碍80—90%。炮火准备结束后,志愿军步兵迅速发起攻击。在1个小时内全部突破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防御前沿阵地。天空作美,第二天天明后云浓雨大,美国的飞机难以出动。志愿军各部遂打破常规实行白天进攻。至7月14日黄昏,志愿军已于21个小时内在敌人以坑道和钢骨水泥为主体的坚固防御阵地内推进了9.5千米,创造了双方部队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率的最高纪录。


47.png

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期间,志愿军第23军战士某机枪阵地战士正在向敌军开火。此役历时两个半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毙伤俘“联合国军”12.3万余人,促进了朝鲜停战的实现


在志愿军的沉重打击下,南朝鲜军队溃不成军,狼狈撤逃。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志愿军“打得南朝鲜部队狼狈逃窜,甚至把追击的中国军队远远抛在后面”;“部队的指挥官与他们指挥的一些部队失去了联系和控制,结果许多部队都未在金城防线停下,而且继续向南撤退,使(美国)第8集团军防线的突出部上出现了一个缺口”。所谓“王牌军”南朝鲜军首都师已丧失作战能力,被迫灰溜溜地撤到后方进行休整。为挽救摇摇欲坠的防线,美军被迫从日本空运第187机械化团,并配属给美军第2师。美军第2师接管美军第3师的阵地后,再由机械化部队去增援南朝鲜军第9师的部队。至于美军第3师,则开进南朝鲜军首都师背后的阻击阵地,以阻止志愿军继续向前推进。


7月15日和7月16日,志愿军乘南朝鲜军溃败之机继续进攻,最远推进了8千米。这样,经三天进攻,志愿军已在金城地区将战线南推了15千米,拉直了金城以南战线,并消灭了南朝鲜军4个师的大部。各部队奉命在新占领的阵地上转入防御。从7月17日至7月27日,志愿军第20兵团部队主要利用临时抢修的野战工事,打退了美军和南朝鲜军7个师的连续反扑。至此,金城战役胜利结束,连同正面志愿军其他各军和朝鲜人民军各军团的作战,共毙伤俘敌7.8万余人,缴获坦克45辆,汽车279辆,飞机1架,各种炮423门,各种枪7400余枝,收复土地192.6平方公里。志愿军和人民军伤亡3.3万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2.3∶1。


在这次战役中,南朝鲜军4个主力师被打残。南朝鲜高级将领白善烨从此对志愿军在金城战役里的攻势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白善烨后来还写道:“一直要求‘北进统一’并到最后一刻都在抵制停战和谈的李承晚总统,在看到战役结局后感到颜面尽失。”正是在遭到志愿军沉重打击下,7月17日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开始改变态度,表示愿意接受停战的各项条款。


48.png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及其 临时补充协议在板门店签订。双方首席代表为南日大将(右)和威廉·哈里逊中将(左),签字后, 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向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布停战命令


被金城战役打醒的并不只有李承晚。美军也意识到,“从军事上说,共产党方面的形势是很好的”;“在战争初期,他们一天只能吃上两餐饭,现在能一日三餐,服装也很充裕”;“敌军部队随意使用火炮和迫击炮炮弹清楚说明,他们的补给形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愿意发射必要的炮弹支援他们的进攻”。“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无可奈何地承认:“敌人能在任何时候集中足够的人力,在他所希望的地点与时机突破我们的防线。若是敌人准备牺牲其生命以获得一个缺口,没有一个防线能够如此坚强而不为他所攻破。”


事实是很清楚的,这场战争再进行下去,只会给“联合国军”方面带来更加不体面的结局。正如毛泽东所说:“美国侵略者处于不利状态,挨打状态。如果不和,它的整个战线就要打破,汉城就可能落入朝鲜人民之手。”迫于形势,“联合国军”的代表向中、朝方面保证,李承晚集团“将不以任何方式阻挠停战协定(草案)条款的实施”,“大韩民国进行任何破坏停战的侵略行为时,‘联合国军’将不予支持”。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由中、朝方面建造的大厅中签字,谈了24个半月的谈判终于达成协议。自协定签字后12小时起,即27日下午10时起,全线战斗全部停止。抗美援朝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参考文献: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抗美援朝战争史》

徐焰:《第一次较量  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

姚旭:《从鸭绿江到板门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


本文摘编自《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10月上,原标题为《抗美援朝战争画上了句号以战止战: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有删节,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向衡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彦文 苗祎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7:14 AM , Processed in 0.0468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