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0

[哲史艺丛] 我太难了:大清帝师徐元梦的教师经历有多痛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7-31 10: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太难了:大清帝师徐元梦的教师经历有多痛苦?

 番茄汁 国家人文历史 2023-07-31 01:22 Posted on 北京


10.png

本 文 约 4000 字
阅 读 需 要 11 分 钟

帝师,顾名思义,就是给皇帝或者未来的皇帝当老师。


在古代,这是一份光荣而又危险的职业,干得好了,青云直上,光宗耀祖;干得不好,轻则被殴打辱骂,重则有性命之虞。关于这一点,曾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当过帝师的徐元梦表示有话要说。


11.png

徐元梦书法扇面


少年得志


能当上帝师的人,都是优中选优的饱学之士。


徐元梦,字善长,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因“舒与徐满音略同”,字义也相近,所以后人以徐姓称之。当时大清刚刚立国,许多满洲人依旧陶醉在以军功立业的旧梦之中,徐元梦与他们不同,他打小就对骑马挽弓没什么兴趣,反而更喜欢读书写字。这一点,虽然后来给他带来了很大麻烦,但优势也显而易见,他既熟读儒家经典,又精通满文,成为康熙朝不可多得的复合型人才,也是他能历经三朝保证仕途总体顺利的重要护身符。


康熙十二年(1673),19岁的徐元梦高中进士,改庶吉士,后授户部主事。庶吉士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临时性职位,从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刚一入职场就是这样的起点,恐怕是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很难达到的终点。


12.png

清人绘《玄烨常服写字像》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康熙二十二年(1683),徐元梦担当起居注官,也就是记录皇帝的日常言行。在此期间,徐元梦与当时著名汉臣李光地、汤斌等人关系很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诗文。汤斌对徐的诗文极为推崇。所以,汤斌担任太子老师后不久,就把徐元梦也介绍进来。汤斌本是好意,却不料成为徐元梦噩梦的开始。


13.png

汤斌行书柳林七绝二首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初遭打击


入宫不久,徐元梦就遭到人生当中的一次重击。


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康熙在西苑瀛台教皇子们射箭,作为老师的徐元梦也随同前往。康熙应是一时兴起,让同为旗人的徐元梦也上场试两把。可怜徐元梦自小只知道读圣贤书,骑马射箭并不在行。而国语和骑射一直是康熙大力倡导的满族传统,在他看来,满族人是靠骑射得来的天下,作为满族人要经常练习骑射,“八旗子弟不可习汉而忘满”,“满洲若废此业,即成汉人,此岂为国家计久远者哉”?所以,他对徐元梦不能挽弓射箭很是不满,便骂了两句。徐元梦大概给自己作了辩解,康熙觉得手下奴才竟然敢跟自己顶嘴,于是命人将徐元梦按倒在地,当着皇子们的面,打了一顿板子。余怒未息的康熙还命人抄了徐元梦的家,将其父母发配到边疆去。即便如此,康熙让徐元梦第二天仍然要进宫给皇子们上课。


次日,根本没心思教课的徐元梦不顾伤痛,跪在宫门前哀嚎,哭诉自己不是个称职的老师,但父母年迈,请皇帝饶了父母,让自己代他们去戍边。对康熙来说,他之所以当着皇子的面如此惩罚他们的老师,更像是在教育他们要强化等级意识。康熙虽然主张学习汉族文化,但对尊师重道一说并未落实,老师在辅导皇子学习时,学生坐,老师在旁边站着;老师要给学生讲话或布置作业,必须跪下才能发言;老师要坐一下,需得到学生允许才可以,并且还要磕头谢恩。当时皇子们上课一上就是一整天,这意味着老师们每天也要站上十几个小时,像汤斌、耿介这样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往往就坚持不住了。对老臣尚且如此,像徐元梦这样年轻人,且还是旗人,康熙处罚起来当然更加丝毫不顾及情面。这次惩罚,更像是康熙帝在玩弄如何驭下的政治手腕,所以当他觉得目的达到了,就赦免了徐元梦的父母,恢复了他的官职,还让他继续教皇子读书。


鉴于徐元梦当时的名声和官职,朝中正与索额图斗得天昏地暗的明珠一派想拉拢其到自己一方来。面对明珠屡次抛过来的橄榄枝,徐元梦始终不为所动,“皆不就,终不一至其门”。明珠记恨,指使手下弹劾当时另一名负责起居注的官员德格勒私自涂改起居注,并说徐元梦也参与其中。恰巧,徐元梦与德格勒平时私交不错,于是一同被下狱。德格勒被判立斩,徐元梦先被判绞刑,后改判戴枷三个月,鞭一百,入辛者库,也就是归为犯罪之奴。不久,康熙又说徐元梦为人忠诚,让他回上书房重操旧业。


14.jpeg
明珠画像。来源/王旭著:《打虎前鉴 清朝民国贪官档案判读》,群众出版社2015年


短短一年的时间,徐元梦遭受两次大起大落,充分见识了“伴君如伴虎”的威力。好在有惊无险,他都熬过去了。但这样的打击,并没有结束。


再受重创


康熙四十六年(1707)春,康熙在南巡途中,发现随行的数位小皇子对所学经史“不明文义”,在未做任何调查了解的基础上,武断地认为是老师徐元梦“未尽心教诲所致”,于是命令在京皇子,让乾清门的侍卫们当着全体皇子的面,将徐元梦杖笞三十板,以示惩戒。徐元梦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无来由的挨了顿板子。


康熙对皇子老师的种种行径,而且还都是当着皇子们的面,对皇子们的心态产生了刺激作用。上行下效,太子胤礽曾当面痛骂老师徐元梦,并将徐元梦推到河里,然后再拉出来殴打。康熙虽曾斥责过胤礽这种言行,但胤礽的做法与其父相比,不过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事实上,康熙帝一方面非常重视皇子教育,在其所写的《庭训格言》中,教导皇子要正心修身、虚心求教、勤俭节约,讲孝、修德、虚心、勤学等;另一方面,却又用实际行动让这些语言上的教导显得苍白无力。没有尊师观念的皇子,也不可能对自己的父兄长辈真正怀有孝义之心。康熙朝诸子为争夺皇位,处心积虑,你死我活,全然不顾父子兄弟情(见《没有参与“九子夺嫡”的5位皇子都去哪儿了?》一文),这恐怕与康熙轻侮老师的行为不无关系。而康熙本人,也尝到了苦果。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康熙首次亲征噶尔丹,行至今河北隆化的博洛河屯时突发高烧,命太子胤礽等前来探视。面对疾病缠身、形容憔悴的父亲,胤礽显得漫不经心,既看不出伤心忧戚,也没有关切问候之语。康熙怒责其“绝无忠爱君父之意”。对此,作为家长,自负的康熙绝不会承认是自己教育上的失误所致。康熙的行为,反映的是他内心深处的等级意识和优越感。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教子水准,满朝大臣无人能及,即便是下五旗的王公,与皇子们相比也差距很大。他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复立胤礽为太子后说道:“今见(下五旗)承袭诸王、贝勒、贝子等,日耽宴乐,不事文学,不善骑射,一切不及朕之诸子。”


15.png

清人绘《康熙戎装像》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对于皇帝和皇子经常性的无端打击,徐元梦似乎已经习惯,他身心平静,一如既往,谆谆教书。康熙虽然时常打压,但对徐元梦的学术能力还是很欣赏的,尤其到了晚年更是如此,称之为“同学老翰林”,并赐诗曰:“常怀旧学穷经史,更得余闲力简编。”算是对徐元梦学问的夸奖。


康熙之后,徐元梦终于迎来老师的春天。


重树师威


雍正帝继位后,对待徐元梦比他父亲要尊重许多,先是对其职位做了调整,命其署大学士、兼署左都御史,调任户部尚书,任纂修《明史》总裁,同时“复命直上书房,授诸皇子读”。


这时,徐元梦的老师生涯过得就没那么憋屈了。雍正皇帝对皇子教育开始立规矩了。


16.png

《雍正帝读书像》轴。来源/故宫博物院


首先是建立上书房。“上书房”的称谓,在康熙朝就有。《清史稿》中对徐元梦的记载是:康熙三十二年(1693),命直上书房,仍授诸皇子读。但彼时的上书房,只是个场所名称,雍正朝时才将其固定为皇子皇孙们的读书场所。


其次是确立老师的权威。雍正元年(1723)正月,雍正帝诸子与老师们在上书房初次见面,雍正传圣谕:“诸皇子入学之日,与师傅备机子四张,……皇子行礼时,尔等力劝其受礼。如不肯受,皇子向座一揖,以师儒之礼相敬。如此,则皇子知隆重师傅,师傅等得尽心教导,此古礼也。”当时的弘历与哥哥弘时、弟弟弘昼拜朱轼、徐元梦、张廷玉、嵇曾筠四位当朝大儒为师,行拜师礼,以此来确立师傅们的权威。雍正对此事明确降旨,也从侧面说明康熙帝时并没有类似的规制。


乾隆继位后,沿袭了雍正帝尊师重道的传统,对这位曾经的恩师也很看重,命他参与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同时兼在上书房教诸皇子读书。但此时的徐元梦已经年逾八旬,只做了不到一年,就告退了。


17.png

乾隆皇帝大阅图轴。作者/郎世宁,来源/故宫博物院

值得一提的是,雍乾时期,老师的地位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相应的考核机制也更加严格。乾隆年间,一位叫徐天柱的人,“上年考差,因诗文平常,未经录取,此次发和雪诗,又复失粘,不必在上书房行走”。而不管是皇子还是老师,违反了规定,都要被惩罚。乾隆三十五年(1770)五月,八阿哥以私事入城,没有奏知,没向师傅请假,被乾隆得知,严责八阿哥、师傅的过失,下令“将八阿哥及师傅、谙达分别示儆,并为明切诫谕,令録一通,实贴尚书房,使皇子等朝夕观省,知所劝戒”。对此,乾隆后来做了解释:“师傅为诸皇子授读,岂仅以寻章摘句为能,竟不知随事规劝,俾明大义,而总师傅则尤当尽心诲导,凡事纳之于善,勿使稍有过愆,方为无忝厥职。”总而言之,皇子出了问题,师傅受的责罚要更重。但总体来说,雍乾时期老师的境况,较康熙时期要改善很多。


乾隆六年(1741)冬,徐元梦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七。他病重时,乾隆曾下谕说:“徐元梦践履笃实,言行相符。历事三朝,出入禁近,小心谨慎,数十年如一日。寿逾大耋,洵属完人。”徐元梦前半生历经坎坷,后面终于守得云开。他的帝师生涯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超越了很多同辈。


参考资料: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杨凌云:清代皇子教育探析.辽宁大学硕士论文.2012.

韩四亮:康熙帝皇子教育探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冯伯群:康熙教子的一大败笔.档案春秋.2008(3)

杨珍:康熙帝教子论析.满族研究2001(1)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番茄汁
编辑 | 詹茜卉
校对 | 古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5:51 AM , Processed in 0.2040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