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6|回复: 0

[影乐之声] 他拍出一部刷屏22年的神剧:这辈子值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15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拍出一部刷屏22年的神剧:这辈子值了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 2023-10-12 18:55


10月11日,郭宝昌老先生过世,

享年83岁。

郭宝昌是著名电视剧《大宅门》的创作者。

“大宅门”的故事他呕心沥血创作了40年,

一朝诞生,轰动全国,

被称为“当代《红楼梦》”。

IMG_7132.JPG

第29届华鼎奖颁奖典礼,郭宝昌获终身成就奖

此后20余年,

他陆续创作了《大宅门》续集,
围绕“大宅门”的故事写书,
执导了话剧、京剧版《大宅门》。
80岁高龄时仍然每天工作10~12个小时,
写书、看书、拍戏、看球赛,

过得充实又满足。

IMG_7133.JPG

2021年6月末,郭宝昌在北京京剧院给年轻演员们说戏

一条曾在大宅门播出20周年之际拜访郭宝昌。
当时的他回顾这一生,说:
“一个人一生就一部代表作,
我一辈子离不开《大宅门》。
我就想告诉观众,有那么个时代,
有那么一批人曾经那样地活过,这就够了。”

今日我们重发此文,以悼念郭老先生。

自述:郭宝昌

撰文:余璇  责编:石鸣

IMG_7134.PNG
早在20年前,郭宝昌就有一个称号——“宝爷”。

从小到大,他总是带着一丝桀骜不驯的气质,不甘于向命运认输。

IMG_7135.JPG

郭宝昌的母亲(左二)和奶奶(左三)

幼年入同仁堂做养子,由奶奶抚养长大。19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后被划为“反动学生”,下放劳改,直到15年后被平反,他才拿到了电影学院的毕业证书。 
40岁,郭宝昌成为导演,拍出了处女作《神女峰的迷雾》。之后又创作了《春兰秋菊》《联手警探》《淮阴侯韩信》《日落紫禁城》等一系列影视剧,直到最近的《春闺梦》和《东四牌楼东》,几乎大半生都是在片场度过。 

上世纪90年代,他在担任广西电影制片厂艺术总监时,张艺谋、陈凯歌还是愣头青。郭宝昌力排众议,支持他们成立了“青年电影摄制组”,创作出《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等具有革新性的影片,第五代导演由此诞生。这份情义,可见于后来大红大紫的《大宅门》里众多导演集体跑龙套的画面。 

IMG_7136.JPG
IMG_7137.JPG
IMG_7138.JPG
IMG_7139.JPG
由上到下:姜文、张艺谋、何群、陈凯歌分别在《大宅门》中饰演一角色
《大宅门》的剧本,郭宝昌早在16岁就开始写了。剧情源于他在宅门里多年的所见所闻,他总想着记录那个时代,记住那一辈人的故事。没想到的是,剧本三写三毁。从初次动笔到54岁最终完成,中间足足跨了38年! 
最后一次动笔,他选择闭关在家,冰箱里装满各种熟食,烧一大壶开水,不见人也不参加活动,单位里的分房、定级、涨工资、入政协统统与他无关,直至四个半月后把剧本完成。 
那是一个独立于历史时空之外的大宅门,也是人物个性鲜明、故事精彩跌宕的大宅门。宅门里,集匪气与英雄气于一体的白景琦,精明强干的白家二奶奶,因痴情而嫁与相片的白玉婷,还有曾被哥嫂卖到青楼,至死也没有获得认可的杨九红,都来自郭宝昌的一生中相知、相处过的真实人物。 

郭宝昌说,自己曾和杨九红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直到她去世前,她依然在家族中间没有任何地位,也没有什么人和她说话,“她真的是非常缺爱!”而白玉婷的原型,是他的十二姑,当年她痴迷的偶像,正是京剧大师梅兰芳,那和相片结婚的事件,是轰动全城,见了报的。 

IMG_7140.JPG

《大宅门》中的经典片段:白玉婷与万筱菊的相片结婚

关于《大宅门》的创作,郭宝昌用了两个形容词:呕心沥血,九死一生。 

到了拍电视剧的时候,他已是60岁,靠着每天4支胰岛素,支持着完成整部片子的拍摄。那绝对是由一众老戏骨组成的演员团队:陈宝国、斯琴高娃、刘佩琦、何赛飞、蒋雯丽、张丰毅、杜雨露,还有来“跑龙套”的宁静、于荣光、李雪健和诸多导演……搁现在,绝对算是超级豪华的天团阵容!

等电视剧播出后,人们送给郭宝昌一个“爷”字。在老北京人眼里,若是能不顾一切,坚持做完自己想做的事,那必是“爷”了。 
由来一声笑 电视剧《大宅门1912》首映盛典 天津卫视 现场版,胡晓晴
说到《大宅门》,几乎人人都记得电视剧开篇那高亢的一句京剧唱腔——“由来一声笑,情开两扇门”,以及剧中无处不在的京剧和京腔。 
在郭宝昌看来,京剧、戏曲,算得上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阶段,“是用人生游戏的手段来达到游戏人生的境界。”他5岁开始看戏,是资深戏迷,基本上有什么看什么,几乎是长在戏院里头。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张君秋……这些京剧大师的现场演出他全都看过。让年轻人明白京剧好在哪儿,是他的另一个人生心愿。 
我们在2021年6月末见到了郭宝昌。当时他正在南三环附近的北京京剧院里,和青年导演李卓群一起,给即将上演的京剧《大宅门》导戏。 

舞台中央,身着便服的一男一女分别饰演白景琦和杨九红,剧情是两人在济南相遇、相知,最后杨九红不被白家认可,又愤而离去。一旁的琴师配合着剧情,咿咿呀呀拉起了京胡,还是那熟悉的《大宅门》旋律。 

IMG_7141.JPG

京剧《大宅门》剧照

20年来,白景琦和杨九红,两个叛逆张狂的人,一段水月镜花般的爱恨情仇,永远是观众最热衷于讨论的话题。郭宝昌想要把它改得更适合年轻人看,“我们需要用现代的观念去审视它。” 
年已八旬的郭宝昌身上,看不出丝毫服老的姿态。说话中气十足,也特别能聊,爱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只有隐隐作痛的腿疼,提醒他廉颇老矣,做什么都要快马加鞭一些。 

他说自己不是个浪漫的人,除了拍片,就是看书,看体育比赛。“足球、排球、斯诺克……什么都看。特别是斯诺克,哪怕是夜里转播的,都一场不落。而且我总想着让那个落后的队赢过那个厉害的队。我觉得有这个心,说明我就没有老。” 

IMG_7142.JPG

《大宅门 1912》主创人员合影

听到这,我们想起了白景琦那句经典的台词:“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其实,这股子不服输的精神,又何尝不是郭宝昌一生的写照呢。 
以下是郭宝昌的自述:

IMG_7143.JPG

拍完《大宅门》这20年,我做了太多的事情。拍了几个电视剧,写了两本书,拍了一部电影《春闺梦》。大部分时间还是在片场拍戏,有点业余时间就看球赛了。 

我写的两本书刚刚出版,一本是《都是大角色》,一本是《了不起的游戏》。 

IMG_7144.JPG

《都是大角色》基本上写的是我一生之中遇到的小人物。电视剧毕竟篇幅有限,一个宅门几代人的事情,还有很多的人物你涉及不到,即便写进来,也跟主线游离太远,都不能弄,这就给了我一个机会,用文字来完成它。 
头一篇写的是我的奶奶。农村老太太,逃荒进京的,然后把女儿卖到豪门之家,做丫头,但是女儿又不能生育了,因为嫁的人太老了,就买了一个孩子,就是我了。她要把我养大,还要把我培养成一个豪门中的少爷,这个就太难了。 
所以她在对我的教育上,保留着我们中国最原始的那种教育方式,就是好好念书,长大了要有出息,她就老问:你长大了,是掏茅房还是开银行? 
我就说开银行,她就特高兴。其实银行是什么她不知道,她只要你在那踏踏实实地念书学习就好,所以我在书里写:“从我7岁入小学,到12岁小学毕业的6年时间里,每天早晨和中午上学走出大门时,不早不晚,奶奶都要声嘶力竭地大吼一声:好好念书!我也要大喊一声:知道了!” 

像郑老屁、钱二爷,他们都是我从小一起生活过的人,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我觉得他们身上所反映的东西,更真实地透视了历史。 

IMG_7145.JPG

郭宝昌在老宅前,左边的门房是郑老屁曾经住过的地方

郑老屁他大字不识,逃荒进京,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后来在我们家当门房。但是我的养父对他印象最深,因为老爷子跟他打过架,让他揪掉过一撮头发。老爷子经常让我摸他的头,“你摸摸你摸摸”,银币那么大一块,光光滑滑的一块头皮,是被老屁揪掉头发的地方。 

郑老屁很能吃,饭量大,一斤烙饼只四口就吃完了。我见他吃过一斤烙饼卷一斤猪头肉,一个人的胃能有多大?直到我进了劳改队,才有了真切的体会。我一顿能吃八两米饭外加一斤六两面条,也不知道怎么吃下去的,那吃相比郑老屁也强不了哪儿去。 

但是郑老屁心地善良。他一人在城里,就跟现在打工仔似的,完了以后挣钱往家里寄,要养活一大家人,所以他基本上一分钱都舍不得花,没看过一场电影,也没逛过庙会。他唯一花钱,就是在街上花5分钱买一堆白薯回来,喂老爷子最喜欢的狼狗,大青儿。 

后来大青儿老了病了,脖子上长了个大瘤子,有半个西瓜那么大,坠得它抬不起头,老屁心疼得不行,抱着大青儿喂他烤白薯,已经是一口都吃不进了。 

大青儿死的那天下大雪,老爷子很伤心,叫老屁去乡下买块地把大青儿埋了,老屁坐在洋车上,用自己的被褥裹上大青儿,怕它冻着,紧紧地抱在怀里。大青儿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冻不冻吗?所以老屁这个人心眼特别好。后来宅门散了,他回了乡下,他的命运到底怎么着,我也不知道。只听我的母亲说,他后来回来看过一次,还拎了一袋酸枣。 

这些小人物,就像衬着红花的绿叶一样,其实绿叶反映出的东西可能更真实,也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对历史的近切感。 

我觉得我有义务去把它记录下来,我就是想告诉观众,告诉读者,有那么个时代,有那么一批人曾经那样地活过,这就够了。所以我拍了《大宅门》,又写了《都是大角色》。在这本书里,我没有一句是虚构的,我只能按生活的本来面貌来表现那段历史,表现我眼中的这些个人物。 

IMG_7146.JPG

写《了不起的游戏》,是因为我从小看戏,进了戏院就不想出来,从5岁到现在,看了70多年。 
IMG_7147.JPG

这几十年来,我一直想在京剧理论上有所建树。我有很多观点,也不时地会和朋友们交流,跟理论界的一些人进行探讨,但这些个东西要想形成文字,真没那么容易。很多朋友跟我聊完天以后,都非常兴奋,催我:写呀,你赶紧把它写出来,这个太有价值了,太有用了! 

可我就是下不了决心。我会怀疑,这样的书没什么人会高兴看。因为这种理论大部分都非常枯燥,而且装腔作势。很多理论著作,我说一句很不客气的话,不中不西,故意弄得很高深,不但外行不看,内行都很讨厌。 

后来我有一哥们儿,已经移民了,我们非常熟,青年时代都在一块闯荡,特别是80年代,都拍电影。他就根据我一系列的《大宅门》剧作,话剧、电视剧、京剧,包括我的电影《春闺梦》,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组织了一个“郭宝昌研究小组”,就要求我要有一个发言,逼着我写了“戏曲”那一章,这是开头。 

那么到美国以后,他们先放了我的片子,完了讨论,对我的发言特别感兴趣。这些学者是专门研究东方艺术的,给我很多启发,极大地促进了我要做这个事儿。 

后来我的腰椎出了问题,做了一个大手术。那哥们儿就跟我说,你是不是得抓紧点了?那意思是现在不写就歇菜了,我自己也有点着急。所以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它弄成,花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 

IMG_7148.JPG

郭宝昌扮上丑角,给自己的新书拍摄封面,那出戏名叫《双背凳》,又叫《双怕婆》。封面上的小孩是他的孙子,老爷子说,写书的目的就是让年轻人爱上看戏。

在这本《了不起的游戏》中,我提出了个“游戏观”。 
一开始大家觉得“游戏”二字是不妥的,因为这个观念容易产生误会,尤其是翻成外语后,不是我们中国传统的那个“游戏”的含义。我在这里边主要谈的就是人生游戏和游戏人生,一个是美学的,一个是哲学的。 
人生游戏是,我们做的一切都像游戏一样。但是真正到了游戏人生,就是把人生当做游戏的时候,站得高,看得透。就像曹雪芹一样,他看透了人生,看到了人性,看到了人本,他才有可能作出《红楼梦》。 

能够和这样的传统观念比肩的——京剧,它把我们传统的艺术观念全都涵盖了,时间、空间、宇宙、生死、悲喜、真假,所有的认知都是超前的,都是极现代的。我觉得,搞戏曲传播的这些朋友,他们恰恰没有向年轻人说明,我们先进在哪,先锋在哪。 

IMG_7149.GIF

在电视剧《大宅门》中,有非常多的京剧元素

假如我们现在要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戏、地方戏,首先要告诉他们,它的价值观念是渣,是不可取的。然后再告诉他们,那些老艺术家、老艺人们,是怎么把它一点一点处理成了这么美好的一出戏,那么我觉得我们对年轻人是负责任的。 
比如《四郎探母》,它就是歌颂叛徒,狡辩成他有人情味,什么家国情怀,骗人。因为假如说这是出坏戏,它都不能演了,许多这戏里边特别精彩的东西就失传了。我觉得禁是最不好的办法!现在的年轻人有接受的能力,有批判的能力。他会看着踩跷,觉得小脚好看,回去裹脚去吗?看完了四郎探母,觉得叛徒不错,完了叛国了,可能吗?不可能嘛! 
很多外国人看京剧的兴趣比我们中国人还大。我问他们,我们戏曲里边,有很多东西在价值观念上太糟粕了,你们不觉得吗?他们说,我们根本不注意这个,我们就看你艺术上怎么美。 
长年以来,男人和女人这种关系,女人始终处于被动,即便我们旧戏中歌颂女人的戏,其实也是站在男人的立场来歌颂。不是说你跳段现代舞,唱个流行歌,把这个当做现代化。 

北京京剧院有个导演叫李卓群,排了一个戏叫《惜·娇》,最后阎惜娇用裹脚布把三郎勒死了,我觉得这就特别有现代意识。 

IMG_7150.JPG

京剧《大宅门》剧照

所以京剧《大宅门》,我们也是用现代意识去审视它,选择了杨九红和白景琦这一段来表现。 
有人看了以后,觉得二奶奶怎么变成反面人物了?对了,她在这里边起到她该起的作用就行了。作为一个家族的代表,她是不能容忍这样的媳妇进门的。杨九红说我已经从良了。二奶奶说,从良了,你也是从良的妓女。 
别以为这是过去老早年间的事,不是,这种观念在现代社会依然在起作用。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把同情放在了杨九红的身上。 
关于二奶奶所做的这一切,应该怎么去评价?对不起,那是观众看剧后的事了,我们还是有我们的倾向。假想一下,如果你是二奶奶,你会怎么做?我们看戏,不是说我们坐一下,大家觉得谁是坏蛋,谁是好人,不是这样的,牵扯到多么复杂的人性。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是生活化的。比如我在京剧《大宅门》里边,特别搞了个袖口舞,很好看。年轻观众不知道他们俩在干嘛,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袖口讲价钱,把袖口一撸,褪出来,两人一接,再捏手指头,讨价还价完一说出结果,有时候大家都会非常惊讶。 

IMG_7151.GIF

京剧《大宅门》中,袖口讲价钱片段

这真是我亲眼所见,早先在大街上,在铺面里,都是通过袖口来讲价钱,不让外人知道,假如议价不成,不能让人知道议价的过程。这个习惯一直到解放初期。很多人说看我写的东西像看电影,其实我一边写电影剧本,脑子里想的都是画面。

IMG_7152.JPG

搞文学研究或者搞艺术的人,都偏向于庄子,是因为他在美学上给我们的启示,是特别中国传统的观念。他不像孔子那么实用主义,孔子告诉你应该怎么生活,应该怎么活着,怎么礼仪。但庄子告诉你该怎么看待生活,怎么看待世界。 

比如《逍遥游》,读完你整个人的精神可以升华,它是自然的,忘我的,超脱的。所以在《大宅门》里,我就让白景琦从学《庄子》开始,也表现出季先生的脱俗,不一般。 

IMG_7153.JPG

电视剧《大宅门》中,季先生让白景琦随意翻开书中一页,然后流畅地背诵下去,折服了白景琦

这个季先生真有其人,原名姓李,我给加了一撇,就姓季了。我们老爷子跟我说过很多李先生的事,就是他为什么服他。李先生文武双全,书法好,古文也好,随便什么书翻一页,你说开头他都能背下来。老师有真本事,我觉得很重要。 

而且他并没有说,我就在这儿教你死背书,他还教你骑马,去逛市场,逛书市,去药房、花房。他教写字也是说,写字是为了表达,不是为了让人看,没必要一定要写得多么多么像王羲之。 

他也没说你不要打架,但老爷子说,我自从跟着他以后就不想再打架了,我觉得有做不完的事情。所以在电视剧里,季先生会说,树大自知。孩子自己就长大了,有时候管得太多了,反而把孩子管傻了。 

回忆起我的母亲,她对我几十年的培养,我觉得也跟现在的教育完全两回事。不管功课,吃喝玩乐,上牌桌……在话剧《大宅门》里,我扮演了一个聊天老人的角色。每次谈到母亲的时候,我都要跟观众说,绝不是让你们按照香秀的办法去教育孩子。《中学生守则》都不尊重,这还得了啊。 

但是她没把我教坏。我蹲了班了(留级),她没有谴责,还说蹲班就蹲班了,咱们还小,咱们再念一个。她让我从小上牌桌,说,上牌桌不是为了赢钱,而是输钱了,不管输多少,你要脸不变色心不跳,什么意思?输得起。 
IMG_7154.JPG

郭宝昌的母亲

我们现在有众多的中国人输不起,我觉得这个非常可怕,输得起是一种很高的品德,这种品格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那需要很深的修养。 

前些日子我看排球联赛,我们跟德国人打到2:0,再输一个球,这场比赛就结束了,我们居然挽回了这一个球,最后变成了3:2,我们赢了!比赛一结束,德国教练站起来,向郎平挑大拇指,我真是心里咯噔一下,我觉得人家真棒!你看看我们输给加拿大一场,你看网上说的,叫郎平下课,安指导滚蛋,输不起你,输了就没女排精神了吗? 

不行的,你首先要输得起,输得起不是认输,是你在输中要反输为赢。 

我特别喜欢斯诺克,你会发现,大部分输,都输在要赢的时候。就这一颗球打进去,这场就胜利了,而恰恰在最关键的这一球,打丢了,而且打丢的这个往往是最简单的球。90%都是这样!多说明人的心态! 

所以我觉得,可以从体育比赛里边透视人生。不管你遇到什么艰难困苦,输赢成败,你都应该有一个平常的心态,能够非常淡然地处之,来对待这一切。 
IMG_7155.JPG
郭宝昌和他的新书手稿
其实我写的这些小人物,都有他们悲剧色彩的东西。很多文章,充满了那种很外露的不满,很肤浅的埋怨,戾气很重,我觉得这种东西不去掉,文章写不好。 

因为凡是怀有戾气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失真的。唯有以平和的心态,来重新审视过去的一切,方能写出来真实的东西。 

IMG_7156.JPG

人活一辈子,我就觉得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爱做的事。 

随便你做木工也好,做乐器也好,你唱歌也好,做演员也好,总之是你愿意做的,哪怕做了也可能没成就,但你没白活。我觉得,我活得比较自在,就因为我一辈子都在干着我想要做的事。 

IMG_7157.JPG

郭宝昌在出版社读自己的新书

我小学时,老师就给我定位,就说我有表演才能。我毕业的时候,他给我在小本子上写了一个告别语:可爱的郭胖胖,我们就要分别了,在这分别时说几句祝贺的话,好好学习,提高表演能力,做一个人民的好演员。 
这个本子我每天我带在身上,它影响了我的一生,鼓励了我的一生。高中毕业考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然后进人艺,我就是按照这条路子走出来的,老师看到了我的特长,预测到了我的前途。假如没有“文革”抄家的话,我会一直把这个本子留到现在。 
为了生存,你总得干点事,你得活着,有时也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儿,但我就觉得没劲。我当年被劳改,下放,种地也好,扛包也好,盖房抬石头,满脑子想的还是将来要做什么,拍什么,一旦我有了选择的能力,我依然要做我想做的事。 
说《大宅门》是我这辈子的代表作,没办法,那些个大作家、大了不起的,不也都是这么一两部作品作为代表么!好多人说,郭导你给我们接着拍吧,多拍几个《大宅门》。对不起,我多拍不了,我没这本事,这就是我的顶峰。 

而且这也是机缘巧合,有很多命运上、时代上、环境上的因素,忽然有人投资了,忽然中央台看上了,忽然间演员都能够凑得齐了,一切条件都凑在一起,成就了。我估计要搁到现在,我弄不了了。 

IMG_7158.JPG

郭宝昌和青年导演李卓群(右)一起,修订京剧《大宅门》剧本

有人说你都超不过《大宅门》,你还拍什么戏?我得活着吧?我做我愿意做的事,我不管成败,我都高兴,你不能拦着吧。还有理论工作我也在做,小说我也在写,这些都是我喜欢的事。 

这几年,除了睡8个小时觉,80%的时间都是伏案写东西。晚上2点钟睡觉,上午10点钟起床,11点吃完饭,过了12点就坐那开始写了,一直写到深夜。几乎没有休息,春节也是照样工作。好多人也都不理解,你这么大岁数还搞这么累?我真不行,我放不下,做梦都是它。 

我今年81了。我觉得像我这种年龄的人,应该有这样的心态:有一件事,你执着地、坚决地、非要把它做完不可,有这么一件事来支撑你的生命,我觉得就挺好,你就还没有老。


IMG_7159.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5-2 02:01 AM , Processed in 0.0900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