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1|回复: 0

[影乐之声] 消失1000年后重现,这鼓声中的信念,只有中国人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7 06: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消失1000年后重现,这鼓声中的信念,只有中国人懂

 宅少 宅总有理 2023-10-06 06:31 

0.jpeg


夫声乐之入人也深,

其化人也速。

——思想家·荀子

逝于公元前238年

出自作品:《乐论



……




01.

1931年,北京城里正发生着一场事关重大的争论。参与者不但有政、商两界要员,有广大热血青年,还有徐志摩、胡适这些文化界大咖。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虎视华北。故宫博物院院长易培基,担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惨案重演,打算以修建库房为名,装箱文物,将其南迁。消息泄露后,引来社会各界反对。许多人觉得,故宫文物一旦流出北平,八成化公为私,进了某些人口袋。徐志摩直接给国民政府写信,要求:

“所有古物,无论巨细,概以不出故宫之门为则。”

此间,有热血青年上街拉横幅。还有人给博物院写恐吓信。这一争,就争到1932年底。此间,日军突袭边防重镇,榆关陷落。以易培基为首的南迁派大感惶恐,觉得再拖下去,想走也走不了。多次致电南京,务必将故宫文物南迁。

易培基着急的是:

国宝关系中华文脉,若是断了,就再也救不回来了!

1.png

「悄然进行的文物打包」

这次提议,社会各界反对声依旧主流,认为日本人还没打来呢,迁出文物,“既堕士气,复摇人心”。鲁迅为此写了打油诗,说“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许多社会名流,高呼“与文物共存亡”,以示抵抗决心。

离谱的是,有个叫吕云鹏的,脑子热血沸腾,提出要变卖故宫古物,拿去买500架飞机,建设空军。理由是,故宫珍藏,不过封建帝王赏玩之物,卖它咋了?更离谱的是,这议程居然顺利送到了高层。

易培基听闻,吓得脸都绿了,赶忙找张学良从中斡旋。想必此事对易培基刺激很大。再这么闹下去,国宝还能保住吗?

他开始带领故宫员工秘密打包,以修缮为由,请来专家,将各类珍宝分类,打包了足足19000多箱!这里面都有什么呢?随便说几件吧。有总计79338卷、36000余册、约8亿字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有中国保存最完整的佛学百科全书、清朝第一部泥金写本《龙藏经》,有每只重达一吨上刻数百神秘文字的先秦石鼓,更有瓷胎薄如蛋壳、胎体厚度一毫米以内的填白脱胎瓷器…

任何一件单拎出来,都是咱们这个国家数千年历史的积蕴。

2.png

故宫文物秘密出城

1933年2月5日,紫禁城戒严。在军警配合下,易培基悄悄将这些国宝送出城去。20位工作人员根本来不及跟家人告别,就登上了南下列车。这一去,生死未卜。而易培基只对他们说了五个字:

“人在文物在。”

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次文物大迁徙,就这样开始。虽有武装守护,但日军提前侦查,已准备在中途派飞机轰炸。幸好易培基设计了一条舍近求远的路线,绕了一大圈才走上京沪线。没想到,这路上,竟还有数百土匪拦截。军队果断开枪,保住文物。国宝到了上海,南京安放点又出问题。故宫工作人员寸步不离,想各种办法防潮。然而,这只是起点,并非终点。

此后,上海、南京相继陷落。这19557箱文物,辗转大半个中国,遭遇土匪、枪炮、轰炸、水灾、火情,竟一箱没少,在日军投降后,安然无恙回到北京。究其原因,还是以易培基为首的故宫人知道,即便把命豁出去,也不能让这些承载了中华文脉的宝物,遭受一点损创:这是一个文明的魂魄。

回首往事,历史上这样为抢救中华文脉的故事,并不止一个…


02.


1934年,湖北赈灾书画展上,张伯驹第一次看到《平复帖》。他一眼就看出来,无论书法成就,还是史学、考古价值,《平复帖》都是稀世珍宝。

所谓“珍”,珍在哪儿呢?首先,“纸千年、绢八百”,纸张最长保存千年,这帖子当时已有1700岁,是国内现存最古老的名人墨迹。其次,《平复帖》是草书演变的典型书作,介于章草、今草之间,功力深厚,格调极高。再次,此贴流传近两千年,从西晋一直到民国,数次往返于民间和皇室,上附历代文书大家朱印,连宋徽宗的题字都有…书法家启功给下的结论是:

“十年遍校流沙简,《平复》无惭署墨皇。”

3.png

「中华第一帖,《平复帖》

不久,张伯驹听闻溥儒要将此贴出售,赶紧抢先登门。张伯驹乃“民国四公子”之一,袁世凯的表侄,一代收藏大家。溥儒是恭亲王奕訢之孙。《平复帖》早年是民间献给乾隆的。乾隆赏给皇戚,后被恭亲王搞到手。溥儒成了遗老后,管一家二十多口人伙食。钱不够,经常变卖家产。

此前,他把唐朝大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图》卖出,致其流失海外,张伯驹非常痛心。听说他要卖《平复帖》,张怕这承载千年文脉的珍宝被洋人带走,第一时间登门。溥儒张口就要20万大洋。张伯驹屡次找中人说合,溥儒一个子儿不少。张伯驹好不容易凑了6万大洋,托张大千说情,还是被拒。

卢沟桥事变后,张伯驹也无心求帖,把手边10万大洋全捐去抗日。溥儒听闻,倍感惭愧。再有日本人的掮客上门,他都不卖。不久,溥儒母亲去世,急需丧葬费。张伯驹又登门,拿出1万大洋支援,说钱给你,只求答应我一件事,千万别卖给洋人,国宝务必留在故土。溥儒被其感染,拿出帖子说:

“4万大洋,《平复帖》是你的了!”

拿到帖子后,张伯驹爱不释手。这时,当初把颜真卿传世墨宝卖给日本人的古董商白坚甫上门,出30万大洋。张伯驹茶都不倒,开口就让他滚。

1941年,张伯驹在上海遭人绑票。对方问张家要300万赎金。此次绑票长达8个月之久。奄奄一息中,妻子来探视,张伯驹只嘱咐一件事,我家中收藏,尽是千年国宝,文脉所寄,我就是死在这里,你也不能变卖任何一件!

后经多方斡旋,妻子东拼西凑40万赎金,将张伯驹救出。打听来打听去,才知道绑匪是汪精卫手下。幕后主使,正是日本古董商,为的就是劫掠张家收藏。得知此事,张伯驹把《平复帖》缝在衣服里,逃往西安。临走前,还变卖豪宅,换了22根金条,买下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张伯驹一生收藏,全是重磅国宝,关系中华文化。1956年,他却从30年珍藏中选出8件,无偿捐献给故宫。其中就有拿命保住的《平复帖》。

旁人说他傻。张伯驹答说:

“予所收藏,不必终予身,为予有,但使永存吾土,世传有绪。”

4.jpeg

「发给张伯驹的奖状

张伯驹知道,这些国宝,只有留在本土,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挖掘其中的文化价值。将来我们对其研究,也不必去国外看洋人脸色。也只有留在故土,后世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才能更清晰地感受这个民族的文化、历史。

然而,并非所有国宝都能像《平复帖》那样幸运,遇到张伯驹以命相护。

当故宫20名工作人员舍生忘死将故宫文物迁出北平时,远在大漠深处,我国另一堆国宝却遭受重创,连它的文化价值,都被忽视了。


03.


张伯驹见到《平复帖》那年,远在巴黎塞纳河畔,一个叫常书鸿的画家,路过一个旧书摊,偶然瞅见一本泛黄的画册,名为《敦煌图录》。

全书6册,收录约400幅敦煌石窟画,包含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横跨千年的画作。常书鸿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中国居然还有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听说附近吉美博物馆里有真品,常忙跑去看。结果一进美术馆,就看到伯希和1908年如何深入中国大漠,用3个月时间“得到”这近万册文献、画卷。

不看不要紧,一看常书鸿血都烧起来了。

首先,那些无名画工之作,技法高超,美学价值奇高。在常书鸿看来,丝毫不输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他立马觉得自己可笑,不远万里来西方学画,奉罗马、希腊艺术为高标,却对自己民族如此璀璨的艺术视而不见,简直混蛋!其次,面对如此巨量的艺术珍品被劫掠,为什么国人不闻不问?

后来,常书鸿才知道,敦煌自被王道士发现后,由于清政府不作为,不止被伯希和一次劫掠。在他之前,冒险家斯坦利就骗走大批经书。后来,美国人华尔纳黏走壁画26方,俄国人奥登拿走文物300件,日本大谷光瑞考察队买走文物400余件。敦煌藏经洞宝藏,竟散落全球十多个国家…

5.png

「莫高窟上探宝的洋人

那些流散海外的经书、画卷,不知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中华历史,又具有多么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一想到这点,常书鸿就彻夜难眠。

当时,他是巴黎最有前途的青年画家之一,作品被各大展馆收藏。不敢说锦衣玉食,至少衣食无忧。他却坚持回国,要去敦煌。1942年,国民政府成立“敦煌研究所”。常书鸿第一个报名前往。

去了才发现,敦煌遭受的破坏,远超想象。

一到敦煌,常书鸿迫不及待去千佛洞,亲眼看到绚烂夺目的壁画后,他狂喜、眩晕,觉得一切都值了。千佛洞有多宏伟?整个石窟群共492个洞窟,壁画总面积44830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若将壁画排成2米高的画面展出,画廊可达22.5公里长!更别提经书文卷,会有多高考古价值。

在常书鸿眼里,这是记载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文化的丰富矿藏,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然而,由于无人照料,洞窟被破坏得惨不忍睹。南来北往的商人、香客路经此地,有人在窟内做饭、取暖,有人在此题字、盗挖,甚至还有居民在此散放牛羊,任由牲畜践踏石壁。

为保护石窟,常书鸿先雇了100个民工,打起了一堵长800米的围墙。在沙漠中筑墙,难度可想而知。常书鸿愣是大老远运来黏土,一点点把墙筑起。漫长的保护工作,这只是开始。接下来,他和同行人还需克服更多困难。

敦煌严重缺水,不能洗澡,只能擦澡。水碱重,得喝醋。水杯用久了,上面都是白印。女儿常沙娜永远记得,自己坐了一个月车来到敦煌那天,迎接她的,只有一碗白面片,一碗水,一碗白醋,连个菜都没有。

在洞窟内工作,采光有限,大家只能一手拿蜡烛,一手临摹画作。临摹窟顶的图案,不停抬头低头,看得人眼花、呕吐。可就是这么难,常书鸿和同行人夜以继日工作,不到三年,就初步完成代表作整理,临摹800余幅。

6.png

「常书鸿和他的孩子

不久,敦煌研究所突遭撤销,常书鸿却选择留下。只因有人跑到洞窟,试图将一樽佛像据为己有。常书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打发走。

他想,如果我走了,这样的事不知道还会重演多少次。

如此一来,敦煌文化很可能再次陷入被劫掠、被破坏的惨状。

最终,他决定将自己一生献给敦煌,永远留驻此地,守护这片宝藏。

1949年,新中国成立。那些当初志同道合的守护人,都纷纷回家与亲人团聚。常书鸿的家,却早已安在敦煌。女儿常沙娜,就是在敦煌长大的。在父亲的教导和影响下,常沙娜自幼学画,临摹洞窟画作,耳濡目染,痴迷于敦煌文化。也正因为这一点,常沙娜参与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那就是:将敦煌文化,带进寻常百姓家。


04.


常沙娜是受敦煌文化滋养长大的。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林徽因去敦煌看展。这展一看下来,林、梁二人大受触动。希望常沙娜能去林徽因身边做一些工作。就这样,她进了清华营建系,成了一名艺术设计教育家。

林徽因把她带在身边,是为了设计景泰蓝。

景泰蓝乃北京特种工艺,是民族工艺精华所在。往昔为贵族宫廷所用,花纹繁复琐乱。林徽因希望将此工艺继承下来,让更多老百姓了解它的美,最好能将它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林徽因将其运用到盘子、烟盒、台灯上,需要常沙娜用她在敦煌习得的一切,设计新图案,将敦煌文化,和新式景泰蓝结合。随后,敦煌图案的设计,还运用在头巾、背心上。

苏联舞蹈家乌兰诺娃拿到敦煌图案头巾时,称赞:

“这是新中国最漂亮的礼物!”

7.png

以敦煌图案为灵感设计的方巾

这正是林徽因想要的。一方面,传统工艺,需要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像敦煌这样的宝藏,不能让它孤零零待在大漠深处,必须让更多人了解:

“所谓民族传统文化,它不单单是民族的,也应该是适应今天的。”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入新历史时期,对国宝文物,不单单是保护它不遭损毁,不让它流失故土,还有一层,是让更多人看见。曾经,护宝是第一要义。故宫前辈也好,张伯驹也罢,为什么舍生忘死、倾家荡产,也要留住它们?无他,正如易培基所言:中华文脉所系,若遭损毁,万劫不复。

到了发展年代,国宝再无流失之痛。如何让中华文脉光辉辐射到更多人,则是新的挑战,如何把传统文化和新事物结合,也需不断探索。那些璀璨的艺术结晶,你不能只让它们静悄悄待着,得让它们流动起来。

这事儿听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

1958年,首都建十大建筑。为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天顶装饰设计,由常沙娜负责。受敦煌藻井图案启示,常沙娜在花型装饰上下足了功夫,可拿给设计院的师傅一看。人家说,你这通风、照明、亮度,没一个考虑上,做出来根本不切实际。最后,常沙娜跟着师傅磨,把材料、工艺、功能一切考虑进去,反复推翻,才有了如今大会堂宴会厅上那片华美的灯顶。

静默千年的敦煌文化,就这么走进了无数外宾的眼中。

8.png

8a.png

「宴会厅灯顶花纹

别说是将国宝级文化运用到今天,就是拿今天的技术复原一下古人的智慧,都是难上加难。1978年,曾侯乙编钟出土。在国家文物研究所带领下,七个国家级单位研制数载,却无法复现其神秘制钟技术。

偏偏有个响器厂的工人金海鸥,不信邪。80年代初,在图书馆泡了半个月,查遍文献,自掏腰包三四百元,试图破解制钟密码。恰好,当时陕西某歌舞团需要编钟,找到他,给了一笔专款。拿到钱后,金海鸥克服重重困难,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才破解了“一钟双音”的谜团。

每一次重现古物光辉,都是一次挖掘民族历史、文化的历险。之所以要重现,是为了让更多人关注这个民族的过去,记住我们从何而来。

2009年,应甘肃歌舞剧院之约,金海鸥将敦煌壁画上的“雷公鼓”搬上舞台。比起破解曾侯乙编钟的奥秘,重现此鼓,更为难得。

为何?因为实际上,它是一种根本不存在的鼓。

而就在前不久,又有人铁了心要把这面不存在的鼓,搬进现实。


05.


千年历史中,有多少征战、盛会、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多少史学家的笔触,无不投向王侯将相、才子佳人。至于歌伎、屠户、贩夫走卒,只是浮光掠影。可在浩瀚的敦煌文献中,偏偏记下了一个有名有姓的鼓匠,实属罕见。

这个人叫冯常安。晚唐时期,归义军领袖张议潮设立“宴设司”,冯是旗下制鼓匠人。按理说,冯常安与舞女、乐师一样,社会地位较低。偏偏文献中,不但提其姓名,还详细记录了他与其他8人制鼓期间的饮食细节。

9.png

「敦煌文献中关于冯常安的记载

你一个制鼓的工匠而已,凭什么?

想必这样的疑问,也曾萦绕在敦煌研究院许多研究员心头。而像朱晓峰这样的敦煌学者观察足量洞窟壁画,研究大量敦煌文献后,他发现,“鼓”这种乐器,出场比例极高。在敦煌壁画中,有大量鼓形象。文献中,在晚唐五代这一阶段,甚至对鼓的制作流程,都有详细官方记载。

如何造鼓床,如何涂刷、防潮,包括怎么画鼓,都有收录其中。

穿越时光迷雾,深入历史的肌理,通过种种推测,朱晓峰觉得,当时敦煌最富世俗生活气息的赛神节,很大概率上,也用到了鼓。在敦煌,每年都有大量涉及信仰的佛事活动,也是百姓们祈福的重要聚会。上文提到的宴设司,就负责这件事。可想而知,冯常安等人,也曾为赛神节制鼓。

任何欢庆活动,都离不开鼓这件打击乐。结合赛神节主题,鼓的存在,跟当时广大老百姓的信仰、祈愿紧密相关。它所起到的,是一种团结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并以连连鼓声,来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盛。

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普通鼓匠的饮食,会被记录在敦煌文献中。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敦煌洞窟价值被不断挖掘时,学者们发现好几处洞窟中,都出现了一个迷人的击鼓形象,那就是“雷公鼓”。画面上,雷公栩栩如生,头呈兽相,肩生双翼,上身赤裸,着一短裤,围绕其周身的鼓连成一串,8到12面不等。结合赛神节、冯常安的史料,可见“鼓”在敦煌文化中的地位。

10-compressed.jpg

「石窟中的雷公鼓形象

于是那时,敦煌研究院也试着仿制过整套雷公鼓。

雷公来自神话想象。雷公鼓,自然也是神话延伸的一部分。说白了,这是一种并不存在的鼓。彼时,重制雷公鼓主要是为了把敦煌文化介绍出去。前后做出来的雷公鼓,演奏性并非第一位,主要是为出国文化交流。

雷公鼓不存在,也没有任何文献证明,赛神节会用到类似的鼓。但在去年,恰好王者荣耀团队跟敦煌研究院第四季合作,双方不禁做了个假设:

能不能仿制一套雷公鼓,既能还原它神话中的面貌,又能登台演奏敦煌古乐,用振奋人心的鼓声,呼应千百年前赛神节的祈福心声,为当下注入新的力量?

这一来,敦煌文化的原始风采,必将影响更多人去关注,中国古乐文化里蕴含的积极奋进的力量,也将得到更大程度的传播。

想法很好,但这场长达一年的漫长跋涉,比他们想象中要难。


06.


此前,王者荣耀团队与敦煌研究院曾有三次合作。从第一季“「遇见飞天」杨玉环”皮肤,到第二季“「遇见神鹿」瑶”皮肤,再到第三季“「遇见胡旋」貂蝉”皮肤,是对敦煌文化步步深入的介绍。“飞天”是最初的笼统印象,“九色鹿”和“胡旋舞”,开始触及立体形象,让大家触摸敦煌最具影响力的符号。

这是从肌肤到骨肉的挖掘。而第四季合作,王者团队想再进一步,从骨肉深入心灵,挖掘更深层的历史韵律。它一定关乎敦煌这片宝藏所代表的一种普遍价值观念,一种与每个普通人心心相通的精神共鸣。

身为王者荣耀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第三季学术总顾问,朱晓峰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雷公鼓。

11.jpeg

「朱晓峰老师,前期与王者团队沟通

首先,在千年历史中,敦煌虽屡遭重创,但它始终散发出一种坚毅不屈的、不被彻底击垮的顽强生命力。“鼓声”的蓬勃有力,正好与这种生命力紧紧相扣。

其次,“鼓”作为敦煌文化重要一环,它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它给广大百姓带去的意义,也衔接了历史与今天,并指向人的憧憬。往大了说,鼓声起的是凝聚人心的作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往小了说,它的节奏,是鼓舞每个人守住内心秩序,坚定地为自己的幸福、信仰去奋斗。

无论在千百年前的敦煌,还是当下的中国,这种声音,都是人们所渴望的。

于是乎,双方一拍即合,不但要将“雷公鼓”融入吕布的皮肤设计,还要仿制一套能实际演奏敦煌古乐的雷公鼓。为完成后一项任务,团队还联系到我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李飚一同参与。三方磨合,过程相当艰辛。

12.jpeg

「演奏家,李飚

皮肤设计方面,此前多次合作,王者团队和朱晓峰已有默契。在合作过程中,朱晓峰老师主要负责专业知识层面的支持,以尊重历史和敦煌文化的角度,帮团队尽最大程度去“还原”文化符号,而离玩家最近的王者团队,则负责把这些积蕴浑厚的文化内容和当下年轻人趣味结合,让它们变得易于传播、接受。

这是一场两个专业领域的双向奔赴。

在前几版设计稿中,吕布皮肤塑造十分饱满,叠加了不少敦煌图案元素。朱晓峰老师看了,考虑到壁画上的原始雷公形象,不过上身赤膊,只穿一条短裤,便建议能否让吕布的形象向此靠拢。

于是乎,吕布被“剥去”上衣,只留住下半身衣物,以敦煌符号点缀。不过,考虑到英雄在玩家心目中的威严,团队还是没让他和雷公一样打赤脚。在这些细节上,就需要王者团队用他们的经验解来把控。

类似的寻找平衡点,如何保留敦煌文化的原始韵味,又能贴近现代年轻人审美,拉近他们的注意力,一直是敦煌研究院和王者团队磨合的核心。毕竟一款皮肤设计,既要尊重历史、文化,也要考虑到商业功能实际运用。

正因为双方所站专业角度不同,难免会有分歧。譬如对雷公鼓的仿制,朱晓峰的态度以“还原”为第一准则,王者团队则更多考虑它的功能性。

分歧的根本,在于雷公鼓仿制之难。王者团队最初方案,是参考市面上已有的雷公鼓来进行制作这个方案拿给李飚老师,对方说,演奏当然没问题,但不会出彩。因为太多数雷公鼓,都只做到了形似。想完美呈现敦煌音乐,就差点意思。而要演奏的那段音乐,是从敦煌古乐谱里提炼出的精华。

若无法呈现音乐美,将是莫大的损失。

仿制雷公鼓的初衷,就是要让这穿越1000年的鼓声,去凝聚、激励今天的人。

为此,制鼓团队反复推敲,几经取舍,终于拿出了一稿满意的。由于十二面鼓的音高各有不同,需要在演奏时让演奏者节奏顺畅,为满足音乐的呈现,这一稿中,十二面鼓,有的鼓面朝前,有的鼓面朝侧。没想到,对此,朱晓峰几乎劈头盖脸来了句:

“这根本不是雷公鼓!”

朱晓峰之所以有点激动,是以他敦煌学者的角度来看,雷公鼓虽是神话,但既然要将其搬到现实舞台上,无论如何也要与壁画原型相仿。如果造型不同,等于生造了一种鼓。观众看了,还以为壁画上也是这么画的。

对此,王者团队当然理解。但要百分百还原壁画造型,兼具保证演奏美感,让它像天然存在的乐器一样发声,能否实现,完全是未知数。

13.jpeg

仿制环节最难的点

几番讨论后,王者团队最终选择了那条更难的路。“还原”的魅力,确实是巨大的。哪怕牺牲一点演奏性,让雷公鼓得到最贴近原始形象的呈现,才是对敦煌最大的尊重。但问题是,要做到像朱晓峰期望的那样,如壁画上一般十二面连鼓同等大小,那做出来的雷公鼓,几乎无法用于演奏。

双方又一次开始寻找平衡点。

此后,王者团队和制鼓师在此前研究院仿制基础上,一点点改良,调整每一枚鼓的上下面直径大小、鼓身大小、排列顺序,细化它们的音高、音准,不断适配李飚老师的打击手感,以尽可能满足实际演出的音效。

每两周一次的线上会议,前后半年多磨合。本需要半年之久的一套制鼓项目,硬是在三方通力合作昼夜赶工中,两个月完成了。

李飚老师第一次实景演奏时,团队成员站在外围聆听,听着那振奋鼓声,回想这一路走来在敦煌所见所闻,想到朱晓峰介绍的往昔盛景,在密集的鼓点声中,脑海里真切地飘过那三个字:生命力。

14 (1).gif

Image

「雷公鼓实景演奏

好多次,团队成员走过石窟,听专家们讲解,他们会想到千百年来征战、混乱袭击这片土地,历史跌宕,多少人类壮举、多少王朝兴衰、多少狂舞欢歌,都淹没在了扬沙之下。再繁华的都城,最后也不过一捧土丘。

可是敦煌呢,它就在那里,不声不语,如此静默,如此坚毅。

它的文献、壁画,依然能为今天提供丰富的文史价值。

要没有这样的生命力,那穿越千年的连绵鼓声,绝无可能重现。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

这段穿越了1000年不断激励人心的鼓声,这激昂奋进的旋律,大概只有我们这个遭遇了无数战乱、困苦、又百折不挠的民族,这其中每个对幸福生活向往的国人,才能更听懂其中况味。

只有我们,能感受到它蕴藏的生生不息。


07.


除了生命力,更令团队成员钦佩并受到感染的,是一种信念感。

在大漠深处,天然的地理、气候决定了在此生活的不易。冬天特别冷、夏天特别热。不定期的沙尘暴,一眼望不到头的戈壁滩。可每次进洞窟看到精美绝伦的壁画,有的成员会想,千百年来,终究有一种精神层面的、可称之为信仰的东西,支持那些佛教徒也好画匠也罢,一批又一批不畏艰苦,万分虔诚地汇集于此,绘制下精美图案。这种力量,比磐石还坚固:

“如果不是内心有一种坚定的信念,谁能吃那么多苦,在这里画画呢?”

类似的信念感,也能从当地工作人员身上感受到。建国后,敦煌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方面条件不断改善。但在荒僻大漠,许多天然恶劣环境是无法根治的。与现代化的都市生活相比,这里依然有诸多不便。

可是把生命献给敦煌的人,从不在乎。

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工作,熟悉每个洞窟的变化,一讲起敦煌的历史,就会眉飞色舞、滔滔不绝。王者团队里有人第一次去敦煌看石窟,并没什么感觉,后来跟老师补课,听他们一个洞窟一个洞窟地讲解,分析其中的底蕴,再一次走入洞窟时,完全是两样感受。会发自内心地生出一种责任感:

“想让更多人知道它们有多珍贵,有多值得我们去保护和传承。”

这种情感,自然会影响创作,影响项目的投入。这也是为什么,从第一季合作开始,除了设计英雄、皮肤,王者团队还在不遗余力地打造各种线下活动。

15.jpeg

「壮美的敦煌壁画

遥想当年,常书鸿在巴黎看到敦煌照片,自责远道西方求学,却从未关注自家民族的璀璨艺术。50年代末,他将敦煌代表作带去日本交流展出,短短一个月,引来10万人次观摩。对此,考古学家驹井和爱有言:

“战后的日本青年,一味崇拜希腊、罗马…认为东方没有什么古文化可以研究学习似的。在参观了敦煌艺术展览之后,他们都惊叹敦煌艺术的高超,和过去崇拜西方文明的盲目性。”

那次展览上,美术史家今泉笃男将敦煌艺术视为现代派绘画前驱,认为最大的疏忽,就是一味研究西方美术变迁,忽略了东方美术的神韵。美术评论权威柳亮则直言敦煌是20世纪现代绘画的祖先。这不奇怪,作为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地,丝绸之路的咽喉,敦煌蕴藏的,实际是全人类的艺术巧思。

如何让这一代年轻人关注、喜欢它,是新历史时期文脉传承的重要命题。

国力孱弱之际,“保全”已是第一目标。而当下,当我们谈及一个民族文化上的自信心,在这种背景下,文脉之兴,更兴在以结合新的创新。

把传统文化带给更多普通人,带给下一代。这正是林徽因提倡的,民族文化不但要保留精粹,更要与时俱进,跟当下互动。对于这一点,敦煌研究院的学者们,始终抱有极其开放的态度,才选择与王者荣耀团队一次又一次合作。

敦煌“「遇见飞天」杨玉环”皮肤推出时,受到海量玩家追捧。对此,王者团队成员感到十分欣慰。在他们看来,哪怕有百分之一千万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的人在体验后,愿意更多深入了解敦煌魅力,都是一种成就。

这就意味着,将有更多年轻的目光,投向这座文化宝库。


08.


关于故宫国宝南迁和《平复帖》,还有两个历史细节。

1943年6月,故宫南迁路经中转地峨眉。峨眉县突然发生了一场火灾,危及文物。为了保全国宝,当地百姓竟纷纷拆除自家房屋,在库房周围拆出一片“隔离带”。库房国宝才躲过这场大火,安然无恙。

52年后,1995年春节前一天,有人在北京海王村旧货市场上发现一个紫檀木匣子,上刻“陆机平复帖”,竟与故宫所藏乾隆朝紫檀木匣质地相近。他赶忙请文物大家王世襄来鉴定。后根据历史信札考证,这就是《平复帖》的原装宝匣。故宫欲购藏此匣,持有者史致广感动于当年张伯驹无偿献宝、分文不取,便将这个鸡血紫檀木匣无偿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

散落的名帖与宝匣,终于合二为一。

16.png

文脉守护者,故宫人南迁合影

说这些细节,其实无非两点:

其一,所谓文脉守护,不是一个易培基的事,也不是一个张伯驹的事,更不是一个故宫博物院的事,它是千千万万人的事。

其二,一个人的守护,总是会感染另一个人的,所谓文脉之续,无非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传递,一代人向下一代人传承。

《一代宗师》里,宫二他爹挑叶问过招时说:

“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

说的是武学千年,其实是文脉赓续。

“生命力”三个字,是这一季敦煌研究院最想呈现的价值。而说到底,一个文明的生命力,靠的是什么?不就是代代传灯么?

跟故宫国宝南迁这样惊心动魄的大事件相比,仿制雷公鼓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也许,这些微小工作绽放出的温热,能够点亮远方的灯盏。

当灯盏足够多时,那便是冲天的炬火。


「全文完,下次再会」



部分参考资料:

[1]《黄沙与蓝天》,常沙娜

[2]《档案里的故宫文物迁移纷争》,档案春秋

[3]《中国书写:紫禁城六百年》,余辉

[4]《曾缝在张伯驹棉衣的「平复帖」 》,澎湃新闻

[5]《愿为敦煌燃此生》,常书鸿

[6]《金海鸥与他的礼乐复兴之路》,国家艺术



-

END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1:32 PM , Processed in 0.07785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