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6|回复: 0

[哲史艺丛] 为啥不叫四川人“南方小土豆”?生气了,让尔滨自己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30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啥不叫四川人“南方小土豆”?生气了,让尔滨自己猜

 念缓 国家人文历史 2024-01-29 23:14 


20.png

本 文 约 48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


近期,哈尔滨等城市的旅游热潮掀起,大批游客涌入北方,其中一些身材玲珑、打扮可爱的南方游客,也被北方人亲切地称呼为“南方小土豆”。随着这个“爱称”登上热搜,大伙儿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就有网友质疑,四川游客能否被称为“南方小土豆”?对此,有人认为,四川在地理位置上,是板上钉钉的“南方省份”;也有网友觉得,四川朋友处处表现着不同于“南方”属性的性格特质。你一言来我一语,愣是让四川省的“身份”,变得“扑朔迷离”。


21.png

哈尔滨等城市的旅游热潮掀起,其中一些南方游客被北方人亲切地称呼为“南方小土豆”。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南方人,说“北方话”?


“南北之争我们不参与,我们四川在西边好吧。”


这是知乎上四川网友面对自家省份“归属之谜”给出的无奈回应。然而,确定“四川省”的南北归属,从地理角度看并不是难事,毕竟按照公认的“秦岭-淮河”划分,四川省几乎全部位居秦岭以南,将自己称呼为“南方省份”并无不妥,可若是转向文化角度,四川省的位置与表现,就有了些许微妙。


22.png

从地理角度看,四川省绝大部分位于南方。底图/百度地图


比如,按照大众心目中的文化分界线——“长江”来看,四川省恰好位于黄河与长江之间,绝大部分位居长江北面,与传统意义的“江南”地区有着鲜明的区别。如果说这种对比多少带有点“主观臆断”,那“语言”这种地域文化的结晶,便是直接“戳穿”了四川的文化“神秘性”。


“哥佬官”“果赖”“拖孩”…… 或许很多人想不到,这些看似南方味儿浓厚的“四川方言”,却是正儿八经的北方方言,甚至和普通话是“直接近亲”。别不相信,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这一现象,发现居住在成都的北方人并不太想说成都话,更别提主动学习四川语言。这倒不是“北方人”懈怠或者偷懒,反而反映着北方方言和成都话骨子里的相似与相通——“既然我讲北方的家乡话四川人都能听得懂,还有什么必要去学成都话呢?


往上倒倒就能发现,这一“奇观”的根,就埋在昔日蜀地与中原的深厚渊源之中。史实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屹立着两个古国,一个是巴国,盘踞重庆嘉陵江北岸,一个是蜀国,地处富饶肥沃的成都平原。巴、蜀两国共同占据中国西南,彼此之间却也争斗不断。这正好给了不断崛起的秦国“开疆拓土”的机会。公元前316年,秦惠王趁两国内斗正酣,正式决定伐蜀。秦国这次出兵“成果”显著,不但让号称“戎狄之长”的古蜀国彻底湮没,更顺手吞并了巴国。自此,昔日称雄一方的巴国与蜀国,正式成为了秦国的“蜀郡”与“巴郡”。不过,鉴于曾经义渠的叛乱,秦惠王对新纳入版图的蜀地并不放心,毕竟这里水土丰饶,地域文明也是深厚而独特。为了根除这些隐患,“改造”蜀地成为了必要之举。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移秦民万家实之,让“天府之国”的耕地得到最大规模开发的同时,也让中原文化浸润蜀地四方。这场大规模迁移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蜀地民众自有的文化习俗,使其“始通中国,言语颇与华同不过,这只是“中原文化”结缘蜀地的开端,百年之后,蜀郡太守文翁的“兴学化蜀”,让二者的联结发展得更为紧密。公元前202年,刘邦即位创立西汉王朝,巴蜀地区仍然沿用秦时的郡县制度,汉景帝时期,被任命为蜀郡郡守的文翁到达蜀地,深感此处经济发达,文化教育却发展得不尽如人意,因此特地创办官学,以期教化蜀地,一改区域落后民风。史书记载,文翁不仅“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还选派优秀学生前往京师学习儒学经典和律令,这些举措带动了蜀地的教育发展,更加速了儒家文化在四川区域的广泛传播,使其“学比于齐鲁”,一跃跻身为全国性的文化中心。


23.png

战国时期的蜀地地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相随而来的另一成果,便是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充分交融乃至于同步发展,“华语”基本成为蜀地官民的通行语言。此后,尽管历经古汉语的发音变迁,但蜀地之语仍旧带着浓厚的“北方味道”,成为以北方官话为主体,杂糅巴蜀古语影响的特色方言,让“南方人”说“北方话”,从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现实。

四川人,从“外边”来?


“四川话”更复杂的,是“四川人”的构成。换句话说,今天的“四川人”,在严格意义上,和传统的“南方蜀人”,并不是一回事。


这就要追溯到四川省颇为特别的“移民”传统。四川新石器时代的考古中就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这块坐落在群山环绕中的文明之地,其新石器文化来源非常多元,不只是和江汉平原文化联系紧密,还有着云南元谋大墩子文化、甘青氐羌系统文化的影子。考古学家推测,这些文化的类同性是由人类迁徙造成的,也就是说,早在新石器时代,东西南北各方人口的“入川”就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儿了。


24.jpg

元谋大墩子文化出土文物。来源/元谋县文化馆


“四川移民”的高潮,当属明清时期的“湖广填四川”。


“湖广”是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大致固定于明清时期,区域为今天的湖南和湖北两省,所谓“湖广填四川”,其实是清代思想家魏源在《湖广水利论》摘录的民谣,用于描述明初以来外省人民大规模移居四川的社会现象。据记载,这一巨大的“移民热潮”,实属为挽救四川在宋元战争后的倾颓状况的应时之举。除了战火缭绕,明初时期灾害的频发更是让四川地区“雪上加霜”,大量土地荒芜不说,人口更是锐减。按照《明史·地理志》记述,由于四川人口的过度稀少,明洪武十年四川有70%的州县被迫降级,还有超过三成的县直接被撤并。“引民入川”,已经成了“当务之急”,在明廷的多种政策鼓励和时局影响下,大量的外省民众迁徙到四川地区。


实际上,这些“外来者”的来源十分广泛和复杂。以明初为例,移民的组成就有好几种来源,比如夏政权移民、奉旨入蜀的湖广移民、自发移民、卫所移民等。


其中的夏政权移民,就是公元1363年随同元末义军领袖明玉珍入川建立政权的军人及家眷,以及被征召进入四川的湖广农户。


还有较为特殊的“卫所移民”,主要由明时征战蜀地的军士组成。比如洪武四年,明廷在平定四川后,就在四川的主要城市以及关口上设置卫所,留下征蜀军士驻守,洪武十一年明廷派遣丁玉征伐西南时,也留下了部分将士驻守四川沿边,宣德三年陈怀等平定松潘之后,也曾在松潘、茂州设立千户所,留驻兵力。根据研究,这些留守四川卫所的军士和家属构成了明代四川的卫所移民,他们来源非常多元,包括跟随将领入蜀的河南、陕西籍军士,还有京卫、荆湘、湖广籍官兵等等。除了多元之外,卫所移民的规模与数量也不可小觑。根据学者粗略计算,即便只按照每位外籍军士入川时携带一妻一子计算,明代前期四川及四川沿边卫所移民的人数就可达约48万,而元末时期,四川总共留下的人口也才将近70万。不过,卫所移民只是“四川人”复杂来源的冰山一角,有学者曾做过梳理统计,发现明后中期迁徙入川的移民家族多达四百余支,其来源更是涵盖湖广、江西、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十多个省份,到了清朝中后期,每年外省迁入四川的人口也是多达数万。这也应证了民国时期四川一些县志中记载的“无六百年以上土著,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之六七”一说。


25.png

元末明玉珍丹黄缎绣龙袍。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伴随如此庞大规模的移民而来的,正是大范围、多种类的文化融和。上文提及的“方言杂糅”就是其中之一。崔荣昌先生就曾在研究四川方言时明确指出,四川境内的西昌人讲话极像河南口音,推测是受到了明初来此的河南、陕西籍军士影响。更为明显的是民俗与文化的交融甚至于创造。史料记载,清初移民来川,大家原籍的风俗各有不同,日子一长“婚媾互通”,渐渐出现了“楚人遵用粤俗,粤人遵用楚俗”的现象,就连四川通行的“戏曲”,也是多方糅合——秦晋的“梆子腔”、安徽的“戈阳腔”、湖广的“二黄腔”还有四川本土的“灯戏”,各种戏种和平共处,甚至“习尚相染”,重新创造与定义流行在四川地区的戏曲文化。


26.png

川北灯戏《滚灯》。来源/节目《一鸣惊人》截图


最令人称奇的,是这些“五湖四海”文化在四川地区的积极相通。换句话说,大家不但习惯了身旁人非“四川人”,更是乐于让“外乡”变“家乡”,在这片安乐的天府之地觅得自己的归属感。昔日四川曾流行的俏皮话生动地描绘了这个神奇场景——“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这也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定义了“四川”与“四川人”,使其突破了单纯的“南方”“北方”的地理划分,成为独特而相宜的存在。正如有研究者对此情形的概述与感慨:“不同省籍的移民都能在这里找到乡情的愉悦,此时他们已认知自己是‘四川人’。”


南北线,还能变化?


说过了四川省的“特殊身份”,要回答网友的争论,我们还得回到问题的根本环节,也就是“南方人”“北方人”的划定标准上来。


事实上,大家耳熟能详的“秦岭-淮河”分界线,严格意义上并不算“老生常谈”。1908年,中国地理学先驱张相文先生从自然地理分区的角度出发,在著作《新撰地文学》中专门提出“北带: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其中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线,由此确立了我国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线。


27.jpg

革新中国地理学的先驱张相文。来源/中国科普博览·地理博物馆


张相文先生的这一论断被西方视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地理发现之一,然而,随着中国地理学及相关技术发展,人们逐渐发现,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的想法可能无法完全转化为实际,因为秦岭并非标准而规范的地理坐标,反而是南北纵横数百公里的庞大山系,淮河的下游更是难辨主流,只能见到巨大蔓延的水网。这也让“南北地理界线”的划分问题成为重要的地理学难题,比如2010年,就有研究团队借助GIS的数字评估技术,完成中国南北分界带分布图,对中国南北分界给出了定量、定位。不过,该团队的专家也曾说明此举的初衷,并非为了掀起大伙儿对于“南北”的讨论与争辩,反而更想着眼于农牧交错带向农区“南移东进”,借此透视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如同千年前晏婴使楚之际的南北论断——“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地理条件的差异与粮食作物的生长息息相关,这也正是张相文先生的南北划界之说予以中国社会最扎实的馈赠——合理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分异规律,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然而,转向当下大家口中的“南北之争”,我们会发现,它或许已经脱离了单纯的学术讨论与生产范畴,反而与大家的烟火生活撞了个满怀。比如,学者易中天就曾在《南方北方》中给出过“判断”南北的不同标准:


“天地玄黄,五谷杂粮,男人女人,北方南方。南方和北方不一样,不一样就是不一样。南方和北方不一样的地方还很多,南人睡床,北人睡炕,这叫“南床北炕”。南人坐船,北人骑马,这叫“南船北马”。南方人指路,总是说前后左右,北方人指路,总是说东南西北。说前后左右,是以人为坐标;说东南西北,是以物为参照,这也许可以叫‘南人北物’。”


当然,大家眼中的南北差异,远不止以上这些。这却也不失为回答“四川南北之属”的一种可能。珍惜与拥抱我们丰富而多彩的地域文化,像哈尔滨那般,对着“远道而来的友人”,真心道出一句:你好,欢迎!


参考文献:

段渝.巴蜀文化研究集刊 5[M]. 成都:巴蜀书社, 2009.

陈世松. 移民文化与当代社会 纪念湖广填四川340周年论文集[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9.

纪国泰. 管蠡斋文丛[M]. 成都:巴蜀书社, 2010.

陈世松,大迁徙 “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谭红编,巴蜀移民史[M].成都:巴蜀书社,2006.

陆元鼎.南方民系民居的形成发展与特征[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

杜安娜. 北方人 南方人 新南北分界线划定背后[N]. 广州日报,2010-05-18(008).

易中天.南方北方[J].商周刊,2015,(19):89.

*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a.png
END
作者 | 念缓
编辑 | 胡心雅 任婕(实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www.hutong9.net

GMT-5, 2024-4-28 05:05 AM , Processed in 0.0876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